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中国潜艇奇迹:击败深海潜艇杀手(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35:44
专家解读中国潜艇奇迹:击败深海潜艇杀手(图)


2015年01月07日  来源:北京日报




  随着深海的奥秘不断被揭开、海底宝藏不断被发现,深深的海洋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由此拉开深海争夺的序幕。军事专家认为,深海战场在未来战争中,将具有极其特殊的战略地位和极为重要的军事价值。因此,各国军队在关注陆战场、空战场、太空、电磁空间与海上战场的同时,开始将深海战场列为未来战争的“第六维”战场空间。
  新闻背景
  近一段时间以来,荣获“时代楷模”称号的海军372潜艇官兵群体的事迹经媒体广泛报道,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2014年初,该艇奉命执行任务时突遇险情,官兵在生死关头临危不惧,科学有效处置险情,成功避免艇毁人亡的重大灾难,克服困难完成战备远航任务,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
  本报邀请国防大学军事专家,从技术角度向读者详细解读潜艇“掉深”背后的故事,为什么一次和平时期的自救成功,会被全面解读为创造了“奇迹”?
  潜艇“掉深”事故并不鲜见
  372潜艇此次遭遇“掉深”后成功自救。什么是“掉深”呢?简单说,在深深的海洋中,不同区域的海水密度不同,造成海水的“浮力”也不同。“掉深”就是指潜艇在航行中遇到的海水区域密度突然减小,就像是海中“断崖”,由于浮力减小,造成了潜艇急剧下沉。如果潜艇急剧下沉不能得到控制,海底巨大的压力足以压扁潜艇,给潜艇带来灭顶之灾。因此,“掉深”被列为潜艇最怕遇到、最难处置的危险情形之首。
  世界范围内,很多可怕的灾难都与遭遇“掉深”相关。
  德国U型艇被海底“断崖”吞没 1937年的一天,一艘德国U型潜艇缓缓驶出海港。它的任务是阻击一切盟军船只,而且不用对任何人汇报去向。从它向总部发出的电报中,人们知道它击毁了将近20艘商船、5艘军舰。为此,全体艇员得到嘉奖。但就在之后的一次猎袭中,它意外地沉没了。让人惊奇的是,当时没有任何船只对它进行攻击。直到很多年以后,海洋学家指出,这艘潜艇是被海洋内波推进了海中“断崖”后,在巨大的水压下被摧毁的。
  美国“长尾鲨”号长眠深海 1963年4月的一天,当时美国海军最先进的核潜艇“长尾鲨”号进行深潜试验,潜艇救援船“云雀”号在水面上进行无线监听和组织意外营救。8时35分,距测试深度还有90米。潜艇内的空气不断排出,压载水舱徐徐进水,潜艇缓缓下沉。9时17分,“云雀”号收到“长尾鲨”号最后匆忙发出的电文:“核潜艇超过了测试深度”,随后,联络中断,“云雀”开始搜索。这时候,深海传来了一阵轰鸣声,艇上129名乘员最终全部遇难。潜艇专家根据相关数据,普遍认为该艇在水下遭遇了水下“断崖”,导致大幅“掉深”,之后被深海压力压爆。
  以色列“达喀尔”号潜艇藏身海底 1968年,以色列“达喀尔”号潜艇从英国起航后,在进入地中海后神秘失踪。直到1999年,搜救人员才在3000米的海底发现了早已成为残骸的“达喀尔”号。虽然此前以军提出包括埃及海军击沉说、潜艇质量不良说、阿拉伯间谍破坏说等理论,但目前看来,潜艇不慎进入跃变层“断崖”沉没的嫌疑同样不小。
  “噩梦”来临时该如何处置?
  深海潜航,凶险莫测,极其复杂多变的海洋水文环境,处处暗藏危机。“掉深”其实也是潜艇航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由于各处海水密度不一样,潜艇在航行过程中上下浮动10米很正常,加速、供气排水都可以解决“掉深”问题。
  然而,此次372潜艇“掉深”并不是潜艇航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而是遇到了水中“断崖”,就像人在山上走着,突然跌入悬崖一样,急剧下坠。这种潜艇“掉深”是世界海军的噩梦。有军事专家曾指出,二战以来,外军的潜艇部队还没有自救成功的。在遭遇“掉深”时关键的3分钟内,如果犹豫一两秒钟,或一个小动作做错,结果可能就是悲剧。
  重温那惊心动魄的3分钟:执行战备远航任务的372潜艇,深夜在海洋中悄无声息地潜航,突然遭遇水中“断崖”,出现“掉深”,艇体急速下沉。更大的危险接踵而至,由于压力陡然增大,主机舱一根管道突然破裂,大量海水瞬间喷入舱室。主机舱号称潜艇心脏,当主机舱管路爆裂那一刻,20多个大气压的海水像子弹一样喷射而出,舱内电器设备随时都可能因溅水短路,引发更大灾难。
  在潜艇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潜艇有三怕,一怕“掉深”,二怕进水,三怕起火。在已经形成“掉深”惯性、舱室进水、失去动力的情况下,两种最危险、最难处置的险情叠加,对潜艇官兵来说是一场生死考验。千钧一发之际,主机舱当班的3名战士与死神拼抢速度,依靠平时练就的娴熟技能,不到2分钟就关闭40多个阀门、关停14种电气设备。
  “管路断裂后,海水以几十个大气压力喷射而出,像砂粒一样打在身上,钻心地痛。”位于舱底的轮机兵朱召伟向媒体介绍,他拼尽全力“摸到”战位,将阀门关闭,阻止了海水继续涌入。在水雾弥漫、视线模糊的舱室里,电工班长摸索着关闭了大小阀门40多个,并成功向舱室供气建立反压力,延缓了进水速度……在警报骤然响起后,不到10秒钟,潜艇应急供气阀门全部打开,所有水柜开始供气;一分钟内,上百个阀门关闭,数十种电气设备关停;两分钟后,全艇各舱室封舱完毕。
  372潜艇官兵们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与死神赛跑。大约3分钟后,在372潜艇即将下沉到极限工作深度时,“掉深”终于停止。紧接着,潜艇在悬停10余秒后,深度计指针缓慢回升,艇体终于开始上浮。“当时的情况可以说非常恐怖,比大片里演的还要恐怖,生死一线。”
  军事专家表示,“这是处置潜艇险情的经典范例,完全可以进入教案,使之成为海军潜艇部队一笔宝贵的财富。”
  延伸阅读
  海洋环境对水下航行安全影响大
  潜艇尚不能完全自动化应急操作
  现代潜艇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一个多世纪以来,潜艇一直是海战场中不可或缺的水下突击力量,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充分显露了其水下杀手的本色。但是,伴随着潜艇实战能力和威慑能力同时成长的是事故数量,各国海军都经历过潜艇事故惨剧。
  自1897年现代潜艇的鼻祖“霍兰”号潜艇问世起,潜艘事故屡见不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葬身大海。在过去的50多年里(1954-2005年),美国、前苏联(俄罗斯)、英国、法国的核潜艇共发生主要事故达285起,其中美国就有147起,占51%;前苏联(俄罗斯)97起,占34%。可以说,潜艇安全,关系国际安全,关系人员安全,如何看重都不过分。
  潜艇在海洋中活动时,海洋和潜艇的相互作用是不可避免的。约占地球总面积71%的海洋受地球引力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造就了一个脾气古怪的海洋,即具有复杂的海洋环境。随着立体反潜武器装备的发展,现代潜艇在水面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安全性是潜艇水下航行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潜艇的生存。
  影响潜艇水下安全航行的海洋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海浪、海流、密度跃层、海洋内波和海底地形等5个方面。深海大洋中存在的海水跃层,也称“跃变层”,是指海水中某些水文要素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或不连续剧变的水层,表明上下层海水性质不同。海水跃层主要有4种,即温度跃层、盐度跃层、密度跃层和声速跃层。
  如果海水跃层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形成负密度梯度跃变层,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就会形成“断崖”。潜艇突遇海水“断崖”,出现“掉深”,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下“掉”,有时还会伴随纵倾的急剧变化。如果不能迅速控制住下“掉”惯性,一旦达到潜艇的极限下潜深度,艇体或管路就会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而破裂进水,最终会艇毁人亡。
  从世界潜艇装备技术发展来看,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潜艇能做到完全自动化的应急操作,人的因素始终是核心和关键,是否有灵活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和措施至关重要。(李大光 翁永斌)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5/01-07/6943805.shtml专家解读中国潜艇奇迹:击败深海潜艇杀手(图)


2015年01月07日  来源:北京日报




  随着深海的奥秘不断被揭开、海底宝藏不断被发现,深深的海洋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由此拉开深海争夺的序幕。军事专家认为,深海战场在未来战争中,将具有极其特殊的战略地位和极为重要的军事价值。因此,各国军队在关注陆战场、空战场、太空、电磁空间与海上战场的同时,开始将深海战场列为未来战争的“第六维”战场空间。  新闻背景  近一段时间以来,荣获“时代楷模”称号的海军372潜艇官兵群体的事迹经媒体广泛报道,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2014年初,该艇奉命执行任务时突遇险情,官兵在生死关头临危不惧,科学有效处置险情,成功避免艇毁人亡的重大灾难,克服困难完成战备远航任务,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  本报邀请国防大学军事专家,从技术角度向读者详细解读潜艇“掉深”背后的故事,为什么一次和平时期的自救成功,会被全面解读为创造了“奇迹”?  潜艇“掉深”事故并不鲜见  372潜艇此次遭遇“掉深”后成功自救。什么是“掉深”呢?简单说,在深深的海洋中,不同区域的海水密度不同,造成海水的“浮力”也不同。“掉深”就是指潜艇在航行中遇到的海水区域密度突然减小,就像是海中“断崖”,由于浮力减小,造成了潜艇急剧下沉。如果潜艇急剧下沉不能得到控制,海底巨大的压力足以压扁潜艇,给潜艇带来灭顶之灾。因此,“掉深”被列为潜艇最怕遇到、最难处置的危险情形之首。  世界范围内,很多可怕的灾难都与遭遇“掉深”相关。  德国U型艇被海底“断崖”吞没 1937年的一天,一艘德国U型潜艇缓缓驶出海港。它的任务是阻击一切盟军船只,而且不用对任何人汇报去向。从它向总部发出的电报中,人们知道它击毁了将近20艘商船、5艘军舰。为此,全体艇员得到嘉奖。但就在之后的一次猎袭中,它意外地沉没了。让人惊奇的是,当时没有任何船只对它进行攻击。直到很多年以后,海洋学家指出,这艘潜艇是被海洋内波推进了海中“断崖”后,在巨大的水压下被摧毁的。  美国“长尾鲨”号长眠深海 1963年4月的一天,当时美国海军最先进的核潜艇“长尾鲨”号进行深潜试验,潜艇救援船“云雀”号在水面上进行无线监听和组织意外营救。8时35分,距测试深度还有90米。潜艇内的空气不断排出,压载水舱徐徐进水,潜艇缓缓下沉。9时17分,“云雀”号收到“长尾鲨”号最后匆忙发出的电文:“核潜艇超过了测试深度”,随后,联络中断,“云雀”开始搜索。这时候,深海传来了一阵轰鸣声,艇上129名乘员最终全部遇难。潜艇专家根据相关数据,普遍认为该艇在水下遭遇了水下“断崖”,导致大幅“掉深”,之后被深海压力压爆。  以色列“达喀尔”号潜艇藏身海底 1968年,以色列“达喀尔”号潜艇从英国起航后,在进入地中海后神秘失踪。直到1999年,搜救人员才在3000米的海底发现了早已成为残骸的“达喀尔”号。虽然此前以军提出包括埃及海军击沉说、潜艇质量不良说、阿拉伯间谍破坏说等理论,但目前看来,潜艇不慎进入跃变层“断崖”沉没的嫌疑同样不小。  “噩梦”来临时该如何处置?  深海潜航,凶险莫测,极其复杂多变的海洋水文环境,处处暗藏危机。“掉深”其实也是潜艇航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由于各处海水密度不一样,潜艇在航行过程中上下浮动10米很正常,加速、供气排水都可以解决“掉深”问题。  然而,此次372潜艇“掉深”并不是潜艇航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而是遇到了水中“断崖”,就像人在山上走着,突然跌入悬崖一样,急剧下坠。这种潜艇“掉深”是世界海军的噩梦。有军事专家曾指出,二战以来,外军的潜艇部队还没有自救成功的。在遭遇“掉深”时关键的3分钟内,如果犹豫一两秒钟,或一个小动作做错,结果可能就是悲剧。  重温那惊心动魄的3分钟:执行战备远航任务的372潜艇,深夜在海洋中悄无声息地潜航,突然遭遇水中“断崖”,出现“掉深”,艇体急速下沉。更大的危险接踵而至,由于压力陡然增大,主机舱一根管道突然破裂,大量海水瞬间喷入舱室。主机舱号称潜艇心脏,当主机舱管路爆裂那一刻,20多个大气压的海水像子弹一样喷射而出,舱内电器设备随时都可能因溅水短路,引发更大灾难。  在潜艇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潜艇有三怕,一怕“掉深”,二怕进水,三怕起火。在已经形成“掉深”惯性、舱室进水、失去动力的情况下,两种最危险、最难处置的险情叠加,对潜艇官兵来说是一场生死考验。千钧一发之际,主机舱当班的3名战士与死神拼抢速度,依靠平时练就的娴熟技能,不到2分钟就关闭40多个阀门、关停14种电气设备。  “管路断裂后,海水以几十个大气压力喷射而出,像砂粒一样打在身上,钻心地痛。”位于舱底的轮机兵朱召伟向媒体介绍,他拼尽全力“摸到”战位,将阀门关闭,阻止了海水继续涌入。在水雾弥漫、视线模糊的舱室里,电工班长摸索着关闭了大小阀门40多个,并成功向舱室供气建立反压力,延缓了进水速度……在警报骤然响起后,不到10秒钟,潜艇应急供气阀门全部打开,所有水柜开始供气;一分钟内,上百个阀门关闭,数十种电气设备关停;两分钟后,全艇各舱室封舱完毕。  372潜艇官兵们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与死神赛跑。大约3分钟后,在372潜艇即将下沉到极限工作深度时,“掉深”终于停止。紧接着,潜艇在悬停10余秒后,深度计指针缓慢回升,艇体终于开始上浮。“当时的情况可以说非常恐怖,比大片里演的还要恐怖,生死一线。”  军事专家表示,“这是处置潜艇险情的经典范例,完全可以进入教案,使之成为海军潜艇部队一笔宝贵的财富。”  延伸阅读  海洋环境对水下航行安全影响大  潜艇尚不能完全自动化应急操作  现代潜艇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一个多世纪以来,潜艇一直是海战场中不可或缺的水下突击力量,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充分显露了其水下杀手的本色。但是,伴随着潜艇实战能力和威慑能力同时成长的是事故数量,各国海军都经历过潜艇事故惨剧。  自1897年现代潜艇的鼻祖“霍兰”号潜艇问世起,潜艘事故屡见不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葬身大海。在过去的50多年里(1954-2005年),美国、前苏联(俄罗斯)、英国、法国的核潜艇共发生主要事故达285起,其中美国就有147起,占51%;前苏联(俄罗斯)97起,占34%。可以说,潜艇安全,关系国际安全,关系人员安全,如何看重都不过分。  潜艇在海洋中活动时,海洋和潜艇的相互作用是不可避免的。约占地球总面积71%的海洋受地球引力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造就了一个脾气古怪的海洋,即具有复杂的海洋环境。随着立体反潜武器装备的发展,现代潜艇在水面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安全性是潜艇水下航行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潜艇的生存。  影响潜艇水下安全航行的海洋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海浪、海流、密度跃层、海洋内波和海底地形等5个方面。深海大洋中存在的海水跃层,也称“跃变层”,是指海水中某些水文要素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或不连续剧变的水层,表明上下层海水性质不同。海水跃层主要有4种,即温度跃层、盐度跃层、密度跃层和声速跃层。  如果海水跃层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形成负密度梯度跃变层,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就会形成“断崖”。潜艇突遇海水“断崖”,出现“掉深”,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下“掉”,有时还会伴随纵倾的急剧变化。如果不能迅速控制住下“掉”惯性,一旦达到潜艇的极限下潜深度,艇体或管路就会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而破裂进水,最终会艇毁人亡。  从世界潜艇装备技术发展来看,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潜艇能做到完全自动化的应急操作,人的因素始终是核心和关键,是否有灵活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和措施至关重要。(李大光 翁永斌)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5/01-07/6943805.shtml
潜艇兵都是默默无闻的英雄,国家要提高待遇,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