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解析日本P-1反潜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56:01


P-1反潜巡逻机是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和川崎重工为日本海上自卫队研制的四发涡扇海上巡逻机。自2007年9月原型机进行首次试飞后,截止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共装备了1架试做机和9架量产机。该机装备海自后,部署在厚木的第51航空队进行各种飞行测试和运用试验。
今年3月23日,海自首次将一架P-1部署在作战部队——第3航空队,这标志着P-1已完成绝大部分试飞科目,开始正式承担日常巡逻和反潜任务。目前已有多架P-1转隶至第3航空队。
P-1服役后,虽然在多个场合进行过公开展示,但一直未向媒体公开过机舱内部。直到今年6月25日,才在厚木基地首次进行了内部展示,允许媒体记者进入机舱拍照。由此,我们对于P-1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本帖所有照片均来自公开资料,并结合长时间收集的信息汇总整理而成。希望通过本帖有助于大家对日本新一代反潜机有更深入的了解。

由于网上已有很多关于P-1的资料,因此本帖尽量避免重复现有资料,着重对P-1的细节部位和机舱内部加以介绍。



在P-1研制过程中,为节约研发成本,日本在25%的机体结构和75%的机载设备上,与空自的C-2运输机采用了通用设计。通过这两型飞机的通用化设计,据说两个项目总共节省了大约250亿日元研发成本。因此我们在P-1上可以看到一些C-2的设计和设备。关于C-2的介绍,可参考本人两年前的另一篇帖子。
http://lt.cjdby.net/thread-1620611-1-1.html

黄色部位表示与C-2运输机通用的部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大体示意图。因为P-1与C-2的翼展是不一样的,具体地说,P-1主翼外侧构造1/3处是与C-2通用的(也有说法是1/2)。


整机全貌。

HPS-106主动相控阵雷达天线分布在机头、机头侧下方和后部机身下方,因此波束可实现360°覆盖。该雷达工作在X波段,具有气象、导航、对海搜索和对空警戒等多种工作模式,并具备合成孔径和逆合成孔径模式,可在高空发现伸出水面的潜望镜。

目前海自正在研制该雷达的舰载版,已安装在飞鸟号试验舰上进行各项测试,未来计划装备在25DD驱逐舰上。飞鸟号上装在不同高度是为了验证雷达在不同高度上对探测距离的影响。


机头雷达整流罩上部有四组天线,为HPX-105 IFF应答天线,编号为1~4。在机腹后方空气排放口的前面,同样也有四组该型天线,编号为13~16。机头两侧HPS-106雷达整流罩下方的突起,估计就是5~12号应答天线的整流罩。


驾驶舱侧面舷窗的下面,在左右两侧机身各有两个AOA传感器,用来测量迎角。驾驶舱挡风玻璃与C-2通用。
雷达整流罩后方的凸起,为AN/AAR-60导弹告警系统,在机尾HSQ-102型MAD的前方左右两侧,同样各有一个该告警系统。
在它的上方黑色圆形传感器为测冰仪,下方则是测量温度用的TAT传感器和空速管(需注意的是,机身右侧为两个TAT传感器和一个空速管,而机身左侧是一个TAT传感器和一个空速管)。


驾驶舱顶部有紧急逃生出口,在其后部的圆弧状突起是HLR-109B ESM天线,该天线也布置在两侧机翼翼尖和垂尾顶端。机身上部还有两型四个刀状天线,分布在机身上部的前方和后方。在ESM天线后面的是HRC-124 UHF/VHF天线,后面顶端有红色标识的是N-AS-331/HRQ-1声呐浮标受信机天线。再往后的两个凸起分别是超鸟卫通天线和Inmarsat卫通天线,分别用于军用通信和民用通信。







P-1反潜巡逻机是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和川崎重工为日本海上自卫队研制的四发涡扇海上巡逻机。自2007年9月原型机进行首次试飞后,截止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共装备了1架试做机和9架量产机。该机装备海自后,部署在厚木的第51航空队进行各种飞行测试和运用试验。
今年3月23日,海自首次将一架P-1部署在作战部队——第3航空队,这标志着P-1已完成绝大部分试飞科目,开始正式承担日常巡逻和反潜任务。目前已有多架P-1转隶至第3航空队。
P-1服役后,虽然在多个场合进行过公开展示,但一直未向媒体公开过机舱内部。直到今年6月25日,才在厚木基地首次进行了内部展示,允许媒体记者进入机舱拍照。由此,我们对于P-1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本帖所有照片均来自公开资料,并结合长时间收集的信息汇总整理而成。希望通过本帖有助于大家对日本新一代反潜机有更深入的了解。

由于网上已有很多关于P-1的资料,因此本帖尽量避免重复现有资料,着重对P-1的细节部位和机舱内部加以介绍。

0.jpg (208.41 KB, 下载次数: 11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23:17 上传



在P-1研制过程中,为节约研发成本,日本在25%的机体结构和75%的机载设备上,与空自的C-2运输机采用了通用设计。通过这两型飞机的通用化设计,据说两个项目总共节省了大约250亿日元研发成本。因此我们在P-1上可以看到一些C-2的设计和设备。关于C-2的介绍,可参考本人两年前的另一篇帖子。
http://lt.cjdby.net/thread-1620611-1-1.html

黄色部位表示与C-2运输机通用的部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大体示意图。因为P-1与C-2的翼展是不一样的,具体地说,P-1主翼外侧构造1/3处是与C-2通用的(也有说法是1/2)。

1.jpg (99.19 KB, 下载次数: 10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23:18 上传



整机全貌。

2.jpg (851.96 KB, 下载次数: 10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23:19 上传


HPS-106主动相控阵雷达天线分布在机头、机头侧下方和后部机身下方,因此波束可实现360°覆盖。该雷达工作在X波段,具有气象、导航、对海搜索和对空警戒等多种工作模式,并具备合成孔径和逆合成孔径模式,可在高空发现伸出水面的潜望镜。

目前海自正在研制该雷达的舰载版,已安装在飞鸟号试验舰上进行各项测试,未来计划装备在25DD驱逐舰上。飞鸟号上装在不同高度是为了验证雷达在不同高度上对探测距离的影响。

3.jpg (420.76 KB, 下载次数: 11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23:20 上传



机头雷达整流罩上部有四组天线,为HPX-105 IFF应答天线,编号为1~4。在机腹后方空气排放口的前面,同样也有四组该型天线,编号为13~16。机头两侧HPS-106雷达整流罩下方的突起,估计就是5~12号应答天线的整流罩。

4.jpg (294.3 KB, 下载次数: 11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23:20 上传



驾驶舱侧面舷窗的下面,在左右两侧机身各有两个AOA传感器,用来测量迎角。驾驶舱挡风玻璃与C-2通用。
雷达整流罩后方的凸起,为AN/AAR-60导弹告警系统,在机尾HSQ-102型MAD的前方左右两侧,同样各有一个该告警系统。
在它的上方黑色圆形传感器为测冰仪,下方则是测量温度用的TAT传感器和空速管(需注意的是,机身右侧为两个TAT传感器和一个空速管,而机身左侧是一个TAT传感器和一个空速管)。

4-1.jpg (337.59 KB, 下载次数: 11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23:20 上传



驾驶舱顶部有紧急逃生出口,在其后部的圆弧状突起是HLR-109B ESM天线,该天线也布置在两侧机翼翼尖和垂尾顶端。机身上部还有两型四个刀状天线,分布在机身上部的前方和后方。在ESM天线后面的是HRC-124 UHF/VHF天线,后面顶端有红色标识的是N-AS-331/HRQ-1声呐浮标受信机天线。再往后的两个凸起分别是超鸟卫通天线和Inmarsat卫通天线,分别用于军用通信和民用通信。

5.jpg (393.75 KB, 下载次数: 11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23:23 上传






2015-9-15 23:25 上传



2015-9-15 23:27 上传





机身下部的弹舱长度大约为4.37米,根据结构大小判断,至少可携带两枚空舰导弹或8枚反潜鱼雷及反潜深弹。连同翼下挂架,估计P-1可挂载8枚空舰导弹。由于日本缺乏面积足够大的试验海域,2015年2月,海自派出两架P-1前往夏威夷美军卡内奥赫湾基地,进行了鱼叉空舰导弹的发射试验并获得成功。


机腹弹舱特写。




这张照片比较难得。照片显示后部左侧舱门下方,可收放式舷梯正在缓缓收起。随机带有可收放式舷梯,可以减少P-1对机场地勤设备的依赖程度。



机尾MAD特写(HSQ-102)。




机身下部的弹舱长度大约为4.37米,根据结构大小判断,至少可携带两枚空舰导弹或8枚反潜鱼雷及反潜深弹。连同翼下挂架,估计P-1可挂载8枚空舰导弹。由于日本缺乏面积足够大的试验海域,2015年2月,海自派出两架P-1前往夏威夷美军卡内奥赫湾基地,进行了鱼叉空舰导弹的发射试验并获得成功。

14-1.jpg (277.63 KB, 下载次数: 8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23:36 上传



机腹弹舱特写。

14-2.jpg (270.97 KB, 下载次数: 7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23:36 上传


14-3.jpg (224.16 KB, 下载次数: 7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23:36 上传




这张照片比较难得。照片显示后部左侧舱门下方,可收放式舷梯正在缓缓收起。随机带有可收放式舷梯,可以减少P-1对机场地勤设备的依赖程度。

15-1.jpg (1.67 MB, 下载次数: 7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23:32 上传


15-2.jpg (528.46 KB, 下载次数: 6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23:32 上传



机尾MAD特写(HSQ-102)。

MAD.jpg (182.54 KB, 下载次数: 4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23:32 上传



2015-9-15 23:38 上传





2015-9-15 23:41 上传




以上是P-1外部细节和机舱内部介绍。下面是目前已服役10架P-1的情况。

第一架P-1为试作机,编号为5501,2007年9月28日首飞。在完成大部分试飞科目后,该机于2015年6月改为了多用途机,机型代号改为UP-1,编号也改为了9501。


正在降落的5501,可见前缘缝翼已打开,后缘襟翼也已放下,机身上下可见许多刀状天线。





以上是P-1外部细节和机舱内部介绍。下面是目前已服役10架P-1的情况。

第一架P-1为试作机,编号为5501,2007年9月28日首飞。在完成大部分试飞科目后,该机于2015年6月改为了多用途机,机型代号改为UP-1,编号也改为了9501。

21-1.jpg (331.73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23:42 上传



正在降落的5501,可见前缘缝翼已打开,后缘襟翼也已放下,机身上下可见许多刀状天线。

21-2.jpg (141.41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23:42 上传




2015-9-15 23:44 上传


2015-9-15 23:44 上传



2015-9-15 23:45 上传



2015-9-15 23:46 上传


2015-9-15 23:46 上传


2015-9-15 23:47 上传



2015-9-15 23:47 上传


2015-9-15 23:48 上传


2015-9-15 23:48 上传



2015-9-15 23:49 上传


好图不少,辛苦了
请教一下:P-1的反潜平台是什么机型?
三儿们反潜机都有携带对面武器的能力,一但战时,还可扮演对面攻击机和轰炸机的角色,不可不防啊。
李洪斌 发表于 2015-9-16 00:07
请教一下:P-1的反潜平台是什么机型?
P-1是专门为反潜设计的,不是从其它运输机平台改型而来。
hc_andy 发表于 2015-9-16 00:10
P-1是专门为反潜设计的,不是从其它运输机平台改型而来。
明白了,多谢指点。
好详细,不错
hc_andy 发表于 2015-9-15 23:49
截止目前,包括试做机在内,P-1共获得35架订货(生产编号由5501开始)。其中,在2015财年的预算里,海自一 ...
这图P的有点厉害
果断收藏,这等帖子有技术含量,要研究P-1更要关注脚盆在P-1的平台基础上发展的其它特种机型。
顶一下楼主好文,看的过瘾
4发的优势是啥?冗余?省油?
李洪斌 发表于 2015-9-16 00:07
请教一下:P-1的反潜平台是什么机型?
没有原型,纯军用机型
鬼子这货比运8高新性能好得多,低速操纵性,驾驶舱视野啥的。小鬼子在MD的照料下,还是有些能力的。
lanedwight 发表于 2015-9-16 09:55
4发的优势是啥?冗余?省油?
日本看重的是4发的安全性。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双发有一发停车的话,推力下降50%,而四发有一发停车的话,推力只下降25%。当初XP-1立项的时候,时任防卫大臣石破茂支持双发方案,认为用现有成熟的双发发动机比新研制发动机风险要小,但海自和工业界都希望用新研发动机,说一线飞行员更喜欢用四发。
P1和新款737差不多大小,还是4发,拿这个平台做预警机,有什么用处,可以顶上将来E-767老化的缺口吗?


非常翔实而且有针对性的文章。。。。。。。

应该授予精华的。。。。


其设计思路和装备配置思路,甚至对某些国产装备都有借鉴意义。。。。。


谢谢楼主


洪斌 发表于 2015-9-16 10:08
P1和新款737差不多大小,还是4发,拿这个平台做预警机,有什么用处,可以顶上将来E-767老化的缺口吗?


...
空自最早的E-2C是30多年服役的,因此近几年开始采购E-2D。这也是预算要求未被批准的原因之一。
hc_andy 发表于 2015-9-16 10:08
日本看重的是4发的安全性。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双发有一发停车的话,推力下降50%,而四发有一发停车的话 ...
这是对自己的中推信心不足吗
写的非常好,感谢楼主
其实这货对兔子来说,也绝对是好东西!我们目前是以运9平台改装后来获得反潜巡逻能力的,但螺旋桨飞机相比于喷气式,劣势还是很明显的,特别是小鬼子这款还是专门针对反潜巡逻任务进行设计的,这就更显出运9平台的劣势了。

我觉得至少在这一点上,当初国家在决策大飞机时,是有很大错误的!把这一类平台单纯的分成军用和民用,然后分别交给西飞和商飞,但却没有看到这两种机型是有相互转换的可能的,而且相对于兔子的野望,民机转军机的数量还绝对不会少了,但现在我们就有点尴尬了。运20改个加油机还勉强,但改预警机、巡逻机就明显没有客机改合适,更不要谈跟这种专用设计来比了;另一方面,商飞那个完全就是“泊来品”,虽然是为了立足于取得FAA的证,但这也就意味着自己能生产的很多部品得不到试用了,这么个产品军方肯定是不敢要的,一但民航取证出现困难,那真是要两头都不靠了!
LZ认为参考P-1与C-2通用性,
在运20基础上研制一款大型远程反潜机;航程要大能够给日本本岛画圈圈,能够前出太平洋巡逻,是否具有可行性?。(航程类似于图142M反潜机最好)
lanedwight 发表于 2015-9-16 09:55
4发的优势是啥?冗余?省油?
无奈的选择,小鬼子也没有大推力涡扇,但不愿意放弃自研的小涡扇,所以干脆上四台!
和国产高新6比起来优势怎么样大在哪里
海軍之夢 发表于 2015-9-16 10:29
LZ认为参考P-1与C-2通用性,
在运20基础上研制一款大型远程反潜机;航程要大能够给日本本岛画圈圈,能够前 ...
运输机对机体的要求是越宽越好,体积越大越好,而巡逻机对机体的要求是够用就好,对燃油经济性越高越好。这两者的差异直接决定了运20改巡逻机是不合适的,需要重新设计一款机身适中的飞机,但这无异于重新设计一架新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