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禁泉州蒲氏做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16:28
明朝与宋朝之间,已经隔了一个元代。奇怪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却管到了宋朝官员的事情上。作为曾经的泉州市舶司提举、同时也是泉州首屈一指的富豪,此时的蒲寿庚作古早已百年以上,却被明朝人从坟墓里拖出来“鞭尸三百”。他的蒲氏后人更被朱元璋指为“余孽”,全部充军禁锢,并被要求不得读书,“世世无得登仕籍”。

这两个在时空上毫无交集的人,为何却有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恩怨?原来,这与南渡泉州的赵宋宗室子弟有关。这点宋朝皇室的血脉,在宋元鼎革之际,却被导元倾宋的蒲寿庚“杀尽”。明朝建立后,带有强烈民族情绪的朱元璋,就忙不迭地拿蒲寿庚这位“外族”开刀了。

定居泉州的阿拉伯人

蒲寿庚是宋元时期的知名人物。他精通阿拉伯语、占城语(越南),这对外贸而言就有很大的便利。南宋时期,他既担任过泉州市舶司提举,同时也因为外贸累积大量财富,成为泉州首屈一指的富豪。

蒲氏家族到底富到何种程度?根据记载,他家因海外贸易积累大量财富,甚至拥有自己的船队,有几条私家船自然不在话下。他的家族府邸,据说东至今天的泉州涂门街,西至溪亭;南到泉州七中,北则延伸到涂山街一带,方圆近300亩。豪宅之外,他还有“家僮数千”,土豪程度可见一斑。连南宋的见多识广的知名词人刘克庄,也惊叹地把浦家人比喻为春秋末期的巨商陶朱公,可见蒲氏家族财富之惊人。

如果说财富只是蒲氏家族的花边新闻之一,那么严肃的史学家最关心的,则是他的“外族”身份。据史书记载,有人说蒲寿庚是阿拉伯人,也有人说他来自波斯,更有人说他是西域回纥人,莫衷一是。不过根据学术界的考证,大部分学者更倾向于认为蒲寿庚是从广州迁居泉州的阿拉伯人。

实际上,蒲氏家族和泉州的缘分,早从宋宁宗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就开始了。当时浦家从广州举家迁往泉州定居。而蒲寿庚的父亲蒲开宗,还曾担任过安溪县主簿,并曾因贸易有功,被南宋朝廷授予“承节郎”的官衔。

被指“尽杀”南外宗子

宋高宗建炎三年,300多赵宋宗室子弟随南外宗正司迁至泉州,并在这里繁衍生息。到了宋末,宗室成员已达到3000多人。不过在据史书及文人记载,宋元鼎革之际,在泉州的南外宗子们,却被蒲寿庚杀害殆尽。

这事还得从南逃的南宋幼主说起。阳思谦《泉州府志》记载,“景炎元年十月,宋幼主过泉州,宋宗室欲应之,守郡者蒲寿庚闭门不纳”。这段话的意思是,当时的南宋孤臣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带着两个娃娃皇帝端宗、幼主抵达泉州。在这里的赵宋宗室子弟打算接应他们,但蒲寿庚却关闭城门不接纳,致使这一干人无奈继续南逃,撤往广东。

朱元璋为何禁泉州蒲氏做官?

蒲寿庚府第遗址

听起来,这充其量就是个人走茶凉的故事,何至于蒲寿庚要对宗子们赶尽杀绝?元人编修的《宋史》,稍稍透露了一点内幕。原来,将领张世杰强征蒲寿庚的商船,“掠其舟并没其赀”,采用暴力直接抄没他的家产以充军资。忍无可忍的蒲寿庚把怒气撒在定居泉州的南宋宗子身上,“乃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

那么,蒲寿庚到底杀了多少人?郑思肖《心史》称,蒲寿庚“尽杀南外宗子数万人”;《永春云台赵氏族谱》则记载,被杀的人数是五千人;而元人编修的《宋史》并未言明被杀的人数,仅说他杀了宗子、士大夫以及淮兵。

保住泉州古港免遭战火

上述言论到底可不可信?鉴于文人著作往往有夸大其词的嫌疑,后人对这些记载也产生了怀疑。日本学者曾认为,蒲寿庚杀的南外宗子,应该只有“男子能执武器者”。而学术界则认为,宋末南外宗子的数量才达到3000多人,不可能被杀五千或上万人。加上宋室还有遗老、故臣在,永春云台赵氏、南外天源赵氏等也还有族谱流传,“尽杀”当属夸大之词。 而叫人唏嘘的,反倒是蒲氏后人。经朱元璋这一番闹腾,蒲姓受到压制,迁往各地的蒲姓纷纷改姓卜、杨、吴等,如今泉州的蒲姓已剩下不多,主要分布在晋江东石、永春、安溪一带。

那么,这位导元倾宋的海商,功过到底该如何评价?后人认为,他因海上贸易积累财富,是泉州商人的典型代表。而对于他弃宋降元的行为,姑且不论君臣伦理,客观上确实使得泉州港免遭战火,为泉州港在元代成为世界最大的商港奠定了基础,使中国的海外贸易也得以继续发展。

加上蒲寿庚曾任泉州市舶司提举,清楚地知道市舶司及海外贸易对于泉州港的重要性,因此,进入元代后,当元世祖因用兵多年急需财力时,他便及时地给出恢复外贸的建议,借此保住了泉州市舶司的地位。这一些,对于泉州港在元代的崛起,都有着客观的推动作用。

此外,为使元代外贸更顺利的开展,蒲寿庚还促成了元世祖忽必烈对海神妈祖的加封。这也使得当时从事海上贸易的人们有了精神信仰,能够更无畏地出海闯荡。当然,他此举也是福建乃至东南沿海能形成妈祖信仰的推动力之一。

参考文献:

魏德新《回商蒲寿庚的历史功过》,《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

王仁杰《宋元之际的回回巨商蒲寿庚》,《江苏商论》

供稿: 紫苏子

编辑:怀特
http://fj.qq.com/a/20150103/015015.htm明朝与宋朝之间,已经隔了一个元代。奇怪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却管到了宋朝官员的事情上。作为曾经的泉州市舶司提举、同时也是泉州首屈一指的富豪,此时的蒲寿庚作古早已百年以上,却被明朝人从坟墓里拖出来“鞭尸三百”。他的蒲氏后人更被朱元璋指为“余孽”,全部充军禁锢,并被要求不得读书,“世世无得登仕籍”。

这两个在时空上毫无交集的人,为何却有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恩怨?原来,这与南渡泉州的赵宋宗室子弟有关。这点宋朝皇室的血脉,在宋元鼎革之际,却被导元倾宋的蒲寿庚“杀尽”。明朝建立后,带有强烈民族情绪的朱元璋,就忙不迭地拿蒲寿庚这位“外族”开刀了。

定居泉州的阿拉伯人

蒲寿庚是宋元时期的知名人物。他精通阿拉伯语、占城语(越南),这对外贸而言就有很大的便利。南宋时期,他既担任过泉州市舶司提举,同时也因为外贸累积大量财富,成为泉州首屈一指的富豪。

蒲氏家族到底富到何种程度?根据记载,他家因海外贸易积累大量财富,甚至拥有自己的船队,有几条私家船自然不在话下。他的家族府邸,据说东至今天的泉州涂门街,西至溪亭;南到泉州七中,北则延伸到涂山街一带,方圆近300亩。豪宅之外,他还有“家僮数千”,土豪程度可见一斑。连南宋的见多识广的知名词人刘克庄,也惊叹地把浦家人比喻为春秋末期的巨商陶朱公,可见蒲氏家族财富之惊人。

如果说财富只是蒲氏家族的花边新闻之一,那么严肃的史学家最关心的,则是他的“外族”身份。据史书记载,有人说蒲寿庚是阿拉伯人,也有人说他来自波斯,更有人说他是西域回纥人,莫衷一是。不过根据学术界的考证,大部分学者更倾向于认为蒲寿庚是从广州迁居泉州的阿拉伯人。

实际上,蒲氏家族和泉州的缘分,早从宋宁宗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就开始了。当时浦家从广州举家迁往泉州定居。而蒲寿庚的父亲蒲开宗,还曾担任过安溪县主簿,并曾因贸易有功,被南宋朝廷授予“承节郎”的官衔。

被指“尽杀”南外宗子

宋高宗建炎三年,300多赵宋宗室子弟随南外宗正司迁至泉州,并在这里繁衍生息。到了宋末,宗室成员已达到3000多人。不过在据史书及文人记载,宋元鼎革之际,在泉州的南外宗子们,却被蒲寿庚杀害殆尽。

这事还得从南逃的南宋幼主说起。阳思谦《泉州府志》记载,“景炎元年十月,宋幼主过泉州,宋宗室欲应之,守郡者蒲寿庚闭门不纳”。这段话的意思是,当时的南宋孤臣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带着两个娃娃皇帝端宗、幼主抵达泉州。在这里的赵宋宗室子弟打算接应他们,但蒲寿庚却关闭城门不接纳,致使这一干人无奈继续南逃,撤往广东。

朱元璋为何禁泉州蒲氏做官?

蒲寿庚府第遗址

听起来,这充其量就是个人走茶凉的故事,何至于蒲寿庚要对宗子们赶尽杀绝?元人编修的《宋史》,稍稍透露了一点内幕。原来,将领张世杰强征蒲寿庚的商船,“掠其舟并没其赀”,采用暴力直接抄没他的家产以充军资。忍无可忍的蒲寿庚把怒气撒在定居泉州的南宋宗子身上,“乃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

那么,蒲寿庚到底杀了多少人?郑思肖《心史》称,蒲寿庚“尽杀南外宗子数万人”;《永春云台赵氏族谱》则记载,被杀的人数是五千人;而元人编修的《宋史》并未言明被杀的人数,仅说他杀了宗子、士大夫以及淮兵。

保住泉州古港免遭战火

上述言论到底可不可信?鉴于文人著作往往有夸大其词的嫌疑,后人对这些记载也产生了怀疑。日本学者曾认为,蒲寿庚杀的南外宗子,应该只有“男子能执武器者”。而学术界则认为,宋末南外宗子的数量才达到3000多人,不可能被杀五千或上万人。加上宋室还有遗老、故臣在,永春云台赵氏、南外天源赵氏等也还有族谱流传,“尽杀”当属夸大之词。 而叫人唏嘘的,反倒是蒲氏后人。经朱元璋这一番闹腾,蒲姓受到压制,迁往各地的蒲姓纷纷改姓卜、杨、吴等,如今泉州的蒲姓已剩下不多,主要分布在晋江东石、永春、安溪一带。

那么,这位导元倾宋的海商,功过到底该如何评价?后人认为,他因海上贸易积累财富,是泉州商人的典型代表。而对于他弃宋降元的行为,姑且不论君臣伦理,客观上确实使得泉州港免遭战火,为泉州港在元代成为世界最大的商港奠定了基础,使中国的海外贸易也得以继续发展。

加上蒲寿庚曾任泉州市舶司提举,清楚地知道市舶司及海外贸易对于泉州港的重要性,因此,进入元代后,当元世祖因用兵多年急需财力时,他便及时地给出恢复外贸的建议,借此保住了泉州市舶司的地位。这一些,对于泉州港在元代的崛起,都有着客观的推动作用。

此外,为使元代外贸更顺利的开展,蒲寿庚还促成了元世祖忽必烈对海神妈祖的加封。这也使得当时从事海上贸易的人们有了精神信仰,能够更无畏地出海闯荡。当然,他此举也是福建乃至东南沿海能形成妈祖信仰的推动力之一。

参考文献:

魏德新《回商蒲寿庚的历史功过》,《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

王仁杰《宋元之际的回回巨商蒲寿庚》,《江苏商论》

供稿: 紫苏子

编辑:怀特
http://fj.qq.com/a/20150103/015015.htm
这又是在翻案吗。。。。
又是促进民族融合的伟大功绩?有些单位真不知道满脑子想的啥。还回味在四等南人的南元幻想中么?
呵呵  天天写翻案文章,给自己挖坑的么?
泉州如何衰落的?蒲家在元末最后自作孽不可活吧~
搂主忘了,姓蒲的在元朝又反了一次吧?楼主还忘了,张世杰抢船是在姓蒲的叛乱之后吧?这种反骨仔,也只能和楼主惺惺相惜了
国有难回必乱
青茶 发表于 2015-2-5 09:57
搂主忘了,姓蒲的在元朝又反了一次吧?楼主还忘了,张世杰抢船是在姓蒲的叛乱之后吧?这种反骨仔,也只能和 ...
。。。。。我是转载的。。。。。。。。哥是汉人。。。。。
迷璐 发表于 2015-2-5 10:10
。。。。。我是转载的。。。。。。。。哥是汉人。。。。。
误伤啊,本人难得说句话还误伤了
朱重八没将他们灭族已经是仁慈的很了,只是贬成贱民而已
重塑汉魂的朱元璋才是千年第一皇帝!
泉州衰落是因为元末的回乱!
泉州衰落是因为元末的回乱!
hanfu123 发表于 2015-2-5 12:16
泉州衰落是因为元末的回乱!
当年宋朝的时候,泉州是中国第一大港口,大批的穆斯林来中国经商、定居,
这些穆斯林都是温和的穆斯林,靠自己的经商合法挣钱,遵守法律,因此中国很宽容地让他们定居了,最后人数繁衍至数十万,形成了大型的嵌入式回汉居住社区。

南宋末年的时候,因为穆斯林擅长经商,所以宋朝任命蒲寿庚掌管泉州港。
结果蒙古人南下的时候,蒲寿庚知道自己所谓色目人,在蒙古人那里地位远高于汉人、南人,所以翻脸反叛了宋朝。
当时宋朝的皇族最大安置地是泉州,蒲寿庚请城里的全部宋朝皇族男丁赴宴,在宴会上埋伏穆斯林武士,将这些皇族男丁全部杀死,然后抄了所有赵家皇族的家,杀掉了所有的皇族成员。
张世杰的南宋海军反攻泉州城,蒲寿庚依靠庞大的穆斯林人口,组织了强大的穆斯林大军,死守泉州,守了三个月,等到了蒙古大军开到,宋军只能解围撤走。


元朝末年,福建有人响应红巾军起义,组织了红巾军队伍。同时江西的红巾军彭莹玉部也有人窜入福建。
元朝政府于是组织泉州的色目人大军,镇压了本省的红巾军,并击退了江西红巾。

结果等红巾军被镇压后,这些色目人就分裂了,什叶派和逊尼派各分裂成一边,双方互相厮杀。
最后双方分裂了福建,什叶派占据了一些城市,逊尼派占据了一些城市,互相交战。
战争中双方对攻不算太多,主要精力都放在对汉人的烧杀yin掳上。
福建东部平原,尤其是漳泉平原,被杀成白地,汉人大规模逃亡到西部山区。

元朝政府无力对付这些穆斯林叛军,只能任由他们攻城略地。
元朝政府在福建的根基完全被摧毁,沿海大量的城市沦陷。


最后,在福建西部山区,汉族土豪地主陈友定崛起。
他召集流民,屯垦土地,抵御穆斯林军队的入侵。大量的汉人投奔他。
他最后统一了福建西南山区,然后下山攻打泉州、莆田等地,大破穆斯林军队,攻克了这些城市。
陈友定纵兵屠杀穆斯林,泉州城内几十万穆斯林群众被他杀光,大部分都是和平的温和穆斯林。

经过此次动乱,泉州残破,从此一蹶不振。
hanfu123 发表于 2015-2-5 12:18
泉州衰落是因为元末的回乱!
不是,是因为海禁。
陈友定这样的人应该称为英雄
wujingping 发表于 2015-2-5 12:35
不是,是因为海禁。
现在的问题是泉州在全国的地位的下降。
海禁是全国性的,又不是只针对泉州。为啥其他地区的港口(例如明州港、登州港、广州港乃至福建本省的月港)发展得比泉州好?
朱元璋还是太过仁慈了,直接灭其十族才好。

想念 发表于 2015-2-5 12:38
陈友定这样的人应该称为英雄


陈友定是硬骨头,死忠元朝。
朱元璋攻克福建,他服毒自杀未遂,被俘后死活不投降,最后被杀。

现在为了民族团结,基本上不怎么提亦思巴奚的事迹和陈友定的事迹了,怕伤害回族群众的感情。毕竟亦思巴奚之乱无论如何扯不到农民起义上去。
想念 发表于 2015-2-5 12:38
陈友定这样的人应该称为英雄


陈友定是硬骨头,死忠元朝。
朱元璋攻克福建,他服毒自杀未遂,被俘后死活不投降,最后被杀。

现在为了民族团结,基本上不怎么提亦思巴奚的事迹和陈友定的事迹了,怕伤害回族群众的感情。毕竟亦思巴奚之乱无论如何扯不到农民起义上去。
朱元璋还是太过仁慈了,直接灭其十族才好。

应该执行吃猪肉活命,不吃送命的政策,不管大小,驴教徒每人过关
jshgym04 发表于 2015-2-5 12:38
现在的问题是泉州在全国的地位的下降。
海禁是全国性的,又不是只针对泉州。为啥其他地区的港口(例如明 ...
那是许可证问题。宁波、登州、广州、月港都是朝贡贸易的仅有的口岸。特别是月港,那是隆庆开关以后才冒出来的,而且是仅有的一个关口。泉州在洪武年间就已经关闭。行政命令,谁扛得住。我国古代的贸易兴衰,往往都跟许可证有关。
陈友定是硬骨头,死忠元朝。
朱元璋攻克福建,他服毒自杀未遂,被俘后死活不投降,最后被杀。


陈友定,陈友谅,都是让重八上火的主,特别是后者,差点运气就灭了重八
回回这种二五仔干这种事情还少嘛
:结果蒙古人南下的时候,蒲寿庚知道自己所谓色目人,在蒙古人那里地位远高于汉人、南人,所以翻脸反叛了宋朝。
当时宋朝的皇族最大安置地是泉州,蒲寿庚请城里的全部宋朝皇族男丁赴宴,在宴会上埋伏穆斯林武士,将这些皇族男丁全部杀死,然后抄了所有赵家皇族的家,杀掉了所有的皇族成员。
张世杰的南宋海军反攻泉州城,蒲寿庚依靠庞大的穆斯林人口,组织了强大的穆斯林大军,死守泉州,守了三个月,等到了蒙古大军开到,宋军只能解围撤走。


国有难回必乱,还真是历史的总结。
从广州迁去的?难道是黄巢没杀绝。。。
来自:关于超级大本营
当年宋朝的时候,泉州是中国第一大港口,大批的穆斯林来中国经商、定居,
这些穆斯林都是温和的穆斯林, ...
历史可鉴……
这打了汉能同化别人最大的脸
应该执行吃猪肉活命,不吃送命的政策,不管大小,驴教徒每人过关
没用,人家经里写着,危机时刻msl可以伪装隐藏自己的信仰。人家宗教是允许这样做的。
重塑汉魂的朱元璋才是千年第一皇帝!
没杀光,没禁教,功败垂成,差评!当朝当雪当朝耻,莫留遗患害后生。洪武帝太心慈手软了。
没用,人家经里写着,危机时刻msl可以伪装隐藏自己的信仰。人家宗教是允许这样做的。
也就是说,必要时,驴教可以吃屎喝尿呗!那确实没用了
sumdry2 发表于 2015-2-5 16:16
没用,人家经里写着,危机时刻msl可以伪装隐藏自己的信仰。人家宗教是允许这样做的。
有用,不会是100%的效果,也不会是0%的效果。
洪武皇帝明显很清楚怎么坐龙廷。
异民族有自己一套独立文化的很难同化掉,满族文化也是解放后彻底消亡的
邦妮和克莱德 发表于 2015-2-5 18:05
异民族有自己一套独立文化的很难同化掉,满族文化也是解放后彻底消亡的
中原汉人跟东北的少数民族,如契丹,鲜卑,女真打归打,闹归闹到最后基本能走到一起。。。。越往西边越走不到一起。。。。。。。。。。
历史可鉴……
这打了汉能同化别人最大的脸
也不能这么说,穆斯林不管欧洲美国都同化不了,确实是很特殊的群体
没用,人家经里写着,危机时刻msl可以伪装隐藏自己的信仰。人家宗教是允许这样做的。
危机时刻吃猪肉保命,真主会原谅,但是失去上天堂的资格。人失去了念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中原汉人跟东北的少数民族,如契丹,鲜卑,女真打归打,闹归闹到最后基本能走到一起。。。。越往西边越走 ...
中原和北方主要是生活方式不同造成的价值观不同,生活在一起慢慢想法就可以沟通了。而目目他们和我们是价值观不同,生活方式在一样也白搭。来自: Android客户端
hyeva002 发表于 2015-2-5 19:40
危机时刻吃猪肉保命,真主会原谅,但是失去上天堂的资格。人失去了念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但是失去上天堂的资格”——谁说的?某个网友臆想的?
《古兰经》里从来没这么说过好不好。
《古兰经》明确允许穆斯林在危急时刻吃猪肉,允许穆斯林伪装为卡菲勒保命,并且对上天堂根本没任何影响。
“姑且不论君臣伦理”,TMD,这都不论了,那还论个P啊!
没杀光,没禁教,功败垂成,差评!当朝当雪当朝耻,莫留遗患害后生。洪武帝太心慈手软了。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