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研究称20多岁就能发现人体的老化速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5:13:03
2015-07-07 11:19:00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陶然
核心提示:研究人员利用18项生物指标,在受试者38岁时分别判定“生物年龄”,结果发现有些人的“生物年龄”不到30岁,有些人则已接近60岁。
参考消息网7月7日报道 台媒称,过去一般的老化研究对象大多是老年人,不过近日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称,早在20多岁就能发现不同的老化速度。
据台湾“中央社”7月6日报道,法新社称,研究报告7月6日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对象是954名新西兰人。
研究人员搜集26岁、32岁与38岁研究对象的健康数据,像是肾脏、肝脏与肺部功能、牙齿健康,眼睛血管、新陈代谢及免疫系统;另外也检查胆固醇、肥胖程度及染色体末端长度。过去研究发现,染色体末端会随着物种年龄的增加而变短。
研究人员利用18项生物指标,在受试者38岁时分别判定“生物年龄”,结果发现有些人的“生物年龄”不到30岁,有些人则已接近60岁。
科学家详细检视老化较快者发现,老化征兆在26岁时开始变得明显,也就是研究人员首次衡量生物指标的年龄。
研究发现,老化速度较快的人在平衡、协调与解决不熟悉问题能力的测验方面,分数也比60岁以上的人还要差。
研究报告的作者表示,研究结果为未来的检验铺下道路,民众可以20多岁就知道自己的老化速度,于是可以做些防范措施来避免老化的相关疾病。
过去研究显示,遗传基因占老化速度的20%,其余则是健康行为和环境。
研究资深作者、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心理学与神经科学教授莫菲特(Terrie Moffitt)说:“这项研究为我们带来希望,未来或许药物能够减缓老化,让人拥有更多行动自如的时光。
【延伸阅读】外媒:日常物质致癌风险被夸大 证据缺乏说服力
参考消息网7月6日报道 外媒称,分析接触常见化学物质致癌风险的新研究,常常伴随着叫嚣“某种东西致癌!”的新闻大标题。因此,当英国《癌形成》杂志近日发表一项有关这个主题的研究时,我捂着耳朵等待着。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7月5日报道,癌症的产生受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这相当于某种遗传彩票,环境与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会推高患癌几率。
对接触化学物质可能加大患癌风险的某些担忧是合理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估计,7%至19%的癌症病例由接触已知的致癌原造成。全世界每年新诊断出的癌症病例约1400万个,造成极大的个人与财产损失。
有关此类研究的新闻报道往往采用特定的表达方式,加剧人们对化学物质的不理性恐惧。就这个最新案例而言,《每日邮报》没有令人失望,以大字标题宣称,炸土豆、洗手液和防晒霜这三样东西加起来可能致癌。《每日邮报》对于把事物分成两类——要么致癌要么防癌——所做的夸张贡献名扬四海。
IARC按致癌确定性自高而低给化学物质分级。比如,广泛使用的除草剂草甘膦最近被列入第二组,即对人类来说有可能致癌。
很多研究都声称,各色食物要么会加大患癌风险,要么可以防癌,但相关证据有时却缺乏说服力。接触高剂量的草甘膦(农民大量喷洒这种东西)可能与罹患淋巴瘤有关联,但这方面的数据有限且彼此冲突。
此项研究考察了从随机食谱中提取的50种常见配料的致癌风险,极好地展示了权衡致癌风险的相关证据有多困难。
有关医学研究的耸人听闻的报道往往缺乏说服力,但责任并不总在记者和博主身上。对最近一项科学研究(围绕吃红肉与患胰腺癌的风险)的相关报道开展的分析显示,多数记者只是“反刍”了新闻稿提供的信息。
《癌形成》杂志刊登的最新研究是参与“哈利法克斯计划”的200多名国际癌症生物学家和毒物学家取得的重要成就。这不是一项原始研究,而是对现有文献进行的回顾和评论。
他们考察了85种化学物质的相关数据。在有些情况下,与某种物质相对应的研究只有一项,因此证据极为有限。
“哈利法克斯计划”提出一种有趣的假设:接触低剂量的混合化学物质可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而致癌。研究报告的作者们提出,WHO评估化学物安全的努力应与我们当前对癌生物学的认识协调起来。
这篇论文中最有力的一句话或许是:“在这种假设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宣传之前,首先需要对这种假设开展严肃的研究。”
在我看来,这项研究最有意思的成果是,在评价化学物质的风险时改变研究与管理策略,使用“有害结局路径”的概念模型。
换句话说,应当在癌症标志物的背景下解读接触低剂量化学物的致癌风险。这为理解癌的生物学和描述肿瘤的特征(比如持续生长和新血管的形成等)提供了机械论框架。
标志物概念一直是癌生物学中一股令人振奋的力量。它的一大优势在于以组织原则的形式科学解释了癌症的复杂性。它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站得住脚。把每种孤立的标志物作为参照评估化学制剂的致癌风险完全没有抓住要点。
对某种单一特征产生作用未必等同于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此外,围绕单个化学物或混合化学物对整个人体的影响,要在现实世界中转化实验室里的发现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2015-07-06 11:50:01)

http://www.cankaoxiaoxi.com/science/20150707/842096.shtml2015-07-07 11:19:00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陶然
核心提示:研究人员利用18项生物指标,在受试者38岁时分别判定“生物年龄”,结果发现有些人的“生物年龄”不到30岁,有些人则已接近60岁。
参考消息网7月7日报道 台媒称,过去一般的老化研究对象大多是老年人,不过近日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称,早在20多岁就能发现不同的老化速度。
据台湾“中央社”7月6日报道,法新社称,研究报告7月6日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对象是954名新西兰人。
研究人员搜集26岁、32岁与38岁研究对象的健康数据,像是肾脏、肝脏与肺部功能、牙齿健康,眼睛血管、新陈代谢及免疫系统;另外也检查胆固醇、肥胖程度及染色体末端长度。过去研究发现,染色体末端会随着物种年龄的增加而变短。
研究人员利用18项生物指标,在受试者38岁时分别判定“生物年龄”,结果发现有些人的“生物年龄”不到30岁,有些人则已接近60岁。
科学家详细检视老化较快者发现,老化征兆在26岁时开始变得明显,也就是研究人员首次衡量生物指标的年龄。
研究发现,老化速度较快的人在平衡、协调与解决不熟悉问题能力的测验方面,分数也比60岁以上的人还要差。
研究报告的作者表示,研究结果为未来的检验铺下道路,民众可以20多岁就知道自己的老化速度,于是可以做些防范措施来避免老化的相关疾病。
过去研究显示,遗传基因占老化速度的20%,其余则是健康行为和环境。
研究资深作者、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心理学与神经科学教授莫菲特(Terrie Moffitt)说:“这项研究为我们带来希望,未来或许药物能够减缓老化,让人拥有更多行动自如的时光。
【延伸阅读】外媒:日常物质致癌风险被夸大 证据缺乏说服力
参考消息网7月6日报道 外媒称,分析接触常见化学物质致癌风险的新研究,常常伴随着叫嚣“某种东西致癌!”的新闻大标题。因此,当英国《癌形成》杂志近日发表一项有关这个主题的研究时,我捂着耳朵等待着。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7月5日报道,癌症的产生受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这相当于某种遗传彩票,环境与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会推高患癌几率。
对接触化学物质可能加大患癌风险的某些担忧是合理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估计,7%至19%的癌症病例由接触已知的致癌原造成。全世界每年新诊断出的癌症病例约1400万个,造成极大的个人与财产损失。
有关此类研究的新闻报道往往采用特定的表达方式,加剧人们对化学物质的不理性恐惧。就这个最新案例而言,《每日邮报》没有令人失望,以大字标题宣称,炸土豆、洗手液和防晒霜这三样东西加起来可能致癌。《每日邮报》对于把事物分成两类——要么致癌要么防癌——所做的夸张贡献名扬四海。
IARC按致癌确定性自高而低给化学物质分级。比如,广泛使用的除草剂草甘膦最近被列入第二组,即对人类来说有可能致癌。
很多研究都声称,各色食物要么会加大患癌风险,要么可以防癌,但相关证据有时却缺乏说服力。接触高剂量的草甘膦(农民大量喷洒这种东西)可能与罹患淋巴瘤有关联,但这方面的数据有限且彼此冲突。
此项研究考察了从随机食谱中提取的50种常见配料的致癌风险,极好地展示了权衡致癌风险的相关证据有多困难。
有关医学研究的耸人听闻的报道往往缺乏说服力,但责任并不总在记者和博主身上。对最近一项科学研究(围绕吃红肉与患胰腺癌的风险)的相关报道开展的分析显示,多数记者只是“反刍”了新闻稿提供的信息。
《癌形成》杂志刊登的最新研究是参与“哈利法克斯计划”的200多名国际癌症生物学家和毒物学家取得的重要成就。这不是一项原始研究,而是对现有文献进行的回顾和评论。
他们考察了85种化学物质的相关数据。在有些情况下,与某种物质相对应的研究只有一项,因此证据极为有限。
“哈利法克斯计划”提出一种有趣的假设:接触低剂量的混合化学物质可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而致癌。研究报告的作者们提出,WHO评估化学物安全的努力应与我们当前对癌生物学的认识协调起来。
这篇论文中最有力的一句话或许是:“在这种假设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宣传之前,首先需要对这种假设开展严肃的研究。”
在我看来,这项研究最有意思的成果是,在评价化学物质的风险时改变研究与管理策略,使用“有害结局路径”的概念模型。
换句话说,应当在癌症标志物的背景下解读接触低剂量化学物的致癌风险。这为理解癌的生物学和描述肿瘤的特征(比如持续生长和新血管的形成等)提供了机械论框架。
标志物概念一直是癌生物学中一股令人振奋的力量。它的一大优势在于以组织原则的形式科学解释了癌症的复杂性。它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站得住脚。把每种孤立的标志物作为参照评估化学制剂的致癌风险完全没有抓住要点。
对某种单一特征产生作用未必等同于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此外,围绕单个化学物或混合化学物对整个人体的影响,要在现实世界中转化实验室里的发现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2015-07-06 11:50:01)

http://www.cankaoxiaoxi.com/science/20150707/8420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