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国军制式武器的优化配置方案(最新修改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20:14:34
30年代国军制式武器的优化配置方案(最新修改版)


(总论)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的脚步日益临近。国民政府在德国顾问的帮助指导下,开始了整军计划,核心就是建立兵工装备体系和统一军队编制。在抗战爆发前,整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对抗战初期的战局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无论是国民政府的军队领导人还是德国顾问,都存在时代的局限,对制式武器的选择存在一定不足,影响了作战效果。本文讨论的内容就是为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选择最为合适的陆军制式武器,从而能在抗日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这种假想绝不是凭空胡编乱造,给国军装备一大堆先进武器,那样就太没有意义了。本文所有的论述都建立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和中期的时代背景,仿制武器都是中国当时的工业水平所能生产的,进口武器都是当时国外已经存在并且适合中国国情的,绝对不会出现超越时代的先进武器,也不会突破当时中国的所能够达到的生产能力(或许稍微提高一点)。
当然,我们现在讨论这些事,是基于几十年来的经验总结,掌握了前人所不能获取的大量信息。因此,我并无苛求前人做得不好的意思,只是想探讨和真实的历史相比,能否有更为科学的陆军制式武器规划,会达到怎么样的效果,以为后人借鉴。欢迎各位网友一同讨论指正,不过有几点要提请各位网友注意。
1. 关于本文的主题:
本文是一个技术贴,主要讨论装备方面的问题。我也知道30年代的国府和国军存在太多的问题,指挥系统,人员训练,动员能力,后勤保障等等,不客气地说,我比这里大多数人认识得要深刻许多。不过这些问题需要另外专门撰文论述,不可能在一篇文章内面面俱到。所以请网友们在发言前注意,不要离题太远了。
2. 关于年代背景:
本文说的很清楚,年代背景是30年代初期和中期,更准确地说是1936年之前。所以二次大战中才出现的武器,比如英国斯登冲锋枪,苏俄14.5mm反坦克枪,美国巴祖卡火箭筒之类的武器,各位网友就不要讨论了。请切记这一点。
3. 关于国军制式武器的装备范围:
当时中国还没有形成统一,工业能力也无法支持全面换装,这是客观事实。我从来没指望能在短期内实现全面换装,这些设想中的制式武器,最多也就装备少量中央军的精锐部队,其他部队还是要长时间使用各种老式杂牌武器。
但对于国府来说,至少要给兵工体系设定一个基准目标,逐步调整,朝这个方向去努力。然后在战争过程中,杂牌武器慢慢损耗,新出厂的武器都是一个规格,逐渐地,制式统一就形成了。有一个标准,总比没有标准,仍然五花八门各自为政好吧?而且我提出的这个标准不是高不可攀,是可以实现的,装备少量精锐部队财政上也负担得起。
4. 关于备选方案:
   有些轻武器装备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也是很不错的配置。因此,我还设计了一套备用方案。备选方案的配置从战术性能上来说不是最优,但却是对工业能力要求相对较低,对30年代现存装备改动最小,比较省事的。可以供网友参考比较。
5. 关于仿制和进口的区分:
基于30年代民国的工业能力,想实现所有制式武器全部国产化是绝对不可能的,有限的工业资源和技术只能保证一些最基本的步兵武器。所以一些装备还只能靠少量进口。这就需要区分哪些可以仿制,哪些需要进口。
我的观点是步枪、轻重机枪、手枪、冲锋枪、迫击炮和山炮是应该自产的;野炮、榴弹炮、高射炮、反坦克炮和大口径机枪就只能进口。请网友在讨论时先看清楚仿制和进口的设定,不要先下结论说某某武器造不出来。可能这某某武器本来就是应该进口的。



(一)步枪弹
步枪弹是所有弹药中影响面最广的一种,涉及到每个一线步兵。步枪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步兵战斗力的发挥,也决定了步枪和机枪的制式,必须慎重考虑。

(1)30年代各种步枪弹的优缺点分析
20世纪初到抗战爆发为止,中国军事领域受德国和日本的影响很大,因此国内使用的步枪弹主要也是以德式和日式为主,德国7.92×57mm毛瑟步枪弹最多,日本6.5×50mm有坂步枪弹其次。其他很多种类的枪弹,如苏联7.62mm 莫辛-纳甘枪弹、奥地利8mm曼利夏步枪弹、意大利6.5mm卡尔卡诺步枪弹、英国0.303英寸李恩菲尔德步枪弹、法国8mm勒伯尔步枪弹等,国内都有使用,但装备数量都比较少。直到抗战后期,随着美国援助物资的到达,斯普林菲尔德0.30-06步枪弹的使用有所增加,但仍然不及德、日两种子弹普遍。
近年来,随着网络普及,特别是军事玄幻小说兴起,各种以讹传讹的说法流传开来,给人们造成不少错觉。仿佛7.92×57mm毛瑟步枪弹和中正式步枪的组合,完全克制了6.5×50mm有坂步枪弹和三八式步枪的组合,抗战时中国军队的轻武器优于日本军队。实际上,7.92mm毛瑟步枪弹并非完美无缺,6.5mm有坂步枪弹也不是人们想像的那么差。
7.92mm毛瑟步枪弹的优点是威力大,杀伤效果好,缺点是全弹的尺寸和质量都比较大,后坐力太大。基本上,当时流行的全威力枪弹,如7.92mm毛瑟步枪弹、斯普林菲尔德0.30-06步枪弹和苏联7.62mm 莫辛-纳甘枪弹都有类似的特点。口径在7.5~8mm之间,枪口功能在3500J~4000J之间。这类枪弹的远距离存能好,更适合作为机枪子弹,用于远距离火力压制;而作为步枪子弹,则显得威力过剩。
7.92mm毛瑟步枪弹的后坐力对于身长体壮的欧美人种还能承受,对于个头普遍矮小一些的东亚人种而言就显得太大了。当时中国士兵普遍营养不良,身体瘦弱,尤其是对新兵而言,一下子使用这种全威力枪弹,很难控制好枪支。再加上当时中国军工生产能力薄弱,军队实弹训练少,没有机会去慢慢适应强大的后坐力。最终造成的后果就是士兵在战斗中控制不好步枪,射击精度不佳,子弹的杀伤力再大,打不准又有什么用?同时,在大规模战争时期,参战部队往往要持续作战好几天得不到休息,过大的后坐力很容易导致士兵疲劳,体力迅速下降,从而影响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6.5mm有坂步枪弹的优点是射击精度高,后坐力小,缺点是远距离停止作用偏小。经过网络的渲染,人们对该弹的印象就是杀伤力小,容易形成贯通伤,毫无可取之处。其实这种理解并不全面,有坂弹容易穿透人体,并不是子弹本身的问题,而是发射该弹的三八式步枪枪管膛线缠距过短,子弹出膛转速过高引起的。所谓“一枪两个眼”的情况也不是很常见,只是概率高一些而已,不能把特例误认为普遍现象。后期经过改进,有坂弹的杀伤力明显有提高,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调查报告中对该弹的评价就很好。有坂步枪弹后坐力小,有利于提高射击水准,特别对训练新兵很有帮助,减少其恐惧感,能很快掌握步枪使用要领。针对当时中国士兵缺乏训练的情况,实在是很有意义的。
当时世界上采用6.5mm口径子弹的国家也不少,比如意大利使用的6.5×52mm卡尔卡诺步枪弹、荷兰/罗马尼亚使用的6.5×54mmR曼利夏步枪弹、瑞典使用的6.5×55mm毛瑟步枪弹等,其中以瑞典6.5mm毛瑟步枪弹性能最佳。这些6.5mm口径的枪弹枪口动能都在2500J~3000J之间,如果用于机枪火力压制,的确存在远距离停止作用偏小的缺点。但在用于步枪时,只要其威力能够满足在一定距离上精确射杀目标的要求,就已经足够了。后来发展的7.92×33mm和7.62×39mm等中间威力步枪弹的枪口动能都只有2000J上下,却很少听到有人说它们不行,因为它们的威力已经够用了。

(2)采用7×57mm步枪弹适合中国战场的需要
总的来说,枪口动能在3500J以上不适合做步枪弹,3000J以下不适合做机枪弹。如果要实现步机枪弹统一,就需要有一种性能平衡的子弹,既有较小的后坐力,又有较大的杀伤力,枪口动能在3000J~3500J之间。
考虑到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平,不可能设计全新的弹药,只能在当时已有的子弹中选择一种最符合上述要求的型号仿制,7×57mm毛瑟步枪弹无疑是最优选择。该型子弹由于最早为西班牙军队所装备,俗称西班牙毛瑟弹,实际上德国、比利时、捷克等都生产过,以比利时产量最大。拉美国家使用比较广泛,包括哥伦比亚、巴西、委内瑞拉、智利、墨西哥、多米尼加等。网上搜索到的关于该弹的数据多半是早期的圆头弹,事实上该弹在1913年已改为尖头弹。《金属与火焰的回忆:二战军用枪弹全接触》一文中就有图片。
7×57mm毛瑟步枪弹的枪口功能约为3300J,弹头设计合理,初速高,后坐力较小,杀伤力较大,精度也很好,平衡兼顾了步枪和机枪两种需求。而且它的弹壳与的7.92×57mm步枪弹的弹壳基本相同,只是弹头收口处更小些。鉴于国内各兵工厂生产7.92×57mm步枪弹的经验较多,工艺设备调整量也不大,因此很容易大量生产。从性能和生产能力这两方面结合来看,7×57mm毛瑟步枪弹都很适合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需求。

(3)圆头弹和尖头弹的差异
一定会有网友提出,从清末开始,中国的弹药种类已经很多,其中的主流枪弹又一直是德国7.92mm毛瑟步枪弹,改用一种新口径的弹药会增加兵工生产和后勤补给的困难,还是用7.92mm毛瑟步枪弹为佳。
这种看法其实忽略了一个关键点,清末到30年代之前,中国各大兵工厂造的7.92mm毛瑟步枪弹几乎都是圆头弹,而不是尖头弹!圆头弹已经落后于时代,新的制式必然要用尖头弹。7.92mm圆头弹和7.92mm尖头弹直径不一样,根本无法通用,其实和增加一种口径没有什么区别。
7.92mm圆头弹的枪口动能在3000J左右,后坐力的问题并不突出,所以民国初年采用7.92mm圆头弹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但如果换成7.92mm尖头弹,枪口动能达3800J,后坐力过大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7.92mm尖头弹既不能简化后勤,又不适于中国士兵的体质,显然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反正也是要增加一种口径,为何不干脆采用更适合中国战场的枪弹呢?

(4)备选方案
如果不追求步枪和机枪弹药统一,则步枪弹用6.5×50mm有坂弹,机枪弹用7.92×57mm毛瑟弹(尖头),完全能发挥各自的长处。况且这两种子弹国内的生产经验都比较丰富,生产线是现成的,投入资源较少,大批量生产很容易。



(二)步枪
抗战前,各路军阀从各种渠道进口了大量步枪,种类五花八门,国内各个兵工厂也仿制了多种步枪。归结起来看,进口步枪中,以德国毛瑟98系列和日本三八式数量较多。其次是奥匈曼利夏M1895、意大利卡尔卡诺M1891和苏俄莫辛-纳甘,前两者都是一战后的作为剩余武器出口到中国;后者一部分是苏俄内战后流入中国,另一部分则是苏俄在国共合作北伐时期的军援。其他种类的步枪比如英国李恩菲尔德、法国勒贝尔1886等进口数量都较少。而美国斯普林菲尔德M1903和M1917是在抗战后期才作为军援进入中国的,早期国内并没有装备美制步枪。国内自行制造的仿制品中,主要是汉阳造、毛瑟98系列和三八式。

(1)30年代各种步枪的优缺点分析
上述众多列举的步枪中,按技术和性能来讲,有的已经过时,不太适合二战的环境。法国勒贝尔1886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无烟火药的枪械,年代最老,性能最差。汉阳造源自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注意不是毛瑟),经过了中国人的改进,国内制造和使用的经验都比较丰富,有利于扩大产量,简化后勤;然而其性能已经落后于时代,大规模装备只能是浪费资源。奥匈曼利夏M1895和意大利卡尔卡诺M1891性能相对好一些,但也比较过时。
而几大军事大国的制式步枪,苏俄莫辛-纳甘、英国李恩菲尔德、德国毛瑟98、美国斯普林菲尔德M1903和日本三八式步枪各有特色,性能差别不是很大,作为手动步枪都能满足二战的环境。当然,和半自动步枪、冲锋枪没有可比性,战术要求不一样。
莫辛-纳甘易于制造,维护简单,但枪机设计较为复杂,操作感觉有些笨拙,人机功效较差。日本三八式射击稳定,后坐力小,但杀伤力的确弱一些。李恩菲尔德在手动步枪中弹容量最大,射速最快。总体而言,德国毛瑟98和美国斯普林菲尔德M1903的精度、杀伤力、工艺性、可靠性等指标比较平衡,综合性能在上述所有步枪中最好。其实美国斯普林菲尔德M1903本来就是德国毛瑟98的美国版仿制品,只不过改了口径而已,两者性能类似。
抗战前制式步枪的选择,一是要考虑步枪的性能,不一定最好,但也不能过时;二则要考虑本国的兵工现状,最好是选择有仿制经验的,有利于扩大产量。当然,仅限于手动步枪,半自动步枪根本还没有成熟,也不是中国能玩得起的。
三八式步枪以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仿造较多,其他兵工厂如广东兵工厂、巩县兵工厂等主要仿造的都是毛瑟98系列。其他诸多步枪几乎都没有仿制经验,如果另起炉灶需要时间,不能满足国军急切的装备需求。在保证性能不落后的前提下,自然要选择对兵工设备工艺调整量最小,对后勤供应体系变化最小的步枪,所以制式步枪选择毛瑟98系列中的一种是最佳方案。国民政府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具体选型上却出了偏差。

(2)长枪管和短枪管的差异
毛瑟98系列在欧洲有G98(最初型号)、98a、98b、1924标准型、FN 1930和98K等,国内仿制品有元年式、四年式、辽十三式、巩造98式和中正式等。按枪管的长短又可分为长枪管和短枪管两大类,G98、98b、元年式、四年式、辽十三式、巩造98式均为长枪管;98a、1924标准型、FN 1930、98K、中正式则为短枪管。三八式步枪则是典型的长枪管。
相对而言,长管步枪的年代早一些,枪管长度在750mm左右;短管步枪的年代晚一些;枪管长度在600mm左右的步枪。短管步枪是进入二十世纪后的战争形式变化和技术发展的产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陆战的主要形式是野战环境之下的大规模运动战。比较长的步枪有利于士兵在开阔地上击中距离更远的敌人,在白刃拼刺时也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因此各国步兵装备的步枪普遍比较长。到了一战时期,阵地战取代野战成为主流的陆战形式。长管步枪拥有750mm的枪管和最大射程远至2km之外的表尺,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击中极远距离的目标,但是在这个距离上击中在战壕中只露出头和手臂的敌人的概率极小。同时较长的枪身也造成了在战壕里活动不太方便。
同时,进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军队机械化程度日益提升。重武器和装甲车辆的装备数量的增加强化了远距离火力打击能力,步兵交战的距离则缩短到不超过400m,不再需要靠长枪管来保证远距离的精确射击。同时乘车作战的模式也开始普遍,较长的枪身不便于随车携带。
基于上述的两个原因,较长的枪身变得弊大于利。因此各国纷纷将原来的长管步枪换成了短管步枪。
抗战前,国民政府最终选择了短管步枪,即基于1924标准型的中正式步枪作为国军的制式步枪。从表面看,似乎是跟上了发达国家步枪更新的潮流,但仔细研究之下,事实却并非如此。
问题的根源还是在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平,无法提供足够的重武器以保证远距离火力打击,弹药补给能力也非常薄弱,无法保证火力的持续性,机械化更是空谈。所以中国战场的陆战形式事实上还停留在一战之前的水平上,总体上双方决定胜负的仍然是步兵集群在野战战场上的对决。这种客观环境决定了长管步枪才更符合中国战场的需求:一是瞄准基线长,射击精确度高;二是枪管长使火药燃烧充分,降低了枪口焰,提高了士兵隐蔽和生存能力;三是有利于白刃战。
国民政府和国军的相关负责人没有仔细考量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平,高估了国军炮兵和装甲兵发展速度,高估了国军的弹药补给能力,对于白刃战在迫在眉睫的中日战争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超前地采用了中正式步枪作为制式步枪。中正式步枪由于枪身短,拼刺能力较弱,于是不得不配备了很长的刺刀。即便如此,中正式安上刺刀后仍然比安了刺刀的三八式短一截;而刺刀太长外加制造工艺不过关,又极易变形和损坏。结果是既在火力上处于劣势,又在白刃战也处于劣势。

(3)长枪管毛瑟步枪适合中国战场的需要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抗战时期中国军队采用长管步枪才是符合国情的选择。在当时国内已经有的长枪管毛瑟98系列仿制品中,有元年式、四年式、辽十三式、巩造98式。元年式和四年式同出一脉,是民国初年的仿制品,元年式最初采用6.8mm口径,后来改为7.92mm口径就变成了四年式,两者都使用圆头弹,规格较老。辽十三式量产于1924年,为奉天兵工厂所造,和国内其他毛瑟步枪仿制品有所不同,可以说是毛瑟和三八式的混合体。巩造98式量产于1933年,为巩县兵工厂所造,是在G98的基础上参照辽十三式的图纸改进而来,采用尖头弹,规格相对较新。
综合比较下来,以巩造98式为基础,并且在口径上做改进,使用7×57mm毛瑟步枪弹,成为一支全新的制式步枪(姑且称之为巩造新98式)。这样,从子弹杀伤力看,新枪要超过三八式;从使用角度来看,新枪的后坐力较小,便于精确射击和士兵训练;从白刃拼刺能力看,新枪不次于三八式。在中国军队应该以巩造98式为基础,缺乏重武器的情况下,该新枪作为中国士兵手中最基本的轻武器,性能超过了日军,将成为抗战的有利保障。

(4)备选方案
对应步枪弹的备选方案,如果步枪弹用的6.5×50mm有坂弹,则制式步枪干脆就用三八式。实际上,三八式是一支不错的步枪,绝不是某些无脑写手笔下的废物。该枪除了枪身长,后坐力小带来的好处,还有一些独创之处。
比如它的防尘盖,不仅是该枪的标志性符号,也是该枪最大的亮点。安装防尘盖,能够有效地阻止泥沙、灰尘进入枪机,减少了在尘土飞扬的战场上发生故障的概率,很有实战价值,也使全枪的外观显得干净利落。安装这么一个盖子,工艺要求并不复杂,生产成本也并不昂贵,可谓是以小的代价完成了大的贡献。其它比如它的枪机、保险机、瞄准装置、枪托,都有其特点。
所以除了杀伤力稍弱一些,三八式其实还是很适合在中国战场使用的,国内也有丰富的仿造经验,可以作为备选制式步枪。



(三)机枪
机枪是步兵最基本的火力支援武器。最初的机枪都是重机枪,轻机枪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通用机枪则要到在20世纪30年代才被德国首先装备。
民国时期各路军阀最初装备的机枪都是重机枪;轻机枪起初数量很少,直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才开始大量装备;通用机枪更是在1949年前都不曾出现在中国。网上的军事玄幻小说中,动不动拿MG34、MG42装备国军,根本不考虑当时的中国是否造得出、玩得起这种武器。MG34的确先进,但工艺复杂,以中国当时的工业水平,制造难度极大,比如为保障高射速所需的金属弹链就造不出来。所以在机枪的选择上,不能好高骛远,还是老老实实按照重机枪和轻机枪分别装备。

1. 重机枪
重机枪最初由英籍美国人马克沁发明。重机枪可分为两类,水冷式和气冷式,在30年代之前,世界上的重机枪主要分为三大体系。德国马克沁MG08,苏俄马克西姆M1910,英国维克斯都是从马克沁机枪发展而来,为水冷式。法国哈奇开斯重机枪开了气冷式重机枪的先河,日本的明治三十八年式,大正三年式都仿自哈奇开斯。美国则采用勃朗宁式重机枪,M1917为水冷式,M1919为气冷式。历史上的中国主要仿制了其中两种,仿德国马克沁MG08的民二四式和仿美国勃朗宁M1917的三十节,其他类型都比较少。
到了30年代中后期及二战期间,新出现的捷克ZB-53,意大利布雷达M37,日本九二式,苏俄郭留诺夫SG-43等重机枪,都是气冷式,反映了气冷式取代水冷式的趋势。
水冷式重机枪只要水没有蒸发完,就能维持枪管的温度不超过100度,所以持续射击能力强,对枪管钢材和加工的要求较低。缺点是重量较大,移动不方便;射击过程中会蒸发水汽,容易暴露位置;一旦缺水或水筒被打坏,就无法使用。
气冷式在射击过程中会没有水汽产生,不容易暴露位置;使用不受水的限制。缺点是枪管升温快,需要经常停顿冷却或更换枪管,持续射击能力差,对枪管钢材和加工的要求较高。最初的气冷式重机枪如法国哈奇开斯,日本明治三十八年式的重量和水冷式差不多,因此优势不明显。但后来出现的美国勃朗宁M1919A4,捷克ZB-53,意大利布雷达M37,苏俄郭留诺夫SG-43的重量都大为减轻,逐步取代了本国的水冷式重机枪。
原因在于现代战争的火力打击能力增强,重机枪长时间保持在一个阵地容易被迫击炮、无后坐力炮等火力消灭;重型武器的增加降低了部队对重机枪的依赖;战术的进步也要求机枪火力能伴随步兵行进。其持续射击能力强的优点变得多余,而其重量较大,移动不方便,受水限制的缺点凸显出来。所以气冷式取代水冷式是大势所趋,后来的通用机枪则完全是气冷式的天下了。
虽然世界趋势如此,但中国的情况却有其特殊性。第一,30年代之前,中国的冶金工业极为薄弱,难以保证气冷式重机枪对钢材和工艺的要求;第二,由于缺乏重型武器和机枪数量不足,战斗中非常需要重机枪能持续射击提供火力支援。所以在中国战场,至少是抗战前期,水冷式更符合兵工生产和实战的需要。因此在30年代,仿制德国马克沁MG08的确是重机枪的最优选择。当然,最好是把口径改成7mm,使用前面说的7×57mm毛瑟步枪弹,做到步机枪弹药统一。
当然,到了抗战后期,可以考虑仿制气冷式重机枪,比如美国勃朗宁M1919A4或苏俄郭留诺夫SG-43,也可以研究把马克沁改成气冷式。(这是可行的,历史上联勤部二十一兵工厂1945年开始研究将水冷式马克沁改成气冷式,于1947年成功造出样枪)。

2. 轻机枪
世界上最早的轻机枪是1905年问世的丹麦麦德森轻机枪。由于轻机枪重量轻,能伴随步兵快速机动,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大量装备各国军队。中国很早就进口并仿制过轻机枪,如丹麦麦德森、法国哈奇开斯M1909、法国绍沙M1915、日本大正十一年式(就是歪把子),但这些轻机枪年代较早,性能不佳,因此装备和仿制数量都很少,不成规模。
直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才开始大量装备并仿制轻机枪。仿制品最多的是捷克ZB26(著名的捷克式),其次为瑞士启拉利。抗战前进口但没有仿制过的有法国哈奇开斯M1922、比利时勃朗宁FN1930、芬兰拉提M26和德国MG13。抗战中进口或援助的有苏俄捷格加廖夫DP、美国勃朗宁M1918和加拿大勃然式。
除去早期的轻机枪,上面列举的轻机枪中,除了加拿大勃然式,在30年代前期都已经面世。大部分轻机枪有其优点,但缺点也比较明显,比如,瑞士启拉利结构最简单,制造最容易,但精度较差;芬兰拉提M26精度很好,但零件太精密,加工难度较大;捷格加廖夫DP弹容量较多,但弹盘的故障率较高,全枪重量和尺寸都偏大,携带不变,等等。而捷克ZB26和比利时勃朗宁FN1930的精度、杀伤力、工艺性、可靠性等指标比较平衡,综合性能更好。
捷克ZB26和比利时勃朗宁FN1930相比有个优势,就是能够快速更换枪管,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创造。气冷式重机枪可以通过采用重枪管加大热容量,开散热孔的方式来延缓升温,而轻机枪为了控制重量很难采用重枪管。射击一段时间后枪管发烫,就必须停下来等待冷却,否则不但子弹失去准确性,还会影响枪管寿命。能够快速更换枪管,就可以保持火力的连续性,在战场上好处是巨大的。捷克ZB26开创了先河,在其之后的轻机枪纷纷添加了该项功能。再加上捷克式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历史上中国军队选择捷克式作为制式轻机枪应该说是个明智的选择。
然而捷克式也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弹匣置于枪身上方。这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其瞄准装置只能采用偏出枪体的瞄准方式,虽然并不影响射击的精确性,但是影响了射手的视线;二是整支枪的重心相对偏高,造成枪容易倾斜,转动射击左右方向时也不好控制枪身。而比利时勃朗宁FN1930的弹匣在枪身下方,就没有这两个问题。
那么,有没有一种轻机枪,结合了捷克ZB26和比利时勃朗宁FN1930两者的优点呢?有的,那就是比利时勃朗宁FN D型,它是勃朗宁系列中的最新、最先进的改进型,定型于1932年,具备快速更换枪管的能力。(“D”这个字母来自法语“Demontable”——意思是“可拆卸”。)它的基本弹匣容量和ZB26一样为20发,有些偏少,但是弹匣在枪身下方,所以还有改用大容量弹匣或者弹鼓的潜力。
比利时勃朗宁FN D型的各项指标都很出色,综合性能一流,制造也不比捷克式复杂,非常适合当时的中国。而且中国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才仿制捷克式,还没有形成大规模,选择一种新型号并不会影响原有的兵工生产和后勤保障体系。中国军队应该选择比利时勃朗宁FN D型作为制式轻机枪,并和重机枪一样,把口径改成7mm,使用7×57mm毛瑟步枪弹,做到步机枪弹药统一。

3. 备选方案
备选方案就很简单,和历史上的做法一样,直接使用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和捷克ZB26式轻机枪,它们的优缺点在前面已经叙述过,不再重复。轻重机枪的口径都不需要更改,直接用7.92×57mm毛瑟弹。虽然捷克式轻机枪不如比利时勃朗宁FN D型,但胜在仿制经验丰富一些,对工业生产能力的要求低。



(四)手枪和冲锋枪
1. 手枪
民国前期中国进口的手枪五花八门,品种繁多,仿制也不少。总体来说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左轮枪;一类是大名鼎鼎的毛瑟军用手枪,俗称盒子炮;剩下的就是各种半自动手枪,俗称“撸子”。其中左轮枪问世年代最早,明显已经不适合现代战争,不用考虑。
中国在20世纪前半期最流行的手枪莫过于盒子炮,诞生于1896年的德国毛瑟兵工厂,历史上中国曾大量进口并仿制。盒子炮在出生地欧洲并不受重视,没有一个国家把它列为制式武器。因为它结构复杂,价格比一般的手枪高几倍,重量和尺寸也大;和步枪冲锋枪相比威力又过小;显得高不成低不就。
它在中国的流行其实是因为民国初年连年内战,国际联盟对中国实行了长达十年的“武器禁运”,步枪和冲锋枪都不能合法地进口,而各类手枪却不在受禁之列,可以堂而皇之地大量进口。盒子炮的枪管长,弹容量大,因此射程、精度和火力持续性都超过了普通手枪,能适应多种场合。它在中国其实是作为冲锋枪的简化版替代品来使用,以补充中国各路军阀步枪冲锋枪数量的不足。民国初年的军阀战争烈度都不大,盒子炮恰好能发挥其长处,风骚一时。
但替代品就是替代品,各方面的性能毕竟不能和正规的冲锋枪相提并论。到了抗日战场,正面战场的战争烈度大大增强,盒子炮这种替代品是不能满足战术需要的,近战火力还是应该以正规的冲锋枪为主。历史上,无论是国共双方的军队,随着冲锋枪数量的增加,盒子炮逐渐被淘汰就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与其生产盒子炮,还不如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多生产一些冲锋枪。当然,在敌后的游击战中,盒子炮还是能发挥很大作用的。
手枪的选择,则应真正回到其自卫武器的定位。在民国早年的各种半自动手枪中,以勃朗宁系列手枪最受青睐,有“一枪二马三花口”的说法,指的是M1900(枪牌撸子)、M1903(马牌撸子)、M1910(花口撸子)。不过这是指它们问世的时间顺序,而不是性能排列。从性能看,以M1903最佳,M1910次之,M1900最差。这些早期的勃朗宁手枪发射的子弹威力不足,弹容量也小,只能用于自卫,在其它战术领域如侦察,渗透等方面的使用则有缺陷,多用性差一些。
后来的勃朗宁M1911采用0.45英寸(11.43mm)柯尔特手枪弹,威力强大,停止作用好,美军特种部队至今仍在使用,但它的后坐力较大,不适合中国人的体格。最后出现的勃朗宁M1935式手枪,采用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弹容量大,达到13发,性能也极为出色,后坐力适中。总体来看,勃朗宁M1935式手枪是制式手枪的最佳选择。

2. 冲锋枪
冲锋枪诞生于一战,但在一战到二战之间的这个时期发展缓慢。大量优秀的冲锋枪是在30年代末和二战期间诞生的,比如德国MP 38/40、意大利伯莱塔M38、英国斯登、苏俄波波沙、美国M3等。在30年代前期,可选择仿制的冲锋种类不多,无非是德国MP18、美国汤姆森和芬兰索米。其中性能以芬兰索米最佳,但其加工过于精密,仿制难度和成本较高;美国汤姆森重量偏大,结构复杂,同样不利于大量生产;只有德国MP18,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中国这样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
MP18伯格曼冲锋枪,由于枪管上有多空散热套,在中国被形象地称为“花机关”。它只有30几个零件,零件也并不精密,不需要高精度的加工工具,即使零件出现少许误差,也不会影响射击的精度和稳定性。历史上,中国不少兵工厂如上海、金陵、广东、巩县等都曾经仿制过,可见其结构之简单,工艺之普通。
MP18的性能相当不错,坚固耐用,射击精度较好,易于操作和维护。在一战中,MP18参战不过几个月,就取得了很好的战果。在德军投降以后,英法立即下令,德军未来都不得继续研究和装备MP18冲锋枪,可见其对英法军队打击之大。因此中国应采用MP18冲锋枪作为制式冲锋枪,加强近战火力和战术灵活性。


3. 手枪弹
大多数国家的手枪和冲锋枪用同一种子弹。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比较流行的手枪弹主要有: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7.65/9mm勃朗宁手枪弹,0.45英寸(11.43mm)柯尔特手枪弹,7.63mm毛瑟手枪弹。
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尺寸适中,威力大,精度佳,停止作用好。勃朗宁手枪弹的优点是精度好,后坐力小,容易控制,缺点是军用威力不足。0.45英寸柯尔特手枪弹的优点是威力最大,停止作用最好,缺点是后坐力大,不容易控制,子弹体积也大,携弹量少。7.63mm毛瑟手枪弹的优点是初速高,射程远,侵彻力强,精度良好,缺点是弹头口径小,质量小,近距离容易穿透,停止作用差。
从现代的眼光看,0.45英寸柯尔特手枪弹威力最大,停止作用最好,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性能最平衡。所以帕拉贝鲁姆弹和柯尔特弹在21世纪继续流行,尤其是帕拉贝鲁姆弹已成为世界通用标准弹,使用最广泛,装备数量最多。而另外两种手枪弹则已经逐渐消失,是有道理的。
在中国,大部分盒子炮和部分的MP18伯格曼冲锋枪都使用7.63mm毛瑟手枪弹,这是中国使用量最多的手枪弹。勃朗宁M1935手枪,小部分盒子炮和部分MP18伯格曼冲锋枪使用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勃朗宁M1903和M1910使用的是7.65mm或9mm勃朗宁手枪弹。勃朗宁M1911手枪和汤姆森冲锋枪使用0.45英寸(11.43mm)柯尔特手枪弹。
根据上面对各种手枪弹的性能分析,再考虑到已经选定勃朗宁M1935手枪和MP18伯格曼冲锋枪作为制式手枪和冲锋枪,那么抗战前的中国以选择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作为制式手枪弹就顺理成章了。

4. 备选方案
手枪方面,分为战斗手枪和自卫手枪两种制式。考虑到毛瑟军用手枪在中国的使用和仿制经验都比较丰富,直接作为战斗手枪,配备基层军官、警卫人员、侦察分队和二线战斗人员等。中高级军官则另外配备合适的自卫手枪,在民国前期的自卫手枪中,以发射9mm勃朗宁手枪弹的M1903(马牌撸子)性能最佳。好在中高级军官配枪数量很少,增加一种制式对后勤的影响可以忽略。
备选方案的冲锋枪制式不变,仍是MP18伯格曼。但是枪弹使用7.63mm毛瑟手枪弹,和盒子炮保持一致。



(五)轻型火炮(迫击炮和山炮)
1. 迫击炮
迫击炮自问世以来,一直是支援和伴随步兵作战的一种有效的压制兵器。它的射角大,弹道弯曲,特别适合于用来对付遮蔽物后方的目标;操作简单,装弹容易,射速很高(20~30发/分),火力猛;质量轻,体积小,中小口径迫击炮可以人背马驮,打了就跑,能快速转移阵地,机动性强。
对于当时缺乏重武器的中国军队来说,迫击炮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武器。最为关键的是,迫击炮的技术难度和成本都比其他火炮低得多,易于大规模生产。一般火炮身管要承受很大的膛压,需要高品质的钢材,加工要求也很高,这对30年代的中国工业水平是个很大的障碍,难以大规模制造。迫击炮则不同,由于膛压低,只需要普通的无缝钢管就可以制造,非常适合中国国情,可以迅速扩大产量。
历史上,中国早在20年代就有仿制迫击炮的经验,但在抗战前对迫击炮的战术作用认识不足,制造和装备数量并不多。开战后吃了日军掷弹筒不少亏后,才加大了迫击炮的产量。如果能够早日仿制比较先进的迫击炮,并大量装备,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30年代最为出色的迫击炮莫过于法国布兰德60mm和81mm迫击炮,中国应当以此为基础,发展60mm、82mm、120mm三个级别的口径。
在抗战之初,60mm小口径装备到营,82mm中口径装备装备到团,120mm大口径装备到师,形成梯次火力。随着产量的扩大,可以考虑把60mm口径装备到连,82mm装备到营,120mm装备到团,逐级下放,进一步增强步兵伴随火力。

2. 山炮
山炮其实是轻型榴弹炮,它通常可以分解后由马驮载,或者直接由马拖拽,特别适合山地作战,因此才冠名为山炮。20世纪30年代,世界主流山炮一般都为75mm口径,重量都在1000kg之内。
山炮的技术难度不算高,中国从清末开始就有山炮的仿制经验。清末江南制造局于1905年仿制德国克虏伯14倍径75mm山炮,称沪造克式75mm山炮。汉阳兵工厂于1921年,太原兵工厂于1924年,奉天兵工厂于1925年,分别仿制日本四一式75mm山炮成功,称汉10年式、晋13年式、辽14年式75mm山炮,其中以太原兵工厂产量最大。可见,国内的兵工企业有制造山炮的能力。因此在进口先进山炮的同时,也要积极加以仿制,争取早日实现国产化。
历史上,中国进口了一批瑞典博福斯M1930式75mm山炮,属于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山炮之列,重量约700多kg,射程超过9km,精度极佳。相比之下,国内仿制量最大的日本四一式山炮设计年代较早,虽然重量较轻,不到600kg,但射程也较短,约6km多,总体性能不如博福斯山炮。和博福斯山炮性能相近的其他75mm山炮有法国施耐德M1923式、捷克斯柯达M1928式和美国M1A1(又称M116)。
一战之后,为了规避《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把一些军事工业转移到邻国去发展,德国克虏伯军火工业就收购了瑞典博福斯兵工厂部分股权,并开展合作研究。在中德军事合作的前提下,取得博福斯山炮的技术相对于其他国家可能性大一些。因此采用博福斯M1930式75mm山炮作为制式山炮是最佳选择。

3. 其它支援火力
掷弹筒和九二式步兵炮是日军特有的武器,曾经在中国战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们退出历史舞台的速度又很快,二战后就再也没有其它国家使用过类似武器。从性能上说,它们都不如迫击炮,它们的作用只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战场,也和日军最初对迫击炮不重视有关。
从原理上来说,掷弹筒就是一门超轻型的迫击炮。它的优点是重量很轻,可以单兵携带,隐蔽性很。它的缺点一是没有迫击炮的瞄准具,精度不足,所以必须经过长时间训练才能掌握好使用技能;二是杀伤力和射程也远不如60mm口径的迫击炮。
日军可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资源给士兵来训练使用这种单兵武器,中国却没有这个条件。有限的兵工资源只能优先满足更有效的武器,除了小口径迫击炮,还应该生产枪榴弹筒来加强一线步兵的支援火力。
枪榴弹筒杀伤力和掷弹筒相似,但可以依托步枪来瞄准和发射,精度相对较高,训练也更简单。二战后,掷弹筒迅速淘汰,枪榴弹筒却逐渐演化为枪榴弹发射器,继续装备一线步兵,就很能说明两者谁更有生命力。
步兵炮诞生于一战,二战后就趋于消亡,生命周期十分短暂。这种武器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同时曲射和直射,但两方面的性能都比较平庸。以日军九二式步兵炮为例,口径为70mm,重量却达200kg;80mm级别的迫击炮威力射程和它差不多,射速更快,重量却只有60kg左右,而结构更是简单多了。造一门九二步兵炮的资源投入完全能够造好几门82mm迫击炮,所以用于曲射武器,中口径迫击炮远胜过步兵炮。
步兵炮超过迫击炮的地方在于它的直瞄射击能力。但由于炮弹初速太低,才200m/s,进攻作战中只能对付轻型野战工事,也就是木土工事和较薄弱的砖石工事,真正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它是打不掉的;防御战中,反装甲能力则更弱。直射武器,与其使用步兵炮,不如多装备一些反坦克炮,无论在进攻还是防御战中,能起的作用更大。
总体看来,步兵炮的曲射费效比不如迫击炮,直射费效比不如反坦克炮。九二步兵炮在中国战场大放异彩大紫,只因为中国军队的迫击炮和反坦克炮数量实在太少,没有办法压制它;而到了太平洋战场,在美军的迫击炮和反坦克炮群面前,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反过来对于国军来说,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应该优先装备迫击炮和反坦克炮。
综上所述,掷弹筒和步兵炮都不适合作为国军的制式武器,枪榴弹筒则应该作为一种制式武器装备一线步兵。



(六)重型火炮(野炮和榴弹炮)
重型火炮的远程火力打击对现代战争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重炮”和欧洲战场的“重炮”概念完全不同。欧洲师一级的标准支援火炮大多是75mm野炮和105mm(或100mm)榴弹炮,比如比利时、罗马尼亚军队;德国、法国等军事强国的精锐部队则是105mm榴弹炮和150mm(或155mm)榴弹炮。日本陆军在抗战初期,一个师团的炮兵联队或是装备36门75mm山炮和75mm野炮(驮马制),或是装备36门75mm野炮和120mm榴弹炮野炮(挽马制),火力比欧洲陆军要差一些。无论是欧洲还是日本,105mm及以上级别的加农炮、150mm及以上级别的榴弹炮才算是重炮,一般都编组成独立的重炮部队。而对重武器缺乏的中国军队来说,75mm以上口径的野炮、榴弹炮就已经算是“重炮”了。
抗日战争的烈度虽然和欧洲战场相比远远不如,但一定程度的重炮支援还是很有必要的。博福斯75mm山炮的性能虽然优秀,但9km的射程毕竟有限,是无法承担远距离火力支援任务的,中国战场的重炮至少也要保证10km以上的射程。
20世纪30年代有好几种比较优秀的150~155mm口径的榴弹炮问世,包括德国莱茵金属s. FH 18式,捷克斯柯达M1934式,瑞典博福斯M31式,日本九六式等。前三者性能类似,重量都达到5吨以上;日本九六式的重量稍轻,为4吨多,但射程也近一些。历史上国民政府在德国顾问的建议下,采购了48门s. FH 18式150mm榴弹炮,编成两个炮兵团。它们的威力大、精度好,在抗战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客观地说,150mm口径的重炮并不适合当时的中国战场环境。
这个重量级别的火炮通常需要用汽车拖拽,用马拉的效率很低。在欧洲,依托发达的公路网,可以方便地实现机动。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道路状况非常差,特别是山区和水网地带,可供汽车行驶的道路极少,重炮机动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时,中国空军的实力处于绝对弱势,战场的制空权将迅速丧失,炮兵一旦开火,就会处于日军航空兵打击的威胁之下,转移阵地不便大大降低了重炮的生存性。因此,s. FH 18式150mm榴弹炮在中国实际发挥的作用远没有预想的大,很多情况是需要火力支援的地方去不了,到了地方也不敢随时开炮。更何况150mm榴弹炮的价格极为昂贵,性价比并不高。
所以,中国的“重炮”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便于机动,重量不宜超过2吨。这样在路况较好时就用汽车拖拽,路况不佳时用马拉也很方便,机动性大大提高,既能扩大火炮的使用地域,也增强了火炮的生存能力。历史上淞沪会战后期国军撤退时,由于一座公路桥被工兵布雷,炮10团的汽车无法通过,不得已只能把部分150mm榴弹炮推入河中抛弃。如果是2吨以内的火炮,也许就能选择小路用马拉过河,或者用船运过河,避免装备损失。
考察当时先进火炮的技术指标,抗战前的中国应选择75mm口径(或接近)的野炮和105mm口径(或接近)的榴弹炮,才能同时满足重量2吨内和射程10km以上的要求。而且价格肯定比150mm榴弹炮便宜,同样的预算可以多买一些。这些重炮应以团为单位,编组成独立的预备炮兵部队,由战区一级的指挥部掌握,根据需要加强到重点战场提供火力支援。75mm野炮射速较高,105mm榴弹炮炮弹威力较大,两者配合使用相得益彰。
在具体型号方面,应选择德国le. FK 16式75mm野炮和le. FH 18式105mm榴弹炮,前者重量约1.5吨,后者重量约1.9吨,两者射程都超过10km,达到了12km左右。优先选择德国的火炮是考虑了30年代中德军事合作的背景,可以取得贷款并以矿产还贷,比较优惠。其他国家也有性能类似的火炮,比如法国施耐德M1927式85mm野炮和M1934式105mm榴弹炮,捷克斯柯达vz30系列的76.5mm野炮和100mm榴弹炮等。但这些火炮都需要现款支付,财政负担较大,不如德国炮经济。
进口75mm野炮和105mm榴弹炮对中国的兵工生产也有积极的作用。因为它们的仿制难度比150mm榴弹炮小得多,炮弹制造难度也比150mm炮弹容易,能够从一个较低的起点出发,逐步提升,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程度。
le. FK 16式75mm野炮和le. FH 18式105mm榴弹炮对抗日军各师团的队属炮兵绰绰有余,但比日军的独立重炮部队装备的新式大口径榴弹炮和加农炮还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日军的加农炮,如92式105mm加农炮和89式150mm加农炮,96式150mm重加农炮等,性能都很优秀,射程远远超过s. FH 18式150mm榴弹炮。这是当年的中国军队怎么也无法抗衡的先进武器。
所以中国军队必须放弃和日军新式火炮的正面对抗,把预备炮兵的作用定位在能够压制日军师团队属炮兵就行了。好在日军新式火炮数量并不多,而且重量都比较大,受道路条件限制,转移阵地比较费时。完全可以利用le. FK 16式和le. FH 18式实施打了就跑的机动战术,制造重点战场的局部优势,取得良好的战果。



(七)反坦克和防空武器
在抗战中,日军的飞机和坦克对于中国军队的威胁非常之大。尤其是在战争初期,作战地域处于中国东部平原地带,对日军的飞机和坦克发挥作用有利。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空军和装甲部队需要长期而且巨大的投入,包括装备采购,人员培训,机场建设,后勤保障等等。以当时中国的国力而言,想在短期内建立全面超过日本的空军和装甲部队是力不从心的,只能维持少数精干的空军和装甲部队,用于一些重点战场。
形势决定了中国军队对日军的飞机和坦克将长期处于防御状态。因此,引进一批有效的防空和反坦克武器,不失为成本比较低廉,见效比较快的对抗手段。

1. 反坦克炮
日军的坦克都不重,普遍装甲薄弱,所以一般37mm以上的反坦克炮都能对付。考察30年代前期的反坦克炮,可选择的反坦克炮有德国Pak36式37mm反坦克炮,瑞典博福斯37mm反坦克炮,捷克斯柯达vz34式37mm反坦克炮,比利时M1931式47mm反坦克炮,奥地利百禄Bohler 式47mm反坦克炮。
这些炮的性能相差不是很大。威力以比利时的47mm反坦克炮最大,但重量也最重,超过500kg。其它炮都在450kg以下。
奥地利百禄Bohler式47mm反坦克炮的重量很轻,不超过350kg左右,机动性极好。它最大的特点是射角很高,其它反坦克炮的仰角只有约20度,它的仰角则达到近60度。这样高的仰角使得百禄式反坦克炮可以作为轻型山炮提供火力支援,比一般的反坦克炮用途更广。而且47mm的口径可以发射比37mm口径重一倍的炮弹,杀伤力更有保证。
意大利的布雷达M1935式47mm反坦克炮其实就是百禄式,是从奥地利取得了许可证后生产的。意大利军队就把它同时用作反坦克炮和轻型山炮。对于缺乏武器的中国军队来说,有这样一种轻便而多用途的火炮实在是很经济的选择。

2. 反坦克枪
受限于财政状况,国军不可能采购大量的反坦克炮,所以需要更廉价的反坦克枪作为补充,装备一线步兵。30年代前期世界上的反坦克枪种类不多,只有德国毛瑟M1918式13.2mm反坦克枪和索罗通S18-100式20mm反坦克枪可以选择。其它在二战中有名的德国Pzb38反坦克枪,英国博伊斯反坦克枪,苏联PTRD 1941反坦克枪等都要在30年代末才出现。
从威力看,自然是索罗通S18-100式20mm反坦克枪更强,但是它的重量达到40多千克,不太适合中国士兵。德国毛瑟M1918式13.2mm反坦克枪不到20千克,价格更便宜,虽然穿甲能力差一些,但对日军的薄皮坦克还是很有效果的。
反坦克枪的威力远胜一般步枪,除了装甲目标外,也可以用来对付工事,车辆,火力点等目标。现代的反器材步枪就是从反坦克枪发展而来。

3. 高射炮
应该说,国民政府对防空作战是有一定的认识和准备的,也进口了一批高射炮,包括20mm小口径机关炮,和瑞典75mm、德国88mm的大口径高射炮。这种组合缺乏针对性,费效比不太高。
防空作战分为要地防空和野战防空。一般而言,大口径的高射炮重量大,射速慢,多为手动装填,射程远,针对高空目标,执行要地防空任务;中小口径的高射炮重量轻,射速快,多为自动装填,射程近,针对中低空目标,执行野战防空任务。在欧洲战场,飞机种类齐全,尤其是英美装备了大量战略轰炸机,因此大中小口径的高射炮都有必要装备,形成覆盖整个空域的火网。
而对国军来说,则不宜装备大口径高射炮。第一,在中国战场,日本陆海军航空兵的飞机虽然比中国先进,却比欧美强国落后许多,大型轰炸机很少,只有部分中型轰炸机,大部分是轻型的战斗机和攻击机。针对日军航空兵,大口径高射炮从技术角度来说性能显得浪费。第二,大口径高射炮价格昂贵,采购数量过少又不足以形成火网,战术效果打了折扣。第三,大口径高射炮重量比较大,移动不便,比如德国88mm高炮重达5吨,只能固定阵地,武器的利用率不高。因此国军应该以中口径的高射炮为主,辅以小口径的高射炮。
在二战中,性能最好的中口径高射炮无疑是瑞典博福斯40mm高射炮。无论是同盟国还是轴心国,都大量制造,广泛使用,将其视为标准防空武器。它的精度好,可靠性高;威力和射高均优于20mm轻型高炮,射速又高于75mm以上的重型高炮,能够有效对付中低空的目标;同时重量不超过2吨,具有较强的机动性。采用瑞典博福斯40mm高射炮作为制式中口径高射炮,编组成预备高炮部队,可以方便地调动到最需要的地方,执行要地防空任务,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至于师一级的野战防空,则采用20mm机关炮。历史上中国进口的20mm机关炮有瑞士厄利空、索罗通,意大利布雷达,丹麦麦德森四个类型,都是用15~20发的弹匣供弹,持续射击能力很差。应选择最新的厄利空20mm机关炮,采用60发或更大的弹鼓,提升持续射击能力。它的重量还不到300kg,完全可以由马匹驮载,跟上步兵的行进。除了防空,还能作为反坦克武器的补充,打击装甲目标。

4. 大口径机枪
由于财力有限,中国军队的高射炮数量不可能太多,一线步兵还需要一些更便宜,更轻便的武器来补充防空力量。大口径机枪一般都会设计成高平两用,既能对付空中目标,也能对付地面目标,而且重量也不大,是非常实用的武器。
30年代典型的大口径机枪主要有美国勃朗宁M2式12.7mm机枪和法国哈奇开斯13.2mm机枪。论性能,显然是美国勃朗宁M2式要领先很多。该枪大量装备美国军队,服役了近百年也不见落后,至今还活跃在世界各个战场,丝毫没有要退役的迹象,这是最好的证明。
有网友会说,30年代美国孤立主义盛行,对外实行武器禁运政策,无法采购M2大口径机枪。事实上,比利时FN公司和勃朗宁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从30年代开始就生产M2大口径机枪。中国可以从比利时进口该机枪,完全不受当时美国的限制。
因此,中国应选择勃朗宁M2式12.7mm大口径机枪,装备在团一级,不仅能作为轻型防空武器,也能作为一种反坦克武器使用。



(总结)
综上所述,抗战前的30年代,有两套制式武器配置方案,


1. 国军制式武器优化方案如下:
(有能力仿制的武器):
步枪弹:7mm毛瑟步枪弹
步枪:巩造98式(或G98)(长枪管,改用7mm毛瑟步枪弹)
重机枪:马克沁MG08(改用7mm毛瑟步枪弹)
轻机枪:比利时勃朗宁FN D(改用7mm毛瑟步枪弹)
手枪弹: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
冲锋枪:德国伯格曼MP18
手枪:勃朗宁M1935
枪榴弹筒:40mm,配属步枪
迫击炮:60mm,82mm,120mm
山炮:博福斯M1930式75mm山炮

(需要进口的武器):
野炮:德国le. FK 16式75mm野炮
榴弹炮:德国le. FH 18式105mm榴弹炮
反坦克炮:奥地利百禄B?hler式47mm反坦克炮
反坦克枪:德国毛瑟M1918式13.2mm反坦克枪
中口径高射炮:瑞典博福斯40mm高射炮
小口径高射炮:瑞士厄利空20mm高射炮
大口径机枪:勃朗宁M2式12.7mm机枪


2. 国军制式武器备选方案如下:
(有能力仿制的武器):
步枪弹:6.5mm有坂弹
步枪:三八式步枪
机枪弹:7.92mm毛瑟弹
重机枪:马克沁MG08
轻机枪:捷克ZB26
冲锋枪:德国伯格曼MP18(使用7.63mm毛瑟手枪弹)
战斗手枪:盒子炮(使用7.63mm毛瑟手枪弹)
自卫手枪:勃朗宁M1903(使用9mm勃朗宁手枪弹)
枪榴弹筒:40mm,配属步枪
迫击炮:60mm,82mm,120mm
山炮:博福斯M1930式75mm山炮

(需要进口的武器):
野炮:德国le. FK 16式75mm野炮
榴弹炮:德国le. FH 18式105mm榴弹炮
反坦克炮:奥地利百禄B?hler式47mm反坦克炮
反坦克枪:德国毛瑟M1918式13.2mm反坦克枪
中口径高射炮:瑞典博福斯40mm高射炮
小口径高射炮:瑞士厄利空20mm高射炮
大口径机枪:勃朗宁M2式12.7mm机枪


30年代国军制式武器的优化配置方案(最新修改版)


(总论)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的脚步日益临近。国民政府在德国顾问的帮助指导下,开始了整军计划,核心就是建立兵工装备体系和统一军队编制。在抗战爆发前,整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对抗战初期的战局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无论是国民政府的军队领导人还是德国顾问,都存在时代的局限,对制式武器的选择存在一定不足,影响了作战效果。本文讨论的内容就是为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选择最为合适的陆军制式武器,从而能在抗日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这种假想绝不是凭空胡编乱造,给国军装备一大堆先进武器,那样就太没有意义了。本文所有的论述都建立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和中期的时代背景,仿制武器都是中国当时的工业水平所能生产的,进口武器都是当时国外已经存在并且适合中国国情的,绝对不会出现超越时代的先进武器,也不会突破当时中国的所能够达到的生产能力(或许稍微提高一点)。
当然,我们现在讨论这些事,是基于几十年来的经验总结,掌握了前人所不能获取的大量信息。因此,我并无苛求前人做得不好的意思,只是想探讨和真实的历史相比,能否有更为科学的陆军制式武器规划,会达到怎么样的效果,以为后人借鉴。欢迎各位网友一同讨论指正,不过有几点要提请各位网友注意。
1. 关于本文的主题:
本文是一个技术贴,主要讨论装备方面的问题。我也知道30年代的国府和国军存在太多的问题,指挥系统,人员训练,动员能力,后勤保障等等,不客气地说,我比这里大多数人认识得要深刻许多。不过这些问题需要另外专门撰文论述,不可能在一篇文章内面面俱到。所以请网友们在发言前注意,不要离题太远了。
2. 关于年代背景:
本文说的很清楚,年代背景是30年代初期和中期,更准确地说是1936年之前。所以二次大战中才出现的武器,比如英国斯登冲锋枪,苏俄14.5mm反坦克枪,美国巴祖卡火箭筒之类的武器,各位网友就不要讨论了。请切记这一点。
3. 关于国军制式武器的装备范围:
当时中国还没有形成统一,工业能力也无法支持全面换装,这是客观事实。我从来没指望能在短期内实现全面换装,这些设想中的制式武器,最多也就装备少量中央军的精锐部队,其他部队还是要长时间使用各种老式杂牌武器。
但对于国府来说,至少要给兵工体系设定一个基准目标,逐步调整,朝这个方向去努力。然后在战争过程中,杂牌武器慢慢损耗,新出厂的武器都是一个规格,逐渐地,制式统一就形成了。有一个标准,总比没有标准,仍然五花八门各自为政好吧?而且我提出的这个标准不是高不可攀,是可以实现的,装备少量精锐部队财政上也负担得起。
4. 关于备选方案:
   有些轻武器装备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也是很不错的配置。因此,我还设计了一套备用方案。备选方案的配置从战术性能上来说不是最优,但却是对工业能力要求相对较低,对30年代现存装备改动最小,比较省事的。可以供网友参考比较。
5. 关于仿制和进口的区分:
基于30年代民国的工业能力,想实现所有制式武器全部国产化是绝对不可能的,有限的工业资源和技术只能保证一些最基本的步兵武器。所以一些装备还只能靠少量进口。这就需要区分哪些可以仿制,哪些需要进口。
我的观点是步枪、轻重机枪、手枪、冲锋枪、迫击炮和山炮是应该自产的;野炮、榴弹炮、高射炮、反坦克炮和大口径机枪就只能进口。请网友在讨论时先看清楚仿制和进口的设定,不要先下结论说某某武器造不出来。可能这某某武器本来就是应该进口的。



(一)步枪弹
步枪弹是所有弹药中影响面最广的一种,涉及到每个一线步兵。步枪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步兵战斗力的发挥,也决定了步枪和机枪的制式,必须慎重考虑。

(1)30年代各种步枪弹的优缺点分析
20世纪初到抗战爆发为止,中国军事领域受德国和日本的影响很大,因此国内使用的步枪弹主要也是以德式和日式为主,德国7.92×57mm毛瑟步枪弹最多,日本6.5×50mm有坂步枪弹其次。其他很多种类的枪弹,如苏联7.62mm 莫辛-纳甘枪弹、奥地利8mm曼利夏步枪弹、意大利6.5mm卡尔卡诺步枪弹、英国0.303英寸李恩菲尔德步枪弹、法国8mm勒伯尔步枪弹等,国内都有使用,但装备数量都比较少。直到抗战后期,随着美国援助物资的到达,斯普林菲尔德0.30-06步枪弹的使用有所增加,但仍然不及德、日两种子弹普遍。
近年来,随着网络普及,特别是军事玄幻小说兴起,各种以讹传讹的说法流传开来,给人们造成不少错觉。仿佛7.92×57mm毛瑟步枪弹和中正式步枪的组合,完全克制了6.5×50mm有坂步枪弹和三八式步枪的组合,抗战时中国军队的轻武器优于日本军队。实际上,7.92mm毛瑟步枪弹并非完美无缺,6.5mm有坂步枪弹也不是人们想像的那么差。
7.92mm毛瑟步枪弹的优点是威力大,杀伤效果好,缺点是全弹的尺寸和质量都比较大,后坐力太大。基本上,当时流行的全威力枪弹,如7.92mm毛瑟步枪弹、斯普林菲尔德0.30-06步枪弹和苏联7.62mm 莫辛-纳甘枪弹都有类似的特点。口径在7.5~8mm之间,枪口功能在3500J~4000J之间。这类枪弹的远距离存能好,更适合作为机枪子弹,用于远距离火力压制;而作为步枪子弹,则显得威力过剩。
7.92mm毛瑟步枪弹的后坐力对于身长体壮的欧美人种还能承受,对于个头普遍矮小一些的东亚人种而言就显得太大了。当时中国士兵普遍营养不良,身体瘦弱,尤其是对新兵而言,一下子使用这种全威力枪弹,很难控制好枪支。再加上当时中国军工生产能力薄弱,军队实弹训练少,没有机会去慢慢适应强大的后坐力。最终造成的后果就是士兵在战斗中控制不好步枪,射击精度不佳,子弹的杀伤力再大,打不准又有什么用?同时,在大规模战争时期,参战部队往往要持续作战好几天得不到休息,过大的后坐力很容易导致士兵疲劳,体力迅速下降,从而影响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6.5mm有坂步枪弹的优点是射击精度高,后坐力小,缺点是远距离停止作用偏小。经过网络的渲染,人们对该弹的印象就是杀伤力小,容易形成贯通伤,毫无可取之处。其实这种理解并不全面,有坂弹容易穿透人体,并不是子弹本身的问题,而是发射该弹的三八式步枪枪管膛线缠距过短,子弹出膛转速过高引起的。所谓“一枪两个眼”的情况也不是很常见,只是概率高一些而已,不能把特例误认为普遍现象。后期经过改进,有坂弹的杀伤力明显有提高,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调查报告中对该弹的评价就很好。有坂步枪弹后坐力小,有利于提高射击水准,特别对训练新兵很有帮助,减少其恐惧感,能很快掌握步枪使用要领。针对当时中国士兵缺乏训练的情况,实在是很有意义的。
当时世界上采用6.5mm口径子弹的国家也不少,比如意大利使用的6.5×52mm卡尔卡诺步枪弹、荷兰/罗马尼亚使用的6.5×54mmR曼利夏步枪弹、瑞典使用的6.5×55mm毛瑟步枪弹等,其中以瑞典6.5mm毛瑟步枪弹性能最佳。这些6.5mm口径的枪弹枪口动能都在2500J~3000J之间,如果用于机枪火力压制,的确存在远距离停止作用偏小的缺点。但在用于步枪时,只要其威力能够满足在一定距离上精确射杀目标的要求,就已经足够了。后来发展的7.92×33mm和7.62×39mm等中间威力步枪弹的枪口动能都只有2000J上下,却很少听到有人说它们不行,因为它们的威力已经够用了。

(2)采用7×57mm步枪弹适合中国战场的需要
总的来说,枪口动能在3500J以上不适合做步枪弹,3000J以下不适合做机枪弹。如果要实现步机枪弹统一,就需要有一种性能平衡的子弹,既有较小的后坐力,又有较大的杀伤力,枪口动能在3000J~3500J之间。
考虑到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平,不可能设计全新的弹药,只能在当时已有的子弹中选择一种最符合上述要求的型号仿制,7×57mm毛瑟步枪弹无疑是最优选择。该型子弹由于最早为西班牙军队所装备,俗称西班牙毛瑟弹,实际上德国、比利时、捷克等都生产过,以比利时产量最大。拉美国家使用比较广泛,包括哥伦比亚、巴西、委内瑞拉、智利、墨西哥、多米尼加等。网上搜索到的关于该弹的数据多半是早期的圆头弹,事实上该弹在1913年已改为尖头弹。《金属与火焰的回忆:二战军用枪弹全接触》一文中就有图片。
7×57mm毛瑟步枪弹的枪口功能约为3300J,弹头设计合理,初速高,后坐力较小,杀伤力较大,精度也很好,平衡兼顾了步枪和机枪两种需求。而且它的弹壳与的7.92×57mm步枪弹的弹壳基本相同,只是弹头收口处更小些。鉴于国内各兵工厂生产7.92×57mm步枪弹的经验较多,工艺设备调整量也不大,因此很容易大量生产。从性能和生产能力这两方面结合来看,7×57mm毛瑟步枪弹都很适合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需求。

(3)圆头弹和尖头弹的差异
一定会有网友提出,从清末开始,中国的弹药种类已经很多,其中的主流枪弹又一直是德国7.92mm毛瑟步枪弹,改用一种新口径的弹药会增加兵工生产和后勤补给的困难,还是用7.92mm毛瑟步枪弹为佳。
这种看法其实忽略了一个关键点,清末到30年代之前,中国各大兵工厂造的7.92mm毛瑟步枪弹几乎都是圆头弹,而不是尖头弹!圆头弹已经落后于时代,新的制式必然要用尖头弹。7.92mm圆头弹和7.92mm尖头弹直径不一样,根本无法通用,其实和增加一种口径没有什么区别。
7.92mm圆头弹的枪口动能在3000J左右,后坐力的问题并不突出,所以民国初年采用7.92mm圆头弹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但如果换成7.92mm尖头弹,枪口动能达3800J,后坐力过大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7.92mm尖头弹既不能简化后勤,又不适于中国士兵的体质,显然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反正也是要增加一种口径,为何不干脆采用更适合中国战场的枪弹呢?

(4)备选方案
如果不追求步枪和机枪弹药统一,则步枪弹用6.5×50mm有坂弹,机枪弹用7.92×57mm毛瑟弹(尖头),完全能发挥各自的长处。况且这两种子弹国内的生产经验都比较丰富,生产线是现成的,投入资源较少,大批量生产很容易。



(二)步枪
抗战前,各路军阀从各种渠道进口了大量步枪,种类五花八门,国内各个兵工厂也仿制了多种步枪。归结起来看,进口步枪中,以德国毛瑟98系列和日本三八式数量较多。其次是奥匈曼利夏M1895、意大利卡尔卡诺M1891和苏俄莫辛-纳甘,前两者都是一战后的作为剩余武器出口到中国;后者一部分是苏俄内战后流入中国,另一部分则是苏俄在国共合作北伐时期的军援。其他种类的步枪比如英国李恩菲尔德、法国勒贝尔1886等进口数量都较少。而美国斯普林菲尔德M1903和M1917是在抗战后期才作为军援进入中国的,早期国内并没有装备美制步枪。国内自行制造的仿制品中,主要是汉阳造、毛瑟98系列和三八式。

(1)30年代各种步枪的优缺点分析
上述众多列举的步枪中,按技术和性能来讲,有的已经过时,不太适合二战的环境。法国勒贝尔1886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无烟火药的枪械,年代最老,性能最差。汉阳造源自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注意不是毛瑟),经过了中国人的改进,国内制造和使用的经验都比较丰富,有利于扩大产量,简化后勤;然而其性能已经落后于时代,大规模装备只能是浪费资源。奥匈曼利夏M1895和意大利卡尔卡诺M1891性能相对好一些,但也比较过时。
而几大军事大国的制式步枪,苏俄莫辛-纳甘、英国李恩菲尔德、德国毛瑟98、美国斯普林菲尔德M1903和日本三八式步枪各有特色,性能差别不是很大,作为手动步枪都能满足二战的环境。当然,和半自动步枪、冲锋枪没有可比性,战术要求不一样。
莫辛-纳甘易于制造,维护简单,但枪机设计较为复杂,操作感觉有些笨拙,人机功效较差。日本三八式射击稳定,后坐力小,但杀伤力的确弱一些。李恩菲尔德在手动步枪中弹容量最大,射速最快。总体而言,德国毛瑟98和美国斯普林菲尔德M1903的精度、杀伤力、工艺性、可靠性等指标比较平衡,综合性能在上述所有步枪中最好。其实美国斯普林菲尔德M1903本来就是德国毛瑟98的美国版仿制品,只不过改了口径而已,两者性能类似。
抗战前制式步枪的选择,一是要考虑步枪的性能,不一定最好,但也不能过时;二则要考虑本国的兵工现状,最好是选择有仿制经验的,有利于扩大产量。当然,仅限于手动步枪,半自动步枪根本还没有成熟,也不是中国能玩得起的。
三八式步枪以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仿造较多,其他兵工厂如广东兵工厂、巩县兵工厂等主要仿造的都是毛瑟98系列。其他诸多步枪几乎都没有仿制经验,如果另起炉灶需要时间,不能满足国军急切的装备需求。在保证性能不落后的前提下,自然要选择对兵工设备工艺调整量最小,对后勤供应体系变化最小的步枪,所以制式步枪选择毛瑟98系列中的一种是最佳方案。国民政府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具体选型上却出了偏差。

(2)长枪管和短枪管的差异
毛瑟98系列在欧洲有G98(最初型号)、98a、98b、1924标准型、FN 1930和98K等,国内仿制品有元年式、四年式、辽十三式、巩造98式和中正式等。按枪管的长短又可分为长枪管和短枪管两大类,G98、98b、元年式、四年式、辽十三式、巩造98式均为长枪管;98a、1924标准型、FN 1930、98K、中正式则为短枪管。三八式步枪则是典型的长枪管。
相对而言,长管步枪的年代早一些,枪管长度在750mm左右;短管步枪的年代晚一些;枪管长度在600mm左右的步枪。短管步枪是进入二十世纪后的战争形式变化和技术发展的产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陆战的主要形式是野战环境之下的大规模运动战。比较长的步枪有利于士兵在开阔地上击中距离更远的敌人,在白刃拼刺时也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因此各国步兵装备的步枪普遍比较长。到了一战时期,阵地战取代野战成为主流的陆战形式。长管步枪拥有750mm的枪管和最大射程远至2km之外的表尺,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击中极远距离的目标,但是在这个距离上击中在战壕中只露出头和手臂的敌人的概率极小。同时较长的枪身也造成了在战壕里活动不太方便。
同时,进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军队机械化程度日益提升。重武器和装甲车辆的装备数量的增加强化了远距离火力打击能力,步兵交战的距离则缩短到不超过400m,不再需要靠长枪管来保证远距离的精确射击。同时乘车作战的模式也开始普遍,较长的枪身不便于随车携带。
基于上述的两个原因,较长的枪身变得弊大于利。因此各国纷纷将原来的长管步枪换成了短管步枪。
抗战前,国民政府最终选择了短管步枪,即基于1924标准型的中正式步枪作为国军的制式步枪。从表面看,似乎是跟上了发达国家步枪更新的潮流,但仔细研究之下,事实却并非如此。
问题的根源还是在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平,无法提供足够的重武器以保证远距离火力打击,弹药补给能力也非常薄弱,无法保证火力的持续性,机械化更是空谈。所以中国战场的陆战形式事实上还停留在一战之前的水平上,总体上双方决定胜负的仍然是步兵集群在野战战场上的对决。这种客观环境决定了长管步枪才更符合中国战场的需求:一是瞄准基线长,射击精确度高;二是枪管长使火药燃烧充分,降低了枪口焰,提高了士兵隐蔽和生存能力;三是有利于白刃战。
国民政府和国军的相关负责人没有仔细考量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平,高估了国军炮兵和装甲兵发展速度,高估了国军的弹药补给能力,对于白刃战在迫在眉睫的中日战争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超前地采用了中正式步枪作为制式步枪。中正式步枪由于枪身短,拼刺能力较弱,于是不得不配备了很长的刺刀。即便如此,中正式安上刺刀后仍然比安了刺刀的三八式短一截;而刺刀太长外加制造工艺不过关,又极易变形和损坏。结果是既在火力上处于劣势,又在白刃战也处于劣势。

(3)长枪管毛瑟步枪适合中国战场的需要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抗战时期中国军队采用长管步枪才是符合国情的选择。在当时国内已经有的长枪管毛瑟98系列仿制品中,有元年式、四年式、辽十三式、巩造98式。元年式和四年式同出一脉,是民国初年的仿制品,元年式最初采用6.8mm口径,后来改为7.92mm口径就变成了四年式,两者都使用圆头弹,规格较老。辽十三式量产于1924年,为奉天兵工厂所造,和国内其他毛瑟步枪仿制品有所不同,可以说是毛瑟和三八式的混合体。巩造98式量产于1933年,为巩县兵工厂所造,是在G98的基础上参照辽十三式的图纸改进而来,采用尖头弹,规格相对较新。
综合比较下来,以巩造98式为基础,并且在口径上做改进,使用7×57mm毛瑟步枪弹,成为一支全新的制式步枪(姑且称之为巩造新98式)。这样,从子弹杀伤力看,新枪要超过三八式;从使用角度来看,新枪的后坐力较小,便于精确射击和士兵训练;从白刃拼刺能力看,新枪不次于三八式。在中国军队应该以巩造98式为基础,缺乏重武器的情况下,该新枪作为中国士兵手中最基本的轻武器,性能超过了日军,将成为抗战的有利保障。

(4)备选方案
对应步枪弹的备选方案,如果步枪弹用的6.5×50mm有坂弹,则制式步枪干脆就用三八式。实际上,三八式是一支不错的步枪,绝不是某些无脑写手笔下的废物。该枪除了枪身长,后坐力小带来的好处,还有一些独创之处。
比如它的防尘盖,不仅是该枪的标志性符号,也是该枪最大的亮点。安装防尘盖,能够有效地阻止泥沙、灰尘进入枪机,减少了在尘土飞扬的战场上发生故障的概率,很有实战价值,也使全枪的外观显得干净利落。安装这么一个盖子,工艺要求并不复杂,生产成本也并不昂贵,可谓是以小的代价完成了大的贡献。其它比如它的枪机、保险机、瞄准装置、枪托,都有其特点。
所以除了杀伤力稍弱一些,三八式其实还是很适合在中国战场使用的,国内也有丰富的仿造经验,可以作为备选制式步枪。



(三)机枪
机枪是步兵最基本的火力支援武器。最初的机枪都是重机枪,轻机枪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通用机枪则要到在20世纪30年代才被德国首先装备。
民国时期各路军阀最初装备的机枪都是重机枪;轻机枪起初数量很少,直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才开始大量装备;通用机枪更是在1949年前都不曾出现在中国。网上的军事玄幻小说中,动不动拿MG34、MG42装备国军,根本不考虑当时的中国是否造得出、玩得起这种武器。MG34的确先进,但工艺复杂,以中国当时的工业水平,制造难度极大,比如为保障高射速所需的金属弹链就造不出来。所以在机枪的选择上,不能好高骛远,还是老老实实按照重机枪和轻机枪分别装备。

1. 重机枪
重机枪最初由英籍美国人马克沁发明。重机枪可分为两类,水冷式和气冷式,在30年代之前,世界上的重机枪主要分为三大体系。德国马克沁MG08,苏俄马克西姆M1910,英国维克斯都是从马克沁机枪发展而来,为水冷式。法国哈奇开斯重机枪开了气冷式重机枪的先河,日本的明治三十八年式,大正三年式都仿自哈奇开斯。美国则采用勃朗宁式重机枪,M1917为水冷式,M1919为气冷式。历史上的中国主要仿制了其中两种,仿德国马克沁MG08的民二四式和仿美国勃朗宁M1917的三十节,其他类型都比较少。
到了30年代中后期及二战期间,新出现的捷克ZB-53,意大利布雷达M37,日本九二式,苏俄郭留诺夫SG-43等重机枪,都是气冷式,反映了气冷式取代水冷式的趋势。
水冷式重机枪只要水没有蒸发完,就能维持枪管的温度不超过100度,所以持续射击能力强,对枪管钢材和加工的要求较低。缺点是重量较大,移动不方便;射击过程中会蒸发水汽,容易暴露位置;一旦缺水或水筒被打坏,就无法使用。
气冷式在射击过程中会没有水汽产生,不容易暴露位置;使用不受水的限制。缺点是枪管升温快,需要经常停顿冷却或更换枪管,持续射击能力差,对枪管钢材和加工的要求较高。最初的气冷式重机枪如法国哈奇开斯,日本明治三十八年式的重量和水冷式差不多,因此优势不明显。但后来出现的美国勃朗宁M1919A4,捷克ZB-53,意大利布雷达M37,苏俄郭留诺夫SG-43的重量都大为减轻,逐步取代了本国的水冷式重机枪。
原因在于现代战争的火力打击能力增强,重机枪长时间保持在一个阵地容易被迫击炮、无后坐力炮等火力消灭;重型武器的增加降低了部队对重机枪的依赖;战术的进步也要求机枪火力能伴随步兵行进。其持续射击能力强的优点变得多余,而其重量较大,移动不方便,受水限制的缺点凸显出来。所以气冷式取代水冷式是大势所趋,后来的通用机枪则完全是气冷式的天下了。
虽然世界趋势如此,但中国的情况却有其特殊性。第一,30年代之前,中国的冶金工业极为薄弱,难以保证气冷式重机枪对钢材和工艺的要求;第二,由于缺乏重型武器和机枪数量不足,战斗中非常需要重机枪能持续射击提供火力支援。所以在中国战场,至少是抗战前期,水冷式更符合兵工生产和实战的需要。因此在30年代,仿制德国马克沁MG08的确是重机枪的最优选择。当然,最好是把口径改成7mm,使用前面说的7×57mm毛瑟步枪弹,做到步机枪弹药统一。
当然,到了抗战后期,可以考虑仿制气冷式重机枪,比如美国勃朗宁M1919A4或苏俄郭留诺夫SG-43,也可以研究把马克沁改成气冷式。(这是可行的,历史上联勤部二十一兵工厂1945年开始研究将水冷式马克沁改成气冷式,于1947年成功造出样枪)。

2. 轻机枪
世界上最早的轻机枪是1905年问世的丹麦麦德森轻机枪。由于轻机枪重量轻,能伴随步兵快速机动,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大量装备各国军队。中国很早就进口并仿制过轻机枪,如丹麦麦德森、法国哈奇开斯M1909、法国绍沙M1915、日本大正十一年式(就是歪把子),但这些轻机枪年代较早,性能不佳,因此装备和仿制数量都很少,不成规模。
直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才开始大量装备并仿制轻机枪。仿制品最多的是捷克ZB26(著名的捷克式),其次为瑞士启拉利。抗战前进口但没有仿制过的有法国哈奇开斯M1922、比利时勃朗宁FN1930、芬兰拉提M26和德国MG13。抗战中进口或援助的有苏俄捷格加廖夫DP、美国勃朗宁M1918和加拿大勃然式。
除去早期的轻机枪,上面列举的轻机枪中,除了加拿大勃然式,在30年代前期都已经面世。大部分轻机枪有其优点,但缺点也比较明显,比如,瑞士启拉利结构最简单,制造最容易,但精度较差;芬兰拉提M26精度很好,但零件太精密,加工难度较大;捷格加廖夫DP弹容量较多,但弹盘的故障率较高,全枪重量和尺寸都偏大,携带不变,等等。而捷克ZB26和比利时勃朗宁FN1930的精度、杀伤力、工艺性、可靠性等指标比较平衡,综合性能更好。
捷克ZB26和比利时勃朗宁FN1930相比有个优势,就是能够快速更换枪管,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创造。气冷式重机枪可以通过采用重枪管加大热容量,开散热孔的方式来延缓升温,而轻机枪为了控制重量很难采用重枪管。射击一段时间后枪管发烫,就必须停下来等待冷却,否则不但子弹失去准确性,还会影响枪管寿命。能够快速更换枪管,就可以保持火力的连续性,在战场上好处是巨大的。捷克ZB26开创了先河,在其之后的轻机枪纷纷添加了该项功能。再加上捷克式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历史上中国军队选择捷克式作为制式轻机枪应该说是个明智的选择。
然而捷克式也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弹匣置于枪身上方。这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其瞄准装置只能采用偏出枪体的瞄准方式,虽然并不影响射击的精确性,但是影响了射手的视线;二是整支枪的重心相对偏高,造成枪容易倾斜,转动射击左右方向时也不好控制枪身。而比利时勃朗宁FN1930的弹匣在枪身下方,就没有这两个问题。
那么,有没有一种轻机枪,结合了捷克ZB26和比利时勃朗宁FN1930两者的优点呢?有的,那就是比利时勃朗宁FN D型,它是勃朗宁系列中的最新、最先进的改进型,定型于1932年,具备快速更换枪管的能力。(“D”这个字母来自法语“Demontable”——意思是“可拆卸”。)它的基本弹匣容量和ZB26一样为20发,有些偏少,但是弹匣在枪身下方,所以还有改用大容量弹匣或者弹鼓的潜力。
比利时勃朗宁FN D型的各项指标都很出色,综合性能一流,制造也不比捷克式复杂,非常适合当时的中国。而且中国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才仿制捷克式,还没有形成大规模,选择一种新型号并不会影响原有的兵工生产和后勤保障体系。中国军队应该选择比利时勃朗宁FN D型作为制式轻机枪,并和重机枪一样,把口径改成7mm,使用7×57mm毛瑟步枪弹,做到步机枪弹药统一。

3. 备选方案
备选方案就很简单,和历史上的做法一样,直接使用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和捷克ZB26式轻机枪,它们的优缺点在前面已经叙述过,不再重复。轻重机枪的口径都不需要更改,直接用7.92×57mm毛瑟弹。虽然捷克式轻机枪不如比利时勃朗宁FN D型,但胜在仿制经验丰富一些,对工业生产能力的要求低。



(四)手枪和冲锋枪
1. 手枪
民国前期中国进口的手枪五花八门,品种繁多,仿制也不少。总体来说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左轮枪;一类是大名鼎鼎的毛瑟军用手枪,俗称盒子炮;剩下的就是各种半自动手枪,俗称“撸子”。其中左轮枪问世年代最早,明显已经不适合现代战争,不用考虑。
中国在20世纪前半期最流行的手枪莫过于盒子炮,诞生于1896年的德国毛瑟兵工厂,历史上中国曾大量进口并仿制。盒子炮在出生地欧洲并不受重视,没有一个国家把它列为制式武器。因为它结构复杂,价格比一般的手枪高几倍,重量和尺寸也大;和步枪冲锋枪相比威力又过小;显得高不成低不就。
它在中国的流行其实是因为民国初年连年内战,国际联盟对中国实行了长达十年的“武器禁运”,步枪和冲锋枪都不能合法地进口,而各类手枪却不在受禁之列,可以堂而皇之地大量进口。盒子炮的枪管长,弹容量大,因此射程、精度和火力持续性都超过了普通手枪,能适应多种场合。它在中国其实是作为冲锋枪的简化版替代品来使用,以补充中国各路军阀步枪冲锋枪数量的不足。民国初年的军阀战争烈度都不大,盒子炮恰好能发挥其长处,风骚一时。
但替代品就是替代品,各方面的性能毕竟不能和正规的冲锋枪相提并论。到了抗日战场,正面战场的战争烈度大大增强,盒子炮这种替代品是不能满足战术需要的,近战火力还是应该以正规的冲锋枪为主。历史上,无论是国共双方的军队,随着冲锋枪数量的增加,盒子炮逐渐被淘汰就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与其生产盒子炮,还不如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多生产一些冲锋枪。当然,在敌后的游击战中,盒子炮还是能发挥很大作用的。
手枪的选择,则应真正回到其自卫武器的定位。在民国早年的各种半自动手枪中,以勃朗宁系列手枪最受青睐,有“一枪二马三花口”的说法,指的是M1900(枪牌撸子)、M1903(马牌撸子)、M1910(花口撸子)。不过这是指它们问世的时间顺序,而不是性能排列。从性能看,以M1903最佳,M1910次之,M1900最差。这些早期的勃朗宁手枪发射的子弹威力不足,弹容量也小,只能用于自卫,在其它战术领域如侦察,渗透等方面的使用则有缺陷,多用性差一些。
后来的勃朗宁M1911采用0.45英寸(11.43mm)柯尔特手枪弹,威力强大,停止作用好,美军特种部队至今仍在使用,但它的后坐力较大,不适合中国人的体格。最后出现的勃朗宁M1935式手枪,采用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弹容量大,达到13发,性能也极为出色,后坐力适中。总体来看,勃朗宁M1935式手枪是制式手枪的最佳选择。

2. 冲锋枪
冲锋枪诞生于一战,但在一战到二战之间的这个时期发展缓慢。大量优秀的冲锋枪是在30年代末和二战期间诞生的,比如德国MP 38/40、意大利伯莱塔M38、英国斯登、苏俄波波沙、美国M3等。在30年代前期,可选择仿制的冲锋种类不多,无非是德国MP18、美国汤姆森和芬兰索米。其中性能以芬兰索米最佳,但其加工过于精密,仿制难度和成本较高;美国汤姆森重量偏大,结构复杂,同样不利于大量生产;只有德国MP18,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中国这样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
MP18伯格曼冲锋枪,由于枪管上有多空散热套,在中国被形象地称为“花机关”。它只有30几个零件,零件也并不精密,不需要高精度的加工工具,即使零件出现少许误差,也不会影响射击的精度和稳定性。历史上,中国不少兵工厂如上海、金陵、广东、巩县等都曾经仿制过,可见其结构之简单,工艺之普通。
MP18的性能相当不错,坚固耐用,射击精度较好,易于操作和维护。在一战中,MP18参战不过几个月,就取得了很好的战果。在德军投降以后,英法立即下令,德军未来都不得继续研究和装备MP18冲锋枪,可见其对英法军队打击之大。因此中国应采用MP18冲锋枪作为制式冲锋枪,加强近战火力和战术灵活性。


3. 手枪弹
大多数国家的手枪和冲锋枪用同一种子弹。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比较流行的手枪弹主要有: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7.65/9mm勃朗宁手枪弹,0.45英寸(11.43mm)柯尔特手枪弹,7.63mm毛瑟手枪弹。
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尺寸适中,威力大,精度佳,停止作用好。勃朗宁手枪弹的优点是精度好,后坐力小,容易控制,缺点是军用威力不足。0.45英寸柯尔特手枪弹的优点是威力最大,停止作用最好,缺点是后坐力大,不容易控制,子弹体积也大,携弹量少。7.63mm毛瑟手枪弹的优点是初速高,射程远,侵彻力强,精度良好,缺点是弹头口径小,质量小,近距离容易穿透,停止作用差。
从现代的眼光看,0.45英寸柯尔特手枪弹威力最大,停止作用最好,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性能最平衡。所以帕拉贝鲁姆弹和柯尔特弹在21世纪继续流行,尤其是帕拉贝鲁姆弹已成为世界通用标准弹,使用最广泛,装备数量最多。而另外两种手枪弹则已经逐渐消失,是有道理的。
在中国,大部分盒子炮和部分的MP18伯格曼冲锋枪都使用7.63mm毛瑟手枪弹,这是中国使用量最多的手枪弹。勃朗宁M1935手枪,小部分盒子炮和部分MP18伯格曼冲锋枪使用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勃朗宁M1903和M1910使用的是7.65mm或9mm勃朗宁手枪弹。勃朗宁M1911手枪和汤姆森冲锋枪使用0.45英寸(11.43mm)柯尔特手枪弹。
根据上面对各种手枪弹的性能分析,再考虑到已经选定勃朗宁M1935手枪和MP18伯格曼冲锋枪作为制式手枪和冲锋枪,那么抗战前的中国以选择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作为制式手枪弹就顺理成章了。

4. 备选方案
手枪方面,分为战斗手枪和自卫手枪两种制式。考虑到毛瑟军用手枪在中国的使用和仿制经验都比较丰富,直接作为战斗手枪,配备基层军官、警卫人员、侦察分队和二线战斗人员等。中高级军官则另外配备合适的自卫手枪,在民国前期的自卫手枪中,以发射9mm勃朗宁手枪弹的M1903(马牌撸子)性能最佳。好在中高级军官配枪数量很少,增加一种制式对后勤的影响可以忽略。
备选方案的冲锋枪制式不变,仍是MP18伯格曼。但是枪弹使用7.63mm毛瑟手枪弹,和盒子炮保持一致。



(五)轻型火炮(迫击炮和山炮)
1. 迫击炮
迫击炮自问世以来,一直是支援和伴随步兵作战的一种有效的压制兵器。它的射角大,弹道弯曲,特别适合于用来对付遮蔽物后方的目标;操作简单,装弹容易,射速很高(20~30发/分),火力猛;质量轻,体积小,中小口径迫击炮可以人背马驮,打了就跑,能快速转移阵地,机动性强。
对于当时缺乏重武器的中国军队来说,迫击炮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武器。最为关键的是,迫击炮的技术难度和成本都比其他火炮低得多,易于大规模生产。一般火炮身管要承受很大的膛压,需要高品质的钢材,加工要求也很高,这对30年代的中国工业水平是个很大的障碍,难以大规模制造。迫击炮则不同,由于膛压低,只需要普通的无缝钢管就可以制造,非常适合中国国情,可以迅速扩大产量。
历史上,中国早在20年代就有仿制迫击炮的经验,但在抗战前对迫击炮的战术作用认识不足,制造和装备数量并不多。开战后吃了日军掷弹筒不少亏后,才加大了迫击炮的产量。如果能够早日仿制比较先进的迫击炮,并大量装备,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30年代最为出色的迫击炮莫过于法国布兰德60mm和81mm迫击炮,中国应当以此为基础,发展60mm、82mm、120mm三个级别的口径。
在抗战之初,60mm小口径装备到营,82mm中口径装备装备到团,120mm大口径装备到师,形成梯次火力。随着产量的扩大,可以考虑把60mm口径装备到连,82mm装备到营,120mm装备到团,逐级下放,进一步增强步兵伴随火力。

2. 山炮
山炮其实是轻型榴弹炮,它通常可以分解后由马驮载,或者直接由马拖拽,特别适合山地作战,因此才冠名为山炮。20世纪30年代,世界主流山炮一般都为75mm口径,重量都在1000kg之内。
山炮的技术难度不算高,中国从清末开始就有山炮的仿制经验。清末江南制造局于1905年仿制德国克虏伯14倍径75mm山炮,称沪造克式75mm山炮。汉阳兵工厂于1921年,太原兵工厂于1924年,奉天兵工厂于1925年,分别仿制日本四一式75mm山炮成功,称汉10年式、晋13年式、辽14年式75mm山炮,其中以太原兵工厂产量最大。可见,国内的兵工企业有制造山炮的能力。因此在进口先进山炮的同时,也要积极加以仿制,争取早日实现国产化。
历史上,中国进口了一批瑞典博福斯M1930式75mm山炮,属于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山炮之列,重量约700多kg,射程超过9km,精度极佳。相比之下,国内仿制量最大的日本四一式山炮设计年代较早,虽然重量较轻,不到600kg,但射程也较短,约6km多,总体性能不如博福斯山炮。和博福斯山炮性能相近的其他75mm山炮有法国施耐德M1923式、捷克斯柯达M1928式和美国M1A1(又称M116)。
一战之后,为了规避《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把一些军事工业转移到邻国去发展,德国克虏伯军火工业就收购了瑞典博福斯兵工厂部分股权,并开展合作研究。在中德军事合作的前提下,取得博福斯山炮的技术相对于其他国家可能性大一些。因此采用博福斯M1930式75mm山炮作为制式山炮是最佳选择。

3. 其它支援火力
掷弹筒和九二式步兵炮是日军特有的武器,曾经在中国战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们退出历史舞台的速度又很快,二战后就再也没有其它国家使用过类似武器。从性能上说,它们都不如迫击炮,它们的作用只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战场,也和日军最初对迫击炮不重视有关。
从原理上来说,掷弹筒就是一门超轻型的迫击炮。它的优点是重量很轻,可以单兵携带,隐蔽性很。它的缺点一是没有迫击炮的瞄准具,精度不足,所以必须经过长时间训练才能掌握好使用技能;二是杀伤力和射程也远不如60mm口径的迫击炮。
日军可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资源给士兵来训练使用这种单兵武器,中国却没有这个条件。有限的兵工资源只能优先满足更有效的武器,除了小口径迫击炮,还应该生产枪榴弹筒来加强一线步兵的支援火力。
枪榴弹筒杀伤力和掷弹筒相似,但可以依托步枪来瞄准和发射,精度相对较高,训练也更简单。二战后,掷弹筒迅速淘汰,枪榴弹筒却逐渐演化为枪榴弹发射器,继续装备一线步兵,就很能说明两者谁更有生命力。
步兵炮诞生于一战,二战后就趋于消亡,生命周期十分短暂。这种武器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同时曲射和直射,但两方面的性能都比较平庸。以日军九二式步兵炮为例,口径为70mm,重量却达200kg;80mm级别的迫击炮威力射程和它差不多,射速更快,重量却只有60kg左右,而结构更是简单多了。造一门九二步兵炮的资源投入完全能够造好几门82mm迫击炮,所以用于曲射武器,中口径迫击炮远胜过步兵炮。
步兵炮超过迫击炮的地方在于它的直瞄射击能力。但由于炮弹初速太低,才200m/s,进攻作战中只能对付轻型野战工事,也就是木土工事和较薄弱的砖石工事,真正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它是打不掉的;防御战中,反装甲能力则更弱。直射武器,与其使用步兵炮,不如多装备一些反坦克炮,无论在进攻还是防御战中,能起的作用更大。
总体看来,步兵炮的曲射费效比不如迫击炮,直射费效比不如反坦克炮。九二步兵炮在中国战场大放异彩大紫,只因为中国军队的迫击炮和反坦克炮数量实在太少,没有办法压制它;而到了太平洋战场,在美军的迫击炮和反坦克炮群面前,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反过来对于国军来说,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应该优先装备迫击炮和反坦克炮。
综上所述,掷弹筒和步兵炮都不适合作为国军的制式武器,枪榴弹筒则应该作为一种制式武器装备一线步兵。



(六)重型火炮(野炮和榴弹炮)
重型火炮的远程火力打击对现代战争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重炮”和欧洲战场的“重炮”概念完全不同。欧洲师一级的标准支援火炮大多是75mm野炮和105mm(或100mm)榴弹炮,比如比利时、罗马尼亚军队;德国、法国等军事强国的精锐部队则是105mm榴弹炮和150mm(或155mm)榴弹炮。日本陆军在抗战初期,一个师团的炮兵联队或是装备36门75mm山炮和75mm野炮(驮马制),或是装备36门75mm野炮和120mm榴弹炮野炮(挽马制),火力比欧洲陆军要差一些。无论是欧洲还是日本,105mm及以上级别的加农炮、150mm及以上级别的榴弹炮才算是重炮,一般都编组成独立的重炮部队。而对重武器缺乏的中国军队来说,75mm以上口径的野炮、榴弹炮就已经算是“重炮”了。
抗日战争的烈度虽然和欧洲战场相比远远不如,但一定程度的重炮支援还是很有必要的。博福斯75mm山炮的性能虽然优秀,但9km的射程毕竟有限,是无法承担远距离火力支援任务的,中国战场的重炮至少也要保证10km以上的射程。
20世纪30年代有好几种比较优秀的150~155mm口径的榴弹炮问世,包括德国莱茵金属s. FH 18式,捷克斯柯达M1934式,瑞典博福斯M31式,日本九六式等。前三者性能类似,重量都达到5吨以上;日本九六式的重量稍轻,为4吨多,但射程也近一些。历史上国民政府在德国顾问的建议下,采购了48门s. FH 18式150mm榴弹炮,编成两个炮兵团。它们的威力大、精度好,在抗战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客观地说,150mm口径的重炮并不适合当时的中国战场环境。
这个重量级别的火炮通常需要用汽车拖拽,用马拉的效率很低。在欧洲,依托发达的公路网,可以方便地实现机动。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道路状况非常差,特别是山区和水网地带,可供汽车行驶的道路极少,重炮机动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时,中国空军的实力处于绝对弱势,战场的制空权将迅速丧失,炮兵一旦开火,就会处于日军航空兵打击的威胁之下,转移阵地不便大大降低了重炮的生存性。因此,s. FH 18式150mm榴弹炮在中国实际发挥的作用远没有预想的大,很多情况是需要火力支援的地方去不了,到了地方也不敢随时开炮。更何况150mm榴弹炮的价格极为昂贵,性价比并不高。
所以,中国的“重炮”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便于机动,重量不宜超过2吨。这样在路况较好时就用汽车拖拽,路况不佳时用马拉也很方便,机动性大大提高,既能扩大火炮的使用地域,也增强了火炮的生存能力。历史上淞沪会战后期国军撤退时,由于一座公路桥被工兵布雷,炮10团的汽车无法通过,不得已只能把部分150mm榴弹炮推入河中抛弃。如果是2吨以内的火炮,也许就能选择小路用马拉过河,或者用船运过河,避免装备损失。
考察当时先进火炮的技术指标,抗战前的中国应选择75mm口径(或接近)的野炮和105mm口径(或接近)的榴弹炮,才能同时满足重量2吨内和射程10km以上的要求。而且价格肯定比150mm榴弹炮便宜,同样的预算可以多买一些。这些重炮应以团为单位,编组成独立的预备炮兵部队,由战区一级的指挥部掌握,根据需要加强到重点战场提供火力支援。75mm野炮射速较高,105mm榴弹炮炮弹威力较大,两者配合使用相得益彰。
在具体型号方面,应选择德国le. FK 16式75mm野炮和le. FH 18式105mm榴弹炮,前者重量约1.5吨,后者重量约1.9吨,两者射程都超过10km,达到了12km左右。优先选择德国的火炮是考虑了30年代中德军事合作的背景,可以取得贷款并以矿产还贷,比较优惠。其他国家也有性能类似的火炮,比如法国施耐德M1927式85mm野炮和M1934式105mm榴弹炮,捷克斯柯达vz30系列的76.5mm野炮和100mm榴弹炮等。但这些火炮都需要现款支付,财政负担较大,不如德国炮经济。
进口75mm野炮和105mm榴弹炮对中国的兵工生产也有积极的作用。因为它们的仿制难度比150mm榴弹炮小得多,炮弹制造难度也比150mm炮弹容易,能够从一个较低的起点出发,逐步提升,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程度。
le. FK 16式75mm野炮和le. FH 18式105mm榴弹炮对抗日军各师团的队属炮兵绰绰有余,但比日军的独立重炮部队装备的新式大口径榴弹炮和加农炮还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日军的加农炮,如92式105mm加农炮和89式150mm加农炮,96式150mm重加农炮等,性能都很优秀,射程远远超过s. FH 18式150mm榴弹炮。这是当年的中国军队怎么也无法抗衡的先进武器。
所以中国军队必须放弃和日军新式火炮的正面对抗,把预备炮兵的作用定位在能够压制日军师团队属炮兵就行了。好在日军新式火炮数量并不多,而且重量都比较大,受道路条件限制,转移阵地比较费时。完全可以利用le. FK 16式和le. FH 18式实施打了就跑的机动战术,制造重点战场的局部优势,取得良好的战果。



(七)反坦克和防空武器
在抗战中,日军的飞机和坦克对于中国军队的威胁非常之大。尤其是在战争初期,作战地域处于中国东部平原地带,对日军的飞机和坦克发挥作用有利。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空军和装甲部队需要长期而且巨大的投入,包括装备采购,人员培训,机场建设,后勤保障等等。以当时中国的国力而言,想在短期内建立全面超过日本的空军和装甲部队是力不从心的,只能维持少数精干的空军和装甲部队,用于一些重点战场。
形势决定了中国军队对日军的飞机和坦克将长期处于防御状态。因此,引进一批有效的防空和反坦克武器,不失为成本比较低廉,见效比较快的对抗手段。

1. 反坦克炮
日军的坦克都不重,普遍装甲薄弱,所以一般37mm以上的反坦克炮都能对付。考察30年代前期的反坦克炮,可选择的反坦克炮有德国Pak36式37mm反坦克炮,瑞典博福斯37mm反坦克炮,捷克斯柯达vz34式37mm反坦克炮,比利时M1931式47mm反坦克炮,奥地利百禄Bohler 式47mm反坦克炮。
这些炮的性能相差不是很大。威力以比利时的47mm反坦克炮最大,但重量也最重,超过500kg。其它炮都在450kg以下。
奥地利百禄Bohler式47mm反坦克炮的重量很轻,不超过350kg左右,机动性极好。它最大的特点是射角很高,其它反坦克炮的仰角只有约20度,它的仰角则达到近60度。这样高的仰角使得百禄式反坦克炮可以作为轻型山炮提供火力支援,比一般的反坦克炮用途更广。而且47mm的口径可以发射比37mm口径重一倍的炮弹,杀伤力更有保证。
意大利的布雷达M1935式47mm反坦克炮其实就是百禄式,是从奥地利取得了许可证后生产的。意大利军队就把它同时用作反坦克炮和轻型山炮。对于缺乏武器的中国军队来说,有这样一种轻便而多用途的火炮实在是很经济的选择。

2. 反坦克枪
受限于财政状况,国军不可能采购大量的反坦克炮,所以需要更廉价的反坦克枪作为补充,装备一线步兵。30年代前期世界上的反坦克枪种类不多,只有德国毛瑟M1918式13.2mm反坦克枪和索罗通S18-100式20mm反坦克枪可以选择。其它在二战中有名的德国Pzb38反坦克枪,英国博伊斯反坦克枪,苏联PTRD 1941反坦克枪等都要在30年代末才出现。
从威力看,自然是索罗通S18-100式20mm反坦克枪更强,但是它的重量达到40多千克,不太适合中国士兵。德国毛瑟M1918式13.2mm反坦克枪不到20千克,价格更便宜,虽然穿甲能力差一些,但对日军的薄皮坦克还是很有效果的。
反坦克枪的威力远胜一般步枪,除了装甲目标外,也可以用来对付工事,车辆,火力点等目标。现代的反器材步枪就是从反坦克枪发展而来。

3. 高射炮
应该说,国民政府对防空作战是有一定的认识和准备的,也进口了一批高射炮,包括20mm小口径机关炮,和瑞典75mm、德国88mm的大口径高射炮。这种组合缺乏针对性,费效比不太高。
防空作战分为要地防空和野战防空。一般而言,大口径的高射炮重量大,射速慢,多为手动装填,射程远,针对高空目标,执行要地防空任务;中小口径的高射炮重量轻,射速快,多为自动装填,射程近,针对中低空目标,执行野战防空任务。在欧洲战场,飞机种类齐全,尤其是英美装备了大量战略轰炸机,因此大中小口径的高射炮都有必要装备,形成覆盖整个空域的火网。
而对国军来说,则不宜装备大口径高射炮。第一,在中国战场,日本陆海军航空兵的飞机虽然比中国先进,却比欧美强国落后许多,大型轰炸机很少,只有部分中型轰炸机,大部分是轻型的战斗机和攻击机。针对日军航空兵,大口径高射炮从技术角度来说性能显得浪费。第二,大口径高射炮价格昂贵,采购数量过少又不足以形成火网,战术效果打了折扣。第三,大口径高射炮重量比较大,移动不便,比如德国88mm高炮重达5吨,只能固定阵地,武器的利用率不高。因此国军应该以中口径的高射炮为主,辅以小口径的高射炮。
在二战中,性能最好的中口径高射炮无疑是瑞典博福斯40mm高射炮。无论是同盟国还是轴心国,都大量制造,广泛使用,将其视为标准防空武器。它的精度好,可靠性高;威力和射高均优于20mm轻型高炮,射速又高于75mm以上的重型高炮,能够有效对付中低空的目标;同时重量不超过2吨,具有较强的机动性。采用瑞典博福斯40mm高射炮作为制式中口径高射炮,编组成预备高炮部队,可以方便地调动到最需要的地方,执行要地防空任务,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至于师一级的野战防空,则采用20mm机关炮。历史上中国进口的20mm机关炮有瑞士厄利空、索罗通,意大利布雷达,丹麦麦德森四个类型,都是用15~20发的弹匣供弹,持续射击能力很差。应选择最新的厄利空20mm机关炮,采用60发或更大的弹鼓,提升持续射击能力。它的重量还不到300kg,完全可以由马匹驮载,跟上步兵的行进。除了防空,还能作为反坦克武器的补充,打击装甲目标。

4. 大口径机枪
由于财力有限,中国军队的高射炮数量不可能太多,一线步兵还需要一些更便宜,更轻便的武器来补充防空力量。大口径机枪一般都会设计成高平两用,既能对付空中目标,也能对付地面目标,而且重量也不大,是非常实用的武器。
30年代典型的大口径机枪主要有美国勃朗宁M2式12.7mm机枪和法国哈奇开斯13.2mm机枪。论性能,显然是美国勃朗宁M2式要领先很多。该枪大量装备美国军队,服役了近百年也不见落后,至今还活跃在世界各个战场,丝毫没有要退役的迹象,这是最好的证明。
有网友会说,30年代美国孤立主义盛行,对外实行武器禁运政策,无法采购M2大口径机枪。事实上,比利时FN公司和勃朗宁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从30年代开始就生产M2大口径机枪。中国可以从比利时进口该机枪,完全不受当时美国的限制。
因此,中国应选择勃朗宁M2式12.7mm大口径机枪,装备在团一级,不仅能作为轻型防空武器,也能作为一种反坦克武器使用。



(总结)
综上所述,抗战前的30年代,有两套制式武器配置方案,


1. 国军制式武器优化方案如下:
(有能力仿制的武器):
步枪弹:7mm毛瑟步枪弹
步枪:巩造98式(或G98)(长枪管,改用7mm毛瑟步枪弹)
重机枪:马克沁MG08(改用7mm毛瑟步枪弹)
轻机枪:比利时勃朗宁FN D(改用7mm毛瑟步枪弹)
手枪弹: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
冲锋枪:德国伯格曼MP18
手枪:勃朗宁M1935
枪榴弹筒:40mm,配属步枪
迫击炮:60mm,82mm,120mm
山炮:博福斯M1930式75mm山炮

(需要进口的武器):
野炮:德国le. FK 16式75mm野炮
榴弹炮:德国le. FH 18式105mm榴弹炮
反坦克炮:奥地利百禄B?hler式47mm反坦克炮
反坦克枪:德国毛瑟M1918式13.2mm反坦克枪
中口径高射炮:瑞典博福斯40mm高射炮
小口径高射炮:瑞士厄利空20mm高射炮
大口径机枪:勃朗宁M2式12.7mm机枪


2. 国军制式武器备选方案如下:
(有能力仿制的武器):
步枪弹:6.5mm有坂弹
步枪:三八式步枪
机枪弹:7.92mm毛瑟弹
重机枪:马克沁MG08
轻机枪:捷克ZB26
冲锋枪:德国伯格曼MP18(使用7.63mm毛瑟手枪弹)
战斗手枪:盒子炮(使用7.63mm毛瑟手枪弹)
自卫手枪:勃朗宁M1903(使用9mm勃朗宁手枪弹)
枪榴弹筒:40mm,配属步枪
迫击炮:60mm,82mm,120mm
山炮:博福斯M1930式75mm山炮

(需要进口的武器):
野炮:德国le. FK 16式75mm野炮
榴弹炮:德国le. FH 18式105mm榴弹炮
反坦克炮:奥地利百禄B?hler式47mm反坦克炮
反坦克枪:德国毛瑟M1918式13.2mm反坦克枪
中口径高射炮:瑞典博福斯40mm高射炮
小口径高射炮:瑞士厄利空20mm高射炮
大口径机枪:勃朗宁M2式12.7mm机枪


什么地方改了啊?
{:soso_e113:}网友又在拿现在的中央集权制中国的现实与理念往民国那时候套,当年的民国只是名义上的统一国家,各种事实上的军阀派系,所谓制式武器的讨论,还什么优化配置,根本就不现实。

请楼主记住,30年代的民国,那是一个国内政治环境类似现如今的阿富汗、利比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