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盼48小時內化解中國紡織品通關僵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6:20:47
法新社報導,歐盟貿易專員曼德森9月1日說,他希望在48小時內,勸使歐盟各會員國將積壓在歐洲各港口的中國紡織品放行。曼德森說,歐盟現正進行技術層級的更進一步討論,而他預期,此一討論將在9月2日結束。他說:「我希望,屆時能與各會員國達成協議。」
曼德森在向歐盟執委會提出化解相關危機的計畫後告訴記者,他與各會員國間的談判具有成果,但也重申,他的目的是要在兩週內,使中國的紡織品能再次通關入境。
曼德森說:「積壓在邊界的貨品必須予以放行。」他並說,他昨夜已與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進行過三個多小時會談,而他感到,中方可能正準備協助化解此一僵局。
BBC報導,曼德爾森說,大批在歐洲海關受阻的中國紡織品都是在6月之前,也就是在中歐雙方達成紡織品限額協定之前被定購的,況且這些產品也不能無限期的滯留在港口。在中國紡織品進口達到年度配額之後,有大批中國生產的成衣製品因無法通關而被滯留在歐洲各港口。

曼德爾森在布魯塞爾發表談話說,歐盟委員會已經通過了他提出的為紡織品放行的計劃。預計,歐盟成員國將在未來24小時內就曼德爾森提出的計劃進行表決。曼德爾森表示,他有信心看到受阻的中國紡織品被通關放行,並希望歐盟成員國接受他的建議。

曼德爾森在他提交的文本中建議,歐盟批准這批有爭議的中國紡織產品進歐洲,但文本沒有詳細說明將如何統計這批貨物。歐洲零售商和中國方面也希望,這批紡織品能以一次性特別許可的方式進入歐洲,這將使得中國紡織品的進口量遠遠超出先前雙方協議所限定的數額。但歐洲南部的紡織品生產國則希望,通過動用明年的配額使這批紡織品通關。
BBC說,就在美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等國家大喊中國紡織品給他們造成失業的同時,中國商人卻陷入收不到貨款、工人大批離去的絕境。上海富東企業有限公司副總裁夏振華表示,歐盟和美國對中國紡織品設定進口限額的做法,對中國紡織品生產企業來說可以說是“毀滅性打擊”。

在中美紡織品談判“不歡而散”之前,不少分析人士曾對高級別“閉門會議”可能達成新協議持樂觀態度。同時,中國與歐盟的紡織品積壓海關危機談判也沒能取得結果。各方代表均表示:“立場差距太大”。夏振華副總裁說,中國企業,特別是生產性企業受到重創。他們經常生產的、主要的品種都被列在禁運、配額限制之內。這些公司不能進入美國和歐洲市場。

據他介紹,中國廠家開始時不太相信會面臨今天的困境,因為中國入世,以及美國和歐盟的反應,使中國業界一片樂觀,認為協議達成,問題已經解決。他說,中國出口企業在歐美的合作方也認為沒有配額和禁運的問題,他們對中國企業表示沒有關係,把貨發過去。即使出現問題,他們會想辦法解決問題。
現在中國貨物卡關,中國企業貨款拿不到。歐盟和美國的經銷商和進口商並沒有給中國企業預付款。在進出口貿易中,雙方同意美國進口商在到貨後一周或者一個月後向中方付款。中國對歐洲廠商則使用信用證較多。業務時間長,彼此相互瞭解的企業,中方許多是先將貨物做好運去。

所以歐美商人在這次貿易爭端中承受損失不大,因為大部分費用已經由中方承擔。但是中國企業拿不到付款,無法獲得下一步的生產資金。另外中國企業也不再有訂單,於是面臨員工生存問題。中國紡織企業的員工一般靠計件工資。沒有訂單,工廠不開工,工人自然會跑掉,工人得吃飯啊。

所以夏振華說,中國廠商面臨的不是裁員問題,而且是被逼陷入絕境。他表示,他們那樣的企業希望中美、中歐之間能夠達成協議,對方的進口商、收購商能夠繼續放一些生產量給中國製造商,讓中國製造商過得去,把生產維持下去。
他說中國廠商需要心理準備過程,限額禁運不要來得太突然,至少給他們一個準備時間,而且配額也不能突然放得這麼小。不過也有專家認為,中國也需要反思,出口速度不應過快,畢竟,貿易應該是“雙贏”。

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金柏松說:經濟增長和貿易應該成一定比例,但中國在經濟增長9%的同時,貿易卻增長32%。上半年,紡織品對美國和歐洲出口增長分別增長70%和40%。2004年國際貿易增長8%,而紡織品增長低於平均速度,中國如此高的增長率對進口國肯定造成巨大衝擊。

“我認為,中國對紡織品出口進行適當限制是必要的,”金柏松說。實際上,中國政府也這麼做了。8月2日,商務部就發佈公告,請有關企業立即停止向美出口相關類別產品。此前也曾自我約束和限制,金柏松認為,限制力度還可以加大。
金柏松認為,除了限制,也應及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比如說,如果駐意大利、西班牙當地使館商務處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然後以商會對商會的形式協商解決,糾紛就不會提升到歐盟的程度,因為在歐盟內部對中國的紡織品也有不同態度。其次,也可以邀請意大利或西班牙紡織企業到中國投資,保留當地的銷售或者設計,以此方式實現“共贏”。法新社報導,歐盟貿易專員曼德森9月1日說,他希望在48小時內,勸使歐盟各會員國將積壓在歐洲各港口的中國紡織品放行。曼德森說,歐盟現正進行技術層級的更進一步討論,而他預期,此一討論將在9月2日結束。他說:「我希望,屆時能與各會員國達成協議。」
曼德森在向歐盟執委會提出化解相關危機的計畫後告訴記者,他與各會員國間的談判具有成果,但也重申,他的目的是要在兩週內,使中國的紡織品能再次通關入境。
曼德森說:「積壓在邊界的貨品必須予以放行。」他並說,他昨夜已與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進行過三個多小時會談,而他感到,中方可能正準備協助化解此一僵局。
BBC報導,曼德爾森說,大批在歐洲海關受阻的中國紡織品都是在6月之前,也就是在中歐雙方達成紡織品限額協定之前被定購的,況且這些產品也不能無限期的滯留在港口。在中國紡織品進口達到年度配額之後,有大批中國生產的成衣製品因無法通關而被滯留在歐洲各港口。

曼德爾森在布魯塞爾發表談話說,歐盟委員會已經通過了他提出的為紡織品放行的計劃。預計,歐盟成員國將在未來24小時內就曼德爾森提出的計劃進行表決。曼德爾森表示,他有信心看到受阻的中國紡織品被通關放行,並希望歐盟成員國接受他的建議。

曼德爾森在他提交的文本中建議,歐盟批准這批有爭議的中國紡織產品進歐洲,但文本沒有詳細說明將如何統計這批貨物。歐洲零售商和中國方面也希望,這批紡織品能以一次性特別許可的方式進入歐洲,這將使得中國紡織品的進口量遠遠超出先前雙方協議所限定的數額。但歐洲南部的紡織品生產國則希望,通過動用明年的配額使這批紡織品通關。
BBC說,就在美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等國家大喊中國紡織品給他們造成失業的同時,中國商人卻陷入收不到貨款、工人大批離去的絕境。上海富東企業有限公司副總裁夏振華表示,歐盟和美國對中國紡織品設定進口限額的做法,對中國紡織品生產企業來說可以說是“毀滅性打擊”。

在中美紡織品談判“不歡而散”之前,不少分析人士曾對高級別“閉門會議”可能達成新協議持樂觀態度。同時,中國與歐盟的紡織品積壓海關危機談判也沒能取得結果。各方代表均表示:“立場差距太大”。夏振華副總裁說,中國企業,特別是生產性企業受到重創。他們經常生產的、主要的品種都被列在禁運、配額限制之內。這些公司不能進入美國和歐洲市場。

據他介紹,中國廠家開始時不太相信會面臨今天的困境,因為中國入世,以及美國和歐盟的反應,使中國業界一片樂觀,認為協議達成,問題已經解決。他說,中國出口企業在歐美的合作方也認為沒有配額和禁運的問題,他們對中國企業表示沒有關係,把貨發過去。即使出現問題,他們會想辦法解決問題。
現在中國貨物卡關,中國企業貨款拿不到。歐盟和美國的經銷商和進口商並沒有給中國企業預付款。在進出口貿易中,雙方同意美國進口商在到貨後一周或者一個月後向中方付款。中國對歐洲廠商則使用信用證較多。業務時間長,彼此相互瞭解的企業,中方許多是先將貨物做好運去。

所以歐美商人在這次貿易爭端中承受損失不大,因為大部分費用已經由中方承擔。但是中國企業拿不到付款,無法獲得下一步的生產資金。另外中國企業也不再有訂單,於是面臨員工生存問題。中國紡織企業的員工一般靠計件工資。沒有訂單,工廠不開工,工人自然會跑掉,工人得吃飯啊。

所以夏振華說,中國廠商面臨的不是裁員問題,而且是被逼陷入絕境。他表示,他們那樣的企業希望中美、中歐之間能夠達成協議,對方的進口商、收購商能夠繼續放一些生產量給中國製造商,讓中國製造商過得去,把生產維持下去。
他說中國廠商需要心理準備過程,限額禁運不要來得太突然,至少給他們一個準備時間,而且配額也不能突然放得這麼小。不過也有專家認為,中國也需要反思,出口速度不應過快,畢竟,貿易應該是“雙贏”。

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金柏松說:經濟增長和貿易應該成一定比例,但中國在經濟增長9%的同時,貿易卻增長32%。上半年,紡織品對美國和歐洲出口增長分別增長70%和40%。2004年國際貿易增長8%,而紡織品增長低於平均速度,中國如此高的增長率對進口國肯定造成巨大衝擊。

“我認為,中國對紡織品出口進行適當限制是必要的,”金柏松說。實際上,中國政府也這麼做了。8月2日,商務部就發佈公告,請有關企業立即停止向美出口相關類別產品。此前也曾自我約束和限制,金柏松認為,限制力度還可以加大。
金柏松認為,除了限制,也應及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比如說,如果駐意大利、西班牙當地使館商務處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然後以商會對商會的形式協商解決,糾紛就不會提升到歐盟的程度,因為在歐盟內部對中國的紡織品也有不同態度。其次,也可以邀請意大利或西班牙紡織企業到中國投資,保留當地的銷售或者設計,以此方式實現“共贏”。
本来中欧之间的纺织品贸易实质上是欧洲获大利,中国是获小利(我们要牺牲环境,消耗资源,只赚一点加工费,并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譬如:一件衬衫,我们原料5元,人工5元,卖价40元,实赚30元,而欧洲人进价40元,人工40元,售价240元,实赚160元),可谁知道欧洲人为显示自己的无处不在以及保护非常小的一部分欧洲纺织企业的利益,非要搞成今天的局面,结果是欧洲倒大霉,我们倒小霉,有时侯真不知道这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在想什么,真搞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