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初阳《喋血环礁》VS胡烨《蒙达之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08:56
吉尔伯特群岛战役:
美军:
霍兰.史密斯将军:    第5两栖军军长
拉尔夫.史密斯将军:陆军第27师第165加强团,第106步兵团3营,兵力6472人
朱利安.史密斯将军:海军陆战队第2师,海军陆战队第2和第8防卫营,兵力1.8万

日军:
柴崎惠次少将:第3特别根据地司令
松尾景辅大佐:横须贺镇守府第6特别陆战队
菅井武雄中佐:佐世保镇守府第7特别陆战队

美军战场失误:
炮火支援:
陆战2师师长提议朱利安.史密斯提议占领塔拉瓦环礁的主岛贝蒂奥岛附近的柏利基岛,在岛上配置炮兵,支援贝蒂奥岛登陆主力部队。霍兰.史密斯则明确反对,于是此计划作罢。
后勤补给:
弹药,饮用水、血浆、担架,燃料和无线电通信器材这些最重要的物资无法及时优先运抵。
通讯指挥:
通信器材登陆时损失严重。登陆部队秩序混乱,并且指挥情报无法顺畅沟通。


日军战场失误:
通讯指挥:
指挥官过早战死,并无安排继任新指挥官。战场通信不畅,无法了解新战况。


美军获得的经验:
第一,        对作战海域的气象和水文资料,以及日军在滩头区域的水下防御要充分了解。
第二,        船舶的物资装卸和卸载顺序必须进行科学的组织和安排。
第三,        物资卸载后的滩头组织调运问题。滩头必须有专职人员应对突发事件,必须有良好的组织运作。
第四,        运兵船的改装,配备作战岛屿的详细地图;配备船只间的通信信号设备;配备无线电装置和电源设备;充足的救生设备,以备在巡航或是抢滩时发生危险时及时施救。
第五,        适用的两栖运兵车。
第六,        对登陆部队的近程炮火支援



马绍尔群岛战役:
美军:
霍兰.史密斯少将:
哈里.施密特少将:  海军陆战队第4加强师
查尔斯.科勒特少将:第7步兵师

日军:
秋山门造少将:第6特别根据地司令 夸贾林岛兵力(含后勤和工兵部队):6257人
山田道行少将:罗伊—纳摩岛司令   罗伊—纳摩岛兵力(含后勤和工兵部队):2525人
西田祥实少将:埃尼威托克环礁司令 陆军海上第1机动旅团,兵力:3942人

美军的失误:
通讯不畅通,登陆场秩序混乱,战况无法第一时间得到沟通交流。

美军的出彩:
“黑虎掏心”打击敌核心的地区,并且了解岛屿的战略价值的主次。“跳岛”战术,避实击虚,孤立威克岛、瑙鲁岛,米莱岛等次要或者重兵把守地区。

日军失误:
美军的军事打击突然,工事修筑不完善,(具有战斗力实力)兵力不足。


疑问:
夜袭反击:
史密斯少将发给赫梅尔准将的电文称“要结束整个战斗需要5天以上的时间”,1943年11月22日至23日夜间发动的一场反击,近600名日军在夜袭中丧生,这样极大的消耗了自己的有生力量,消弱了自己防御阵地的兵力。
如果能够继续躲在防御工事里与美军周旋,美军的损失或许会更大,战役的进程也会延后,也能给其他的岛屿防御工事完善带来更充裕的时间。
是否可以以小股零星部队夜袭骚扰外加大部分兵力进行防御工事,消耗美军的战斗力和拖延战争时间?发动夜袭是否是处于极度绝望或是极度缺粮所致?

埃尼威托克环礁的防御以及指挥官的失误:
埃尼威托克环礁的几个岛屿的防御工事也不是很完善,但是“指挥官根据有限的塔拉瓦情报,对美军进行了大致的分析和评估,应当加强礁湖一侧的防御”,然而美军两栖舰队依然自由出入礁湖,这是怎么回事?为何日军在礁湖一侧的防御加强而美军两栖舰队依然自由出入礁湖?
守军主力自西田祥实一下都是陆军,对于保卫海上要塞毫无经验。那么贝里琉岛战役中川州男也是实打实的陆军军官,为何又能大量消耗美军?

通信问题:
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战役中双方的指挥混乱全出自于通信系统不畅。美军和日军的通信设备是否一直是困扰双方的难题?



蒙达战役:
美军:
特纳中将:                          两栖登陆部队司令
沃格尔中将:                      陆战队第1军军长
奥斯卡.格里斯伍德将军:    第14军军长
约翰.希斯特少将:              第43步兵师
罗伯特.贝特勒少将:          第37步兵师
劳顿.柯林斯少将:             第25步兵师

日军:
佐佐木登少将:    东南支队指挥官
平田源次郎大佐:第229步兵联队
友成敏大佐:       第13步兵联队
大田实少将:       第8联合特别陆战队
奥村三郎中佐:   吴镇守府第6特别陆战队
武田恒心中佐:   横须贺镇守府第7特别陆战队

美军的失误:
南太平洋作战的美军机种识别不佳,丛林运输补给以及作战经验不足,步兵和坦克协调作战经验不足。陆上补给不畅寄托希望于空投补给,结果有些物资落入敌占区。

日军的失误:
相邻岛屿的防御相对薄弱,让美军对伦多瓦岛的占领成为可能。佐佐木登对于反登陆作战的双方情形不够清醒,倒是第8联合特别陆战队作战参谋和第8方面军司令今村均大将能够认清形势。

日军的出彩:
不断的夜间袭扰,恰合时机的阵前反击,巴伊罗科的死守和日第13步兵联队包围美第148步兵团。马巴瓦岛鹤屋好夫大尉最后的顽强死守以及机动舟艇部队芳村正义少将、海军舟艇部队种子岛洋二的“瑟”号作战舟艇集结撤退。


美军获得的经验:
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掌握,之后布干维尔岛海域的奥古斯塔皇后湾海战以及圣乔治角海战美军舰队的完胜都可以说,日军的末日已经来临。


疑问:
美军的海军可谓是封锁了新乔治亚附近的海域,为何会让日军的海上撤退得逞?是复杂的水域环境不适合美军舰队巡逻还是掉以轻心了?


综合疑问:
混乱的后勤补给:
1943年1月南太平洋后勤司令部就根据哈尔西的命令为新乔治亚战役囤积物资,而特纳中将也根据刮到的经验,建议粮秣弹药储备应尽可能的前置。虽然蒙达之战中滩头卸货有些混乱,但是像塔拉瓦战役中重要物资无法优先运抵是不是太夸张了?这是后勤司令的失职吧。

炮火支援:
新乔治亚战役中美军先将伦多瓦岛作为主攻目标,让日军大为震惊,并且对蒙达机场提供了很好的炮火打击。但是这种经验为何却没能在塔拉瓦战役中实行呢?霍兰.史密斯曾指出“一旦战斗打响,日军一定会拼死抵抗,而且日军的航空兵和水下潜艇也会参加反击”,似乎霍兰.史密斯太过小心谨慎,并且不太相信自身的海军反潜实力和航空兵的实力?

通信问题:
南太平洋战区陆军司令哈蒙中将指示格里斯伍德,根据瓜岛经验,要求他时刻与希斯特保持联络,了解即时战况和相关指挥。既然早已有经验,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的战役中通信指挥之糟糕又是因为什么呢?



有请一剑倾心和冬初阳,也请诸位一起探讨一下……
吉尔伯特群岛战役:
美军:
霍兰.史密斯将军:    第5两栖军军长
拉尔夫.史密斯将军:陆军第27师第165加强团,第106步兵团3营,兵力6472人
朱利安.史密斯将军:海军陆战队第2师,海军陆战队第2和第8防卫营,兵力1.8万

日军:
柴崎惠次少将:第3特别根据地司令
松尾景辅大佐:横须贺镇守府第6特别陆战队
菅井武雄中佐:佐世保镇守府第7特别陆战队

美军战场失误:
炮火支援:
陆战2师师长提议朱利安.史密斯提议占领塔拉瓦环礁的主岛贝蒂奥岛附近的柏利基岛,在岛上配置炮兵,支援贝蒂奥岛登陆主力部队。霍兰.史密斯则明确反对,于是此计划作罢。
后勤补给:
弹药,饮用水、血浆、担架,燃料和无线电通信器材这些最重要的物资无法及时优先运抵。
通讯指挥:
通信器材登陆时损失严重。登陆部队秩序混乱,并且指挥情报无法顺畅沟通。


日军战场失误:
通讯指挥:
指挥官过早战死,并无安排继任新指挥官。战场通信不畅,无法了解新战况。


美军获得的经验:
第一,        对作战海域的气象和水文资料,以及日军在滩头区域的水下防御要充分了解。
第二,        船舶的物资装卸和卸载顺序必须进行科学的组织和安排。
第三,        物资卸载后的滩头组织调运问题。滩头必须有专职人员应对突发事件,必须有良好的组织运作。
第四,        运兵船的改装,配备作战岛屿的详细地图;配备船只间的通信信号设备;配备无线电装置和电源设备;充足的救生设备,以备在巡航或是抢滩时发生危险时及时施救。
第五,        适用的两栖运兵车。
第六,        对登陆部队的近程炮火支援



马绍尔群岛战役:
美军:
霍兰.史密斯少将:
哈里.施密特少将:  海军陆战队第4加强师
查尔斯.科勒特少将:第7步兵师

日军:
秋山门造少将:第6特别根据地司令 夸贾林岛兵力(含后勤和工兵部队):6257人
山田道行少将:罗伊—纳摩岛司令   罗伊—纳摩岛兵力(含后勤和工兵部队):2525人
西田祥实少将:埃尼威托克环礁司令 陆军海上第1机动旅团,兵力:3942人

美军的失误:
通讯不畅通,登陆场秩序混乱,战况无法第一时间得到沟通交流。

美军的出彩:
“黑虎掏心”打击敌核心的地区,并且了解岛屿的战略价值的主次。“跳岛”战术,避实击虚,孤立威克岛、瑙鲁岛,米莱岛等次要或者重兵把守地区。

日军失误:
美军的军事打击突然,工事修筑不完善,(具有战斗力实力)兵力不足。


疑问:
夜袭反击:
史密斯少将发给赫梅尔准将的电文称“要结束整个战斗需要5天以上的时间”,1943年11月22日至23日夜间发动的一场反击,近600名日军在夜袭中丧生,这样极大的消耗了自己的有生力量,消弱了自己防御阵地的兵力。
如果能够继续躲在防御工事里与美军周旋,美军的损失或许会更大,战役的进程也会延后,也能给其他的岛屿防御工事完善带来更充裕的时间。
是否可以以小股零星部队夜袭骚扰外加大部分兵力进行防御工事,消耗美军的战斗力和拖延战争时间?发动夜袭是否是处于极度绝望或是极度缺粮所致?

埃尼威托克环礁的防御以及指挥官的失误:
埃尼威托克环礁的几个岛屿的防御工事也不是很完善,但是“指挥官根据有限的塔拉瓦情报,对美军进行了大致的分析和评估,应当加强礁湖一侧的防御”,然而美军两栖舰队依然自由出入礁湖,这是怎么回事?为何日军在礁湖一侧的防御加强而美军两栖舰队依然自由出入礁湖?
守军主力自西田祥实一下都是陆军,对于保卫海上要塞毫无经验。那么贝里琉岛战役中川州男也是实打实的陆军军官,为何又能大量消耗美军?

通信问题:
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战役中双方的指挥混乱全出自于通信系统不畅。美军和日军的通信设备是否一直是困扰双方的难题?

Battle_of_New_Georgia_map.jpg (106.36 KB, 下载次数: 1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20 17:44 上传



蒙达战役:
美军:
特纳中将:                          两栖登陆部队司令
沃格尔中将:                      陆战队第1军军长
奥斯卡.格里斯伍德将军:    第14军军长
约翰.希斯特少将:              第43步兵师
罗伯特.贝特勒少将:          第37步兵师
劳顿.柯林斯少将:             第25步兵师

日军:
佐佐木登少将:    东南支队指挥官
平田源次郎大佐:第229步兵联队
友成敏大佐:       第13步兵联队
大田实少将:       第8联合特别陆战队
奥村三郎中佐:   吴镇守府第6特别陆战队
武田恒心中佐:   横须贺镇守府第7特别陆战队

美军的失误:
南太平洋作战的美军机种识别不佳,丛林运输补给以及作战经验不足,步兵和坦克协调作战经验不足。陆上补给不畅寄托希望于空投补给,结果有些物资落入敌占区。

日军的失误:
相邻岛屿的防御相对薄弱,让美军对伦多瓦岛的占领成为可能。佐佐木登对于反登陆作战的双方情形不够清醒,倒是第8联合特别陆战队作战参谋和第8方面军司令今村均大将能够认清形势。

日军的出彩:
不断的夜间袭扰,恰合时机的阵前反击,巴伊罗科的死守和日第13步兵联队包围美第148步兵团。马巴瓦岛鹤屋好夫大尉最后的顽强死守以及机动舟艇部队芳村正义少将、海军舟艇部队种子岛洋二的“瑟”号作战舟艇集结撤退。


美军获得的经验:
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掌握,之后布干维尔岛海域的奥古斯塔皇后湾海战以及圣乔治角海战美军舰队的完胜都可以说,日军的末日已经来临。


疑问:
美军的海军可谓是封锁了新乔治亚附近的海域,为何会让日军的海上撤退得逞?是复杂的水域环境不适合美军舰队巡逻还是掉以轻心了?


综合疑问:
混乱的后勤补给:
1943年1月南太平洋后勤司令部就根据哈尔西的命令为新乔治亚战役囤积物资,而特纳中将也根据刮到的经验,建议粮秣弹药储备应尽可能的前置。虽然蒙达之战中滩头卸货有些混乱,但是像塔拉瓦战役中重要物资无法优先运抵是不是太夸张了?这是后勤司令的失职吧。

炮火支援:
新乔治亚战役中美军先将伦多瓦岛作为主攻目标,让日军大为震惊,并且对蒙达机场提供了很好的炮火打击。但是这种经验为何却没能在塔拉瓦战役中实行呢?霍兰.史密斯曾指出“一旦战斗打响,日军一定会拼死抵抗,而且日军的航空兵和水下潜艇也会参加反击”,似乎霍兰.史密斯太过小心谨慎,并且不太相信自身的海军反潜实力和航空兵的实力?

通信问题:
南太平洋战区陆军司令哈蒙中将指示格里斯伍德,根据瓜岛经验,要求他时刻与希斯特保持联络,了解即时战况和相关指挥。既然早已有经验,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的战役中通信指挥之糟糕又是因为什么呢?



有请一剑倾心和冬初阳,也请诸位一起探讨一下……


想澄清个问题。国内军迷心中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完美论和无敌论,这个是绝对错误的说法。无论是太平洋还是朝鲜,乃至越战都表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综合陆地战役谋划能力、后勤保障和综合兵种协同能力,与美国陆军相比不是差一个档次的问题。后勤问题在瓜岛就突显,陆战队没有解决,实际是陆军到来后解决的。蒙达战役和塔拉瓦战役对比再次表明,陆战队对美国陆军在目标岛屿前抢占一个前沿岛屿做炮兵阵地实施固定火力支援的方式极为不屑,或者说是美国陆军的总结是对内(针对美国陆军),而美国海军陆战队根本不屑于美国陆军的经验,军种差异导致双方的实际作战能力和作战思维出现相当大的差距,这也是双方在太平洋、朝鲜、越战经常不和与矛盾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反,可以看看tg,tg在一江山登陆战的前沿炮兵岛屿阵地做法恰恰是美国陆军的岛屿登陆战打法(而不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这点可以对比一下,两个军种实际不是一个性质,所以我倾向于不要用美军这两个字笼统看待marine 和AMRY,还是区分一下为好,毕竟两个军种差异比较大,同一种战斗组织方式和兵种协同效能也迥然不同。



想澄清个问题。国内军迷心中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完美论和无敌论,这个是绝对错误的说法。无论是太平洋还是朝鲜,乃至越战都表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综合陆地战役谋划能力、后勤保障和综合兵种协同能力,与美国陆军相比不是差一个档次的问题。后勤问题在瓜岛就突显,陆战队没有解决,实际是陆军到来后解决的。蒙达战役和塔拉瓦战役对比再次表明,陆战队对美国陆军在目标岛屿前抢占一个前沿岛屿做炮兵阵地实施固定火力支援的方式极为不屑,或者说是美国陆军的总结是对内(针对美国陆军),而美国海军陆战队根本不屑于美国陆军的经验,军种差异导致双方的实际作战能力和作战思维出现相当大的差距,这也是双方在太平洋、朝鲜、越战经常不和与矛盾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反,可以看看tg,tg在一江山登陆战的前沿炮兵岛屿阵地做法恰恰是美国陆军的岛屿登陆战打法(而不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这点可以对比一下,两个军种实际不是一个性质,所以我倾向于不要用美军这两个字笼统看待marine 和AMRY,还是区分一下为好,毕竟两个军种差异比较大,同一种战斗组织方式和兵种协同效能也迥然不同。

埃尼威托克环礁的防御以及指挥官的失误:
埃尼威托克环礁的几个岛屿的防御工事也不是很完善,但是“指挥官根据有限的塔拉瓦情报,对美军进行了大致的分析和评估,应当加强礁湖一侧的防御”,然而美军两栖舰队依然自由出入礁湖,这是怎么回事?为何日军在礁湖一侧的防御加强而美军两栖舰队依然自由出入礁湖?

日军在礁湖一侧防御加强和美军两栖舰队自由出入礁湖有什么必然联系???
日军无非也就是临时抱佛脚加强了海岸的防御,属于步兵阵地罢了,而且时间有限材料不足。西田旅团有什么武器能对美军的舰船构成威胁?


疑问:
美军的海军可谓是封锁了新乔治亚附近的海域,为何会让日军的海上撤退得逞?是复杂的水域环境不适合美军舰队巡逻还是掉以轻心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按照瓜岛和吉斯卡岛的经验,美军都判断对方要进行撤退肯定是用驱逐舰进行,并得到较为严密的护航.美国海军也比较准确估算了日军驱逐舰在南太平洋的实力是不可能完成大规模撤兵的,使用大发进行万人撤退,属于兵法上说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了.美军判明了对方的海军实力,却没有想到对方出奇制胜,不过这种招数只可一,不可二,更不可三.另外,第4加强陆战师应该是加强陆战4师,纳摩-那慕尔岛,罗伊和那慕尔都是比利时地名,德国人对这两个岛屿命名就是用比利时著名城市来命名的

疑问:
美军的海军可谓是封锁了新乔治亚附近的海域,为何会让日军的海上撤退得逞?是复杂的水域环境不适合美军舰队巡逻还是掉以轻心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按照瓜岛和吉斯卡岛的经验,美军都判断对方要进行撤退肯定是用驱逐舰进行,并得到较为严密的护航.美国海军也比较准确估算了日军驱逐舰在南太平洋的实力是不可能完成大规模撤兵的,使用大发进行万人撤退,属于兵法上说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了.美军判明了对方的海军实力,却没有想到对方出奇制胜,不过这种招数只可一,不可二,更不可三.另外,第4加强陆战师应该是加强陆战4师,纳摩-那慕尔岛,罗伊和那慕尔都是比利时地名,德国人对这两个岛屿命名就是用比利时著名城市来命名的
楼主朋友看书可谓认真,非常值得学习,我非常喜欢国人自己写的二战战史,看完了能够客观的了解战争的进程和双方得失,而不像一些国外作品像流水账一样,事无巨细的,没有层次的铺天盖地的写上一通,云里雾里的看完了什么也没有记住,支持国货。
夜袭反击:
史密斯少将发给赫梅尔准将的电文称“要结束整个战斗需要5天以上的时间”,1943年11月22日至23日夜间发动的一场反击,近600名日军在夜袭中丧生,这样极大的消耗了自己的有生力量,消弱了自己防御阵地的兵力。
如果能够继续躲在防御工事里与美军周旋,美军的损失或许会更大,战役的进程也会延后,也能给其他的岛屿防御工事完善带来更充裕的时间。
是否可以以小股零星部队夜袭骚扰外加大部分兵力进行防御工事,消耗美军的战斗力和拖延战争时间?发动夜袭是否是处于极度绝望或是极度缺粮所致?
正是因为外援断绝,极度缺粮,才促使日军进行“万岁冲锋”,实际上日军进行这种大规模“万岁冲锋”的原因没有什么区别。
美军的通信问题主要是设备在工作状态无法达标的质量问题,以及通信指挥体系运作不畅的问题,而日军则是因为海运不畅以及美军火力准备破坏造成设备不足的问题。打个比方,日军是硬件不到位,而美军主要是软件和组织问题。瓜岛战役中初步暴露了岛屿战中的通信问题,但现有通信设备升级换代,到装备到部队需要时间,而通信指挥体系要完全理顺需要的时间更长,实际上在塞班岛都没能解决。至于美军在埃尼维托克环礁能自由出入礁湖的问题,之前一位书友已经代替我解答了。原则上我同意一剑兄的意见,太平洋战争中的美国陆军被国内军迷相对低估,而陆战队被相对高估。
具体到个别战列,美军陆战2师在贝蒂奥强行登陆时对日军估计不足,人员和装备(包括通信器材)损失惨重,是导致通信严重受阻的重要原因。
冬初阳 发表于 2015-1-20 20:53
夜袭反击:
史密斯少将发给赫梅尔准将的电文称“要结束整个战斗需要5天以上的时间”,1943年11月22日至23 ...
我觉得至少缺粮不是理由。虽然号称一百年不陷落,日本人自己应该也清楚,米军真打过来,估计也就能扛几天,貌似也不缺这几天的粮食。觉得与其说缺粮倒不如说缺水。绝望倒是完全存在的,有日军士兵直接在地堡里自尽了。
守军主力自西田祥实一下都是陆军,对于保卫海上要塞毫无经验。那么贝里琉岛战役中川州男也是实打实的陆军军官,为何又能大量消耗美军?

守军都是关东军出身。但贝里琉的中川有纵深可退,西田那三个巴掌大的小岛,往哪里退。这种小珊环礁岛的防御策略只能争取歼敌于水际处。一旦敌军上岸站稳了,全灭只是时间问题了,而且不会太长。另外这两处岛屿的地理条件完全不同,中川如果没有地利,同样也守不久。
冬初阳 发表于 2015-1-20 21:11
具体到个别战列,美军陆战2师在贝蒂奥强行登陆时对日军估计不足,人员和装备(包括通信器材)损失惨重,是 ...
冬兄弟的下一本书是不是又回到新几内亚??

zhjm 发表于 2015-1-20 21:37
守军主力自西田祥实一下都是陆军,对于保卫海上要塞毫无经验。那么贝里琉岛战役中川州男也是实打实的陆军军 ...


zhjm老兄说得非常正确,其实从PLA抗登陆作战的战斗条例就可以看出,消极防御不值得提倡(类似冲绳和硫磺岛),tg更赞赏晴气诚的战略设计,滩头实施坚决反突击,歼美军于水际.对孤立无援的岛屿战来说,死守消耗没有意义,唯一出路就是水际歼敌.从这点出发,PLA其实从原则上非常同意塞班岛43师团对滩头的总攻击战略,以及比阿克战役一开始雪兵团的水际反突击,只不过对如何实施的方式有分歧罢了.我不认为马绍尔群岛的反突击是错误的.相反硫磺岛和冲绳那种打法,除非是给反击大军赢得时间,否则消极防御对整体战争和战局没有任何意义.

硫磺岛那种战例对应的可以看一江山岛战役,国军同样进行了极为顽强的抵抗,可以说是第二个硫磺岛,但PLA的评价是这种抵抗除非赢得外部援军(比如刘廉一的67军及时赶来实施反登陆,王明生的死守确实也在等待这个转机),否则这种死守到底的专守防御除了杀伤攻方兵力和技术装备获得一定的战绩外,对整个战役和战争进程发展意义基本为零
zhjm 发表于 2015-1-20 21:37
守军主力自西田祥实一下都是陆军,对于保卫海上要塞毫无经验。那么贝里琉岛战役中川州男也是实打实的陆军军 ...


zhjm老兄说得非常正确,其实从PLA抗登陆作战的战斗条例就可以看出,消极防御不值得提倡(类似冲绳和硫磺岛),tg更赞赏晴气诚的战略设计,滩头实施坚决反突击,歼美军于水际.对孤立无援的岛屿战来说,死守消耗没有意义,唯一出路就是水际歼敌.从这点出发,PLA其实从原则上非常同意塞班岛43师团对滩头的总攻击战略,以及比阿克战役一开始雪兵团的水际反突击,只不过对如何实施的方式有分歧罢了.我不认为马绍尔群岛的反突击是错误的.相反硫磺岛和冲绳那种打法,除非是给反击大军赢得时间,否则消极防御对整体战争和战局没有任何意义.

硫磺岛那种战例对应的可以看一江山岛战役,国军同样进行了极为顽强的抵抗,可以说是第二个硫磺岛,但PLA的评价是这种抵抗除非赢得外部援军(比如刘廉一的67军及时赶来实施反登陆,王明生的死守确实也在等待这个转机),否则这种死守到底的专守防御除了杀伤攻方兵力和技术装备获得一定的战绩外,对整个战役和战争进程发展意义基本为零
zhjm 发表于 2015-1-20 21:31
我觉得至少缺粮不是理由。虽然号称一百年不陷落,日本人自己应该也清楚,米军真打过来,估计也就能扛几天 ...
说得更准确点是缺乏“补给”,水、药品等等的缺乏都是问题。
ar234b 发表于 2015-1-21 00:49
冬兄弟的下一本书是不是又回到新几内亚??
回到新几内亚的莱城和萨拉莫阿是今年下半年的选题,上半年先去英帕尔。
一剑倾心ASP 发表于 2015-1-21 08:31
zhjm老兄说得非常正确,其实从PLA抗登陆作战的战斗条例就可以看出,消极防御不值得提倡(类似冲绳和硫磺岛 ...
日军在硫磺岛和冲绳消极防御也是出于无奈,马里亚纳一失,西南太平洋战场又全面被动,日本只能选择对自己相对有利的停战条件而已,那么尽量消耗美军兵力也就成了他们仅有的选项。


冬兄弟,我明白的.我的意思是从各国岛屿守备作战理论来看,硫磺岛和冲绳岛那种战例都是不被各国提倡的消极战例,是本国必输无疑情况下的绝望之举.一般情况下,塞班和比阿克的战例才是各国守备的标准战例,另外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威克岛两次抗登陆战例也属于标准反登陆作战范例.还有一个战例就是最后一战,南千岛群岛登陆战,日军对红旗太平洋舰队登陆的红海军步兵实施步坦协同坚决反突击,这个也是符合战术范例的

冬兄弟,我明白的.我的意思是从各国岛屿守备作战理论来看,硫磺岛和冲绳岛那种战例都是不被各国提倡的消极战例,是本国必输无疑情况下的绝望之举.一般情况下,塞班和比阿克的战例才是各国守备的标准战例,另外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威克岛两次抗登陆战例也属于标准反登陆作战范例.还有一个战例就是最后一战,南千岛群岛登陆战,日军对红旗太平洋舰队登陆的红海军步兵实施步坦协同坚决反突击,这个也是符合战术范例的


另外,zhjm提到了贝里留战役,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中川洲男能获得较大的成绩.在这里,也表明一个问题,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打法再次体现出和陆军截然不同,本来陆战1师截至攻克机场都没有蒙受多少损失,可拿下机场以后为什么不建立警戒线保卫机场即可,非要进山围剿?这个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作战指导问题,非要全歼敌人,结果没能完全达成目标(后面还是陆军第83师干掉对手的),反而被对方打得灰头土脸,这个就不能说是中川洲男如何如何厉害了,说到底美国海军陆战队作战指导思想有问题.相反,比阿克战役,US ARMY拿下机场以后在周围建立封锁线了事,没事干吗非要全歼你不可?饿都可以饿死你,宝贵的生命不是拿来干山区剿匪事业的.从这点来说,陆战1师在贝里留伤亡这么大,对不起实在是活该,赖不得别人

对于蛙跳作战,US AMRY和US MARINE理解就不是一回事.US MARINE理解就是我可以跳过敌人重兵固守的岛屿,但一定要在自己登陆的岛屿上歼灭所有敌人.US AMRY的理解就是我不仅要跳过敌人重兵固守的岛屿,而且我的目标仅仅是拿下目标岛屿的机场或码头即可,不必全歼岛上守敌,全歼是何必呢?自己宝贵的生命干完重要任务即可,为了全歼二字就去钻山沟剿匪,对不起,这个对宝贵生命的浪费方式不是美国陆军应该做的.

另外,zhjm提到了贝里留战役,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中川洲男能获得较大的成绩.在这里,也表明一个问题,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打法再次体现出和陆军截然不同,本来陆战1师截至攻克机场都没有蒙受多少损失,可拿下机场以后为什么不建立警戒线保卫机场即可,非要进山围剿?这个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作战指导问题,非要全歼敌人,结果没能完全达成目标(后面还是陆军第83师干掉对手的),反而被对方打得灰头土脸,这个就不能说是中川洲男如何如何厉害了,说到底美国海军陆战队作战指导思想有问题.相反,比阿克战役,US ARMY拿下机场以后在周围建立封锁线了事,没事干吗非要全歼你不可?饿都可以饿死你,宝贵的生命不是拿来干山区剿匪事业的.从这点来说,陆战1师在贝里留伤亡这么大,对不起实在是活该,赖不得别人

对于蛙跳作战,US AMRY和US MARINE理解就不是一回事.US MARINE理解就是我可以跳过敌人重兵固守的岛屿,但一定要在自己登陆的岛屿上歼灭所有敌人.US AMRY的理解就是我不仅要跳过敌人重兵固守的岛屿,而且我的目标仅仅是拿下目标岛屿的机场或码头即可,不必全歼岛上守敌,全歼是何必呢?自己宝贵的生命干完重要任务即可,为了全歼二字就去钻山沟剿匪,对不起,这个对宝贵生命的浪费方式不是美国陆军应该做的.
一剑倾心ASP 发表于 2015-1-21 09:09
另外,zhjm提到了贝里留战役,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中川洲男能获得较大的成绩.在这里,也表明一个问题,美国海军 ...
深有同感,但是冲绳之战里,美国陆军的表现是否也走全歼思路?


对的,冲绳作战确实出现了全歼思路.但是,这个思路产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菊水特攻持续不断,对周围掩护船团的美军舰艇构成了巨大威胁.这里离九州和台湾近,如果不全歼的话,就会导致自己的船团在往返近岸补给过程中遭到对方陆海军航空兵总攻击的巨大打击,这是得不偿失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取全歼思路,多牺牲一些陆军和陆战队,换取补给的安全.然后再讨论塞班,塞班是否有必要象冲绳那样全部打下来?塞班作战目的究竟是为B29做机场还是全岛靠近对方本土基地,会受到陆基航空兵的总攻击?围绕这点,是否有必要全歼,就得看整体作战环节中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以及如果不全歼是否能确保我最重要的东西,如果能那么打全歼战我所多付出的牺牲就不值得了.

对的,冲绳作战确实出现了全歼思路.但是,这个思路产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菊水特攻持续不断,对周围掩护船团的美军舰艇构成了巨大威胁.这里离九州和台湾近,如果不全歼的话,就会导致自己的船团在往返近岸补给过程中遭到对方陆海军航空兵总攻击的巨大打击,这是得不偿失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取全歼思路,多牺牲一些陆军和陆战队,换取补给的安全.然后再讨论塞班,塞班是否有必要象冲绳那样全部打下来?塞班作战目的究竟是为B29做机场还是全岛靠近对方本土基地,会受到陆基航空兵的总攻击?围绕这点,是否有必要全歼,就得看整体作战环节中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以及如果不全歼是否能确保我最重要的东西,如果能那么打全歼战我所多付出的牺牲就不值得了.
冬初阳 发表于 2015-1-21 08:49
回到新几内亚的莱城和萨拉莫阿是今年下半年的选题,上半年先去英帕尔。
一年有两本可指望啊。什么时候比阿克,贝里琉也去一下吧。
一剑倾心ASP 发表于 2015-1-21 09:09
另外,zhjm提到了贝里留战役,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中川洲男能获得较大的成绩.在这里,也表明一个问题,美国海军 ...
澳大利亚牛娃子在布甘维尔就是这样,已经控制住了重要地区,还非要进山围剿困兽犹斗的第六师团,结果多搭了500多条人命。

冬初阳 发表于 2015-1-21 08:49
回到新几内亚的莱城和萨拉莫阿是今年下半年的选题,上半年先去英帕尔。


新几内亚还得写两本才能全部写完吧?莱城和萨拉莫阿、马丹一本,沙米、艾塔佩和比阿克一本,我估计。{:soso_e113:}

555~~~我好想先看新几内亚,然后再看英帕尔,英帕尔战役毕竟很熟悉了,不那么急迫地想看。{:soso_e109:}

对了,28军在缅甸西南的那些“胜利”战役和大败,冬兄弟就做中国人中第一个吃螃蟹的吧。{:soso_e113:}
冬初阳 发表于 2015-1-21 08:49
回到新几内亚的莱城和萨拉莫阿是今年下半年的选题,上半年先去英帕尔。


新几内亚还得写两本才能全部写完吧?莱城和萨拉莫阿、马丹一本,沙米、艾塔佩和比阿克一本,我估计。{:soso_e113:}

555~~~我好想先看新几内亚,然后再看英帕尔,英帕尔战役毕竟很熟悉了,不那么急迫地想看。{:soso_e109:}

对了,28军在缅甸西南的那些“胜利”战役和大败,冬兄弟就做中国人中第一个吃螃蟹的吧。{:soso_e113:}
ar234b 发表于 2015-1-21 20:49
新几内亚还得写两本才能全部写完吧?莱城和萨拉莫阿、马丹一本,沙米、艾塔佩和比阿克一本,我估计。{: ...
我一个人吃不下那么多,这两本都是和一剑兄合作的,之前在坛子里应该说过了。

冬初阳 发表于 2015-1-22 09:06
我一个人吃不下那么多,这两本都是和一剑兄合作的,之前在坛子里应该说过了。


说实话,指纹的太平洋错字错句真多,远不如武大的质量那么好。也就是内容还不错。估计指纹的校对就是个摆设或者白吃饭的。
冬初阳 发表于 2015-1-22 09:06
我一个人吃不下那么多,这两本都是和一剑兄合作的,之前在坛子里应该说过了。


说实话,指纹的太平洋错字错句真多,远不如武大的质量那么好。也就是内容还不错。估计指纹的校对就是个摆设或者白吃饭的。
新几内亚还得写两本才能全部写完吧?莱城和萨拉莫阿、马丹一本,沙米、艾塔佩和比阿克一本,我估计。{: ...
附议
英印十五军和日二十八军在若开邦的三次阿恰布大战用来说明日印双方丛林战的此销彼长最合适不过了,也是研究日军丛林战斗的最好例子。
一剑倾心ASP 发表于 2015-1-21 12:25
对的,冲绳作战确实出现了全歼思路.但是,这个思路产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菊水特攻持续不断,对周围掩护船团的 ...
有一定联系,刚才看了一下维基,确实是冲绳陷落在即,日军的菊水特攻就消停了。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讲,冲绳是在6月底结束的,而5月底日军航空兵的战力已经下降很多。美军在冲绳有很多机场,对抗菊水特攻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短时间内全歼日军的必要性似乎不大。特别是在山谷里跟日军逐个高地争夺,最后导致近50%的伤亡。


没错。其实围歼和全歼作战这种极为传统的思维,从二战结束后逐步被美国陆军剔除。美军从冷战的朝鲜开始,逐步放弃了全歼思维,全部吃掉对方有生力量,对己并无最大利益,反而会为吃掉这些“光屁股”兵自身蒙受多余的损失。对美军来说,光屁股持枪步兵,并不具备大的战役级别威胁能力,对歼灭的定义升级为打掉对方的重武器,吃掉编制内重武器,即便对方仍然拥有强大的兵力(手持轻武器),实际也不具备大的战役级别威胁能力。这种非全歼作战思维,跳出了传统军事学说的围歼和全歼,确实是美军高人一筹的军事学说引领世界的典范

说实在的,看多美国陆军(非海军陆战队,说实在我不喜欢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作战思维,而且伤亡确实太大了,打法简单粗暴)的战例,特别是冷战期间的各次战役。我认为US ARMY追求的尽可能以双方损失最小取得胜利的思路是对的,在少杀和少伤亡即可取得胜利情况下,何必非要打全歼让别人死绝自己也付出更多的代价.留着宝贵生命完成最重要任务即可,局部战争何必要赶尽杀绝呢

没错。其实围歼和全歼作战这种极为传统的思维,从二战结束后逐步被美国陆军剔除。美军从冷战的朝鲜开始,逐步放弃了全歼思维,全部吃掉对方有生力量,对己并无最大利益,反而会为吃掉这些“光屁股”兵自身蒙受多余的损失。对美军来说,光屁股持枪步兵,并不具备大的战役级别威胁能力,对歼灭的定义升级为打掉对方的重武器,吃掉编制内重武器,即便对方仍然拥有强大的兵力(手持轻武器),实际也不具备大的战役级别威胁能力。这种非全歼作战思维,跳出了传统军事学说的围歼和全歼,确实是美军高人一筹的军事学说引领世界的典范

说实在的,看多美国陆军(非海军陆战队,说实在我不喜欢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作战思维,而且伤亡确实太大了,打法简单粗暴)的战例,特别是冷战期间的各次战役。我认为US ARMY追求的尽可能以双方损失最小取得胜利的思路是对的,在少杀和少伤亡即可取得胜利情况下,何必非要打全歼让别人死绝自己也付出更多的代价.留着宝贵生命完成最重要任务即可,局部战争何必要赶尽杀绝呢
一剑倾心ASP 发表于 2015-1-22 20:19
没错。其实围歼和全歼作战这种极为传统的思维,从二战结束后逐步被美国陆军剔除。美军从冷战的朝鲜开始,逐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战太平洋战场的蛙跳和跃岛战法是这种作战思维的早期雏形,只是当时更多是一种“自发”而非自觉行为,更没有上升到军事学说的高度。


冬兄弟说得很对,二战是这种思维出现的雏形,通过打全歼同样也会给自己造成巨大代价导致的反思,从节约生命和如何更高效完成任务的角度出发,从蛙跳和跃岛起,实际是有意识地逐步放弃全歼思维,到冷战时期经历了朝鲜和越战,才最终成型.我比较赞同美军的军事学说,打仗是为国家利益而战,非要追求传统的军事美学打出漂亮的合围全歼战,对美军来说并无太大意义,能用双方较少的损失达成自己最终的目的,这不正是战争的最终目标么?至于杀人是多是少,是否是规模宏大的合围歼灭战,又有什么必要呢?毕竟美军不是个动不动就讲求所谓"指挥艺术"的军队,所谓追求指挥艺术对美军来说,不是首要的.

冬兄弟说得很对,二战是这种思维出现的雏形,通过打全歼同样也会给自己造成巨大代价导致的反思,从节约生命和如何更高效完成任务的角度出发,从蛙跳和跃岛起,实际是有意识地逐步放弃全歼思维,到冷战时期经历了朝鲜和越战,才最终成型.我比较赞同美军的军事学说,打仗是为国家利益而战,非要追求传统的军事美学打出漂亮的合围全歼战,对美军来说并无太大意义,能用双方较少的损失达成自己最终的目的,这不正是战争的最终目标么?至于杀人是多是少,是否是规模宏大的合围歼灭战,又有什么必要呢?毕竟美军不是个动不动就讲求所谓"指挥艺术"的军队,所谓追求指挥艺术对美军来说,不是首要的.
一剑倾心ASP 发表于 2015-1-22 22:23
冬兄弟说得很对,二战是这种思维出现的雏形,通过打全歼同样也会给自己造成巨大代价导致的反思,从节约生命和 ...
在吗老兄?我是二手翻译小熊猫 有个事情找你 挺着急的 QQ上给你发消息不回复 只能在这里发了 如果看到请和我联系 谢谢了
冬初阳 发表于 2015-1-22 21:35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战太平洋战场的蛙跳和跃岛战法是这种作战思维的早期雏形,只是当时更多是一种“自发 ...
你的书在军事武器知识上还需努力,我记得在《喋血环礁》一书中就有个美军武器的名称错误,忘了是哪个了。
ar234b 发表于 2015-1-24 13:08
你的书在军事武器知识上还需努力,我记得在《喋血环礁》一书中就有个美军武器的名称错误,忘了是哪个了。
我知道,美军战列舰主炮口径当时就写错了。
中所罗门群岛中,美日双方为什么没有争夺舒瓦瑟尔岛和圣伊莎贝尔岛?难道这两个大岛上没有一处适合建机场的地方??
武汉大学出版社以其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那边是只要数量不要质量,这边是只要质量不要数量,真是个有趣的对比。
事后诸葛亮
一剑倾心ASP 发表于 2015-1-21 12:25
对的,冲绳作战确实出现了全歼思路.但是,这个思路产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菊水特攻持续不断,对周围掩护船团的 ...
胡先生。本人近期恰好买了《蒙达之战》和《阻击日轮》,现在又借了本《喋血环礁》。对二位的著作非常满意钦佩。

想请教一下您这句话:为什么不尽快全歼冲绳南部的日军就会导致“自己的船团在往返近岸补给过程中遭到对方陆海军航空兵总攻击的巨大打击”,当时冲绳南部在日军手里会使神风攻击效率提升吗?
另外,美国及其指挥的陆军也只是在新几内亚这样的大岛屿上,在地面上有接触的情况下实施长围战术吧?

在阿图岛 塔拉瓦 马绍尔等战役中不还是全歼了日军吗?而老麦在布纳戈纳战役中一直催促前线强攻到日军断粮(如果再耐心一点很多日军就会自己饿死),在菲律宾非要把全菲律宾立刻从日军手里夺回来以至于耽误了对冲绳硫磺的进攻乃至于对日本本土的总攻。说实话很难看出陆军比陆战队更“明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