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单兵装备好了也遭质疑 南苏丹那么热负重数十公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43:00
http://mil.huanqiu.com/china/2015-01/5333327.html

中国首支以营为建制的700人维和作战部队刚一亮相,新型单兵装备即惊艳四方。而前不久媒体还在为解放军单兵装备值几部iPhone而争执不下。

  谁才是单兵装备的灵魂

   联合国在各个任务区内,通常部署多个国家的维和部队。对于单兵装备,联合国会提出通用标准,由各出兵国按清单采购和配发部队。

   笔者曾在联合国多个维和任务区采访,观察到各国部队的单兵装备五花八门,但有两样必不可少:一是头盔,二是防弹背心。

   中国维和部队也因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成建制装备防弹背心的部队。在国内,防弹背心一般只装备特战分队。

   这一次,维和营的头盔并无什么变化,防弹背心却早已经不是背心,而是堪称铠甲的重型防弹服——无论是防护面积还是防护能力,都明显优于中国其他维和部队的“背心”。乍看和电影里拆弹专家身上的防爆服差不多,除了可以防护心脏等重要部位,还加强了档部和颈部部位的防护。

   有来自苏丹达尔富尔任务区的消息说,有叛军武装狙击手专打维和人员的脖子,已造成多人伤亡。

   维和营的防弹服引起了网友的争论。反方意见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过于厚重,全重超过40公斤,影响了单兵机动性;二是认为防弹服和战术背心分离,不利于战场救护。

   在雨季气温20~40摄氏度、干季气温30~50摄氏度的南苏丹,负重数十公斤,穿得像个未来战士,然后钻进装甲车,想起来就让人冒汗。可战争就是这么残酷,如果多穿10公斤可以多一些生存机会,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穿上。

   与美军宁愿放弃部分灵活性而选择达60公斤的全战斗负重来说,解放军的单兵装备不算是最重的。

   还有人提出为什么不将防弹衣和战术背心合二为一,一旦人员受伤就需要像剥洋葱一样一件件脱下装具。但事实上,这样的设计仍然是“模块理念”,可以根据任务性质选择是否穿戴战术背心。

  一个手链反射出的光芒

   细心者会发现,步兵营的士兵右手手腕上都戴着一条军绿色的手链。

   这就是传说中的“救生手链”——由高品质的伞绳编织而成,拆开后可以成为一根约4米长的救生绳,可以承受约100公斤的拉力,链扣还是一个救生口哨。

   关键时刻,也许这条绳子就能救命。这样的细节,在维和步兵营的单兵装备中随处可见。

   头盔虽是全军通用头盔,但加装了风镜、战术手电;四肢配备了护膝、护肘和战术手套,可以加装一个图囊;作战靴也有改进,更加轻便透气。

   在经过改进的战术背心上,一个细节值得关注。以往穿上战术背心后,军衔和军兵种标识很容易被遮盖。新的战术背心除了功能上的改动外,还特别增加了显示军衔的位置,在作战条件下便于友邻识别。在军装胸前,还增加了中英文姓名牌。

   同样有人提出疑问:这么多的零碎物件,有几个用得上?比如风镜,可能在风大沙多的西北地区管用,在高热的南苏丹也许就是个摆设。

   这显然也犯了逻辑错误。过去,我军在单兵装备的设计和配备上,一个显著缺陷就是种类不全、功能单一。比如个人用品中,很多年来一直没有枕头,夏季没有轻便被褥,一年四季只有一床棉被。袜子也只有一种,不分冬夏。

   这些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后勤和装备部门的重视,已有改观,单兵装备的种类不断增多。有或没有,全或不全,不仅是一支军队现代化水平的体现,更是战斗力生成的手段之一。

   遗憾的是,在步兵营的单兵装备中,仍然没有看到“狗牌”的身影。这种诞生于一战时期,用来记录军人姓名、血型、部队番号的金属“身份确认牌”,已被全世界大多数军队采用,并在战争中为抢救伤员、搜寻阵亡者起到了积极作用。

微声冲锋枪彰显自卫原则

   除了军迷们熟悉的95式自动步枪,还有一款不多见的短款枪械也在誓师大会上亮相。

   这款枪学名叫“05式微声冲锋枪”,是一种近距离自卫武器,其威力与精度都比不上95枪族,但后坐力小、射速快、装弹量大。也就是说,攻击时不好使,但近距离防卫却比手枪强得多。

   在联合国对于维和部队的要求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非自卫不使用武力。这次中国派出的是一支硬朗的作战部队,其中包括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以82人抗击日伪1000余人进攻、最后全部壮烈殉国的“刘老庄连”。步兵营进行这样的单兵武器改装,体现了中国维和部队恪守联合国宪章、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准则。

   说到维和部队的装备,不得不再说一说军车。

   笔者曾参访过多个维和任务区的战区司令部,也到过多国维和部队的营地,包括巴基斯坦、蒙古、柬埔寨等亚洲国家,也包括尼日利亚、肯尼亚等非洲国家。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车遍地都是。

   知情人介绍说,这是日本采取以装备抵联合国会费的方式,推广日本汽车。这个说法未得到证实,但在有联合国维和军人的地方,就有日本的尼桑和丰田,目测其通用车辆的份额能达到90%左右。

   在中国已派往其他任务区的几支维和部队中,使用的是国产的“猛士”和“勇士”。中国工兵装备的大型挖掘机、压路机也是清一色的国产货。中国军车停靠在路边,会有其他国家的军人好奇地凑上来这里摸摸、那里看看。

   前不久,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爆发后,国内又紧急向利比里亚任务区部队增派了在“猛士”底盘上改装的新型防疫车,也被热切关注。

   维和步兵营的中国战车中,“猛士”的改装种类和功能又有所增加。除了指挥车外,还有突击车、运兵车、通信车、救护车等多种改装型号。特别是突击车,具备清障、防暴和攻击能力,在处置突发事件时有较强的优势。

   在维和任务区里,还能见到装备给其他国家的“中国造”轮式轻便步战车辆,但“中国造”目前的份额还很少。这次组建的步兵营,秉承了中国维和部队装备国产化的一贯传统,各型装备100%国产,且实现了零配件的通用化。

http://mil.huanqiu.com/china/2015-01/5333327.html

中国首支以营为建制的700人维和作战部队刚一亮相,新型单兵装备即惊艳四方。而前不久媒体还在为解放军单兵装备值几部iPhone而争执不下。

  谁才是单兵装备的灵魂

   联合国在各个任务区内,通常部署多个国家的维和部队。对于单兵装备,联合国会提出通用标准,由各出兵国按清单采购和配发部队。

   笔者曾在联合国多个维和任务区采访,观察到各国部队的单兵装备五花八门,但有两样必不可少:一是头盔,二是防弹背心。

   中国维和部队也因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成建制装备防弹背心的部队。在国内,防弹背心一般只装备特战分队。

   这一次,维和营的头盔并无什么变化,防弹背心却早已经不是背心,而是堪称铠甲的重型防弹服——无论是防护面积还是防护能力,都明显优于中国其他维和部队的“背心”。乍看和电影里拆弹专家身上的防爆服差不多,除了可以防护心脏等重要部位,还加强了档部和颈部部位的防护。

   有来自苏丹达尔富尔任务区的消息说,有叛军武装狙击手专打维和人员的脖子,已造成多人伤亡。

   维和营的防弹服引起了网友的争论。反方意见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过于厚重,全重超过40公斤,影响了单兵机动性;二是认为防弹服和战术背心分离,不利于战场救护。

   在雨季气温20~40摄氏度、干季气温30~50摄氏度的南苏丹,负重数十公斤,穿得像个未来战士,然后钻进装甲车,想起来就让人冒汗。可战争就是这么残酷,如果多穿10公斤可以多一些生存机会,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穿上。

   与美军宁愿放弃部分灵活性而选择达60公斤的全战斗负重来说,解放军的单兵装备不算是最重的。

   还有人提出为什么不将防弹衣和战术背心合二为一,一旦人员受伤就需要像剥洋葱一样一件件脱下装具。但事实上,这样的设计仍然是“模块理念”,可以根据任务性质选择是否穿戴战术背心。

  一个手链反射出的光芒

   细心者会发现,步兵营的士兵右手手腕上都戴着一条军绿色的手链。

   这就是传说中的“救生手链”——由高品质的伞绳编织而成,拆开后可以成为一根约4米长的救生绳,可以承受约100公斤的拉力,链扣还是一个救生口哨。

   关键时刻,也许这条绳子就能救命。这样的细节,在维和步兵营的单兵装备中随处可见。

   头盔虽是全军通用头盔,但加装了风镜、战术手电;四肢配备了护膝、护肘和战术手套,可以加装一个图囊;作战靴也有改进,更加轻便透气。

   在经过改进的战术背心上,一个细节值得关注。以往穿上战术背心后,军衔和军兵种标识很容易被遮盖。新的战术背心除了功能上的改动外,还特别增加了显示军衔的位置,在作战条件下便于友邻识别。在军装胸前,还增加了中英文姓名牌。

   同样有人提出疑问:这么多的零碎物件,有几个用得上?比如风镜,可能在风大沙多的西北地区管用,在高热的南苏丹也许就是个摆设。

   这显然也犯了逻辑错误。过去,我军在单兵装备的设计和配备上,一个显著缺陷就是种类不全、功能单一。比如个人用品中,很多年来一直没有枕头,夏季没有轻便被褥,一年四季只有一床棉被。袜子也只有一种,不分冬夏。

   这些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后勤和装备部门的重视,已有改观,单兵装备的种类不断增多。有或没有,全或不全,不仅是一支军队现代化水平的体现,更是战斗力生成的手段之一。

   遗憾的是,在步兵营的单兵装备中,仍然没有看到“狗牌”的身影。这种诞生于一战时期,用来记录军人姓名、血型、部队番号的金属“身份确认牌”,已被全世界大多数军队采用,并在战争中为抢救伤员、搜寻阵亡者起到了积极作用。

微声冲锋枪彰显自卫原则

   除了军迷们熟悉的95式自动步枪,还有一款不多见的短款枪械也在誓师大会上亮相。

   这款枪学名叫“05式微声冲锋枪”,是一种近距离自卫武器,其威力与精度都比不上95枪族,但后坐力小、射速快、装弹量大。也就是说,攻击时不好使,但近距离防卫却比手枪强得多。

   在联合国对于维和部队的要求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非自卫不使用武力。这次中国派出的是一支硬朗的作战部队,其中包括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以82人抗击日伪1000余人进攻、最后全部壮烈殉国的“刘老庄连”。步兵营进行这样的单兵武器改装,体现了中国维和部队恪守联合国宪章、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准则。

   说到维和部队的装备,不得不再说一说军车。

   笔者曾参访过多个维和任务区的战区司令部,也到过多国维和部队的营地,包括巴基斯坦、蒙古、柬埔寨等亚洲国家,也包括尼日利亚、肯尼亚等非洲国家。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车遍地都是。

   知情人介绍说,这是日本采取以装备抵联合国会费的方式,推广日本汽车。这个说法未得到证实,但在有联合国维和军人的地方,就有日本的尼桑和丰田,目测其通用车辆的份额能达到90%左右。

   在中国已派往其他任务区的几支维和部队中,使用的是国产的“猛士”和“勇士”。中国工兵装备的大型挖掘机、压路机也是清一色的国产货。中国军车停靠在路边,会有其他国家的军人好奇地凑上来这里摸摸、那里看看。

   前不久,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爆发后,国内又紧急向利比里亚任务区部队增派了在“猛士”底盘上改装的新型防疫车,也被热切关注。

   维和步兵营的中国战车中,“猛士”的改装种类和功能又有所增加。除了指挥车外,还有突击车、运兵车、通信车、救护车等多种改装型号。特别是突击车,具备清障、防暴和攻击能力,在处置突发事件时有较强的优势。

   在维和任务区里,还能见到装备给其他国家的“中国造”轮式轻便步战车辆,但“中国造”目前的份额还很少。这次组建的步兵营,秉承了中国维和部队装备国产化的一贯传统,各型装备100%国产,且实现了零配件的通用化。

贱人矫情嘛,
参考越战中的美军,晴天的标准装是光膀子穿个破片衣。都配齐了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装备配置,没有的时候可不是需要防弹衣就有防弹衣,需要杂物包就有杂物包的。
你配什么样,那群美分都一样黑你——该咋弄就咋弄。听这些蝲蝲蛄叫就不种地的话,咱们早就饿死了。
因为济南天冷,不能穿夏装,所以。。。。。。请记者动动脑子。
TG有原罪
全方位全角度中枪
虽然确实有些东西是槽点满满的
原来背心和防弹衣分离是这原因:很多维和任务只需要穿防弹衣,不需要带携行具
TG也有空调背心,那些鸡者叫唤个毛
看开开 发表于 2015-1-4 14:26
原来背心和防弹衣分离是这原因:很多维和任务只需要穿防弹衣,不需要带携行具
所以说某人很有远见啊,很早就提出记者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展示出来的重型防具并不适合当地炎热的环境,到时候要么脱掉,要么换更轻便的背心。根据土共过去的做法,最多到时候就穿件防弹衣。
那个所谓放生活垃圾的腿包倒是挺醉人的,其他有用的附件包没怎么见,这种屁用没有的玩意儿倒是挺热衷开发的,开发人员是不是没事儿脑补维和部队爱护当地公共环境?
a420928617 发表于 2015-1-4 16:02
那个所谓放生活垃圾的腿包倒是挺醉人的,其他有用的附件包没怎么见,这种屁用没有的玩意儿倒是挺热衷开发的 ...
就算有一堆附件包。。。往哪挂?

czoczoczo 发表于 2015-1-4 16:07
就算有一堆附件包。。。往哪挂?


附件包就不用了,土共大头兵本来也没有多余的零碎,现在整个生活垃圾包出来不多余?
czoczoczo 发表于 2015-1-4 16:07
就算有一堆附件包。。。往哪挂?


附件包就不用了,土共大头兵本来也没有多余的零碎,现在整个生活垃圾包出来不多余?
cjp324 发表于 2015-1-4 14:23
TG有原罪
全方位全角度中枪
虽然确实有些东西是槽点满满的
你的坦克不错啊,哪买的呀
谢谢!!
靠!请那记者穿夏装去济南拍阅兵式
子文容 发表于 2015-1-4 16:12
你的坦克不错啊,哪买的呀
谢谢!!
hobbyboss的1/35比例模型
自己做的
淘宝有售,但是要自己动手做
a420928617 发表于 2015-1-4 16:10
附件包就不用了,土共大头兵本来也没有多余的零碎,现在整个生活垃圾包出来不多余?
脑补成杂物包就好
脑补成杂物包就好
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是让黑色小挎包上吧…………,走个路,伸手掏个玩意儿还比那个腿包方便些……
主要是这次有好多兵MM,包的太严实了广大淫民群众表示看不清好身材
a420928617 发表于 2015-1-4 16:18
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是让黑色小挎包上吧…………,走个路,伸手掏个玩意儿还比那个腿包方便些……
反正九成是回来就扔仓库的,不去纠结
a420928617 发表于 2015-1-4 16:02
那个所谓放生活垃圾的腿包倒是挺醉人的,其他有用的附件包没怎么见,这种屁用没有的玩意儿倒是挺热衷开发的 ...
连非洲都进化到严格垃圾分类了,我是有点不相信,而且战乱地区连尸体都不知道有没有人收,还整这个你就去前南联盟维和也绝对用不到垃圾分类。



尼亚拉
苏丹西部城市。在达尔富尔高原南部。人口6.6万。南达尔富尔省首府和贸易中心,牲畜、皮革、阿拉伯树胶集散地。铁路终点站,通喀土穆;公路通法希尔和邻国中非。有航空站。
苏丹南部城市。在朱尔河左岸。人口11.6万(1980)。棉花、花生、芝麻、牲畜集散地。有罐头食品、榨油、酿酒、麻袋等工厂。重要交通枢纽站,朱尔河航运起点,铁路通喀土穆,公路四达,有航空站。


王师表示苏丹其实挺凉快的!




QQ图片20150104175531.jpg (140.1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4 17:57 上传


尼亚拉
苏丹西部城市。在达尔富尔高原南部。人口6.6万。南达尔富尔省首府和贸易中心,牲畜、皮革、阿拉伯树胶集散地。铁路终点站,通喀土穆;公路通法希尔和邻国中非。有航空站。
苏丹南部城市。在朱尔河左岸。人口11.6万(1980)。棉花、花生、芝麻、牲畜集散地。有罐头食品、榨油、酿酒、麻袋等工厂。重要交通枢纽站,朱尔河航运起点,铁路通喀土穆,公路四达,有航空站。


王师表示苏丹其实挺凉快的!

u=2889133711,3988984730&fm=21&gp=0.jpg (6.3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4 18:06 上传



QQ图片20150104175525.jpg (50.9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4 17:57 上传

苏丹那里红土居多,穿荒漠蛙皮其实更适合
我看到了挖掘机,那么问题来了。。。
我看到了挖掘机,那么问题来了。。。
这个问题唐老师都回答了十来年了。
在保持防护能力的前提下,加强科技研发,将防弹衣重量降低95%就可以了,哪有那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