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备胜无备,因敌变化而制胜:看一战和二战的战争准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6:16:36


孙子曰: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二战与一战最主要的区别之一,便是失去了精心策划的长期准备。在一战之前,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在1891年发布第一号备忘录,到1894年第三号备忘录确定了东守西攻的基本策略。到1905年,施利芬的最后备忘录发布,然后交给了小毛奇,并且一直到1912年完成了修订。也就是说,德国攻击法国的施利芬计划经过了长达20年的筹备。站在对立面的法国情况也差不多,1875年到1886年,法国制定了1号到7号战争计划,以防御为主,但是随着法俄合作的可能性增加,从第8号计划开始渐渐采纳攻势作战思想,此后每三五年修订一次计划,基本贯彻了攻势防御战略,具备高度弹性。然而在法国“青年学派”的力推下,最后的第17号作战计划却完全变成了“攻势崇拜主义”,于1914年2月完成了一切必要准备。现代战争版“ 一本猪突”的发明权,应当归于法国“青年学派”。然而,无论是德国还是法国,精心策划的战争方略都没有实现,反而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孙子曰: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精心策划的各类战争计划,偏偏忘记了敌人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老毛奇认为,敌人有独立意志,也有选择的自由,而施利芬认为一开始就应当迫使敌人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使其不能发挥主动。老毛奇认为战略的秘诀在于随机应变,战争指挥应当充满弹性,而施利芬则要求部队向方阵一样整齐,打仗就像火车时刻表一样准确。显然, 施利芬的观念是在办公室里养成的,而不是像老毛奇那样在普奥、普法战争的实践里铸就的。

二战的爆发带有突然性,虽然国际矛盾积累已深,但是缺乏像“施利芬计划”那样的长达数十年准备的战争计划。希特勒自己也说道,他就像在黑暗中行走那样,凭着直觉领着大家前进。从1933年上台到1939年战争爆发,留给德国的准备时间不过六年,如何才能把十万人的小型军队扩充为百万大军,而且是陆海空三军齐备的现代化武装力量?这点时间只够培养中下级军事组织和人员,难以形成一个庞大的有机协同的整体。所以,在战争爆发前,无论是希特勒还是像曼施坦因这样的军官,都是抱着疑虑走入沙场。但是,德国准备不充分,而他们的敌人同样也准备不充分,或者说准备的方向就错了。波兰人采取了“无所不备、无所不寡”的防御战略,把数量有限的陆军部署在了长达1500公里的边境防御线上,结果是在不同方向袭来的德军冲击下支离破碎,被各个歼灭,何况后面还有苏联人捅了一刀。而对法国的战局当中,从阿登森林的坦克突袭则完全出乎法国人预料,达成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战略效果,可见,要想上演坎尼会战,除了汉尼拔,还得有一位法罗(罗马军队指挥官)。或者说,长平之战除了要有白起,还得有一位赵括。所以,相对优势的存在,是在战争博弈中影响胜负天平的关键。优秀的将领,应当善于观察和把握这种相对优势,才能做到避实击虚、因敌制胜。

由此可见,指望在战前的计划当中制定一个完美无缺的方案,如德国海军秘书提尔比茨或总参谋长施利芬所做的那样,是不可能的。他们渴望着拥有最大的兵力,最多的战舰,以便打败最多的敌人,然而,何为众多?何为寡少?孙子曰: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因此,越是防备众多的敌人,就会发现自己的兵力越是不足;如果迫使敌人不得不防备自己,那么我方就可以专其一,而敌人就得分为十。我方掌握主动权,迫使敌人猜测作战的地点,这样的地点越多,则敌人不得不分兵部署,即便有再多的部队,也会变得寡少,而我军能以众击寡。孙子曰: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

波兰人的战争部署显然是犯了分兵部署的错误,既不知战之地,亦不知战之时,且东防苏联、西防德国,不能区分轻重缓急。波兰唯一生存的机会,是英法联军的强力干涉,迫使德军回撤西部防线。如是,则苏联也是不敢轻举妄动。因此,缩短防线,迟滞德国人的进攻节奏,固守华沙核心阵地,是节约兵力、等候英法反击的必由之路。但是在政治上波兰政客不能放弃一寸得来的土地,非但如此,波兰人一直渴望恢复波兰王国鼎盛时期的版图,建立一个”大帝国“(大概跟今天我们旁边的宇宙大国是一个心态吧)。所以,收缩防线似乎是政治自杀之举,不收缩防线是军事自杀之举。

孙子曰: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二战与一战最主要的区别之一,便是失去了精心策划的长期准备。在一战之前,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在1891年发布第一号备忘录,到1894年第三号备忘录确定了东守西攻的基本策略。到1905年,施利芬的最后备忘录发布,然后交给了小毛奇,并且一直到1912年完成了修订。也就是说,德国攻击法国的施利芬计划经过了长达20年的筹备。站在对立面的法国情况也差不多,1875年到1886年,法国制定了1号到7号战争计划,以防御为主,但是随着法俄合作的可能性增加,从第8号计划开始渐渐采纳攻势作战思想,此后每三五年修订一次计划,基本贯彻了攻势防御战略,具备高度弹性。然而在法国“青年学派”的力推下,最后的第17号作战计划却完全变成了“攻势崇拜主义”,于1914年2月完成了一切必要准备。现代战争版“ 一本猪突”的发明权,应当归于法国“青年学派”。然而,无论是德国还是法国,精心策划的战争方略都没有实现,反而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孙子曰: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精心策划的各类战争计划,偏偏忘记了敌人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老毛奇认为,敌人有独立意志,也有选择的自由,而施利芬认为一开始就应当迫使敌人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使其不能发挥主动。老毛奇认为战略的秘诀在于随机应变,战争指挥应当充满弹性,而施利芬则要求部队向方阵一样整齐,打仗就像火车时刻表一样准确。显然, 施利芬的观念是在办公室里养成的,而不是像老毛奇那样在普奥、普法战争的实践里铸就的。

二战的爆发带有突然性,虽然国际矛盾积累已深,但是缺乏像“施利芬计划”那样的长达数十年准备的战争计划。希特勒自己也说道,他就像在黑暗中行走那样,凭着直觉领着大家前进。从1933年上台到1939年战争爆发,留给德国的准备时间不过六年,如何才能把十万人的小型军队扩充为百万大军,而且是陆海空三军齐备的现代化武装力量?这点时间只够培养中下级军事组织和人员,难以形成一个庞大的有机协同的整体。所以,在战争爆发前,无论是希特勒还是像曼施坦因这样的军官,都是抱着疑虑走入沙场。但是,德国准备不充分,而他们的敌人同样也准备不充分,或者说准备的方向就错了。波兰人采取了“无所不备、无所不寡”的防御战略,把数量有限的陆军部署在了长达1500公里的边境防御线上,结果是在不同方向袭来的德军冲击下支离破碎,被各个歼灭,何况后面还有苏联人捅了一刀。而对法国的战局当中,从阿登森林的坦克突袭则完全出乎法国人预料,达成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战略效果,可见,要想上演坎尼会战,除了汉尼拔,还得有一位法罗(罗马军队指挥官)。或者说,长平之战除了要有白起,还得有一位赵括。所以,相对优势的存在,是在战争博弈中影响胜负天平的关键。优秀的将领,应当善于观察和把握这种相对优势,才能做到避实击虚、因敌制胜。

由此可见,指望在战前的计划当中制定一个完美无缺的方案,如德国海军秘书提尔比茨或总参谋长施利芬所做的那样,是不可能的。他们渴望着拥有最大的兵力,最多的战舰,以便打败最多的敌人,然而,何为众多?何为寡少?孙子曰: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因此,越是防备众多的敌人,就会发现自己的兵力越是不足;如果迫使敌人不得不防备自己,那么我方就可以专其一,而敌人就得分为十。我方掌握主动权,迫使敌人猜测作战的地点,这样的地点越多,则敌人不得不分兵部署,即便有再多的部队,也会变得寡少,而我军能以众击寡。孙子曰: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

波兰人的战争部署显然是犯了分兵部署的错误,既不知战之地,亦不知战之时,且东防苏联、西防德国,不能区分轻重缓急。波兰唯一生存的机会,是英法联军的强力干涉,迫使德军回撤西部防线。如是,则苏联也是不敢轻举妄动。因此,缩短防线,迟滞德国人的进攻节奏,固守华沙核心阵地,是节约兵力、等候英法反击的必由之路。但是在政治上波兰政客不能放弃一寸得来的土地,非但如此,波兰人一直渴望恢复波兰王国鼎盛时期的版图,建立一个”大帝国“(大概跟今天我们旁边的宇宙大国是一个心态吧)。所以,收缩防线似乎是政治自杀之举,不收缩防线是军事自杀之举。
有备是必须的。
兵者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