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在全国公映 再现正面战场对日作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2:55:29
新华网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 茆雷磊)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而推出的战争巨片《铁血》,9月1日起开始国内公映。这部影片真实再现了国民党正面战场昆仑关战役的悲壮场面。

       8月31日,在北京新世纪影院举行的《铁血》首映式上,剧组主创人员出席了与北京各媒体的见面会。民革中央、黄埔军校同学会、抗战将士的后代等近300人观看了这部电影。影片放映结束后,观众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铁血》反映的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著名战役昆仑关战役。1939年冬,侵华日军派出号称“钢军”的精锐部队第五师团与第十八师团,在华南北部湾沿海钦州一带突袭登陆,攻占南宁,妄图切断当时中国大后方唯一畅通的国际交通线。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支机械化部队陆军第五军,在杜聿明的指挥下与日军王牌机械化部队激战近月,终于夺回地处西南国际交通线咽喉地带的昆仑关。

       在这场激烈的攻坚战中,中国军队全歼了日军精锐的21旅团,击毙日少将中村正雄并基本消灭了该旅团的全部指挥官;中国军队亦付出了1万人以上的伤亡。

       电影《铁血》在描摹这段壮怀激烈的历史时,既着力刻画了杜聿明、戴安澜、郑洞国等国民党将领的内心波澜,也真实再现了下层官兵和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从而将战争宏观与战壕微观紧密结合起来,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军民同仇敌忾的爱国精神。

       据影片制片人兼出品人陈敦德介绍,昆仑关战役是8年抗战中,中国从防御阶段转为相持阶段的转折点。这场战役之后修建了昆仑关战役抗战烈士陵园,战役中阵亡官兵的姓名都刻在大理石墓碑上,蔚为壮观。虽经60年风雨,陵园至今仍旧保存完好,悼念群众络绎不绝。

       陈敦德是中国著名作家与电影艺术家,曾策划推出过轰动海内外的抗战题材影片《血战台儿庄》。《铁血》的导演是中国著名军事片导演杨光远,他曾导演过《血战台儿庄》等抗战题材电影。新华网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 茆雷磊)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而推出的战争巨片《铁血》,9月1日起开始国内公映。这部影片真实再现了国民党正面战场昆仑关战役的悲壮场面。

       8月31日,在北京新世纪影院举行的《铁血》首映式上,剧组主创人员出席了与北京各媒体的见面会。民革中央、黄埔军校同学会、抗战将士的后代等近300人观看了这部电影。影片放映结束后,观众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铁血》反映的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著名战役昆仑关战役。1939年冬,侵华日军派出号称“钢军”的精锐部队第五师团与第十八师团,在华南北部湾沿海钦州一带突袭登陆,攻占南宁,妄图切断当时中国大后方唯一畅通的国际交通线。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支机械化部队陆军第五军,在杜聿明的指挥下与日军王牌机械化部队激战近月,终于夺回地处西南国际交通线咽喉地带的昆仑关。

       在这场激烈的攻坚战中,中国军队全歼了日军精锐的21旅团,击毙日少将中村正雄并基本消灭了该旅团的全部指挥官;中国军队亦付出了1万人以上的伤亡。

       电影《铁血》在描摹这段壮怀激烈的历史时,既着力刻画了杜聿明、戴安澜、郑洞国等国民党将领的内心波澜,也真实再现了下层官兵和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从而将战争宏观与战壕微观紧密结合起来,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军民同仇敌忾的爱国精神。

       据影片制片人兼出品人陈敦德介绍,昆仑关战役是8年抗战中,中国从防御阶段转为相持阶段的转折点。这场战役之后修建了昆仑关战役抗战烈士陵园,战役中阵亡官兵的姓名都刻在大理石墓碑上,蔚为壮观。虽经60年风雨,陵园至今仍旧保存完好,悼念群众络绎不绝。

       陈敦德是中国著名作家与电影艺术家,曾策划推出过轰动海内外的抗战题材影片《血战台儿庄》。《铁血》的导演是中国著名军事片导演杨光远,他曾导演过《血战台儿庄》等抗战题材电影。
〈血战台儿庄〉那部电影拍摄的很好,虽然是将近20多年前的作品,但那个导演所表现出的能力,比那个拍摄《冲出亚玛孙》的滥人强多了
太行山上也很好看。
终于,好事,好事。
其实大陆在这方面一直比“民主'的台湾强的多
TVBS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遷都重慶,鄰近的四川也成了大後方。雖然沒有直接受到戰火波及,但是必須提供大量物資支援前線,沉重的負擔讓一向有天府之國美譽的四川,也民不聊生。但是四川人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今天的「烽火重生」系列報導,就要告訴您四川人民共赴國難的血淚故事。

    抗戰時期,地處西南的成都,是中國空軍的大後方,1943年的開羅會議上,聯軍商定採取從空中打擊日本的戰略,決定在成都修建機場,既沒有先進技術,也沒有機械設備,四川50萬民工當時就用這個重達十噸的石碾子,在4個月內徒手建成4座B-29轟炸機場,抗日戰爭曠日廢時。

    素有天府之國美稱的四川,也被打得民不聊生,然而做為支援前線的大後方,四川人民勒緊褲帶,也要把糧食送到前線,四川婦女們更發起為,戰士製衣製鞋的運動。

    [B]戰事晚期,全國物資瀕臨枯竭,在一場成都市民發起的捐獻活動上,一個衣不蔽體的乞丐,把身上乞討來的銅板全部投進捐款箱,所有的人都哭了[/B]。

    抗戰8年,四川一個省就供應了,全中國三分之一的糧食和物資,而這份共赴國難的熱情更成為爭取勝利的力量。
电影今天就有的看了吧?有空一定去看!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jwxy/200509010976.asp
    2005-09-01 14:38:14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韩福东

  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媒体不约而同表现出极大的报道热情,抗战纪念特刊在中国遍地开花,与以往不同,今年大部分媒体都以相当大的篇幅报道了国民党军队主导的正面战场。在叙事上,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人性化、故事化,意识形态色彩也大幅淡化。

  鸟瞰今年国内媒体的抗战纪念报道,我们发现,一扇扇门次第打开,对抗日战争的还原和认知,已到达一个新的层面。

  今年抗战报道较以往不同的一个突出特点:大部分媒体都拿出相当大的篇幅,来报道国民党军队主导的抗战正面战场。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特地以《国殇》的再版为由头,讨论”为何以前对国军抗战讲得少”。

  这是一场”抢救记忆”的运动。很多受访者是第一次公开讲述自己抗战中的遭遇,如果没有记者的努力,他们的故事将在其身后被湮没。

  人性化、故事化和较少意识形态色彩的客观叙述,让今年的抗战报道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品质。

  《南方都市报》纪念特刊”抗日”将于9月2日出街,共计84版,其中用16个版的篇幅回顾抗战结束之后,人们对避免战争所做的努力。 
 
  高密度还原抗战历史

  8月28日凌晨1点,《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家耀将稿子传给主编朱伟。这篇关于日本甲级战犯松井石根的5000余字的报道,让他颇费了些气力。因为主编的严格要求,他已经三易其稿。

  关于松井石根的报道,是《三联生活周刊》即将推出的“抗战胜利60周年系列纪念特辑”第5辑的一部分,它们将于9月5日面世,名字叫做“中国日本110年的几个片断:审判军国主义”。这是《三联生活周刊》大规模抗战报道的压轴之作。

  借抗战胜利60周年之机,重写抗战史,是主编朱伟很久以来就有的一个想法。而具体的策划,则始自今年春节之后。《三联生活周刊》将纪念特辑称为“重访历史系列”,朱伟说,“我们的操作基本上遵循了这样一个原则:细节化。”3月28日,他们推出54个页码的封面报道“1931.9.15-1931.9.21:沉睡的中国”。这期报道的形态获得读者认可,4月25日出版的抗战纪念报道第2辑,销售量即在原有的基础上翻了一番。《三联生活周刊》先后推出5期特辑,共占330多个页码。

  “越是时间久远越要重提和唤醒。”《南方都市报》执行总编庄慎之说。《南方都市报》是以最大篇幅来报道抗战的媒体之一——在近300版的系列报道和特刊之外,还有大量的日常性报道。

  有关抗战的纪念报道,从来没有如此密集过。从单向的报道基调中走出来,媒体还原历史发掘真相的热情,在这一年有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释放。

  9月3日,是抗战胜利纪念日,《南方都市报》84个版的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特刊将于9月2日出街。

  此前,距这一天还有半年时间之时,《南方都市报》就开始了抗战报道的筹划工作。一批记者随即奔赴全国各地,采访尚健在的抗战老兵,另一批记者留在广州,寻找抗战遗址。在两组系列报道产生很大反响之后,《南方都市报》又于8月15日推出16版的特刊——“末日:日本二战投降前后影像见证”。

  60年前的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60年后的8月15日,抗战纪念特刊在中国遍地开花,几乎每个都市报都辟出大量版面讲述60年前那场国殇和最终的胜利。每个媒体的纪念主题不尽相同,《内蒙古晨报》为“8·15:永不忘却”、黑龙江《生活报》为“抗战14年”,陕西《华商报》为“持久战精神放光芒”,河南《大河报》为“烽火中原”、河北《燕赵都市报》为“史观抗战”……

  一场对抗遗忘的战争

  虽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但几乎所有的纪念特刊都强调要“牢记历史”。这是一场“抢救记忆”的运动。《南方都市报》的“寻找抗战老兵”、《新京报》的“抗战北平记事”以及国内其他媒体的报道中,很多受访者是第一次公开讲述自己抗战中的际遇,如果没有记者的努力,他们的故事将在其身后被湮没。

[B]  一个典型个案是,在淞沪会战中守卫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之一杨养正,晚年生活清苦,少为世人所知。今年3月24日,重庆《时代信报》率先报道了他的生平,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重庆市市长王鸿举亲笔慰问并给予他直接帮助,重庆大坪医院免费为他做了白内障手术,一家婚庆礼仪公司还为杨养正夫妇承办了钻石婚庆典……媒体发掘出一个被遗忘的老兵和一段尘封的战事,并由此改变了这个浴血抗战的勇士的晚年生活。[/B]

  台湾文史工作者秦风收集的抗战图片,也开始广为流传。他所编的多本图文书已在大陆出版。秦风说,除了将他所编书中的老照片直接拿去的使用者外,尚有10家左右大陆媒体通过正规程序在他那里购买图片。他十年前开始搜集抗战图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文物市场购买回来的。图片是凝固了的历史记忆,秦风以自己的方式做着保存抗战史料的努力。

[B]  上海《新民周刊》的抗战特刊封面上,是醒目的“向遗忘开战”五个字。《新民周刊》在纪念特刊的引语中这样说:“记忆是有力量的。有些记忆最终变成智慧,可使我们免于愚蠢和偏见,凶残和懦弱,可使我们免于施暴,也可免于受难。这是很多人矢志不忘战争的理由,也是另一些人千方百计想要抹去记忆的原因。”[/B]

  南香红对《新民周刊》所说的“另一些人千方百计想要抹去记忆”感触很深。作为《南方周末》记者,2000年她被报社派出采访关于日本细菌战损害赔偿的庭审。这之后,她进行了持续5年的跟踪调查。南香红说,“日本政府从来没有承认过细菌战这件事,而且一直在掩盖。”揭露真相的动力促使她写了整整16个版的文字。《南方周末》在今年“七七事变”纪念日用特刊将这组报道推出,他们称细菌战为“人间极罪”。

  国民党正面战场着墨多

  对战争的描述,又回避不了浴血奋战的中国将士的战功。短兵相接的战场是中国人伤亡最多的地方,也最能显示侵略的残酷性,对抗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报道,是今年各媒体报道的焦点。

  2005年5月9日,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纪念日,《南方都市报》开始刊载“寻访抗战老兵”系列报道。这一天,《南方都市报》在社论中说,要“以一个民族整体的感恩情怀对纾难救国者行一次注目礼,而无论他们曾是怎样的番号,曾归何人的统率……他们是当时全民族同命运的共同体,他们是中国抗战军队中的中国士兵。”在接下来的报道中,国共两党抗战老兵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均衡。

  《新京报》关于国内抗日战场的报道中,国民党军队主导的战役也占了较多的篇幅。这是今年抗战报道较以往不同的一个突出特点:大部分媒体都拿出相当大的篇幅,来报道国民党军队主导的抗战正面战场。

  凤凰卫视主办的《凤凰周刊》杂志,也在今年7月出版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专刊。专刊的主要策划者时任《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的王永治,将纪念的主题确定为“还原抗战史”。他试图从历史传承、民族存亡和战中战后国际格局角度肯定国民党抗战的功绩,表彰国民党军队将士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和民族精神,并从国共合作共同保卫中国的历史经验中寻找国共第三次合作和两岸统一的政治、民族基因。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于2005年4月访问大陆,国共关系转暖,这被认为是导致抗战正面战场被较多报道的一个原因。十年前的一本描写正面战场的书籍《国殇》,在连战来访之后获得新闻出版总署的允许,得以再版。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特地以《国殇》的再版为由头,讨论“为何以前对国军抗战讲得少”。

  多角度再现抗战时期的生活

  1995年,《大河报》刚刚创刊不久,就赶上抗战胜利50周年纪念日。副总编辑刘书志还记得当年的抗战报道形态,“报得相当简单,全部加起来也就两个版。也就是找个老八路聊聊,整合一些资料,基本不涉及国民党军队抗战。”这样的报道显然和十年后的今天无法相提并论。

  和十年前相比,现今的抗战纪念报道规模巨大,并且报道形态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南方都市报》“寻访抗战老兵”系列报道所遵循的“重现历史迷思中人性的温暖,还原宏大叙事下细节的真实”理念,已是各媒体的共识。人性化、故事化和较少意识形态色彩的客观叙述,让今年的抗战报道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品质。

  纪念报道的内容也不再局限在对战役和屠杀的描述上。《商务周刊》8月5日的封面报道“抗战中的民族企业家”,试图以企业家个体的遭际来折射抗战期经济的一个侧面。《21世纪经济报道》则进行了一次更有野心的尝试。2005年5月,该报开始组织策划“抗战经济史”的报道。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最终收获了8个版的成果,内容涉及抗战期间的财税、金融和产业等诸多方面。

  《大河报》的“抗战与文化”专题将目光锁定在教育文化界上。从河南大学的大迁徙、河南博物院的大撤退,一直到河南民间艺人的大流浪,处于漂泊和逃亡状态的文化人和文物的命运,展示了抗战生活的另一个面向。

  抗战时期普通人的生活,长期为史学界所忽视。中央电视台录制的长达900分钟的大型纪录片《一个时代的侧影:中国1931-1945》,所要讲述的正是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中百姓的寻常日用。

  自7月8日起,《新京报》开始报道“抗战北平记事”。该报时事新闻部主编陈志华说,这一报道以每周5期的频率持续到9月2日,他们的设想是,通过采访抗战中北京各个行业的幸存者代表,来反映时代大背景下每一阶层的小人物命运。从受访者的表述看,抗战经历几乎是中国每个阶层都共有的痛。日军的入侵打乱了他们的生活,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很多人为此家破人亡。
 
 反思“战争-仇恨-战争”的轮回

  抗战胜利60周年,正赶上中日关系处于微妙阶段。钓鱼岛和东海春晓油田纷争、“教科书问题”和日本“入常”事件,所有这一切纠葛在一起,使抗战纪念更了更多的现实指向性。2004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圣地亚哥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举行会谈时,胡锦涛曾说“2005年是敏感年”。

  疏理和反思百年中日关系史,也借着“敏感年”的抗战纪念浪潮浮出水面。《中国新闻周刊》从抗战胜利开始,对冷暖杂糅的“中日关系60年”作出了自己的论述。他们的抗战专题“在战胜国的荣耀下”以《走出战争阴云迎向文明曙光》终篇,该文具有强烈的中国问题意识,在表达了“纪念‘二战’和抗战胜利,离开文明的反思只能得到虚幻的情绪满足”的观点之后,也对中国未来的制度选择提出了期望。

  日军侵略背后的更深层次问题,也被媒体提了出来。《南风窗》开始讨论,日本人为什么能够那样丧失理智而全力地配合战争?日本右翼战后源头是什么?“二战”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遗产?

  战争已成过往,和平是否终将可能?未来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人类在这个‘战争-仇恨-战争’的轮回中走过了几千年。那么人类是否有能力走出这个轮回,永远远离战争?”在9月2日面市的《南方都市报》抗战纪念专刊中,将有16个版的篇幅回顾抗战结束之后,人们对避免战争所做的努力:对血债累累的战犯的公平审判;正义者还原战争真相的努力;中日两国关系的和解建交;战争受害者的索赔诉讼;日本老兵的忏悔……

  相关新闻

  人民日报:一份权威大报60年的纪念轨迹

  “我们一直很客观地评价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抗击日本军队的作用。”8月30日,国台办副主任王在希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中国共产党首先倡导建立和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在全国人民的推动下实行了抗战。国民党军队主要在日军进攻的正面作战,形成了与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武装开辟的敌后战场相区别的正面战场。”

  王在希的这一表述,成了众多媒体报道的重点。8月31日的《人民日报》也报道了这次新闻发布会,报道称我国将举行大型纪念活动,但并未提及王在希的言论。《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最具权威性,被认为是反映中国政治生态变化的晴雨表。

[B]  1955年:
     中共与苏军联手取得抗战胜利[/B]


  1955年9月3日,抗战胜利十周年纪念日,《人民日报》转发新华社专电《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十周年》,文中强调中共的领导作用和苏联军队的援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军民一致,抗战八年,终于在伟大盟邦苏联军队的援助下,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B]  此后多年,《人民日报》的纪念文章,除了未提“苏联军队的援助”外,基调与1955年大体相同。[/B]

[B]  1985年: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构成抗战整体[/B]

  真正的变化发生在抗战胜利40周年之际,国民党的抗战贡献得到一定程度的承认。

  1985年,《人民日报》刊发题为《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的署名文章,称“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这一年的8月,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全国党史研究会召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学术讨论会。《人民日报》的报道称,与会同志认为,以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为主体的敌后抗日战场,同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承担的正面战场互相配合,构成了中国各族人民抗战的整体,两个战场都为抗日做出了贡献。《人民日报》还提到,与会人士在抗战领导权归谁的问题上,存在分歧。

  1995年9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江泽民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   

  2005年:

     中共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抗战胜利60周年的今天,《人民日报》的表述有了微妙的变化,2005年8月15日头版刊发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反复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雷颐认为,这篇评论员文章最能代表目前官方的态度。
http://news.phoenixtv.com/phoenixtv/83885040617914368/20050901/624582.shtml

    不久前得悉新华社在编发抗日英雄的系列人物介绍时,薛岳榜上有名,心中无限感慨。于此,看得到中共与国民党良性互动后,为两岸关系带来的不同寻常的变化。

    30年前,本评论员尚属少年,还没有上大学,但已喜爱新闻工作,有志以记者为职业,因此常常参加一些媒体的实习采访活动。有一次的采访,是到广东省乐昌县的九峰公社,采访的目标,竟是薛岳的家乡。给我留下至今无法淡忘的印象是,薛岳的家乡人民,对薛岳充满敬意。尽管当时尚为文革时期,谈论薛岳是犯禁忌的事。但是当地的农民说,薛岳是打日本鬼子的英雄,我们不会忘记他的。最记得一个茶场的负责人偷偷对我说,他们采摘了2斤最好的茶叶,想尽办法托人送到台湾,薛岳也托人回信,说收到了家乡的茶叶,很开心。

    薛岳,从此烙进了我的记忆。纵览薛岳一生,他是一个顽固的反共军人,参加过围剿红军,抗战之后也带兵参加内战。伤害过无数共产党人,应该说,他是中共不共戴天的仇敌。所以,薛岳一直是大陆的忌讳。长期以来,即使他在抗日中为民族立下战功,大陆也不能多提他的功绩。薛岳已在新一代的大陆人心目中淡出。

    [B]这次新华社发出的电讯稿中,没有提及他给国共之间带来的恩怨,但是对他的抗日事迹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描述。提及了他的“天炉战法”。提到了他的气壮山河的手令:“第三次长沙会战,关系国家存亡。岳抱必死决心,必胜信念。”还特别提到,他指挥的第三次长沙会战共歼灭日军5万多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从这则电讯稿可以看到,薛岳等一批国民党的抗日英雄,今天已经同样获得中共的尊崇。抗日英雄,是一个民族的英雄!是中国人民的英雄! [/B]

    当年廖承志给蒋经国的信中,引用了这样的名句:“相逢一笑泯恩仇。”用在今天的国共关系中,应当是何等的恰当。胡锦涛与连战在北京握手一笑,国共多少恩仇就如过眼之云烟!国共的良性互动,不仅为现在的两岸关系带来重大的利好,也为过去长期压抑在一个民族心灵中的惆怅,创造了一个崭新的释放空间。

    由此及彼,两岸之间在过去与现在,对峙的情绪很大,但是只要彼此能站在一个中国的立场,过去的一切都可以过去,没有什么好计较的。两岸之间,没有什么包袱是不可以放下的。国共之间近期以来的良性互动,已经说明了一切。薛岳作为抗日英雄,重新得到了大陆的高度评价,也同样证明了这一切。

作者:钟维平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已经一去不返的过去的现实。当国民党已经真正地成为历史的时候,国民党的历史功绩就会被书写出来了。就象当年康熙写明史一样。郝柏村也太意气用事了。
只可惜血战昆仑关的国民党现如今连台湾的政权都保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