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为什么跳了,因为IT产业主流变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11:06
李开复,见过他的人,我想基本上会认为,他的style很主流,绝大多数人都接受他的气质和沟通方式:柔和,或者说圆滑;先进,但不激进;成功,但不咄咄逼人。尤其难得的是,作为一个IT行业的科学家,他非常有人文气质和社会责任感,他做事情非常有细节。凡此种种,真是再主流也没有了。

现在,有史以来最成功的IT产业的中国血统的打工者,无论是人文特质还是商业特质都非常主流的李开复先生跳槽了,你说这意味着什么?

互联网文化,把前IT主流文化的代表者——微软,给颠覆下去了,真正变成了主流文化。这是个偶然事件,但这是个风向标,代表一个历史趋势。

先回顾一下李开复的经历与业绩吧。李开复加入微软中国之前,微软是业内霸主,绝对的产业规则制定者,但是基本是个傲慢而极端蔑视中国市场的公司,尽管比尔盖茨来过30多次中国,但至少那时候作为专业记者的我,感觉是如此。比尔盖茨在中国找不到他的兴奋点。

李开复加入之后的微软中国,风格的改变,是由许多人见证的。科学家李开复建立了微软亚洲研究院,成功地聚集了许多软件业的精英人才,这些精英人才的成就,开始令微软管理层刮目想看。李开复还把他的影响力延伸到教育领域,比如他与北大校长对话中的个人魅力的成功展现,他为大学生写了很多文章,等等。他的社会责任感,使中国人开始改变对微软的印象,而另一方面,比尔盖茨在访问中国的时候,开始一次比一次友善,花更多的时间在中国寻找朋友而不是敌人,带来越来越丰厚的礼物,如开放源代码,越来越多地向中国人露出微笑。后来,40岁的微软开始有了中国裔的全球副总裁——不仅有李开复,还有李开复的继任者——张亚勤。

所以,李开复一直是我个人很尊敬的一位科学家。

而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李开复非凡的亲和力和真诚平等的待人态度,也非常值得尊敬。作为记者,很容易在商场中遇到2种人,一种人认为你很好蒙,侃侃而谈但不是什么交流,另一种人尊敬你跟你交流,但非常过度地谦卑。我得承认我是个很挑剔心眼很小的女人,这两种人都让我很不爽,让我觉得忒不真诚,所以后来我不怎么爱做记者这个职业了(世界上遇到真诚者最少的人大概就是记者们了)。而李开复则是一个真正有科学家气质的人。很早以前有一次我作为记者在一个很多人的新闻发布会上向李开复提问,我有3个问题,而主持人只让我提两个,会结束了,李开复说,还有个问题email给我吧。第二天他有一整天的演讲和活动,却在我发去问题的半小时内给了我非常详尽的回答。去年十二月,我在西雅图去微软拜会他,因为时间约在下午很早的时间,而我住的地方离微软很远,他会非常细心地想到请秘书先带我去微软的食堂吃点东西,东西不好吃,而且大概也就值5美元,但是它比花一个小时来表述微软业绩的演讲更能打动我这样的人。因为这样的细节,无关技巧。做人能够真诚至此,后面没有任何商业伏笔,我实在不能够再有什么挑剔了。

去了西雅图,我对微软这个企业有了更多的了解,那时候我就已经预料到,这位令人尊敬的科学家,在微软会遇到他个人的玻璃天花板,或者已经遇到了这个天花板,因为他身上已经有太多跟微软的企业文化冲突的东西,因为他,不仅是他,还有微软绝大多数的科学家,可能都已经丢失了一种非常宝贵的东西——激情。

所以,作为一个在IT行业浸淫了10年,从各个层面了解过这个产业的人,我个人的观点是,李开复这位主流人物的跳槽,其更深层的冲击意义在于:这个产业的主流和游戏规则制定者已经变了,如果需要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来使更多人更清晰地认识到这个变迁,那么李开复就是这个人。

是的,微软很努力,微软仍然拥有弘扬创新、以技术立本的企业文化,但是看看微软近年来对许多新技术的态度(除了msn,微软miss掉了所有互联网领域最伟大的机会),工程师们的心态,你就知道作为最优秀的前互联网时代的IT企业代表的微软,它的企业文化和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和被这种价值观所颠覆后的新秩序文化已经格格不入了,工程师们的创新热情受到多种制约,更多的人开始漠不关心新领域,企业新闻,和伟大的全球首富当家人。这是个风向标,他们失去了对这家公司的爱。

微软现在已经更多地变成了一个功利场,而不是工程师们的幸福天堂,它仍然拥有弘扬激情的口号,但是看看吴士宏的激情后来去了哪里,唐骏的激情后来去了哪里,你就知道这激情更多地着陆到了追求财富的激情,而不是什么干事情的激情了。所以后来我想,李开复花了很多精力来做教育,不只是因为他精力过剩,社会责任感超强,还因为这个领域,他是一个比微软副总裁更为自由的思想者。他用了一种特殊的办法来保鲜自己的特质。

而google唤起了很多无关者的爱,30%是因为它富,而70%是因为它真诚地鼓励创新,它带来清新的企业文化,他让那些勤于思考的工程师们如同生活在思想者的天堂——其气氛宛如早期的惠普,给他们从精神到物质的丰厚土壤,发自内心地激励他们创新。它真正符合互联网带来的社会理念与精神,它们正成为这个产业可爱之处的核心价值。而这些,正是微软正在逐渐被比照得黯然失色的地方。这不是比尔盖茨智商下降了,而是产业主流变了,游戏规则变了,时代变了!

所以,作为科学家的李开复做出了这样一个相对他的style来说很惊世骇俗的决定——跳槽google,回中国,也就顺理成章、毫不奇怪了。留在微软,是一个工作,跳去google,是一段人生。大概已经有段时间,微软从中国拿走了叫做李开复的那个人,还给了我们一个微软全球副总裁,而google才是让李开复的科学家精神、激情与魅力和丰沛的文化气质能够继续鲜活延续的那个地方。

尽管由于现在有微软的诉讼,李开复加盟google这件事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要预测结果,我想一个基本原则可以适用:历史潮流,就是社会价值最大化、受益者最大化的那个结果,按照这个原则,这件事情有什么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微软的行使方法,有越来越像《幽灵公主》中的猪神乙事主的苗头,呵呵,这件事情也是个例子吧。李开复,见过他的人,我想基本上会认为,他的style很主流,绝大多数人都接受他的气质和沟通方式:柔和,或者说圆滑;先进,但不激进;成功,但不咄咄逼人。尤其难得的是,作为一个IT行业的科学家,他非常有人文气质和社会责任感,他做事情非常有细节。凡此种种,真是再主流也没有了。

现在,有史以来最成功的IT产业的中国血统的打工者,无论是人文特质还是商业特质都非常主流的李开复先生跳槽了,你说这意味着什么?

互联网文化,把前IT主流文化的代表者——微软,给颠覆下去了,真正变成了主流文化。这是个偶然事件,但这是个风向标,代表一个历史趋势。

先回顾一下李开复的经历与业绩吧。李开复加入微软中国之前,微软是业内霸主,绝对的产业规则制定者,但是基本是个傲慢而极端蔑视中国市场的公司,尽管比尔盖茨来过30多次中国,但至少那时候作为专业记者的我,感觉是如此。比尔盖茨在中国找不到他的兴奋点。

李开复加入之后的微软中国,风格的改变,是由许多人见证的。科学家李开复建立了微软亚洲研究院,成功地聚集了许多软件业的精英人才,这些精英人才的成就,开始令微软管理层刮目想看。李开复还把他的影响力延伸到教育领域,比如他与北大校长对话中的个人魅力的成功展现,他为大学生写了很多文章,等等。他的社会责任感,使中国人开始改变对微软的印象,而另一方面,比尔盖茨在访问中国的时候,开始一次比一次友善,花更多的时间在中国寻找朋友而不是敌人,带来越来越丰厚的礼物,如开放源代码,越来越多地向中国人露出微笑。后来,40岁的微软开始有了中国裔的全球副总裁——不仅有李开复,还有李开复的继任者——张亚勤。

所以,李开复一直是我个人很尊敬的一位科学家。

而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李开复非凡的亲和力和真诚平等的待人态度,也非常值得尊敬。作为记者,很容易在商场中遇到2种人,一种人认为你很好蒙,侃侃而谈但不是什么交流,另一种人尊敬你跟你交流,但非常过度地谦卑。我得承认我是个很挑剔心眼很小的女人,这两种人都让我很不爽,让我觉得忒不真诚,所以后来我不怎么爱做记者这个职业了(世界上遇到真诚者最少的人大概就是记者们了)。而李开复则是一个真正有科学家气质的人。很早以前有一次我作为记者在一个很多人的新闻发布会上向李开复提问,我有3个问题,而主持人只让我提两个,会结束了,李开复说,还有个问题email给我吧。第二天他有一整天的演讲和活动,却在我发去问题的半小时内给了我非常详尽的回答。去年十二月,我在西雅图去微软拜会他,因为时间约在下午很早的时间,而我住的地方离微软很远,他会非常细心地想到请秘书先带我去微软的食堂吃点东西,东西不好吃,而且大概也就值5美元,但是它比花一个小时来表述微软业绩的演讲更能打动我这样的人。因为这样的细节,无关技巧。做人能够真诚至此,后面没有任何商业伏笔,我实在不能够再有什么挑剔了。

去了西雅图,我对微软这个企业有了更多的了解,那时候我就已经预料到,这位令人尊敬的科学家,在微软会遇到他个人的玻璃天花板,或者已经遇到了这个天花板,因为他身上已经有太多跟微软的企业文化冲突的东西,因为他,不仅是他,还有微软绝大多数的科学家,可能都已经丢失了一种非常宝贵的东西——激情。

所以,作为一个在IT行业浸淫了10年,从各个层面了解过这个产业的人,我个人的观点是,李开复这位主流人物的跳槽,其更深层的冲击意义在于:这个产业的主流和游戏规则制定者已经变了,如果需要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来使更多人更清晰地认识到这个变迁,那么李开复就是这个人。

是的,微软很努力,微软仍然拥有弘扬创新、以技术立本的企业文化,但是看看微软近年来对许多新技术的态度(除了msn,微软miss掉了所有互联网领域最伟大的机会),工程师们的心态,你就知道作为最优秀的前互联网时代的IT企业代表的微软,它的企业文化和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和被这种价值观所颠覆后的新秩序文化已经格格不入了,工程师们的创新热情受到多种制约,更多的人开始漠不关心新领域,企业新闻,和伟大的全球首富当家人。这是个风向标,他们失去了对这家公司的爱。

微软现在已经更多地变成了一个功利场,而不是工程师们的幸福天堂,它仍然拥有弘扬激情的口号,但是看看吴士宏的激情后来去了哪里,唐骏的激情后来去了哪里,你就知道这激情更多地着陆到了追求财富的激情,而不是什么干事情的激情了。所以后来我想,李开复花了很多精力来做教育,不只是因为他精力过剩,社会责任感超强,还因为这个领域,他是一个比微软副总裁更为自由的思想者。他用了一种特殊的办法来保鲜自己的特质。

而google唤起了很多无关者的爱,30%是因为它富,而70%是因为它真诚地鼓励创新,它带来清新的企业文化,他让那些勤于思考的工程师们如同生活在思想者的天堂——其气氛宛如早期的惠普,给他们从精神到物质的丰厚土壤,发自内心地激励他们创新。它真正符合互联网带来的社会理念与精神,它们正成为这个产业可爱之处的核心价值。而这些,正是微软正在逐渐被比照得黯然失色的地方。这不是比尔盖茨智商下降了,而是产业主流变了,游戏规则变了,时代变了!

所以,作为科学家的李开复做出了这样一个相对他的style来说很惊世骇俗的决定——跳槽google,回中国,也就顺理成章、毫不奇怪了。留在微软,是一个工作,跳去google,是一段人生。大概已经有段时间,微软从中国拿走了叫做李开复的那个人,还给了我们一个微软全球副总裁,而google才是让李开复的科学家精神、激情与魅力和丰沛的文化气质能够继续鲜活延续的那个地方。

尽管由于现在有微软的诉讼,李开复加盟google这件事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要预测结果,我想一个基本原则可以适用:历史潮流,就是社会价值最大化、受益者最大化的那个结果,按照这个原则,这件事情有什么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微软的行使方法,有越来越像《幽灵公主》中的猪神乙事主的苗头,呵呵,这件事情也是个例子吧。
没那么简单,微软依然是it界的帝国
微软象今天的美帝一样。衰落下去不是一两天的事情。
微软就是靠操作系统和OFFICE支撑,挣机构的钱。
所有霸主都企图维护垄断,打压创新。
李开复已受雇担任GOOGIE中国区总裁,并将出任拟于今年10月份开张的研发新中心的掌门人。
目前还看不出什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