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解放军借浓雾突破工事 国军哀叹天要灭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42:45
2015-04-27 09:0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万事最巧是天公,国民党军的突围时间,正好也是解放军的总攻时间,本来是一场围歼20多万人的恶战,却只用96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淮海战役取得了最后的完胜。
淮海战役:“天”助我也
天气作为战场环境条件的可变因素,在战争历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纵观国内外战事,因气象因素而影响战争结局的战例很多,淮海战役就是其中之一。
在淮海战役的三个阶段中都有天气“帮助”解放军的状况发生,以至于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军的许多高级将领和普通官兵,每每说到这场战役,都不约而同地说到这样一个观点:“天要灭蒋,这是天意使然。”
一场大雾
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围歼黄百韬的战斗中,第七兵团被华野包围在碾庄后,他们利用碾庄的有利地形和原有的工事固守待援,构筑了立体防御工事,形成了一方受攻、多方支援的交叉火力网。碾庄所有的深沟、道路、墙壁、地下,全部被黄百韬军队用密集的火炮和轻重机关枪、步枪武装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坚固堡垒。在碾庄正面仅200米宽的地方就布设了40挺重机枪。
解放军经过几天的战斗,解决掉外围的几个村庄,并将包围圈不断压缩。在向碾庄中心推进的战斗中,首先歼灭了战力较弱的第一○○军和第四十四军。第二十五军和第六十四军也受到打击,但其仍然保存较强的战力。1948年11月19日晚,解放军对碾庄的黄百韬兵团部展开了总攻,黄兵团利用碾庄独特的土圩和水壕构筑成多层的火力网,使解放军的进攻严重受阻,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经过一夜激战,解放军付出极大的代价仅突破了两道水壕和圩墙。
因为解放军最擅长的是打夜战,所以黄百韬认为天亮后解放军会暂缓攻击,以他现有的兵力是可以重新组织再夺回失去的阵地。可是,第二天碾庄地区突然天降大雾,浓雾迷蒙,朦朦胧胧的十步之内什么都看不见。黄百韬精心布置的各种火力在浓雾中既不能有效射击,更不能互相支援,全然无法发挥作用。而解放军却在浓雾的掩护下发起了猛烈进攻,并在碾庄这个小村庄内,凭借着浓雾的掩护进行近距离的巷战,将黄百韬赖以维系的工事堡垒逐个击破,也使国民党军赖以阻挡解放军的屏障和火力网失去了作用,解放军快速推进到碾庄的核心地带,国民党军上下无不哀叹:“天要灭蒋……”黄百韬见大势已去,只带着几名贴身随员,逃到了碾庄东面的大小院上第六十四军阵地作最后抵抗,两天后便兵败身亡。
碾庄战斗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雾,从徐州和河南方向前来救援黄百韬的国民党军就有足够的时间对攻打碾庄的华野部队实施反包围,与黄百韬内外夹击,如果那样,也许华野攻击的时间会拖得更长,战斗也会更加惨烈。
连日大雨
在淮海战役打响后不久,黄百韬兵团在碾庄地区被包围,徐州战事异常紧张。蒋介石急令集结在河南驻马店、确山一带的黄维第十二兵团“星夜兼程,驰援徐州”。
黄维兵团是一个全美式装备的机械化部队,下辖四个军和一个快速纵队,车辆辎重众多,是国民党军中装备精良的摩托化步兵部队,也是国民党军的王牌部队。在正常情况下,从驻马店机械化前进,只需几天的时间就可到达徐州。而此时华野攻打黄百韬兵团的战斗进行得很不顺利,如果来援的黄维兵团能够在正常时间抵达淮海战场,那么华野将会腹背受敌。然而,黄维兵团自11月8日开始东进,不久却遇上天降大雨。由于大雨连日不断、昼夜不停,道路泥泞不堪,机械化部队行进异常艰难,在这种情况下黄维兵团每天只能前进几公里,同时又遭到尾随十二兵团东进而来的中原野战军第二、第六纵队和地方武装在沿途不断地截击、侧击、阻击的袭扰,导致黄维兵团艰难行进,十天以后才到达涡阳蒙城地区的涡河一线,到此又受到中野一纵的顽强阻击,直到11月23日才到达南坪集浍河一线。然而,盼着黄维增援解围的黄百韬兵团已在22日被华野歼灭了。
天降大雪
1948年12月4日,从徐州撤退出来的国民党徐州“剿总”的第二、第十三、第十六三个兵团和直属部队约30万人被解放军包围在了河南永城陈官庄地区。
几天后,孙元良兵团在突围时被解放军歼灭。剩下的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被解放军压缩在青龙集和陈官庄纵横十多公里的狭小地区内,动弹不得。杜聿明部队离开徐州时,只带了几天的干粮,此时粮食早已吃光,部队供给只能靠抢掠老百姓的粮食和空投,甚至连弹药补充也是完全依靠空投。
然而,12月19日这天突然天降大雪。被包围的国民党军,原计划在这天由空军掩护下突围,因突如其来的大雪这一计划无法实施。大雪一直下到12月28日,在此期间飞机无法空投,包围圈内国民党军粮绝弹缺,许多国民党官兵饥寒难忍,纷纷逃往解放军阵地,在十多天里共有一万多人向解放军投降。
南京国民党政府和包围圈内的杜聿明、邱清泉、李弥都盼望着天气好转,恢复空投,组织部队突围。南京政府计划好一旦天气好转,便加紧空投粮弹,并由空军配合使用化学武器突围。国民党军终于熬到雪过天晴,决定1月6日实施突围,然而解放军指挥机关也已经发出1月6日开始对陈官庄进行总攻的命令。
万事最巧是天公,国民党军的突围时间,正好也是解放军的总攻时间,本来是一场围歼20多万人的恶战,却只用96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淮海战役取得了最后的完胜。
(姚冰阳 本文由民盟徐州市委供稿)
【延伸阅读】粟裕3次斗胆直陈改变战局 毛泽东赞淮海第一功
粟裕,湖南省湘西会同县人,侗族,1907年出生,1927年入党。参加了南昌起义(时任周恩来警卫班班长)和井冈山革命斗争。由士兵逐步成长为我军高级指挥员。解放战争时期,成为华东野战军的主要指挥员。
粟裕先后6次负伤,九死一生,用兵如神,百战百胜,经历极富传奇色彩,淮海战役中更是以少胜多,创造了战争奇迹。毛主席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据统计,在近4年的解放战争中,我军进行的较为重要的战役共134次,每役歼敌3万以上的38次,其中粟裕指挥的有12次;每役歼敌5万人以上的23次,其中粟裕指挥的有8次。
毛主席1961年在接见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时曾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刘伯承元帅曾评价粟裕:“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与粟裕卓越战功相辉映的,是他光辉的人格魅力。这里仅择3件事以飨读者。
三次“斗胆直陈”,力促战局改变
第一次“斗胆直陈”:关于外线作战与内线作战问题。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犯,中央军委提出以山东、太行解放区主力实行外线出击,向南作战,并于6月26日电令华中分局,要粟裕率华中野战军主力兵出淮南,与山东野战军配合作战。陈毅军长也电令粟裕西出淮南。
接到中央指示后,粟裕从战场实际出发,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在苏中先打一仗”,更为有利。27日,粟裕以个人名义发电中央军委和陈毅军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在取得华中分局其他领导的支持后,于29日以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名义再次发电,建议“第一阶段仍留苏中解决当面之敌”。中央军委、毛主席根据战场形势变化,最终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决定:“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
7月13日至8月31日,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迅速发起了“苏中战役”,在一个半月时间内“七战七捷”,歼敌5.3万人。海安一战,更是创下了敌我伤亡15比1的奇迹(歼敌3000,我伤亡200),极大鼓舞了各解放区军民的士气。
毛泽东于8月28日在发给各战略区首长的电报中推广了苏中经验,指出:“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办理,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意。”
苏中战役发起后,为增加兵力,确保胜利,7月25日至8月5日间,粟裕先后3次向中央和陈毅军长发电建议调淮南的五旅至苏中参战,终获同意。其中第三封电报(8月5日电)以“斗胆直陈、尚祈明示”结尾,这即是第一次“斗胆直陈”的由来。
第二次“斗胆直陈”:关于发展战略进攻问题。1948年1月初,为扩大战略进攻,把战争引向蒋管区,中央决定粟裕率华野3个主力纵队渡长江南下,开辟江南战场,吸引敌军分兵,配合刘邓大军行动。
时任华野副司令员的粟裕认真总结了我军作战经验,客观分析了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当前的全国战局,认为随着敌我双方力量的消长和战略战术的变化,解放军在长江以北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更有利于加速胜利进程。
经过反复慎重考虑,1月22日,粟裕向中央军委和刘邓发出了《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的电报(即“子养电”),提出了发展战略进攻、改变中原战局的战略构想,建议在中原战场上采取忽集忽分的战法,集中兵力打大仗。由于这一构想和建议事关战略全局,电文最后,粟裕用“管见所及,斗胆直陈”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慎重。
粟裕的建议引起了中央的重视,毛泽东除在电报稿上逐句圈点外,还特别指示周恩来、任弼时和正在中央参加会议的陈毅传阅后“再送毛”。尽管中央复议的结果是坚持既定决策,把战争引向敌人后方,但为后来改变决策打下了基础。
“子养电”发出后,1月27日,军委电示粟裕,要他率3个纵队渡江南进,组成“东南野战军”,执行宽大机动任务,以吸引敌20至30个旅回防江南,并要求他就渡江的时机、地点和方法等问题 “熟筹见复”。
粟裕深知对中央已经确定的战略决策,不宜轻易提出不同意见。但“作为一个战役指挥员,在即将执行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时,应当结合战争的全局进行思考,从全局上考虑得失利弊,把局部和全局很好地联系起来。全局是由许多局部组成的,从局部看到的问题,也许会对中央观察全局、作出决策有参考价值。”他一方面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指示,认真研究渡江具体方案,着手做好南进准备,另一方面进一步研究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的最佳方略。
第三次“斗胆直陈”:关于3个纵队暂不过江的问题。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思考,4月17日先向刘邓发电征得同意后,18日粟裕再次致电中央军委,建议华野3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而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电文最后说“以上是职个人不成熟的意见,……斗胆直陈,是否正确尚祈指示。我们对南渡准备仍积极进行,决不松懈”。
粟裕多次来电坚持中原决战,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毛泽东要陈毅、粟裕赴河北中央驻地当面汇报。1948年4月底到5月初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5大书记集体听取了粟裕的汇报,当场决定采纳他的建议,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同时,中央任命粟裕为华东野战军代理司令员兼代理政治委员,并要其在4至8个月内,歼敌5至6个旅至11至12个旅。
随后,粟裕按照中央的要求,于1948年6月和9月间,指挥华东野战军发起了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其中,豫东战役不仅创造了我军历史上一次战役歼敌9.4万人的空前战绩,更迅速改变了中原战局,为全国战局由战略进攻发展为战略决战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得知豫东之战胜利的消息后,曾高兴地说:“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岰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不久,又胜利地发起了淮海战役,将蒋军主力歼灭于长江以北。为渡江南进,减少江南富庶地区的战争损失,加快解放全中国的进程,作出了卓越贡献。
对粟裕的这一次“斗胆直陈”, 周恩来后来评价说:“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构成了以后淮海战役设想的最初蓝图。”张震后来评价:“为尔后的战争实践证明,是非常正确的,使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进程大为缩短。”
3次“斗胆直陈”,不仅体现了粟裕作为战区指挥员能够站在战略高度分析形势,敢于提出正确意见的胆略和胸怀,更充分体现了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党和人民解放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和一名共产党员淡泊名利、无私无畏、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的高尚品格和坚强党性。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曾经深刻指出:“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粟裕正是积极能动地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的典范。
同时,我们也从中深刻体会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始终坚持一切从人民解放事业的大局和当前的战场实际出发,高度发扬民主,虚怀若谷,从善如流,能够听取前线指挥员的合理建议,敢于不断否定和完善自己的宽广胸怀、宏大气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正是中国革命最终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两让司令,彰显高风亮节
一让司令:谦辞华中司令。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中央按照“向南防御,向北发展”战略方针,将新四军军部和一部分主力部队北移山东,留在苏皖的新四军部队另行组建苏皖军区(后改称华中军区),并任命粟裕、张鼎丞为正副司令员。
粟裕在华中局驻地看到中央电报后,当即向华中局负责人建议,由张鼎丞任司令,自己改任副职,未获允许。
10月15日,粟裕以个人名义致电中央:“……以职之能力,实不能负其重任。而鼎丞同志不论在才德资各方面,均远较职为高超……请求中央以鼎丞同志为司令。职当尽力协助,以完成党中央所给予之光荣任务。”
10月24日,中央仍批复华中局,“同意以邓(子恢)、谭(震林)、粟(裕)、张(鼎丞)、刘(晓)五人组织华中局常委,以邓为书记兼政委;粟为司令,张为副司令……”。
当晚,粟裕再次致电中央,请求以张鼎丞为司令,自己改任副职。
粟裕屡屡请辞,最终得到了中央的同意。10月29日,中央复电,认为粟裕的建议“是有理由的”,“中央同意以张鼎丞为华中军区(不称苏皖军区)司令,粟裕为副司令并兼华中野战军司令”。
粟裕请辞司令的行动,令华中军区指战员深受感动。特别是原粟裕直接领导下的新四军一师和苏浙军区干部,都纷纷表示要在工作中顾全大局,服从安排,搞好团结,大部分愉快担任了合编后新组建部队的副职。
在华中军区成立大会上,张鼎丞司令员感慨地说:“这不仅仅是谁当司令员的问题,它反映了共产党员的大公无私、人民战士的互相尊重。有了这种团结,我们八路军、新四军就无往而不胜。”
二让司令:再辞华东司令。1948年5月初,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后,中央同意了粟裕的建议,不再分兵南下。同时,毛主席、中央军委决定调陈毅到中原局、中原军区工作,由粟裕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5月7日,毛泽东约粟裕谈话:“陈毅同志不回华野去了,今后华野就由你来搞。”
粟裕对这一决定既感意外,又非常着急。当即向主席再三请求,陈毅仍留华野。当得知中央已作出决定后,粟裕再次向主席建议,保留陈毅在华野的职务。
5月9日,中共中央决定,陈毅任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仍兼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粟裕任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战役指挥由粟裕负责。
一切缴获归中野,始终顾全大局
1947年8月7日,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余人在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下,“决心不要后方”,兵分3路,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国民党统治区心脏,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经过4个月艰苦卓绝的斗争,部队从12万人锐减到7万人,但同时也创造了调动和吸引南线敌军90个旅,歼敌19.5万余人,解放县城近百座,创建起新的中原解放区的战争奇迹。
刘邓大军以自身巨大的牺牲,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战略任务,在战略全局上取得了完全的成功,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性转折起了重要的作用。
到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将黄维集团包围于蒙城地区,逐次展开攻坚。但因重武器多在挺进大别山期间损失,攻坚火力不足,一时“啃不下来”。
12月10日,蒋纬国率领战车部队到蚌埠参战,山西、台湾、甘肃国民党军奉调与李延年、刘汝明合股北援,桂系宋希濂兵团由武汉东援,被围的黄维兵团如不尽快解决,战局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粟裕及时致电中央“建议再由此间抽出一部分兵力,以求先解决黄维”。并于10日当晚,命令华野参谋长陈士榘率领3个纵队和炮兵一部,南下双堆集参战,使华野参战部队达到5个纵队13万人之多(相当于华野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同时,为了弥补中野火力不足,粟裕还特别规定,华野参战部队缴获武器装备一支枪一粒弹也不留,一切缴获归中野。
这种始终把革命利益置于首位,顾全大局,大公无私的精神,使中野广大官兵深受鼓舞和感动。从12月13日发起总攻起,至15日全歼敌第十二兵团,生擒黄维。
(作者系江苏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刘华建)
(2015-04-24 09:40:00)
http://mil.cankaoxiaoxi.com/2015/0427/757647.shtml2015-04-27 09:0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万事最巧是天公,国民党军的突围时间,正好也是解放军的总攻时间,本来是一场围歼20多万人的恶战,却只用96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淮海战役取得了最后的完胜。
淮海战役:“天”助我也
天气作为战场环境条件的可变因素,在战争历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纵观国内外战事,因气象因素而影响战争结局的战例很多,淮海战役就是其中之一。
在淮海战役的三个阶段中都有天气“帮助”解放军的状况发生,以至于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军的许多高级将领和普通官兵,每每说到这场战役,都不约而同地说到这样一个观点:“天要灭蒋,这是天意使然。”
一场大雾
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围歼黄百韬的战斗中,第七兵团被华野包围在碾庄后,他们利用碾庄的有利地形和原有的工事固守待援,构筑了立体防御工事,形成了一方受攻、多方支援的交叉火力网。碾庄所有的深沟、道路、墙壁、地下,全部被黄百韬军队用密集的火炮和轻重机关枪、步枪武装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坚固堡垒。在碾庄正面仅200米宽的地方就布设了40挺重机枪。
解放军经过几天的战斗,解决掉外围的几个村庄,并将包围圈不断压缩。在向碾庄中心推进的战斗中,首先歼灭了战力较弱的第一○○军和第四十四军。第二十五军和第六十四军也受到打击,但其仍然保存较强的战力。1948年11月19日晚,解放军对碾庄的黄百韬兵团部展开了总攻,黄兵团利用碾庄独特的土圩和水壕构筑成多层的火力网,使解放军的进攻严重受阻,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经过一夜激战,解放军付出极大的代价仅突破了两道水壕和圩墙。
因为解放军最擅长的是打夜战,所以黄百韬认为天亮后解放军会暂缓攻击,以他现有的兵力是可以重新组织再夺回失去的阵地。可是,第二天碾庄地区突然天降大雾,浓雾迷蒙,朦朦胧胧的十步之内什么都看不见。黄百韬精心布置的各种火力在浓雾中既不能有效射击,更不能互相支援,全然无法发挥作用。而解放军却在浓雾的掩护下发起了猛烈进攻,并在碾庄这个小村庄内,凭借着浓雾的掩护进行近距离的巷战,将黄百韬赖以维系的工事堡垒逐个击破,也使国民党军赖以阻挡解放军的屏障和火力网失去了作用,解放军快速推进到碾庄的核心地带,国民党军上下无不哀叹:“天要灭蒋……”黄百韬见大势已去,只带着几名贴身随员,逃到了碾庄东面的大小院上第六十四军阵地作最后抵抗,两天后便兵败身亡。
碾庄战斗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雾,从徐州和河南方向前来救援黄百韬的国民党军就有足够的时间对攻打碾庄的华野部队实施反包围,与黄百韬内外夹击,如果那样,也许华野攻击的时间会拖得更长,战斗也会更加惨烈。
连日大雨
在淮海战役打响后不久,黄百韬兵团在碾庄地区被包围,徐州战事异常紧张。蒋介石急令集结在河南驻马店、确山一带的黄维第十二兵团“星夜兼程,驰援徐州”。
黄维兵团是一个全美式装备的机械化部队,下辖四个军和一个快速纵队,车辆辎重众多,是国民党军中装备精良的摩托化步兵部队,也是国民党军的王牌部队。在正常情况下,从驻马店机械化前进,只需几天的时间就可到达徐州。而此时华野攻打黄百韬兵团的战斗进行得很不顺利,如果来援的黄维兵团能够在正常时间抵达淮海战场,那么华野将会腹背受敌。然而,黄维兵团自11月8日开始东进,不久却遇上天降大雨。由于大雨连日不断、昼夜不停,道路泥泞不堪,机械化部队行进异常艰难,在这种情况下黄维兵团每天只能前进几公里,同时又遭到尾随十二兵团东进而来的中原野战军第二、第六纵队和地方武装在沿途不断地截击、侧击、阻击的袭扰,导致黄维兵团艰难行进,十天以后才到达涡阳蒙城地区的涡河一线,到此又受到中野一纵的顽强阻击,直到11月23日才到达南坪集浍河一线。然而,盼着黄维增援解围的黄百韬兵团已在22日被华野歼灭了。
天降大雪
1948年12月4日,从徐州撤退出来的国民党徐州“剿总”的第二、第十三、第十六三个兵团和直属部队约30万人被解放军包围在了河南永城陈官庄地区。
几天后,孙元良兵团在突围时被解放军歼灭。剩下的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被解放军压缩在青龙集和陈官庄纵横十多公里的狭小地区内,动弹不得。杜聿明部队离开徐州时,只带了几天的干粮,此时粮食早已吃光,部队供给只能靠抢掠老百姓的粮食和空投,甚至连弹药补充也是完全依靠空投。
然而,12月19日这天突然天降大雪。被包围的国民党军,原计划在这天由空军掩护下突围,因突如其来的大雪这一计划无法实施。大雪一直下到12月28日,在此期间飞机无法空投,包围圈内国民党军粮绝弹缺,许多国民党官兵饥寒难忍,纷纷逃往解放军阵地,在十多天里共有一万多人向解放军投降。
南京国民党政府和包围圈内的杜聿明、邱清泉、李弥都盼望着天气好转,恢复空投,组织部队突围。南京政府计划好一旦天气好转,便加紧空投粮弹,并由空军配合使用化学武器突围。国民党军终于熬到雪过天晴,决定1月6日实施突围,然而解放军指挥机关也已经发出1月6日开始对陈官庄进行总攻的命令。
万事最巧是天公,国民党军的突围时间,正好也是解放军的总攻时间,本来是一场围歼20多万人的恶战,却只用96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淮海战役取得了最后的完胜。
(姚冰阳 本文由民盟徐州市委供稿)
【延伸阅读】粟裕3次斗胆直陈改变战局 毛泽东赞淮海第一功
粟裕,湖南省湘西会同县人,侗族,1907年出生,1927年入党。参加了南昌起义(时任周恩来警卫班班长)和井冈山革命斗争。由士兵逐步成长为我军高级指挥员。解放战争时期,成为华东野战军的主要指挥员。
粟裕先后6次负伤,九死一生,用兵如神,百战百胜,经历极富传奇色彩,淮海战役中更是以少胜多,创造了战争奇迹。毛主席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据统计,在近4年的解放战争中,我军进行的较为重要的战役共134次,每役歼敌3万以上的38次,其中粟裕指挥的有12次;每役歼敌5万人以上的23次,其中粟裕指挥的有8次。
毛主席1961年在接见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时曾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刘伯承元帅曾评价粟裕:“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与粟裕卓越战功相辉映的,是他光辉的人格魅力。这里仅择3件事以飨读者。
三次“斗胆直陈”,力促战局改变
第一次“斗胆直陈”:关于外线作战与内线作战问题。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犯,中央军委提出以山东、太行解放区主力实行外线出击,向南作战,并于6月26日电令华中分局,要粟裕率华中野战军主力兵出淮南,与山东野战军配合作战。陈毅军长也电令粟裕西出淮南。
接到中央指示后,粟裕从战场实际出发,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在苏中先打一仗”,更为有利。27日,粟裕以个人名义发电中央军委和陈毅军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在取得华中分局其他领导的支持后,于29日以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名义再次发电,建议“第一阶段仍留苏中解决当面之敌”。中央军委、毛主席根据战场形势变化,最终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决定:“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
7月13日至8月31日,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迅速发起了“苏中战役”,在一个半月时间内“七战七捷”,歼敌5.3万人。海安一战,更是创下了敌我伤亡15比1的奇迹(歼敌3000,我伤亡200),极大鼓舞了各解放区军民的士气。
毛泽东于8月28日在发给各战略区首长的电报中推广了苏中经验,指出:“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办理,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意。”
苏中战役发起后,为增加兵力,确保胜利,7月25日至8月5日间,粟裕先后3次向中央和陈毅军长发电建议调淮南的五旅至苏中参战,终获同意。其中第三封电报(8月5日电)以“斗胆直陈、尚祈明示”结尾,这即是第一次“斗胆直陈”的由来。
第二次“斗胆直陈”:关于发展战略进攻问题。1948年1月初,为扩大战略进攻,把战争引向蒋管区,中央决定粟裕率华野3个主力纵队渡长江南下,开辟江南战场,吸引敌军分兵,配合刘邓大军行动。
时任华野副司令员的粟裕认真总结了我军作战经验,客观分析了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当前的全国战局,认为随着敌我双方力量的消长和战略战术的变化,解放军在长江以北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更有利于加速胜利进程。
经过反复慎重考虑,1月22日,粟裕向中央军委和刘邓发出了《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的电报(即“子养电”),提出了发展战略进攻、改变中原战局的战略构想,建议在中原战场上采取忽集忽分的战法,集中兵力打大仗。由于这一构想和建议事关战略全局,电文最后,粟裕用“管见所及,斗胆直陈”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慎重。
粟裕的建议引起了中央的重视,毛泽东除在电报稿上逐句圈点外,还特别指示周恩来、任弼时和正在中央参加会议的陈毅传阅后“再送毛”。尽管中央复议的结果是坚持既定决策,把战争引向敌人后方,但为后来改变决策打下了基础。
“子养电”发出后,1月27日,军委电示粟裕,要他率3个纵队渡江南进,组成“东南野战军”,执行宽大机动任务,以吸引敌20至30个旅回防江南,并要求他就渡江的时机、地点和方法等问题 “熟筹见复”。
粟裕深知对中央已经确定的战略决策,不宜轻易提出不同意见。但“作为一个战役指挥员,在即将执行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时,应当结合战争的全局进行思考,从全局上考虑得失利弊,把局部和全局很好地联系起来。全局是由许多局部组成的,从局部看到的问题,也许会对中央观察全局、作出决策有参考价值。”他一方面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指示,认真研究渡江具体方案,着手做好南进准备,另一方面进一步研究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的最佳方略。
第三次“斗胆直陈”:关于3个纵队暂不过江的问题。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思考,4月17日先向刘邓发电征得同意后,18日粟裕再次致电中央军委,建议华野3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而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电文最后说“以上是职个人不成熟的意见,……斗胆直陈,是否正确尚祈指示。我们对南渡准备仍积极进行,决不松懈”。
粟裕多次来电坚持中原决战,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毛泽东要陈毅、粟裕赴河北中央驻地当面汇报。1948年4月底到5月初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5大书记集体听取了粟裕的汇报,当场决定采纳他的建议,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同时,中央任命粟裕为华东野战军代理司令员兼代理政治委员,并要其在4至8个月内,歼敌5至6个旅至11至12个旅。
随后,粟裕按照中央的要求,于1948年6月和9月间,指挥华东野战军发起了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其中,豫东战役不仅创造了我军历史上一次战役歼敌9.4万人的空前战绩,更迅速改变了中原战局,为全国战局由战略进攻发展为战略决战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得知豫东之战胜利的消息后,曾高兴地说:“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岰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不久,又胜利地发起了淮海战役,将蒋军主力歼灭于长江以北。为渡江南进,减少江南富庶地区的战争损失,加快解放全中国的进程,作出了卓越贡献。
对粟裕的这一次“斗胆直陈”, 周恩来后来评价说:“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构成了以后淮海战役设想的最初蓝图。”张震后来评价:“为尔后的战争实践证明,是非常正确的,使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进程大为缩短。”
3次“斗胆直陈”,不仅体现了粟裕作为战区指挥员能够站在战略高度分析形势,敢于提出正确意见的胆略和胸怀,更充分体现了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党和人民解放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和一名共产党员淡泊名利、无私无畏、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的高尚品格和坚强党性。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曾经深刻指出:“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粟裕正是积极能动地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的典范。
同时,我们也从中深刻体会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始终坚持一切从人民解放事业的大局和当前的战场实际出发,高度发扬民主,虚怀若谷,从善如流,能够听取前线指挥员的合理建议,敢于不断否定和完善自己的宽广胸怀、宏大气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正是中国革命最终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两让司令,彰显高风亮节
一让司令:谦辞华中司令。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中央按照“向南防御,向北发展”战略方针,将新四军军部和一部分主力部队北移山东,留在苏皖的新四军部队另行组建苏皖军区(后改称华中军区),并任命粟裕、张鼎丞为正副司令员。
粟裕在华中局驻地看到中央电报后,当即向华中局负责人建议,由张鼎丞任司令,自己改任副职,未获允许。
10月15日,粟裕以个人名义致电中央:“……以职之能力,实不能负其重任。而鼎丞同志不论在才德资各方面,均远较职为高超……请求中央以鼎丞同志为司令。职当尽力协助,以完成党中央所给予之光荣任务。”
10月24日,中央仍批复华中局,“同意以邓(子恢)、谭(震林)、粟(裕)、张(鼎丞)、刘(晓)五人组织华中局常委,以邓为书记兼政委;粟为司令,张为副司令……”。
当晚,粟裕再次致电中央,请求以张鼎丞为司令,自己改任副职。
粟裕屡屡请辞,最终得到了中央的同意。10月29日,中央复电,认为粟裕的建议“是有理由的”,“中央同意以张鼎丞为华中军区(不称苏皖军区)司令,粟裕为副司令并兼华中野战军司令”。
粟裕请辞司令的行动,令华中军区指战员深受感动。特别是原粟裕直接领导下的新四军一师和苏浙军区干部,都纷纷表示要在工作中顾全大局,服从安排,搞好团结,大部分愉快担任了合编后新组建部队的副职。
在华中军区成立大会上,张鼎丞司令员感慨地说:“这不仅仅是谁当司令员的问题,它反映了共产党员的大公无私、人民战士的互相尊重。有了这种团结,我们八路军、新四军就无往而不胜。”
二让司令:再辞华东司令。1948年5月初,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后,中央同意了粟裕的建议,不再分兵南下。同时,毛主席、中央军委决定调陈毅到中原局、中原军区工作,由粟裕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5月7日,毛泽东约粟裕谈话:“陈毅同志不回华野去了,今后华野就由你来搞。”
粟裕对这一决定既感意外,又非常着急。当即向主席再三请求,陈毅仍留华野。当得知中央已作出决定后,粟裕再次向主席建议,保留陈毅在华野的职务。
5月9日,中共中央决定,陈毅任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仍兼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粟裕任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战役指挥由粟裕负责。
一切缴获归中野,始终顾全大局
1947年8月7日,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余人在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下,“决心不要后方”,兵分3路,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国民党统治区心脏,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经过4个月艰苦卓绝的斗争,部队从12万人锐减到7万人,但同时也创造了调动和吸引南线敌军90个旅,歼敌19.5万余人,解放县城近百座,创建起新的中原解放区的战争奇迹。
刘邓大军以自身巨大的牺牲,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战略任务,在战略全局上取得了完全的成功,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性转折起了重要的作用。
到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将黄维集团包围于蒙城地区,逐次展开攻坚。但因重武器多在挺进大别山期间损失,攻坚火力不足,一时“啃不下来”。
12月10日,蒋纬国率领战车部队到蚌埠参战,山西、台湾、甘肃国民党军奉调与李延年、刘汝明合股北援,桂系宋希濂兵团由武汉东援,被围的黄维兵团如不尽快解决,战局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粟裕及时致电中央“建议再由此间抽出一部分兵力,以求先解决黄维”。并于10日当晚,命令华野参谋长陈士榘率领3个纵队和炮兵一部,南下双堆集参战,使华野参战部队达到5个纵队13万人之多(相当于华野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同时,为了弥补中野火力不足,粟裕还特别规定,华野参战部队缴获武器装备一支枪一粒弹也不留,一切缴获归中野。
这种始终把革命利益置于首位,顾全大局,大公无私的精神,使中野广大官兵深受鼓舞和感动。从12月13日发起总攻起,至15日全歼敌第十二兵团,生擒黄维。
(作者系江苏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刘华建)
(2015-04-24 09:40:00)
http://mil.cankaoxiaoxi.com/2015/0427/757647.shtml
总是为自己找借口,难怪要败
怨天怨地怨空气,不是国军不努力,奈何共军有高达啊
天气对双方都是公平的吧,总不能共军能指挥老天吧
让我想起大明劫里的情景天要亡我大明
现在连天气都怨上了,真是好本事
国军失败理由大汇总
对手
1936年前共军:国军不重视,没有先进的战术(指没有德国人培训)。
1943年前日军:日军有重武器,有制空权,单兵战斗力强大。是工业化国家。
1943年后日军:日军有武士道精神,比较顽强,还有汉奸(指河南的百姓)协助。
1937年~1945年共军:共军用缴获的日本武器打国军,国军当然打不过。
1946年~1949年共军:共军有苏联援助,共军打仗不讲道德,共军人多,共军间谍多。

二、        自身

1921年:国军没有自己的军校和军官,没有经验。
1927~1936:国军操练尚未完成,军官素质差,武器质量差,军阀不听指挥,国家工业化差,老百姓觉悟差。
1937~1941:国军精锐得死多,国民政府贪污的多,德国人不给卖武器,苏联人不给援助,美国给的援助不够多。
1942~1943:美国援助差,美国参谋差,美国航空队炸弹扔的差,工业生产差。
1944~1945:美国没有援助运过来,美国航空队没能阻挡日军,美国光炸日本本土不帮党国运武器,国军武器库存差,河南老百姓觉误差。
1946~1949:美国没有无私援助党国,老百姓不够富裕(指刮不到太多钱),四大家族吃钱吃光了。

三、        军官

有黄埔军校生输了:黄埔学生不够多,装备不够好。
没有黄埔军校生输了:军官不行,输了正常。

四、        制空权

1927~1936:国军飞机太少,飞机太旧,飞行员太差,飞行员视力差(指看不清红军动向)
1937~1943:国军飞机不如日军,丢制空权很正常。
1944~1945:陆军打得差,共军牵制差,机场都丢了,制空权能不丢么?
1946~1949:美国援助飞机太少,飞行员怕死,飞行员投降,指挥官水平差,空地协同差,美国航空汽油质量差。

五、        火力

1927~1936:火力密度太差,近战共军红缨枪比国军枪长,当然输。
1937~1945:日军火力比国军准,日军武器精良,国军武器质量差。
1946~1949:美式装备火力密度太大,后勤跟不上,共军人海战术,所以国军不忍心杀同胞

六、        战术

1927~1936:原本战术就不行,共军战术没见过,国军战术没有“向国际靠拢”
1937~1945:国军学习德国、苏联、日本、美国战术,学得太多弄乱了。
1946~1949:美国战术太复杂,后勤消耗太大,共军人太多,共军士兵太精,国军枪法太差。

七、        机动

1927~1936:共军装备少跑得快,国军装备太沉跑得慢。
1937~1945:日军有车坐,国军没车坐。
1946~1949:共军破坏道路,美国卡车越野差。
八、        指挥
蒋介石指挥太差,胡宗南指挥太差,汤恩伯指挥太差,军阀手下军官指挥太差,黄埔军校的指挥差,讲武堂毕业的指挥差,基层军官指挥差,蒋介石他老婆指挥差。

九、        攻防

国军进攻:共军依托工事抵抗,不公平。
国军防守:国军处于被动,共军没等国军修好工事就进攻了。
国军防守石头山:到处是石头无法挖掘战壕,没有水,弹药消耗快。
国军进攻石头山:共军凭险而守,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国军防守平原:共军竟然出动日本造坦克,肯定是苏联援助的!
国军进攻平原:军舰炮击不到位,坦克没运到位,飞机不到位,炮火准备不到位。
国军攻城:共军依托城墙防守,易守难攻。
国军守城:城太大,城墙不够高,城墙不够厚,兵力不够多,空投物资不准。

十、        增援

日军增援:日军有汽车,增援来得快,美国飞机没能拖延日军增援。日军使用毒气。
共军增援:共军跑得快,共军防守顽强,共军武器差耗弹少可以长期坚持,共军拼刺刀节省弹药。
国军增援:共军破坏道路,日军会阻击,国军走路慢,国军坐车更慢,国军钩心斗角不肯去。对手太强大,坚持不住。

十一、天气

晴天:太热,脱水,机动困难。33度不出操
雨天:下雨,伤病增多,泥泞不好开车,吃不上热饭跑不动。
阴天:天气太好,不能给对手造成麻烦。不能空中支援。
白天:对方视野太好,容易发挥火力。
晚上:我方视野不良,无法发挥火力。
黎明:对方视力太好,单向透明。
十二、地形
国军在高地:吃水困难,风太大,容易被发现。
国军在低地:敌人居高临下。
国军在山地:重武器无法发挥作用。
国军在平地:太暴露,不容易隐蔽,不能限制对方重武器发挥作用。
总结:对手,国军说了算,自己英明神武一点毛病不出,指挥官换成曼史坦因,美式装备管够,补给无限,天气国军说了算,飞机找印度空军,有汽车有高速路,地形不高不低,共军不许装备热兵器。
输了……靠,共军居然晚上用大刀砍过来,真XXOO不讲道义。
靠,这玩意,人家打的好,打的顺,天气自然就成人家的助力器了,自己打的差,自然也就成了帮倒忙了,拉不出屎先怪地球引力。话说,大雾天,正好也是突围的好时机啊,

请问 国军失败理由大汇总 出自哪本书
天时,地利,人和,老祖宗都总结好了不知道体悟,早点滚去吧!
其实是脑子坏了,换个思路,借着浓雾,你国军不也可以反击或者突围吗!
仗打输了,啥都赖
请问 国军失败理由大汇总 出自哪本书
第一次见是在铁血网。。。有可能sc出品。。。
天要灭蒋,没有办法。
说的没有雾就打得过一样,再说,天都决定要灭亡老蒋了,还有啥可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