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后——走上不归路的司马家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0:05:03
高平陵之变后——走上不归路的司马家族
泪痕春雨
  
  一、皇帝依然高高在上
  
  在司马家族发动高平陵之变后,皇帝依然高高在上,这表明司马懿与帝国普遍军政大佬、豪门代表之间还是同僚关系。众多军政大佬、豪门代表之所以尊崇皇帝,也就是要加强、维护这个事实。司马家族之所尊崇皇帝,也是表明自己尊重这个事实。
  
  皇帝一直没有权力,却能长久的高高在上;主要原因就在于普遍军政大佬想与司马家族保持平等的地位。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与各军政大佬、豪门代表都是魏帝国的臣子,所以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之间见面的礼节自然也是平等的。最简单而言,各军政大佬、豪门代表绝对不需要一见司马懿就磕头。只要司马懿没有急疯了,他就绝不敢试图让当时普遍的军政大佬、豪门代表见面就先向他磕头。
  
  帝国整体的权力是一定的;皇帝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行使自己的权力,那从前属于皇帝的权力就会被各皇族、外戚、豪门、军政大佬们重新分配掉。基于实权人物们各自的利益,他们自然都想占据最多的份额;基于实权人物们各自的利益,他们自然不会希望某个实权人物权力无限膨胀。在这种背景下,他阻止实力最大的臣子扩张权力的最好方法,自然就是用尊崇皇权。
  
  司马懿在帝国有着无人可及的资历、威望、影响、智谋;司马家族本身又是帝国最大的豪门之一。所以司马懿成为帝国执政后,他所拥有的权力远要比曹爽大多了。如果利令智晕一些的去看,如果司马懿此时把皇帝推下去;也是有可以做到的。但司马懿显然知道,如果自己去做这种事,那肯定马上就会家破人亡。
  
  如果利令智晕一些去看,现在司马懿如果大举任用自己的亲信、亲人,那帝国的权力就可以迅速的集中到以他为中心的势力集团手中。但司马懿显然知道,如果自己去这样做,那肯定随时都会面临家破人亡的结局。因为在打败曹爽之后,所有的军政大佬、豪门代表、甚至曹氏皇族,都在眼睁睁的看着司马懿。如果司马懿能让他们普遍满意,那司马懿在做出乱臣贼子的行为后,自然还能成为大家公认的帝国首席执政官;否则一旦有人带头反对司马懿,那司马家族就会面对大家集体的反对。曹爽在高平陵之变前,势力不可谓不大,但面对政敌的挑战马上一败涂地了;面对曹爽的前车之鉴司马家族自然不敢有半点大意。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虽然成为了曹魏帝国的执政官。但他依然只是曹魏帝国众多军政大佬、豪门代表之一,司马懿并没有彻底凌驾于他们之上的实力。后来挑战司马家族的势力集团,他们都也拥有着与司马家族分庭礼的实力;甚至愿意与司马家族合作的势力集团,他们也都拥有着与司马家族分庭抗礼的实力。单拿出一个势力集团,自然谁也无力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问题是,如果他们实现了某种联合就不一样了;如果他们实现了某种联合,司马家族恐怕也会象曹爽一样迅速的走向毁灭。司马家族如果想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就只有尊重这些势力集团的既得利益,当然了前提就是这些势力集团愿意承认司马家族的执政地位。
  
  高平陵之变,仅仅是意味着司马懿现在已不甘心做一个纯粹的臣子了;而且他已无法再继续做一个纯粹的臣子。因为一个臣子干过高平陵那种事后,那他从上面下来的方式也许只有一种,那就是从上面血淋淋的摔下来。
  
  现在属于司马家族的路也许只有一条,那就是沿着这条乱臣贼子的路一直走下去;这条路也许会让司马家族爬登上政治的顶峰,也许会让他们全家血淋的从上面摔下来
  
  二、谁是忠于皇帝的力量
  
  对于挑战司马家族的人,我们总习惯认为他们是忠于曹氏皇帝的。泪痕以为这种说法是难以成立的。他们充其量只是一些不服司马家族处于执政地位的人罢了;说他们忠于曹氏皇帝,那也实在是把政治童话去讲了。谁打败司马家族;谁就将成为帝国的新的首席执政官。谁成为帝国新的首席执政官,那帝国的最高权力就会落入谁的手中。谁拥有这种权力,也绝不会把他交还给皇帝的。这一切已是非常明显的。
  
  皇帝想夺回权力的惟一机会就是,他亲自打败司马家族。但皇帝显然没有这种能力;即使皇帝真有机会联合其它的力量打败司马家族,但曹魏帝国的皇权衰弱也是无可避免的,因为皇帝必须得依靠、联合主要实权人物才能打败司马家族,而皇帝即使打败了司马家族后,恐怕也无力控制新崛起的实权人物。
  
  人们不断的挑战司马家族,绝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忠于曹魏皇帝。他们之所以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一切不过是因为他们想取代司马家族的执政地位罢了。诸葛诞在毋丘俭反叛司马家族之时,他是坚定的站了司马家族一边,并在打败毋丘俭之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正因为如此,他后来才成为东南最高军事长官。而当诸葛诞成为东南最高军事长官后,却又以保卫皇权者自居了;司马家族的乱臣之心,难道真的只有到了司马昭之时才是路人皆知的吗?
  
  诸葛诞在造司马昭反之时,一方面说自己是最忠于曹魏皇帝的人,但另一方面却把吴国的力量引入内战中;好象吴国真是曹魏的友邦。诸葛诞这种行为,本身就证明他是一个投机的实权人物。他如果取代了司马家族,真会当一个忠于曹氏皇帝的臣子吗?显然是不会的。文钦挑战司马师的执政地位,失败后文钦逃到了吴国。后来文钦又做为吴国的附属协助诸葛诞挑战司马昭。文钦的所作所为,本身就证明他只是一个政治舞台纵横开合的实权人物,如果说这种人取代司马家族后,能忠于曹氏皇帝,能把自己手中的权力交还给曹魏皇帝,那还不如指望母猪去上树。
  
  司马家族处于执政地位,自然不会把权力交还给曹魏皇帝;但一个人打败司马家族,自然会处于司马家族同样的地位,到时他们也自然不会把权力交还给曹魏皇帝。这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
  
  曹魏的皇权已处于衰亡之中了,臣子之间的争斗对曹魏皇帝而言不过是狗咬狗的争斗罢了。因为不论他们谁取得了胜利,也不会把权力交还给皇帝的;因为不论他们谁取得了胜利,皇帝也不会拥有驾驭他们的能力了。从这层意义上,当时臣子之间的争斗并不存在什么所谓忠奸之分。
  
  三、艰难的执政之路
  
  我们看到司马家族后来成功了;所以感觉他后来的路走得非常轻松。但实际上,在后来的十多年之中,司马家族如果犯一个明显的错误,可能就会让整个家族走向毁灭。
  
  高平陵之变后第二年。太尉王凌就开始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
  
  高平陵之变后第六年。中书令李丰、皇后父亲张缉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
  
  高平陵之变后第七年。镇东大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联合起来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
  
  高平陵之变后第八年,镇东大将军诸葛诞起兵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
  
  这四次挑战,司马家族胜利了。在我们后人看来,自然好象胜得非常轻松。问题是,司马家族之所以能取得这些胜利,主要原因每一次对恃开始,普遍军政大佬都愿意站在司马家族的身后;如果普遍军政大佬都选择站在反对者身后,那结局就自然是另一副样子了。这种结局的出现,说起来容易。但实际上哪有这样容易呢?司马家族是乱臣贼子,这完全是公开的秘密;从这层意义上司马家族能从皇权中汲取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而挑战司马家族的实权派,也都拥有着庞大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源,更可以打着保卫皇权的旗号。在这种生与死的对恃之中,司马家族并没有无可争议的实力优势。
  
  司马家族后来的权力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是挑战他们的人促成的。如果没有他们叛乱,那司马家族想排斥异己;恐怕就难之又难了。因为在大家都接受司马家族执政地位的背景下,如果司马家族敢去排斥异己,就等于表示自己想彻底凌驾于各大军政大佬、豪门之上了,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有强势人物振臂一呼,那司马家族就有可能面临从前曹爽集团的命运。而众多地方性的、孤立的叛乱,显然使司马家族可以明正言顺的扩张权力、排斥异己了。每一次打击叛乱的胜利,都让司马家族成批的清洗一批能与自己分庭抗礼的势力;第一次打击叛乱的胜利,都会让更多的人开始臣服于司马家族周围。
  
  如果那些在中央、地方手握实权的人物;如果他们愿意接受司马家族首席执政的地位;并利用他们手中的力量尊崇皇权的地位;那曹魏帝国就会更长久的处于众多实权人物共存的局面之中;因为司马家族想打击异己之时,就会面对引起帝国整体反对的风险。但这种局面是难以存在的;因为司马家族的地位;远没有后人想象中那样坚实、强大;所以手握中央、地方实权的人们,总认为如果自己愿意打着维护皇权旗号,那随时都可以打败司马家族而取代他们。但他们都失败了。
  
  四、自古皇帝轮着做,明年轮到我家来
  
  司马家族欺凌皇帝,一步步篡夺皇权。基于皇权的立场去看,自然是大逆不道的。问题是:哪个家族拥有皇权,不是依靠抢夺、篡夺呢?当然了,他们可以美其名曰替天行道、吊民伐罪、统一天下、反抗暴君、昏君、天数使然;但总的来说,自古皇帝轮着坐,明天轮到我家来。他们后来修成正果了,所以就一再强迫人们接受天下就是他们家的事实,然后把任何试图抢夺他们天下的人都说成是大逆不道的。问题是在他们干这种事时,他们怎么不发表这种言论呢?
  
  在看魏晋史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象曹操、司马懿、司马昭那种政治强人,其道德才能都有可称道的地方,但历史对他们做为帝国帝国男一号的地位,显然报以了排斥的态度;总而言之敢与他们争权夺势的人物都是好样的。而象司马炎、司马衷、曹芳、曹髦那种人物,历史对他们做为帝国男一号的地位,显然报以了认可的态度;总而言之谁敢与他们争权夺势都是大逆不道的。
  
  这种奇怪现象的出现,无非是因为皇权政治宣传的结果。如果说曹操、司马懿、司马昭是“贼”,那曹芳、曹髦、司马炎、司马衷都不过是在享受自己前辈得来的“贼赃”罢了,他们所拥有的一切有什么合法的。别人与他们争夺这一切,又有什么大逆不道可言?但皇权政治下,写历史的人必须得先为天下找一个合法的主人来供他们尊崇。否则历史就会写成“天下本无主,谁有实力谁得之。”而这种观点显然是与皇权思想背道而驰的。所以皇权写政治下写出来的历史,总会先把天下先假定为某个皇帝、某个皇族的;别人与这个皇帝、这个皇族争权夺势就是大逆不道的。
  
  最初写历史的人
,把天下假定为是刘氏皇族的,所以任何外姓之个敢与刘氏皇族成员争天下就是大逆不道的。后来刘氏皇族彻底衰亡了,但写历史的人仍然得为天下再找一个新主人,于是曹氏家族这个从前盗取天下的“贼”,现在摇身一变就成了天下合理、合法的主人了。于是再现在谁再与曹氏皇族争权夺势就是大逆不道了。后来曹氏皇族彻底衰亡了,但写历史的人仍然得为天下再找一个主人。于是司马家族这个从前盗取天下的“贼”,现在也摇身一变成了天下合理、合法的新主人了;现在谁再与司马皇族争夺天下就是大逆不道的了。
  
  其实呢?天下从来也不属于刘氏,也不属于曹氏、更不属于司马氏;天下本无主,谁有实力谁夺之。如果说得冠冕堂皇些,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谁代表天下人的利益谁配执掌天下。
  
  皇权本身并不没有什么神圣的。如果那个控制天下的家族实力足够,皇权自然是神圣的;问题是如果这个家族实力衰弱之后呢?那所谓的乱臣自然会纷涌而出。真实的历史是,皇帝自古轮流做,明年轮到我家来。
  
  从曹魏帝国开始,皇权就已没有什么神圣、神秘可言了。因为此后四五百年,所谓的帝国那是走马灯一样的出来;所谓的皇帝,那是接二连三的死于非命;至于所谓的乱臣贼子,那更是成群结队的出来进去。曹氏家族崛起历史舞台,大约是公元196年,那一年曹操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在那一年,曹操还是汉帝国的臣子。但他却实没有把皇帝真正当过回事。那一年司马懿17岁!曹氏以臣子的身份凌驾于皇帝头上足足有24年,在公元220年时,曹丕遂把汉献帝踢下政治舞台。那一年司马懿41岁。换而言之,直到司马懿41岁时;曹氏家族才刚刚脱去贼皮变成皇帝的。再换而言之,曹氏皇权在司马懿一辈人眼中,哪有什么神秘、神圣可言?再换而言之,曹氏皇族给大家讲什么臣子忠于皇帝是天经地义的义务之时,大家有几个会发自心底的把他当回事呢?曹氏家族这种至尊地位,也就维持了29年。在公元249年时,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使曹氏皇帝开始变成傀儡。那一年司马懿70岁。
  
  皇权有什么神圣的?谁家的实力大,谁就拥有他。司马家族后来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从前曹氏家族行为的翻版罢了。司马家族以臣子身份凌驾于皇帝头上一共16年。在公元265年时,正式把曹魏皇帝踢下皇帝宝座。于是司马家族现在也脱去了贼皮,开始装模作样的当皇帝了。但司马家族这种至尊地位;实际上也不过维持了36年,因为在公元300年开始,皇帝就已正式变成了傀儡。现在帝国内部那是谁的实力大谁说了算。
  
  晋帝国灭亡的形式,与曹魏帝国不同。那是因为晋武帝司马炎吸取曹魏灭亡的教训,他大肆分封诸王。在这种背景下,另一个豪门大族想取代司马家族地位的机会等于没有。但晋帝国终于在诸王火并中四分五裂走向灭亡。在八九十年的时间里,两大帝国先后灭亡。一个长寿的人,那是一生实际上经历了三次帝国灭亡。公元220年汉帝国灭亡,公元265年曹魏帝国灭亡,公元308匈奴汉等帝国开始先后建立。如果他是吴国、或蜀国人,那实际上等于经历过四次、甚至是五次的帝国灭亡。
  
  在这种皇权交替,帝国走马灯一样来回乱转的年代里。皇权有多神圣?皇权有多神秘?
  
  而后来的帝国成长、兴盛、灭亡就更快了。东晋、南北朝。这些帝国死于非命的皇帝层出不穷,这些帝国成为傀儡的皇帝数不胜数。隋帝国的短命,实际上只是两晋南北朝政治的延续罢了。李唐帝国手足相残、父子相逼、相残,皇后、太后专权,大规模的叛乱,实权派与皇权公然分庭抗礼,都也不过是两晋、南北朝政治的延续罢了。


高平陵之变后——走上不归路的司马家族
泪痕春雨
  
  一、皇帝依然高高在上
  
  在司马家族发动高平陵之变后,皇帝依然高高在上,这表明司马懿与帝国普遍军政大佬、豪门代表之间还是同僚关系。众多军政大佬、豪门代表之所以尊崇皇帝,也就是要加强、维护这个事实。司马家族之所尊崇皇帝,也是表明自己尊重这个事实。
  
  皇帝一直没有权力,却能长久的高高在上;主要原因就在于普遍军政大佬想与司马家族保持平等的地位。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与各军政大佬、豪门代表都是魏帝国的臣子,所以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之间见面的礼节自然也是平等的。最简单而言,各军政大佬、豪门代表绝对不需要一见司马懿就磕头。只要司马懿没有急疯了,他就绝不敢试图让当时普遍的军政大佬、豪门代表见面就先向他磕头。
  
  帝国整体的权力是一定的;皇帝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行使自己的权力,那从前属于皇帝的权力就会被各皇族、外戚、豪门、军政大佬们重新分配掉。基于实权人物们各自的利益,他们自然都想占据最多的份额;基于实权人物们各自的利益,他们自然不会希望某个实权人物权力无限膨胀。在这种背景下,他阻止实力最大的臣子扩张权力的最好方法,自然就是用尊崇皇权。
  
  司马懿在帝国有着无人可及的资历、威望、影响、智谋;司马家族本身又是帝国最大的豪门之一。所以司马懿成为帝国执政后,他所拥有的权力远要比曹爽大多了。如果利令智晕一些的去看,如果司马懿此时把皇帝推下去;也是有可以做到的。但司马懿显然知道,如果自己去做这种事,那肯定马上就会家破人亡。
  
  如果利令智晕一些去看,现在司马懿如果大举任用自己的亲信、亲人,那帝国的权力就可以迅速的集中到以他为中心的势力集团手中。但司马懿显然知道,如果自己去这样做,那肯定随时都会面临家破人亡的结局。因为在打败曹爽之后,所有的军政大佬、豪门代表、甚至曹氏皇族,都在眼睁睁的看着司马懿。如果司马懿能让他们普遍满意,那司马懿在做出乱臣贼子的行为后,自然还能成为大家公认的帝国首席执政官;否则一旦有人带头反对司马懿,那司马家族就会面对大家集体的反对。曹爽在高平陵之变前,势力不可谓不大,但面对政敌的挑战马上一败涂地了;面对曹爽的前车之鉴司马家族自然不敢有半点大意。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虽然成为了曹魏帝国的执政官。但他依然只是曹魏帝国众多军政大佬、豪门代表之一,司马懿并没有彻底凌驾于他们之上的实力。后来挑战司马家族的势力集团,他们都也拥有着与司马家族分庭礼的实力;甚至愿意与司马家族合作的势力集团,他们也都拥有着与司马家族分庭抗礼的实力。单拿出一个势力集团,自然谁也无力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问题是,如果他们实现了某种联合就不一样了;如果他们实现了某种联合,司马家族恐怕也会象曹爽一样迅速的走向毁灭。司马家族如果想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就只有尊重这些势力集团的既得利益,当然了前提就是这些势力集团愿意承认司马家族的执政地位。
  
  高平陵之变,仅仅是意味着司马懿现在已不甘心做一个纯粹的臣子了;而且他已无法再继续做一个纯粹的臣子。因为一个臣子干过高平陵那种事后,那他从上面下来的方式也许只有一种,那就是从上面血淋淋的摔下来。
  
  现在属于司马家族的路也许只有一条,那就是沿着这条乱臣贼子的路一直走下去;这条路也许会让司马家族爬登上政治的顶峰,也许会让他们全家血淋的从上面摔下来
  
  二、谁是忠于皇帝的力量
  
  对于挑战司马家族的人,我们总习惯认为他们是忠于曹氏皇帝的。泪痕以为这种说法是难以成立的。他们充其量只是一些不服司马家族处于执政地位的人罢了;说他们忠于曹氏皇帝,那也实在是把政治童话去讲了。谁打败司马家族;谁就将成为帝国的新的首席执政官。谁成为帝国新的首席执政官,那帝国的最高权力就会落入谁的手中。谁拥有这种权力,也绝不会把他交还给皇帝的。这一切已是非常明显的。
  
  皇帝想夺回权力的惟一机会就是,他亲自打败司马家族。但皇帝显然没有这种能力;即使皇帝真有机会联合其它的力量打败司马家族,但曹魏帝国的皇权衰弱也是无可避免的,因为皇帝必须得依靠、联合主要实权人物才能打败司马家族,而皇帝即使打败了司马家族后,恐怕也无力控制新崛起的实权人物。
  
  人们不断的挑战司马家族,绝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忠于曹魏皇帝。他们之所以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一切不过是因为他们想取代司马家族的执政地位罢了。诸葛诞在毋丘俭反叛司马家族之时,他是坚定的站了司马家族一边,并在打败毋丘俭之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正因为如此,他后来才成为东南最高军事长官。而当诸葛诞成为东南最高军事长官后,却又以保卫皇权者自居了;司马家族的乱臣之心,难道真的只有到了司马昭之时才是路人皆知的吗?
  
  诸葛诞在造司马昭反之时,一方面说自己是最忠于曹魏皇帝的人,但另一方面却把吴国的力量引入内战中;好象吴国真是曹魏的友邦。诸葛诞这种行为,本身就证明他是一个投机的实权人物。他如果取代了司马家族,真会当一个忠于曹氏皇帝的臣子吗?显然是不会的。文钦挑战司马师的执政地位,失败后文钦逃到了吴国。后来文钦又做为吴国的附属协助诸葛诞挑战司马昭。文钦的所作所为,本身就证明他只是一个政治舞台纵横开合的实权人物,如果说这种人取代司马家族后,能忠于曹氏皇帝,能把自己手中的权力交还给曹魏皇帝,那还不如指望母猪去上树。
  
  司马家族处于执政地位,自然不会把权力交还给曹魏皇帝;但一个人打败司马家族,自然会处于司马家族同样的地位,到时他们也自然不会把权力交还给曹魏皇帝。这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
  
  曹魏的皇权已处于衰亡之中了,臣子之间的争斗对曹魏皇帝而言不过是狗咬狗的争斗罢了。因为不论他们谁取得了胜利,也不会把权力交还给皇帝的;因为不论他们谁取得了胜利,皇帝也不会拥有驾驭他们的能力了。从这层意义上,当时臣子之间的争斗并不存在什么所谓忠奸之分。
  
  三、艰难的执政之路
  
  我们看到司马家族后来成功了;所以感觉他后来的路走得非常轻松。但实际上,在后来的十多年之中,司马家族如果犯一个明显的错误,可能就会让整个家族走向毁灭。
  
  高平陵之变后第二年。太尉王凌就开始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
  
  高平陵之变后第六年。中书令李丰、皇后父亲张缉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
  
  高平陵之变后第七年。镇东大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联合起来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
  
  高平陵之变后第八年,镇东大将军诸葛诞起兵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
  
  这四次挑战,司马家族胜利了。在我们后人看来,自然好象胜得非常轻松。问题是,司马家族之所以能取得这些胜利,主要原因每一次对恃开始,普遍军政大佬都愿意站在司马家族的身后;如果普遍军政大佬都选择站在反对者身后,那结局就自然是另一副样子了。这种结局的出现,说起来容易。但实际上哪有这样容易呢?司马家族是乱臣贼子,这完全是公开的秘密;从这层意义上司马家族能从皇权中汲取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而挑战司马家族的实权派,也都拥有着庞大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源,更可以打着保卫皇权的旗号。在这种生与死的对恃之中,司马家族并没有无可争议的实力优势。
  
  司马家族后来的权力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是挑战他们的人促成的。如果没有他们叛乱,那司马家族想排斥异己;恐怕就难之又难了。因为在大家都接受司马家族执政地位的背景下,如果司马家族敢去排斥异己,就等于表示自己想彻底凌驾于各大军政大佬、豪门之上了,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有强势人物振臂一呼,那司马家族就有可能面临从前曹爽集团的命运。而众多地方性的、孤立的叛乱,显然使司马家族可以明正言顺的扩张权力、排斥异己了。每一次打击叛乱的胜利,都让司马家族成批的清洗一批能与自己分庭抗礼的势力;第一次打击叛乱的胜利,都会让更多的人开始臣服于司马家族周围。
  
  如果那些在中央、地方手握实权的人物;如果他们愿意接受司马家族首席执政的地位;并利用他们手中的力量尊崇皇权的地位;那曹魏帝国就会更长久的处于众多实权人物共存的局面之中;因为司马家族想打击异己之时,就会面对引起帝国整体反对的风险。但这种局面是难以存在的;因为司马家族的地位;远没有后人想象中那样坚实、强大;所以手握中央、地方实权的人们,总认为如果自己愿意打着维护皇权旗号,那随时都可以打败司马家族而取代他们。但他们都失败了。
  
  四、自古皇帝轮着做,明年轮到我家来
  
  司马家族欺凌皇帝,一步步篡夺皇权。基于皇权的立场去看,自然是大逆不道的。问题是:哪个家族拥有皇权,不是依靠抢夺、篡夺呢?当然了,他们可以美其名曰替天行道、吊民伐罪、统一天下、反抗暴君、昏君、天数使然;但总的来说,自古皇帝轮着坐,明天轮到我家来。他们后来修成正果了,所以就一再强迫人们接受天下就是他们家的事实,然后把任何试图抢夺他们天下的人都说成是大逆不道的。问题是在他们干这种事时,他们怎么不发表这种言论呢?
  
  在看魏晋史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象曹操、司马懿、司马昭那种政治强人,其道德才能都有可称道的地方,但历史对他们做为帝国帝国男一号的地位,显然报以了排斥的态度;总而言之敢与他们争权夺势的人物都是好样的。而象司马炎、司马衷、曹芳、曹髦那种人物,历史对他们做为帝国男一号的地位,显然报以了认可的态度;总而言之谁敢与他们争权夺势都是大逆不道的。
  
  这种奇怪现象的出现,无非是因为皇权政治宣传的结果。如果说曹操、司马懿、司马昭是“贼”,那曹芳、曹髦、司马炎、司马衷都不过是在享受自己前辈得来的“贼赃”罢了,他们所拥有的一切有什么合法的。别人与他们争夺这一切,又有什么大逆不道可言?但皇权政治下,写历史的人必须得先为天下找一个合法的主人来供他们尊崇。否则历史就会写成“天下本无主,谁有实力谁得之。”而这种观点显然是与皇权思想背道而驰的。所以皇权写政治下写出来的历史,总会先把天下先假定为某个皇帝、某个皇族的;别人与这个皇帝、这个皇族争权夺势就是大逆不道的。
  
  最初写历史的人
,把天下假定为是刘氏皇族的,所以任何外姓之个敢与刘氏皇族成员争天下就是大逆不道的。后来刘氏皇族彻底衰亡了,但写历史的人仍然得为天下再找一个新主人,于是曹氏家族这个从前盗取天下的“贼”,现在摇身一变就成了天下合理、合法的主人了。于是再现在谁再与曹氏皇族争权夺势就是大逆不道了。后来曹氏皇族彻底衰亡了,但写历史的人仍然得为天下再找一个主人。于是司马家族这个从前盗取天下的“贼”,现在也摇身一变成了天下合理、合法的新主人了;现在谁再与司马皇族争夺天下就是大逆不道的了。
  
  其实呢?天下从来也不属于刘氏,也不属于曹氏、更不属于司马氏;天下本无主,谁有实力谁夺之。如果说得冠冕堂皇些,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谁代表天下人的利益谁配执掌天下。
  
  皇权本身并不没有什么神圣的。如果那个控制天下的家族实力足够,皇权自然是神圣的;问题是如果这个家族实力衰弱之后呢?那所谓的乱臣自然会纷涌而出。真实的历史是,皇帝自古轮流做,明年轮到我家来。
  
  从曹魏帝国开始,皇权就已没有什么神圣、神秘可言了。因为此后四五百年,所谓的帝国那是走马灯一样的出来;所谓的皇帝,那是接二连三的死于非命;至于所谓的乱臣贼子,那更是成群结队的出来进去。曹氏家族崛起历史舞台,大约是公元196年,那一年曹操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在那一年,曹操还是汉帝国的臣子。但他却实没有把皇帝真正当过回事。那一年司马懿17岁!曹氏以臣子的身份凌驾于皇帝头上足足有24年,在公元220年时,曹丕遂把汉献帝踢下政治舞台。那一年司马懿41岁。换而言之,直到司马懿41岁时;曹氏家族才刚刚脱去贼皮变成皇帝的。再换而言之,曹氏皇权在司马懿一辈人眼中,哪有什么神秘、神圣可言?再换而言之,曹氏皇族给大家讲什么臣子忠于皇帝是天经地义的义务之时,大家有几个会发自心底的把他当回事呢?曹氏家族这种至尊地位,也就维持了29年。在公元249年时,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使曹氏皇帝开始变成傀儡。那一年司马懿70岁。
  
  皇权有什么神圣的?谁家的实力大,谁就拥有他。司马家族后来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从前曹氏家族行为的翻版罢了。司马家族以臣子身份凌驾于皇帝头上一共16年。在公元265年时,正式把曹魏皇帝踢下皇帝宝座。于是司马家族现在也脱去了贼皮,开始装模作样的当皇帝了。但司马家族这种至尊地位;实际上也不过维持了36年,因为在公元300年开始,皇帝就已正式变成了傀儡。现在帝国内部那是谁的实力大谁说了算。
  
  晋帝国灭亡的形式,与曹魏帝国不同。那是因为晋武帝司马炎吸取曹魏灭亡的教训,他大肆分封诸王。在这种背景下,另一个豪门大族想取代司马家族地位的机会等于没有。但晋帝国终于在诸王火并中四分五裂走向灭亡。在八九十年的时间里,两大帝国先后灭亡。一个长寿的人,那是一生实际上经历了三次帝国灭亡。公元220年汉帝国灭亡,公元265年曹魏帝国灭亡,公元308匈奴汉等帝国开始先后建立。如果他是吴国、或蜀国人,那实际上等于经历过四次、甚至是五次的帝国灭亡。
  
  在这种皇权交替,帝国走马灯一样来回乱转的年代里。皇权有多神圣?皇权有多神秘?
  
  而后来的帝国成长、兴盛、灭亡就更快了。东晋、南北朝。这些帝国死于非命的皇帝层出不穷,这些帝国成为傀儡的皇帝数不胜数。隋帝国的短命,实际上只是两晋南北朝政治的延续罢了。李唐帝国手足相残、父子相逼、相残,皇后、太后专权,大规模的叛乱,实权派与皇权公然分庭抗礼,都也不过是两晋、南北朝政治的延续罢了。


司马懿一直在为成为帝国一号权利家族努力,也许他一开始并没有做皇帝的打算,但是他很早就开始有意无意的削弱曹魏嫡系人马了,这人的智谋深长,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数的着的顶尖政治家
天子之剑 发表于 2015-2-5 12:06
司马懿一直在为成为帝国一号权利家族努力,也许他一开始并没有做皇帝的打算,但是他很早就开始有意无意的削 ...
据说曹操很早就看出了这家伙的野心,想干掉他,不知道后来为何留了司马懿一条小命?如果当时的曹操心一狠,秒掉了司马公,或许曹操过世后的魏国历史都将改写!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5-2-5 16:02
据说曹操很早就看出了这家伙的野心,想干掉他,不知道后来为何留了司马懿一条小命?如果当时的曹操心一狠 ...
因为司马懿很老实,同时也靠向曹丕,是曹丕的亲信,没有杀他的借口。同时曹操年纪大了,而刘备、孙权还没灭掉,统治区还很不稳,也没有多考虑司马懿。曹操死后,作为曹丕的亲信,曹丕更没有杀他的理由,反而重用他。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5-2-5 16:02
据说曹操很早就看出了这家伙的野心,想干掉他,不知道后来为何留了司马懿一条小命?如果当时的曹操心一狠 ...
其实历史本来就说不清楚。
曹丕曹睿死的都太早了
曹爽太不给力了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5-2-5 16:02
据说曹操很早就看出了这家伙的野心,想干掉他,不知道后来为何留了司马懿一条小命?如果当时的曹操心一狠 ...
曹操确实看出了他的野心,同时也做出了一些相关的措施,譬如一直不重用,并且警告过儿子,但是毕竟司马也没做出什么事儿,曹操也只是猜测而已,所以留下了一大后患。
胜可知不可为 发表于 2015-2-6 15:57
因为司马懿很老实,同时也靠向曹丕,是曹丕的亲信,没有杀他的借口。同时曹操年纪大了,而刘备、孙权还没 ...
可以说,司马懿前期和中期都没有篡位的想法,只是怪曹氏子孙太不争气,才导致后期司马懿野心膨胀。
灏雾若燃 发表于 2015-2-7 16:56
曹丕曹睿死的都太早了
然也,曹氏的继位者都不长命,这也是天数吧。
刑天神盾 发表于 2015-2-8 00:12
曹爽太不给力了
是的,可惜曹操一世英名,子孙却个个像个垃圾似的,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老天的一种平衡。
按理说像这种聪明的父亲生出来的子孙应该多少能继承一些他的智慧细胞啊,可是怎么看那些后代个个像个草包似的呢。
然也,曹氏的继位者都不长命,这也是天数吧。
两个人有一个活到60,就不一样了
当然这就跟架空一样,只是推测一下罢了
灏雾若燃 发表于 2015-2-9 14:13
两个人有一个活到60,就不一样了
当然这就跟架空一样,只是推测一下罢了
曹丕40岁归西,其子曹睿才35岁就去阎王爷那里报道了!
还是君主立宪好
是的,可惜曹操一世英名,子孙却个个像个垃圾似的,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老天的一种平衡。
按理说像这种聪明 ...
曹丕曹睿也不像您说的那样不堪,不过比起曹操的确差得远。

曹家衰败的根源在曹丕。曹丕生长在权臣之家,从小喜欢接触门阀子弟,又自认武功文采不输当世名高人,自然喜欢跟豪门士人家族来往。曹丕执政后就逐渐废除了曹操抑制豪门的政策,搞起了九品中正制,讨好门阀。从对曹操政治遗产继承角度说,曹丕大不孝。因为前后有曹昂,曹冲,曹植,甚至曹彰等兄弟的竞争,曹丕执政后对皇族异常严酷。压抑皇族亲近士族门阀,自然会带来门阀势力坐大,其中佼佼者就是司马家。

曹睿除了爱修宫殿生活奢侈,作为一个执政者基本是合格的。诸葛亮劳而无功的北伐都是曹睿主政时期被挫败的。
还有曹爽并非曹操家族子弟,跟曹家无血缘关系。
司马家篡魏,根源在司马懿,但是司马懿生前并没有任何要取而代之的意思,即便是高平陵事变,也是司马懿在自保。那么为什么说司马懿是篡位的根源呢?因为司马家跟曹家在政治理念道德基础上不共戴天。曹操的求才三令,在严格的儒家司马懿眼中,那就是畜牲不如的事。不忠不孝也能做官,儒家绝对无法容忍。所以司马懿出仕曹操是被迫的极其不情愿的。但是儒家讲究君君臣臣,司马懿出仕后对主子曹操曹丕都是忠贞不二的,以至于曹丕说我去东边,你司马懿就负责西边。可见信任之深。高平陵是司马懿的自保行为,不能完全看作是篡位准备。历经司马师司马昭两位执政,平了三叛,曹家势力荡然无存,司马炎上位是水到渠成。

司马家代魏,是门阀士族对曹操抑制豪门政策的反动,迟早会发生的,不是司马家也可能是司牛家。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5-2-5 16:02
据说曹操很早就看出了这家伙的野心,想干掉他,不知道后来为何留了司马懿一条小命?如果当时的曹操心一狠 ...
看来一朝天子一朝臣还是有道理的,像这种延续几代的权臣根本就不能留。
看来一朝天子一朝臣还是有道理的,像这种延续几代的权臣根本就不能留。
曹丕曹睿对司马懿无比信任,司马懿儿子都掌兵,门生遍布朝野。直到曹睿临终才匆忙安排曹家人接班,已经来不及了。
司马家为什么不请回汉帝
司马家为什么不请回汉帝
山阳公在司马炎篡位前三十多年就去世了。时人只知魏王室,谁还知道汉王室?汉失其鹿到司马炎已经百年了。
司马懿一直在为成为帝国一号权利家族努力,也许他一开始并没有做皇帝的打算,但是他很早就开始有意无意的削 ...
是的,只是苦了亮哥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5-2-11 13:16
曹丕曹睿也不像您说的那样不堪,不过比起曹操的确差得远。

曹家衰败的根源在曹丕。曹丕生长在权臣之家 ...
分析的有道理,骨肉之争最终都会一败涂地,反其道而行之的司马家也是一样,从这一点看,两个极端都不行。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5-2-5 16:02
据说曹操很早就看出了这家伙的野心,想干掉他,不知道后来为何留了司马懿一条小命?如果当时的曹操心一狠 ...


不可能乱杀的
河内司马氏虽然不如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这些顶级门阀,但是也是汉末的一流大世家,曹操覆灭袁氏,诛杀杨修,就已经让关东门阀对曹氏极为不满了,再对大世家子弟动手,是很威胁自己地位的事情了。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5-2-5 16:02
据说曹操很早就看出了这家伙的野心,想干掉他,不知道后来为何留了司马懿一条小命?如果当时的曹操心一狠 ...


不可能乱杀的
河内司马氏虽然不如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这些顶级门阀,但是也是汉末的一流大世家,曹操覆灭袁氏,诛杀杨修,就已经让关东门阀对曹氏极为不满了,再对大世家子弟动手,是很威胁自己地位的事情了。
克格勃 发表于 2015-2-9 14:11
是的,可惜曹操一世英名,子孙却个个像个垃圾似的,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老天的一种平衡。
按理说像这种聪明 ...
富二代会有些能人,到了富三代基本上是废材
皇权轮流做的简单道理,居然翻来覆去反反复复唠唠叨叨得重复出这么长篇大论
克格勃 发表于 2015-2-9 14:11
是的,可惜曹操一世英名,子孙却个个像个垃圾似的,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老天的一种平衡。
按理说像这种聪明 ...
他的儿子在位时,司马老老实实。他的孙子在位时,司马兢兢业业,怎么就垃圾一样了。有要是儿子孙子太短命
推荐漫画《火凤燎原》东汉末的门阀之争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