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本媒体和官方之不谐音看日本入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59:18
由日本媒体和官方之不谐音看日本入常【转自环球纵横 www.globbs.com】
                  四代重歼


    日本入常,中国人反之又反已经不是新闻了。可是《日本产经新闻》8月21的报道日本政府因获得国际支持不足将放弃入常却算是一个大大的新闻了。然而就在第二天,日本政府官员却出面辟谣,否认日本将放弃入常的说法。不论日本媒体和政府之间出了什么问题,但可以知道,这次事件政府和媒体之间必然存在不谐音。要么是政府与民间的态度不统一,要么是日本政府内部态度不统一。不管是因为什么,至少这次事件足以说明日本入常问题在日本自身看来都已经没有多少把握的了,更凸显日本国内矛盾的存在。


    其实,日本的入常就是一个不适宜的战略目标。进行某种战略是否合适,首先要看的就是利益风险比。明眼人在这个问题上都能看见,各个大国在入常问题上运作有个底线,那就是否决权问题上绝对不会退让。常任理事国地位是对于联合国现在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结果的肯定,是这五个国家用巨大的人力物力牺牲换来的政治地位,而非和平年代经济就能决定的。可是由于当今国际环境下,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题。经济利益很大程度上和政治挂钩。于是这五个国家也有计划对别的经济强国进行妥协。联合国改革事务提上日程就是一个风向。当然,在考虑了协调各个大国之间利益的同时,五个常任理事国对于自身在二战过程中付出的巨大牺牲还是有保留的。历史就是历史,那是对于过去的总结。否决权是鲜血与生命交换来的最高利益,是对于国际事务的权威发言权。因此,现有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现在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表态,但是在关于否决权的赋予上是没有条件可讲的。一旦别的大国成为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显然不符合各个大国对于自身既得利益保留的要求。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能够发挥多大的效应呢?也就是说,当一个不符合自身利益的提案将要通过的时候自己只能无奈地反对或是弃权以表明立场又或者屈从地投赞成票。G4集团成员都是入选非常任理事国次数相对比较多的国家,实际上可以认为是半常任理事国,即使成为了无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其政治地位仍然难以有效大幅提高。G4某些成员当然也看到了这点,于是产生了内部分歧。不同的声音在G4集团里出现也就成为必然。关于是否需要在否决权上让步的分歧凸显了G4也并非铁板一块。四个国家的确有着共同利益而走到了一起,但是共同利益的背后还存在着巨大的利益非重叠部分。这些部分的协调就决定了G4合作的程度。不和谐的声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表现了G4部分成员已经认识到了现有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底线。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入常即使成功,对于G4成员来说也是虚名多于实利的事情。


    现今,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入常前景不容乐观。由于日本与韩国以及中国利益上的本质冲突以及长期积压的历史矛盾,日本将铁定无法得到其所在地区的任何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的支持。韩国更是公开在国际上拉帮结派,力阻日本入常。且不说其造成的影响有多大,仅仅对于日韩关系就有着巨大的损害。这种情况也不仅仅出现在韩国身上。此次入常的政治冲击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入常本身就是一个拼硬实力的较量,就看各个国家的外交与政治影响以及经济实力。也就是说,入常的过程就是一个摊牌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会让G4与坚定的反G4国家关系恶化,更会让中间派别甚至支持G4的国家与G4之间关系恶化。反对G4的国家由于自身表态肯定会将矛盾表面化而造成双边关系下降。至于中间派别和支持G4的国家,他们同样将与G4存在巨大的利益不协调。这些国家将不得不在摊牌的过程中亮出自己的牌。不是朋友就是敌人的思维在G4入常案上完全适用。这些国家要么得罪G4,要么得罪包括中国、韩国、阿根廷、意大利、巴基斯坦这些在国际上或者在地区事务上具备相当影响力的国家。当然,不少国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会选择支持G4。可是G4的行为对这些国家外交造成的冲击必然将在以后的日子中显现出来。正所谓仇恨的种子深埋于过去的土壤之中。不管此次G4入常结果如何,其外交上的冒动都将对其未来的国家外交造成负面影响。在这方面,一直不愿意正视侵略历史的日本无疑是受害最大的国家。日本现在遭到的反对是最为强烈的,G4一旦入常失败,不知道G4的另外三个成员会多大程度上归罪日本。这还仅仅是在其入常到现阶段的行动来分析。一旦进入强行表决特别是带否决权的强行表决,那么G4与现有的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冲突将暴露无疑。届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外交影响现在还难以预料。由开始的支持变成投票时的否决,这种过程将让G4有被耍的感觉,如果他们有理智,应该还不会为此进行过激表态。可是像日本这样的国家,谁能保证其失败之后不恼羞成怒进而出现过激行为呢?


    早在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就因为日本试图入常却又不愿正视侵略历史的行为而掀起了一场反日风暴。虽然这样那样的分析认为爱国要冷静或者说危害最大的还是在国内日企工作的中国工人,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这场自发的反日风暴中夹杂的反对日货的潮流给日本带来了极大的震动。中国人民也通过自己的行为展现了民族的力量。现在,日本经济和中国经济之间的联系又不可否认地存在着。中国可以不用来自日本的工业制成品,毕竟这些东西有来自韩国、欧洲、美国以及产自国内的替代品。可是日本手中那些印有“MADE IN CHINA”字样的中国货和那些来自中国土地上的粮食蔬菜却是日本很难找到替代品或者替代品代价极大的商品。我们也并没有看到那场声势浩大的反日风暴对于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多么大的影响。事件本身又教育了人们在爱国的同时要有理智。于是,中国人大多明白了,抵制日货是在合理的对于自身经济和社会影响不大的方面尽量使用国货。其涉及的层面已经上升到民族工业的发展的高度,“抵制”已经不仅仅指的是日货了。那场风暴的深远影响将在以后的日子中慢慢展现。可是那场风暴对于中日关系的影响却立即展现出来了。现在中日关系之尖锐是以往所少见的。其实,这样的中日关系对于日本是不利的,连日本国民都已经觉察到了这一点,于是日本国内才会有让小泉改善中日关系的呼声。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的国际形象的损失相对于外界谣传的中国国际形象之下降要大得多吧。相信,对于韩国来说,其和日本关系的僵硬也是不可避免的了。【转自环球纵横 www.globbs.com】


    在利益和风险比如此低的不等价交换之下,日本政府依然要强行入常,其很显然是一种国内政治考量远远大于国际政治考量的行为。由于日本经济长期不能走出低弥,小泉上台之前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承诺大多未能实现造成国内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发生了强行入常。这种行为可以被认为是转移矛盾的做法。其实稍微有一点点军事政治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内部矛盾积压的时候往往是用转移为对外矛盾的做法来化解。而这样的化解方法有的时候会让一个国家飞黄腾达,有的时候却会彻底摧毁一个国家的实力架构。对于日本来说,入常失败即使不是实力架构的决定性打击,其造成的政治后果也绝对需要多届日本政府来化解,但却难以根除。


    现在日本国内媒体和政府官员的不谐音出现在了小泉解散众议院之后不久,更体现出了日本国内的矛盾激化。即使在入常这样事关日本命运的问题上也有了分歧。那也就是说,入常更成为了日本不得不走下去的道路。日本在这条道路上的退让的后果对于日本国内政治的巨大影响是日本政府所负担不起的。于是,对外的激进路线已经是一种趋势。从人们可以想象的角度来理解,日本的入常失败可能性是必然存在而且不小的。一旦失败,日本国内政府必然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反对其入常的国家而不可能自我反省。进而将对外矛盾进一步扩大。可是现在日本将矛头对外所需要面对的不是当年积弱的俄罗斯,而是一个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韩国在内的利益集团。面对强大的对手,谁也难以预料日本未来的走向。东亚地区的火药味也随着入常与反入常力量的较量而日趋浓烈。也许战争在这之后将成为未来可以预见的矛盾解决手段。


    日本把入常建立在了一种否认历史的基础上。日本人试图将入常当作其抹去曾经的侵略历史的手段。它的这种立场和别的三个没有历史问题或者历史问题已经解决的国家是完全不同的。别的国家是在已有的政治立场的基础上试图入常,而日本的入常行动却完全是一个空中楼阁。别的国家失败了还能够以时间弥合,而日本失败了只能使得它的历史问题更进一步成为矛盾的核心。时间将把历史的尘埃抹去。到那个时候,没有结束的中日战争也就势所难免了。


    作为爱好和平的人们,我们对于日本国内出现重大矛盾的势头感到担忧。因为内部矛盾正是对外强硬的前兆和基础。可是,这究竟是日本的内在问题。如果日本人将枪口对准了中国人民的话,那么历史将给日本人一个答复,更将给中国一个了结未结束的战争的机会。日本入常一路之言行也正预示这个国家对外日趋强硬的立场。


    未来的和平也许正是中国从战争中浴火重生的结果吧!历史不容假设,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对于日本,幻想要少一点,决心要大一点,手段要“狠”一点!


转自环球军事纵横论坛http://www.globbs.com/bbs/plus_adv_get.asp?get=3由日本媒体和官方之不谐音看日本入常【转自环球纵横 www.globbs.com】
                  四代重歼


    日本入常,中国人反之又反已经不是新闻了。可是《日本产经新闻》8月21的报道日本政府因获得国际支持不足将放弃入常却算是一个大大的新闻了。然而就在第二天,日本政府官员却出面辟谣,否认日本将放弃入常的说法。不论日本媒体和政府之间出了什么问题,但可以知道,这次事件政府和媒体之间必然存在不谐音。要么是政府与民间的态度不统一,要么是日本政府内部态度不统一。不管是因为什么,至少这次事件足以说明日本入常问题在日本自身看来都已经没有多少把握的了,更凸显日本国内矛盾的存在。


    其实,日本的入常就是一个不适宜的战略目标。进行某种战略是否合适,首先要看的就是利益风险比。明眼人在这个问题上都能看见,各个大国在入常问题上运作有个底线,那就是否决权问题上绝对不会退让。常任理事国地位是对于联合国现在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结果的肯定,是这五个国家用巨大的人力物力牺牲换来的政治地位,而非和平年代经济就能决定的。可是由于当今国际环境下,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题。经济利益很大程度上和政治挂钩。于是这五个国家也有计划对别的经济强国进行妥协。联合国改革事务提上日程就是一个风向。当然,在考虑了协调各个大国之间利益的同时,五个常任理事国对于自身在二战过程中付出的巨大牺牲还是有保留的。历史就是历史,那是对于过去的总结。否决权是鲜血与生命交换来的最高利益,是对于国际事务的权威发言权。因此,现有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现在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表态,但是在关于否决权的赋予上是没有条件可讲的。一旦别的大国成为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显然不符合各个大国对于自身既得利益保留的要求。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能够发挥多大的效应呢?也就是说,当一个不符合自身利益的提案将要通过的时候自己只能无奈地反对或是弃权以表明立场又或者屈从地投赞成票。G4集团成员都是入选非常任理事国次数相对比较多的国家,实际上可以认为是半常任理事国,即使成为了无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其政治地位仍然难以有效大幅提高。G4某些成员当然也看到了这点,于是产生了内部分歧。不同的声音在G4集团里出现也就成为必然。关于是否需要在否决权上让步的分歧凸显了G4也并非铁板一块。四个国家的确有着共同利益而走到了一起,但是共同利益的背后还存在着巨大的利益非重叠部分。这些部分的协调就决定了G4合作的程度。不和谐的声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表现了G4部分成员已经认识到了现有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底线。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入常即使成功,对于G4成员来说也是虚名多于实利的事情。


    现今,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入常前景不容乐观。由于日本与韩国以及中国利益上的本质冲突以及长期积压的历史矛盾,日本将铁定无法得到其所在地区的任何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的支持。韩国更是公开在国际上拉帮结派,力阻日本入常。且不说其造成的影响有多大,仅仅对于日韩关系就有着巨大的损害。这种情况也不仅仅出现在韩国身上。此次入常的政治冲击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入常本身就是一个拼硬实力的较量,就看各个国家的外交与政治影响以及经济实力。也就是说,入常的过程就是一个摊牌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会让G4与坚定的反G4国家关系恶化,更会让中间派别甚至支持G4的国家与G4之间关系恶化。反对G4的国家由于自身表态肯定会将矛盾表面化而造成双边关系下降。至于中间派别和支持G4的国家,他们同样将与G4存在巨大的利益不协调。这些国家将不得不在摊牌的过程中亮出自己的牌。不是朋友就是敌人的思维在G4入常案上完全适用。这些国家要么得罪G4,要么得罪包括中国、韩国、阿根廷、意大利、巴基斯坦这些在国际上或者在地区事务上具备相当影响力的国家。当然,不少国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会选择支持G4。可是G4的行为对这些国家外交造成的冲击必然将在以后的日子中显现出来。正所谓仇恨的种子深埋于过去的土壤之中。不管此次G4入常结果如何,其外交上的冒动都将对其未来的国家外交造成负面影响。在这方面,一直不愿意正视侵略历史的日本无疑是受害最大的国家。日本现在遭到的反对是最为强烈的,G4一旦入常失败,不知道G4的另外三个成员会多大程度上归罪日本。这还仅仅是在其入常到现阶段的行动来分析。一旦进入强行表决特别是带否决权的强行表决,那么G4与现有的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冲突将暴露无疑。届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外交影响现在还难以预料。由开始的支持变成投票时的否决,这种过程将让G4有被耍的感觉,如果他们有理智,应该还不会为此进行过激表态。可是像日本这样的国家,谁能保证其失败之后不恼羞成怒进而出现过激行为呢?


    早在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就因为日本试图入常却又不愿正视侵略历史的行为而掀起了一场反日风暴。虽然这样那样的分析认为爱国要冷静或者说危害最大的还是在国内日企工作的中国工人,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这场自发的反日风暴中夹杂的反对日货的潮流给日本带来了极大的震动。中国人民也通过自己的行为展现了民族的力量。现在,日本经济和中国经济之间的联系又不可否认地存在着。中国可以不用来自日本的工业制成品,毕竟这些东西有来自韩国、欧洲、美国以及产自国内的替代品。可是日本手中那些印有“MADE IN CHINA”字样的中国货和那些来自中国土地上的粮食蔬菜却是日本很难找到替代品或者替代品代价极大的商品。我们也并没有看到那场声势浩大的反日风暴对于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多么大的影响。事件本身又教育了人们在爱国的同时要有理智。于是,中国人大多明白了,抵制日货是在合理的对于自身经济和社会影响不大的方面尽量使用国货。其涉及的层面已经上升到民族工业的发展的高度,“抵制”已经不仅仅指的是日货了。那场风暴的深远影响将在以后的日子中慢慢展现。可是那场风暴对于中日关系的影响却立即展现出来了。现在中日关系之尖锐是以往所少见的。其实,这样的中日关系对于日本是不利的,连日本国民都已经觉察到了这一点,于是日本国内才会有让小泉改善中日关系的呼声。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的国际形象的损失相对于外界谣传的中国国际形象之下降要大得多吧。相信,对于韩国来说,其和日本关系的僵硬也是不可避免的了。【转自环球纵横 www.globbs.com】


    在利益和风险比如此低的不等价交换之下,日本政府依然要强行入常,其很显然是一种国内政治考量远远大于国际政治考量的行为。由于日本经济长期不能走出低弥,小泉上台之前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承诺大多未能实现造成国内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发生了强行入常。这种行为可以被认为是转移矛盾的做法。其实稍微有一点点军事政治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内部矛盾积压的时候往往是用转移为对外矛盾的做法来化解。而这样的化解方法有的时候会让一个国家飞黄腾达,有的时候却会彻底摧毁一个国家的实力架构。对于日本来说,入常失败即使不是实力架构的决定性打击,其造成的政治后果也绝对需要多届日本政府来化解,但却难以根除。


    现在日本国内媒体和政府官员的不谐音出现在了小泉解散众议院之后不久,更体现出了日本国内的矛盾激化。即使在入常这样事关日本命运的问题上也有了分歧。那也就是说,入常更成为了日本不得不走下去的道路。日本在这条道路上的退让的后果对于日本国内政治的巨大影响是日本政府所负担不起的。于是,对外的激进路线已经是一种趋势。从人们可以想象的角度来理解,日本的入常失败可能性是必然存在而且不小的。一旦失败,日本国内政府必然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反对其入常的国家而不可能自我反省。进而将对外矛盾进一步扩大。可是现在日本将矛头对外所需要面对的不是当年积弱的俄罗斯,而是一个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韩国在内的利益集团。面对强大的对手,谁也难以预料日本未来的走向。东亚地区的火药味也随着入常与反入常力量的较量而日趋浓烈。也许战争在这之后将成为未来可以预见的矛盾解决手段。


    日本把入常建立在了一种否认历史的基础上。日本人试图将入常当作其抹去曾经的侵略历史的手段。它的这种立场和别的三个没有历史问题或者历史问题已经解决的国家是完全不同的。别的国家是在已有的政治立场的基础上试图入常,而日本的入常行动却完全是一个空中楼阁。别的国家失败了还能够以时间弥合,而日本失败了只能使得它的历史问题更进一步成为矛盾的核心。时间将把历史的尘埃抹去。到那个时候,没有结束的中日战争也就势所难免了。


    作为爱好和平的人们,我们对于日本国内出现重大矛盾的势头感到担忧。因为内部矛盾正是对外强硬的前兆和基础。可是,这究竟是日本的内在问题。如果日本人将枪口对准了中国人民的话,那么历史将给日本人一个答复,更将给中国一个了结未结束的战争的机会。日本入常一路之言行也正预示这个国家对外日趋强硬的立场。


    未来的和平也许正是中国从战争中浴火重生的结果吧!历史不容假设,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对于日本,幻想要少一点,决心要大一点,手段要“狠”一点!


转自环球军事纵横论坛http://www.globbs.com/bbs/plus_adv_get.asp?get=3
难得好文
自己先顶一下
这是今天看到的最好的最有思想的文字了!!!

不顶真的不是中国人!!!
典型的以己推人,不要以为新闻媒体和政府声音不同就是内部矛盾激化,在西方国家,媒体和政府唱反调是很平常的,也是正常现象,才不会象中国一样统一口径。
:::中国可以不用来自日本的工业制成品,毕竟这些东西有来自韩国、欧洲、美国以及产自国内的替代品。可是日本手中那些印有“MADE IN CHINA”字样的中国货和那些来自中国土地上的粮食蔬菜却是日本很难找到替代品或者替代品代价极大的商品

正好说反了,日本的很多产品是无法用其它产品替代的,而中国的那些低级工业品日本 却可以从东南亚和拉美得到替代。
俺只希望有第三次中日战争
能亲手消灭几个日本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