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报纸和北方的部长相呼应?---兼谈中国避免中等收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4:33:50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先生在清华大学发表的演讲,谈到了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以及农业问题。
楼继伟先生认为照他的方法去做,中国才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但是楼继伟先生显然没有给出那么做可以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理由。
其实在我看来,中国的多年来延续的土地制度恰好是让中国可以绕开陷阱的一个重要的理由,关于这一点,我可以阐述一下。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天的报纸网站等传媒都在炒作一个深圳的癌症患者,据称该癌症患者为了让其妻子可以获得一个深圳市户口,拼命的延长自己的生命,不断的吃止痛药,本人对这则新闻表示怀疑,因为生存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想活下去,这位癌症患者真的因为生存本能想活下去还是因为想为其妻子获得一个户口本而生存下去,在我看来,至少第一个理由是主要的,记者们大量的报道这件事有炒作之嫌。
楼先生的演讲和媒体对抗癌明星对户口本的渴望的报道,这当中没有一些联系吗?
但是从理论而言,我们可以说楼继伟部长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中国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保持农民的土地非常的重要,否则,中国很可能出现大量的贫民窟。
而贫民窟从经济学的角度意味着什么?
第一,意味着内需的大量的减少
因为贫民窟里面的贫民的收入不足,那么内需怎么起来
第二,意味着资本或者说可以用来投资的货币的大量的减少
由于农民大量的进入贫民窟而失去再发展的机会,意味着他们的存款的减少,这就意味着可以用来投资的货币的减少,当然同样的也导致了本来以农民为销售对象的企业的收入减少,进而导致中国的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减少
第三,意味着受到相当教育和训练的劳动力的减少
由于贫民的收入的不足,因而他们难以受到足够的教育,进而也导致中国的劳动力素质的下降。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中国和那些发展中国家,包括与巴西阿根廷等等国家相比,可以看出中国长期高速发展的优势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的农民的收入可以逐步的增多
中国的农民由于有农村的土地为依托,因而即便在城市中就业失败,也不会因此破产,最终完全的失去再次致富的可能性
中国的农民由于拥有农村土地的依托,进可以进城,退可以回农村务农,处于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态势。
中国农民的这种有利态势十分的有利于中国农民扩大自己的消费,也十分的有利于扩大内需
2,由于中国的农民的进可攻退可守,因而可以存下相当的存款,这些存款到了商业银行,就可以为中国的相当多的企业提供贷款。
反过来说,我们看拉眉的众多国家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纷纷陷入了债务危机,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拉眉国家的存款少,银行资金太少,因而不得不借外债,进而陷入了债务危机的泥塘而不能自拔
3,中国的农民热爱教育,在有一点的钱的前提下,纷纷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这导致了中国的劳动力素质普遍的比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要高

可以说以上几点是中国这几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石
楼继伟先生们的错误在哪里呢?
我认为楼继伟先生和中国的盲目迷信市场的众多人士都犯了一个最基本的错误,就是忽略了众多的鼓吹市场万能的学派都是建立在市场均衡这个假设的前提上的。
当然了,如果市场竞争能够做到均衡,我们当然要欢迎市场,问题在于这个市场存在着优胜劣汰,大鱼吃小鱼的这种竞争的不均衡
这种竞争的不均衡至少体现为两点
一,农民和买地的资本家之间的竞争的不均衡
可以说农民要卖地给资本家是容易的,但是要想从资本家那里把地买回来是不容易的
二,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竞争的不均衡
农产品往往利润率不高,因而人们会倾向于将土地用于建造工厂而不是种各种作物,即使是作物的价格有所上涨,也不一定能够引诱土地拥有着将土地重新用于种植
其实这种不均衡是非常普通,也是非常容易看到的,但是由于中国的学习经济学的人往往不具备独立思考的习惯,因而当某方在通过设立一个假设以后开始进行严密的论证,学习经济学的中国学生往往就会被对方带着,完全的找不着北了。
那么如果依照楼继伟先生的主张,中国除了我上面所说的三个优势的丧失以外,还有哪些风险呢?
最大的风险就是物价的剧烈的上涨的风险。
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粮食的短缺带动的粮食上涨会导致各行各业的物价的上涨,进而导致整个经济环境处于严重的通货膨胀中。
为什么?
因为粮食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或者说是最刚性的消费,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在粮食短缺的时候,粮食价格的上涨,由于每个人都要吃饭和穿衣,由于粮食价格的上涨,人们的工资会显得不够花,那么这个时候企业如果不给员工加工资的话,员工会不干,因而企业将不得不给自己的员工加工资,企业加工资,成本上升了,自己的产品卖价一定要涨价---然后就会形成一个不断涨价的恶性循环。
另外,还需要考虑到的一点是粮食产量的应急水准
即人们考虑粮食问题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一般年景的粮食收成,还需要考虑几十年一遇的严重灾害。
如果由于错误的改革,导致耕地大面积减少,遇到大灾年怎么办?
应付不了大灾,就可能产生剧烈的连锁反应的恶果。
所以粮食问题,耕地问题非常重要,楼继伟先生的主张我认为是非常不妥的,非常不利于中国的发展,非常的不利于中国绕开发展的陷阱。
而楼继伟先生的错误,主要来源于对西方建立在竞争均衡的假设的基础上的理论的迷信,这种建立在竞争均衡的假设的基础上的理论,根本性的排除了竞争不均衡的可能性,但是竞争不均衡却是人类经济社会的一个非常平常的常态。
所以,中国人需要警惕西方的各种半真半假的经济学,否则被坑得掉下了悬崖都不知道。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先生在清华大学发表的演讲,谈到了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以及农业问题。
楼继伟先生认为照他的方法去做,中国才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但是楼继伟先生显然没有给出那么做可以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理由。
其实在我看来,中国的多年来延续的土地制度恰好是让中国可以绕开陷阱的一个重要的理由,关于这一点,我可以阐述一下。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天的报纸网站等传媒都在炒作一个深圳的癌症患者,据称该癌症患者为了让其妻子可以获得一个深圳市户口,拼命的延长自己的生命,不断的吃止痛药,本人对这则新闻表示怀疑,因为生存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想活下去,这位癌症患者真的因为生存本能想活下去还是因为想为其妻子获得一个户口本而生存下去,在我看来,至少第一个理由是主要的,记者们大量的报道这件事有炒作之嫌。
楼先生的演讲和媒体对抗癌明星对户口本的渴望的报道,这当中没有一些联系吗?
但是从理论而言,我们可以说楼继伟部长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中国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保持农民的土地非常的重要,否则,中国很可能出现大量的贫民窟。
而贫民窟从经济学的角度意味着什么?
第一,意味着内需的大量的减少
因为贫民窟里面的贫民的收入不足,那么内需怎么起来
第二,意味着资本或者说可以用来投资的货币的大量的减少
由于农民大量的进入贫民窟而失去再发展的机会,意味着他们的存款的减少,这就意味着可以用来投资的货币的减少,当然同样的也导致了本来以农民为销售对象的企业的收入减少,进而导致中国的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减少
第三,意味着受到相当教育和训练的劳动力的减少
由于贫民的收入的不足,因而他们难以受到足够的教育,进而也导致中国的劳动力素质的下降。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中国和那些发展中国家,包括与巴西阿根廷等等国家相比,可以看出中国长期高速发展的优势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的农民的收入可以逐步的增多
中国的农民由于有农村的土地为依托,因而即便在城市中就业失败,也不会因此破产,最终完全的失去再次致富的可能性
中国的农民由于拥有农村土地的依托,进可以进城,退可以回农村务农,处于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态势。
中国农民的这种有利态势十分的有利于中国农民扩大自己的消费,也十分的有利于扩大内需
2,由于中国的农民的进可攻退可守,因而可以存下相当的存款,这些存款到了商业银行,就可以为中国的相当多的企业提供贷款。
反过来说,我们看拉眉的众多国家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纷纷陷入了债务危机,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拉眉国家的存款少,银行资金太少,因而不得不借外债,进而陷入了债务危机的泥塘而不能自拔
3,中国的农民热爱教育,在有一点的钱的前提下,纷纷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这导致了中国的劳动力素质普遍的比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要高

可以说以上几点是中国这几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石
楼继伟先生们的错误在哪里呢?
我认为楼继伟先生和中国的盲目迷信市场的众多人士都犯了一个最基本的错误,就是忽略了众多的鼓吹市场万能的学派都是建立在市场均衡这个假设的前提上的。
当然了,如果市场竞争能够做到均衡,我们当然要欢迎市场,问题在于这个市场存在着优胜劣汰,大鱼吃小鱼的这种竞争的不均衡
这种竞争的不均衡至少体现为两点
一,农民和买地的资本家之间的竞争的不均衡
可以说农民要卖地给资本家是容易的,但是要想从资本家那里把地买回来是不容易的
二,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竞争的不均衡
农产品往往利润率不高,因而人们会倾向于将土地用于建造工厂而不是种各种作物,即使是作物的价格有所上涨,也不一定能够引诱土地拥有着将土地重新用于种植
其实这种不均衡是非常普通,也是非常容易看到的,但是由于中国的学习经济学的人往往不具备独立思考的习惯,因而当某方在通过设立一个假设以后开始进行严密的论证,学习经济学的中国学生往往就会被对方带着,完全的找不着北了。
那么如果依照楼继伟先生的主张,中国除了我上面所说的三个优势的丧失以外,还有哪些风险呢?
最大的风险就是物价的剧烈的上涨的风险。
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粮食的短缺带动的粮食上涨会导致各行各业的物价的上涨,进而导致整个经济环境处于严重的通货膨胀中。
为什么?
因为粮食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或者说是最刚性的消费,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在粮食短缺的时候,粮食价格的上涨,由于每个人都要吃饭和穿衣,由于粮食价格的上涨,人们的工资会显得不够花,那么这个时候企业如果不给员工加工资的话,员工会不干,因而企业将不得不给自己的员工加工资,企业加工资,成本上升了,自己的产品卖价一定要涨价---然后就会形成一个不断涨价的恶性循环。
另外,还需要考虑到的一点是粮食产量的应急水准
即人们考虑粮食问题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一般年景的粮食收成,还需要考虑几十年一遇的严重灾害。
如果由于错误的改革,导致耕地大面积减少,遇到大灾年怎么办?
应付不了大灾,就可能产生剧烈的连锁反应的恶果。
所以粮食问题,耕地问题非常重要,楼继伟先生的主张我认为是非常不妥的,非常不利于中国的发展,非常的不利于中国绕开发展的陷阱。
而楼继伟先生的错误,主要来源于对西方建立在竞争均衡的假设的基础上的理论的迷信,这种建立在竞争均衡的假设的基础上的理论,根本性的排除了竞争不均衡的可能性,但是竞争不均衡却是人类经济社会的一个非常平常的常态。
所以,中国人需要警惕西方的各种半真半假的经济学,否则被坑得掉下了悬崖都不知道。
楼继伟整个讲话,核心在于土地。中国所有的融资的抵押归根结底都是土地。一旦土地价格下跌,那么就会直接导致杠杆比例提高,从而增大风险。这就是中国经济的风险所在。

但中国政府又没有办法无限提高土地的价格,因为地产价格是所有要素价格的基础。现在土地和房产的价格已经是世界最高,导致实业成本大增,中国的实业经济已经无法承受高昂地产所带来的全要素价格,导致在世界商场上的竞争能力的缺乏。

这个就是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原因

中国政府现在已经走投无路,继续吹实业泡沫,那么就等于把实业工厂逼上绝路。如果打压地产,那么金融危机立刻爆发。

农业问题上楼继伟不过是讲了一句大实话而已。现在粮食,肉类走私触目惊心。继续粮食补贴除了便宜走私商人以外,国家,农民,消费者都没有任何好处。

农业生产规模化是大趋势,在人均两亩地的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种地已经没有吸引力,因为你再怎么挥汗如雨种粮食,一年从地里得到的纯收入也抵不了打工一个月的工资。 现在农村种地的主力军,是留守的老人和准老人,四十五岁以下的家庭妇女。土地集约化不过是承认现实而已

绕来绕去还是土地制度绕不开。中国唯一的出路在于土改,放弃国家农奴制
楼的思维很奇怪,这完全不是用解决问题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倒像是在敷衍。。。按他所说的方法,个人认为,掉进去是百分之百的。。。另外,南方系的大本营,现在人均到了中等收入没有
联想到安邦、朱x来、胡德平等人,中美的金融资本有联合起来吃肉的打算呀。

牛肚红 发表于 2015-4-26 23:53
楼继伟整个讲话,核心在于土地。中国所有的融资的抵押归根结底都是土地。一旦土地价格下跌,那么就会直接导 ...


哦,问下,你生活在多少年前,现在国家连强制种田都不需要了。。。还国家农奴制,土改,怎么改。。。当年宿迁的医改又走回了老路,土改,不过是新的一轮圈地运动罢了。。况且,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所谓的土改了,另外,我相信把不少长期未开发的土地加起来,估计数目也是很惊人的。。。
牛肚红 发表于 2015-4-26 23:53
楼继伟整个讲话,核心在于土地。中国所有的融资的抵押归根结底都是土地。一旦土地价格下跌,那么就会直接导 ...


哦,问下,你生活在多少年前,现在国家连强制种田都不需要了。。。还国家农奴制,土改,怎么改。。。当年宿迁的医改又走回了老路,土改,不过是新的一轮圈地运动罢了。。况且,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所谓的土改了,另外,我相信把不少长期未开发的土地加起来,估计数目也是很惊人的。。。
牛肚红 发表于 2015-4-26 23:53
楼继伟整个讲话,核心在于土地。中国所有的融资的抵押归根结底都是土地。一旦土地价格下跌,那么就会直接导 ...
你不觉得你第一段和第二段是矛盾的
第一段说的是土地价格太低不好
第二段说的是土地价格太高不好。
取消粮食补贴,粮食产量下降,才会有利于投机商
粮食产量下降,投机商只要一笔钱弄一个仓库,把粮食买进来,放到仓库里就大赚


房地产被郎咸平一些人妖魔化后的后果。

我看不出造汽车比建房子高大上到哪里去?

都是建设国家,不分高低。



房地产被郎咸平一些人妖魔化后的后果。

我看不出造汽车比建房子高大上到哪里去?

都是建设国家,不分高低。

神奇的毛豆 发表于 2015-4-27 00:14
房地产被郎咸平一些人妖魔化后的后果。

我看不出造汽车比建房子高大上到哪里去?
主要是因为房地产是价格容易被操纵的。
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像新加坡那样,当然可以。
用经济学行骗 发表于 2015-4-27 00:21
主要是因为房地产是价格容易被操纵的。
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像新加坡那样,当然可以。
那造汽车怎么不去操纵价格?
那造汽车怎么不去操纵价格?
房地产具有比较大的需求刚性,即房价再高,也有人要买房来住。
反之,汽车的需求刚性不是这么大,汽车价格上去了,大不了我不买。
房地产具有比较大的需求刚性,即房价再高,也有人要买房来住。
反之,汽车的需求刚性不是这么大,汽车价 ...
刚需个毛线,就是错置。新加坡和香港为什么地少,但是居住问题,新加坡没有事,香港问题很大?刚需不刚需在一定程度上政府都可以干预的,尤其是游戏规则的制定
所谓刚需是从需求价格弹性这个概念来说的,但这个需求刚性大,不意味着供给方可以乱来。
需求刚性最大的是粮食,如果谁投机粮食政府一定会管。
问题在于房地产投机政府不管,或者不知道怎么管。
新加坡经验值得学习,我都呼吁8年了。
楼部长的做法是配合外国势力杀鸡取卵,让中国在亢奋中流尽最后一滴血。
帕拉丁之锤 发表于 2015-4-26 23:54
楼的思维很奇怪,这完全不是用解决问题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倒像是在敷衍。。。按他所说的方法,个人认为,掉 ...
楼的说法完全是在跟今上的政策对着干,希望他尽快下台。
那造汽车怎么不去操纵价格?
造汽车的一直在操纵啊,特別是某些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