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冒用美国记者署名赞中国体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59:54

中国官媒“冒用美记之名”的风波


  “人人都知道改革年代的基本原则:事后得到原谅总比事前得到准许要容易。”美国著名记者何伟(Peter Hessler)曾在《寻路中国》里这样写道。然而,对于何伟本人来说,《中国日报》最近刊登的一篇署名为他的文章,既没有得到他的准许,其事后处理态度也让他难以原谅。


  1月19日,中国官方媒体《中国日报》(China Daily)在其网站上刊登一篇署名何伟的文章《美国观察人士:埃及与中国的比较》(U.S. Observer: Comparing Egypt With China)。文章以埃及为比较对象,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大加称赞,“作者何伟”表示,在埃及生活以后,“对中国的体制是多么的稳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篇文章被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转载,迅速引发热议。


  何伟在中国广受欢迎,作为《纽约客》杂志前驻华记者,他以亲身经历撰写了《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三部曲,引起巨大反响,被称为最善于描写中国的西方作家。离开中国后,何伟定居埃及开罗,这样的经历也使得《中国日报》上的署名文章显得颇为可信。


  然而,何伟很快在其Facebook账户上表示,这篇文章并非他本人所写,他只是在接受中国日报记者访问时回答了一个关于中国和埃及的问题,何伟还指出,他的原话被断章取义地篡改,删除了他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担忧和负面评价。何伟表示,他要求《中国日报》撤稿,但遭到拒绝。虽然对方事后已在网上撤下了这篇文章,但经过转载后的内容仍在中国各大网站上可见。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这起风波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对于《中国日报》的做法,知名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提出了批评,在其个人微博上,展江写道:“面对何伟关于冒用其名和断章取义的指责,《中国日报》网站宁愿删除文章,而不作回应。关注姚贝娜与媒体,更需关注这种在国际上丢人的媒体做派。”

  展江所说的姚贝娜事件,指的是最近围绕中国歌手姚贝娜去世而引发的媒体伦理争议,在事件中,《深圳晚报》被推上风口浪尖,真相也扑朔迷离,变成罗生门。不过,姚贝娜作为大陆本土歌手,在海外影响有限。而这次何伟被冒名的事件,则引发了西方媒体的广泛关注。BBC的评论认为,中国日报的文章对中国的稳定、教育等大加赞扬,很符合“主旋律”。美国之音则评论认为,这些假托何伟所写的文字“明显是为中国政府和中共体制唱赞歌”。

  被冒名发表文章只是其一,更让何伟不满的,是中国日报的文章对他的原话断章取义,删除了他对中国反腐运动和政治制度的真实看法。在其Facebook上,何伟写下了一段没有出现在文章里的话:“在中国进行政治变革比较难,因为中国的制度比埃及根深蒂固,故而弊病也更根深蒂固。中国没有设法解决制度上的弊病,这是当下的反腐运动恐将以失败告终的原因。”

  对此,《纽约时报》发表题为《官媒冒用美国记者署名赞中国体制》一文,文章指出,一些记者和评论员过去就曾经表达过不满,称他们的言论或文字似乎是因为政治原因,在中国官方媒体上受到严重歪曲。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者夏明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分析认为,《中国日报》之所以删去何伟关于中国政治体制和反腐败的评论,原因之一是因为中国执政党不愿承认腐败是由于体制问题。夏明指出,何伟是位了解中国的记者,他不会攻击中国,但他能洞察到中国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
  
“挂洋头”背后的不自信


  这次何伟被冒名事件并非偶然,它反映了中国执政者和官方媒体在进行理论和制度宣传时的复杂心态。

  近年来,国际局势和世界潮流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化。一方面,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欧美国家的力量相对衰减,“西方衰落、中国崛起”的声音不时传来;另一方面,埃及、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民主进程中出现的乱象,也掀起了对民主制度本身的怀疑与批判。在不少中国人看来,中国颇有“风景这边独好”的态势。“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从官方宣传到民间舆论,都得到了一定的增强。
  但是,理论自信的背后,又掩藏着深深的“不自信”。这一点在“挂洋头”现象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所谓“挂洋头”,就是“进口再销售”,甚至“出口再加工转内销”,引述一些“西方学者”、“美国教授”、“外媒报道”的观点,批判西方民主的理论,揭露欧美国家的黑幕,对中国的道路选择表示赞扬与肯定。这其中,确有所谓的“洋五毛”(有些是西方的左派学者,从事纯理论研究,其言论往往被选择性地用来与中国制度互相印证;还有一些海外华人,对当地的政策与制度有自己的看法),但也有很多文章和观点,属于捏造杜撰、断章取义,挂上个洋名,便一下子“国际化、专业化”了起来,让西方人来谈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也似乎显得更有说服力了。

  何伟被冒名的这次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实,关于中国和埃及等国的制度比较,本有很多可以研究和争论的地方,中国对内对外的理论宣传方面,也可以做得更灵活、更有技巧。但是无论怎样,客观事实和新闻伦理的底线不能丢弃,否则只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现在这个信息畅通、网络发达的时代,歪曲作假的难度越来越大。一不小心,就像展江说的那样,丢人丢到了国际上。
  
http://www.zaobao.com/special/zbo/story20150123-438685
中国官媒“冒用美记之名”的风波


  “人人都知道改革年代的基本原则:事后得到原谅总比事前得到准许要容易。”美国著名记者何伟(Peter Hessler)曾在《寻路中国》里这样写道。然而,对于何伟本人来说,《中国日报》最近刊登的一篇署名为他的文章,既没有得到他的准许,其事后处理态度也让他难以原谅。


  1月19日,中国官方媒体《中国日报》(China Daily)在其网站上刊登一篇署名何伟的文章《美国观察人士:埃及与中国的比较》(U.S. Observer: Comparing Egypt With China)。文章以埃及为比较对象,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大加称赞,“作者何伟”表示,在埃及生活以后,“对中国的体制是多么的稳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篇文章被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转载,迅速引发热议。


  何伟在中国广受欢迎,作为《纽约客》杂志前驻华记者,他以亲身经历撰写了《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三部曲,引起巨大反响,被称为最善于描写中国的西方作家。离开中国后,何伟定居埃及开罗,这样的经历也使得《中国日报》上的署名文章显得颇为可信。


  然而,何伟很快在其Facebook账户上表示,这篇文章并非他本人所写,他只是在接受中国日报记者访问时回答了一个关于中国和埃及的问题,何伟还指出,他的原话被断章取义地篡改,删除了他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担忧和负面评价。何伟表示,他要求《中国日报》撤稿,但遭到拒绝。虽然对方事后已在网上撤下了这篇文章,但经过转载后的内容仍在中国各大网站上可见。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这起风波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对于《中国日报》的做法,知名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提出了批评,在其个人微博上,展江写道:“面对何伟关于冒用其名和断章取义的指责,《中国日报》网站宁愿删除文章,而不作回应。关注姚贝娜与媒体,更需关注这种在国际上丢人的媒体做派。”

  展江所说的姚贝娜事件,指的是最近围绕中国歌手姚贝娜去世而引发的媒体伦理争议,在事件中,《深圳晚报》被推上风口浪尖,真相也扑朔迷离,变成罗生门。不过,姚贝娜作为大陆本土歌手,在海外影响有限。而这次何伟被冒名的事件,则引发了西方媒体的广泛关注。BBC的评论认为,中国日报的文章对中国的稳定、教育等大加赞扬,很符合“主旋律”。美国之音则评论认为,这些假托何伟所写的文字“明显是为中国政府和中共体制唱赞歌”。

  被冒名发表文章只是其一,更让何伟不满的,是中国日报的文章对他的原话断章取义,删除了他对中国反腐运动和政治制度的真实看法。在其Facebook上,何伟写下了一段没有出现在文章里的话:“在中国进行政治变革比较难,因为中国的制度比埃及根深蒂固,故而弊病也更根深蒂固。中国没有设法解决制度上的弊病,这是当下的反腐运动恐将以失败告终的原因。”

  对此,《纽约时报》发表题为《官媒冒用美国记者署名赞中国体制》一文,文章指出,一些记者和评论员过去就曾经表达过不满,称他们的言论或文字似乎是因为政治原因,在中国官方媒体上受到严重歪曲。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者夏明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分析认为,《中国日报》之所以删去何伟关于中国政治体制和反腐败的评论,原因之一是因为中国执政党不愿承认腐败是由于体制问题。夏明指出,何伟是位了解中国的记者,他不会攻击中国,但他能洞察到中国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
  
“挂洋头”背后的不自信


  这次何伟被冒名事件并非偶然,它反映了中国执政者和官方媒体在进行理论和制度宣传时的复杂心态。

  近年来,国际局势和世界潮流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化。一方面,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欧美国家的力量相对衰减,“西方衰落、中国崛起”的声音不时传来;另一方面,埃及、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民主进程中出现的乱象,也掀起了对民主制度本身的怀疑与批判。在不少中国人看来,中国颇有“风景这边独好”的态势。“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从官方宣传到民间舆论,都得到了一定的增强。
  但是,理论自信的背后,又掩藏着深深的“不自信”。这一点在“挂洋头”现象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所谓“挂洋头”,就是“进口再销售”,甚至“出口再加工转内销”,引述一些“西方学者”、“美国教授”、“外媒报道”的观点,批判西方民主的理论,揭露欧美国家的黑幕,对中国的道路选择表示赞扬与肯定。这其中,确有所谓的“洋五毛”(有些是西方的左派学者,从事纯理论研究,其言论往往被选择性地用来与中国制度互相印证;还有一些海外华人,对当地的政策与制度有自己的看法),但也有很多文章和观点,属于捏造杜撰、断章取义,挂上个洋名,便一下子“国际化、专业化”了起来,让西方人来谈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也似乎显得更有说服力了。

  何伟被冒名的这次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实,关于中国和埃及等国的制度比较,本有很多可以研究和争论的地方,中国对内对外的理论宣传方面,也可以做得更灵活、更有技巧。但是无论怎样,客观事实和新闻伦理的底线不能丢弃,否则只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现在这个信息畅通、网络发达的时代,歪曲作假的难度越来越大。一不小心,就像展江说的那样,丢人丢到了国际上。
  
http://www.zaobao.com/special/zbo/story20150123-438685
何伟:埃及与中国的比较 - 中文国际 - 中国日报网


编者按:何伟(Peter Hessler)是《纽约客》(The New Yorker)杂志特约撰稿人,《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特约作家。他共有四部关于中国的著作面世。2011年10月,他与家人移居开罗,这让他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这个在过去三年里经历革命和动荡的中东国家。在本文中,何伟将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中国与埃及的不同之处。

  在埃及生活的经历改变了我对中国的看法。我对坚如磐石的中国制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不是以好坏做此判定,我只是想简单地指出中国制度是相当稳定且深入人心的。

  长期以来,埃及政府的管理都很孱弱。在开罗大部分地方,你几乎看不到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的存在,而当你到埃及南部地区旅行时,你会发现当地几乎都是由部族管理。这让我想起即使在中国的一个小村落,大大小小的活动都是由政府主导。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村民的生活很明显与更大范围的政治体系和国家事项相互关联。

  同样,我对改变一个地方有多困难有了更深的认识。埃及革命是个巨大的失败,现执政当局比穆巴拉克政府还要严酷,但是大部分埃及人都已厌倦了抗争,接受了现实。我开始认识到我们见证的不是一场革命,而是一系列先反对穆巴拉克政府,后反对穆尔西政府的政变。

  当你审视中国的国家力量时,你可以从正面和负面两个角度切入。因为国家政权的强大和深入、政治基础的稳定和有效、人民在体制下生活的经验,中国更可能成功完成大变革。

  到埃及后,我更加赞赏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国的教育虽然有很多不足,但基础教育令人印象深刻。而这却是埃及的一个核心问题。埃及文盲率超过25%。我认识一些很聪明却不识字的埃及人,因为他们从未上过学,也没有任何的学习资源。我在中国没有接触到这类人。

  最后,我不认为埃及模式适用于中国,也不认为中国会经历一场自下而上的革命或是颠覆旧制度的运动。我的观念是中国的变化可能是微妙的、递增的、自上而下的。不过,埃及革命失败的另一个教训则是这些变革的结果很难预料。

  本文作者出版的四本有关中国的书包括《江城》(River Town: Two Years on the Yangtze),《甲骨文》(Oracle Bones),《寻路中国》(Country Driving: A Chinese Road Trip)和《奇石》(Strange Stones: Dispatches from East and West)。

http://news.sina.com.cn/w/2015-01-19/162831417635.shtml
这个……说什么好呢
CHINA DAILY的这个记者应该被处死,分明是高级黑
其实也谈不上冒用
屠狗英雄 发表于 2015-2-16 22:18
其实也谈不上冒用
严格意义上叫丢人丢到了国际上。
丢人现眼!!!


       中国人自己对中国的指摘和批评,很容易被定性为敌对势力抹黑、西方走狗啥的。可是一旦西方人点个赞,就忘记了西方人他是敌对势力啦,到处招摇显摆,恨不得地球人都知道。 这何伟算是很有名的人吗,已经急着要把他变成中国人民的友人了? 他不是西方价值观的记者吗?

《纽约客》杂志前驻华记者,以亲身经历撰写了《江城》、《甲骨》、《寻路中国》三部曲,这些书按照教育部的标准都是三观不正的,传递负能量的,这种人也拉来做友人。
    咱们中国人就是这么贱。自己国家的人在超大讲几句个人的观点,立刻被扣上台湾网特、敌对势力、美分、果粉、毛粉....的帽子,美国人写了这些专门揭中国阴暗面的书,竟然没把他怎么样,还让他翻译成中文出版,还冒用他的名义在官方媒体上吹捧中国。

这何伟不是赤裸裸的、货真价实的敌对势力分子吗?何至于此啊!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成为20世纪末一次惊心动魄的大事件。《甲骨文》里的当代中国就从那一天开始。2002年6月,何伟拜访翻译家巫宁坤,抵达对陈梦家故事追寻的终点。这几年当中,包含了太多的敏感词,可以说的,如“误炸”南联盟使馆,中美撞机事件,北京申奥,姜文被禁的电影;不能细说的,如新疆问题的始末;还有足以让这篇文章404的群体事件,就暂且不提。在这些事件当中,何伟的追踪很有意思,他不满足于新闻事件本身,而是走近大事件之下的民众之中,试图了解和理解他们心目中的“事件真相”。”
“2000年,北京有位赵老先生跟官家打起了官司,他要保卫自己住了47年的四合院不被拆掉盖银行。何伟找到赵老先生,追踪了这场保卫战,而赵老先生,正是陈梦家妻子赵萝蕤的弟弟。那会儿,北京正忙着2001年的申奥,拆迁的势头刚刚猛起来,赵老先生自然就败下阵来。“老北京变成一座徒然留下名字的城市:当居民穿梭在现代化的北京时,却被一个个想象中的地方所召唤。”而中国,正在由“china”变成“拆哪儿”。60年代赵萝蕤与丈夫被批斗,新世纪之初赵老先生败掉保卫战,似乎总算有点进步,赵老先生一家离开四合院的时候安安静静,没有警车也没有救护车。 ”

何伟《甲骨文》摘录
1944年,正当国民党政府被日本的侵略和与 GCD 人的斗争削弱了力量时,北疆的一群维吾尔、哈萨克和白俄人进攻并打败了当地的中国卫戍部队。叛乱者宣布成立一个多民族国家,名叫东突厥斯坦共和国。

1949 年,GCD 人控制中国后,他们邀请东突厥斯坦共和国最具魅力的几位领导人来北京开会。这些领导人离开新疆赴苏联阿尔玛.阿尔塔搭乘飞机,从此再无音信。几 个月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控制了新疆,中国人宣布那架飞机坠毁了。许多维吾尔人相信,他们的领导人实际上是被处决了,成了 MZD 和约瑟夫·斯大林之间秘密协议的牺牲者。

像 大多数的语言学家一样,他把简化汉字形容为“失败的举措”。没有证据显示,简化汉字提高了国民的识字率,原因是文字体系的基本结构并没有改变。如果说简化 汉字有带来什么改变的话,那只能说它分隔了中国的文学世界。台湾、香港、和大部分的海外华人社区仍然使用传统的繁体汉字。
.....
中国人敢带着这种观点到超大发帖,肯定被骂死。可是我们的官媒竟然在冒用他的名义称赞中国。这叫什么事啊?

       中国人自己对中国的指摘和批评,很容易被定性为敌对势力抹黑、西方走狗啥的。可是一旦西方人点个赞,就忘记了西方人他是敌对势力啦,到处招摇显摆,恨不得地球人都知道。 这何伟算是很有名的人吗,已经急着要把他变成中国人民的友人了? 他不是西方价值观的记者吗?

《纽约客》杂志前驻华记者,以亲身经历撰写了《江城》、《甲骨》、《寻路中国》三部曲,这些书按照教育部的标准都是三观不正的,传递负能量的,这种人也拉来做友人。
    咱们中国人就是这么贱。自己国家的人在超大讲几句个人的观点,立刻被扣上台湾网特、敌对势力、美分、果粉、毛粉....的帽子,美国人写了这些专门揭中国阴暗面的书,竟然没把他怎么样,还让他翻译成中文出版,还冒用他的名义在官方媒体上吹捧中国。

这何伟不是赤裸裸的、货真价实的敌对势力分子吗?何至于此啊!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成为20世纪末一次惊心动魄的大事件。《甲骨文》里的当代中国就从那一天开始。2002年6月,何伟拜访翻译家巫宁坤,抵达对陈梦家故事追寻的终点。这几年当中,包含了太多的敏感词,可以说的,如“误炸”南联盟使馆,中美撞机事件,北京申奥,姜文被禁的电影;不能细说的,如新疆问题的始末;还有足以让这篇文章404的群体事件,就暂且不提。在这些事件当中,何伟的追踪很有意思,他不满足于新闻事件本身,而是走近大事件之下的民众之中,试图了解和理解他们心目中的“事件真相”。”
“2000年,北京有位赵老先生跟官家打起了官司,他要保卫自己住了47年的四合院不被拆掉盖银行。何伟找到赵老先生,追踪了这场保卫战,而赵老先生,正是陈梦家妻子赵萝蕤的弟弟。那会儿,北京正忙着2001年的申奥,拆迁的势头刚刚猛起来,赵老先生自然就败下阵来。“老北京变成一座徒然留下名字的城市:当居民穿梭在现代化的北京时,却被一个个想象中的地方所召唤。”而中国,正在由“china”变成“拆哪儿”。60年代赵萝蕤与丈夫被批斗,新世纪之初赵老先生败掉保卫战,似乎总算有点进步,赵老先生一家离开四合院的时候安安静静,没有警车也没有救护车。 ”

何伟《甲骨文》摘录
1944年,正当国民党政府被日本的侵略和与 GCD 人的斗争削弱了力量时,北疆的一群维吾尔、哈萨克和白俄人进攻并打败了当地的中国卫戍部队。叛乱者宣布成立一个多民族国家,名叫东突厥斯坦共和国。

1949 年,GCD 人控制中国后,他们邀请东突厥斯坦共和国最具魅力的几位领导人来北京开会。这些领导人离开新疆赴苏联阿尔玛.阿尔塔搭乘飞机,从此再无音信。几 个月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控制了新疆,中国人宣布那架飞机坠毁了。许多维吾尔人相信,他们的领导人实际上是被处决了,成了 MZD 和约瑟夫·斯大林之间秘密协议的牺牲者。

像 大多数的语言学家一样,他把简化汉字形容为“失败的举措”。没有证据显示,简化汉字提高了国民的识字率,原因是文字体系的基本结构并没有改变。如果说简化 汉字有带来什么改变的话,那只能说它分隔了中国的文学世界。台湾、香港、和大部分的海外华人社区仍然使用传统的繁体汉字。
.....
中国人敢带着这种观点到超大发帖,肯定被骂死。可是我们的官媒竟然在冒用他的名义称赞中国。这叫什么事啊?
是啊,自由派可以说“遥遥领先的预言”,某党是不能出这种错的。典型的“我可以当婊子,你必须是节妇”的自轻自贱逻辑。
生bruce 发表于 2015-2-16 23:06
是啊,自由派可以说“遥遥领先的预言”,某党是不能出这种错的。典型的“我可以当婊子,你必须是节妇”的自 ...

人家何伟都断然否认了,为什么《中国日报》还不撤下那篇文章??
我想论坛对于一贯造谣的几个ID,还是要严肃处理的。另外,反华反共反党的几个ID为啥都喜欢用复古的人物头像呢?我陷入了深思。
寒风烈 发表于 2015-2-16 23:19
人家何伟都断然否认了,为什么《中国日报》还不撤下那篇文章??
中国日报没撤下那篇文章?你发的帖子你自己不看么??
是啊,自由派可以说“遥遥领先的预言”,某党是不能出这种错的。典型的“我可以当婊子,你必须是节妇”的自 ...
都出千 但是被逮到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生bruce 发表于 2015-2-16 23:50
中国日报没撤下那篇文章?你发的帖子你自己不看么??
但是各大网站的转载文章依然到处都是。
jttono1 发表于 2015-2-16 23:50
都出千 但是被逮到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这件事不过是记者想发稿子,就有意或无意地篡改作者原意,中国日报审稿不严,出了错又不肯爽快承认而已。当下典型的中国式媒体节操,只是某些人拼命想往体制上引罢了。

其实就主观能动性来说,这件事的主观恶意可比网络大V的轻多了。无论左右,中国媒体都是一丘之貉,我丝毫没有为中国日报辩护的意思。我只是看不惯某些伪自由派的双重标准而已。
寒风烈 发表于 2015-2-16 23:53
但是各大网站的转载文章依然到处都是。
看你楼下。
生bruce 发表于 2015-2-16 23:57
看你楼下。
还是《联合早报》说的好,中共媒体之所以想这么做,其实就是想通过挂洋头来给自己打气,但归根到底还是底气不足。
寒风烈 发表于 2015-2-17 00:00
还是《联合早报》说的好,中共媒体之所以想这么做,其实就是想通过挂洋头来给自己打气,但归根到底还是底 ...
你还是想往体制上引,好像这次作假是某宣部的指令似的

犯得着吗?即使中国人骨子里还有期待洋大人表扬的自卑感,官媒找几篇夸中国的文章,很难?

落实到具体记者,可能有“你去找两篇老外夸奖的文章”,于是就找了,于是没找到合适的,于是剪裁了一番(本身中国的媒体伦理就是这个档次的),于是发了,于是被指责,于是主题成了“我大《中国日报》要不要认错、撤文?”,于是伦理又闪光了:俺们的字典里没“认错”这个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有时候想想太搞笑了。官媒批P民认为西方月亮圆,可是咱们官媒一样不是那样。哪一个国际友人说了红朝几句好话,咱们不是马上报道。有时候不惜冒用他们名义发表文章。
寒风烈 发表于 2015-2-16 23:19
人家何伟都断然否认了,为什么《中国日报》还不撤下那篇文章??
何伟是谁?
党妈的公信力就是这样一点一点丢掉的。
美国记者?老外大部分对神秘的中国完全不理解,他完全无法理解你的文化,你的语言文学,甚至你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有人粉中国真是出人意料啊。东亚国家这一套封闭的体制,压根基督教国家就受不了也不会买账,事实上纵观整个历史,东亚文化和政治实体,或者直接说,亚洲军队很少也很难打出东亚,更别提行之有效的影响东亚以外的世界文化。
自取其辱。。。。
中国媒体想抱资本家大腿多少年了,奈何tg不给罢了,所以这种赤裸裸的自黑再常见不过。放心,tg要死会带着你们一起死的,当然你们自己先死就不关tg的事了。
甭管怎么说,中国的制度在全世界范围来看,是最好的!
还是不自信的表现!
丢人丢到国际上了。。。高级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