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宿命----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出兵朝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18:32
历史的宿命----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出兵朝鲜

在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订50周年之际,对于这次战争的反思多了起来,对于该不该“抗美援朝”出现了争议,甚至有人提出了这是“中国所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的观点。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可以发现中国介入朝鲜战争几乎是历史的宿命。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历史,当年商朝太师箕子东迁朝鲜半岛,建立了箕氏朝鲜。自从箕子接受了周武王的册封,“箕氏朝鲜”便成为了中原周王朝的诸侯国。从此,朝鲜半岛便与中原密不可分了。
汉高祖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95年,异姓王燕王卢绾起兵造反,兵败逃往匈奴。卢绾的部下卫满,聚众千余人渡过鸭绿江,投奔箕子的后代箕准。箕准收留了卫满,让他驻守在半岛的西北部。后来,卫满赶跑了箕准,建立了卫氏政权,历史称之为“卫氏朝鲜”。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以水陆两路大军,发动了对卫氏朝鲜政权的大规模进攻,攻入其首府王俭城(就是现在的平壤),灭亡了卫氏朝鲜政权,在半岛设置了四个省级行政机关--—玄菟、乐浪、临屯、真蕃四郡。
唐朝初年,朝鲜半岛处于高句丽(注意不能等同于后来的高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都想统一半岛,但又都无力消灭对方,于是便向东西邻国寻求援助,形成了以高句丽,百济,日本为一方,新罗,唐朝为另一方的政治局势。唐高宗时趁高句丽内乱,出兵灭了高句丽,又应新罗王的请求灭了百济,并击溃了前来援助百济的日本水师(这可以说是中日两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交锋),日军败退,日本势力退出了朝鲜半岛。
元朝的时候,朝鲜半岛不仅成为元的藩属,而且还成为进攻日本的基地和跳板。忽必烈派兵从高丽出发入侵日本,由于遇上后来被日本人称之为“神风“的飓风导致元军水师倾覆,无功而返。
16世纪80年代,丰臣秀吉基本结束了日本列岛战国林立的局面,使日本延续百年的分裂局面重获一统,国力日强,开始想向外扩张。丰臣秀吉借口朝鲜拒绝攻明,于1592年开始大举侵犯朝鲜,史称壬辰倭乱,明廷为之发兵入朝救援。壬辰战争持续了7年之久,最后终以中朝两国的胜利,日本的失败而告结束。日本势力再次退出朝鲜半岛,在此后三百年间再也未敢踏足朝鲜国土。此次较量反映出当时的日本已开始对中国构成威胁,但仍是中强日弱的格局。
到了清朝末年,中日双方的实力对比有了明显变化。大清帝国日落西山,大日本帝国自明治维新后则是如日东升,再次图谋向外扩张。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爆发了。甲午战争的直接起因,是朝鲜发生内乱,清廷应朝鲜政府的请求,派兵赴朝鲜剿匪。日本也借机出兵,进入汉城,掳走朝鲜国王,成立了亲日政府,最终导致中日两国开战。由于黄海海战和平壤决战的失利,清军撤回鸭绿江后。甲午战争的结果,日本经过上千年的前仆后继,第一次实现了吞并朝鲜的战略部署(完全吞并朝鲜是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将俄国势力赶出朝鲜半岛之后),在亚洲大陆上取得了梦寐以求的立足点;同时割占台湾,对中国形成海上包围。这次的较量说明日本已对中国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最后甚至发展成日本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后来的抗日战争中,中国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便是朝鲜独立复国。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结果是朝鲜复国和台湾回归中国。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朝鲜半岛三面临海,一面连接亚洲大陆,这种地理位置使得朝鲜一直处于来自西方的大陆势力和来自东方的海洋势力夹缝中。海洋势力要向大陆扩张,朝鲜半岛是必争的桥头堡,大陆势力要向海洋扩张,朝鲜半岛也是必然的跳板。朝鲜内部发生内乱纷争时,各敌对派系也会分别向东西方势力求援。因此朝鲜半岛成了大陆势力和海洋势力的必争之地,双方实力的消涨很大程度影响了朝鲜半岛的政治版图。
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是朝鲜半岛以往的历史模式的再次轮回。这次战争固然因金日成受斯大林怂恿而想武力统一朝鲜而起,然而麦克阿瑟反攻打过三八线,兵锋直指鸭绿江后,又成为一个以日本列岛为基地的敌对势力占领全部朝鲜半岛的局面。我们不妨作个假设,如果相同的形势发生在汉、唐、元、明、清诸朝,中国还会不会出兵?结论是肯定的。中共坚持入朝作战,固然有着国际环境,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但更是东亚传统地缘政治使然,是壬辰、甲午历史的重演,是大陆势力和海洋势力在朝鲜半岛的再次较量。历史的宿命----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出兵朝鲜

在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订50周年之际,对于这次战争的反思多了起来,对于该不该“抗美援朝”出现了争议,甚至有人提出了这是“中国所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的观点。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可以发现中国介入朝鲜战争几乎是历史的宿命。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历史,当年商朝太师箕子东迁朝鲜半岛,建立了箕氏朝鲜。自从箕子接受了周武王的册封,“箕氏朝鲜”便成为了中原周王朝的诸侯国。从此,朝鲜半岛便与中原密不可分了。
汉高祖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95年,异姓王燕王卢绾起兵造反,兵败逃往匈奴。卢绾的部下卫满,聚众千余人渡过鸭绿江,投奔箕子的后代箕准。箕准收留了卫满,让他驻守在半岛的西北部。后来,卫满赶跑了箕准,建立了卫氏政权,历史称之为“卫氏朝鲜”。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以水陆两路大军,发动了对卫氏朝鲜政权的大规模进攻,攻入其首府王俭城(就是现在的平壤),灭亡了卫氏朝鲜政权,在半岛设置了四个省级行政机关--—玄菟、乐浪、临屯、真蕃四郡。
唐朝初年,朝鲜半岛处于高句丽(注意不能等同于后来的高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都想统一半岛,但又都无力消灭对方,于是便向东西邻国寻求援助,形成了以高句丽,百济,日本为一方,新罗,唐朝为另一方的政治局势。唐高宗时趁高句丽内乱,出兵灭了高句丽,又应新罗王的请求灭了百济,并击溃了前来援助百济的日本水师(这可以说是中日两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交锋),日军败退,日本势力退出了朝鲜半岛。
元朝的时候,朝鲜半岛不仅成为元的藩属,而且还成为进攻日本的基地和跳板。忽必烈派兵从高丽出发入侵日本,由于遇上后来被日本人称之为“神风“的飓风导致元军水师倾覆,无功而返。
16世纪80年代,丰臣秀吉基本结束了日本列岛战国林立的局面,使日本延续百年的分裂局面重获一统,国力日强,开始想向外扩张。丰臣秀吉借口朝鲜拒绝攻明,于1592年开始大举侵犯朝鲜,史称壬辰倭乱,明廷为之发兵入朝救援。壬辰战争持续了7年之久,最后终以中朝两国的胜利,日本的失败而告结束。日本势力再次退出朝鲜半岛,在此后三百年间再也未敢踏足朝鲜国土。此次较量反映出当时的日本已开始对中国构成威胁,但仍是中强日弱的格局。
到了清朝末年,中日双方的实力对比有了明显变化。大清帝国日落西山,大日本帝国自明治维新后则是如日东升,再次图谋向外扩张。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爆发了。甲午战争的直接起因,是朝鲜发生内乱,清廷应朝鲜政府的请求,派兵赴朝鲜剿匪。日本也借机出兵,进入汉城,掳走朝鲜国王,成立了亲日政府,最终导致中日两国开战。由于黄海海战和平壤决战的失利,清军撤回鸭绿江后。甲午战争的结果,日本经过上千年的前仆后继,第一次实现了吞并朝鲜的战略部署(完全吞并朝鲜是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将俄国势力赶出朝鲜半岛之后),在亚洲大陆上取得了梦寐以求的立足点;同时割占台湾,对中国形成海上包围。这次的较量说明日本已对中国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最后甚至发展成日本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后来的抗日战争中,中国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便是朝鲜独立复国。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结果是朝鲜复国和台湾回归中国。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朝鲜半岛三面临海,一面连接亚洲大陆,这种地理位置使得朝鲜一直处于来自西方的大陆势力和来自东方的海洋势力夹缝中。海洋势力要向大陆扩张,朝鲜半岛是必争的桥头堡,大陆势力要向海洋扩张,朝鲜半岛也是必然的跳板。朝鲜内部发生内乱纷争时,各敌对派系也会分别向东西方势力求援。因此朝鲜半岛成了大陆势力和海洋势力的必争之地,双方实力的消涨很大程度影响了朝鲜半岛的政治版图。
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是朝鲜半岛以往的历史模式的再次轮回。这次战争固然因金日成受斯大林怂恿而想武力统一朝鲜而起,然而麦克阿瑟反攻打过三八线,兵锋直指鸭绿江后,又成为一个以日本列岛为基地的敌对势力占领全部朝鲜半岛的局面。我们不妨作个假设,如果相同的形势发生在汉、唐、元、明、清诸朝,中国还会不会出兵?结论是肯定的。中共坚持入朝作战,固然有着国际环境,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但更是东亚传统地缘政治使然,是壬辰、甲午历史的重演,是大陆势力和海洋势力在朝鲜半岛的再次较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9 11:43:52编辑过]
这个受教了!{:soso_e130:}
虽然是个坟,但写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