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曾孙抗金救国一家七口慷慨赴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21:24:06
 秦桧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三大奸臣之一,被中国人所不齿、所唾弃。秦桧的后人却不像他那般遭人厌弃,秦桧的曾孙秦巨还是一位抗金保国的英雄,其表现出来的气节很是让人钦佩。

  清朝有一位叫秦间的才子,于清朝乾隆年间考中状元,在游杭州西湖到岳王庙岳飞墓前,因自己姓秦,惭愧地写下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两句墓联。为人不修德行,误国害民,不仅他人恨,自己的后人也恨,是多么的不值得。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的时候,岳飞已被秦桧害死70多年,金兵再度南侵,宋宁宗是南宋的第4位皇帝,马上召集大臣商讨抗金对策。老将赵放觉得秦巨文武兼备,是员好将,提议让他领兵抗敌。但他的提议遭到了反对,因为秦巨是秦桧的曾孙,秦桧的臭名声已深入人心,有些大臣甚至认为秦巨作为秦桧的后人,也好不了哪去,会贻误国家。赵放则反驳说,秦巨虽为秦桧后人,但人各有心,心心各异,不能以他先人的好坏来判断他的才能高低和品质的优劣。大臣们各自坚持各自的立场,谁也说服不了谁。

  早在嘉泰四年(1204年),宋宁宗就封岳飞为鄂王,宁宗皇帝的圣旨曰:“岳飞忠义殉国,风烈如存,虽已追复原官,未尽褒嘉之典,可特与追封王爵”。并于开禧二年(1206年),削去所封秦桧王爵。但这次,宋宁宗决定封秦巨为蕲州通判兼领守备使。 

  蕲州当时是一个战略要地,宋宁宗把蕲州交给秦巨,其实也是对秦巨的充分肯定。秦巨到蕲州之后立即开始了防御工事的修缮和兵士训练,充分做好了迎敌的准备。 

  不久,金兵果然围攻蕲州,秦巨面对数倍之敌,毫无畏惧,身先士卒冲锋在先,率领将士拼死抗争。在急告朝廷求援,救兵不至的情况下,寡不敌众,城被攻破,金兵涌进城来。 

  此时秦巨已身负重伤,有人劝他突围,等援军到来再图收复之计。秦巨不答应,誓与蕲州共存亡,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仍不放弃奋勇杀敌的机会,最后率领一家七口,投身战火,为国壮烈捐躯。

  据《宋史》和《湖北通志检存稿》载,宋宁宗嘉定十四年二月,金兵犯蕲州,城陷,蕲州知州李诚之、通判秦巨(秦桧曾孙)与城俱亡,诚之引剑自刎,其家人均赴水死。秦巨自焚捐躯,两子也死于难。后来蕲州人为此立庙祭祀,是为“烈士庙”,原址在蕲州江边“龙矶夕照”景观处。史称“嘉定蕲难”。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其实这话是不准确的。如赵放所说,不能以先人的好坏来判断后人才能的高低和品质的优劣。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05/24/c_132406213.htm秦桧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三大奸臣之一,被中国人所不齿、所唾弃。秦桧的后人却不像他那般遭人厌弃,秦桧的曾孙秦巨还是一位抗金保国的英雄,其表现出来的气节很是让人钦佩。

  清朝有一位叫秦间的才子,于清朝乾隆年间考中状元,在游杭州西湖到岳王庙岳飞墓前,因自己姓秦,惭愧地写下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两句墓联。为人不修德行,误国害民,不仅他人恨,自己的后人也恨,是多么的不值得。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的时候,岳飞已被秦桧害死70多年,金兵再度南侵,宋宁宗是南宋的第4位皇帝,马上召集大臣商讨抗金对策。老将赵放觉得秦巨文武兼备,是员好将,提议让他领兵抗敌。但他的提议遭到了反对,因为秦巨是秦桧的曾孙,秦桧的臭名声已深入人心,有些大臣甚至认为秦巨作为秦桧的后人,也好不了哪去,会贻误国家。赵放则反驳说,秦巨虽为秦桧后人,但人各有心,心心各异,不能以他先人的好坏来判断他的才能高低和品质的优劣。大臣们各自坚持各自的立场,谁也说服不了谁。

  早在嘉泰四年(1204年),宋宁宗就封岳飞为鄂王,宁宗皇帝的圣旨曰:“岳飞忠义殉国,风烈如存,虽已追复原官,未尽褒嘉之典,可特与追封王爵”。并于开禧二年(1206年),削去所封秦桧王爵。但这次,宋宁宗决定封秦巨为蕲州通判兼领守备使。 

  蕲州当时是一个战略要地,宋宁宗把蕲州交给秦巨,其实也是对秦巨的充分肯定。秦巨到蕲州之后立即开始了防御工事的修缮和兵士训练,充分做好了迎敌的准备。 

  不久,金兵果然围攻蕲州,秦巨面对数倍之敌,毫无畏惧,身先士卒冲锋在先,率领将士拼死抗争。在急告朝廷求援,救兵不至的情况下,寡不敌众,城被攻破,金兵涌进城来。 

  此时秦巨已身负重伤,有人劝他突围,等援军到来再图收复之计。秦巨不答应,誓与蕲州共存亡,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仍不放弃奋勇杀敌的机会,最后率领一家七口,投身战火,为国壮烈捐躯。

  据《宋史》和《湖北通志检存稿》载,宋宁宗嘉定十四年二月,金兵犯蕲州,城陷,蕲州知州李诚之、通判秦巨(秦桧曾孙)与城俱亡,诚之引剑自刎,其家人均赴水死。秦巨自焚捐躯,两子也死于难。后来蕲州人为此立庙祭祀,是为“烈士庙”,原址在蕲州江边“龙矶夕照”景观处。史称“嘉定蕲难”。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其实这话是不准确的。如赵放所说,不能以先人的好坏来判断后人才能的高低和品质的优劣。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05/24/c_132406213.htm
奸臣的子孙不一定是奸臣,忠臣的子孙不一定就是忠臣
怎么收藏帖子??
秦巨和秦桧没有血缘关系


王曾瑜先生是国内研究宋高宗的权威,著有《荒淫无道宋高宗》等。他告诉记者,他已从网上看到关于江宁发现“疑似秦桧墓”一事。史书上对于秦桧怎么死的,及下葬时的详细记载比较少。但当时宋高宗离不开他,没有秦桧,南宋与北方的“和谈”就会破裂,他的“臣皇帝”就当不成。所以宋高宗当时向秦桧“承诺”:让他当“终身宰相”。但尽管秦桧权力很大,权倾朝野,在家里却是一个“怕老婆的人”。其妻王氏不生,现在书上记载的秦桧的儿子秦喜,其实是王氏哥哥的庶子,所以后来不少人都说秦桧没有亲生儿子。其实这是错误的,秦桧有亲生儿子,其名叫林一飞,时当“右司员外郎”,是秦桧与婢女所生,但王氏不容不认。至于林一飞,因秦桧是奸相,也无心再认,后来不知所终。

秦巨是秦喜的后代。

生物学的父亲与人伦学的父亲之别而已,文(jian)人(huo)就是矫情
先搞清楚了秦相国是和谈派不是投降派,哪部史书说过秦是怕死的汉奸?北宋末年大宋朝堂上的文臣武将里秦相国别的不敢比,比不畏生死勇气胆量那绝对是一等一的排名好吧。曾祖不怕死出个不怕死的曾孙又有什么好奇怪的?秦家后人里高官厚爵的多了去了,出过什么奸恶之徒?秦现在这么臭其实是南宋自孝宗起皇帝主战立牌坊的反面典型,代高宗挨了。
关宁铁骑 发表于 2015-4-28 19:26
奸臣的子孙不一定是奸臣,忠臣的子孙不一定就是忠臣
接下来该说岳钟琪了
纪昀. 发表于 2015-4-28 22:14
先搞清楚了秦相国是和谈派不是投降派,哪部史书说过秦是怕死的汉奸?北宋末年大宋朝堂上的文臣武将里秦相国 ...
赵鼎那才叫和谈派,打不过就不打。秦桧就是投降派,打得过也不打。

考虑一下历史上秦桧是怎么带着老婆仆人丫鬟从北方千里迢迢“安全逃归”和金朝在绍兴和议中要求秦桧当宋朝前所未有的终身宰相,秦桧是什么样的人不是很清楚吗?

靖康年人物——秦桧

秦桧在靖康年的相关记载,如边机三事等存在重大矛盾和漏洞,恐非信史,而是事后杜撰出来的欺人之谈。秦桧当政后对宋高宗朝的史料进行了大规模的篡改、毁损,不仅针对他当政期正在发生的事件,也针对此前已经发生了的历史事件。例如他追毁自己第一次罢相的制词,大幅篡改乞存赵氏的议状的内容,而乞存赵氏议状一事发生在宋钦宗靖康年间。所以涉及到他本人的记载屡被改动并不令人意外。

一、 边机三(四)事之疑

宋史秦桧本传中有靖康初,秦桧“上兵机四事”的内容提要,而原文在《靖康会要》卷七,五月十一日;在《会编》卷二十八中,此奏被记为“边机三事”,考其前三事文字小异,内容是相同的。《靖康要录》所引“边机四事”中,“正月七日,金人至城下。初八日,进状。”及其后秦桧的另一个札子内的“又于初八日进状”可知,此状应写于靖康元年正月初八日,或者至少是预定应写于此时。而《会编》记载于正月初四,录此存疑。无论是正月初四还是初八,无论是三事或四事中的任一版本,这个奏议在时间线上存在重大纰漏,显示出明确的事后编造的痕迹。

纰漏一:“金国……进有大河之隔”
按当时的形势,黄河于正月初三失守,金军渡过黄河,北宋的太上皇宋徽宗在初三夜里出逃,童贯带领精锐军队扈从而去。全城大震。黄河作为东京城北的最后一道天险,其能守与否事关城中每个人的生死。秦桧当时身在东京城为官,在黄河失守后数天内对这样重大的事件仍然一无所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纰漏二:秦桧请议“四镇”
按《会编》和《大金吊伐录》的记载,金方向宋朝要求四镇发生在正月初九,相关文件送抵北宋朝廷时已是夜间,事实上是初十日才被宋廷接收。此前迟至正月初七,金方仍明确地向宋方要求“以黄河为界”割地。在初九日之前,金方从未提出割让“四镇”,秦桧自然无从得知,那么在初八日请议“四镇”并且写出了“朝廷前日与之议四镇事,百僚不得预闻”,而且“百僚不得预闻”这一细节完全符合初十日当天北宋朝廷割四镇的情况。此议状自称写于正月初八,却称初十日所发生的事件为初八的前日之事,其错谬可见。

与此同时,“金国……进有大河之隔”和 请议“四镇”和议条款本身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议状中:金兵没有渡河时,四镇条款还没被提出过;当双方开始商议四镇的和议条款时,黄河失守已六天以上。

秦桧在建炎四年全家从虏中“逃归”,不得不编造理由和情节以塞众听。而且这个编造非常关键,如果编造不妥会被识破奸细的身份甚至断送自己乃至全家性命。但是在这次编造也不成功,不得不多次修改。如果不是遇上赵构那样极品的皇帝,至少秦桧的政治生涯早就结束了。这也许能说明秦桧一向编不圆故事,但是,全家逃归必须要解释,费力编造个“边机三(四)事”的议状出来有什么必要呢?

二、 失了本心的割地使

按宋史秦桧的本传,靖康年初他曾被派给张邦昌“干当公事”,“专为割地,失臣本心”,辞免后再任割地使。即使从本传中也可以看出,秦桧已经丢掉了他的“本心”,接受了割地的任务。而事实上,第一次割地是在正月十四,当时割地诏书被主战派名臣李纲扣留,失去了诏书这一最高且唯一的权威文件,割地使怎样成行还是个问题。一个人跑到军事重镇空口说白话道:皇帝把你们割让给敌人了……显然不会奏效。这才是第一次割地使不能成行的关键所在。第二次割地的形势更加严峻。当时,姚平仲劫金营不果,执宰和台谏欺骗皇帝宋钦宗,把一次杀伤相当,折损不过千人、甚至说不上失败的军事行动歪曲为大败,称勤王军“无复存者”,于是宋钦宗震恐,不计后果开始重新无条件地求和,于是被李纲扣押的三镇诏书终于被下发到了割地使手里。可以简单地说一句,肯于在这种时刻出任割地使的,绝对是无视三镇对于国防的重要性、无视国家利益、大节有亏的人。而且这次割地也没有最终完成。《传信录》记载“中山、河间两镇兵民以死固守,不肯下。肃王、张邦昌及割地使等躬至城下说谕,即以矢石及之乃退,沿边诸郡亦然。”秦桧奉使割河间地,显然他在城下挨了爱国军民的矢石,被迫狼狈逃回,割地的使命就这样可耻地失败了。

现在我们发现,如果没有论边机四事,秦桧第一次登上北宋政治舞台就是这次失败的割地,暴露了他从一开始就是卖国投降派的本来面目。

三、 被和谐掉的关键奉使

在《大金吊伐录》中有两次秦桧奉使的记录而宋方无载,这是十分奇怪的。宋朝的历史记载之繁密系统,金方完全不能相比。为什么金人有载而宋人无载呢?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七日,秦桧奉使“求哀请命”; 二十九日,秦桧再次奉使,商谈宋钦宗亲往金营“祈哀致谢”中的细节,如地点时间等。当时的背景是,东京城第二次被围,金兵要求太上皇宋徽宗出城使金,遭到宋钦宗拒绝;有大臣怂恿钦宗亲自去,宋钦宗也表示拒绝,并且指着自己的衣带说“事急,有此而已”,即宁可上吊自尽也不肯出使金营。态度可谓极为坚决。但是仅仅一两天后他的态度发生巨变,至于何以有如此变化,直到秦桧奉命去商谈宋钦宗亲自出使的问题在宋人的记载里完全是一片空白。这并不是偶然现象。秦桧作为割地使的两次出使,属于官方记录的《靖康要录》里同样也无载,后人不得不求助于其他来源的资料才能梳理出当年的情形。这样,我们至少已经知道《靖康要录》中事关秦桧的资料是被削减、篡改过的。但是有个问题仍然令人不解:衔命出使很正常,为什么要和谐掉呢?

《会编》卷75,宇文虚中写刘韐死节一事中透露了如下情况:

“京师失守,公卿郎吏交首伪庭,往往为之领袖耳目。至诳迫君父、告捕宗室,致之穹庐之下。天地凄惨,神人愤泣。”

宇文说,君父是被奸臣们连骗带吓地强送进敌人军营的。倒不是我们现在指责秦桧以宋臣身份出使,实际在做出卖皇帝的事情,而是秦桧自己非把相关资料咔嚓掉,显得十分做贼心虚。

综上,靖康年间秦桧相关的资料不加详考无法取信,所谓边机三事等是秦桧本人杜撰出来的谣言。

同样的,赵构在靖康年的行为也存在以上问题。


原始文明 发表于 2015-4-29 09:21
赵鼎那才叫和谈派,打不过就不打。秦桧就是投降派,打得过也不打。

考虑一下历史上秦桧是怎么带着老婆 ...
历史?那就找出史书来看吧,史版不用口水的,投降与否见史书记载。
纪昀. 发表于 2015-4-29 09:36
历史?那就找出史书来看吧,史版不用口水的,投降与否见史书记载。
9楼那么长的帖子你看不见?


有人要给秦桧翻案,自己只会空口无凭的说秦桧不怕死什么的,却要我拿史料。

好吧,满足他的愿望。
{:soso_e129:}

在当时的宋朝俘虏中,只有秦桧是唯一能享受特殊待遇的人物。

  由于金国统帅粘罕的推荐,金国皇帝对秦桧极为赏识。在流放徽、钦二帝及其他赵宋宗室大臣时,惟独秦桧不被流放,惟秦桧“不与徙”(《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并将秦桧赐给金国元帅左监军挞懒为“任用”, “任用者,犹执事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

  金太祖的四太子完颜兀术(即小说书中的“金兀术”),还专门宴请秦桧,而左右侍酒的人,也都是“中都贵戚王公之姬妾”(章颖著《皇宋中兴四将传》卷2《岳飞传》)。

  秦桧得到这样的知遇之恩,自然受宠若惊,感恩戴德,便卑躬屈膝地投靠了金国女真人,依金国权贵挞懒“以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谄事挞懒,顷心为之用”(《鹤林玉露》卷5,《格天阁》)。

  挞懒也优待秦桧,“亦厚待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


完颜粘罕(汉名宗翰,本名粘没喝)认为秦桧有见识,又能“尽忠”于金国女真人。完颜粘罕(汉名宗翰,本名粘没喝)还说:我喜欢秦桧这个人,所以才把他“置之军中”,不到半年,“其言皆验”,秦桧他不仅已经投靠了我们,而且还提出了“南自南,北自北”的策略。“若纵其归国,必是得志,可济吾事””(《脚气集》)。其他金国权贵也认为完颜粘罕(宗翰)所说的话有道理。

  而秦桧自卖身投靠金国女真人后,的确不断用实际行动表明他是真心实意为其金国主子服务的。在楚州之战时,秦桧为挞懒劝降宋将的目的虽未达到,但秦桧的行为却表现了对金国主子的忠心。

  金国女真统治者们在经过多次对秦桧“试之以事”之后,普遍认为“南臣贫薄,唯桧温实”。也就是说,他们对秦桧经过多次考验以后,对秦桧是完全信赖得过的(《大金国志》卷13)。

  同时,金国女真统治者们还认为秦桧在靖康末年,给金国上书请存赵氏,成为俘虏,在南宋朝廷里也留下了“忠义”的名声,是以“天下高之”。有了这件迷人的外衣作伪装,送秦桧回去,就容易掩盖其内奸的真面目,而且还能取信于南宋朝廷。

  所以,金国女真统治者们就把决策告知秦桧,“阴以桧约””(《鹤林玉露》 卷5,《格天阁》),要他回南宋后,“俾结和议为内助”(《三朝北盟会编》卷220《中兴姓氏录》)。即是要秦桧南归充当内奸,从内部破坏南宋的抗金事业。秦桧当然非常乐意,结果女真统治者也就“纵之南归”了”(《鹤林玉露》 卷5,《格天阁》)。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秋,在宋高宗赵构接连向金国最高统治者们上书乞哀之际,金国女真贵族们又出动了大军,还带上在燕、云、两河等地强征的剃头签兵,分兵数路,再次大举南侵攻宋。在这次侵宋战争中,金国元帅左监军完颜挞懒(昌)负责淮南战场,完颜兀术(宗弼)负责江南战场。

  这次南侵,完颜挞懒带兵攻取淮东。过去秦桧为御史中承,又是南方人,对南宋的情况很熟悉,完颜挞懒就利用秦桧这条走狗,“命桧以任用偕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8)。

  秦桧不满足于独身前往,还想带他的妻子王氏一同随行,似又摸不透金将的底蕴,夫妻俩便假装争吵。王氏故意大声地叫嚷说:“大金国以汝为任用,而弃我于途中耶?”(《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8)。

  因挞懒的住所和秦桧的住址相邻,挞懒的妻子一车婆听见争吵后,便过来相问。王氏把争吵的缘由告诉了她,一车婆即安慰她说:不用顾虑,金国的法律允许家属随军。一车婆回家后,便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挞懒。

  挞懒要利用秦桧,对他当然不同于南宋的一般降将,也用不着扣留他的家属作为人质,所以就准许了王氏随军而行。于是,秦桧夫妻两人,便一同地为挞懒的侵宋卖力。秦桧在挞懒军中为“军事参谋”,兼充“随军转运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8转引《中兴遗史》)。


  公元1130年(南宋建炎四年,金国天会八年)十月,秦桧带着妻子王氏、小奴砚童、小婢兴儿以及亲信高益恭等一班随从,乘船满载着丰厚的财宝,从刚刚被金兵攻陷不久的楚州(今江苏淮安)投奔涟水军(今江苏涟水)宋军丁襈(同“祀”字)的水寨,恰好被丁襈的巡逻兵捉获,并要杀他。

  秦桧说:“我是御史中丞秦桧。这里有没有秀才,应该知道我的姓名。”

  有个卖酒的王秀才,不认识秦桧,但装作认得秦桧的样子,一见就作个大揖说,“中丞劳苦,回来不容易啊!”

  大家以为王秀才既然认识秦桧,就不杀他了,而以礼相待。

  为了蒙混过关,秦桧编造了一套谎言,说他是如何如何地杀掉了“金人监己者,奔舟而来”,把自己装成一副英雄汉的架势。

  但是丁襈的部将对秦桧的回来颇有怀疑,认为宋金两军正在对战,秦桧怎么可能带着全家人并且还带着这么多的财宝平安无事地从金国回来呢?所以,定然是金国女真人暗中派遣秦桧回来当奸细,“宜速诛之,以绝后患”。

  宋军参议王安道、机宜冯由义都不同意这样做,他们极力保护秦桧,认为秦桧是宋钦宗时的中丞,如果杀掉了他,将来南宋朝廷追究起来,对丁撰军实为不利。这样,秦桧才免了做刀下之鬼,被送回到南宋朝廷的行在。


  秦桧回到南宋朝廷之后,继续捏造自己如何从金国逃回南宋的谎言。但对秦桧的谎言,当时南宋朝廷的许多官员都表示怀疑。

  南宋大臣们提出了种种疑问,他们认为:

  第一,当初,何樐、孙傅、司马朴和秦桧一起被金人押到北方并遭到拘禁,何樐、孙傅、司马朴三人都不能够回来,为什么秦桧能够单独回来?

  第二,从燕山府(今北京地区)到楚州(今江苏淮安)将近三千里路,在这样漫长的地带怎么会没有金人防禁呢?秦桧又怎么能够逾河越海而又不被金人觉察呢?

  第三,秦桧自称是随军至楚州后乘金人不备而逃走回来的,那么最多也只能是他一个人逃脱,但是他却能够带着妻子王氏以及许多随从一起逃回。

  第四,秦桧说在涟水军时宋将要杀他,是为要贪图他的“囊橐”之财,既然他有“囊橐”之财,既然他带着那么多金银财宝,又怎么会是逃回来的呢?

  对于这一连串的疑问,秦桧是无法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释的。南宋朝臣们在议论纷纷之后,大家一致推测说:莫非秦桧在金国“尝倡和议,而挞懒纵之使归”乎?这些疑问和推测,都说明了不管秦桧是如何巧妙地伪装,终究也瞒不住人们雪亮的眼睛。

  而这些疑问只有秦桧的密友时任南宋宰相范宗尹和李回为秦桧辩解。


有人要给秦桧翻案,自己只会空口无凭的说秦桧不怕死什么的,却要我拿史料。

好吧,满足他的愿望。
{:soso_e129:}

在当时的宋朝俘虏中,只有秦桧是唯一能享受特殊待遇的人物。

  由于金国统帅粘罕的推荐,金国皇帝对秦桧极为赏识。在流放徽、钦二帝及其他赵宋宗室大臣时,惟独秦桧不被流放,惟秦桧“不与徙”(《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并将秦桧赐给金国元帅左监军挞懒为“任用”, “任用者,犹执事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

  金太祖的四太子完颜兀术(即小说书中的“金兀术”),还专门宴请秦桧,而左右侍酒的人,也都是“中都贵戚王公之姬妾”(章颖著《皇宋中兴四将传》卷2《岳飞传》)。

  秦桧得到这样的知遇之恩,自然受宠若惊,感恩戴德,便卑躬屈膝地投靠了金国女真人,依金国权贵挞懒“以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谄事挞懒,顷心为之用”(《鹤林玉露》卷5,《格天阁》)。

  挞懒也优待秦桧,“亦厚待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


完颜粘罕(汉名宗翰,本名粘没喝)认为秦桧有见识,又能“尽忠”于金国女真人。完颜粘罕(汉名宗翰,本名粘没喝)还说:我喜欢秦桧这个人,所以才把他“置之军中”,不到半年,“其言皆验”,秦桧他不仅已经投靠了我们,而且还提出了“南自南,北自北”的策略。“若纵其归国,必是得志,可济吾事””(《脚气集》)。其他金国权贵也认为完颜粘罕(宗翰)所说的话有道理。

  而秦桧自卖身投靠金国女真人后,的确不断用实际行动表明他是真心实意为其金国主子服务的。在楚州之战时,秦桧为挞懒劝降宋将的目的虽未达到,但秦桧的行为却表现了对金国主子的忠心。

  金国女真统治者们在经过多次对秦桧“试之以事”之后,普遍认为“南臣贫薄,唯桧温实”。也就是说,他们对秦桧经过多次考验以后,对秦桧是完全信赖得过的(《大金国志》卷13)。

  同时,金国女真统治者们还认为秦桧在靖康末年,给金国上书请存赵氏,成为俘虏,在南宋朝廷里也留下了“忠义”的名声,是以“天下高之”。有了这件迷人的外衣作伪装,送秦桧回去,就容易掩盖其内奸的真面目,而且还能取信于南宋朝廷。

  所以,金国女真统治者们就把决策告知秦桧,“阴以桧约””(《鹤林玉露》 卷5,《格天阁》),要他回南宋后,“俾结和议为内助”(《三朝北盟会编》卷220《中兴姓氏录》)。即是要秦桧南归充当内奸,从内部破坏南宋的抗金事业。秦桧当然非常乐意,结果女真统治者也就“纵之南归”了”(《鹤林玉露》 卷5,《格天阁》)。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秋,在宋高宗赵构接连向金国最高统治者们上书乞哀之际,金国女真贵族们又出动了大军,还带上在燕、云、两河等地强征的剃头签兵,分兵数路,再次大举南侵攻宋。在这次侵宋战争中,金国元帅左监军完颜挞懒(昌)负责淮南战场,完颜兀术(宗弼)负责江南战场。

  这次南侵,完颜挞懒带兵攻取淮东。过去秦桧为御史中承,又是南方人,对南宋的情况很熟悉,完颜挞懒就利用秦桧这条走狗,“命桧以任用偕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8)。

  秦桧不满足于独身前往,还想带他的妻子王氏一同随行,似又摸不透金将的底蕴,夫妻俩便假装争吵。王氏故意大声地叫嚷说:“大金国以汝为任用,而弃我于途中耶?”(《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8)。

  因挞懒的住所和秦桧的住址相邻,挞懒的妻子一车婆听见争吵后,便过来相问。王氏把争吵的缘由告诉了她,一车婆即安慰她说:不用顾虑,金国的法律允许家属随军。一车婆回家后,便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挞懒。

  挞懒要利用秦桧,对他当然不同于南宋的一般降将,也用不着扣留他的家属作为人质,所以就准许了王氏随军而行。于是,秦桧夫妻两人,便一同地为挞懒的侵宋卖力。秦桧在挞懒军中为“军事参谋”,兼充“随军转运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8转引《中兴遗史》)。


  公元1130年(南宋建炎四年,金国天会八年)十月,秦桧带着妻子王氏、小奴砚童、小婢兴儿以及亲信高益恭等一班随从,乘船满载着丰厚的财宝,从刚刚被金兵攻陷不久的楚州(今江苏淮安)投奔涟水军(今江苏涟水)宋军丁襈(同“祀”字)的水寨,恰好被丁襈的巡逻兵捉获,并要杀他。

  秦桧说:“我是御史中丞秦桧。这里有没有秀才,应该知道我的姓名。”

  有个卖酒的王秀才,不认识秦桧,但装作认得秦桧的样子,一见就作个大揖说,“中丞劳苦,回来不容易啊!”

  大家以为王秀才既然认识秦桧,就不杀他了,而以礼相待。

  为了蒙混过关,秦桧编造了一套谎言,说他是如何如何地杀掉了“金人监己者,奔舟而来”,把自己装成一副英雄汉的架势。

  但是丁襈的部将对秦桧的回来颇有怀疑,认为宋金两军正在对战,秦桧怎么可能带着全家人并且还带着这么多的财宝平安无事地从金国回来呢?所以,定然是金国女真人暗中派遣秦桧回来当奸细,“宜速诛之,以绝后患”。

  宋军参议王安道、机宜冯由义都不同意这样做,他们极力保护秦桧,认为秦桧是宋钦宗时的中丞,如果杀掉了他,将来南宋朝廷追究起来,对丁撰军实为不利。这样,秦桧才免了做刀下之鬼,被送回到南宋朝廷的行在。


  秦桧回到南宋朝廷之后,继续捏造自己如何从金国逃回南宋的谎言。但对秦桧的谎言,当时南宋朝廷的许多官员都表示怀疑。

  南宋大臣们提出了种种疑问,他们认为:

  第一,当初,何樐、孙傅、司马朴和秦桧一起被金人押到北方并遭到拘禁,何樐、孙傅、司马朴三人都不能够回来,为什么秦桧能够单独回来?

  第二,从燕山府(今北京地区)到楚州(今江苏淮安)将近三千里路,在这样漫长的地带怎么会没有金人防禁呢?秦桧又怎么能够逾河越海而又不被金人觉察呢?

  第三,秦桧自称是随军至楚州后乘金人不备而逃走回来的,那么最多也只能是他一个人逃脱,但是他却能够带着妻子王氏以及许多随从一起逃回。

  第四,秦桧说在涟水军时宋将要杀他,是为要贪图他的“囊橐”之财,既然他有“囊橐”之财,既然他带着那么多金银财宝,又怎么会是逃回来的呢?

  对于这一连串的疑问,秦桧是无法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释的。南宋朝臣们在议论纷纷之后,大家一致推测说:莫非秦桧在金国“尝倡和议,而挞懒纵之使归”乎?这些疑问和推测,都说明了不管秦桧是如何巧妙地伪装,终究也瞒不住人们雪亮的眼睛。

  而这些疑问只有秦桧的密友时任南宋宰相范宗尹和李回为秦桧辩解。
原始文明 发表于 2015-4-29 09:40
9楼那么长的帖子你看不见?
除了胡说还有什么?全是主观推断。朝庭派你去办割地的事你就是汉奸,你能从金国安然回来,你就是汉奸。你不主张打你铁定汉奸
这种幼儿园的逻辑思维方式还是算了吧,要不要我推算一下中兴四将个个大汉奸的过程?南宋第一功臣守蜀的吴氏兄弟那更是妥妥地汉奸了,大敿当前虐杀抗金名将,之后不敢接敿,转战千里,把西北一带大好的抗金形势全给毁了。等到守蜀之后更可恶了,依托天险不思进取,只图享乐,还拉拢各路军阀,送钱送女人。等到各路大军痛击金兵时他们却畏惧不前,养寇自重,还把广大热血报军的好男儿给遣散了,不让他们上前线杀敌报国,收复故土。在是否出兵北伐上,更是重来没看他有过奏书,与投降卖国的高宗集团狼狈为奸,妥妥地大汉奸啊!
       本人读书少,诚如文中所述,“宋宁宗决定封秦巨为蕲州通判兼领守备使”,按职务来说那秦巨充其量只是蕲州二把手而已,上头还有知州,宋时的知州可是兼领文武事的,何来“宋宁宗把蕲州交给秦巨”?
    吹捧太过,这马屁也过于夸张了
如果不是赵构的意思,就凭秦桧一人,能把岳飞整死
如果不是赵构的意思,就凭秦桧一人,能把岳飞整死
我只知道宋体字是秦侩发明的。

纪昀. 发表于 2015-4-29 09:58
除了胡说还有什么?全是主观推断。朝庭派你去办割地的事你就是汉奸,你能从金国安然回来,你就是汉奸。你 ...


不但继续玩故意装看不见大法,现在又加上转进大法了。{:soso_e113:}



  对于秦桧当权期间南宋朝廷所奉行的卖国政策,南宋史家吕中在《中兴大事记》一书之中作出了如下揭批:
  
  『绍兴十年,金人渝盟,军民皆归咎于秦桧,而桧傲然不动。顺昌既捷之后,先窜赵鼎,而人无敢言矣!拓皋既捷之后,尽罢诸将,而兵隶御前矣!
  
  向者战败而求和,今则战胜而求和矣!向者战败而弃地,今则战胜而弃地矣!
  
  向者战败而使命之费犹有限,今岁币银、帛各二十万两、匹,而贺礼又有金器千两、银器万两、锦帛千匹矣!
  
  岳飞复唐、邓、陈、蔡,张俊复亳、宿,韩世忠复海州,吴璘复商、秦,吴玠复方山、和尚原,皆间关百战而后得,今吾不能有其地,反尽割于虏,听其分画矣!
  
  韩世忠田金陵,岳飞田鄂、汉,王之奇田两淮,吴玠田梁、洋,樊宝、宗纲田荆州,皆累年经营而后成,今吾不能屯田,反使虏创屯田军于河南矣!
  
  吾国之民不肯入虏,杀之犹不从,而朝廷必以予虏,使遗民饮泣内恨,而中原人心失矣!
  
  李世辅不顾其亲来归,兀术畏避其忠勇,朝廷竟置之谪籍,而中原豪杰之心失矣!
  
  士大夫陷没虏中,家属有在中国者,桧徇虏人之情而悉还之。方其去时,如赴井陉,而吾国衣冠之气皆沮矣!
  
  张俊深忌岳飞、刘锜,每言飞赴援迟,而锜战不力,遂于秦桧谋,斥锜而杀飞,而天下忠愤之气皆沮矣!』
  
  (宋人所著《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28,《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21转引南宋史家吕中《中兴大事记》)

纪昀. 发表于 2015-4-29 09:58
除了胡说还有什么?全是主观推断。朝庭派你去办割地的事你就是汉奸,你能从金国安然回来,你就是汉奸。你 ...


不但继续玩故意装看不见大法,现在又加上转进大法了。{:soso_e113:}



  对于秦桧当权期间南宋朝廷所奉行的卖国政策,南宋史家吕中在《中兴大事记》一书之中作出了如下揭批:
  
  『绍兴十年,金人渝盟,军民皆归咎于秦桧,而桧傲然不动。顺昌既捷之后,先窜赵鼎,而人无敢言矣!拓皋既捷之后,尽罢诸将,而兵隶御前矣!
  
  向者战败而求和,今则战胜而求和矣!向者战败而弃地,今则战胜而弃地矣!
  
  向者战败而使命之费犹有限,今岁币银、帛各二十万两、匹,而贺礼又有金器千两、银器万两、锦帛千匹矣!
  
  岳飞复唐、邓、陈、蔡,张俊复亳、宿,韩世忠复海州,吴璘复商、秦,吴玠复方山、和尚原,皆间关百战而后得,今吾不能有其地,反尽割于虏,听其分画矣!
  
  韩世忠田金陵,岳飞田鄂、汉,王之奇田两淮,吴玠田梁、洋,樊宝、宗纲田荆州,皆累年经营而后成,今吾不能屯田,反使虏创屯田军于河南矣!
  
  吾国之民不肯入虏,杀之犹不从,而朝廷必以予虏,使遗民饮泣内恨,而中原人心失矣!
  
  李世辅不顾其亲来归,兀术畏避其忠勇,朝廷竟置之谪籍,而中原豪杰之心失矣!
  
  士大夫陷没虏中,家属有在中国者,桧徇虏人之情而悉还之。方其去时,如赴井陉,而吾国衣冠之气皆沮矣!
  
  张俊深忌岳飞、刘锜,每言飞赴援迟,而锜战不力,遂于秦桧谋,斥锜而杀飞,而天下忠愤之气皆沮矣!』
  
  (宋人所著《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28,《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21转引南宋史家吕中《中兴大事记》)
张俊深忌岳飞、刘锜,每言飞赴援迟,而锜战不力,遂于秦桧谋,斥锜而杀飞,而天下忠愤之气皆沮矣!』
  

路边八卦吗?我天朝有正经二十四史,史官是正经职位,除了目下有良心的青年史学家,木人会写出这种垃圾来搞笑的以后十八道金牌是不是也要入史?
如果不是赵构的意思,就凭秦桧一人,能把岳飞整死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真实的历史也许是岳飞不像流传的那样好!秦桧不像传说的那样坏!反正从古至今,没有哪个朝代允许效忠个人的私人武装性质的存在,岳家军的称呼本身就注定岳飞的命运了,岂是秦桧一人的问题?
秦桧就是金国派出的间谍.基本属实.
5114 发表于 2015-4-30 17:43
秦桧就是金国派出的间谍.基本属实.
间谍未必,但绝对是亲金派的头子。
wang_y0767 发表于 2015-4-30 17:03
真实的历史也许是岳飞不像流传的那样好!秦桧不像传说的那样坏!反正从古至今,没有哪个朝代允许效忠个人的 ...
请你论证一下由于戚家军和刘邓大军的称呼,注定戚继光和刘伯承的命运。

岳飞所率的军队是南宋朝廷的正规军,其称呼曾有变动。例如建炎四年,南宋将自己的正规部队改称为神武军,番号分为前后左中右,岳飞所部的正式名称是“神武后军”;绍兴五年南宋又将神武军改称为行营护军,于是岳飞所部就是“行营后护军”。其余部队情况相同,行营中护军被称为张家军,行营前护军即韩家军、行营左护军是刘家军,行营右护军就是吴家军。这些称呼只是惯称,和部队的所属毫无关系。
惟有淫者留其名 发表于 2015-4-29 10:40
我只知道宋体字是秦侩发明的。
感觉人云亦云,并无根据吧?
秦桧本身不怕死,金人灭北宋,秦桧在金人年前并不屈服,并因此受到金人的尊敬。

归南宋后,是高宗铁了心坚决要议和,秦桧才积极张罗议和的,假如皇帝解决抵抗,他也会积极参与抵抗。

当时的情况抵抗与议和各有利弊,不能简单的说议和就是错的,抗战就是对的。
原始文明 发表于 2015-5-1 14:29
请你论证一下由于戚家军和刘邓大军的称呼,注定戚继光和刘伯承的命运。

岳飞所率的军队是南宋 ...
历史上戚家军的确是私人武装,是戚继光看中义乌人勇猛而用自家钱款私募的军队,但人数不多,所以也不成大气。因为明朝的主力还是东北对付蒙古,京城卫戍的军队。
至于刘邓大军再牛也有林彪的四野制衡着,解放军的四大野战军虽有强弱,也各有山头,但谁也不是独大,毛主席的很好的处理了这些关系,在这点上毛主席可以说是古今第一的处理高手!!
不过岳飞的军队确是南宋最有战斗力的,某种程度上说是一家独大的。历史上这种情形下的领军着都没好下场:韩信,岳飞,年羹尧!当然也有最后成功上位,搬倒皇帝的!比如:袁世凯。
而且,岳飞是被南宋皇帝赐死,而不是被秦桧害死,也是历史的另一说法。甚至更离奇的说,岳飞其实是皇帝的弟弟,岳飞后背的四个字:精忠报国。其实是老王的一枚印章,作为信物的。岳母怕印章过于敏感,就干脆把印章烧红烫在岳飞背上。所以,赐死岳飞时,还要确认背上的字是否存在。当然这都是各种传说而已。
原始文明 发表于 2015-5-1 14:29
请你论证一下由于戚家军和刘邓大军的称呼,注定戚继光和刘伯承的命运。

岳飞所率的军队是南宋 ...
历史上戚家军的确是私人武装,是戚继光看中义乌人勇猛而用自家钱款私募的军队,但人数不多,所以也不成大气。因为明朝的主力还是东北对付蒙古,京城卫戍的军队。
至于刘邓大军再牛也有林彪的四野制衡着,解放军的四大野战军虽有强弱,也各有山头,但谁也不是独大,毛主席的很好的处理了这些关系,在这点上毛主席可以说是古今第一的处理高手!!
不过岳飞的军队确是南宋最有战斗力的,某种程度上说是一家独大的。历史上这种情形下的领军着都没好下场:韩信,岳飞,年羹尧!当然也有最后成功上位,搬倒皇帝的!比如:袁世凯。
而且,岳飞是被南宋皇帝赐死,而不是被秦桧害死,也是历史的另一说法。甚至更离奇的说,岳飞其实是皇帝的弟弟,岳飞后背的四个字:精忠报国。其实是老王的一枚印章,作为信物的。岳母怕印章过于敏感,就干脆把印章烧红烫在岳飞背上。所以,赐死岳飞时,还要确认背上的字是否存在。当然这都是各种传说而已。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秦如何不屈服?他自己说的?那为什么金国议和条件中有一条是要让秦成为终身制宰相?议和不一定是卖国但把岳飞赵鼎这些主战派全害死就是救国?
关宁铁骑 发表于 2015-4-28 19:26
奸臣的子孙不一定是奸臣,忠臣的子孙不一定就是忠臣
比如说龚自珍就有个好儿子龚半伦······


编辑掉了。。。。。。。。。。。。

编辑掉了。。。。。。。。。。。。
秦桧是南宋奠基人级别的存在,他的三大政绩,1,甘闯雷区,为南宋中央收回军政财三大权,结束南宋初年事实上军阀割据的局面,实现军令政令财政统一于中央。2,扭转南宋初期几十年财政入不敷出,不得不一再割让地方权利给军阀的恶性循环,把南宋变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富裕朝代。3,在其任上完成南宋军由陆军为主改变为由水师为主力的军事改革,扭转南宋初期由于缺马造成的极端军事困境,使南宋由不堪一击变成主帅不在时,只需一毫无军事经验的劳军文官喊几嗓子,就能轻取海陵王的固若金汤。
没有秦桧,就没有南宋150年的国运。正因为这个原因,孝宗夺权时,将其视为眼中钉,即便其已死去多年,也要拼命捕风捉影将其摸黑,以消除其政治影响力。岳飞死于绍兴十一年的谋反,证据确凿,明证典刑,与秦桧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污蔑。

1,收三大权:
元代成书的《文献通考》里记载:
自靖康破坏,维扬仓卒,海道艰难,杭越草创,天下远者命令不通,近者横溃莫制。国家无威信以驱使强悍,而诸将自夸雄豪,刘光世、张俊、吴玠兄弟、韩世忠、岳飞各以成军雄视海内,其玩寇养尊,无若刘光世;其任数避事,无若张俊。当是时也,廪稍惟其所赋,功勋惟其所奏。将版之禄,多於兵卒之数。朝廷以转运使主〈食鬼〉饷,随意诛剥,无复顾惜,志意盛满,仇疾互生,而上下同以为患矣。及张俊收光世兵柄,制取无策,吕祉以疏俊趣之,一旦杀帅,卷甲而遁。其後秦桧虑不及远,急於求和,以屈辱为安者,盖忧诸将之兵未易收,浸成疽赘,则非特北方不可取,而南方亦未易定也。故约诸军支遣之数,分天下之财,特命朝臣以总领之,以为喉舌出纳之要。诸将之兵尽隶御前,将帅虽出於军中,而易置皆由於人主,以示臂指相使之势。向之大将,或杀或废,惕息俟命,而後江左得以少安。故知其为深患若此而已。

2,财政扭亏为盈:
“时秦桧为相,方损度为月近,且日虞四方财勇之不至,怒而不行”绍兴二十三年才实现的财政扭亏为盈,之前都是入不敷出。

3,秦桧前的南宋水师是一点即着的征用民船,在金人火箭前不堪一击,典型如黄天荡。
世忠舟皆張五糸兩,宗弼選善射者,乘輕舟,以火箭射世忠舟上五糸兩,五糸兩著火箭,皆自焚,煙焰滿江,世忠不能軍,追北七十裏,舟軍殲焉,世忠僅能自免。————金史
次日風止,我軍帆弱不能運,金人以小舟縱火,矢下如雨。孫世詢、嚴允皆戰死,敵得絕江遁去。世忠收餘軍還鎮江。————宋史
秦桧后如采石,装甲明轮,不惧箭矢,才有顶着金军箭雨,用冲撞战术大破金军渡江船队的本前提条件。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 ... /Songrivership3.jpg

审判岳飞的大理寺判决,跟秦桧根本没关系,属于被孝宗整体删除和篡改的历史。
  岳飞案复杂,有关判决的记载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3之中,摘录如下:

  奉圣旨就大理寺置司根勘闻奏:
  
  今勘到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阆州观察使、髙阳关路马步军副都总管、御前前军统制权副都统节制鄂州军马张宪;
  僧泽一;
  右朝议大夫、直秘阁添差、广南东路安抚司、参议官于鹏;
  右朝散郎添差、通判兴化军孙革;
  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提举醴泉观岳云;
  有荫人智浃;
  承节郎、进奏官王处仁;
  从议郎、授福州専管巡捉私盐蒋世雄
  及勘证得:

  前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岳飞所犯内:
  
  岳飞为因探报得金人侵扰淮南,前后一十五次受亲札指挥,令策应指置,坐观胜负,逗遛不进。及因董先、张宪问:“张俊军马怎生地?”言:“道都败了回去。”便指斥乗舆。及向张宪、董先道:“张家、韩家人马,你将一万人蹉踏了。”及因罢兵权后,令孙革写书与张宪,令措置别作擘画,令看讫焚之。及令张宪虚中探得四太子大兵前来侵犯上流,自后张宪啇议待反背,处守襄阳,及把截江两头,尽刧官私舟船。又累次令孙革奏报不实及制勘虚妄等罪。除罪轻外,法寺称律:临军征讨,稽期三日斩;及指斥乗舆情理,切害者斩。系罪重,其岳飞坐拥重兵,私罪上定断合,决重杖处死。\


  看详岳飞坐拥重兵于两军未解之间,十五次被受御笔,并遣中使督兵,逗遛不进。及于此时轧对张宪董先指斥乗舆,情理切害。又说与张宪、董先,要蹉踏张俊、韩世忠人马;及移书张宪,令指置别作擘画,致张宪意待谋反,处守襄阳等处,作过委是,情理深重。勅罪人情重法轻奏裁。\


  张宪为收岳云书,令宪别作擘画,因此,张宪谋反,要提兵僭处襄阳,投拜金人,因王俊不允顺,方有无意作过。言并知岳飞指斥,切害不敢陈首;并依随岳飞虚申无粮,进兵不得;及依于鹏书申岳飞之意,令妄申探报不实及制勘虚妄。除罪轻外,法寺称律谋叛绞,其张宪合依绞刑,私罪上定断合,决重杕处死,仍合依例追毁出身以来告勅文字,除名,本人犯私罪绞举官见行,取会侯到,别具施行。
yzhang00 发表于 2015-11-22 07:22
秦桧是南宋奠基人级别的存在,他的三大政绩,1,甘闯雷区,为南宋中央收回军政财三大权,结束南宋初年事实 ...

整个南宋在秦桧手里民不聊生,贪污腐败无耻成风,还在继续发明历史啊

继续啊,敢玩资料对砸 不


铁血汉唐 发表于 2015-11-22 20:47
整个南宋在秦桧手里民不聊生,贪污腐败无耻成风,还在继续发明历史啊

继续啊,敢玩资料对砸 不
除了孝宗搞的那些花边谣言,你拿得出什么来?拿出具体事实来啊!孝宗的那些谣言全部是廉价的口头攻击,基本没有任何可信的事实。
秦桧与岳飞最大的不同在于,秦桧是一名文官,而文官的政绩有长期性与显著性,古人形容,如日月,人所共见,既不能吹牛,也不可诋毁。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孝宗要打倒秦桧,就必须编造各种花边谣言,以求把公众视线从政绩方面转移到花边谣言上去,而达到无视那些政绩的目的。因为任何人只要知道秦桧的三大政绩,明白秦桧在南宋历史上奠基人的作用,就断然不会相信孝宗的诋毁,那么打倒秦桧也就无从谈起了。
yzhang00 发表于 2015-11-22 21:03
除了孝宗搞的那些花边谣言,你拿得出什么来?拿出具体事实来啊!孝宗的那些谣言全部是廉价的口头攻击,基 ...
真佩服啊,像你这种被一切宋人记载给揭穿的造谣者居然还好意思振振有词?

  孝宗就是因为太顺着他那太上皇没用的爹,才会在给岳昭雪上遮遮掩掩总不彻底。
yzhang00 发表于 2015-11-22 21:11
秦桧与岳飞最大的不同在于,秦桧是一名文官,而文官的政绩有长期性与显著性,古人形容,如日月,人所共见, ...
民不聊生贪官遍地,对外丧权辱国,就是秦桧唯一的政绩
秦桧与岳飞最大的不同在于,秦桧是一名文官,而文官的政绩有长期性与显著性,古人形容,如日月,人所共见, ...
你姓秦吧?
秦桧与岳飞最大的不同在于,秦桧是一名文官,而文官的政绩有长期性与显著性,古人形容,如日月,人所共见, ...
哟,好像宋人不买你的日月的帐哦

在秦桧专权当国时期,南宋财政由于秦桧集团的贪渎,陷入全面窘困,“府库无旬刀之储”。为了解决财政危机,秦桧大肆横征暴敛,秦桧“密谕江、浙监司暗增民税七八”,结果导致“民力重困,饿死者众”(《文献通考》卷5)。
  为了榨取民脂民膏,秦桧还禁止减免赋税,密令各地“间乞减免,理宜禁绝”,甚至不断增加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致使平民百姓大量破除。
  《宋史》卷174《食货志》记载:“自桧再相,密谕诸路,暗增民税七八,故民力重困,饿死者众”;
  《文献通考》卷5记载:“民力重困,饿死者众,皆桧之为也”(《文献通考》卷5)。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69记载:秦桧亲信曹泳任户部侍郎期间,“巧计百出,必为额外多方聚聚敛,较利之锱铢,割民之脂膏”。
  在秦桧及其党羽的治理下,南宋国困民穷,“饿死者众”,两淮、江南各地普遍出现萧条衰败景象。
  当时南宋老百姓评论说:“自秦太师讲和,民间一日不如一日”(《胡澹庵先生文集》卷14《与虞并甫》)
  “自桧当国二十年间,竭民膏血”“国之府库,无旬刀之储,千村万落,生理萧然”(《宋史》卷374《胡铨传》)。
  秦桧专权期间南宋出现的这个“萧然”景象,便是当代网络丑类所宣称的和议之后带来的“繁荣”!
北风呼呼 发表于 2015-11-23 17:28
哟,好像宋人不买你的日月的帐哦

在秦桧专权当国时期,南宋财政由于秦桧集团的贪渎,陷入全面窘困,“ ...
你那不是废话吗?这是宋孝宗在政治大清洗,以皇权篡改历史,没有随声附和的无耻文人,那才是真正有鬼。但是秦桧收三大权对于南宋这个战时政府的意义,你能否认吗?光头在大陆时一门心思就想做这个,一直败退到台湾后才实现。财政扭亏为盈的意义,你能否认吗?南宋之后的历史中,水师的关键作用,你能否认吗?南宋其他方面惨到什么程度,都能坚持抵抗,水师被蒙古水师消灭后,立即玩完。秦桧当政几十年,之前如何,之后如何,有充分对比,这么漫长的历史,即便是孝宗都无法篡改,只能搞你举的那些花边谣言,全部是单纯的口头攻击,一个可信的实例都没有。这样廉价的东西,你以为别人在文革里没有充分见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