抛砖引玉,说说标准3-block2a与东风26的攻与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4:11:38


之前有网友说豆瓣有人对东26持消极态度,认为标准3-block2a的射高和射程等非常牛逼,认为东26没什么作用。在此,本菜鸟现学现卖,求各位大神轻打脸。
    我查了一下,的确很牛逼。虽然该拦截导弹预计2018年才会部署,但是指标上看,还是很厉害的。美国人技术指标实现的可能性一般都比较高。
“标准”-3 Block IIA型导弹气动布局采用了“标准”-3 Block I系列导弹梯形边条翼以及多边形尾舵轴对称气动布局,但其边条翼的翼展缩小了很多。导弹第二、三级采用了0.533米直径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第一级固体助推器仍为MK72固体火箭助推器),导弹的射程提高至约2500千米,射高提升至约1500千米,关机速度达4.5千米/秒。由于导弹尺寸增大,导弹可以使用尺寸更大的动能战斗部,据称动能战斗部直径也是0.533米,其将配备性能更好的焦平面红外成像探测器,探测距离和识别能力都有提高,性能提升的轨控和姿控发动机赋予了动能战斗部更大的机动范围和机动性,具备洲际导弹防御能力。
    然而几十年前导弹就追求射高与射程了。这几十年来都没变化吗?难道射高与射程就决定了剑必胜盾,或者盾必胜剑?显然不是的。
   反导防御作战的4个步骤是:发现、探测、识别跟踪与拦截,其作战重点已向识别跟踪和拦截两个环节倾斜。这两个环节,既是独立的,又是相关的,像GBR反导作战雷达将弹头的预测落点、预测弹道参数、多目标分布图等数据通过数据链传送到正在飞行中的反导拦截器KKV供它使用,同时,反导拦截器将依据这些已有的参数、数据来为自主式飞往预定拦截点做准备。这两个环节的相互交割的局面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后,方能以博弈论的制导方式去对付机动、变轨弹头的随机躲避飞行,直到命中目标为止。换而言之,射高和射程对于反导系统来说,最多在拦截上有用,在其他方面影响较小。
原文作者认为东风26的海平面末端速度不是末端速度,并就此认为速度极低时,完全可能被末端防御拦截。我认为这是开玩笑。
     以80年代的潘兴2为例,海平面末端机动速度是2-3马赫。目前普遍认为东风21D的末端开雷达后机动速度是5-7马赫。东风26,不清楚,只是普遍认为射程至少是3500。借别人的话说”即便借助F-35机载前景系统发现(实际上未必能够发现)“东风-21D”的起飞火炬,美国人也仅有8分钟反应时间。“宙斯盾”战舰雷达无法有效监视“东风-21D”射程内的空间,最好情况下仅能发现300-400公里内处于飞行轨迹下降段的来袭导弹,而此时已经太晚,指望在导弹飞行轨迹最后两分钟内发射动能拦截弹则是不现实的任务。"
     不过,如果把末端防御定位于中段反导的补充上,我认为拦截几率大为提高。因为预警时间已经不是2分钟,而是15分钟,有充分的时间监控来袭导弹(S=3000千米,U=12250.815019499千米/小时——t=14.7min)。
2.既然是标3-block2a,那么定位是在于中段反导,大气层外拦截。那么标3-block2a与东26就是矛与盾的关系,互为对手,扯什么射高,射程关系不大。总之拦截区域是大气层外。原文作者误以为标3-B 2A射高与射程能覆盖东26,就是一定能防东26,这是非常错误的思路
3.中程弹道导弹突防与对其的防御一直都是几十年来不断发展的矛盾体。二者此消彼长很常见。没有绝对的优势。对东26的防御非常有难度,难度在于
(1)实时监控 ,准确判断。美军需要早我导弹升空后短时间内发现我方导弹升空轨迹,并且准确计算出导弹轨迹,预期落点。看起来几个字,实现起来的难度非常巨大以至于十年前美军的拦截试验一般要事先告知飞行轨迹,而不是发射后判断飞行轨迹。
         至于预警,在日本和台湾铺设铺路爪预警雷达以及太空的预警卫星,相信美军及时探测到导弹发射没有问题但是准确判断落点也非常难。事实上哪怕卫星回收都会给一个很大的搜寻范围。
(2)基于高度准确轨道判断的基础上(误差范围很小),在大气层上方,KKV飞到了预定区域,开始拦截东26. 这个时候,双方开始枪来剑往比拼智力了。
    KKV首先面对的是识别弹头这个难点。一般采用弹载激光雷达、多波段被动式红外传感器设备以及数据融合装置,最后形成集成式传感器,并且依靠可靠的算法来识别出真实弹头。拦截器的传感器分辨率的重要性表现在始终对视场内的真弹头有着很好的跟踪与转向能力。拦截器于几百千米就发现目标群(如第0~5s)。而在进入第15~25s时间段时,群目标已无法全部进入传感器的视场,只有真弹头等少数目标在拦截器的视场内,此时,拦截器必须应用仅有的分辨率和10s的时间去精确地转向并跟踪弹头,并在第25~35s的时间段随时调整跟踪方向并加速奔向真弹头,为碰撞-毁伤真弹头作准备,于第35s时,撞击上弹头。目标识别判定所需的分辨、跟踪时间大约短到10~20s,而在这一时间内各个传感器只能观测到各个目标的动态进动过程的1/4~1/2。这是目标的发现过程。
    反导拦截器在与真弹头碰撞前的末段制导——当用GPS制导时,能够获得使拦截器指向并接近于真弹头的功能,但在对付一个高速机动、并在主飞行弹道的基础上在小范围的三维空间中进行随机的机动控制的飞行目标时,却有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存在。GPS信号可能受到干扰或GPS接收机可能受到损害(特别是在接近保护面积内)。尤其在此时要改变拦截器的末段制导能力去适应机动弹头产生的偶然变化。对这个变化的适应能力直接决定了反导的成败。
   KKV提高能力适应弹头的机动变轨能力才能击毁弹头,而东26则有三个办法来躲避KKV。第一个。是要提高机动变轨能力,使得MKV无法准确判断他的运行轨迹。在发现了来袭反导拦截器并靠近弹头某一距离时,再开始机动变轨是最有效的办法。俄罗斯白杨M弹道导弹一样,能在外大气层的弹道上实施机动变轨,既能探知对方的反导弹拦截器,又可即刻打开自己的小火箭发动机进行机动躲避。在6000m/s的高速情况下,拦截器极难重新捕捉到机动的智能化弹道导弹。比如俄罗斯的白杨M具有10个小型变向发动机能在更多的方向上进行变轨机动飞行;另外,它还有更快的速度和使反导作战来不及的作战时间。第二个办法是多弹头技术。分为集束式、分导式和全导式三种。其中全导式是最好的。第三个办法是电子对抗。反导拦截过程中唯一能暴露于空间的信息只有反导作战雷达的电磁波参数和信息,这些信息在这一特定的无声空间默默作着贡献,不仅操纵着反导拦截器的制导飞行,还不间断地掌握着弹道导弹及其突防系统多目标的飞行参数。在电子对抗过程中,抓住这一设备与环节实施/软杀伤的电磁波干扰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导弹突防所要求的,而电子对抗技术的实施只要弄清或大致弄清作战雷达的主要技术参数,其干扰效果就会非常显著,并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电子对抗的各个阶段中,大气层外的干扰与大气层内的干扰相比,应以大气层外的干扰为主。由于大气层外对干扰技术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消极干扰技术容易实施,积极干扰技术也容易发挥作用,故大气层外实施干扰技术的难度很小。因此,大气层外是突防的长处又是防御方的短处所在。而在大气层内时,由于大气层的影响,等离子体的出现,给消极干扰与积极干扰的实施带来极大的不便。
总之,弹道导弹的防御和拦截,远远不是靠什么比较个速度啊,射程啊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就可以分出胜负的。
体系的对抗,战术战法,人的因素在实现武器的功能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探测、识别跟踪与拦截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去战斗,任何一个环节失败都会造成全局的被动。对于我等P民来说,有可能直到东26真跟标3干上时,我们才能看到到底谁更厉害。

之前有网友说豆瓣有人对东26持消极态度,认为标准3-block2a的射高和射程等非常牛逼,认为东26没什么作用。在此,本菜鸟现学现卖,求各位大神轻打脸。
    我查了一下,的确很牛逼。虽然该拦截导弹预计2018年才会部署,但是指标上看,还是很厉害的。美国人技术指标实现的可能性一般都比较高。
“标准”-3 Block IIA型导弹气动布局采用了“标准”-3 Block I系列导弹梯形边条翼以及多边形尾舵轴对称气动布局,但其边条翼的翼展缩小了很多。导弹第二、三级采用了0.533米直径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第一级固体助推器仍为MK72固体火箭助推器),导弹的射程提高至约2500千米,射高提升至约1500千米,关机速度达4.5千米/秒。由于导弹尺寸增大,导弹可以使用尺寸更大的动能战斗部,据称动能战斗部直径也是0.533米,其将配备性能更好的焦平面红外成像探测器,探测距离和识别能力都有提高,性能提升的轨控和姿控发动机赋予了动能战斗部更大的机动范围和机动性,具备洲际导弹防御能力。
    然而几十年前导弹就追求射高与射程了。这几十年来都没变化吗?难道射高与射程就决定了剑必胜盾,或者盾必胜剑?显然不是的。
   反导防御作战的4个步骤是:发现、探测、识别跟踪与拦截,其作战重点已向识别跟踪和拦截两个环节倾斜。这两个环节,既是独立的,又是相关的,像GBR反导作战雷达将弹头的预测落点、预测弹道参数、多目标分布图等数据通过数据链传送到正在飞行中的反导拦截器KKV供它使用,同时,反导拦截器将依据这些已有的参数、数据来为自主式飞往预定拦截点做准备。这两个环节的相互交割的局面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后,方能以博弈论的制导方式去对付机动、变轨弹头的随机躲避飞行,直到命中目标为止。换而言之,射高和射程对于反导系统来说,最多在拦截上有用,在其他方面影响较小。
原文作者认为东风26的海平面末端速度不是末端速度,并就此认为速度极低时,完全可能被末端防御拦截。我认为这是开玩笑。
     以80年代的潘兴2为例,海平面末端机动速度是2-3马赫。目前普遍认为东风21D的末端开雷达后机动速度是5-7马赫。东风26,不清楚,只是普遍认为射程至少是3500。借别人的话说”即便借助F-35机载前景系统发现(实际上未必能够发现)“东风-21D”的起飞火炬,美国人也仅有8分钟反应时间。“宙斯盾”战舰雷达无法有效监视“东风-21D”射程内的空间,最好情况下仅能发现300-400公里内处于飞行轨迹下降段的来袭导弹,而此时已经太晚,指望在导弹飞行轨迹最后两分钟内发射动能拦截弹则是不现实的任务。"
     不过,如果把末端防御定位于中段反导的补充上,我认为拦截几率大为提高。因为预警时间已经不是2分钟,而是15分钟,有充分的时间监控来袭导弹(S=3000千米,U=12250.815019499千米/小时——t=14.7min)。
2.既然是标3-block2a,那么定位是在于中段反导,大气层外拦截。那么标3-block2a与东26就是矛与盾的关系,互为对手,扯什么射高,射程关系不大。总之拦截区域是大气层外。原文作者误以为标3-B 2A射高与射程能覆盖东26,就是一定能防东26,这是非常错误的思路
3.中程弹道导弹突防与对其的防御一直都是几十年来不断发展的矛盾体。二者此消彼长很常见。没有绝对的优势。对东26的防御非常有难度,难度在于
(1)实时监控 ,准确判断。美军需要早我导弹升空后短时间内发现我方导弹升空轨迹,并且准确计算出导弹轨迹,预期落点。看起来几个字,实现起来的难度非常巨大以至于十年前美军的拦截试验一般要事先告知飞行轨迹,而不是发射后判断飞行轨迹。
         至于预警,在日本和台湾铺设铺路爪预警雷达以及太空的预警卫星,相信美军及时探测到导弹发射没有问题但是准确判断落点也非常难。事实上哪怕卫星回收都会给一个很大的搜寻范围。
(2)基于高度准确轨道判断的基础上(误差范围很小),在大气层上方,KKV飞到了预定区域,开始拦截东26. 这个时候,双方开始枪来剑往比拼智力了。
    KKV首先面对的是识别弹头这个难点。一般采用弹载激光雷达、多波段被动式红外传感器设备以及数据融合装置,最后形成集成式传感器,并且依靠可靠的算法来识别出真实弹头。拦截器的传感器分辨率的重要性表现在始终对视场内的真弹头有着很好的跟踪与转向能力。拦截器于几百千米就发现目标群(如第0~5s)。而在进入第15~25s时间段时,群目标已无法全部进入传感器的视场,只有真弹头等少数目标在拦截器的视场内,此时,拦截器必须应用仅有的分辨率和10s的时间去精确地转向并跟踪弹头,并在第25~35s的时间段随时调整跟踪方向并加速奔向真弹头,为碰撞-毁伤真弹头作准备,于第35s时,撞击上弹头。目标识别判定所需的分辨、跟踪时间大约短到10~20s,而在这一时间内各个传感器只能观测到各个目标的动态进动过程的1/4~1/2。这是目标的发现过程。
    反导拦截器在与真弹头碰撞前的末段制导——当用GPS制导时,能够获得使拦截器指向并接近于真弹头的功能,但在对付一个高速机动、并在主飞行弹道的基础上在小范围的三维空间中进行随机的机动控制的飞行目标时,却有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存在。GPS信号可能受到干扰或GPS接收机可能受到损害(特别是在接近保护面积内)。尤其在此时要改变拦截器的末段制导能力去适应机动弹头产生的偶然变化。对这个变化的适应能力直接决定了反导的成败。
   KKV提高能力适应弹头的机动变轨能力才能击毁弹头,而东26则有三个办法来躲避KKV。第一个。是要提高机动变轨能力,使得MKV无法准确判断他的运行轨迹。在发现了来袭反导拦截器并靠近弹头某一距离时,再开始机动变轨是最有效的办法。俄罗斯白杨M弹道导弹一样,能在外大气层的弹道上实施机动变轨,既能探知对方的反导弹拦截器,又可即刻打开自己的小火箭发动机进行机动躲避。在6000m/s的高速情况下,拦截器极难重新捕捉到机动的智能化弹道导弹。比如俄罗斯的白杨M具有10个小型变向发动机能在更多的方向上进行变轨机动飞行;另外,它还有更快的速度和使反导作战来不及的作战时间。第二个办法是多弹头技术。分为集束式、分导式和全导式三种。其中全导式是最好的。第三个办法是电子对抗。反导拦截过程中唯一能暴露于空间的信息只有反导作战雷达的电磁波参数和信息,这些信息在这一特定的无声空间默默作着贡献,不仅操纵着反导拦截器的制导飞行,还不间断地掌握着弹道导弹及其突防系统多目标的飞行参数。在电子对抗过程中,抓住这一设备与环节实施/软杀伤的电磁波干扰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导弹突防所要求的,而电子对抗技术的实施只要弄清或大致弄清作战雷达的主要技术参数,其干扰效果就会非常显著,并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电子对抗的各个阶段中,大气层外的干扰与大气层内的干扰相比,应以大气层外的干扰为主。由于大气层外对干扰技术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消极干扰技术容易实施,积极干扰技术也容易发挥作用,故大气层外实施干扰技术的难度很小。因此,大气层外是突防的长处又是防御方的短处所在。而在大气层内时,由于大气层的影响,等离子体的出现,给消极干扰与积极干扰的实施带来极大的不便。
总之,弹道导弹的防御和拦截,远远不是靠什么比较个速度啊,射程啊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就可以分出胜负的。
体系的对抗,战术战法,人的因素在实现武器的功能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探测、识别跟踪与拦截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去战斗,任何一个环节失败都会造成全局的被动。对于我等P民来说,有可能直到东26真跟标3干上时,我们才能看到到底谁更厉害。
对鸟,由于本屌丝离校很久,进知网翻论文比较麻烦,欢迎大家贴些新论文互相学习~不知道爱贴论文的土鸡还在CD不~
标准3 应该跟S300、HQ9在同一个层次吧。
clling 发表于 2015-9-22 15:24
标准3 应该跟S300、HQ9在同一个层次吧。
不不不····标3是一个系列。跨度很大。而且我觉得对应的是S400····标准”-3型导弹家族包括“标准”-3 Block 0基本型、“标准”-3 Block I型系列(包括I型、IA型和IB型)和“标准”-3 Block II型系列(II型、IIA型、IIB型)。详细内容给你发链接吧http://www.81.cn/wjsm/2014-08/28/content_6115489_2.htm
最最要命的是射程和拦截成功率的问题,谁敢打包票百分百拦截?

你拦吧!饱和攻击,你怕不?

东-26据说还有一个绝技,短时间前后发射数枚,各自不同高度的弹道,几乎同时达到目标,就算是标-3拦截成功率是100%,也无法同时拦截最多7枚导弹的攻击!更何况东-26末端是在不停的修正变轨。
东-21、东-26对于航母,等于没有制空权的火炮巡洋舰对阵空中力量的打击,火炮舰已经没有任何机会取胜了。
DF-26的意义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
其实还是那句话:你猜
这文章写的超棒,赞一个。
好专业啊,深入学习学习


楼主是导弹专家吗?这几天关于26的帖子都看见好多了。

楼主是导弹专家吗?这几天关于26的帖子都看见好多了。
我是7145871 发表于 2015-9-22 15:35
不不不····标3是一个系列。跨度很大。而且我觉得对应的是S400····标准”-3型导弹家族包括“标准 ...
有资料报道过,东风26再入大气层攻击速度达十倍以上音速。
射高1500!就是每秒5000米都要烧300秒!???
djkwd 发表于 2015-9-22 16:01
楼主是导弹专家吗?这几天关于26的帖子都看见好多了。
求别笑话~~~画图匠一个~多看论文,讲得很清楚~~
clling 发表于 2015-9-22 16:05
有资料报道过,东风26再入大气层攻击速度达十倍以上音速。
这个····以我的角度吧,这种数据只有极核心的人才知道。其他都不可信。
突然脑洞····能不能发射几百枚可以浮动在海面的激光目标照射装置?这个装置应该重量不大(地面照射引导空中打击那种,一枚26装百八十个不成问题吧)通过21,26高空散花似大量投放在航母机动半径几十公里内,自动照射航母,引导21,26精确打击,霉菌根本不可能清楚如此大数量的照射装置。引导打击问题解决了。
zhuzhu-dy 发表于 2015-9-22 15:51
DF-26的意义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
出现比不出现好,不说数据比说数据好。
目前美国反导使用的导弹速度都在4倍音速以下。
深蓝¬ 发表于 2015-9-22 16:14
突然脑洞····能不能发射几百枚可以浮动在海面的激光目标照射装置?这个装置应该重量不大(地面照射引导 ...
脑洞开的有点大····多类型卫星加雷达定位可以解决掉定位问题。就算能实现,也只是让攻击的精度更高而已。解决不了反导问题。
我是7145871 发表于 2015-9-22 16:20
脑洞开的有点大····多类型卫星加雷达定位可以解决掉定位问题。就算能实现,也只是让攻击的精度更高而 ...
标3号称1500KM射高怎么办,几百公里高的卫星挨个敲掉了,盾舰都能装,这个定位问题可以备用,几乎无解
clling 发表于 2015-9-22 16:16
目前美国反导使用的导弹速度都在4倍音速以下。
弹道可测,理论上亚音速也可拦截。(前提是拦截弹能在目标弹的弹道上)

当弹道不可测是,目标弹随便一个机动。拦截弹的电脑只怕就得当机了。

而且,有资料说,21D的机动不是靠发动机制动。而是“质心移动”(意思说,改变弹体的重心什么的,以达到变轨。当然,我是不懂的。看资料中说的。)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 就是射程可以覆盖就等于可以拦截
这本身就是想当然的想法 如果是弹道恒定的导弹 拦截可能性还比较高 问题是天朝的弹道导弹 弹道从来都是机动的
美爹自己在实验室里实验平均反导6次也就成功1次 据我所知 标准3的LEAP从92年开始实验 直到02年才首次击中了一枚弹道导弹 03年又成功一次 然后就进入长达2年的实验推迟 06年拦截成功一次 之后音讯全无 直到DF26的出现才想起把这玩意挖出来作为回应
这玩意就算技术成熟 拦截DF26的成功率也不会超过六成 美爹的航母舰队会把自己的命运赌在一个成功率仅有六成的玩意上?显然不可能
那么就需要饱和拦截 从概率学角度来说 一个60%概率的独立事件想让他保证99%以上的概率发生 需要5.几的次数才能保证 所以1枚弹道导弹需要6枚反导同时拦截才能确保航母舰队的安全 问题在于 弹道导弹可没说过只能打一枚 但是舰队的火力通道只有那么多 这还是所有弹道导弹均侦测并追踪到为前提的
换句话说 只有弹道导弹覆盖航母舰队的份 没有航母舰队反导覆盖弹道导弹的份
防御永远是被动的,而且防御方所付出的成本高于进攻方,最重要的是心理压力完全不同,就好像监狱里的囚犯和狱警,都在同一个地方呆着,作息起居基本都一样,活动都不自由,但是二者心里状态就完全不同,防御方永远是提心吊胆的
月翼幽龙 发表于 2015-9-22 16:40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 就是射程可以覆盖就等于可以拦截
这本身就是想当然的想法 如果是弹道恒定的导弹 拦截 ...
标准3的试验成功率还是很高的。当然,我不是说block2A
微笑的魔鬼 发表于 2015-9-22 17:08
防御永远是被动的,而且防御方所付出的成本高于进攻方,最重要的是心理压力完全不同,就好像监狱里的囚犯和 ...
      没错,反舰弹道导弹的出现其实是攻防态势的根本转变。过去美国的航母基本上纯粹是进攻性武器,他严密的防护网使得普通飞航式导弹很难在靠近他的地方发射,这种战术式的威胁无法扭转面对航母编队进行战役行动的不利态势。而远程弹道导弹的攻击从根本上把航母编队变成了单纯防御的一方。不管他有没有实质防御弹道导弹的能力,他都只能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而毫无还手之力。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情况。能改变这一窘境的有效方法就是美国方面说的“攻击美国航母等同核攻击”,因为美国只有洲际导弹才能抵消这种被动形势。这意味着什么?如果航母遭到攻击就要开启核战,那么美国最好的选择就是避免用航母威胁中国。这种选择只是把美国自己逼入困境。你可以想象,拦截能力是否能保证在连续一个星期的攻击下次次都拦截成功?而航母一方根本无力消除这种威胁。所以说反舰弹道导弹一旦投入使用,其威慑是非常有效的。
标3号称1500KM射高怎么办,几百公里高的卫星挨个敲掉了,盾舰都能装,这个定位问题可以备用,几乎无解
请问用的什么科技,射高1500公里?以每秒5公里,发动机要烧300秒,好强大啊,GBI~可以去死了!
请问用的什么科技,射高1500公里?以每秒5公里,发动机要烧300秒,好强大啊,GBI~可以去死了!
蓝星现有的舰载aesa pesa就没有能支持block2a全射程的。就是之后的伯克3使用的amdr雷达也只能做到spy+15 只能满足block1a/b 满足block2a的需要6.7米级别amdr spy+30 除非造cgx
让美国去操这个心吧
东风先来几发装满假弹头的导弹,一个真的都没有,装上百个假弹头,就是来消耗防御方导弹的,甚至可以来点侦查弹头,当然也不排除里面混上几个真的,看看你怎么变轨跟踪来拦截的。然后再来一波真的或者假的,看看你的反应怎么样。进攻方嘛随便怎么玩,防御方怎么都是个死,和你什么导弹关系不大,战场单向透明,单向杀伤
拦截和攻击的中间环节都需要复杂的中间环节。。。防难度大于攻容易理解。。。如果放手让你去拦截那么上升段比较容易。。。但第一岛链内能有这自由度么。。。所以标三的指标虽好且无出其右,但那是在理想的状态下的指标,否则也不必往第二岛链撤兵了。。。它的所有链条环节都是被攻击的目标。。。。说到这种程度其实可以设想到一种结局。。。美中一但开战且升级到了反导的程度那么进一步升级是必然的选择。。到最后其实标三或26可能都用处不大或效能大降。。。比的是快速补射卫星的能力。。还有就是互扔核蛋。
然并卵 除非有100%的拦截率 否则航母还是会被DF-26一发入魂

囿空间 发表于 2015-9-22 18:38
没错,反舰弹道导弹的出现其实是攻防态势的根本转变。过去美国的航母基本上纯粹是进攻性武器,他严 ...


ASBM的出现 改变了中美双方的战略态势

攻守不对称 过去是航母能躲在远方安全地打人 ASBM出现后 航母只能被动挨打

数量不对称 过去是一个航母战斗群就能牵制N多陆基战机  ASBM出现后 一个ASBM导弹旅就能消灭一艘航母 航母来一艘是死 来十艘也是死

效费比不对称 一枚DF-26价格也就是几千万美元 一艘航母连同舰载机是90亿美元 还不算航母战斗群的五六千人命 DF-26可以零伤亡的代价消灭航母 效费比极高
囿空间 发表于 2015-9-22 18:38
没错,反舰弹道导弹的出现其实是攻防态势的根本转变。过去美国的航母基本上纯粹是进攻性武器,他严 ...


ASBM的出现 改变了中美双方的战略态势

攻守不对称 过去是航母能躲在远方安全地打人 ASBM出现后 航母只能被动挨打

数量不对称 过去是一个航母战斗群就能牵制N多陆基战机  ASBM出现后 一个ASBM导弹旅就能消灭一艘航母 航母来一艘是死 来十艘也是死

效费比不对称 一枚DF-26价格也就是几千万美元 一艘航母连同舰载机是90亿美元 还不算航母战斗群的五六千人命 DF-26可以零伤亡的代价消灭航母 效费比极高
就这个话题,建议网友们不要过多讨论。
原理很简单,高铁上看远处的房屋比看清对向高铁司机的脸容易得多。给支激光笔前者用手可以比较稳定照射,后者几乎不可能。


这几天这种话题非常多,我都不愿细看。反正这几天各个网站、各个版块到处放,可想而知,敌对势力是多么的想套出更多的信息。他们慌了神了。
我从来没听说过防御还比攻击更牛B。
他美国人那么厉害,为什么爱国者三在土耳其招标实弹还脱靶?为什么防空导弹比不上我们国家的出口型红旗九?还要吹?
不要告诉我爱3是低档货,也不要告诉我标3又是多么多么牛B,反正某些人吹牛不嫌臊,这种话我听腻了。



这几天这种话题非常多,我都不愿细看。反正这几天各个网站、各个版块到处放,可想而知,敌对势力是多么的想套出更多的信息。他们慌了神了。
我从来没听说过防御还比攻击更牛B。
他美国人那么厉害,为什么爱国者三在土耳其招标实弹还脱靶?为什么防空导弹比不上我们国家的出口型红旗九?还要吹?
不要告诉我爱3是低档货,也不要告诉我标3又是多么多么牛B,反正某些人吹牛不嫌臊,这种话我听腻了。

射高1500千米,就是1500000米,飞行速度如果5倍音速,就是1700米/秒,大概要接近15分钟才能飞这么高,如果不到5倍音速就要飞更久。

拦截效率可以想象。
对鸟,由于本屌丝离校很久,进知网翻论文比较麻烦,欢迎大家贴些新论文互相学习~不知道爱贴论文的土鸡还在C ...
我在,现在在外面,晚点细看后再说。
我是7145871 发表于 2015-9-22 15:22
对鸟,由于本屌丝离校很久,进知网翻论文比较麻烦,欢迎大家贴些新论文互相学习~不知道爱贴论文的土鸡还在C ...
我就问一句:标准3拦了26,我们能怎样?标准3没拦住26,航母会怎样?
ASBM的出现 改变了中美双方的战略态势

攻守不对称 过去是航母能躲在远方安全地打人 ASBM出现后 航母 ...
几千万美金买的是洲际反舰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