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农“倒奶杀牛” 政府岂能袖手旁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18:13
奶农“倒奶杀牛” 政府岂能袖手旁观

我要评论2015年01月11日 来源: 新华网


    1月10日,在北京市延庆县大榆树下辛庄村村头奶站,工作人员在将一桶鲜奶出售。记者当日获悉,针对连日来媒体披露“北京延庆县奶农因收购量急剧下降倒掉多余鲜奶”一事,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经多方协调,奶企和收购商已全部收购牛奶,但奶农表示,希望能与收购商签订合同。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1月10日,在北京市延庆县大榆树下辛庄村村头奶站,工作人员在将一桶鲜奶出售。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新华网北京1月11日电(记者王宇、于文静)近日多地出现的“卖奶难”愈演愈烈,以至上演了“倒奶杀牛”事件。看着奶农把白花花的鲜奶倒在地上,或是把昔日高价买来、辛苦喂养的奶牛不计成本转手卖出,甚至无奈宰杀,着实让人心痛。
    奶价有涨有跌本属正常的市场现象,奶牛或买或屠也是奶农的自主行为,但如果每隔几年就出现价格大幅涨跌的“过山车”现象,每隔一段时间奶荒和杀牛在奶业领域不断交替上演,那么这样的市场就不太正常了。
    市场反常的背后,存在无理因素。“滞销降价—倒奶杀牛—紧缺涨价—买牛扩容—滞销降价”这一魔咒在奶业已存在多年,暴露出的是市场的失序,以及政府的失位。在奶业市场秩序尚未有效建立时,一味放任市场,任由市场之手挥舞,只会加大价格波动,出现更多“倒奶杀牛”极端事件,不但奶农利益遭受损害,也直接危害中国奶业发展。
    奶农“倒奶杀牛”,政府岂能袖手旁观。在市场无形之手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之时,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倒奶杀牛”极端事件的出现。
    政府不袖手旁观,就是要加强政府、乳品企业、行业协会、养殖户联动机制,积极协调乳企和奶农关系,鼓励企业做好生鲜乳收购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保护奶农养殖积极性,稳定奶业生产。
    政府不袖手旁观,就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奶农的救助举措。奶牛养殖是不少农民脱贫致富的唯一路径,在“卖奶难”严重地区,地方政府应对陷入困难的奶农实施基本救助,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奶农渡过难关。
    政府不袖手旁观,就是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加强对市场秩序的培育,启动生产监测和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收储机制,合理调节洋奶进口供需,减小价格的大起大落。
    政府不袖手旁观,就是要加强宏观政策指引,制定乳业发展长远战略,引导我国奶牛养殖由“散、弱、小”走向规模经营,引导我国乳业从传统走向现代。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1/11/c_1113951395.htm
奶农“倒奶杀牛” 政府岂能袖手旁观

我要评论2015年01月11日 来源: 新华网


    1月10日,在北京市延庆县大榆树下辛庄村村头奶站,工作人员在将一桶鲜奶出售。记者当日获悉,针对连日来媒体披露“北京延庆县奶农因收购量急剧下降倒掉多余鲜奶”一事,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经多方协调,奶企和收购商已全部收购牛奶,但奶农表示,希望能与收购商签订合同。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1月10日,在北京市延庆县大榆树下辛庄村村头奶站,工作人员在将一桶鲜奶出售。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新华网北京1月11日电(记者王宇、于文静)近日多地出现的“卖奶难”愈演愈烈,以至上演了“倒奶杀牛”事件。看着奶农把白花花的鲜奶倒在地上,或是把昔日高价买来、辛苦喂养的奶牛不计成本转手卖出,甚至无奈宰杀,着实让人心痛。    奶价有涨有跌本属正常的市场现象,奶牛或买或屠也是奶农的自主行为,但如果每隔几年就出现价格大幅涨跌的“过山车”现象,每隔一段时间奶荒和杀牛在奶业领域不断交替上演,那么这样的市场就不太正常了。    市场反常的背后,存在无理因素。“滞销降价—倒奶杀牛—紧缺涨价—买牛扩容—滞销降价”这一魔咒在奶业已存在多年,暴露出的是市场的失序,以及政府的失位。在奶业市场秩序尚未有效建立时,一味放任市场,任由市场之手挥舞,只会加大价格波动,出现更多“倒奶杀牛”极端事件,不但奶农利益遭受损害,也直接危害中国奶业发展。    奶农“倒奶杀牛”,政府岂能袖手旁观。在市场无形之手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之时,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倒奶杀牛”极端事件的出现。    政府不袖手旁观,就是要加强政府、乳品企业、行业协会、养殖户联动机制,积极协调乳企和奶农关系,鼓励企业做好生鲜乳收购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保护奶农养殖积极性,稳定奶业生产。    政府不袖手旁观,就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奶农的救助举措。奶牛养殖是不少农民脱贫致富的唯一路径,在“卖奶难”严重地区,地方政府应对陷入困难的奶农实施基本救助,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奶农渡过难关。    政府不袖手旁观,就是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加强对市场秩序的培育,启动生产监测和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收储机制,合理调节洋奶进口供需,减小价格的大起大落。    政府不袖手旁观,就是要加强宏观政策指引,制定乳业发展长远战略,引导我国奶牛养殖由“散、弱、小”走向规模经营,引导我国乳业从传统走向现代。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1/11/c_1113951395.htm
“倒奶杀牛”养殖悲剧背后凸显奶农弱势地位



王宇、于文静、林晖、潘林青、叶婧
2015年01月11日    来源:新华网   


  (今日关注·奶农卖奶难)200万奶农如何摆脱“倒奶杀牛”养殖悲剧--本轮卖奶难现象透视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国际奶价走跌、国内乳品消费不振等因素直接推动下,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卖奶难现象,“倒奶”“杀牛”时有发生。为何频频上演“倒奶杀牛”现象?我国200万奶农如何才能跳出“卖奶杀牛”乳业魔咒?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奶农、奶业专家和政府官员。

  “倒奶杀牛”进一步蔓延

  “留着卖不掉,倒了又可惜,每天只好把多出来的牛奶拉到敬老院送爱心’。”成美玉是山东省东营的一家奶牛养殖户,谈到卖奶难,她愁容满面。

  倒奶仅仅是开始。随着收购价格的持续走低和乳企对鲜乳的限购限收,去年底以来,奶户杀牛弃养现象开始出现。“附近地区奶牛养殖场已经开始杀奶牛了。”山东省梁山县奶牛养殖大户裴树克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山东,“倒奶杀牛”现象也蔓延至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主产区,甚至出现在广东等南方地区。

  对于目前形势,农业部指出,近期一些乳品加工企业限收停收生鲜乳,导致国内部分地区发生卖奶难问题,甚至出现奶农倒奶杀牛现象,并有扩大蔓延趋势。

  这种现象并非初次出现。过去几年来,“倒奶杀牛”就曾在奶业主产区一些地方屡次上演,成为近年来众多散户奶农难以摆脱的乳业魔咒。

  “倒奶杀牛现象政府要高度重视。”中国乳业杂志社社长冯艳秋认为,奶牛的饲养周期远比鸡、猪等畜禽长,养2年多才能产奶,存栏基数一旦下降很难恢复,而国内的上游养殖链如果断裂,下游加工企业就会被国外控制。

  “奶牛养殖是不少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很多奶牛都是靠贷款购买,如果卖奶难继续蔓延,奶农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冯艳秋说。

  “倒奶杀牛”背后凸显奶农弱势地位

  专家指出,奶源过剩、消费低迷是造成“倒奶杀牛”的直接原因,深层次原因则是奶农与奶企间关系失衡,凸显奶农的弱势地位。

  “从供需关系看,造成卖奶难的直接原因有两点,一是进口奶粉价格持续走低,国内奶源总体过剩,二是我国乳制品消费市场低迷,导致需求减少。”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师毛长青说。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国际奶粉价格持续走低,同样1吨进口奶粉,到岸价比国产奶粉平均低1万元左右,乳品企业更愿用进口奶粉作为加工原料,对国内生鲜乳的依赖明显减少,而去年国内生鲜乳产量增长5.2%,进一步导致奶源的过剩。

  此外,乳制品消费市场低迷也是一重要原因。数据显示,去年前10个月我国乳制品总产量同比下降0.04%,乳品企业收购意愿降低。

  “除此之外,奶农‘倒奶杀牛’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据农业部奶业办公室副主任邓兴照介绍,与奶业发达国家大都实行养、加、销一体化经营不同,我国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脱节,乳品企业掌控生鲜乳的收购权和定价权,奶农在价格上没有发言权,“奶少时抢奶、奶多时拒收”,成为乳企和奶农失衡关系的真实写照。

  “养殖环节的利润占乳业整体利润不足10%,奶价议价权掌控在乳品企业手中,形势不好时奶农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极端情况下只能杀牛弃养。”原中国奶协常务理事王丁棉说。

  摆脱“倒奶杀牛”养殖悲剧需要分步走

  农业部11日表示,受乳品企业库存奶粉较多、乳制品消费增速下降及国际市场预期增产降价等因素影响,未来乳品企业收购生鲜乳的积极性仍不高,养殖小区和散养户仍将面临较大压力。

  专家建议,要出台应急政策,督促乳品企业履行收购合同,做好生鲜乳收购,落实奶农救助补贴,将奶农的损失减少到最低;要理顺乳品企业和奶农利益机制,让奶农在价格上吃上“定心丸”;长远则应构建现代奶业生产经营体制,向规模化养殖转变,提升竞争力,从根本上帮助奶农摆脱“倒奶杀牛”养殖悲剧。

  “从短期看,有关部门可以组织收储鲜奶喷粉或者给奶农发放补贴暂时渡过难关。从长远看,必须构建合理的企业奶农的利益共担机制,让奶牛养殖与乳制品加工高度匹配,在利益关系上更为紧密。”毛长青说。

  “奶业是个舶来品。在国外,企业一般是先有养殖场再进行加工,奶农是乳品企业的股东,二者构成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但国内乳业产业是两张皮,奶业养殖和加工企业相互独立,主要靠合同供奶,变数多风险大。”冯艳秋建议,中国乳业应向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方向发展,实现产业的融合。

  “必须创新奶业生产经营体制。”邓兴照建议,要积极扶持奶牛大户、联户经营、家庭牧场等经营主体,扶持奶农合作社发展,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和整体竞争力,引导奶农向标准化规模养殖方向发展,引导中国乳业向现代乳业转变。”(参与采写记者:王宇、于文静、林晖、潘林青、叶婧)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111/c1001-26363350.html
倒吧,你们自己都不喝,谁还敢喝啊…………


别大惊小怪的,产业升级的自然现象罢了。这种散户养殖早该淘汰了,一没效率二没质量,没想到三聚氰胺后还存在了这么久。政府不能保护落后生产力。

别大惊小怪的,产业升级的自然现象罢了。这种散户养殖早该淘汰了,一没效率二没质量,没想到三聚氰胺后还存在了这么久。政府不能保护落后生产力。
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时候,把奶倒进沟里
奶企收了,敢用吗?
搞牛奶浴吧,估计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