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从这里开始有谁看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0:55:43
决战从这里开始有谁看过
自序
第一章 中国前途命运的较量/1
重庆谈判的来龙去脉/1
上党战役的有力配合/10
毛泽东的文化魅力/16
争取和平的最大努力/20

第二章 四平保卫战的战略检讨/30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30
挺进东北,抢占要地/33
决战四平街/38
四平之战的得失检讨/43

第三章 苏中战场的战略试战/48
南线战略计划的调整/48
苏中“七战七捷”/52
南线其他作战及其影响/55
内线作战方针的确立/57
苏中战役的基本经验/61

第四章 从鲁南到莱芜的战略性转变/63
两支野战军协同作战/63
鲁南战役与华东野战军的诞生/67
蒋介石“鲁南会战”及其破产/70
莱芜战役及其战略意义/76

第五章 打破敌人的重点进攻/80
放弃延安,争取主动/80
西北战场“三战三捷”/85
山东战场决战孟良崮/90
南部战线的战略性调整/99

第六章 挺进大别山的战略转折/104
出击外线转入反攻/104
强渡黄河首战鲁西南/107
千里跃进大别山/111
三路大军逐鹿中原/115
转入外线作战的战略目的/121

第七章 东北战场的战略造势/125
战略相持阶段的积极行动/125
夏季攻势夺取战略主动权/128
秋季攻势掌控战场主动权/132
冬季攻势陷敌于孤城死路/136

第八章 决战是这样造就的/14l
中原战场举行豫东战役/141
华北战场展开晋中决战/152
济南战役揭开战略决战的序幕/158

第九章 规模空前的大决战/170
辽沈战役前的战略态势及战略方针/171
首取锦州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179
乱中取胜一举围歼廖耀湘/186
攻克沈阳营口解放全东北/190
“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193
围歼黄百韬完成中间突破/198
再歼黄维合围杜聿明/203
全歼杜集团进抵长江北岸/210
“抑留傅作义集团于华北就地歼灭”/213
扫清外围强攻天津孤立北平城/221
兵不血刃进入北平解放全华北/226

第十章 对国民党军的最后一战/231
战略决战后的形势及渡江战役企图/231
打过长江去解放宁沪杭/235
对国民党军的最后一战/241

第十一章 解放战争几个战略问题的探讨/245
战争史的地位与作用/245
歼灭战及其效益问题/246
战略进攻的时机与方式/248
战略性战役与战略决战/249

第十二章 决战的本质及其规律/251
进攻和防御/252
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253
歼灭战与消耗战,速决战与持久战/254
决战就是决定性的作战/257
决战的概念与内涵/259
决战的基本属性/263
决战、会战、交战/265
决战艺术/268
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269
毛泽东决战思想的实质/270
“主力”的异化与决战的目的/273
结论/275
附:前人关于决战问题的论述/279
主要参考书目/288

值得入手吗?决战从这里开始有谁看过
自序
第一章 中国前途命运的较量/1
重庆谈判的来龙去脉/1
上党战役的有力配合/10
毛泽东的文化魅力/16
争取和平的最大努力/20

第二章 四平保卫战的战略检讨/30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30
挺进东北,抢占要地/33
决战四平街/38
四平之战的得失检讨/43

第三章 苏中战场的战略试战/48
南线战略计划的调整/48
苏中“七战七捷”/52
南线其他作战及其影响/55
内线作战方针的确立/57
苏中战役的基本经验/61

第四章 从鲁南到莱芜的战略性转变/63
两支野战军协同作战/63
鲁南战役与华东野战军的诞生/67
蒋介石“鲁南会战”及其破产/70
莱芜战役及其战略意义/76

第五章 打破敌人的重点进攻/80
放弃延安,争取主动/80
西北战场“三战三捷”/85
山东战场决战孟良崮/90
南部战线的战略性调整/99

第六章 挺进大别山的战略转折/104
出击外线转入反攻/104
强渡黄河首战鲁西南/107
千里跃进大别山/111
三路大军逐鹿中原/115
转入外线作战的战略目的/121

第七章 东北战场的战略造势/125
战略相持阶段的积极行动/125
夏季攻势夺取战略主动权/128
秋季攻势掌控战场主动权/132
冬季攻势陷敌于孤城死路/136

第八章 决战是这样造就的/14l
中原战场举行豫东战役/141
华北战场展开晋中决战/152
济南战役揭开战略决战的序幕/158

第九章 规模空前的大决战/170
辽沈战役前的战略态势及战略方针/171
首取锦州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179
乱中取胜一举围歼廖耀湘/186
攻克沈阳营口解放全东北/190
“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193
围歼黄百韬完成中间突破/198
再歼黄维合围杜聿明/203
全歼杜集团进抵长江北岸/210
“抑留傅作义集团于华北就地歼灭”/213
扫清外围强攻天津孤立北平城/221
兵不血刃进入北平解放全华北/226

第十章 对国民党军的最后一战/231
战略决战后的形势及渡江战役企图/231
打过长江去解放宁沪杭/235
对国民党军的最后一战/241

第十一章 解放战争几个战略问题的探讨/245
战争史的地位与作用/245
歼灭战及其效益问题/246
战略进攻的时机与方式/248
战略性战役与战略决战/249

第十二章 决战的本质及其规律/251
进攻和防御/252
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253
歼灭战与消耗战,速决战与持久战/254
决战就是决定性的作战/257
决战的概念与内涵/259
决战的基本属性/263
决战、会战、交战/265
决战艺术/268
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269
毛泽东决战思想的实质/270
“主力”的异化与决战的目的/273
结论/275
附:前人关于决战问题的论述/279
主要参考书目/288

值得入手吗?
下订单了。
看目录的确吸引人
等楼主的评测……
承认书名和目录确实不错,不过以目前我对国内出版物的理解,恐怕养分不会很大~~~~
书收到了,大概翻了一下。先说优点,每一章先简单介绍一下战役过程,然后分析战略,没有过多的军事术语。最后是决战的总结。浅显易懂,很适合初学都入手。然后说缺点。1战役过程太简单,如果能说一下双方指挥机构如果决策(尤其是情报工作的作用,为什么每次是是共军包围国军,而不是国军包围共军),双方将领如果见招拆招就更好了。2大部分都是我军的胜仗,少部分败仗也是一笔带过。给人感觉我军是从胜利走向胜利。战略上从来没有犯错。3败仗总结是我军轻敌,作者就不能直接说是某某部队司令员某某轻敌,让人知道是谁的错,板子要打在谁的屁股上,而不是每次打在我军的屁股上。4每次都是站在共军视角上分析,如果能站在国军视角上分析和反思就更好了。
结论,这本书适合一般爱好者入手,如果是精通解放战争的战史高手就不必买了。
作者对大别山的分析
转入外线作战的战略目的
我军在解放战争中的南线战场举行的挺进大别山,不是一次以攻城略地和寻求主力决战为目的的战略进攻,而是属于一种牵制性战略进攻。它以敌战略防御体系较为薄弱的大别山为出击方向,以直接威胁南京,武汉等统治中心为目标,达到调动敌在华东,中原,西北等战场上主力回援大别山之目的。然而,挺进大别山的目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并且透过这些目的,还能看出当初中央决策转入外线挺进大别山的诸多动因。
1转入外线作战,将战争引向国统区,实施战略进攻。。。。。。。。。
2援助中原5师,使其不被敌歼灭。。。。。。。。。。。
3开辟外线战场,使内外线相互配合,彻底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这一问题也可以达样理解:1947年5月份,山东战场是全国战争的重心和焦点,当时决策刘邓大军出击中原或许真是以帮助华野打破敌人重点进攻为目的。但是7月刘邓大军南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后,全国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转变。全国战局的重心由山东内线转到了中原外线。特别是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中央看到全国战局极其有利,决定将这一战略出击导向全面的战略进攻。于是,要求陈粟陈谢两军均配合刘邓作战,并受其统一指挥,共同以略中原。这是随着战略形势的转变而对战略目的的适时调整。使我之战略行动时时适应客观战略形势的需要,故能始终保持战略上的主动地位。这也正是刘伯承称之为“试探性的战略进攻”的深刻含义。
网友对大别山的分析 
kmt军丢掉大别山,基本就是放弃了在中国的中部地区竞逐天下的可能性。

kmt不要说打败tg,就是想南北朝都不可了。

而对于tg而言,跃进大别山就是绝妙手笔。
牺牲了刘邓的部队和装备,这是事实,给他们造成了一些困难,这是事实。

但是这些牺牲是无上价值的,是获得了极大回报的,是四两拨千斤的妙手。

以刘邓一军在大别山,则牵制了荆湖到下江的整个长江沿线,给敌人的指挥中枢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

稍微了解一点中国的地理就不难知道以下事实:

中国的地势条件整体从西往东、从北向南是降低趋势,主要江河和山脉都呈南北防线展开。而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在荆湖以上是秦岭,在荆湖以下,是淮河。

而秦-淮分界的中央,即是长江的主要支流汉水呈西北向东北方向汇入长江。

在汉水上游的襄樊(即古襄阳)以西即是秦岭的余脉荆山,隔汉水一水之遥的东面,则是大别山。

这一线就是中国天然的南北分界线。

而大别山脉,则就是在南北分界线上往南插入长江的一个钉子形状的连绵山区。

自古以来,南北对抗,南朝能控制住秦岭-汉水-淮河一线,就能用极少的兵力在上游塞住北方强敌南下的通道,然后在下游解放初大量兵力与敌人隔淮对峙,并利用汉水-长江-运河的水上运输体系进行机动防御。

而北朝只要能突破上游的交通孔道,则兵力直逼江路,南朝鲜有不败之理。

这就是所谓的”守江必守淮“的俗语的由来。


看跃进大别山,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看,不能从一个战区,一个部队的角度来看。

否则看起来是处处有困难,到处有牺牲。

你要从这只部队在这个地区的活动,撬动了敌人多大一块的力量,牵制了敌人多大的精力,废除了敌人与我形成南北对峙的地理条件,要从这些角度来看问题。

即使刘邓的部队打光了,打散了,只剩下当初十分之一不到的实力,他在大别山的存在,那就是能随时威胁江汉平原和黄淮平原,这只部队的行动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而为了遏制这样无限的可能性,KMT将付出多得多的代价来进行防御,背上更多的包袱。细小的包袱积累起来,最终将把敌人压垮。

战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所有的战略家都公认以下两个原则:

1、节约兵力

2、行动的自由



挺进大别山的意义,就和蒙元破襄樊的意义一样。对TG来说,最要紧的就是不能让KMT建立一个稳定的南北防线。而大别山就是中国中东部地区的要害,他隔开了湖北和安徽,使得湖北地区的要塞襄樊能和淮河形成一个连续的防线。

假如在这个地区驻扎一只部队,则整条依托秦岭汉水淮河的防线就无法形成,TG可以随意往KMT的心腹方向进击,牵扯拉跨KMT在这个地区组织防御的可能。逼迫KMT采用运动防御的方式来堵漏,而以KMT的运动能力,基本就是杯具。所以说,挺进大别山,是用一只部队做诱饵,换取了淮海战役歼敌80万的胜利。

绝对的以战略优势决定战术优势的妙笔。自古以来,很多人都想使这一手,但是都被南方政权给挡在大别山之外了,连蒙古人都没有在这里站住脚,而是被南宋彻底赶了出去。有且只有TG在这个地区站住脚了。

战略决定战术,只有先有战略,才能后有战术。指望依靠战术来反推战略的,基本都是失败的命运~~~自古以来的成功者,都是首先确立战略的优势以后,才进行战术的争夺。哪里有反过来的道理?

南北相争,谁能稳定控制住大别山-荆山-汉水一线,谁就能胜~

KMT在政治上失败,这是一个决定性的方面。但是,如果抛开政治,单独谈军事和军事地理的话,不难发现,KMT的军事部署出了很大问题。他们没有拼死阻挡住刘邓的部队进入大别山地区,这才是他们在军事局势上造成相当被动的根本原因。

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这是怎么分的?还是看地理!华中地区是中国的心腹,它的地理条件,就是一个“门”字,左边是连绵的鄂西山区,一直往南延伸到长江边上,夹江南下,并与湖南西面的湘西山区联成一线。这条道路上的要点,即在峡州,古称夷陵,也就是陆逊大败刘备的地方。而门字上面一横被切断了,这个断开的部分,就是襄樊所处的南阳盆地南出口,这个出口就是汉水!东有大别山,西有武当山荆山,山山相夹让开一条生路,这才是襄樊所在的地区。门字右半边,就是大别山的主体,把湖北与安徽分开,在古代就是京湖战区与淮西战区的天然分界线。对照地图看看,发现问题没有?

刘邓进入大别山,退则有高山为阻,出则有平原之利!而且想进攻江汉平原的话,则汉口以北处处有警,想进攻江淮平原的话,则合肥以南一马平川。从黄州附近沿江而下就是安庆,安庆渡江,大爷,那就是南京了啊!刘邓控制了大别山,就人为把中国战场分裂成两个独立的区域,一个是华中,一个是华东,使得华东华中很难调集资源互为应援,而KMT在南北对抗上的内线优势,则彻底转换为刘邓在大别山四处出击的内线优势了。如此白痴的战略感,连TM被骂了几百年的贾似道都不如。


战略不失策,那就要坚决执行战略决策。
但是KMT执行的力度不够,充分说明了他们对黄淮平原的重视更甚于大别山、荆山、铜柏山等湖北安徽交界地区。说穿了,还是对这个地区的战略没有一个有明确认识的规划。
自古以来,掌握了江汉平原和大别山,就能掌握黄淮平原。但是反过来不行,KMT就是没有意识到这个客观规律。
根本就是战略失策。

中野挺进大别山失败的话,KMT很有可能能依托传统上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建立起新的南北防线来。再想在黄淮平原上歼灭大数量的敌军,机会就会变得很小。解放战争将可能拖上很多年。

假如拖到了朝鲜战争爆发,那么很有可能会是一个南北分裂的局面。这种变化对KMT有利。

假如中野没有在大别山站稳脚跟的话,那KMT完全没有必要在黄淮平原部署重兵。

徐州是淮上重镇,但是他的战略地位,前提有二:
1、襄樊到荆山-大别山一线拿在手里,控制住三关通道。
2、黄河夺淮。

如此,徐州的战略地位才充分体现出来,否则,徐州没有必要一定拿在手里。当然,如果能拿在手里,那是更好,能挺住自然更好。但是就当时的局势而言,还是不拿在手里为好。

KMT控制大别山地区的话,则黄淮平原可以成为双方随意机动的战场,KMT可以利用长江作为后勤补给线,控制住江北诸城,然后依靠运河进行机动。如此,则我军发动大规模作战更没有优势了。

事实上,就是因为我军控制了大别山,所以徐州对KMT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因此必须放弃而南下。而KMT从徐州撤退,正好给我军造成了在运动中歼敌的机会,可以这么说,就是因为中野控制了大别山地区,使得以徐州为中心的防御圈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因为大别山地区直接威胁到南京。

所以才导致徐州集团的南撤,而我军则通过对徐州集团的机动打击,迫使KMT投入更大的力量来连续的援救,最后导致KMT在机动中被逐个歼灭。中野控制大别山,是淮海战役胜利的源头。

仔细想一想,如果KMT放弃徐州跑路成功,5-60万部队依托长江以合肥为中心左右排开,手拉手的严密防守的话,说实话,以TG的兵力和资源,再怎么能攻,局面也就这样了。

铁定是个南北对峙,假如这时候朝鲜战争爆发了,中国到现在大陆地区都是分裂的。

地理的困难,和人的抵抗所造成的困难,谁比较难?

记得住一点:
地理的困难总是相对容易克服的,因为地理的困难不会随时间而发生改变。而人的抵抗,总是比地理的困难难以克服。他们是个相对的关系。
汉尼拔每次总是选择难以克服的地形,来避开敌人的抵抗。
他翻越比利牛斯山,又翻过阿尔卑斯山,又越过巨大的沼泽。
他一次一次都在克服巨大的地理困难,而不去面对他当面的对手。
由此他获得了巨大的机动性,从而把他的对手玩弄于股掌之上。
这才是他几乎将罗马逼入绝境的奥秘所在。
斯巴达克司也是如此。他纵横意大利本土两次。反复进出山区,视艰难的地形于无物。
他不到绝对优势,绝不与对手作战。
难不难?
难,你难,敌人也难。

恺撒争夺希腊难不难?庞培征讨塞多留难不难?难,但是他们必须去做。

所以,难不难不是个问题,问题是你做不做。

不要谈什么难不难,只谈你做不做,很简单的事。

总是说中野怎么困难,没意义。


评价战略问题,很多人其实完全不知道自己谈的是啥东西。每一句话都是不同的标准。

他们的思路没错 ,因为付出就要直接获得,这是美国人的思路。也是比较主流的打法。

美国的战略学界,充斥着这种我付出10块,就要直接获得20块或者更多的的观点。

我付出了,我就要计算得到了多少。否则就是失败。这种战略观判断模式不是错,是完全正确的。

问题是还有一种战略思路。而太祖决策不是用美国人的那种付出获得型的思路。是中国的传统战略观和评价体系。

用比较现代一点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是英法学院派的战略思路。

这个思路就是,我付出多少,判断标准是你对应付出多少。我付出十块,你付出20块,我就胜了。

这就是付出代价型决策。

所以,和那些整条计较付出多少没获得什么的人谈这个是没意思的,因为对方根本不打算思考这个问题,只是批评。

用完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另外一个体系,自然是怎么看怎么错的。

我付出十万人的代价,你对抗我付出20万人也许你最后把我赶走了。但是你比我对付出十万人。反复进行的话,那么我可以依靠效率,用比你少的本钱打倒你。

挺进大别山,就是这种决策思维的产物。所以,用付出多大代价控制住没有的标准去评价,自然是失败。

付出多大代价,控制住没有,这个标准是另外一个体系的,即付出获得型。

我付出十万人的代价,但是获取了一个地区的控制权,让你无法控制这个地区。那么我的付出我认为值得,所以我赚了。至于你付出多少,我不管。我只管我要获得的地方。

但是,如果这个结果用付出代价型的评价方式来判断,肯定是亏。因为你付出十万人,没有逼迫对方付出超过你的代价,你赚个P?

谈战略问题,一定不能离开体系。

用一个体系的准则去衡量另一个,怎么评价都是错,你就会发现对方处处是错,到处都是各种不应该。

所以,一定要记住,在军事上,所有的战略体系都是正确的,但是所有的体系都有自己的前提条件和背景,所以一定要注意分析背景,而不是用不同战略体系的标准,来互相衡量,不是一个平台怎么衡量都会觉得对方是错。

分析挺进大别山,就要从付出代价型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才会发现奥秘所在,如果总是纠结付出多少人,损失多少装备,控制多少地方来判断,那是怎么都是错,怎么做都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