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地主有没有招你惹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02:24
央视某主持人摊上大事儿之后,有学生很认真地问我,你怎么看?我也很认真地想了想说,我不认可如此戏谑地调侃“智取威虎山”,即使在任何场合都有些不太妥当。与这个戏谑的态度相比,我更无法认同他所调侃的内容。这不是情感上的,而是理智上的。不是先“站队”后说话,而是有了认识再选择立场。当然我知道那个学生问我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他是愤愤于央视的“处理”。在一个“后革命”的时代,当然不能指责这名学生,所以我在说了上面这番话后,又补充了一句:我也不认可这种“行政”处理。
理由是,在现在这样的语境下,一个“行政”处理,除了激发更多的情绪和意气之争外,还能有什么作用?是的,公开认错了,但是真的“幡然醒悟”吗?你信吗!(当然这个理由我没有和学生说,跟他说显得有点“说教”。)那么,要真地“说服”他认同我的看法,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详细地谈一谈。当然全面反驳太困难(不是难以反驳,而是反驳起来要说上几天几夜),尤其对其中涉及开国领袖的问题,所以只想对其中所说的“地主招你惹你了”,进行一个“事关正义”的辩论。现在为“黄世仁”抱不平的人太多了,而在我看来这种抱不平或者太阴险或者太糊涂,不得不辩。而为了说清说实我的观点,我打算介绍一本叫作《翻身》的书。
《翻身》是“中国人的老朋友”美国人韩丁(William Hinton)1966年写的一本书,正如书名副标题“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所显示的,韩丁深入土改第一线,客观记录下了山西省下一个普通村庄——张庄的土改全过程,对“地主到底有没有招惹到我们”这个问题做出了让人信服的回答,并且不回避土改中出现的问题:暴力、滥用权力、腐败等,但后者并不够成对前者的否定。这一切都使其不仅可信,而且具备相当厚实的思想穿透力,从而赢得了左右两派学者的一致认可,例如曾做过国民党下级军官的史学家黄仁宇就在他的回忆录《黄河青山》里不惜篇幅地讨论和称赞过此书。
韩丁《翻身》
“翻身”无疑是最能说明土地改革的关键词,它不仅仅指打到地主并分他们的房屋、田地与财产,从而改变农民在经济上的受剥削地位,而且指的是“翻心”,是心灵获得解放,摆脱封建伦理与迷信的束缚,追求平等(人与人的平等、男人和女人的平等等)。同时,它还包含新制度的生成:农民应该读书识字,农民可以通过选举建立自己的行政机构自己管理好自己。后两者显然更为重要,它意味着一个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新世界的诞生。这是本书书名的由来以及土改的最终意义之所在。韩丁高度认同了农民的“翻身”运动,并为此而欢欣鼓舞,这也是写作这本书的最主要动机。相对而言,黄仁宇把翻身仅仅理解为“好运降临时运不济的人,使他们得以脱离贫困和恶名”、“正义终获声张”,则显得有些简单。
《翻身》告诉我们,在古代中国,无论王朝如何更迭,变化的永远是社会的上层(这种变化还说不上是变革,而只能说是一种“更迭”),无法触及到像张庄这样的基层社会。乡绅地主充当着官府与农民的中介,掌控着“乡里空间”的长期稳定。他们爱留长指甲,不事生产,并视劳动为羞耻,却过着体面富足的生活。这一切靠的是对广大农民或明或暗地的多重剥削。地主们的生财门路众多:收租、放高利贷,并垄断了乡村手工业和商业(如酒坊)。此外,他们不仅有公职在身,同时还管理着庙宇、宗族事务和一些迷信组织。他们从中任意徇私舞弊、中饱私囊。种种巧取豪夺使他们在乡村社会变得既有钱又有势,地位极其稳固。而相反一方的农民,则无比脆弱,一户人家辛苦到头,只够半饱。一有急事、大事(如生病、婚姻),就不得不向地主借高利贷,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交到了后者的手中。赶上荒年,则境况更加悲惨。据作者统计,在荒年,张庄就要损失一半的人口,或饿死或逃荒。之后,来自其他地方的逃荒农民又来此定居,重新耕种这块土地谋生,从而维持了张庄人口的某种动态平衡。如此循环往复。近代以后,无论是教会、国民党,还是日本军队,都没有撼动这样的结构,因为他们发现利用地主充当汲取的中介远比消灭他们要好得多。因此,地主又增添了新的身份:教民、国民党员以及汉奸。
毫无疑问,近代随着帝制的奔溃、国家的危亡,农民陷入了更深的苦难。如果说在前近代乡绅阶层或多或少受到儒家伦理的约束,并维护着地方的稳定与和谐,从而还承担着某种“正能量”功能的话,那么近代之后,这一阶层则整体性的劣质化了,滑向了土豪与劣绅。因此,这一士绅主导的基层机构(我在这里把它称之为“乡里结构”)成了窒息农民生机的枷锁。它不仅通过暴力镇压和威胁迫使农民不敢反抗,而且也进行思想统治,用传统与迷信让农民自觉“认命”,使后者陷入苦难的轮回里不能自拔。
然而在韩丁看来,乡里结构的真正核心和症结还不能够停留在这个层面上。由于乡里结构的保守性,地主们小富即安,目光短浅,他们能想到的生财门路只有剥削和压榨农民,而由于受制于农民本身的贫穷,他们也不可能拥有更多的财富。而在获得钱财之后,他们不敢过分挥霍,也不愿将其变成资本,投放到更能生钱的工商业上(如矿业),所以经常的做法是兑换成银元埋藏起来。而农民们只能指望着在土地上辛勤劳动而活下来,最大的梦想是过上自己艳羡的地主式的生活,“有地种、有房住、有衣穿、有白面饺子吃”。他们手无余钱,向地主借钱一般只发生在婚丧嫁娶、疾病等这类急事上,而不会通过借钱来发展生产。
在张庄,土地生产能力不高,而且极容易受到旱灾的影响,解决的办法是修建引水灌溉工程,但该项工程不是某一个地主或某一个村庄就能办到的,而是要全县的合作和财力支持。但显然,当时的县级政府早已失去了这样的组织能力了(也许从来没有过)。于是,农业就这样不死不活地存在下去,只能“望天收”,而一到农闲季节,就有大量的闲置人口无所事事,造成劳动力的浪费。
这是一个“死结”,严重束缚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以致用于耕地的锄头自上古以来形状都没有改变过,历史似乎在这里真的停滞了。正因为如此,实际上地主的财富绝对值并不会比贫雇农高出太多。这一点在张庄更为明显,由于此地中农的比例很大,占全部户数不到三分之一的他们占有全部土地的45%,占5%的地主富农拥有31%的土地。跟全国相比,无疑相对较低。这也解释了土改开始之后,即使贫穷的农民分光了地主的财产,他们仍感觉在经济上没有完全翻身。但是,也正由于农业不发达、农业生产资料缺乏,使得乡里结构的下层极易受到损害,地主稍微的麻木不仁就能构成对贫苦农民财产和生命的威胁。
因此,彻底推翻这个结构、再造基层社会就变得十分必要且紧迫。共产党不仅认识到这一点,而且精心策划和发动了这场土改运动。它被命名为“清算运动”,上级共产党最初扮演着启蒙者的角色,先将年轻革命干部们召集起来进行教育,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通过如下三个问题的讨论将矛头直接指向地主和土地制度:1,到底是谁养活谁?2,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3,应不应该给地主交租子?
有意思的是,开始人们对个别地主的恶行很容易达成共识,但是当讨论触及到背后更深层次的土地制度时,意见开始分歧。“地主的土地如果是合法购置或祖上传下的,就应该收租。他不租给我们,我们就得饿死”,这种想法非常典型,今天部分人否定土改,依然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之下。然而,通过对土地投入产出的一系列运算,人们终于认识到了“地租”本身就是极大的剥削,是罪恶的根源,但却带有隐蔽性。而对土地制度的怀疑同时也建立在对劳动的朴素理解上,即“只有劳动的人才有权力吃饭”。所以最后的结论是农民养活了地主,而不是地主养活了农民。
这种思想经这些年轻干部传播到各村各乡,这样,“清算运动”很快开展起来,人们通过“诉苦”这种方式控诉地主犯下的恶行。“诉苦”不仅打击了地主,而且同时重塑了“诉苦”主体。某种程度上而言,“诉苦”过程即是主体被询唤出来的过程。人们将没收来的地主财产称之为“斗争果实”,尽管分得了“果实”,受农业总体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他们也不会因此而富有,但却保障了他们再也
不会挨饿,并且让他们生平第一次感到多少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了。
韩丁高度评价了这一农民获得土地的革命运动,说道:“只有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要,他们在今后的内战年代中,才可能产生热情和团结,犹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正是由于发动民族奴役的抵抗精神,才产生了热情和团结一样。耕者有其田不但是变革中国的一个必要步骤,也是推翻旧社会、建立独立的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关键。在土地问题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互相一致的。”
不过,韩丁在此处没有特别强调的是,正如“翻身”也是一种“翻心”,“斗争果实”不仅仅指实际的财产,还应指在“土改”这一政治实践中生成的政治与思想成果。在共产党后来的建国过程中,这一成果无疑是十分宝贵的。如果只注意“翻身”,而不在根本上“翻心”,就极容易出现书中讲述的那样新的领导者迅速腐化变质的事实。
最后,当然也不能回避书中直面的暴力问题。“诉苦”这一形式诉诸的是人的情感,而情感具有惊人的不易控制的能量,从而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性。在张庄的“诉苦”大会上,好几个地主便被愤怒的人民活活打死。这种直接的暴力也是人们惧怕和不喜欢革命的原因,然而用简单的道德批判来勾销革命就显得太过简单了,那种只看到农民对地主的暴力看不到地主通过或明或暗的剥削导致无数农民的家破人亡更是不足取。韩丁引用马克•吐温、赫伯特•阿普特克以及太祖的言论,来说明运用革命暴力的无奈和不可避免。的确,在那个残酷的战争背景下,革命本来就不是“请客吃饭”,不如此做,土改便无法成功实现。而正如韩丁所说,“耕者有其田不但是变革中国的一个必要步骤,也是推翻旧社会、建立独立的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关键”。不完成这关键的一步,中国的自强是不可想象的。某种程度上,也确如黄仁宇所言,这是二十世纪人类的一个道德困境。不过,如果纠缠在这一道德困境之中,则可以断言,现在的中国则真的不知要倒退到哪里。可以拿黄仁宇另一本书《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中提到的一个例子来做一个补充,这个例子说,虽然青岛经过德国和日本几十年的经营,但隔着海湾边上不到20英里的一座村庄却依然如故。除了新建的基督教堂与传统的神祇并肩存在以及花生壳被城市新工业收买之外,当地人民的生活几乎与近在咫尺的大城市毫不相干。农作的方法与工具仍是千百年的旧习,商业也限于赶集及流动小贩往来。人民的生活与社会习惯也不仅未感受到新时代的好处,反而易遭受其动乱的威胁。对此,黄仁宇也不得不赞同一位当地作家的话:“彼间土地占有,必须经过一番改革,即是采取较缓和的方案,也很难避免暴力。”
这不是一本在书斋中酝酿出来的书,它的写作建立在作者深入当地调查所得的第一手档案之上。1948年,时为北方大学教员的韩丁随土改工作队来到张庄,不顾条件的艰苦和环境的恶劣,与张庄农民共同生活与劳动了一年多。在这个过程中,他通过采访记录了大量的关于这个村庄的信息。结果形成了重达20多斤的档案材料。由于这批材料在作者回国时被海关扣留等原因,书的完成延至了1966年,在初版序言中,韩丁说:“今天出版这本书,至少还像十八年前我在张庄为本书搜集材料时出版一样及时。”借这句话,我要说的是,无论是1966年、1980年还是在当下,阅读这本书都是“及时”的。这本书给人的启示不仅是获得对土地革命历史客观而深入的理解,还在于对于土地这一涉及到中国基层的问题,获得真正有价值知识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需要从实践中建立起与知识对象的有机联系。而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回应当下对历史的戏谑。央视某主持人摊上大事儿之后,有学生很认真地问我,你怎么看?我也很认真地想了想说,我不认可如此戏谑地调侃“智取威虎山”,即使在任何场合都有些不太妥当。与这个戏谑的态度相比,我更无法认同他所调侃的内容。这不是情感上的,而是理智上的。不是先“站队”后说话,而是有了认识再选择立场。当然我知道那个学生问我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他是愤愤于央视的“处理”。在一个“后革命”的时代,当然不能指责这名学生,所以我在说了上面这番话后,又补充了一句:我也不认可这种“行政”处理。
理由是,在现在这样的语境下,一个“行政”处理,除了激发更多的情绪和意气之争外,还能有什么作用?是的,公开认错了,但是真的“幡然醒悟”吗?你信吗!(当然这个理由我没有和学生说,跟他说显得有点“说教”。)那么,要真地“说服”他认同我的看法,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详细地谈一谈。当然全面反驳太困难(不是难以反驳,而是反驳起来要说上几天几夜),尤其对其中涉及开国领袖的问题,所以只想对其中所说的“地主招你惹你了”,进行一个“事关正义”的辩论。现在为“黄世仁”抱不平的人太多了,而在我看来这种抱不平或者太阴险或者太糊涂,不得不辩。而为了说清说实我的观点,我打算介绍一本叫作《翻身》的书。
《翻身》是“中国人的老朋友”美国人韩丁(William Hinton)1966年写的一本书,正如书名副标题“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所显示的,韩丁深入土改第一线,客观记录下了山西省下一个普通村庄——张庄的土改全过程,对“地主到底有没有招惹到我们”这个问题做出了让人信服的回答,并且不回避土改中出现的问题:暴力、滥用权力、腐败等,但后者并不够成对前者的否定。这一切都使其不仅可信,而且具备相当厚实的思想穿透力,从而赢得了左右两派学者的一致认可,例如曾做过国民党下级军官的史学家黄仁宇就在他的回忆录《黄河青山》里不惜篇幅地讨论和称赞过此书。
韩丁《翻身》
“翻身”无疑是最能说明土地改革的关键词,它不仅仅指打到地主并分他们的房屋、田地与财产,从而改变农民在经济上的受剥削地位,而且指的是“翻心”,是心灵获得解放,摆脱封建伦理与迷信的束缚,追求平等(人与人的平等、男人和女人的平等等)。同时,它还包含新制度的生成:农民应该读书识字,农民可以通过选举建立自己的行政机构自己管理好自己。后两者显然更为重要,它意味着一个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新世界的诞生。这是本书书名的由来以及土改的最终意义之所在。韩丁高度认同了农民的“翻身”运动,并为此而欢欣鼓舞,这也是写作这本书的最主要动机。相对而言,黄仁宇把翻身仅仅理解为“好运降临时运不济的人,使他们得以脱离贫困和恶名”、“正义终获声张”,则显得有些简单。
《翻身》告诉我们,在古代中国,无论王朝如何更迭,变化的永远是社会的上层(这种变化还说不上是变革,而只能说是一种“更迭”),无法触及到像张庄这样的基层社会。乡绅地主充当着官府与农民的中介,掌控着“乡里空间”的长期稳定。他们爱留长指甲,不事生产,并视劳动为羞耻,却过着体面富足的生活。这一切靠的是对广大农民或明或暗地的多重剥削。地主们的生财门路众多:收租、放高利贷,并垄断了乡村手工业和商业(如酒坊)。此外,他们不仅有公职在身,同时还管理着庙宇、宗族事务和一些迷信组织。他们从中任意徇私舞弊、中饱私囊。种种巧取豪夺使他们在乡村社会变得既有钱又有势,地位极其稳固。而相反一方的农民,则无比脆弱,一户人家辛苦到头,只够半饱。一有急事、大事(如生病、婚姻),就不得不向地主借高利贷,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交到了后者的手中。赶上荒年,则境况更加悲惨。据作者统计,在荒年,张庄就要损失一半的人口,或饿死或逃荒。之后,来自其他地方的逃荒农民又来此定居,重新耕种这块土地谋生,从而维持了张庄人口的某种动态平衡。如此循环往复。近代以后,无论是教会、国民党,还是日本军队,都没有撼动这样的结构,因为他们发现利用地主充当汲取的中介远比消灭他们要好得多。因此,地主又增添了新的身份:教民、国民党员以及汉奸。
毫无疑问,近代随着帝制的奔溃、国家的危亡,农民陷入了更深的苦难。如果说在前近代乡绅阶层或多或少受到儒家伦理的约束,并维护着地方的稳定与和谐,从而还承担着某种“正能量”功能的话,那么近代之后,这一阶层则整体性的劣质化了,滑向了土豪与劣绅。因此,这一士绅主导的基层机构(我在这里把它称之为“乡里结构”)成了窒息农民生机的枷锁。它不仅通过暴力镇压和威胁迫使农民不敢反抗,而且也进行思想统治,用传统与迷信让农民自觉“认命”,使后者陷入苦难的轮回里不能自拔。
然而在韩丁看来,乡里结构的真正核心和症结还不能够停留在这个层面上。由于乡里结构的保守性,地主们小富即安,目光短浅,他们能想到的生财门路只有剥削和压榨农民,而由于受制于农民本身的贫穷,他们也不可能拥有更多的财富。而在获得钱财之后,他们不敢过分挥霍,也不愿将其变成资本,投放到更能生钱的工商业上(如矿业),所以经常的做法是兑换成银元埋藏起来。而农民们只能指望着在土地上辛勤劳动而活下来,最大的梦想是过上自己艳羡的地主式的生活,“有地种、有房住、有衣穿、有白面饺子吃”。他们手无余钱,向地主借钱一般只发生在婚丧嫁娶、疾病等这类急事上,而不会通过借钱来发展生产。
在张庄,土地生产能力不高,而且极容易受到旱灾的影响,解决的办法是修建引水灌溉工程,但该项工程不是某一个地主或某一个村庄就能办到的,而是要全县的合作和财力支持。但显然,当时的县级政府早已失去了这样的组织能力了(也许从来没有过)。于是,农业就这样不死不活地存在下去,只能“望天收”,而一到农闲季节,就有大量的闲置人口无所事事,造成劳动力的浪费。
这是一个“死结”,严重束缚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以致用于耕地的锄头自上古以来形状都没有改变过,历史似乎在这里真的停滞了。正因为如此,实际上地主的财富绝对值并不会比贫雇农高出太多。这一点在张庄更为明显,由于此地中农的比例很大,占全部户数不到三分之一的他们占有全部土地的45%,占5%的地主富农拥有31%的土地。跟全国相比,无疑相对较低。这也解释了土改开始之后,即使贫穷的农民分光了地主的财产,他们仍感觉在经济上没有完全翻身。但是,也正由于农业不发达、农业生产资料缺乏,使得乡里结构的下层极易受到损害,地主稍微的麻木不仁就能构成对贫苦农民财产和生命的威胁。
因此,彻底推翻这个结构、再造基层社会就变得十分必要且紧迫。共产党不仅认识到这一点,而且精心策划和发动了这场土改运动。它被命名为“清算运动”,上级共产党最初扮演着启蒙者的角色,先将年轻革命干部们召集起来进行教育,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通过如下三个问题的讨论将矛头直接指向地主和土地制度:1,到底是谁养活谁?2,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3,应不应该给地主交租子?
有意思的是,开始人们对个别地主的恶行很容易达成共识,但是当讨论触及到背后更深层次的土地制度时,意见开始分歧。“地主的土地如果是合法购置或祖上传下的,就应该收租。他不租给我们,我们就得饿死”,这种想法非常典型,今天部分人否定土改,依然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之下。然而,通过对土地投入产出的一系列运算,人们终于认识到了“地租”本身就是极大的剥削,是罪恶的根源,但却带有隐蔽性。而对土地制度的怀疑同时也建立在对劳动的朴素理解上,即“只有劳动的人才有权力吃饭”。所以最后的结论是农民养活了地主,而不是地主养活了农民。
这种思想经这些年轻干部传播到各村各乡,这样,“清算运动”很快开展起来,人们通过“诉苦”这种方式控诉地主犯下的恶行。“诉苦”不仅打击了地主,而且同时重塑了“诉苦”主体。某种程度上而言,“诉苦”过程即是主体被询唤出来的过程。人们将没收来的地主财产称之为“斗争果实”,尽管分得了“果实”,受农业总体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他们也不会因此而富有,但却保障了他们再也
不会挨饿,并且让他们生平第一次感到多少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了。
韩丁高度评价了这一农民获得土地的革命运动,说道:“只有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要,他们在今后的内战年代中,才可能产生热情和团结,犹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正是由于发动民族奴役的抵抗精神,才产生了热情和团结一样。耕者有其田不但是变革中国的一个必要步骤,也是推翻旧社会、建立独立的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关键。在土地问题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互相一致的。”
不过,韩丁在此处没有特别强调的是,正如“翻身”也是一种“翻心”,“斗争果实”不仅仅指实际的财产,还应指在“土改”这一政治实践中生成的政治与思想成果。在共产党后来的建国过程中,这一成果无疑是十分宝贵的。如果只注意“翻身”,而不在根本上“翻心”,就极容易出现书中讲述的那样新的领导者迅速腐化变质的事实。
最后,当然也不能回避书中直面的暴力问题。“诉苦”这一形式诉诸的是人的情感,而情感具有惊人的不易控制的能量,从而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性。在张庄的“诉苦”大会上,好几个地主便被愤怒的人民活活打死。这种直接的暴力也是人们惧怕和不喜欢革命的原因,然而用简单的道德批判来勾销革命就显得太过简单了,那种只看到农民对地主的暴力看不到地主通过或明或暗的剥削导致无数农民的家破人亡更是不足取。韩丁引用马克•吐温、赫伯特•阿普特克以及太祖的言论,来说明运用革命暴力的无奈和不可避免。的确,在那个残酷的战争背景下,革命本来就不是“请客吃饭”,不如此做,土改便无法成功实现。而正如韩丁所说,“耕者有其田不但是变革中国的一个必要步骤,也是推翻旧社会、建立独立的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关键”。不完成这关键的一步,中国的自强是不可想象的。某种程度上,也确如黄仁宇所言,这是二十世纪人类的一个道德困境。不过,如果纠缠在这一道德困境之中,则可以断言,现在的中国则真的不知要倒退到哪里。可以拿黄仁宇另一本书《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中提到的一个例子来做一个补充,这个例子说,虽然青岛经过德国和日本几十年的经营,但隔着海湾边上不到20英里的一座村庄却依然如故。除了新建的基督教堂与传统的神祇并肩存在以及花生壳被城市新工业收买之外,当地人民的生活几乎与近在咫尺的大城市毫不相干。农作的方法与工具仍是千百年的旧习,商业也限于赶集及流动小贩往来。人民的生活与社会习惯也不仅未感受到新时代的好处,反而易遭受其动乱的威胁。对此,黄仁宇也不得不赞同一位当地作家的话:“彼间土地占有,必须经过一番改革,即是采取较缓和的方案,也很难避免暴力。”
这不是一本在书斋中酝酿出来的书,它的写作建立在作者深入当地调查所得的第一手档案之上。1948年,时为北方大学教员的韩丁随土改工作队来到张庄,不顾条件的艰苦和环境的恶劣,与张庄农民共同生活与劳动了一年多。在这个过程中,他通过采访记录了大量的关于这个村庄的信息。结果形成了重达20多斤的档案材料。由于这批材料在作者回国时被海关扣留等原因,书的完成延至了1966年,在初版序言中,韩丁说:“今天出版这本书,至少还像十八年前我在张庄为本书搜集材料时出版一样及时。”借这句话,我要说的是,无论是1966年、1980年还是在当下,阅读这本书都是“及时”的。这本书给人的启示不仅是获得对土地革命历史客观而深入的理解,还在于对于土地这一涉及到中国基层的问题,获得真正有价值知识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需要从实践中建立起与知识对象的有机联系。而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回应当下对历史的戏谑。
地主阶级早就回来了,而且占领了政府!
这样的好文章如果要分享到微信里,让更多人阅读到,该如何操作?
当年那种情况下即使最温和的土改也不能避免使用暴力,不如此地主便不可能乖乖将土地还给农民。
有人做过统计,整个土改运动中70%的流血是发生在1947年前后的老区土改,而老区土改基本上没有平分土地功能的。什么叫老区?所谓老区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已经统治了很长时间的地方。抗战时期共产党没有搞土改,但是仍然搞的是减租减息,公平负担。总而言之,还是要把地主基本上剥夺了,只不过不搞暴力阶级斗争。到了1946、1947年的时候,土地已经是非常之分散,老区是没有什么土地可分的,但是恰恰是老区土改,几乎是村村流血,没有哪个村是不死人的。

  很多材料显示,晋绥边区土改流血比较厉害,说那里是康生主持的,所以极左。康生现在被认为是一个坏人,因此他搞的土改就比较好说。可是我们要知道,晋绥边区绝不是最左的,绝不是流血最多的。晋冀鲁豫地区土改也是村村死人。说晋绥边区的土改是康生搞的,毛主席不知道,这怎么能服人呢?晋绥边区跟陕甘宁边区只有一河之隔,晋绥边区的两个人就是毛主席派出去的,一个是毛主席的大秘书,一个是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
不断地查、不断地斗,一定要斗死人。每个村都建立了各项数字统计表,统计显示了群众打死人的数量和斗争果实分配表。斗争果实中土地是很少的。如河南这个土改点,全村两千多亩土地中只有161亩是胜利果实,也就是说有7.2%的土地被重新分配,可就在这个113户的小村庄就有七个人被群众打死。吴村6000多亩土地,只有500多亩是斗争果实,但是这个村被打死20个人,其中地主14个,还有5个是特务,1个是恶霸,在这个斗争当中有18%的人逃亡了。
流血土改搞到什么地步呢?一个4075人的村子,斗争中打死了25人,其中只有两个人是地主,四个人是富农,其中有10个叫做恶霸中农,有9个叫恶霸贫农,全村被斗争的户达到332户,被斗争1201人,斗争中的积极分子862人,其中真积极分子271人。在打死5条人命后,这些半积极、假积极的人都交了投名状,最后不得不变得真积极起来了。要让大家抛头颅洒热血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让你没有退路,有了投名状就不怕发动不起来了。1947年4月,刘少奇到晋察冀中央分局讲到,“要以复查为中心,动员党政军民的力量搞个彻底,所谓搞彻底就是要死一些人,搞彻底了,负担重些,农民也甘心,扩兵也容易。”再三复查的意义并不在于再找一点土地,而是再流点血,一定要形成一种你死我活的氛围,只有这样高强度动员才可以实现
流血土改搞到什么地步呢?一个4075人的村子,斗争中打死了25人,其中只有两个人是地主,四个人是富农,其中 ...
哦,看样子连刘少奇也要黑一把了。。。哼。。。
塔克西丝之翼 发表于 2015-4-12 21:31
哦,看样子连刘少奇也要黑一把了。。。哼。。。
刘少奇本身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发明人,否则,为啥要说“四清运动”是极左呢
刘少奇本身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发明人,否则,为啥要说“四清运动”是极左呢
哦,怎么又和四清扯到一起去了。。。呵呵,看来各方位。。躺枪


地主肯定没有招惹我,我奶奶就是地主家大小姐,嫁给了我爷爷这个泥胯子。。。那个时候,全村都是大善人他家的,每年仅仅只要交6成租子就可以让一帮懒鬼拼死拼活干一年。。。不仅能养活我爷爷兄弟姐妹七个,还能让他家最小的弟弟读完小学四年级。。。。当年虽然血吸虫泛滥,但是河道是自然的,每到夏天,河道都会涨到几里宽,哪里像解放后,修河堤挖渠道,搞得一点乡村味道都没有。。。

地主肯定没有招惹我,我奶奶就是地主家大小姐,嫁给了我爷爷这个泥胯子。。。那个时候,全村都是大善人他家的,每年仅仅只要交6成租子就可以让一帮懒鬼拼死拼活干一年。。。不仅能养活我爷爷兄弟姐妹七个,还能让他家最小的弟弟读完小学四年级。。。。当年虽然血吸虫泛滥,但是河道是自然的,每到夏天,河道都会涨到几里宽,哪里像解放后,修河堤挖渠道,搞得一点乡村味道都没有。。。
地主宁有种乎
地主宁有种乎
地主还真是有种的,没有千年的王朝,却有千年的世家,哪家又不是大地主呢,即使贵为圣人先师的孔家,也不能免俗
流血土改搞到什么地步呢?一个4075人的村子,斗争中打死了25人,其中只有两个人是地主,四个人是富农,其中 ...
实践中不论出现怎样的问题都无法抹杀土改的历史意义。实践所付出的代价是民族进步的必然代价。
这样的好文章如果要分享到微信里,让更多人阅读到,该如何操作?
点页面右上角"三",里面可以分享
苹果机点正下方"三",里面也有分享
塔克西丝之翼 发表于 2015-4-12 23:16
地主还真是有种的,没有千年的王朝,却有千年的世家,哪家又不是大地主呢,即使贵为圣人先师的孔家,也不 ...
诗书之家一般出自地主之家,

也就是书读得比较好的。

现在地主后代,混上省部级的已经不少了
是LZ本人的原创么?如果是的话,此贴不授精华某些人就是瞎了眼。都不知道如何来评价了,LZ也是大才啊。

善无畏 发表于 2015-4-12 23:47
诗书之家一般出自地主之家,

也就是书读得比较好的。


血统论这玩意儿能够滚多远就多远。。况且现在工业化社会,哪里还轮得到地主这东西插脚,从根子上把地主击垮了。。。
善无畏 发表于 2015-4-12 23:47
诗书之家一般出自地主之家,

也就是书读得比较好的。


血统论这玩意儿能够滚多远就多远。。况且现在工业化社会,哪里还轮得到地主这东西插脚,从根子上把地主击垮了。。。
塔克西丝之翼 发表于 2015-4-12 21:52
地主肯定没有招惹我,我奶奶就是地主家大小姐,嫁给了我爷爷这个泥胯子。。。那个时候,全村都是大善人他家 ...
那后来划成分的时候怎么个情况?
我奶奶才是地主家的养女(丫鬟升级的小姐),后来划成分那叫一个痛苦哦……

任何人的水军 发表于 2015-4-13 07:54
那后来划成分的时候怎么个情况?
我奶奶才是地主家的养女(丫鬟升级的小姐),后来划成分那叫一个痛苦哦 ...


家产被分的个精光呗,还能怎么样,感觉越是哪些读书多的村子,越是地主多的村子,越是有几个文化人的村子,那个时候越爱折腾,几个读过书的大学生高中生把他叔叔伯伯老子给斗的的那叫一个惨。。。儿子娶泥胯子的女儿,女儿嫁泥胯子,我奶奶的妈走的早,又是小的身份,成分又不好,被我泥胯子爷爷欺负的几次自杀,但是即使那个时代谁敢批斗一个几代为佃农的媳妇。。。用我父亲的话说,我爷爷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你一泥胯子,学了点榨油的手艺活,就敢把在家打老婆打儿子,要不是解放,你家还得啃十辈子泥巴,还不见得找得到老婆。。。
任何人的水军 发表于 2015-4-13 07:54
那后来划成分的时候怎么个情况?
我奶奶才是地主家的养女(丫鬟升级的小姐),后来划成分那叫一个痛苦哦 ...


家产被分的个精光呗,还能怎么样,感觉越是哪些读书多的村子,越是地主多的村子,越是有几个文化人的村子,那个时候越爱折腾,几个读过书的大学生高中生把他叔叔伯伯老子给斗的的那叫一个惨。。。儿子娶泥胯子的女儿,女儿嫁泥胯子,我奶奶的妈走的早,又是小的身份,成分又不好,被我泥胯子爷爷欺负的几次自杀,但是即使那个时代谁敢批斗一个几代为佃农的媳妇。。。用我父亲的话说,我爷爷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你一泥胯子,学了点榨油的手艺活,就敢把在家打老婆打儿子,要不是解放,你家还得啃十辈子泥巴,还不见得找得到老婆。。。
塔克西丝之翼 发表于 2015-4-13 08:23
家产被分的个精光呗,还能怎么样,感觉越是哪些读书多的村子,越是地主多的村子,越是有几个文化人的村 ...
说个我家的笑话:
村里举报我爷爷,说生活奢侈,每天吃饭四个菜。
哪四个菜?
腌韭菜,腌萝卜,腌白菜,腌蒜……

任何人的水军 发表于 2015-4-13 08:29
说个我家的笑话:
村里举报我爷爷,说生活奢侈,每天吃饭四个菜。
哪四个菜?


哦,你知道你爷爷下面的佃农是什么日子么。。。另外,民国能够把地主逼成这样,也是笑话,实际上,民国的地主的生活水准是倒退的,当然,佃农雇农贫农的生活水准,用别人的话说,勉强能活着。。。
任何人的水军 发表于 2015-4-13 08:29
说个我家的笑话:
村里举报我爷爷,说生活奢侈,每天吃饭四个菜。
哪四个菜?


哦,你知道你爷爷下面的佃农是什么日子么。。。另外,民国能够把地主逼成这样,也是笑话,实际上,民国的地主的生活水准是倒退的,当然,佃农雇农贫农的生活水准,用别人的话说,勉强能活着。。。
塔克西丝之翼 发表于 2015-4-13 08:32
哦,你知道你爷爷下面的佃农是什么日子么。。。另外,民国能够把地主逼成这样,也是笑话
额,我说的是批斗那会儿……另外我爷爷也是泥腿子,就我奶奶成分高。
说个我家的笑话:
村里举报我爷爷,说生活奢侈,每天吃饭四个菜。
哪四个菜?

佃户连米面都要借,相比之下,地主每天能吃饱饭,还有菜,当然是奢侈。
解放前吃粗粮是常事,老百姓都喜欢细粮。今天的老百姓肯定不理解。
佃户连米面都要借,相比之下,地主每天能吃饱饭,还有菜,当然是奢侈。
解放前吃粗粮是常事,老百姓都喜 ...

哪里有什么米面哦,我前几年趁解放前的几位老人还在,问了下,连糠都是粮食。。。呵呵。。。听到这,我无话可说
哪里有什么米面哦,我前几年趁解放前的几位老人还在,问了下,连糠都是粮食。。。呵呵。。。听到这,我 ...
呃,我只听我爸说过大跃进的时候吃过糠。
卧龙电气飞 发表于 2015-4-13 08:37
佃户连米面都要借,相比之下,地主每天能吃饱饭,还有菜,当然是奢侈。
解放前吃粗粮是常事,老百姓都喜 ...
那你是理解错了……我们那当年的口号是,吃不饱,瓜菜代。
所以虽然有菜,饭却是吃不饱的……
呃,我只听我爸说过大跃进的时候吃过糠。
呵呵,每年吃两个月的糠的生活,年景不错,有的人家年年要吃半年的带糠生活。。。话说这毫无营养的玩意儿,吃了能够创造啥啊。。。
血统论这玩意儿能够滚多远就多远。。况且现在工业化社会,哪里还轮得到地主这东西插脚,从根子上把地主 ...
红二代发来贺电
红二代发来贺电
哦,红二代,自从这玩意被批臭了之后,除了某些心不死的人,谁还敢光明正大的鼓吹这垃圾思想。。。
红二代臭了?
这奇葩的观点峩也是醉了
呵呵,每年吃两个月的糠的生活,年景不错,有的人家年年要吃半年的带糠生活。。。话说这毫无营养的玩意儿 ...
所以说毛犯了大错误,要象蒋时代那样,经常饿肚皮,婴幼儿夭折率高,中国的人口不用计划生育也能保持三十年不变就好了。那样中国就富强了。中国现在要是回到蒋时代,人均GDP立刻翻一番。
红二代臭了?
这奇葩的观点峩也是醉了
看不懂话么。。。不是某些人的血统论么。。。我个人对红二代这个群体并无所谓观感。。
所以说毛犯了大错误,要象蒋时代那样,经常饿肚皮,婴幼儿夭折率高,中国的人口不用计划生育也能保持三十 ...
民国养活4亿多人已经是其极限了。。。我不相信一个饥饿的中国能够走进工业化。。。这也是我不肯承认印度是工业国家一样
民国养活4亿多人已经是其极限了。。。我不相信一个饥饿的中国能够走进工业化。。。这也是我不肯承认印度 ...
那49年以后是怎么走进工业化的?
那49年以后是怎么走进工业化的?
在粮食增长的基础上达到的。。。
地主都是有原罪的,就像现在的资本家。中国最好再来次改革,就像土改分田地一样,把有钱人的钱都平分了,每个乡镇都要评出十大最恶有钱人,枪毙了。
地主有多坏,地价有多高,房价有多高。被地主剥削的房奴感同身受。
地主都是有原罪的,就像现在的资本家。中国最好再来次改革,就像土改分田地一样,把有钱人的钱都平分了,每 ...
法国大革命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