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转帖』陈水扁在台海互动的“大民主战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56:38
台海互动的“大民主战略”

● 陈子帛
  7月26日,陈水扁与日本“外国特派员协会”进行视讯会议时,发表了旨在建构在支援“台湾民主”与“两岸和平”基础之上的台海权力新平衡演说。
  这是最近一段时期以来,陈水扁在涉及两岸政治关系互动问题上一篇重要的发言。其政治意涵以及可能对未来的台海关系互动产生的影响,值得各个方面认真解读。
  陈水扁在这次演说中,所提出的“台海权力新平衡”三项目标包括:
  一、确保作为全球“民主社群”核心成员的“台湾民主”,不受中国“非和平”的方式威胁与破坏;
  二、串连全球“民主社群”成员共同协助包括中国在内等非民主国家共同发展民主;
  三、在“两岸和平稳定互动的架构”下,寻求两岸和平对话与关系正常化,以促进亚太区域稳定与繁荣。
  
衔接布什的大民主战略  
  
  这是一个相当精心准备和处心积虑的包装。它从头到尾抓住了两个衔接,一是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二是美国布什总统积极推行的“大民主战略” 。
  前者所强调的是“一个世界,一个梦想”,陈水扁对此作出了新的演绎,表示期待中国能加入全球“民主社群”,追求“一个和平的世界”、实现“一个自由的梦想”。后者是紧紧抓住了美国总统近年来不遗余力推动的大民主战略,从中东地区的大民主战略,到东欧以及中亚地区的“颜色革命”,进而将大民主战略的主流价值体系,注入了“台湾政治民主化经验”。
  上述三项“台海权力新平衡”目标,或许并不是陈水扁以及他的政策智囊们的创意,但在当下的台海关系互动过程中,所谓的“新平衡”的核心内涵,其实就是力图将台湾的政治民主化和“宁静革命”,和所谓的“全球民主社群”相联系,向中国大陆进行整体的样板输出,并藉“普世价值”,积极防御和阻击大陆对台步步进逼的“和平统一”诉求,对中国“和平崛起”以及《反分裂国家法》制定之后给“渐进式台独”和“法理台独”的画地为牢解套,其中更有主动对大陆输出台湾民主经验的强烈企图。
  至于在“两岸和平稳定互动的架构”下,寻求两岸和平对话与关系正常化,以促进亚太区域稳定与繁荣云云,在这个“台海权力新平衡”中,并不是孜孜于求的重点诉求和选项。
  这个新平衡概念,并不是陈水扁个人的苦思冥想,应该是主要政策智库幕僚群的力作。在现时两岸关系以及国际情势的大背景下,应该有其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卖点,对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以及西方主流社会,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充满不适应症和疑虑显然是一次主动的迎合和呼应。
  在美国“中国军力报告”公布之后,台湾的“国家安全报告”出台之前,陈水扁的“台海权力新平衡”的推出,似乎也是一种别出心裁的铺垫。
  台北方面证实,陈水扁上述的三项目标,就是台湾总统府、国安会在美国国防部发布中国军力报告后,所提的两岸、外交新论述,并将被纳入“国家安全报告”,做为现阶段民进党政府对外关系的主轴。
  “冷战”结束,苏东解体,单边主义甚嚣尘上,九一一事件和国际恐怖主义促成了美国新保守主义掌握美国对外政策决策思路。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相继结束,布什主义着手推行中东地区“大民主战略”,而近些年来的北约东扩以及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地区的“颜色革命”,人们更加清晰地看到美国在全球输出“民主”的身影:在美国“大中东民主计划”的压力下,有着几千年传统文明的中东各国正在进行自愿或不自愿的变革;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不会是最后一个爆发“顔色革命”的国家,中亚也不会是“顔色革命”的特定産地,以柔性政变为手段、以推行美式“民主”为内容的政局动荡,将随着美国输出“民主”战略的推行,波及欧亚大陆、拉美甚至非洲的相关国家。
  
政治民主化是中共软肋  
  
  1989年之后的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成长,并不是在美式政治民主模式和政党架构之下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在大陆地区的统治和合法性地位尽管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但至今仍然是不可取代和难于被取代的执政党。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试行多年,但政治民主化依然是中共的软肋。选择这个政治软肋作为台湾反对和遏制北京当局和平统一诉求,或许是台湾自视甚高的创意杰作。
  因为,在当下的两岸关系互动过程中,在双方的综合实力出现了明显消长,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存度日益加深,和大陆改革开放之初相比,“经济学台湾”的口号的震撼度和吸引力已远不如昔。
  但台湾的政治民主化经验,却有可能对大陆产生某种意义上的冲击,这种冲击其实在较早之前的连战、宋楚瑜相继登陆,已经悄然显现。马英九大比数当选国民党主席,以及新台湾人进入台湾政治舞台的前沿,已经成为今次陈水扁推出“台海权力新平衡”的主要依靠和凭藉。
  人们注意到,陈水扁在这次演说中表示,没有任何国家愿意承受“中国的崩溃”可能引发的全球震荡,也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接受“中国威胁论”或者“中国的非和平崛起”对区域安全与稳定带来的不确定性。
  他承认,中共在大陆,还会有一段颇长的执政时期。而中共惟一自救之道是民主政改和民主崛起。这也是一次巧妙的顺水推舟。
  无论我们如何贬低台湾“不完全的民主政治”经验,以及对民粹主义的滥觞极尽批评能事,有一点却是无法回避的,这就是台湾政治民主化进程,以及军事威权体制的解体,当家作主愿望和主流民意能量的空前释放,以及国民党一党独大格地位的破局,2000年、2004年政党轮替的实现,以及“百年老店”国民党的脱胎换骨,台湾公民社会雏形以及民众自主意识的逐步浮现,除了那两声充满政治吊诡的枪声之外,基本上是在“不流血,非暴力”状态下实现的。
  这种所谓的“宁静革命”过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几乎就是零的突破。撇去让人烦躁的统独意识分野暂且不论,没有人能够否认,包括国民党“旧貌换新颜”的转型在内的一切,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时代进步。
  台海政治互动中的“大民主战略”已无法回避,而陈水扁和民进党政府也已经主动出招,试图在民主经验输出方面将中共的军,下一步就要看北京究竟将作出如何回应了。
  ·作者是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台海互动的“大民主战略”

● 陈子帛
  7月26日,陈水扁与日本“外国特派员协会”进行视讯会议时,发表了旨在建构在支援“台湾民主”与“两岸和平”基础之上的台海权力新平衡演说。
  这是最近一段时期以来,陈水扁在涉及两岸政治关系互动问题上一篇重要的发言。其政治意涵以及可能对未来的台海关系互动产生的影响,值得各个方面认真解读。
  陈水扁在这次演说中,所提出的“台海权力新平衡”三项目标包括:
  一、确保作为全球“民主社群”核心成员的“台湾民主”,不受中国“非和平”的方式威胁与破坏;
  二、串连全球“民主社群”成员共同协助包括中国在内等非民主国家共同发展民主;
  三、在“两岸和平稳定互动的架构”下,寻求两岸和平对话与关系正常化,以促进亚太区域稳定与繁荣。
  
衔接布什的大民主战略  
  
  这是一个相当精心准备和处心积虑的包装。它从头到尾抓住了两个衔接,一是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二是美国布什总统积极推行的“大民主战略” 。
  前者所强调的是“一个世界,一个梦想”,陈水扁对此作出了新的演绎,表示期待中国能加入全球“民主社群”,追求“一个和平的世界”、实现“一个自由的梦想”。后者是紧紧抓住了美国总统近年来不遗余力推动的大民主战略,从中东地区的大民主战略,到东欧以及中亚地区的“颜色革命”,进而将大民主战略的主流价值体系,注入了“台湾政治民主化经验”。
  上述三项“台海权力新平衡”目标,或许并不是陈水扁以及他的政策智囊们的创意,但在当下的台海关系互动过程中,所谓的“新平衡”的核心内涵,其实就是力图将台湾的政治民主化和“宁静革命”,和所谓的“全球民主社群”相联系,向中国大陆进行整体的样板输出,并藉“普世价值”,积极防御和阻击大陆对台步步进逼的“和平统一”诉求,对中国“和平崛起”以及《反分裂国家法》制定之后给“渐进式台独”和“法理台独”的画地为牢解套,其中更有主动对大陆输出台湾民主经验的强烈企图。
  至于在“两岸和平稳定互动的架构”下,寻求两岸和平对话与关系正常化,以促进亚太区域稳定与繁荣云云,在这个“台海权力新平衡”中,并不是孜孜于求的重点诉求和选项。
  这个新平衡概念,并不是陈水扁个人的苦思冥想,应该是主要政策智库幕僚群的力作。在现时两岸关系以及国际情势的大背景下,应该有其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卖点,对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以及西方主流社会,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充满不适应症和疑虑显然是一次主动的迎合和呼应。
  在美国“中国军力报告”公布之后,台湾的“国家安全报告”出台之前,陈水扁的“台海权力新平衡”的推出,似乎也是一种别出心裁的铺垫。
  台北方面证实,陈水扁上述的三项目标,就是台湾总统府、国安会在美国国防部发布中国军力报告后,所提的两岸、外交新论述,并将被纳入“国家安全报告”,做为现阶段民进党政府对外关系的主轴。
  “冷战”结束,苏东解体,单边主义甚嚣尘上,九一一事件和国际恐怖主义促成了美国新保守主义掌握美国对外政策决策思路。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相继结束,布什主义着手推行中东地区“大民主战略”,而近些年来的北约东扩以及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地区的“颜色革命”,人们更加清晰地看到美国在全球输出“民主”的身影:在美国“大中东民主计划”的压力下,有着几千年传统文明的中东各国正在进行自愿或不自愿的变革;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不会是最后一个爆发“顔色革命”的国家,中亚也不会是“顔色革命”的特定産地,以柔性政变为手段、以推行美式“民主”为内容的政局动荡,将随着美国输出“民主”战略的推行,波及欧亚大陆、拉美甚至非洲的相关国家。
  
政治民主化是中共软肋  
  
  1989年之后的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成长,并不是在美式政治民主模式和政党架构之下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在大陆地区的统治和合法性地位尽管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但至今仍然是不可取代和难于被取代的执政党。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试行多年,但政治民主化依然是中共的软肋。选择这个政治软肋作为台湾反对和遏制北京当局和平统一诉求,或许是台湾自视甚高的创意杰作。
  因为,在当下的两岸关系互动过程中,在双方的综合实力出现了明显消长,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存度日益加深,和大陆改革开放之初相比,“经济学台湾”的口号的震撼度和吸引力已远不如昔。
  但台湾的政治民主化经验,却有可能对大陆产生某种意义上的冲击,这种冲击其实在较早之前的连战、宋楚瑜相继登陆,已经悄然显现。马英九大比数当选国民党主席,以及新台湾人进入台湾政治舞台的前沿,已经成为今次陈水扁推出“台海权力新平衡”的主要依靠和凭藉。
  人们注意到,陈水扁在这次演说中表示,没有任何国家愿意承受“中国的崩溃”可能引发的全球震荡,也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接受“中国威胁论”或者“中国的非和平崛起”对区域安全与稳定带来的不确定性。
  他承认,中共在大陆,还会有一段颇长的执政时期。而中共惟一自救之道是民主政改和民主崛起。这也是一次巧妙的顺水推舟。
  无论我们如何贬低台湾“不完全的民主政治”经验,以及对民粹主义的滥觞极尽批评能事,有一点却是无法回避的,这就是台湾政治民主化进程,以及军事威权体制的解体,当家作主愿望和主流民意能量的空前释放,以及国民党一党独大格地位的破局,2000年、2004年政党轮替的实现,以及“百年老店”国民党的脱胎换骨,台湾公民社会雏形以及民众自主意识的逐步浮现,除了那两声充满政治吊诡的枪声之外,基本上是在“不流血,非暴力”状态下实现的。
  这种所谓的“宁静革命”过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几乎就是零的突破。撇去让人烦躁的统独意识分野暂且不论,没有人能够否认,包括国民党“旧貌换新颜”的转型在内的一切,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时代进步。
  台海政治互动中的“大民主战略”已无法回避,而陈水扁和民进党政府也已经主动出招,试图在民主经验输出方面将中共的军,下一步就要看北京究竟将作出如何回应了。
  ·作者是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
拿什么所谓“民主”将军,是很愚蠢的。
把民主扭曲成选举是败笔,民主的核心价值在于公平的社会环境,而这需要的是健全的法制社会和人民的法制意识。
民主就是我们国家的软肋,特别是西方掌握了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宣传工具,动不动就拿中国的政体了,民主说三道四,搞的我们很被动.国家还是要发展民主,更要大力宣传成就,给西方,特别是欧盟宣传中国的成就以及发展民主的艰辛,就算不能让他们完全理解,也要让他们少提些什么反华议案.
  我希望中国发展民主的时候多像欧洲国家,特别是北欧国家学习!千万别学WW,搞的政坛乌烟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