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中国威胁论”评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01:31
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国力日益增强,随之在日本出现了“中国威胁论”。宣扬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中国在廉价的劳动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及吸引外资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使中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由此会对日本及其他一些国家构成威胁,甚至还有人将日本经济萧条归咎于中国。受这种言论的影响,近期中日间发生了一些完全可以避免和不必要的麻烦。如果这种论调继续扩散下去,则会对今后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作用。本文将分析“中国威胁论”产生的背景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从中探寻中国是否会对他国构成威胁。
一、中日经济发展速度的反差是“中国威胁论”产生和蔓延的根本原因
    究竟什么是“威胁”?对此恐怕很难做出一个统一和准确的定义。威胁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现实的,也有潜在的;有政治的、军事的,也有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威胁的含义多种多样。它还受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威胁论”在日本的产生有其特定的背景。战后,日本实现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高速增长,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经济上的成功使许多日本人沾沾自喜,产生了优越感。由于长期以来沉醉于战后的巨大成功之中,在80年代中期日本并未能意识到其经济体制已滞后于全球化时代和自身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进行全面改革。90年代伊始,“泡沫经济”崩溃,日本经济陷入低迷,此时日本也未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为与以往的经济萧条一样,会很快走向复苏。直到9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的诸多刺激景气政策不仅没有使日本经济走出困境,反而问题越积越多,矛盾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不得不承认经济已陷入战后最为严重的一次萧条,开始实施全面调整。然而,拖延改革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更需要经历一定的痛苦,再加上国际环境风云变幻,日本经济复苏屡屡受挫,至今仍未看到明显的恢复迹象,日本经济萧条已持续十多年之久。与日本“失去的十年”相比,中国在90年代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外贸出口迅速扩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的快速发展与日本的持续萧条几乎同时发生,而且发展速度超过了许多日本人的预料,这种经济表现的反差使一些自恃优越的日本人很难接受这一事实。而在不得不接受现实之后,又害怕自身会被中国所超过,于是,“中国威胁论”产生,并随中国的发展而蔓延。
    在宣扬“中国威胁论”者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不了解中国的实际状况,想象地认为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在心理上就存有一种威胁感,再看到90年代中国迅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上升,则形成主观上的“中国威胁”;(2)由于中日经济发展速度形成反差,中国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在某些领域对日出口迅速增加,形成经济上的“中国威胁”;(3)带有某种意识形态和政治意图、以“中国威胁”为借口来达到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和修改宪法、发展军事的目的。这部分人尽管人数不是很多,但危害极大。近几年,日本有关修改宪法和防卫大纲等动向几乎都与这些人的推动有关。可见,无论哪种情况,其形成的根源都在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日本经济持续低迷。
二、日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几点担忧
    近年来,在日本,从经济方面谈论“中国威胁”的人数趋于增加。这些人担心中国的经济发展会危及日本的利益。首先,担心中国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日本的地区大国地位。战后,日本一直被称为亚洲地区“雁阵模式”的领头雁,在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了主导作用。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萧条,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滞后,难以再像过去那样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加上近年来日本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欠佳、在历史认识问题上态度模糊等原因,亚洲一些国家对其失去信任,日本在亚洲地区的威信有所降低。相反,中国不仅自身经济稳步发展,而且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避免了危机加重,对稳定本地区经济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将取代日本而成为亚洲的“领头雁”。目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合作与竞争的时代,在合作与竞争中寻求发展成为这一时代的重要特征。无论中国还是日本,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共生共存。与其停留在旧的观念上争论谁做领头雁,莫不如抓紧时间对内致力于改革,提高自身竞争力,对外扩大和加深合作,在合作中谋求国家利益。
    其次,担心对华直接投资的扩大会引发日本国内“产业空洞化”。近年来,鉴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加入WTO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很多日本企业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增加对华直接投资,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一些人担心由此会导致日本国内“产业空洞化”,使失业问题更加突出。从实际情况来看,日本开始大规模对华进行直接投资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截至1998末,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中,对北美直接投资累计占42%、对欧洲约占20%、对亚洲约占18%、对华仅占3%,表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不仅不是导致日本国内产业空洞化的原因,而且还存有进一步扩大的余地。另外,很多人只看到日本企业海外投资发展较快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外国对日投资相对落后的一面。1996-2000年,外国对日直接投资累计额仅为外国对美直接投资累计额的1/24、为外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累计额的1/16,日本内外投资处于不平衡状态。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国内投资成本较高,一些领域存在诸多限制,信息服务化跟不上。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促使国内资本外流,外国资本不愿或难以流入日本。所以,要防止日本产业出现空洞化,最有效的措施是彻底实施结构改革,放松规制,缩小国内外价格差,以吸引投资者。
    另外,担心中国的发展会在一些领域对日本形成竞争。90年代以来,中日贸易迅速扩大。由于中日两国在劳动力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以及日本商家在经济不振时期更加看中价格因素,中国质优价廉的农产品和纺织品大量涌入日本市场,对日本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一定冲击。2001年4月爆发的中日贸易摩擦就是因此而引发。事实上,这些产品对日出口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日本的“开发性进口”所造成,有很大一部分是日本企业和商社在华生产后返销到日本国内,日本的相关企业和商社尤其消费者从中获益匪浅,因此,不能说完全应该由中国对日本相关产业遭受冲击承担责任。当然,这一事件也给中国方面留下一些思考,今后在扩大出口方面有必要考虑对方的承受力,增加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别化,全方位开拓出口市场。今后随着中日经贸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对日制成品出口将不断增加,双方贸易摩擦可能会随之增多,对此不必过于敏感。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竞争,竞争能够产生效率。在某些领域存在竞争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更不应将本是经济的问题加以政治化。为避免或减少摩擦,双方有必要加强沟通和协商,深入挖掘中日间潜在的互补性,以互利互惠,实现共同繁荣。
三、舆论普遍夸大中国的经济实力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特别是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加入WTO、成功举办APEC会议等,更使中国受到世界瞩目。国际上普遍存在一种夸大中国经济实力的现象。例如,美国《商业周刊》将中国形容为“生产方面的超级大国”;布什政府中被认为最有经验的亚洲问题专家、国防部副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认为,中国将在50年或许25年后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中央情报局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平均生活水平将接近目前的西腊或韩国;也有专家学者认为,到2015年中国将取代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不容置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确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六;对外出口居世界第六;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并且,粮食、煤、钢铁、水泥、化纤、摩托车、洗衣机、冰箱、彩电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个人电脑和相关设备生产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如果仅从这些数据上看,则很容易使一些国家特别是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望而生畏。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的另一方面。
    第一,中国是一个多样化且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迄今为止,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中国人口的60%以上分布在农村,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不超过20%,这表明一半多的人口创造的财富不到20%,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尚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如果将前面的一系列数据加以人均化,情况则大不相同。例如,目前中国的GDP虽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化后仅为日本的1/40左右;手机用户虽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但普及率不到主要发达国家的1/5。当然,将任何数据都加以人均化也未必是一种科学的评估方法,它容易低估中国经济实力。为此有人建议,应以购买力平价为基础来评价一国的经济实力。即使按这种标准衡量,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成倍的距离。
    第二,中国产品的附加价值相对较低。虽然中国经常被冠以“世界工厂”的称号,印有“MADE IN CHINA”的商品遍布世界各地,但是,在中国出口的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加工生产的,其附加价值的大部分被外国企业所拥有,很小的一部分才被中国获得。中国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
    第三,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在摸索一条前人所没有走过的改革之路,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地区差距、农村过剩劳动力、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会产生负面作用。
四、中国的发展将有益于日本及亚洲地区乃至世界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同为亚洲大国的中国和日本有必要加强经济合作。中国的经济发展无疑为日本提供了商机。据原日本经济企划厅2000年底的测算,到2005年日本对华出口将比中国入世前增加201亿美元,从中国的进口将增加65亿美元。另据内阁府估算,到2005年日本对华贸易赤字将从2000年的250亿美元减少到136亿美元。另外,面对中国入世的形势,日本一些知名企业已经开始在中国扩大业务。例如,丰田汽车公司与天津汽车集团签署协议,今年联合生产3万台小汽车;三井化学去年底宣布,将在中国投资300亿日元以上,这是日本化工企业迄今在中国最大的投资项目;三菱化学今年4月成立“中国室”, 以加强在中国的业务;吉田建材株式会社今年4月举行土地转让签字仪式,继大连、深圳之后拟在苏州设立第三家建材公司;卡西欧将以中国沿海地区为中心、将目前的350家销售店扩大到500家,以实现今年销售额10亿日元的目标;西铁城则计划进入中国东北部的大连、长春以及内陆的成都、重庆等地扩充销售网点,希望今年销售额达到12亿日元;朝日啤酒公司宣称,其全球经营策略将以中国为中心。此外,东芝、日产、夏普、三菱电机等公司也在中国增加投资,计划将中国作为其重要的海外生产基地。此外,中国的发展将推动日本的结构改革。由于中国产品在成本竞争上占明显优势,加上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某些领域对日本已形成一定竞争,这将迫使日本改变国内高成本结构,改善国内投资环境,从而振兴日本经济。正如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博鳌论坛”上所言:“中国经济的上升和市场的扩大将刺激竞争,并将证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次巨大机遇。日中经济关系的发展不会致使日本产业空洞化,而是日本培育新产业的机遇”。
    中国的发展也将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所占比重为3.6%,已成为地区贸易大国。中国加入WTO以后,在扩大出口的同时,也将为本地区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投资敞开大门。根据韩国银行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随着中国入世后市场的不断开放,2000—2005年韩国贸易收支将出现14亿美元的顺差。2002年5月21日在东京举办的以“变化的中国,变化的亚洲”为题的有关亚洲未来的国际交流会议上,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指出:“中国利用低成本的劳动力能够大量生产廉价产品。日本过去也曾利用低工资振兴经济,通过技术转让使东南亚经济得到发展。中国也具有同样的可能性。随着中国国民收入不断增加,出国旅游和海外投资也在增加,给东南亚各国带来了好处。中国加入WTO之后,将促进上述势头”。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也谈到,尽管有人担心中国将成为东盟的竞争对手,但仍然欢迎中国加入WTO。中国入世对东盟是有利的。在制造业领域,东盟通过互补和水平分工将获得优势。另外,根据世界银行1997年9月公布的研究报告《2020年的中国》,到2005年,中国入世将使日本受益610亿美元,从而成为中国以外的最大受益国。WTO各成员国的受益额将为34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受益额的4倍。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惠及整个世界经济。
五、中国的发展对日本及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也会形成一定竞争
    由于跨国直接投资迅速增加、科技日新月异、各国和地区劳动力供求状况存在差异等原因,一些工业化国家迅速崛起,后发展国家在努力追赶,各国和地区之间的比较利益发生了变化。在亚洲,中国的发展加快了这种变化的进程。中国不仅拥有熟练、半熟练的廉价劳动力,而且拥有幅员辽阔的土地和多层次的消费群。一方面,中国在东部沿海地区有4—5亿的城镇中产阶级,他们有能力购买电脑、移动电话乃至汽车等高档商品;另一方面,在偏远的西部地区有尚未开发的广阔市场,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需求空间。同时,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开始在汽车和家电组装产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软件开发人才等方面具有了竞争力,纺织、电子、轻工机械等产品的出口不断增加,使一些亚洲国家害怕失去原有的相对优势和市场份额。
    对此,有必要调整好心态,正确看待这一现象。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会拥有永恒的优势,也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在任何方面都有优势。例如,东盟在信息设备的研究开发和软件产业的培育领域领先于中国。泰国在汽车零部件、台湾在芯片制造、新加坡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韩国在新技术、宽带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是很难超过的。况且,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国面对的不仅是来自中国的竞争,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更为激烈的竞争。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加紧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致力于尖端技术的研究开发,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积极扩大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间的经贸合作,从不断增长的中国经济中获得利益。这样,才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国力日益增强,随之在日本出现了“中国威胁论”。宣扬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中国在廉价的劳动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及吸引外资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使中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由此会对日本及其他一些国家构成威胁,甚至还有人将日本经济萧条归咎于中国。受这种言论的影响,近期中日间发生了一些完全可以避免和不必要的麻烦。如果这种论调继续扩散下去,则会对今后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作用。本文将分析“中国威胁论”产生的背景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从中探寻中国是否会对他国构成威胁。
一、中日经济发展速度的反差是“中国威胁论”产生和蔓延的根本原因
    究竟什么是“威胁”?对此恐怕很难做出一个统一和准确的定义。威胁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现实的,也有潜在的;有政治的、军事的,也有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威胁的含义多种多样。它还受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威胁论”在日本的产生有其特定的背景。战后,日本实现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高速增长,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经济上的成功使许多日本人沾沾自喜,产生了优越感。由于长期以来沉醉于战后的巨大成功之中,在80年代中期日本并未能意识到其经济体制已滞后于全球化时代和自身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进行全面改革。90年代伊始,“泡沫经济”崩溃,日本经济陷入低迷,此时日本也未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为与以往的经济萧条一样,会很快走向复苏。直到9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的诸多刺激景气政策不仅没有使日本经济走出困境,反而问题越积越多,矛盾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不得不承认经济已陷入战后最为严重的一次萧条,开始实施全面调整。然而,拖延改革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更需要经历一定的痛苦,再加上国际环境风云变幻,日本经济复苏屡屡受挫,至今仍未看到明显的恢复迹象,日本经济萧条已持续十多年之久。与日本“失去的十年”相比,中国在90年代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外贸出口迅速扩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的快速发展与日本的持续萧条几乎同时发生,而且发展速度超过了许多日本人的预料,这种经济表现的反差使一些自恃优越的日本人很难接受这一事实。而在不得不接受现实之后,又害怕自身会被中国所超过,于是,“中国威胁论”产生,并随中国的发展而蔓延。
    在宣扬“中国威胁论”者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不了解中国的实际状况,想象地认为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在心理上就存有一种威胁感,再看到90年代中国迅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上升,则形成主观上的“中国威胁”;(2)由于中日经济发展速度形成反差,中国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在某些领域对日出口迅速增加,形成经济上的“中国威胁”;(3)带有某种意识形态和政治意图、以“中国威胁”为借口来达到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和修改宪法、发展军事的目的。这部分人尽管人数不是很多,但危害极大。近几年,日本有关修改宪法和防卫大纲等动向几乎都与这些人的推动有关。可见,无论哪种情况,其形成的根源都在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日本经济持续低迷。
二、日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几点担忧
    近年来,在日本,从经济方面谈论“中国威胁”的人数趋于增加。这些人担心中国的经济发展会危及日本的利益。首先,担心中国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日本的地区大国地位。战后,日本一直被称为亚洲地区“雁阵模式”的领头雁,在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了主导作用。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萧条,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滞后,难以再像过去那样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加上近年来日本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欠佳、在历史认识问题上态度模糊等原因,亚洲一些国家对其失去信任,日本在亚洲地区的威信有所降低。相反,中国不仅自身经济稳步发展,而且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避免了危机加重,对稳定本地区经济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将取代日本而成为亚洲的“领头雁”。目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合作与竞争的时代,在合作与竞争中寻求发展成为这一时代的重要特征。无论中国还是日本,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共生共存。与其停留在旧的观念上争论谁做领头雁,莫不如抓紧时间对内致力于改革,提高自身竞争力,对外扩大和加深合作,在合作中谋求国家利益。
    其次,担心对华直接投资的扩大会引发日本国内“产业空洞化”。近年来,鉴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加入WTO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很多日本企业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增加对华直接投资,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一些人担心由此会导致日本国内“产业空洞化”,使失业问题更加突出。从实际情况来看,日本开始大规模对华进行直接投资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截至1998末,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中,对北美直接投资累计占42%、对欧洲约占20%、对亚洲约占18%、对华仅占3%,表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不仅不是导致日本国内产业空洞化的原因,而且还存有进一步扩大的余地。另外,很多人只看到日本企业海外投资发展较快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外国对日投资相对落后的一面。1996-2000年,外国对日直接投资累计额仅为外国对美直接投资累计额的1/24、为外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累计额的1/16,日本内外投资处于不平衡状态。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国内投资成本较高,一些领域存在诸多限制,信息服务化跟不上。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促使国内资本外流,外国资本不愿或难以流入日本。所以,要防止日本产业出现空洞化,最有效的措施是彻底实施结构改革,放松规制,缩小国内外价格差,以吸引投资者。
    另外,担心中国的发展会在一些领域对日本形成竞争。90年代以来,中日贸易迅速扩大。由于中日两国在劳动力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以及日本商家在经济不振时期更加看中价格因素,中国质优价廉的农产品和纺织品大量涌入日本市场,对日本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一定冲击。2001年4月爆发的中日贸易摩擦就是因此而引发。事实上,这些产品对日出口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日本的“开发性进口”所造成,有很大一部分是日本企业和商社在华生产后返销到日本国内,日本的相关企业和商社尤其消费者从中获益匪浅,因此,不能说完全应该由中国对日本相关产业遭受冲击承担责任。当然,这一事件也给中国方面留下一些思考,今后在扩大出口方面有必要考虑对方的承受力,增加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别化,全方位开拓出口市场。今后随着中日经贸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对日制成品出口将不断增加,双方贸易摩擦可能会随之增多,对此不必过于敏感。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竞争,竞争能够产生效率。在某些领域存在竞争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更不应将本是经济的问题加以政治化。为避免或减少摩擦,双方有必要加强沟通和协商,深入挖掘中日间潜在的互补性,以互利互惠,实现共同繁荣。
三、舆论普遍夸大中国的经济实力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特别是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加入WTO、成功举办APEC会议等,更使中国受到世界瞩目。国际上普遍存在一种夸大中国经济实力的现象。例如,美国《商业周刊》将中国形容为“生产方面的超级大国”;布什政府中被认为最有经验的亚洲问题专家、国防部副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认为,中国将在50年或许25年后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中央情报局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平均生活水平将接近目前的西腊或韩国;也有专家学者认为,到2015年中国将取代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不容置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确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六;对外出口居世界第六;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并且,粮食、煤、钢铁、水泥、化纤、摩托车、洗衣机、冰箱、彩电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个人电脑和相关设备生产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如果仅从这些数据上看,则很容易使一些国家特别是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望而生畏。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的另一方面。
    第一,中国是一个多样化且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迄今为止,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中国人口的60%以上分布在农村,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不超过20%,这表明一半多的人口创造的财富不到20%,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尚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如果将前面的一系列数据加以人均化,情况则大不相同。例如,目前中国的GDP虽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化后仅为日本的1/40左右;手机用户虽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但普及率不到主要发达国家的1/5。当然,将任何数据都加以人均化也未必是一种科学的评估方法,它容易低估中国经济实力。为此有人建议,应以购买力平价为基础来评价一国的经济实力。即使按这种标准衡量,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成倍的距离。
    第二,中国产品的附加价值相对较低。虽然中国经常被冠以“世界工厂”的称号,印有“MADE IN CHINA”的商品遍布世界各地,但是,在中国出口的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加工生产的,其附加价值的大部分被外国企业所拥有,很小的一部分才被中国获得。中国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
    第三,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在摸索一条前人所没有走过的改革之路,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地区差距、农村过剩劳动力、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会产生负面作用。
四、中国的发展将有益于日本及亚洲地区乃至世界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同为亚洲大国的中国和日本有必要加强经济合作。中国的经济发展无疑为日本提供了商机。据原日本经济企划厅2000年底的测算,到2005年日本对华出口将比中国入世前增加201亿美元,从中国的进口将增加65亿美元。另据内阁府估算,到2005年日本对华贸易赤字将从2000年的250亿美元减少到136亿美元。另外,面对中国入世的形势,日本一些知名企业已经开始在中国扩大业务。例如,丰田汽车公司与天津汽车集团签署协议,今年联合生产3万台小汽车;三井化学去年底宣布,将在中国投资300亿日元以上,这是日本化工企业迄今在中国最大的投资项目;三菱化学今年4月成立“中国室”, 以加强在中国的业务;吉田建材株式会社今年4月举行土地转让签字仪式,继大连、深圳之后拟在苏州设立第三家建材公司;卡西欧将以中国沿海地区为中心、将目前的350家销售店扩大到500家,以实现今年销售额10亿日元的目标;西铁城则计划进入中国东北部的大连、长春以及内陆的成都、重庆等地扩充销售网点,希望今年销售额达到12亿日元;朝日啤酒公司宣称,其全球经营策略将以中国为中心。此外,东芝、日产、夏普、三菱电机等公司也在中国增加投资,计划将中国作为其重要的海外生产基地。此外,中国的发展将推动日本的结构改革。由于中国产品在成本竞争上占明显优势,加上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某些领域对日本已形成一定竞争,这将迫使日本改变国内高成本结构,改善国内投资环境,从而振兴日本经济。正如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博鳌论坛”上所言:“中国经济的上升和市场的扩大将刺激竞争,并将证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次巨大机遇。日中经济关系的发展不会致使日本产业空洞化,而是日本培育新产业的机遇”。
    中国的发展也将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所占比重为3.6%,已成为地区贸易大国。中国加入WTO以后,在扩大出口的同时,也将为本地区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投资敞开大门。根据韩国银行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随着中国入世后市场的不断开放,2000—2005年韩国贸易收支将出现14亿美元的顺差。2002年5月21日在东京举办的以“变化的中国,变化的亚洲”为题的有关亚洲未来的国际交流会议上,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指出:“中国利用低成本的劳动力能够大量生产廉价产品。日本过去也曾利用低工资振兴经济,通过技术转让使东南亚经济得到发展。中国也具有同样的可能性。随着中国国民收入不断增加,出国旅游和海外投资也在增加,给东南亚各国带来了好处。中国加入WTO之后,将促进上述势头”。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也谈到,尽管有人担心中国将成为东盟的竞争对手,但仍然欢迎中国加入WTO。中国入世对东盟是有利的。在制造业领域,东盟通过互补和水平分工将获得优势。另外,根据世界银行1997年9月公布的研究报告《2020年的中国》,到2005年,中国入世将使日本受益610亿美元,从而成为中国以外的最大受益国。WTO各成员国的受益额将为34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受益额的4倍。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惠及整个世界经济。
五、中国的发展对日本及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也会形成一定竞争
    由于跨国直接投资迅速增加、科技日新月异、各国和地区劳动力供求状况存在差异等原因,一些工业化国家迅速崛起,后发展国家在努力追赶,各国和地区之间的比较利益发生了变化。在亚洲,中国的发展加快了这种变化的进程。中国不仅拥有熟练、半熟练的廉价劳动力,而且拥有幅员辽阔的土地和多层次的消费群。一方面,中国在东部沿海地区有4—5亿的城镇中产阶级,他们有能力购买电脑、移动电话乃至汽车等高档商品;另一方面,在偏远的西部地区有尚未开发的广阔市场,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需求空间。同时,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开始在汽车和家电组装产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软件开发人才等方面具有了竞争力,纺织、电子、轻工机械等产品的出口不断增加,使一些亚洲国家害怕失去原有的相对优势和市场份额。
    对此,有必要调整好心态,正确看待这一现象。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会拥有永恒的优势,也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在任何方面都有优势。例如,东盟在信息设备的研究开发和软件产业的培育领域领先于中国。泰国在汽车零部件、台湾在芯片制造、新加坡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韩国在新技术、宽带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是很难超过的。况且,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国面对的不仅是来自中国的竞争,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更为激烈的竞争。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加紧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致力于尖端技术的研究开发,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积极扩大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间的经贸合作,从不断增长的中国经济中获得利益。这样,才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