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驳中国遭遇生育危机:没有根据,总和生育率上升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7:35:50


人民日报驳中国遭遇生育危机:没有根据,总和生育率上升明显

白剑峰/人民日报

       由中国人口学会举办的中国人口形势分析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指出,2014年中国人口有两个重大变化引人注目:一个是全国出生性别比“断崖式”降落,另一个是出生人口数量“跳跃式”上升。预计2015年出生人数会再度大幅度跳跃,一个新的出生小高峰将如期而至。2015年全年出生人数有可能会逼近、达到甚至超过1800万。如果考虑到将来生育政策的继续深入改革,这个出生高峰还会延续5—8年。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即将一年,效果究竟如何?遇到哪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士。

专家表示,适度放宽生育政策,可以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 张新燕 澎湃资料
一问:单独二孩政策“遇冷”了?
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符合政策预期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1687万人,比2013年多出生47万人。
       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透露,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基本符合预期。预计2015年,受单独二孩政策影响,出生人口比2014年多100万左右。全国符合政策单独夫妇1100万对,其中“80后”约占70%。在我国育龄妇女趋于减少的情况下,出生人口不降反升,这表明单独二孩政策的效果正在显现。
       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之前,全国摸底调查和数据演算预测结果都显示,单独二孩政策能够覆盖的目标人群数量在1100万对左右。全国单独且已育一孩家庭期望生育二孩的比例约为60%。多家机构测算,单独二孩政策后,每年新增出生人数将在100万到200万的水平间波动。目前,距离全国政策平均落地时间9个月后,全国“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的数量就已经达到106.9万对,说明单独二孩政策的开局符合预期。
       翟振武指出,有人说单独二孩政策“遇冷”,这是一种误读,需要加以厘清。其一,把1100万对的目标人群数量直接等同于新增出生人口总量,这种作法忽视了二孩生育的意愿或比例,相当于认为所有已育一孩的“单独”夫妇都会生育二孩。其二,把某一年的“单独”夫妇申报规模与1100万对相比较,这既没有考虑二孩生育的意愿,也没有考虑二孩生育是在几年内才完成的规律。其三,各个省的生育意愿有较大差别,虽然全国平均生育意愿是60%,但大城市和东部省份一般会低一些,西部和中小城市会高一些。目前有的省二孩申报的数量高于预期,有的省低于预期,都是正常的。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许颖指出,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全国各省份并不同步。目前29个省(市、区)都已经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新疆、西藏尚未实施。单独二孩申请数呈现出“先高而后平稳”的趋势。按照现有申请数据的平均趋势估算,各省政策实施满一整年,到2015年6月,预计单独二孩申请数量150万对左右。
二问:普遍二孩能缓解老龄化?
专家称只会适当调节老龄化水平,改变不了大趋势
       有人认为,目前很多城市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实行普遍二孩政策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这种说法正确吗?
       南开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原新认为,按照人口自身的发展规律,当死亡率水平维持在很低状态且高度稳定时,未来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将主要取决于生育率的变动。当前的“单独二孩”生育政策以及未来某个时点或要实行的“普遍二孩”生育政策,均是对生育政策的微调,只会在一定程度上适当调节人口老龄化水平,改变不了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
       原新说,调整生育政策对60年之内的老年人口规模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增加的出生人口主要发生在2015年以后,这些新增出生人口要生存60年以后才能变为老年人口,即2075年以后。只要死亡率模式不变,无论单独二孩抑或普遍二孩,2075年以前各年度的老年人口规模均是一样的。
       原新表示,适度放宽生育政策,可以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生育政策越宽松,人口老龄化缓解程度越大。如果一直实行单独二孩生育政策,2030年人口老龄化水平为24.9%,2050年为34.0%;如果在单独二孩基础上再进一步实行普遍二孩,相同时点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分别为24.7%和33.1%,后者达到同一个老龄化水平的时间比前者可推迟1—3年。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认为,促进人口生育率的回升,不会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产生根本的影响,也就是说,在普遍允许生育二孩的情况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比例仍然将比现在翻番,超过31%。
       原新认为,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规模达到峰值9.4亿,此后连续2年减少。这种变化,只是劳动力人口增量由增加转为减少。但是,劳动力人口存量依然庞大,且要维持很长时期。本世纪20年代中期以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始终保持在9亿以上,本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在8亿以上。这只是劳动力资源的底数,未来还会在此基础上持续扩大。因此,劳动力规模巨大的特征将长期保持,就业压力会长期伴随中国的发展。
三问:“低生育率陷阱”有无根据?
专家称总和生育率上升明显,生育危机没有根据
       最近,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抚养孩子成本太高,人们的生育愿望偏低,中国已经进入“低生育率陷阱”。
       对此,翟振武指出,2012年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约为1.499,2013年提高至1.513,2014年又提高至1.579,如果按照2015年1800万的年度出生人口数量推算,2015年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7左右。总和生育率上升的趋势是十分明显的。有人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断定目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低至1.18的水平,今后还将越来越低,已经到了“危机”和“陷阱”的境况,显然距离事实太远。
       翟振武说,中国农村人口还占很大比例,农村的总和生育率基本都在1.8以上,即使城市的总和生育率在1.0左右,中国的平均总和生育率也不会低到1.18的水平。中国目前的政策生育率是1.47,也就是说,全国所有的人都按政策生育,平均每个妇女也生1.47个孩子。因此,判断中国已陷入“生育危机”,今后出生人数不可能增加,恐怕是没有根据的。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教授段成荣认为,2014年全国出生人数较上年增加47万,对于近年来已经非常突出的入园难、入学难形成巨大压力。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的妇女生育水平还没有到“低得回不来”的程度。同年,因为单独二孩而申报的“额外”生育安排数量也已超过100万,这势必进一步推高2015年出生数量,对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形成更大的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女性研究中心教授刘爽认为,中国的生育转变有着巨大的地区差异,这标志着不同地区正处于生育转变的不同阶段。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需要建立在对地区差异兼顾与统筹的基础之上。目前中国尚谈不上已陷入“生育危机”。特别是在单独二孩政策刚刚启动、实施的特定过渡时期,稳妥一些,观察一段,可能比立刻全面放开二孩更理性。
(原标题:人民日报驳中国遭遇生育危机:没有根据,总和生育率上升明显)http://news.163.com/15/0211/11/AI5UHKSV00014SEH.html[/ur


2010年全国放开普查各民族人口结构
生育率是根据人口普查短表的人口结构,用长表全国的生育率模式进行估算(由于一些小民族的生育模式与全国的有差异,因此生育率不是很精确,比藏族的生育率用全国生育模式推算就比实际的偏高)。

只有9个民族(珞巴族、保安族、撒拉族、仡佬族、阿昌族、门巴族、东乡族、水族、彝族)的0-14岁儿童比例超过26.8%的世界平均水平,加上未识别民族,总人口只有1114万,只占全国的0.84%。

只有4个民族(京族、阿昌族、珞巴族、保安族)的生育率超过2.1,加上未识别民族,总人口只有73万,只占全国的0.05%。共有5个民族(朝鲜族、俄罗斯族、赫哲族、纳西族、锡伯族)的生育率比汉族低。生育率最低的是朝鲜族,只有0.6,主要原因是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而东北整体生育率只有0.75。可见,所有民族都是计划生育的受害者。

一些少数民族(如苗族、彝族、土家族、侗族、瑶族)的生育率相对较高,是因为地处贫困山区,经济不发达。人口上千万的民族中,只有维吾尔族的生育率还为2.0,其中南疆喀什地区的英吉沙县、疏附县、伽师县的生育率为2.5-2.6,一方面是因为维族相对较好地保留了传统的生育文化,更主要是因为南疆经济落后、城市化水平低。而北疆经济较发达,生育率较低。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南疆和山区的少数民族的生育率也将快速下降。少数民族人口也是中国和世界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中国需要尽快停止计划生育,不及时出台积极的人口发展政策,提升生育率,促进各民族平等地繁衍。

[url]http://www.phbang.cn/general/144959.html


2010年全国放开普查各民族人口结构(总人口排序)


人口最多的15个民族的人口年龄结构。











人民日报驳中国遭遇生育危机:没有根据,总和生育率上升明显

白剑峰/人民日报

       由中国人口学会举办的中国人口形势分析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指出,2014年中国人口有两个重大变化引人注目:一个是全国出生性别比“断崖式”降落,另一个是出生人口数量“跳跃式”上升。预计2015年出生人数会再度大幅度跳跃,一个新的出生小高峰将如期而至。2015年全年出生人数有可能会逼近、达到甚至超过1800万。如果考虑到将来生育政策的继续深入改革,这个出生高峰还会延续5—8年。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即将一年,效果究竟如何?遇到哪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士。

专家表示,适度放宽生育政策,可以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 张新燕 澎湃资料
一问:单独二孩政策“遇冷”了?
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符合政策预期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1687万人,比2013年多出生47万人。
       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透露,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基本符合预期。预计2015年,受单独二孩政策影响,出生人口比2014年多100万左右。全国符合政策单独夫妇1100万对,其中“80后”约占70%。在我国育龄妇女趋于减少的情况下,出生人口不降反升,这表明单独二孩政策的效果正在显现。
       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之前,全国摸底调查和数据演算预测结果都显示,单独二孩政策能够覆盖的目标人群数量在1100万对左右。全国单独且已育一孩家庭期望生育二孩的比例约为60%。多家机构测算,单独二孩政策后,每年新增出生人数将在100万到200万的水平间波动。目前,距离全国政策平均落地时间9个月后,全国“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的数量就已经达到106.9万对,说明单独二孩政策的开局符合预期。
       翟振武指出,有人说单独二孩政策“遇冷”,这是一种误读,需要加以厘清。其一,把1100万对的目标人群数量直接等同于新增出生人口总量,这种作法忽视了二孩生育的意愿或比例,相当于认为所有已育一孩的“单独”夫妇都会生育二孩。其二,把某一年的“单独”夫妇申报规模与1100万对相比较,这既没有考虑二孩生育的意愿,也没有考虑二孩生育是在几年内才完成的规律。其三,各个省的生育意愿有较大差别,虽然全国平均生育意愿是60%,但大城市和东部省份一般会低一些,西部和中小城市会高一些。目前有的省二孩申报的数量高于预期,有的省低于预期,都是正常的。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许颖指出,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全国各省份并不同步。目前29个省(市、区)都已经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新疆、西藏尚未实施。单独二孩申请数呈现出“先高而后平稳”的趋势。按照现有申请数据的平均趋势估算,各省政策实施满一整年,到2015年6月,预计单独二孩申请数量150万对左右。
二问:普遍二孩能缓解老龄化?
专家称只会适当调节老龄化水平,改变不了大趋势
       有人认为,目前很多城市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实行普遍二孩政策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这种说法正确吗?
       南开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原新认为,按照人口自身的发展规律,当死亡率水平维持在很低状态且高度稳定时,未来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将主要取决于生育率的变动。当前的“单独二孩”生育政策以及未来某个时点或要实行的“普遍二孩”生育政策,均是对生育政策的微调,只会在一定程度上适当调节人口老龄化水平,改变不了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
       原新说,调整生育政策对60年之内的老年人口规模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增加的出生人口主要发生在2015年以后,这些新增出生人口要生存60年以后才能变为老年人口,即2075年以后。只要死亡率模式不变,无论单独二孩抑或普遍二孩,2075年以前各年度的老年人口规模均是一样的。
       原新表示,适度放宽生育政策,可以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生育政策越宽松,人口老龄化缓解程度越大。如果一直实行单独二孩生育政策,2030年人口老龄化水平为24.9%,2050年为34.0%;如果在单独二孩基础上再进一步实行普遍二孩,相同时点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分别为24.7%和33.1%,后者达到同一个老龄化水平的时间比前者可推迟1—3年。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认为,促进人口生育率的回升,不会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产生根本的影响,也就是说,在普遍允许生育二孩的情况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比例仍然将比现在翻番,超过31%。
       原新认为,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规模达到峰值9.4亿,此后连续2年减少。这种变化,只是劳动力人口增量由增加转为减少。但是,劳动力人口存量依然庞大,且要维持很长时期。本世纪20年代中期以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始终保持在9亿以上,本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在8亿以上。这只是劳动力资源的底数,未来还会在此基础上持续扩大。因此,劳动力规模巨大的特征将长期保持,就业压力会长期伴随中国的发展。
三问:“低生育率陷阱”有无根据?
专家称总和生育率上升明显,生育危机没有根据
       最近,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抚养孩子成本太高,人们的生育愿望偏低,中国已经进入“低生育率陷阱”。
       对此,翟振武指出,2012年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约为1.499,2013年提高至1.513,2014年又提高至1.579,如果按照2015年1800万的年度出生人口数量推算,2015年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7左右。总和生育率上升的趋势是十分明显的。有人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断定目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低至1.18的水平,今后还将越来越低,已经到了“危机”和“陷阱”的境况,显然距离事实太远。
       翟振武说,中国农村人口还占很大比例,农村的总和生育率基本都在1.8以上,即使城市的总和生育率在1.0左右,中国的平均总和生育率也不会低到1.18的水平。中国目前的政策生育率是1.47,也就是说,全国所有的人都按政策生育,平均每个妇女也生1.47个孩子。因此,判断中国已陷入“生育危机”,今后出生人数不可能增加,恐怕是没有根据的。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教授段成荣认为,2014年全国出生人数较上年增加47万,对于近年来已经非常突出的入园难、入学难形成巨大压力。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的妇女生育水平还没有到“低得回不来”的程度。同年,因为单独二孩而申报的“额外”生育安排数量也已超过100万,这势必进一步推高2015年出生数量,对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形成更大的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女性研究中心教授刘爽认为,中国的生育转变有着巨大的地区差异,这标志着不同地区正处于生育转变的不同阶段。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需要建立在对地区差异兼顾与统筹的基础之上。目前中国尚谈不上已陷入“生育危机”。特别是在单独二孩政策刚刚启动、实施的特定过渡时期,稳妥一些,观察一段,可能比立刻全面放开二孩更理性。
(原标题:人民日报驳中国遭遇生育危机:没有根据,总和生育率上升明显)http://news.163.com/15/0211/11/AI5UHKSV00014SEH.html[/ur


2010年全国放开普查各民族人口结构
生育率是根据人口普查短表的人口结构,用长表全国的生育率模式进行估算(由于一些小民族的生育模式与全国的有差异,因此生育率不是很精确,比藏族的生育率用全国生育模式推算就比实际的偏高)。

只有9个民族(珞巴族、保安族、撒拉族、仡佬族、阿昌族、门巴族、东乡族、水族、彝族)的0-14岁儿童比例超过26.8%的世界平均水平,加上未识别民族,总人口只有1114万,只占全国的0.84%。

只有4个民族(京族、阿昌族、珞巴族、保安族)的生育率超过2.1,加上未识别民族,总人口只有73万,只占全国的0.05%。共有5个民族(朝鲜族、俄罗斯族、赫哲族、纳西族、锡伯族)的生育率比汉族低。生育率最低的是朝鲜族,只有0.6,主要原因是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而东北整体生育率只有0.75。可见,所有民族都是计划生育的受害者。

一些少数民族(如苗族、彝族、土家族、侗族、瑶族)的生育率相对较高,是因为地处贫困山区,经济不发达。人口上千万的民族中,只有维吾尔族的生育率还为2.0,其中南疆喀什地区的英吉沙县、疏附县、伽师县的生育率为2.5-2.6,一方面是因为维族相对较好地保留了传统的生育文化,更主要是因为南疆经济落后、城市化水平低。而北疆经济较发达,生育率较低。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南疆和山区的少数民族的生育率也将快速下降。少数民族人口也是中国和世界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中国需要尽快停止计划生育,不及时出台积极的人口发展政策,提升生育率,促进各民族平等地繁衍。

[url]http://www.phbang.cn/general/144959.html

2010年全国放开普查各民族人口结构(总人口排序)

2015-07-22_183435.jpg (110.9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7-23 18:34 上传



人口最多的15个民族的人口年龄结构。

22034553D-0.jpg (76.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7-23 18:35 上传










羊年生的多吗
人民日豹也说过亩产百万斤。
2015年的年度出生的人口数量1800万?  痴人说梦! 能够保持2014年的水平就不错了。
遥远7900 发表于 2015-7-22 17:56
2015年的年度出生的人口数量1800万?  痴人说梦! 能够保持2014年的水平就不错了。
应该在1700万以上。
俄赛里斯 发表于 2015-7-22 18:04
应该在1700万以上。
羊年新生人口能超过马年? 鬼才会相信。
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日人民报
遥远7900 发表于 2015-7-22 18:09
羊年新生人口能超过马年? 鬼才会相信。
这个影响不是很大。
应该在1700万以上。
少数民族同胞功不可没
人民日豹也说过亩产百万斤。
人民日报也是政府不同部门争夺的发声筒。放宽计生政策,首当其冲的就是计生委。单社会抚养费就要少很多。如果彻底取消计生,那些靠打胎绝育发避孕套为生的公务员们就要失业。
到底真正的生育率是多少?有没有作假?
还有什么可说额?
还有什么可说额?
哈哈!啪啪打脸
放开二胎不是让政策的旋转的余地更多吗?
而且两夫妻生两个...人口也不会突然直线式上升...
计生委啊!从了吧!难道真要让王书记过去?
没事,有生十个的少数民族同胞来代替汉人。。汉人安心做五十六分之一就好了。。
15年超过1700万很有可能,但1800万的可能性很小。
煽阴风点鬼火,走着看吧。
2015-7-22 22:01 上传



再看几个定义:
百度百科:育龄妇女即处于生育时期的妇女(理论上一般指妇女截止统计点处于15~49周岁,不管未婚、已婚和丧偶,但在实践中,逐人监控时,是从婚龄即20周岁开始的,特别是统计、监控已婚育龄妇女,这些都用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其中,20~29岁属于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指的是生育期妇女。生育期又称性成熟期,是女性一生中的黄金时期,也是最重要而又最繁忙的阶段。
个人认为这个定义有些问题,现在的生育旺盛期,对于女性应该是在25-30吧?

由于男女比例,以及目前婚姻制度,考察生育率,仅看女性年龄和人口结构即可。注意,这些图是08年的,15年的话,需要+7年时间偏移。

那么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的几个核心谬论的“依据”都可以找到答案。
1.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1687万人,比2013年多出生47万人。
解读:现在是15年,结构图上20-24,15-19岁人口进入生育高峰期,在出生率不变的情况下,多出生是正常的。当然,再过5年,就是10-14段的主力了。。。等到5-9岁年龄段进入生育高峰期。。。避孕药需要开处方,套套要实名制,购买人照片要登报公开了吧?!
从图上看,1年多生47万人,还真符合女性人口分布的比例。

2.在我国育龄妇女趋于减少的情况下,出生人口不降反升
在图上可以直观看出当年的40-44,45-49年龄段的女性人数远远高于10-14,15-19的,育龄妇女趋于减少是很直观的。但是这个和问题1的数据完全没有矛盾。关键在于育龄女性不等于生育高峰期的女性。

本来还想驳驳翟振武的其它事实依据,发现他说的结论除了这两个,其它还真算不上依据。只能吐槽:
1. 如果考虑到将来生育政策的继续深入改革,这个出生高峰还会延续5—8年。
我深深的感觉到翟振武实际上也是看着人口结构图说话的,但是他为什么这么乐观,我只能认为是屁股的位置问题了

2. 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符合政策预期
印象中预期是200万。这种差了有一倍的误差,也是符合预期的话,我觉得翟振武是有心理准备的。

3. 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之前,全国摸底调查和数据演算预测结果都显示,单独二孩政策能够覆盖的目标人群数量在1100万对左右。全国单独且已育一孩家庭期望生育二孩的比例约为60%。多家机构测算,单独二孩政策后,每年新增出生人数将在100万到200万的水平间波动。目前,距离全国政策平均落地时间9个月后,全国“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的数量就已经达到106.9万对,说明单独二孩政策的开局符合预期。

前两句话成立当且仅当生育意愿等于实际生育,而且明显和他自己提供的数据矛盾(即使不考虑人口结构的情况下),47万 vs 100-200万。最后一句话,给我的感觉是只要有人申请再生育,就达到预期。

4. 普遍二孩能缓解老龄化?南开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原新认为,按照人口自身的发展规律,当死亡率水平维持在很低状态且高度稳定时,未来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将主要取决于生育率的变动。当前的“单独二孩”生育政策以及未来某个时点或要实行的“普遍二孩”生育政策,均是对生育政策的微调,只会在一定程度上适当调节人口老龄化水平,改变不了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

老龄化是板子上钉的事情,规避不了干脆亡国灭种了?记者还真会引导式提问。

5.专家称总和生育率上升明显,生育危机没有根据。有人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断定目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低至1.18的水平,今后还将越来越低,已经到了“危机”和“陷阱”的境况,显然距离事实太远。

翟振武对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居然没有义愤填膺?我本来觉得他应该要求第六次人口普查所有相关人员立即从公务员队列除名,并进入腐败调查,看调查经费是否被贪污,以至于不少人口未被覆盖。。。
十四亿人口的国家还没到操心人口危机的时候。
总有那么些人天天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买白粉的心,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平均工资收入上层的人还是下层的人,然后再对照自己的工资,没有这么多人口,中国用建那么多学校么,用建那么多医院么,用设立那么多税种么,把省下的钱用在国防科技上岂不是一下步入军事强国行列,不过没有人口又哪有发展的红利,中国就是靠人口才能现在的地位,所以人口还的继续增加,不保证足够的人口就像美国不保持足够数量的核武器一样,意义深远,影响重大。
吴有水介绍,全国目前在编的计生人员约有40万至50万,不在编的社区和村庄计生人员大概几百万。不少人认为,一旦取消计划生育,消化这50万在编人员并不容易,这也被认为是取消生育控制的政策迟迟不能推行的重要原因。

不过,卫计委培训交流中心的主任蔡建华告诉财新记者,计划生育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国家仍将执行有计划的生育。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计生部门“仍有事情做,仍需要管理”。他认为,会有一部分计生部分人员将工作转到提到人口素质上去。

当今中国人口红利趋减,上百万计生干部面临职能重心调整。蔡建华思考的出路是,“想要维持同样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一代的中国人必须更聪明”。而如果中国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创新驱动为主,避开“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上述河北基层干部则认为,“放开二胎就是我们基层工作人员噩梦的开始。”因为人口管控难度增大,“计生工作人员的工作将更加辛苦,而非需要转型。” 除了人口管控统计,还包括再生育审批、征收社会抚养费、自愿不要二胎审理、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特别扶助、申请二胎的育龄妇女年龄和小孩年龄间隔审理等。

不过,吴有水律师却认为,这类工作量增加,没有法律依据,“纯属自找”。吴有水指出,公民可以做主的,就不再需要行政许可。

为数庞大的计生人员何去何从,能否顺利完成转型,从“控制”走向“服务”,目前仍是未知数。
人民日豹也说过亩产百万斤。
呵呵,一针见血
十四亿人口的国家还没到操心人口危机的时候。
一亿人口的国家还没到操心人口危及的时候。
估计是一等公民的出生率吧
有哪些生了三对双胞胎的帮忙 总生育当然不会降 计生的根本就是腾笼换鸟
应该统计汉族生育率,那就更直观了
敢公布去掉穆斯林后的增长人数吗?
“生育危机”这个概念是突然出现的,我在CD已经有几年了,所以很清楚,在经济出现下行的时候,这个概念突然就被炒作起来,与当时在CD的几个ID突然集中大量发帖有关系,把经济下行的原因指向生育危机,我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
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产业升级转型,否则出生人口再多,现在新出生的人口有几个愿意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在工厂里从事低端产业劳动的?这就跟欧盟国家为何要引进第三世界移民一样,出生率低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脏活累活
机车调度说我的发言敏感并将其屏蔽,为此还给了我一个警告。

我把我的发言贴出来,看看如何敏感到让某些人害怕的程度?

既然人民日报说中国出生率上升,那人民日报为啥不敢把同时期的世界各国的平均出生率摆出来让大家看一下?

计生委知道2015年不是人口普查的年份,所以以为不会有人去查计生委的人口数据是真是假对吧?
一人 发表于 2015-7-22 23:07
十四亿人口的国家还没到操心人口危机的时候。
一个稳定国家的人口更多的是比例问题,
城市人口生育率太少了,只有1.0。。。。。。。我不明白那个老先生的脑袋是什么做的,一点都不着急吗???
人民日报也是政府不同部门争夺的发声筒。放宽计生政策,首当其冲的就是计生委。单社会抚养费就要少很多。 ...
但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果人口出现雪崩

这个罪别说计生委,连286都背不起
十四亿人口的国家还没到操心人口危机的时候。
不谋百世者,不足以
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产业升级转型,否则出生人口再多,现在新出生的人口有几个愿意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在工厂里 ...
没有人,即使是天堂又有什么意义

随着国力的上升,民族主义必然大行其道。

看看过两年有多少人被钉在耻辱柱上吧
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产业升级转型,否则出生人口再多,现在新出生的人口有几个愿意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在工厂里 ...
一个社团,如果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不管他以前如何出色,也会被更有活力的社团取代
城市人口生育率太少了,只有1.0。。。。。。。我不明白那个老先生的脑袋是什么做的,一点都不着急吗???
南疆人口膨胀,当地人没有工作,国家给补贴也生活不下去,可以引进到城市来。汉人不愿意生育,就让愿意生育的民族来填空。广东引进黑人的计划,已经有民间和半官方的声音了。
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产业升级转型,否则出生人口再多,现在新出生的人口有几个愿意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在工厂里 ...
不愿意生,就让愿意生的回族维族去生。央视报道回族家庭三胎都是双胞胎,一共六个,导致家庭困难,孩子养不活,正号召大家捐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