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长问题演习:朱日和的可能方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17:31
上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美国海军针对航母出现后对传统海战模式的冲击,开展了一系列演习验证行动,名字就叫舰队问题。这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模式,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释,完成了一次次完整的认识过程。由此形成了对二战时航母舰队决战的基本战役战术规划。也就是说,波澜壮阔的航空对决,在此之前便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相比之下,日本海军在永野修身的主持下,虽然推出了高强度训练法,但仍然是传统的海军训练。海军内部形成了舰队派和航空派,即便在知识上大家认同航空兵的威力,但是在传统和海军的面子推动下,日本仍然建造了大和号战列舰,这艘船的花销足以购买上千架战机了。那么,如果我国制造了数千台传统的坦克装甲车辆,其结果与大和号相比如何呢?

因此,借着朱日和演习场的优越条件,我们可以在一个较为便利的战术环境下,设定一系列标准化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入各类特种条件,以便对未来陆战有个科学的认识。上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美国海军针对航母出现后对传统海战模式的冲击,开展了一系列演习验证行动,名字就叫舰队问题。这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模式,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释,完成了一次次完整的认识过程。由此形成了对二战时航母舰队决战的基本战役战术规划。也就是说,波澜壮阔的航空对决,在此之前便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相比之下,日本海军在永野修身的主持下,虽然推出了高强度训练法,但仍然是传统的海军训练。海军内部形成了舰队派和航空派,即便在知识上大家认同航空兵的威力,但是在传统和海军的面子推动下,日本仍然建造了大和号战列舰,这艘船的花销足以购买上千架战机了。那么,如果我国制造了数千台传统的坦克装甲车辆,其结果与大和号相比如何呢?

因此,借着朱日和演习场的优越条件,我们可以在一个较为便利的战术环境下,设定一系列标准化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入各类特种条件,以便对未来陆战有个科学的认识。
舰队问题演习一共举办过21次,1941年的“舰问二十二”由于国际局势紧张而取消。美国海军借此验证了在各种想定情节下控制海权所需的战略和战术。侦察舰队和战斗舰队分别扮演交战双方,一方是“好人”蓝色舰队,另一方则是“坏蛋”黑色舰队;为了达到兵力混成的效果,两个舰队之间还会做一些舰艇调动。“舰问九”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从1929年1月演习举行之日起,它便饱受关注,并时常为后世的历史学者引用,作为二战之前美国航母成熟理念的证据。这次演习最大的贡献是验证了航母独立发动空袭的威力。这次演习也为主流媒体的大量报道以及争取更多造舰预算的报告提供了素材。

舰队问题演习提供了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在航空兵参与下,舰队的时空感知能力大大扩展。如果能够派出大量岸基远程巡逻机和舰载侦察机,那么对敌人舰队的发现距离将会大大提高,同时交战双方普遍派出大规模舰载机梯队进行对攻,将会决定战场的结局。无论是哪一方的舰队都很难在大规模空袭中支撑的住,舰问九演习中,因为各种原因,美军的三艘航母全部被击沉,这也表明了航母自身的脆弱性。因此,在中途岛海战时日军四艘航母转瞬间纷纷沉没,这也是海上航空决战的特点所在。

而一旦失去了海上制空权,海军舰队将会走向末日。东京快车拯救不了饿岛上的日军,大和号威猛的火炮也抵挡不住美军飞机的连番攻击。现代海军即便拥有的神盾系统,在防空作战中依旧面临着极大的压力。这一点已经成为了共识。
在陆地战场上,航空兵的作用始终是被重视和怀疑,走向两端评价。没有人认为制空权无足轻重,但是始终有人认为制空权不能决定陆战场的走势,直到海湾战争爆发,才在国内造成了巨大的震撼。而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南联盟陆军几乎“毫发无损”,但战争还是失败了,米洛舍维奇也被自己人出卖,变成了阶下囚。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期间,西方提供空袭,反对派提供人力,合谋推翻了卡扎菲政权。西方甚至打算空袭叙利亚帮助反对派夺取政权,但是在俄罗斯的坚决阻止下没有得逞——普京明白,一旦北约获得了空袭的自由,阿萨德是绝对支撑不下去的。

从战役战术角度讲,航空兵的价值包括在大尺度空间范围内及时获取战场信息,揭开战场迷雾;在大尺度空间内,也就是战役地幅内快速提供精确火力打击服务;迫使敌人地面部队失去行动自由,即形成“空中牢笼”,战术价值等于地面的包围歼灭。

在空天兵器日益一体化、实时化的时代,陆军如何生存和作战?这恐怕是朱日和演习应当回答的一个根本命题,如同当年舰载航空兵出现后,海军舰队应当如何生存和作战那样。
原创的吗?


问题一:陆军部队类型多样,它们从集结到投入战场需要多少时间,遭到敌人远程火力打击的生存力如何?
朱日和演习从去年开始,验证了普通摩托化部队、机械化部队、山地丛林部队,今年开始验证机降突击部队的快速集结和长距离投送能力,尤其是在航空火力和核生化打击下的生存力和机动力。同时,海军陆战队北上,携带两栖机械化兵器参加了冬季演习,但没有经过朱日和军演的严酷过程考验,未来应当补课。从演习效果看,摩托化部队(高机动车),山地部队是很难在高强度对抗中赢得战场优势的。陆军在正面战场上依旧需要一定的装甲机械化兵器参与才能够有效的打击敌人,保存自己。尤其是航空火力和核生化兵器条件下,机械化的价值依旧存在。

问题二:陆地战场交战的节奏和毁伤特性是什么?
当年,美国海军舰队问题十号演习点评的重点论题之一是关于航母的脆弱性。黑方飞行部队司令Henry V. Butler少将写道:“位于同一战略区域内的敌对航空母舰,恰如竞技场上双眼被蒙、手持利刃的两个斗士。一方或双方随时可能突然毙命。“这在中途岛海战中表现的淋漓尽致。那么陆地战场在空天和远程精确火力,以及实时的侦打一体系统控制下,是否也会出现快节奏毁伤和消灭的情况?陆地战场上是否会出现”命运的五分钟“?(当然有很多人批驳了渊田美津雄的论点)

问题三:复杂技术对于合成化部队的影响
合成化是小型化的必然结果,而小型化是分散化的结果。为了在严酷的现代战场条件下生存,陆军只能建立小型合成化单位,也就是合成营。但是合成营应当如何调整结构呢?我们知道,当内燃机应用于陆军部队以后,陆军的后勤保障和装备保障系统变得日益庞大和复杂。在加上信息化的影响,一件陆军机械化兵器的复杂度是它的祖先远远不能比拟的,而且目前来看这个趋势还在不断演化下去,坦克早晚会变成战斗机那样的复杂兵器。同时,无生命的机械力给陆军带来的好处已经衰减,陆军运动速度在地面装备上已经遇到了瓶颈。

任何一条技术道路,经历了前期的技术大进步,走到后期都是复杂度飞速上升,任何一点性能的改进都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因此,在高度复杂化的信息-机械战场上,支持大规模陆军部队应当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对于陆军后勤和装备保障力量来说。工业革命后,尤其是在二战以后不少技术产品的复杂度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不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学习,根本不能明白其中原理,要熟练的使用技术产品,也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培训。人力资源上也不容许陆军支持一个庞大的信息-机械化兵团。

问题四:以信息-火力为核心的陆军装备应当如何发展?
信息-火力核心表明陆军基础平台的信息化水平要发展,同时兵器和弹药的信息化水平也要大幅度提高,实现超地平线的非直瞄远程精确打击,也就是所谓的NLOS。假设陆军建设了海军式的CEC交战系统,实现了信息-火力的平台分割和再度联通,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弹药发射平台与侦察瞄准平台的分离,意味着指引弹药的可能是其他单位、其他兵种、甚至其他军种。也就是说,信息构成了一个云端,弹药从这个云端里获取必要的实时更新数据,然后根据这个数据的引导来杀伤敌人。

那么直瞄兵器坦克的价值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导弹战舰还是装备了大口径的舰炮,战斗机上也要有机炮,步兵手中也有刺刀和匕首。因此,直瞄坦克兵器的发展格局大概会成为一种短促突击兵器,用于特殊战场条件下的”刺刀冲锋“:精确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复杂气象和地理环境下;遇到袭击的情况下;双方陷入混战的情况下。

问题一:陆军部队类型多样,它们从集结到投入战场需要多少时间,遭到敌人远程火力打击的生存力如何?
朱日和演习从去年开始,验证了普通摩托化部队、机械化部队、山地丛林部队,今年开始验证机降突击部队的快速集结和长距离投送能力,尤其是在航空火力和核生化打击下的生存力和机动力。同时,海军陆战队北上,携带两栖机械化兵器参加了冬季演习,但没有经过朱日和军演的严酷过程考验,未来应当补课。从演习效果看,摩托化部队(高机动车),山地部队是很难在高强度对抗中赢得战场优势的。陆军在正面战场上依旧需要一定的装甲机械化兵器参与才能够有效的打击敌人,保存自己。尤其是航空火力和核生化兵器条件下,机械化的价值依旧存在。

问题二:陆地战场交战的节奏和毁伤特性是什么?
当年,美国海军舰队问题十号演习点评的重点论题之一是关于航母的脆弱性。黑方飞行部队司令Henry V. Butler少将写道:“位于同一战略区域内的敌对航空母舰,恰如竞技场上双眼被蒙、手持利刃的两个斗士。一方或双方随时可能突然毙命。“这在中途岛海战中表现的淋漓尽致。那么陆地战场在空天和远程精确火力,以及实时的侦打一体系统控制下,是否也会出现快节奏毁伤和消灭的情况?陆地战场上是否会出现”命运的五分钟“?(当然有很多人批驳了渊田美津雄的论点)

问题三:复杂技术对于合成化部队的影响
合成化是小型化的必然结果,而小型化是分散化的结果。为了在严酷的现代战场条件下生存,陆军只能建立小型合成化单位,也就是合成营。但是合成营应当如何调整结构呢?我们知道,当内燃机应用于陆军部队以后,陆军的后勤保障和装备保障系统变得日益庞大和复杂。在加上信息化的影响,一件陆军机械化兵器的复杂度是它的祖先远远不能比拟的,而且目前来看这个趋势还在不断演化下去,坦克早晚会变成战斗机那样的复杂兵器。同时,无生命的机械力给陆军带来的好处已经衰减,陆军运动速度在地面装备上已经遇到了瓶颈。

任何一条技术道路,经历了前期的技术大进步,走到后期都是复杂度飞速上升,任何一点性能的改进都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因此,在高度复杂化的信息-机械战场上,支持大规模陆军部队应当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对于陆军后勤和装备保障力量来说。工业革命后,尤其是在二战以后不少技术产品的复杂度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不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学习,根本不能明白其中原理,要熟练的使用技术产品,也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培训。人力资源上也不容许陆军支持一个庞大的信息-机械化兵团。

问题四:以信息-火力为核心的陆军装备应当如何发展?
信息-火力核心表明陆军基础平台的信息化水平要发展,同时兵器和弹药的信息化水平也要大幅度提高,实现超地平线的非直瞄远程精确打击,也就是所谓的NLOS。假设陆军建设了海军式的CEC交战系统,实现了信息-火力的平台分割和再度联通,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弹药发射平台与侦察瞄准平台的分离,意味着指引弹药的可能是其他单位、其他兵种、甚至其他军种。也就是说,信息构成了一个云端,弹药从这个云端里获取必要的实时更新数据,然后根据这个数据的引导来杀伤敌人。

那么直瞄兵器坦克的价值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导弹战舰还是装备了大口径的舰炮,战斗机上也要有机炮,步兵手中也有刺刀和匕首。因此,直瞄坦克兵器的发展格局大概会成为一种短促突击兵器,用于特殊战场条件下的”刺刀冲锋“:精确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复杂气象和地理环境下;遇到袭击的情况下;双方陷入混战的情况下。
其实这跟大毛突击战备演习一样,就是检验部队的反应能力,机动能力,
太平洋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双方都在造战列舰,大和和武藏的诞生不能太拿来说事,山本和山口的思想也已经相当先进了。问题是日本没有美国那么强的工业能力,没法在战争中完成海军的转型。
太平洋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双方都在造战列舰,大和和武藏的诞生不能太拿来说事,山本和山口的思想也已经相当先进了。问题是日本没有美国那么强的工业能力,没法在战争中完成海军的转型。
而实际上,即使到太平洋战争开始,美军本身其实还是以bb作为舰队主力进行建设的,而并非航母。

这点上,并不能说明美军在当时有先见之明,否则就不能解释衣阿华级的存在以及后续型蒙大拿级的设计存在。在这点上,以日本作为反例是不合适的。

大和级大和舰和武藏舰的建造,同样是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开建了。以这个为例子说明,其实是扭曲了历史时间线。

在战前,海军强国已经发现了航空兵在海战中的作用,但是并没有认识到航母将会完全改变海上战争形态,换句话说,并没有把cv提升到比bb更高的重要性之上。这在美日英等国,都是一样一样一样的。

因此,你的论据并不成立。



历史的事实也恰恰和楼主举的大和舰例子相反。

在二战后期入役的信浓号航母,本身就是大和级的三号舰,建造一半之后改bb为cv。。。。。。

问题五:蓝军频频获胜的原因是什么?
蓝军的信息火力优势毋庸置疑,并且可以使用核生化武器袭击敌人。反过来证明了这种信息化的敌军是极难对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