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中央党史研究室:敌后战场抗击了60%侵华日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28:37


原帖地址:http://news.sina.com.cn/c/2015-08-14/doc-ifxfxrav2184530.shtml

原文内容: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朱基钗)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13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从抗战全局来看,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永中是当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吹风会上,介绍抗日战争敌后战场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时作上述表述的。

  他介绍,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一论断由来已久。最早提出者是毛泽东同志,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就两次强调这一观点。“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是根据历史事实,经过充分论证,得出的客观公正的结论。”

  在谈到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时,高永中表示,国民党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民党组织了一系列正面战场的大会战,在战略防御阶段,为打破亡国论,使抗 战进入相持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正面战场的战役虽然败多胜少,但是大量消耗了日军的实力。有众多的国民党爱国将士,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可歌可泣。”

  高永中强调要客观公正地评价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两个战场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渐变为主战场。敌后游击 战的重点是面而不是点,是持续而不是阶段,是整体而不是个别,是战略而不是战役。实质上,敌后战场是抗战中一场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特殊战略大会战。”

  高永中表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由于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已处在解放区包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实际承担起对日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务,从1945年8月11日到9月2日,收复县以上城市150座。

  高永中还介绍,在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八路军伤亡34万多人,新四军伤亡8万多人。

————————————————————————————————转帖完毕——————————————
评论:看完内容,作者好像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没有对“抗击”做出定义,如果鬼子占领城镇,敌后队伍占领农村,平时在山里发展队伍,偶尔打两枪骚扰鬼子交通线,如果把这算是“抗击”,那么敌后的确抗击了60%日军。

原帖地址:http://news.sina.com.cn/c/2015-08-14/doc-ifxfxrav2184530.shtml

原文内容: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朱基钗)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13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从抗战全局来看,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永中是当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吹风会上,介绍抗日战争敌后战场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时作上述表述的。

  他介绍,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一论断由来已久。最早提出者是毛泽东同志,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就两次强调这一观点。“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是根据历史事实,经过充分论证,得出的客观公正的结论。”

  在谈到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时,高永中表示,国民党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民党组织了一系列正面战场的大会战,在战略防御阶段,为打破亡国论,使抗 战进入相持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正面战场的战役虽然败多胜少,但是大量消耗了日军的实力。有众多的国民党爱国将士,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可歌可泣。”

  高永中强调要客观公正地评价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两个战场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渐变为主战场。敌后游击 战的重点是面而不是点,是持续而不是阶段,是整体而不是个别,是战略而不是战役。实质上,敌后战场是抗战中一场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特殊战略大会战。”

  高永中表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由于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已处在解放区包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实际承担起对日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务,从1945年8月11日到9月2日,收复县以上城市150座。

  高永中还介绍,在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八路军伤亡34万多人,新四军伤亡8万多人。

————————————————————————————————转帖完毕——————————————
评论:看完内容,作者好像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没有对“抗击”做出定义,如果鬼子占领城镇,敌后队伍占领农村,平时在山里发展队伍,偶尔打两枪骚扰鬼子交通线,如果把这算是“抗击”,那么敌后的确抗击了60%日军。
你省省吧。哪一个政权会容忍眼皮底下有异己政权存在?敌后根据地能存在,都是枪杆子打出来的。
你省省吧。哪一个政权会容忍眼皮底下有异己政权存在?敌后根据地能存在,都是枪杆子打出来的。
不是容忍,是日本人驻华就那么点兵,根本无力控制广大的农村地区,它只能日常性控制城市、县城和战略据点。
你省省吧。哪一个政权会容忍眼皮底下有异己政权存在?敌后根据地能存在,都是枪杆子打出来的。
日本投降时,总共有170几万军队,这170多万分布驻扎在350万平方公里的日占区,以这么点儿兵力,根本不可能去日常性控制农村地区。
日本投降时,总共有170几万军队,这170多万分布驻扎在350万平方公里的日占区,以这么点儿兵力,根本不可 ...
短路了,这170多万兵不是全部分布驻扎在日占区,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前线(共产党话语来说是正面战场)和国民党军队对抗。
平流层2.1 发表于 2015-8-14 20:21
不是容忍,是日本人驻华就那么点兵,根本无力控制广大的农村地区,它只能日常性控制城市、县城和战略据点 ...
什么叫“日本人驻华就那么点兵”,鬼子驻华高峰时近200万人,还有100多万伪军,这人数,比满清入关时多多了。即使不算东北,也不算伪军,多数时间,鬼子兵人数也是多于共军的。鬼子对共军敌后根据地,一直是欲除之而后快的,搞过无数次“扫荡”。敌后根据地的存在,是因为中共的武装斗争,可不是因为鬼子发善心。
什么叫“日本人驻华就那么点兵”,鬼子驻华高峰时近200万人,还有100多万伪军,这人数,比满清入关时多多 ...
你用小学数学算算,不到两百万的兵力,减去在正面战场和国民党对抗的部分,散布在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每一千平方公里(大致是目前胡焕庸线以东一个中小面积县份的面积)有多少兵力。再想想,这怎么能日常性控制广阔的农村地区。
说句让红裤裆咬牙切齿的话,与其说某共在敌后战场“抗击”日军,不如说,是在日军控制不到的广阔农村地区韬光养晦,积蓄力量,趁机打打战斗力远比不上日军的伪军的丰收。
平流层2.1 发表于 2015-8-14 21:39
你用小学数学算算,不到两百万的兵力,减去在正面战场和国民党对抗的部分,散布在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
你去学学明末清初史,看看能不能用少数兵力控制广大地区。没那么复杂,用主力部队控制战略要点,随时镇压任何有组织的反抗力量。
兼用分化、收买方式组织大批伪军,建立伪政权,在没有有效的有组织反抗情况下,控制大片地区并不难。鬼子对蒙元灭宋、满清灭明的历史研究的很清楚。蒋系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完全可以与南宋、南明相提并论。唯有中共,有能力在敌后组织反抗并且发展壮大。
没有中共,蒋政权就会重复南宋、南明的下场。
说中共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实至名归,毫无水份。
用总兵力除以控制区面积,得出兵力不足的结论,果然是小学生的思维。
你去学学明末清初史,看看能不能用少数兵力控制广大地区。没那么复杂,用主力部队控制战略要点,随时镇压 ...
毛领导下的共军和南明那帮人完全没有可比性,毛在日军全面侵华前就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并在战术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使这一战略具有可操作性。而南明那帮人,在战略上、战术上、组织严密程度上、权力集中度上、组织行动效率上都是渣级。
平均一千平方公里驻兵不到500人(刨去正面战场和国民党对抗的兵力,每千平方公里也就300出头),在远离高价值目标的地形复杂的边远农村地区更少,这么点兵力,绝无可能有效控制这一千平方公里。
满清入关时,满洲八旗充其量不过4—5万人,加上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也不过20多万,不仅击败了上百万的大明官军和数十万流寇,统治了全中国,还有余力对外扩张。
兵力不足,可以收买汉奸,征发汉人兵力粮饷嘛。
日本人为什么失败,就是因为只能收买国军汉奸,收买不了中共。收买不了中共,镇压不了敌后根据地,就不能有效征发汉人的兵力粮饷。
这个道理,小学生不明白,情有可原。
平流层2.1 发表于 2015-8-14 22:12
毛领导下的共军和南明那帮人完全没有可比性,毛在日军全面侵华前就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并在战术实践 ...
所以嘛,南明不是抗清的中流砥柱,而中共的确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原因是正你所说的,中共有能力控制广大农村。
看完内容,我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lz的屁股是歪的。
所以嘛,南明不是抗清的中流砥柱,而中共的确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原因是正你所说的,中共有能力控制广大农 ...
毛的战略只能使共产党及其武装在农村生存成为可能,和抗击日军的中流砥柱没有必然联系。
看看共产党武装力量(简称共军)在抗战期间的数量变化,不带偏见的更容易鄙视“中流砥柱”说法——
抗战前6年,共军兵员总数不超50万,在百团大战那一年,号称50万,发动百团大战之后三年,遭到日军的重度扫荡,兵员下降到40多万,直到44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形势急转直下被迫在中国战场采取收缩战术,共军才趁机大发展,从43年底的40几万发展到日军投降时的120几万。
在抗战前6年,凭最少时4万多最多时50万,就“中流砥柱”?
对此本人只有两个字评论:滑稽。
上帖共军数量变化来源于官方数据。
纯粹军事观点非常愚蠢。持这种观点的人,只懂得比较军队人数、歼敌人数,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当然了,共粉、国粉都会选择性地无视对方数字。按此观点,中流砥柱非美军莫属。这很荒谬。如果日本能够有效控制中国,并转化为日本的国力,美国一定会牺牲中国利益与日本妥协。事实上,日本既不能占领全中国,也不能控制沦陷区。不能占领全中国不是因为蒋军能顶得住,而是因为沦陷区的人力物力,不能转化为日本的国力。所以,问题关键在于日本不能有效控制沦陷区。
1949年以前的中国,是纯粹的农业国,工商业极其薄弱。最大的利益群体是农民,最重要的资源是土地。谁控制了农村,谁就控制了中国。只有中共,才能建立并发展敌后根据地。这也是中共最终席卷全国的原因。
讲个笑话,
日军在二战的最大战略失败不是与美国开战,
而是错误的判断了中国军队的主力。

日军一而再,再而三的对国军发动战略进攻,以为如此一来就可以击败中国军队的主力。
没想到打了8年,最后灰溜溜的投降了,直到49年后,归国的日军才从TG的教科书中发现了原来抗战中中国军队的主力是八路军、新四军。

不禁大为悔恨,在回忆录中无不重点提及,与中国作战8年,日军连哪些军队是中国军队的主力都没搞明白,岂能不败。。。
平流层2.1 发表于 2015-8-14 22:49
毛的战略只能使共产党及其武装在农村生存成为可能,和抗击日军的中流砥柱没有必然联系。
看看共产党武装 ...
好像44年前,共军也只有40万出头。
帕丁顿熊 发表于 2015-8-14 22:27
看完内容,我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lz的屁股是歪的。
请正确理解什么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胖d老虎 发表于 2015-8-14 23:27
纯粹军事观点非常愚蠢。持这种观点的人,只懂得比较军队人数、歼敌人数,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当然了,共粉、 ...

客观地说,如果美国不参战,中国不太可能把日本从中国所有领土上赶走,美军当然是对日作战的中流砥柱,这只要从日军的军力分布图就可以直观地得到结论--日军在中国部署的军力最高不超过200万,而且这不到两百万兵力中有六十多万是应对苏联红军的,在8年抗战中一直坚守在东北方向,而在太平洋战场,日军最高峰时部署的兵力超过400万。
试想,如果美国不参战,日军这四五百万兵力和物资投入中国战场,中国的抗战能有这个结果吗?
说抗战的中流砥柱,不谈军事,你是要玩“你和我谈军事,我和你谈政治,你和我谈政治,我和你谈经济,你和我谈经济。。。”的游戏吗?
斯玛特康 发表于 2015-8-14 23:40
好像44年前,共军也只有40万出头。
40年发动“百团大战”前,共军号称有50万。
《百喻经》有故事:
昔有夫妇,有三番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馀一番在,共作要言:“若有语者,要不与饼。”既作要已,若一饼故,各不敢语。须臾贼人家偷盗,取其财物。一切所有,尽毕贼手。夫妇二人以先要故,眼看不语。贼见不语,即其夫前侵略其妇。其夫眼见,亦复不语。妇便唤贼,语其夫言:“云何痴人,为一饼故,见贼不唤?”其夫拍手笑言:“咄婢!我定得饼,不复与尔。”
---------------------------
国共在抗战中的战略思维,特别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和这故事中的夫妻俩没有太大区别。
平流层2.1 发表于 2015-8-14 23:54
客观地说,如果美国不参战,中国不太可能把日本从中国所有领土上赶走,美军当然是对日作战的中流砥柱, ...
果然又是一个不懂装懂的家伙。既不懂战争,也不懂政治,更不懂中流砥柱的含义。
战争是什么?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斗争。只比国力军力,不谈政治,阿尔及利亚、越南拍马也赶不上法国美国。那法国为什么要灰溜溜地从阿尔及利亚撤军,美国为什么要灰溜溜地从越南撤军?脱离政治、脱离历史环境谈战争,那是扯淡。
不考虑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单纯比军队比国力?哈哈,以后打仗不用打了,比比双方武器装备、军队人数、训练水平就行了……,有这么扯淡的吗?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蒋政权是不配当中流砥柱的。没有政治优势,别说坚持敌后根据地了,正面战场也是一溃千里。
中共在敌后能生存并且发展壮大,靠的就是政治优势而不是军事优势。政治优势会逐渐转化为军事优势,最终象阿尔及利亚、越南一样驱逐侵略者完全没有问题。什么是中流砥柱?这就是中流砥柱。
当然了,汪精卫、楼主之流不这样认为。他们比比双方国力、军力,立马就跪下了,觉得中国不可能战胜日本。这是软骨病,没治了。
美军是对日作战的中流砥柱不错,但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百分之六十,你咋不说百分之一百
中流砥柱: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解释】: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对当时彷徨、迷茫的国人来说,始终坚持抗战的中共自称是“中流砥柱”有什么不对的吗?
还架空历史,说什么日本投入5—6百万的军力物资消灭中国,哈哈,这样的人,不适合研究历史,适合看起点小白文。
这日本军阀、政客咋就这么笨呢,咋就不知道派5—6百万的军队去中国呢?换楼主当日本天皇就好了,肯定能打赢中日战争、太平洋战争、一统地球
这日本政客也够笨的,投入5—6百万的军力物资,不就打赢中日战争了嘛;这杜鲁门也够笨的,投入5—6百万的军力物资,不就打赢朝鲜战争了嘛;这尼克松也够笨的,投入5—6百万的军力物资,不就打赢越南战争了嘛;这法国总统也够笨的,投入5—6百万的军力物资,不就打赢阿尔及利亚战争了嘛;总之,天上地下,楼主最聪明
我觉得教科书直接将国军抗日一节删了好了。日军就交给共军百分之百抗击。省得各种争论。影响团结。
中流砥柱: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解释 ...
说是中流砥柱之一梗客观一些!否则共产党是中流砥柱,国民党是什么?
山人5400 发表于 2015-8-15 08:52
说是中流砥柱之一梗客观一些!否则共产党是中流砥柱,国民党是什么?
副总裁投敌,大批高管投敌,高层“攘外必先安内”,您说他是什么?
我并不否认国民政府也在抗日,而且还是抗日的主力。
来自:关于超级大本营
一个地图开疆。一个党史抗日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5-8-15 07:40
中流砥柱: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解释 ...
好像蒋委员长抗日决心也不低吧,号召全国军民“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至少在他的坚持下民国政府没有投降,这算是中流砥柱吗。
说是中流砥柱之一梗客观一些!否则共产党是中流砥柱,国民党是什么?
中流砥柱就是黄河中的一块巨大石头,作为比喻共产党在抗曰战争中的作用还是十分准确的,坚持和稳定。而国民党的作用可以用花园口堤坝来形容,本来是坚不可摧的堤坝,但是就是让自己人给挖开了。这和国民党以及国军都很相似,副总裁领衔投降了曰军,还有那百多万的伪军。
明明是九成日军,国内军也被中g抗击在本土不得动弹
说是中流砥柱之一梗客观一些!否则共产党是中流砥柱,国民党是什么?
沙坝,平时摆个样。水一来就溃坝,一泄千里。等着水自个儿退。
副总裁投敌,大批高管投敌,高层“攘外必先安内”,您说他是什么?
我并不否认国民政府也在抗日,而且还 ...
国民党是更大的中流砥柱,投敌的是这块石头沙化的外缘,这些外缘被冲走后,留下的石头仍然比共产党更大。

攘外必先安内本身是对的,也正是这一政策,使中国在1935年有了一个半实半虚的中央政府,有2年时间备战。不然77事变时,不可能有全面抗战,其他军阀是不可能团结一致去帮华北的军阀拼死抗日的。
中流砥柱就是黄河中的一块巨大石头,作为比喻共产党在抗曰战争中的作用还是十分准确的,坚持和稳定。而国 ...
没有挖来坚不可摧的堤坝,是勉强把一盘散沙团结起来了。
山人5400 发表于 2015-8-15 16:20
国民党是更大的中流砥柱,投敌的是这块石头沙化的外缘,这些外缘被冲走后,留下的石头仍然比共产党更大。 ...
中国共产党是抗击日寇的中流砥柱,跟中国共产党是抗击日寇的惟一中流砥柱,是一个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