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一瞬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1:06:25
郭永怀和牟方东,很多人不知道他们俩是谁。
1968年12月5日的凌晨,北京城曙色未白,寒气逼人,凌晨6点左右,首都机场附近的村民听到一声巨大的轰响,随后就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和浓浓黑烟直冲云霄,把白雾照的血红,一架飞机在即将着陆时突然失事。一头扎在了机场附近的玉米地里。
现场惨不忍睹,飞机残骸散落的到处都是,十三具烧焦的尸体散落一地,面目全非,甚至肢体都散落各处,难以辨认。随后有一批解放军士兵赶来这里,空气中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肉类烧焦的味道。
但是这种情况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一处,因为在那样的情况下太不寻常了:
有两具烧焦的尸体紧紧的抱在一起。两具尸体早已烧的面目全非,如同半个焦炭,但是却保持着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姿势。许多年轻的战士都被这画面吓到到了,所有人都站在原地不敢动弹。后来来了首长,人们才有勇气尝试把他们分开。他们抱得很紧很紧,加上瞬间死亡,所以尸体无比僵硬。把他们分开的时候,必须很用力,就像掰断一大块木炭,由于缠绕在一起,把他们撑开的时候不断发出断裂的声响。
当“轰”的一声把他们终于分开,所有人立即脑袋嗡的一声,一片空白,时间仿佛定格一样,所有人都无法说出一句话,因为把他们分开后,他们惊讶的发现,两具尸体的胸部中间,是一个皮质的公文包,虽然有点烧焦,但是在两个人相拥的身体的保护下依然完整,打开后:一份热核导弹试验数据文件完好无损。
看到眼前的一切,前来接应的士兵当场跪地痛哭,那就是他们力学所的副所长: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
DNA鉴定技术要到80年代才被发明应用到毁坏尸体的辨认鉴定上。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早已被烧的辨认不出来,认出他们的方法,根据郭永怀的司机说。
邵春贵(郭永怀司机):郭永怀是怎么认识得他呢,他是个花白头,他那时候59岁吧,头后头有一片都是,躺着连着脊梁那块没有烧完,剩一点点头发,认出来是他。
郭永怀的死讯,第一时间知道的是三个他一生最重要的人。
一个是他的妻子李佩先生,李佩当时还在合肥的中科大,被紧急电报叫到北京,据说,她知道这件事后什么都没说,硬是强扛着一滴眼泪都没留。
那时,李佩已随工作单位--中国科技大学到安徽合肥工作,她接到所里的紧急电报,连夜乘火车到北京,一进家门就感觉出异样,老郭的领导同事站满了屋子,茶几上放着一片熏黑的镜片和怀表,当领导把飞机失事的消息告诉李佩时,她没掉一滴眼泪。采访时,李佩的外甥女陪同在她身边,回忆当时情形,她说,“姨妈一言未发,就站在阳台,久久望向远方……”
另一个是中国核试验的最高负责人的周恩来总理。
据国务院工作人员后来回忆,郭永怀飞机失事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失声痛哭,良久不语,
还有一个是他亲如兄弟,永远的“大师哥”钱学森,钱学森知道郭永怀死去的消息嚎啕大哭,恸哭不已
“是的!就是那么十秒钟吧!一个有生命、有智慧的人,一位全世界知名的优秀应用力学家就离开了人世:生和死,就在那么十秒钟。”(写在《郭永怀文集》的后面)
郭永怀牺牲后的第22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2年后的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郭永怀是中国力学科学的奠基人和空气动力研究的开拓者,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两弹一星一共23位元勋,两弹一星早期指的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在三个领域中,唯郭永怀先生一个人三个领域都涉及。
也是两弹一星中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

根据唯一的重伤生还者回忆,在飞机开始剧烈晃动的时候,他只听到郭永怀大喊:“我的文件!我的文件!!”随后这位生还者便失去了意识。
如果以后有机会把这个故事排成拍电影,真的难以想象,仅仅10秒之内,郭永怀是怎么做出这个决定的,也不知小战士当时是否害怕。
但是他们就做了这一个令人动容的决定。

在中科院力学所中的一个清静的小院子里,竖立着郭永怀的塑像,这是是1989年建的,当时一个小插曲是,郭永怀由于工作性质,很少留下照片,所以为他建雕塑的时候,竟然没能找到一个他的正面近照。好在雕刻师功夫了得,只做了少量修改,便完美呈现了郭永怀先生生前的样子,根据他的学生们说:对!郭老师就是这个样子的!但是与其他塑像不同的是,郭永怀先生的塑像下安放着两个人的骨灰。
李佩:我不是把郭永怀的骨灰盒给挪到力学所,原来他不是在八宝山的一个四室,也不是什么室里头,有他一个地方,就把那个小牟的骨灰,就搁在另外一个地方。那个时候他的学生已经给他搞了一个塑像,我说就在这个塑像的下面,就给他挖一个穴,就把小牟的也搁在一块,因为小牟也是为着跟着他,所以才牺牲的。

谨向郭先生致以最高的致敬!
http://military.china.com/history4/62/20150423/19576772_all.html郭永怀和牟方东,很多人不知道他们俩是谁。
1968年12月5日的凌晨,北京城曙色未白,寒气逼人,凌晨6点左右,首都机场附近的村民听到一声巨大的轰响,随后就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和浓浓黑烟直冲云霄,把白雾照的血红,一架飞机在即将着陆时突然失事。一头扎在了机场附近的玉米地里。
现场惨不忍睹,飞机残骸散落的到处都是,十三具烧焦的尸体散落一地,面目全非,甚至肢体都散落各处,难以辨认。随后有一批解放军士兵赶来这里,空气中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肉类烧焦的味道。
但是这种情况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一处,因为在那样的情况下太不寻常了:
有两具烧焦的尸体紧紧的抱在一起。两具尸体早已烧的面目全非,如同半个焦炭,但是却保持着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姿势。许多年轻的战士都被这画面吓到到了,所有人都站在原地不敢动弹。后来来了首长,人们才有勇气尝试把他们分开。他们抱得很紧很紧,加上瞬间死亡,所以尸体无比僵硬。把他们分开的时候,必须很用力,就像掰断一大块木炭,由于缠绕在一起,把他们撑开的时候不断发出断裂的声响。
当“轰”的一声把他们终于分开,所有人立即脑袋嗡的一声,一片空白,时间仿佛定格一样,所有人都无法说出一句话,因为把他们分开后,他们惊讶的发现,两具尸体的胸部中间,是一个皮质的公文包,虽然有点烧焦,但是在两个人相拥的身体的保护下依然完整,打开后:一份热核导弹试验数据文件完好无损。
看到眼前的一切,前来接应的士兵当场跪地痛哭,那就是他们力学所的副所长: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
DNA鉴定技术要到80年代才被发明应用到毁坏尸体的辨认鉴定上。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早已被烧的辨认不出来,认出他们的方法,根据郭永怀的司机说。
邵春贵(郭永怀司机):郭永怀是怎么认识得他呢,他是个花白头,他那时候59岁吧,头后头有一片都是,躺着连着脊梁那块没有烧完,剩一点点头发,认出来是他。
郭永怀的死讯,第一时间知道的是三个他一生最重要的人。
一个是他的妻子李佩先生,李佩当时还在合肥的中科大,被紧急电报叫到北京,据说,她知道这件事后什么都没说,硬是强扛着一滴眼泪都没留。
那时,李佩已随工作单位--中国科技大学到安徽合肥工作,她接到所里的紧急电报,连夜乘火车到北京,一进家门就感觉出异样,老郭的领导同事站满了屋子,茶几上放着一片熏黑的镜片和怀表,当领导把飞机失事的消息告诉李佩时,她没掉一滴眼泪。采访时,李佩的外甥女陪同在她身边,回忆当时情形,她说,“姨妈一言未发,就站在阳台,久久望向远方……”
另一个是中国核试验的最高负责人的周恩来总理。
据国务院工作人员后来回忆,郭永怀飞机失事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失声痛哭,良久不语,
还有一个是他亲如兄弟,永远的“大师哥”钱学森,钱学森知道郭永怀死去的消息嚎啕大哭,恸哭不已
“是的!就是那么十秒钟吧!一个有生命、有智慧的人,一位全世界知名的优秀应用力学家就离开了人世:生和死,就在那么十秒钟。”(写在《郭永怀文集》的后面)
郭永怀牺牲后的第22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2年后的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郭永怀是中国力学科学的奠基人和空气动力研究的开拓者,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两弹一星一共23位元勋,两弹一星早期指的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在三个领域中,唯郭永怀先生一个人三个领域都涉及。
也是两弹一星中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

根据唯一的重伤生还者回忆,在飞机开始剧烈晃动的时候,他只听到郭永怀大喊:“我的文件!我的文件!!”随后这位生还者便失去了意识。
如果以后有机会把这个故事排成拍电影,真的难以想象,仅仅10秒之内,郭永怀是怎么做出这个决定的,也不知小战士当时是否害怕。
但是他们就做了这一个令人动容的决定。

在中科院力学所中的一个清静的小院子里,竖立着郭永怀的塑像,这是是1989年建的,当时一个小插曲是,郭永怀由于工作性质,很少留下照片,所以为他建雕塑的时候,竟然没能找到一个他的正面近照。好在雕刻师功夫了得,只做了少量修改,便完美呈现了郭永怀先生生前的样子,根据他的学生们说:对!郭老师就是这个样子的!但是与其他塑像不同的是,郭永怀先生的塑像下安放着两个人的骨灰。
李佩:我不是把郭永怀的骨灰盒给挪到力学所,原来他不是在八宝山的一个四室,也不是什么室里头,有他一个地方,就把那个小牟的骨灰,就搁在另外一个地方。那个时候他的学生已经给他搞了一个塑像,我说就在这个塑像的下面,就给他挖一个穴,就把小牟的也搁在一块,因为小牟也是为着跟着他,所以才牺牲的。

谨向郭先生致以最高的致敬!
http://military.china.com/history4/62/20150423/19576772_all.html
西郊机场吧?
除了参与了所有两弹一星的工作外,中国的第一个风洞的建设也是郭先生主持的
民族脊梁 国家栋梁
10秒见本色,英雄显峥嵘!致敬!
比《世贸中心》感人多了,但这是领不到狗粮的,所以没人会把这故事搬上银幕
郭咏怀是力学大师,天妒英才阿。
第一次听说,         
咱们可歌可泣英雄太多了,可惜宣传口真是狗屎一窝。银幕上全是美帝和棒子。不客气的说,现在的意识形态全面劣势,搞宣传工作的就是在犯罪!要负历史责任。
第一次听说,
中学时去中科大参观,校史馆里有他的校徽和文中提到的烧焦的怀表。当时那震撼……
是不是敌特破坏?话说央视要播潜艇厂的谍战剧了
真应该拍成电影,让更多人记住他们,缅怀他们
民族脊梁啊!向郭先生和他的警卫员致敬!

有时候总感觉兔子是天命所归,即使在最难的时候也总会出现这些BUG级的人物。
啥时候能够像《横空出世》那种再拍一部片子而且不要用假名替代片中人的姓名?
钱对郭来说是半个师傅半个师兄
原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者王柏懿女士说道,“在创业初期,郭先生为了获得第一手感性认识,亲自参加了我国第一个塔爆原子弹装置和氢弹的爆炸试验,目睹了爆炸时的壮丽奇观。这次则是为了尽快把热核弹头发射准备的资料送回,不顾关于“为安全起见,科学家不得坐飞机出差”的规定而乘机回京。就在飞机失事起火的那一瞬间,郭先生以火一般的爱国心、科学家特有的冷静与机智,以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代价,和他的警卫员一道用血肉之躯在熊熊烈火和重要文件之间构筑起一道烧不透的墙,把所有文件完整地保留了下来。郭先生以如此壮烈的行动彰显了大师的风范,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后学勇攀科学高峰、献身力学事业。”
郭先生高瞻远瞩,开拓了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有重要发展前途的新领域,并以其精深的见解创出独特的途径。郭先生曾强调说:“我们不要走前人走过的路,要仔细分析实验的结果和数据,看看能不能走出一条新的路来。”
他的钢笔从中学时代用起直到牺牲,毛巾总要破得不能用时才换掉。但他总是想着研究所的需求,他把从美国带回的电冰箱、电风扇、电动计算器都交给公家使用,把稿酬作为党费上交。1959年,郭先生带领柳春图参加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国际力学会议,回国时和柳春图商量:现在国家外汇紧张,把剩余的都上缴,好不好?
大师风范,永留人间!
科学家、大师只是他的学术地位,但是可以为国家、民族的复兴撑起一片天的唯有国家之脊梁,民族之英雄。献花,三鞠躬!!!!!!!
向郭先生致敬!
看着吧,又有一帮傻逼会出来乱喷符不符合合理性等等等。。
大师之所以是大师,不单单是他们的成就出色,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和人格令人敬佩。
相比之下某些XX奖获得者就渺小得多。
此时无语,惟有泪千行-----------
默默无闻两眼泪
大师之所以是大师,不单单是他们的成就出色,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和人格令人敬佩。
相比之下某些XX奖获得 ...
“诺贝尔奖嘛,从来就没有授予卓越的思想,而只垂青匠气和运气,比如爱因斯坦是因光电效应获奖的。到了今天,它只是一个年老色衰的婊子,姿色全无,只凭艳丽的衣裳和复杂的技巧取悦嫖客……”——丁仪(《球状闪电》)
三位“两弹一星”烈士之一,向郭永怀先生致敬!!
不过比较好奇另外两位“两弹一星”烈士是如何牺牲的

国家脊梁 栋梁
三位“两弹一星”烈士之一,向郭永怀先生致敬!!
不过比较好奇另外两位“两弹一星”烈士是如何牺 ...
姚桐斌被造反派用钢棍打头打死,赵九章不堪批斗服安眠药自杀
咱们可歌可泣英雄太多了,可惜宣传口真是狗屎一窝。银幕上全是美帝和棒子。不客气的说,现在的意识形态全面 ...
真的,看看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真你妈看了半天不知道睡了点啥,宣传太烂,不切实际,不知所云,太政治性,吸引不了年轻人。就像这篇文章写的就很好,真实感人,如果让日民日报那帮人写,肯定的写成神仙。
大义灭亲顾顺章 发表于 2015-4-24 15:41
是不是敌特破坏?话说央视要播潜艇厂的谍战剧了
剧叫啥名?
剧叫啥名?
http://m.youth.cn/pcarticle/1144407
《于无声处》讲潜艇制造厂敌特混入工程师队伍破坏的
爱在路上18 发表于 2015-4-24 15:46
真应该拍成电影,让更多人记住他们,缅怀他们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有这个剧情。

我就是看电视剧,知道这件事的。
youfenyu8 发表于 2015-4-24 18:48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有这个剧情。

我就是看电视剧,知道这件事的。
谢谢分享!我去看看。
还应向和郭先生一同赴难的普通一兵,牟方东烈士致敬!
国家脊梁  民族英雄  当我们享受着自汉唐盛世以来又一次的中华民族盛世的时候,向这些默默无闻为中华民族奉献一切的英雄们致敬!
是不是敌特破坏?话说央视要播潜艇厂的谍战剧了
失事原因至今不明
大义灭亲顾顺章 发表于 2015-4-24 18:48
http://m.youth.cn/pcarticle/1144407
《于无声处》讲潜艇制造厂敌特混入工程师队伍破坏的
谢了!~~~~~~~~~
向两位烈士致敬
姚桐斌被造反派用钢棍打头打死,赵九章不堪批斗服安眠药自杀
真是可惜,那个时代太荒唐了
真是可惜,那个时代太荒唐了
那是国家底子薄,真没人了。按道理,作为戴季陶的外甥和机要秘书,蒋纬国的大学同学,这种项目赵九章先生要避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