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人的观点:相同的游戏,不同的策略:中国的“缅甸通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7:26:59
【缅甸在线报道】本文7月13日发表于伊江新闻,作者白迪尔·林奈,缅甸民族武装历史专家、资深记者。全文翻译如下。

大量的文章描写了昂山素季近期访华,一些评论家认为,这也许是北京对缅甸的政策有所转变的信号——远离缅政府而更加倾向于民主反对派。

更准确的来说,中国对于缅甸的长期战略和地缘利益关系仍然相同,然而,取决于它问题颇多的邻国的政治环境,所采用的策略可能不同。

这对我来说在2002年7月份已经很明显,我和胡锦涛的一位高级顾问共进午餐。那年年底,胡锦涛成为了中国主席。这是一次私人会谈,所以不便于透露他的姓名,但是我可以谈下对话的主要内容,不至于破坏信任。

我想要听听他对于我的观点的意见。在我看来,北京在缅甸的利益是:中国内陆省市需要一个出口,通过缅甸出口商品,以使这些地区跟上快速发展的沿海城市。

连至中国自己港口的铁路和公路距离过长,而且这些港口在总是排满了沿海省市的出口商品。沿海和内陆省市发展的巨大差异将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内部稳定。

这并非我个人盲目的猜测。实际上,中国在1985年就已经表明了它的目的。在当年9月2日官方杂志“北京周报”的一篇报道中,前交通部副部长潘琪谈及了中国寻找一个从云南和四川经过缅甸抵达印度洋的出口的可能性。

文章提到了缅甸铁路的终点,北部和东北部的密支那和腊戌,以及几乎贯穿缅甸全境的伊洛瓦底江,这些都可能作为中国出口商品的通道。因此,我推断,中国愿意同缅甸保持现状——同军政府时期一样的友好关系。

出乎意料的,这名中国官员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完全正确。这就我们在缅甸的利益,我们不想见到任何政党更替。同时,缅甸不仅仅是一个中国潜在的出口,还是一个入口。”我以一种异样的强调问道:“做什么的入口?”

他的回答令我大为吃惊:“我们石油已经不能自给自足。。。我们多数进口的石油来自中东,在未来与美国爆发冲突的情况下,他们可以阻断马六甲海峡。因此,我们需要建设另一条管道,从缅甸至云南。”

他没有具体说,与美国有什么潜在的冲突,但是可能是攻占台湾。美国和台湾虽然有“共同防御条约”,但即使是五角大楼最强硬的派别,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对北京和上海发射导弹。

但是封锁马六甲海峡以切断致命的石油供应是一个选择。他对于石油管道的说法是正确的。2008年11月,中国和缅甸同意修建一条耗资15亿美金的石油管道,以及另一条耗资10.4亿美金的天然气管道。路线和这位官员几年前向我透露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

我们的对话发生在东帝汶独立后不久,很少有人能预测未来10年的前景。在这种意外结果的鼓动下,我继续问:“如果昂山素季当选缅甸总统,您会怎么做?”(这当然是在2008宪法制定前,还没有条款阻碍她当选总统)

他再次给出了令我吃惊的答案:“但是我们欣赏昂山素季!我们觉得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总结显然是:北京不想看到缅甸的巨变,但是如果发生了,中国将顺势而动,保护他们的长期利益。而这正是今天所发生的。

中国不想将赌注压在一方身上。缅甸政府不一定能一直延续当前的政体和模式,但是中国做好了应对一切可能性的准备。这并不是什么想象中的政策变动。

输出革命

作为一个在南亚和东南亚之间,以及中国内陆和孟加拉湾之间的战略位置,缅甸长期以来对中国举足轻重。忘了中国对“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尊重缅甸主权”的那些空谈,完全是一派胡言。

中国一直以来都在干涉缅甸内政,很可能以后也将一贯如此。过去,是对世界输出革命;今天是贸易和商业。重点有所不同,“缅甸通道”对于中国的决策者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在1968-78年的10年中,中国给予了缅甸共产党大量的援助,比对任何东南半岛以外的共产主义运动的援助都要多。在中缅边境缅甸东北部地区建立了2万平方公里的根据地。

与那些主要在仰光北部勃固山脉活动的老缅共部队不同,这些新的部队装备了中国步枪、冲锋枪、高机和迫击炮。同时,电台、吉普车、卡车、汽油,甚至大米和其他食品例如食用油、厨具都从境外送来。

中国人还在缅共东北部新的根据地建立了两个小型水电站。还建立了一个地下广播电台,“缅甸人民之声”,自1971年4月开始在中缅边境云南一侧开始广播,后来转移到了缅共总部邦康——目前仍然是缅共的后继者佤联军的总部。

在从中国运往缅甸的大量物资中,还有整车新印制的详细的缅甸地图。计划是,从东北部推进至勃固山脉,最终占领仰光。然而,由于缅军在1975年对勃固山脉的缅共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此计划以失败告终。

70年代中期,在其他中央根据地失守后,缅共孤立于东北部地区,远离了缅甸中心地区,并任命了一位新的总书记德钦巴登顶。50年代和60年代,他在中国逃亡多年。缅共控制区内人口几乎完全是几个少数民族,例如佤族、果敢华人、克钦族、阿卡族和拉祜族。只有顶层的领导和多数的政委来自缅甸中心地区。

多数西方学者提出,中国1968年以后对缅共的支持是由于1967年7月在仰光的反华运动造成的。然而,并非是出于这些事件的本能反应。

介入缅甸的准备工作在1962年军方夺权后不久就开始了。

中国与吴努领导的缅甸政府保持友好关系,对奈温将军领导的新政府没有信心。同时,中国对整个地区还有一个宏大的计划,准备输出革命至东南亚,而缅共是此战略的重要环节,它继而将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甚至包括远至澳大利亚的共产党连成一片。

1967年的反华运动仅仅是实施该计划的一个借口。该计划已经由中国情报部门首脑康生策划多年。这位战略大师与德钦巴登顶、其他东南亚共产党领袖以及澳大利亚亲中的共产党总书记泰德·希尔都保持着紧密的合作。

在1989年3月和4月,缅共军队山地部落的基层士兵由于对共产主义理想缺乏理解,疲于为此而战,因而发生了叛乱。德钦巴登顶和其他缅共资深领导逃至中国一侧,他们在那里定居,退休,最终死去。

在1989年的叛乱后,根据民族成分缅共一分为四。其中,佤联军至今是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1989年的叛乱其实符合中国的利益,有很强的依据表明,实际上中国的地下组织曾怂恿佤族和其他人反抗他们的缅族领导。

在1976年毛泽东去世邓小平重返政坛后,中国改变了对这个地区的政策。现在,重点在于贸易和经济扩张,而不是毛式的世界革命。

保障“通道”安全

缅共领导注意到中国的新政策,叛乱前的缅共内部文件显示,德钦巴登顶曾指责中国人成为“修正主义者”。

在绝望中,德钦巴登顶作出了拯救该党的最后尝试,在1989年他决定派出一名领导骨干去苏联的盟国老挝,希望和莫斯科取得联系。这纯粹是荒谬之举,因为苏联已经由戈尔巴乔夫领导,这位改革家对支持缅共将毫无兴趣。而实际上,叛乱发生于缅共代表到达老挝之前,因此,包括他本人都要逃到中国。

但是,北京不想放弃自60年代起在缅甸内部建立的安全区域。在1989年5月,佤联军与缅甸政府达成了停火协议,一方面,符合了中国的新的商业利益,但是,这也不可避免的增强了佤联军的实力。最终,中国与佤联军多数的领导保持了长期的关系,可以追溯至缅共时期。

因此,佤联军可以从中国购买大量的武器。根据著名的军事杂志“简氏防务周刊”2013年4月26日的文章指出,佤联军甚至从中国购买了武装运输直升机。

文中写道:“购买直升机标志着佤联军重大军备升级,使之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势力最大、装备最好的非国家军队。”

在2012年下半年,佤联军首次购买了装甲车。这其中包括中国的PTL-02 6×6反坦克装甲车,以及另一辆中国的4×4 ZFB-05装甲车。此外,佤联军还购置了大量中国的轻武器和弹药,以及约100支HN-5系列的单兵肩射地空导弹,该导弹是俄罗斯Strela-2(SA-7 圣杯)第一代的中国版本。

今天的佤联军比缅共任何时期的武装都要强大,至少有2万装备精良的部队,以及数千民兵和其他后备力量。此外,佤联军的高层领导经常和中国情报部门官员接触,获得了建议和指导。

那么,中国的打算是什么?为什么要武装一支非国家军队,而与此同时,北京放弃了支持该地区的共产党运动并与缅甸政府建立了友好关系?

毫无质疑,当缅甸与美国的关系改善时给缅甸政府施加的压力。由于中国不能“失去”缅甸,不能让缅甸投入西方的怀抱。一个强大的佤邦给中国提供了战略优势,同时也是和内比都谈判的筹码。

当总统府部长昂明在2012年11月到蒙育瓦与当地抗议中国铜矿项目的百姓会面时,他公开承认:“我们害怕中国。。。我们不敢和他们争吵。如果他们对终止项目感到不满,并继续他们对共产党的支持,边境地区的经济将倒退。”

他用“共产党”这个词明确指的是佤联军及其盟友,包括果敢的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另一支由缅共分离出来的部队,今年2月份爆发了武装冲突。中国不出所料否认了与此次冲突的任何联系,但是事实摆在那里,多数果敢同盟军的武器和大量的弹药由佤联军提供。

根据一位高层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在间接的“通过果敢给缅甸政府上一课:过于偏向西方,这种事情就可能发生。”同时,中国还在打另一张相对缓和的牌,积极主动参与缅甸政府和各武装组织间所谓的“和谈”。

不论中国希望输出革命,还是扩张经济并保护商业利益,它明显感觉需要有在缅甸境内有立足之地。在这方面,没有比佤联军及其相关组织更好更忠实的盟友。

邀请昂山素季去中国本质上出于相同的目的:给内比都政府施加压力,同时给未来留有选择——一切都是为了保障至关重要的“缅甸通道”的安全。

http://v2.myanmarol.com/News/Article/73503【缅甸在线报道】本文7月13日发表于伊江新闻,作者白迪尔·林奈,缅甸民族武装历史专家、资深记者。全文翻译如下。

大量的文章描写了昂山素季近期访华,一些评论家认为,这也许是北京对缅甸的政策有所转变的信号——远离缅政府而更加倾向于民主反对派。

更准确的来说,中国对于缅甸的长期战略和地缘利益关系仍然相同,然而,取决于它问题颇多的邻国的政治环境,所采用的策略可能不同。

这对我来说在2002年7月份已经很明显,我和胡锦涛的一位高级顾问共进午餐。那年年底,胡锦涛成为了中国主席。这是一次私人会谈,所以不便于透露他的姓名,但是我可以谈下对话的主要内容,不至于破坏信任。

我想要听听他对于我的观点的意见。在我看来,北京在缅甸的利益是:中国内陆省市需要一个出口,通过缅甸出口商品,以使这些地区跟上快速发展的沿海城市。

连至中国自己港口的铁路和公路距离过长,而且这些港口在总是排满了沿海省市的出口商品。沿海和内陆省市发展的巨大差异将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内部稳定。

这并非我个人盲目的猜测。实际上,中国在1985年就已经表明了它的目的。在当年9月2日官方杂志“北京周报”的一篇报道中,前交通部副部长潘琪谈及了中国寻找一个从云南和四川经过缅甸抵达印度洋的出口的可能性。

文章提到了缅甸铁路的终点,北部和东北部的密支那和腊戌,以及几乎贯穿缅甸全境的伊洛瓦底江,这些都可能作为中国出口商品的通道。因此,我推断,中国愿意同缅甸保持现状——同军政府时期一样的友好关系。

出乎意料的,这名中国官员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完全正确。这就我们在缅甸的利益,我们不想见到任何政党更替。同时,缅甸不仅仅是一个中国潜在的出口,还是一个入口。”我以一种异样的强调问道:“做什么的入口?”

他的回答令我大为吃惊:“我们石油已经不能自给自足。。。我们多数进口的石油来自中东,在未来与美国爆发冲突的情况下,他们可以阻断马六甲海峡。因此,我们需要建设另一条管道,从缅甸至云南。”

他没有具体说,与美国有什么潜在的冲突,但是可能是攻占台湾。美国和台湾虽然有“共同防御条约”,但即使是五角大楼最强硬的派别,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对北京和上海发射导弹。

但是封锁马六甲海峡以切断致命的石油供应是一个选择。他对于石油管道的说法是正确的。2008年11月,中国和缅甸同意修建一条耗资15亿美金的石油管道,以及另一条耗资10.4亿美金的天然气管道。路线和这位官员几年前向我透露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

我们的对话发生在东帝汶独立后不久,很少有人能预测未来10年的前景。在这种意外结果的鼓动下,我继续问:“如果昂山素季当选缅甸总统,您会怎么做?”(这当然是在2008宪法制定前,还没有条款阻碍她当选总统)

他再次给出了令我吃惊的答案:“但是我们欣赏昂山素季!我们觉得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总结显然是:北京不想看到缅甸的巨变,但是如果发生了,中国将顺势而动,保护他们的长期利益。而这正是今天所发生的。

中国不想将赌注压在一方身上。缅甸政府不一定能一直延续当前的政体和模式,但是中国做好了应对一切可能性的准备。这并不是什么想象中的政策变动。

输出革命

作为一个在南亚和东南亚之间,以及中国内陆和孟加拉湾之间的战略位置,缅甸长期以来对中国举足轻重。忘了中国对“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尊重缅甸主权”的那些空谈,完全是一派胡言。

中国一直以来都在干涉缅甸内政,很可能以后也将一贯如此。过去,是对世界输出革命;今天是贸易和商业。重点有所不同,“缅甸通道”对于中国的决策者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在1968-78年的10年中,中国给予了缅甸共产党大量的援助,比对任何东南半岛以外的共产主义运动的援助都要多。在中缅边境缅甸东北部地区建立了2万平方公里的根据地。

与那些主要在仰光北部勃固山脉活动的老缅共部队不同,这些新的部队装备了中国步枪、冲锋枪、高机和迫击炮。同时,电台、吉普车、卡车、汽油,甚至大米和其他食品例如食用油、厨具都从境外送来。

中国人还在缅共东北部新的根据地建立了两个小型水电站。还建立了一个地下广播电台,“缅甸人民之声”,自1971年4月开始在中缅边境云南一侧开始广播,后来转移到了缅共总部邦康——目前仍然是缅共的后继者佤联军的总部。

在从中国运往缅甸的大量物资中,还有整车新印制的详细的缅甸地图。计划是,从东北部推进至勃固山脉,最终占领仰光。然而,由于缅军在1975年对勃固山脉的缅共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此计划以失败告终。

70年代中期,在其他中央根据地失守后,缅共孤立于东北部地区,远离了缅甸中心地区,并任命了一位新的总书记德钦巴登顶。50年代和60年代,他在中国逃亡多年。缅共控制区内人口几乎完全是几个少数民族,例如佤族、果敢华人、克钦族、阿卡族和拉祜族。只有顶层的领导和多数的政委来自缅甸中心地区。

多数西方学者提出,中国1968年以后对缅共的支持是由于1967年7月在仰光的反华运动造成的。然而,并非是出于这些事件的本能反应。

介入缅甸的准备工作在1962年军方夺权后不久就开始了。

中国与吴努领导的缅甸政府保持友好关系,对奈温将军领导的新政府没有信心。同时,中国对整个地区还有一个宏大的计划,准备输出革命至东南亚,而缅共是此战略的重要环节,它继而将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甚至包括远至澳大利亚的共产党连成一片。

1967年的反华运动仅仅是实施该计划的一个借口。该计划已经由中国情报部门首脑康生策划多年。这位战略大师与德钦巴登顶、其他东南亚共产党领袖以及澳大利亚亲中的共产党总书记泰德·希尔都保持着紧密的合作。

在1989年3月和4月,缅共军队山地部落的基层士兵由于对共产主义理想缺乏理解,疲于为此而战,因而发生了叛乱。德钦巴登顶和其他缅共资深领导逃至中国一侧,他们在那里定居,退休,最终死去。

在1989年的叛乱后,根据民族成分缅共一分为四。其中,佤联军至今是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1989年的叛乱其实符合中国的利益,有很强的依据表明,实际上中国的地下组织曾怂恿佤族和其他人反抗他们的缅族领导。

在1976年毛泽东去世邓小平重返政坛后,中国改变了对这个地区的政策。现在,重点在于贸易和经济扩张,而不是毛式的世界革命。

保障“通道”安全

缅共领导注意到中国的新政策,叛乱前的缅共内部文件显示,德钦巴登顶曾指责中国人成为“修正主义者”。

在绝望中,德钦巴登顶作出了拯救该党的最后尝试,在1989年他决定派出一名领导骨干去苏联的盟国老挝,希望和莫斯科取得联系。这纯粹是荒谬之举,因为苏联已经由戈尔巴乔夫领导,这位改革家对支持缅共将毫无兴趣。而实际上,叛乱发生于缅共代表到达老挝之前,因此,包括他本人都要逃到中国。

但是,北京不想放弃自60年代起在缅甸内部建立的安全区域。在1989年5月,佤联军与缅甸政府达成了停火协议,一方面,符合了中国的新的商业利益,但是,这也不可避免的增强了佤联军的实力。最终,中国与佤联军多数的领导保持了长期的关系,可以追溯至缅共时期。

因此,佤联军可以从中国购买大量的武器。根据著名的军事杂志“简氏防务周刊”2013年4月26日的文章指出,佤联军甚至从中国购买了武装运输直升机。

文中写道:“购买直升机标志着佤联军重大军备升级,使之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势力最大、装备最好的非国家军队。”

在2012年下半年,佤联军首次购买了装甲车。这其中包括中国的PTL-02 6×6反坦克装甲车,以及另一辆中国的4×4 ZFB-05装甲车。此外,佤联军还购置了大量中国的轻武器和弹药,以及约100支HN-5系列的单兵肩射地空导弹,该导弹是俄罗斯Strela-2(SA-7 圣杯)第一代的中国版本。

今天的佤联军比缅共任何时期的武装都要强大,至少有2万装备精良的部队,以及数千民兵和其他后备力量。此外,佤联军的高层领导经常和中国情报部门官员接触,获得了建议和指导。

那么,中国的打算是什么?为什么要武装一支非国家军队,而与此同时,北京放弃了支持该地区的共产党运动并与缅甸政府建立了友好关系?

毫无质疑,当缅甸与美国的关系改善时给缅甸政府施加的压力。由于中国不能“失去”缅甸,不能让缅甸投入西方的怀抱。一个强大的佤邦给中国提供了战略优势,同时也是和内比都谈判的筹码。

当总统府部长昂明在2012年11月到蒙育瓦与当地抗议中国铜矿项目的百姓会面时,他公开承认:“我们害怕中国。。。我们不敢和他们争吵。如果他们对终止项目感到不满,并继续他们对共产党的支持,边境地区的经济将倒退。”

他用“共产党”这个词明确指的是佤联军及其盟友,包括果敢的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另一支由缅共分离出来的部队,今年2月份爆发了武装冲突。中国不出所料否认了与此次冲突的任何联系,但是事实摆在那里,多数果敢同盟军的武器和大量的弹药由佤联军提供。

根据一位高层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在间接的“通过果敢给缅甸政府上一课:过于偏向西方,这种事情就可能发生。”同时,中国还在打另一张相对缓和的牌,积极主动参与缅甸政府和各武装组织间所谓的“和谈”。

不论中国希望输出革命,还是扩张经济并保护商业利益,它明显感觉需要有在缅甸境内有立足之地。在这方面,没有比佤联军及其相关组织更好更忠实的盟友。

邀请昂山素季去中国本质上出于相同的目的:给内比都政府施加压力,同时给未来留有选择——一切都是为了保障至关重要的“缅甸通道”的安全。

http://v2.myanmarol.com/News/Article/73503
好吧,如果需要的话,我们会在缅甸再找一个“孟获”
扩大对缅甸留学贷款和奖学金。
有啥新鲜的,家门口的事想不管也不行
缅甸人完全可以从更积极的方面看问题,那就是,只要你不当反华桥头堡,中国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生意通过缅甸进行,“塞钱进缅甸人的口袋”。当然,缅甸政府要是非要和钱作对,中国也会提醒他们,我们可不止有钱,还有大棒。
邀请昂山素季去中国本质上出于相同的目的:给内比都政府施加压力,同时给未来留有选择——一切都是为了保障至关重要的“缅甸通道”的安全。
强大佤联军
即使过去的中国曾经输出革命,但是也保护了缅甸那么多年。而北方民族从来没有在缅族统治之下,中国希望和平共处,建立联邦缅甸,而不是武力融合的统一缅甸。经济上中国得到通道,缅甸也发展起来。各取所需。
瓦邦,一个人口不足的问题,决定了鲍同志只能采取守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