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紀念台灣抗日英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41:29
蘋果日報台灣版

       西元1945年9月3日,國民政府定該日為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悠悠一甲子,曾與國民政府有著不共戴天之仇的共產黨,選擇2005年的同一天於北京,領導人胡錦濤首次公開承認,國民黨對抗日有正面迎擊的功勞。至此,胡錦濤的談話不但為中共一連串的慶祝活動,劃上了完美休止符,更且為日後蔣介石與國府的歷史地位,燃起了重塑的契機。究其實,胡錦濤這一石破天驚的演說,是有如前因後果的鋪陳。




   
   
  

中共趁機大肆紀念

   今年恰巧是抗戰勝利60周年,更適逢胡錦濤初掌中共政權,所以中共決定大肆紀念。但若仔細觀察中共今年所挑選的紀念日期、事件與地點,皆直接涉及到國府,而當時的中共尚無權參與其中。例如,筆者曾在8月底應邀至湖南參與抗戰勝利研討會,而湖南芷江,正是1945年8月23日,日軍今井武夫向國府請降之地。當國府與盟國分享勝利果實之際,此時中共卻只能在陝北均無法躬逢其盛。可當今的中共卻能突破禁忌,毫不避諱承認當時國府的地位與功勞,這是誠實面對歷史的態度。

       除了正式紀念肯定國民政府的抗日外,讀者可以發現大陸學界對國府也呈現迥異於過往的評價。例如,最近大陸一本暢銷書《國民黨正面抗戰紀實》,描述從918至武漢會戰之間,是國民黨軍隊承擔著正面戰場作戰,承受著最大壓力。戰場空前激烈,數10位將領慷慨捐軀,這是血寫的歷史,民族的壯歌……國民黨軍隊對日寇進攻的戰役,表現了中國軍隊的英雄氣概和中華兒女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至於對蔣介石的用語也不再是慣用的獨裁者一詞,而是改以較中性的軍事強人或民族主義者稱之。

        綜觀中共對待蔣介石與國民政府,有如此重大的轉折不外基於:

         一、他們定調中華民國如同清朝,是一個已經結束的中國歷史。如同將孫中山視為「先行者」。但中國歷史是延續,且不能斷統,故中共承認1911至1949是由國府治理中國,二戰乃蔣介石主導抗戰,並擁有外交權,這也是不爭事實。胡錦濤等新領導人,願意解開國共恩怨,誠心面對抗戰真相。但1949年後則是解放的新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接續中華民國,一脈相傳的道統。

        二、既然政權是一脈相傳,所以由孫中山傳到蔣介石,最後1949年由毛澤東從蔣介石手中,取得中國統治權,也是順理成章。至此,蔣介石未來也將繼孫中山是中共眼中的先行者。



失去拉攏人心機會

        稍有歷史想像力的讀者,不妨將上述胡錦濤和共產黨一系列活動的主角人物,轉換為陳水扁和民進黨,就會感慨良多,台灣竟失去了大好拉攏中國人心的機會。在全球大肆紀念二戰勝利之際,台灣民進黨於意識形態作祟下,卻選擇與日本沆瀣一氣,自絕於人類追求永久和平的願望。

        其實,從1895年起,台灣人以文攻武鬥,抵抗日本統治何曾少過?余清芳、羅俊、李友邦,那一個不是鐵錚錚、拋頭顱、灑熱血的台灣漢子?可如今卻有那人心不古的政權,認為抗戰不是台灣人,而是中國人的歷史記憶,這真叫台灣抗日烈士情何以堪?

         同胞們!9月3日之後,還有9月9日9時,是日本駐華司令官岡村寧次正式向何應欽遞交降書的日子,讓我們共同喚醒陳水扁的良心,那天何妨共同來紀念台灣那些抗日犧牲的英靈,或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也行。與國府是世仇的中共都可選擇9月3日,台灣有什麼理由迴避,民進黨千萬莫忘卻政權可是來自國民黨?這不是要與中共唱和,這是對台灣歷史的溫情與敬意!




吳昆財
作者為嘉義大學史地系助理教授蘋果日報台灣版

       西元1945年9月3日,國民政府定該日為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悠悠一甲子,曾與國民政府有著不共戴天之仇的共產黨,選擇2005年的同一天於北京,領導人胡錦濤首次公開承認,國民黨對抗日有正面迎擊的功勞。至此,胡錦濤的談話不但為中共一連串的慶祝活動,劃上了完美休止符,更且為日後蔣介石與國府的歷史地位,燃起了重塑的契機。究其實,胡錦濤這一石破天驚的演說,是有如前因後果的鋪陳。




   
   
  

中共趁機大肆紀念

   今年恰巧是抗戰勝利60周年,更適逢胡錦濤初掌中共政權,所以中共決定大肆紀念。但若仔細觀察中共今年所挑選的紀念日期、事件與地點,皆直接涉及到國府,而當時的中共尚無權參與其中。例如,筆者曾在8月底應邀至湖南參與抗戰勝利研討會,而湖南芷江,正是1945年8月23日,日軍今井武夫向國府請降之地。當國府與盟國分享勝利果實之際,此時中共卻只能在陝北均無法躬逢其盛。可當今的中共卻能突破禁忌,毫不避諱承認當時國府的地位與功勞,這是誠實面對歷史的態度。

       除了正式紀念肯定國民政府的抗日外,讀者可以發現大陸學界對國府也呈現迥異於過往的評價。例如,最近大陸一本暢銷書《國民黨正面抗戰紀實》,描述從918至武漢會戰之間,是國民黨軍隊承擔著正面戰場作戰,承受著最大壓力。戰場空前激烈,數10位將領慷慨捐軀,這是血寫的歷史,民族的壯歌……國民黨軍隊對日寇進攻的戰役,表現了中國軍隊的英雄氣概和中華兒女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至於對蔣介石的用語也不再是慣用的獨裁者一詞,而是改以較中性的軍事強人或民族主義者稱之。

        綜觀中共對待蔣介石與國民政府,有如此重大的轉折不外基於:

         一、他們定調中華民國如同清朝,是一個已經結束的中國歷史。如同將孫中山視為「先行者」。但中國歷史是延續,且不能斷統,故中共承認1911至1949是由國府治理中國,二戰乃蔣介石主導抗戰,並擁有外交權,這也是不爭事實。胡錦濤等新領導人,願意解開國共恩怨,誠心面對抗戰真相。但1949年後則是解放的新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接續中華民國,一脈相傳的道統。

        二、既然政權是一脈相傳,所以由孫中山傳到蔣介石,最後1949年由毛澤東從蔣介石手中,取得中國統治權,也是順理成章。至此,蔣介石未來也將繼孫中山是中共眼中的先行者。



失去拉攏人心機會

        稍有歷史想像力的讀者,不妨將上述胡錦濤和共產黨一系列活動的主角人物,轉換為陳水扁和民進黨,就會感慨良多,台灣竟失去了大好拉攏中國人心的機會。在全球大肆紀念二戰勝利之際,台灣民進黨於意識形態作祟下,卻選擇與日本沆瀣一氣,自絕於人類追求永久和平的願望。

        其實,從1895年起,台灣人以文攻武鬥,抵抗日本統治何曾少過?余清芳、羅俊、李友邦,那一個不是鐵錚錚、拋頭顱、灑熱血的台灣漢子?可如今卻有那人心不古的政權,認為抗戰不是台灣人,而是中國人的歷史記憶,這真叫台灣抗日烈士情何以堪?

         同胞們!9月3日之後,還有9月9日9時,是日本駐華司令官岡村寧次正式向何應欽遞交降書的日子,讓我們共同喚醒陳水扁的良心,那天何妨共同來紀念台灣那些抗日犧牲的英靈,或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也行。與國府是世仇的中共都可選擇9月3日,台灣有什麼理由迴避,民進黨千萬莫忘卻政權可是來自國民黨?這不是要與中共唱和,這是對台灣歷史的溫情與敬意!




吳昆財
作者為嘉義大學史地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