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推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阻止资金外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06:08
2015-03-22 10:39:12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姜涛
核心提示:如果人民币贬值预期太强,可能会导致中国近几个月出现的适度资本外流变成全面资本外逃。
参考消息网3月22日报道 外媒称,3月20日,中国央行的干预措施使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创纪录的单周最大涨幅。政府谋求防止最近的货币疲软影响到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以及引发资本外逃。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20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的干预措施无法直接得到证实,但交易商怀疑该行近几周利用该国3.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支持人民币。
人民币在2014年贬值了2.5%,是自政府2005年取消汇率严格盯住美元之后首次出现年度大幅贬值。美元在全球走强以及中国央行实施了货币宽松政策是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
人民币在2015年年初继续贬值,本月3日达到6.2763元兑1美元,是28个月以来的最低点。不过,人民币本周升值0.9%,报收于6.2062元兑1美元,可谓大幅波动。20日盘中一度升至6.1805元兑1美元,是3个月以来的最高点,午盘略有下降。
上海一家中等规模银行的交易员说:“中国人民银行不希望外界对人民币疲软的预期过强。这样对经济没有好处。所以,他们想保证人民币相对稳定。”
分析人士说,如果人民币贬值预期太强,可能会导致中国近几个月出现的适度资本外流变成全面资本外逃。
欧元对美元汇率略有反弹,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人民币本周的升值现象。人民币2014年和今年年初的贬值势头大致追随了欧元和日元的跌势,但人民币贬值的幅度要小得多。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0日报道,人民币创下了七年多来行情最好的一周,因为北京干预市场,以推高人民币,并挫败那些认定人民币将随着经济降温而贬值的投资者。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周来上涨了0.9%,这对于去年全年对美元贬值2.5%的人民币而言是大涨,且是20年来人民币第三次创下如此大的涨幅。
这次突然升值起到了提醒作用,提醒人们北京仍牢牢地控制着人民币,而且将不会允许出现大幅贬值或单向投机。随着人民币变得疲软,今年资金一直流出中国。人们担忧,人民币进一步贬值可能加剧这一趋势,并破坏已经比较脆弱的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一位经济学家认为:“显然,央行不希望市场形成对人民币的单向预期,它希望产生更多的双向浮动。”
人民币最近升值释放信号,表明中国也许并不急于加入全球那些采取行动令其货币贬值以试图促进出口的央行之列。而投机者造成的货币反复波动将威胁到中国试图让人民币成为全球性货币的努力。
突然的干预行动是对去年的逆转。去年中国央行操纵了一波出乎意料的人民币贬值浪潮,迫使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松绑,这些资金作出了高杠杆押注,押在人民币升值上。当时,北京担心海外资金过多涌入其经济,导致资产升值,比如房地产价格。
上海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说:“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唯一的区别在于,央行这次是回购人民币。”
【延伸阅读】日媒:人民币可能超越日元
美股行情中心:独家提供全美股行业板块、盘前盘后、ETF、权证实时行情
以货币为核心的亚洲经济外交正在风雨突变。一方面日本和韩国终止了紧急情况下通融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另一方面英法德意宣布将加入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传统型的日美合作似乎已无法应对存在感日益增强的中国。
人民币可能超越日元
出现转机的第一幕是今年2月日韩货币互换协议的终止。日韩一直在分阶段减少2012年10月曾高达7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规模。持续14年的协议受到旧日军从军慰安妇等政治问题影响而终止,也从事实上说明日韩货币互换协议存在不稳定,仅仅因为外交关系恶化就导致协议终止。
韩国一方面终止了日韩货币互换协议,另一方面却延长了与最大贸易对象国中国的协议。由于在贸易结算时越来越多的情况使用人民币,对韩国等国来说,与中国缔结货币互换协议有助于获得实际利益。
在国际贸易结算和汇款方面,2014年12月人民币支付所占比例为2.17%,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上升了1.5个百分点,从全球第13位攀升至第5位,有可能超越日元。有国际金融界人士称“(与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中国能在危机时提供美元”,这增强了各国与中国签订协议的吸引力。
第二幕是中国主导的亚投行的形势。“这种时候欧洲国家总是抢在前面”,在英国宣布加入亚投行之后,日本政府相关人士如此抱怨。原本是一块铁板的日欧美7大工业国(G7)在英国宣布加入亚投行后,已经开始出现裂痕。
追溯这一系列动态的发展,就会发现日美应对的不力。
日韩货币互换协议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启动的国际金融安全网之一。在这个时期,日本曾力争创建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MF)。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微博])向亚洲各国提供资金援助的行动非常迟缓,所以日本曾探讨成立独立于IMF的机构。但美国担忧在亚洲影响力下降,强烈反对而使之搁浅。
当时的问题仍对现在产生着影响。在日本与亚洲各国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中,两国可自主动用的限额仅为总额的30%。其余均以IMF援助为前提使用,易用性很差。
易用性差产生影响
日本2013年5月与泰国和马来西亚就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达成共识,但实际上已过去近2年却仍未实现。日本财务省国际局的一名官员表示,“目前也在为签署协议展开协调”,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难以实现的原因被认为对于两国来说,即使与日本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实际发生货币危机时也难以利用,带来的益处很小。
要想让货币互换协议易于利用,需要有和不熟悉亚洲局势的IMF划清界限的机制,但日本“担心因此和美国关系紧张”(日本政府相关人士)。在左右为难之际,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主导的货币圈不断扩大。
日美合作在应对亚投行时并未有效发挥作用。
亚洲开发银行(ADB,简称亚开行)作为向亚洲基础设施提供资金的国际机构,于1966年在日美主导下设立。亚开行计划自2017年起将融资额度增加50%。不过,增资仍被搁置,这是因为自有资本的方针是通过由面向低收入国家的基金加以整合等等加以确保。
使用这一方针也是因为日美两国强烈担忧如果增资时中国出资比例扩大,中国的发言权将随之提高。在为防范中国发言权扩大而搁置增资之际,欧洲国家也积极参加的亚投行将于今年底成立。
日本副总理兼财务相麻生太郎在3月17日的记者会上被问及是否参加亚投行时说:“需要协调各方意见”,并表示G7该就如何对应加入亚投行一事进行磋商。
或许的确应举行G7各国的磋商。但在亚洲经济外交中,G7两大核心的日本和美国尚未完全拿出能顺应时代变化的新战略。如果这一点无法取得进展,未来有可能再次陷入被动。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中村亮,小仓健太郎
(2015-03-20 08:06:16)
http://finance.cankaoxiaoxi.com/2015/0322/713819.shtml2015-03-22 10:39:12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姜涛
核心提示:如果人民币贬值预期太强,可能会导致中国近几个月出现的适度资本外流变成全面资本外逃。
参考消息网3月22日报道 外媒称,3月20日,中国央行的干预措施使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创纪录的单周最大涨幅。政府谋求防止最近的货币疲软影响到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以及引发资本外逃。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20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的干预措施无法直接得到证实,但交易商怀疑该行近几周利用该国3.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支持人民币。
人民币在2014年贬值了2.5%,是自政府2005年取消汇率严格盯住美元之后首次出现年度大幅贬值。美元在全球走强以及中国央行实施了货币宽松政策是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
人民币在2015年年初继续贬值,本月3日达到6.2763元兑1美元,是28个月以来的最低点。不过,人民币本周升值0.9%,报收于6.2062元兑1美元,可谓大幅波动。20日盘中一度升至6.1805元兑1美元,是3个月以来的最高点,午盘略有下降。
上海一家中等规模银行的交易员说:“中国人民银行不希望外界对人民币疲软的预期过强。这样对经济没有好处。所以,他们想保证人民币相对稳定。”
分析人士说,如果人民币贬值预期太强,可能会导致中国近几个月出现的适度资本外流变成全面资本外逃。
欧元对美元汇率略有反弹,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人民币本周的升值现象。人民币2014年和今年年初的贬值势头大致追随了欧元和日元的跌势,但人民币贬值的幅度要小得多。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0日报道,人民币创下了七年多来行情最好的一周,因为北京干预市场,以推高人民币,并挫败那些认定人民币将随着经济降温而贬值的投资者。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周来上涨了0.9%,这对于去年全年对美元贬值2.5%的人民币而言是大涨,且是20年来人民币第三次创下如此大的涨幅。
这次突然升值起到了提醒作用,提醒人们北京仍牢牢地控制着人民币,而且将不会允许出现大幅贬值或单向投机。随着人民币变得疲软,今年资金一直流出中国。人们担忧,人民币进一步贬值可能加剧这一趋势,并破坏已经比较脆弱的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一位经济学家认为:“显然,央行不希望市场形成对人民币的单向预期,它希望产生更多的双向浮动。”
人民币最近升值释放信号,表明中国也许并不急于加入全球那些采取行动令其货币贬值以试图促进出口的央行之列。而投机者造成的货币反复波动将威胁到中国试图让人民币成为全球性货币的努力。
突然的干预行动是对去年的逆转。去年中国央行操纵了一波出乎意料的人民币贬值浪潮,迫使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松绑,这些资金作出了高杠杆押注,押在人民币升值上。当时,北京担心海外资金过多涌入其经济,导致资产升值,比如房地产价格。
上海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说:“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唯一的区别在于,央行这次是回购人民币。”
【延伸阅读】日媒:人民币可能超越日元
美股行情中心:独家提供全美股行业板块、盘前盘后、ETF、权证实时行情
以货币为核心的亚洲经济外交正在风雨突变。一方面日本和韩国终止了紧急情况下通融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另一方面英法德意宣布将加入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传统型的日美合作似乎已无法应对存在感日益增强的中国。
人民币可能超越日元
出现转机的第一幕是今年2月日韩货币互换协议的终止。日韩一直在分阶段减少2012年10月曾高达7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规模。持续14年的协议受到旧日军从军慰安妇等政治问题影响而终止,也从事实上说明日韩货币互换协议存在不稳定,仅仅因为外交关系恶化就导致协议终止。
韩国一方面终止了日韩货币互换协议,另一方面却延长了与最大贸易对象国中国的协议。由于在贸易结算时越来越多的情况使用人民币,对韩国等国来说,与中国缔结货币互换协议有助于获得实际利益。
在国际贸易结算和汇款方面,2014年12月人民币支付所占比例为2.17%,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上升了1.5个百分点,从全球第13位攀升至第5位,有可能超越日元。有国际金融界人士称“(与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中国能在危机时提供美元”,这增强了各国与中国签订协议的吸引力。
第二幕是中国主导的亚投行的形势。“这种时候欧洲国家总是抢在前面”,在英国宣布加入亚投行之后,日本政府相关人士如此抱怨。原本是一块铁板的日欧美7大工业国(G7)在英国宣布加入亚投行后,已经开始出现裂痕。
追溯这一系列动态的发展,就会发现日美应对的不力。
日韩货币互换协议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启动的国际金融安全网之一。在这个时期,日本曾力争创建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MF)。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微博])向亚洲各国提供资金援助的行动非常迟缓,所以日本曾探讨成立独立于IMF的机构。但美国担忧在亚洲影响力下降,强烈反对而使之搁浅。
当时的问题仍对现在产生着影响。在日本与亚洲各国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中,两国可自主动用的限额仅为总额的30%。其余均以IMF援助为前提使用,易用性很差。
易用性差产生影响
日本2013年5月与泰国和马来西亚就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达成共识,但实际上已过去近2年却仍未实现。日本财务省国际局的一名官员表示,“目前也在为签署协议展开协调”,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难以实现的原因被认为对于两国来说,即使与日本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实际发生货币危机时也难以利用,带来的益处很小。
要想让货币互换协议易于利用,需要有和不熟悉亚洲局势的IMF划清界限的机制,但日本“担心因此和美国关系紧张”(日本政府相关人士)。在左右为难之际,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主导的货币圈不断扩大。
日美合作在应对亚投行时并未有效发挥作用。
亚洲开发银行(ADB,简称亚开行)作为向亚洲基础设施提供资金的国际机构,于1966年在日美主导下设立。亚开行计划自2017年起将融资额度增加50%。不过,增资仍被搁置,这是因为自有资本的方针是通过由面向低收入国家的基金加以整合等等加以确保。
使用这一方针也是因为日美两国强烈担忧如果增资时中国出资比例扩大,中国的发言权将随之提高。在为防范中国发言权扩大而搁置增资之际,欧洲国家也积极参加的亚投行将于今年底成立。
日本副总理兼财务相麻生太郎在3月17日的记者会上被问及是否参加亚投行时说:“需要协调各方意见”,并表示G7该就如何对应加入亚投行一事进行磋商。
或许的确应举行G7各国的磋商。但在亚洲经济外交中,G7两大核心的日本和美国尚未完全拿出能顺应时代变化的新战略。如果这一点无法取得进展,未来有可能再次陷入被动。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中村亮,小仓健太郎
(2015-03-20 08:06:16)
http://finance.cankaoxiaoxi.com/2015/0322/7138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