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一直到西晋,中国人的主食都是小米,后来是怎么变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1:18:26
  根据史书的记载,至少从西周开始,中国人的主食就是粟,即小米,这个饮食习惯一直延续到西晋。后来到了唐朝,北方的主食小米和小麦并存,到了宋朝,北方主食变成小麦,南方是水稻。南方主食是水稻,这个好理解,因为南方水多,适合种植水稻。
  可是北方主食为什么会变成小麦呢,小米作为中国人主食延续了至少1200年,这个习俗不是说变就能变的。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五胡乱华,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这些少数民族主食是小麦,或者,他们更爱吃小麦不爱吃小米。经过几百年,北方地区主食变成了小米和小麦共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宋朝小米的主食地位彻底丧失。根据史书的记载,至少从西周开始,中国人的主食就是粟,即小米,这个饮食习惯一直延续到西晋。后来到了唐朝,北方的主食小米和小麦并存,到了宋朝,北方主食变成小麦,南方是水稻。南方主食是水稻,这个好理解,因为南方水多,适合种植水稻。
  可是北方主食为什么会变成小麦呢,小米作为中国人主食延续了至少1200年,这个习俗不是说变就能变的。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五胡乱华,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这些少数民族主食是小麦,或者,他们更爱吃小麦不爱吃小米。经过几百年,北方地区主食变成了小米和小麦共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宋朝小米的主食地位彻底丧失。
小米产量低,这才是最重要原因吧


      野生稻被驯化成为栽培稻由来已久。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桐乡罗家角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遗存,已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这些遗址的先民都已营相对定居的农耕生活,由此推溯以迁徙为主的种稻业的产生当为时更早。  根据30多年来的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已发现4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炭化稻谷或茎叶的遗存,尤以太湖地区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最为集中,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次之,其余散处江西、福建、安徽、广东、云南、台湾等省。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山东也有发现。出土的炭化稻谷(或米)已有籼稻和粳稻的区别,表明籼、粳两个亚种的分化早在原始农业时期已经出现。上述稻谷遗存的测定年代多数较亚洲其他地区出土的稻谷为早,是中国稻种具有独立起源的证明。

      由于中国水稻原产南方,大米一直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人民的主粮。魏、晋南北朝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更促进了南方水稻生产的迅速发展。唐、宋以后,南方一些稻区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稻米的供应基地。唐代韩愈称“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民间也有“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之说,充分反映了江南水稻生产对于供应全国粮食需要和保证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据《天工开物》估计,明末时的粮食供应,大米约占7/10,麦类和粟、黍等占3/10,而大米主要来自南方。黄河流域虽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开始种稻,但水稻种植面积时增时减,其比重始终低于麦类和粟、黍等。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品种最早有文字记录的国家。《管子·地员》篇中记录了10个水稻品种的名称和它们适宜种植的土壤条件。以后历代农书以至一些诗文著作中也常有水稻品种的记述。宋代出现了专门记载水稻品种及其生育、栽培特性的著作《禾谱》,各地地方志中也开始大量记载水稻的地方品种,已是籼、粳、糯分明,早、中、晚稻齐全。到明、清时期,这方面的记述更详,尤以明代的《稻品》较为著名。历代通过自然变异、人工选择等途径,陆续培育的具有特殊性状的品种有别具香味的香稻,特别适于酿酒的糯稻,可以一年两熟或灾后补种的特别早熟品种,耐低温、旱涝和耐盐碱的品种,以及再生力特强的品种等。现在保存的水稻品种约有3万多种,它们是几千年来变异选择的结果。

以上摘自《中国水稻栽培史》,真假自辨

      野生稻被驯化成为栽培稻由来已久。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桐乡罗家角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遗存,已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这些遗址的先民都已营相对定居的农耕生活,由此推溯以迁徙为主的种稻业的产生当为时更早。  根据30多年来的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已发现4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炭化稻谷或茎叶的遗存,尤以太湖地区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最为集中,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次之,其余散处江西、福建、安徽、广东、云南、台湾等省。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山东也有发现。出土的炭化稻谷(或米)已有籼稻和粳稻的区别,表明籼、粳两个亚种的分化早在原始农业时期已经出现。上述稻谷遗存的测定年代多数较亚洲其他地区出土的稻谷为早,是中国稻种具有独立起源的证明。

      由于中国水稻原产南方,大米一直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人民的主粮。魏、晋南北朝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更促进了南方水稻生产的迅速发展。唐、宋以后,南方一些稻区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稻米的供应基地。唐代韩愈称“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民间也有“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之说,充分反映了江南水稻生产对于供应全国粮食需要和保证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据《天工开物》估计,明末时的粮食供应,大米约占7/10,麦类和粟、黍等占3/10,而大米主要来自南方。黄河流域虽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开始种稻,但水稻种植面积时增时减,其比重始终低于麦类和粟、黍等。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品种最早有文字记录的国家。《管子·地员》篇中记录了10个水稻品种的名称和它们适宜种植的土壤条件。以后历代农书以至一些诗文著作中也常有水稻品种的记述。宋代出现了专门记载水稻品种及其生育、栽培特性的著作《禾谱》,各地地方志中也开始大量记载水稻的地方品种,已是籼、粳、糯分明,早、中、晚稻齐全。到明、清时期,这方面的记述更详,尤以明代的《稻品》较为著名。历代通过自然变异、人工选择等途径,陆续培育的具有特殊性状的品种有别具香味的香稻,特别适于酿酒的糯稻,可以一年两熟或灾后补种的特别早熟品种,耐低温、旱涝和耐盐碱的品种,以及再生力特强的品种等。现在保存的水稻品种约有3万多种,它们是几千年来变异选择的结果。

以上摘自《中国水稻栽培史》,真假自辨
填饱肚子多生娃才是硬道理,产量大的农作物占领地球是必然的事。
《孟子滕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稻子排第一阿。然后是粘小米,再下来是麦饭,貌似某公一碗新麦饭都木有吃到就摔粪坑了。最后是大豆。
汉人跟胡人学会磨面粉之后,就花样繁多了。小麦含面筋,能出各种花样,小米和其它粮食没有这个优势。
主要还是产量的原因吧,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淘汰小麦,适合种植小麦的地方淘汰小米,自然法则
主要还是产量的原因吧,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淘汰小麦,适合种植小麦的地方淘汰小米,自然法则
最关键是小米生长周期太长,当然,正因为如此小米的营养价值也最高


产量是第一位的,没有产量的提升人口无法上涨,同样是农业经济的,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容易被干掉。
第二是消化和吸收的便利性,稻米煮熟就可以被吸收了,小麦要麻烦很多。
第三古代的农业经济是以地租为基础的,地租实际上是从量税 无论以地还是产量为基数 产量越大剩余越多,所以农民自然会选择产量相对较高的

产量是第一位的,没有产量的提升人口无法上涨,同样是农业经济的,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容易被干掉。
第二是消化和吸收的便利性,稻米煮熟就可以被吸收了,小麦要麻烦很多。
第三古代的农业经济是以地租为基础的,地租实际上是从量税 无论以地还是产量为基数 产量越大剩余越多,所以农民自然会选择产量相对较高的
原产作物产量低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应该是黄米是主食,非小米也。
黄米混在大米中很好吃,单独吃口味差一点。
新中国初期美洲高产作物也是大量种植。填饱肚子不饿死人是第一位的。
风♂心灵の息 发表于 2014-12-19 22:49
新中国初期美洲高产作物也是大量种植。填饱肚子不饿死人是第一位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是中国清代人口大爆发的关键,窃以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北方以前森林多,水多。
后来牛羊、烧柴、没森林,没水了。
huangno111 发表于 2014-12-19 21:45
野生稻被驯化成为栽培稻由来已久。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桐乡罗家角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 ...
占城稻是北宋时中国从中南半岛引进的,这玩意有耐旱、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生长期短等三大特点。。。。。。
看各地的传统酒是什么粮食酿造的,就知道以前主食是什么了。
估计是口感的问题。
小米是从狗尾巴草改良而来,产量不高是关键。
小米和大米有什么区别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ca41422fe3f1261eae99ed04.html
早期的小麥是從西亞引種的,只有秋種春收的冬小麥。
中國花了很久才改良出春小麥。
先秦时期、中原有大象的。现在是黄土高坡
和五胡乱华无关,和技术的进步有关。中国传统主食无论是小米还是大米,都是煮着吃。看青铜器和陶器就知道了。鼎啊,簋啊,鬲啊,统统都是如此。这是因为无论是小米,还是大米,用简单的磨具就可以脱壳去皮。但小麦不同,外壳很坚硬,简单的模具比如那种砚台样的无法抹掉。要等到石磨的发明才可以磨成面粉。石磨的普及要等到唐代中期了。之前也只能煮着吃。

同样道理,宋代以前,中国料理是没有炒菜的,原因和油料有关。宋代以前只有动物脂肪,没有植物油,所以只好吃烤肉,类似现在的羊肉串。动物脂肪不能高温煎炸,会变性。所以炒菜要等到明代才普及。

这也就是回答了中国人在唐宋以前的主要餐具不是筷子,而是小刀汤勺。类似西餐。这个敦煌壁画里面有。同时由于是类似西餐的分餐制度,所以吃饭也是和西餐一样的分餐制,个人吃个人的。毕竟大家都用一把小刀在一个饭盒里面实在过于危险。

唐宋时代中国人吃鱼生,就是现在日本的刺身。不光是东南沿海,河南关中同样如此。招待客人,当场从池塘里面捞条鱼,活生生批下鱼肉吃。这个习惯从明代以后就消失了,现在只有广东等少数地方还保留。

中国人现在的泡茶也是要等到明代才出现,唐代的茶叶是碾碎后煮成茶粥喝。宋代的茶叶是碾碎了冲成茶汤喝。和现在的完全不同。

总而言之,现代中国的饮食料理习惯是从明代才逐渐形成。
casinoking 发表于 2014-12-20 21:44
和五胡乱华无关,和技术的进步有关。中国传统主食无论是小米还是大米,都是煮着吃。看青铜器和陶器就知道了 ...
这么说,筷子是烹调技术领先的表现,领先了一千多年。
是啊,所以那位大神认识人大委员,或者政协委员的。麻烦提个案。挖掘嘉靖皇帝的陵墓。永乐版的全本(永乐大典)在里面。应该有很多东西可以重新发掘复原,给中国人的生活更多祖先的智慧。
和五胡乱华无关,和技术的进步有关。中国传统主食无论是小米还是大米,都是煮着吃。看青铜器和陶器就知道了 ...
以前很多人炒菜都用猪油,动物脂肪不适合炒煎炸这说法很有问题。
liwei18604 发表于 2014-12-19 21:38
小米产量低,这才是最重要原因吧
小米产量是低但适应性极广。
ss4ss7 发表于 2014-12-19 21:56
汉人跟胡人学会磨面粉之后,就花样繁多了。小麦含面筋,能出各种花样,小米和其它粮食没有这个优势。
拉倒吧!4000年前青海喇家遗址就有面条出土了,用的是小米。
看了一些发言,真是豁然开朗
主要反映了中国农业从山地农业(高粱、小米)向平原农业(小麦、大米)变迁的历史
灌溉的原因,其实一直到刚解放,北方还是以小米类包括黍(大黄米),稷(不粘的大黄米,好像又叫糜子)为主的。看老电影和纪录片共产党干部发工资都是多少斤小米。冯小刚的《1942》里也都是几斤小米就把儿女卖了。我小时候也就是八十年代,地里谷子还挺多的,现在也是,喝粥都喝小米粥,我是河北省南部的
小米产量多低啊
Jacket1 发表于 2014-12-21 10:18
灌溉的原因,其实一直到刚解放,北方还是以小米类包括黍(大黄米),稷(不粘的大黄米,好像又叫糜子)为主的。 ...
其实一直到改革开放,大米白面在北方就是贵重食品,过年过节才有的吃。东北到八十年代的主食还是高粱米饭
哎哟我了个去 发表于 2014-12-21 09:02
拉倒吧!4000年前青海喇家遗址就有面条出土了,用的是小米。
你拉倒吧,这些杂粮粘性差,只能做成饸饹,连大米想做成米线,都得采用类似的方法,而不能靠揉面拉条的办法。
ss4ss7 发表于 2014-12-23 18:43
你拉倒吧,这些杂粮粘性差,只能做成饸饹,连大米想做成米线,都得采用类似的方法,而不能靠揉面拉条的办 ...
你就不能看看青海喇家遗址 拜托百度一下也不难啊。别意淫了好不好,面对改变你世界观的事实不敢接受吗?
《孟子滕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稻子排第一阿。然后是粘小米,再下来是麦饭,貌似某公一 ...
很明显有机大豆产量低,但是吃多了会痛风,所以排最后
Jacket1 发表于 2014-12-21 10:18
灌溉的原因,其实一直到刚解放,北方还是以小米类包括黍(大黄米),稷(不粘的大黄米,好像又叫糜子)为主的。 ...
谷子耐旱 适应性强 口感和营养还不错。所以北方一直种植尤其是半山坡地。
你吃的蔬菜 有几个是西周人吃过的?除了韭菜恐怕没有大规模种植食用的了。
辣椒 西红柿 玉米 土豆 红薯 南瓜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除了印第安人吃过,谁吃过,现在不还是成为是世界上最普遍的农作物

哎哟我了个去 发表于 2014-12-23 18:46
你就不能看看青海喇家遗址 拜托百度一下也不难啊。别意淫了好不好,面对改变你世界观的事实不敢接受吗?


百度有时候还真是个好东西,不过研究结果似乎不支持你的观点。


小米能否制作面条的实验研究:兼论喇家面条的成分
葛威  陈星灿  金正耀  
【摘要】:根据中国西北部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状遗存,面条的历史被追溯到4000年前。喇家面条被描述为由带壳的小米磨成的粉制成面团并通过反复拉伸或挤压的方法制作而成。为了了解这种面条制作工艺,我们进行了面条试制实验和煮面实验,并记录了面条中的淀粉粒在烹调过程中发生的形态变化。研究表明,纯的粟黍面粉制成的面团不能拉伸成面条,煮过的粟黍淀粉粒形态也与喇家"面条"遗存中的"淀粉粒"不符。我们认为来自喇家"面条"的小米颖壳植硅体及似淀粉粒的颗粒是否来自面条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 面条 古代淀粉粒 糊化淀粉粒 粟 黍 喇家遗址 考古学 中国
【基金】:中国国家留学基金 澳大利亚研究基金会探索基金(DP0450025)的支持
【分类号】:K878.3


文章最后是这么说的:

“综上所述,我们有以下结论:首先,小米面粉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不适合或很难制作面条,更不可能使用含有大量颖壳成分的小米面粉制作面条。第二,从原始的报道中,我们不能确定所分析的样品是否来自面条本身。第三,加热后的淀粉粒形态特征发生了很大改变,特别是消光十字的消失,这些现象与喇家面条文章对于其发表的淀粉粒图像的解释不相符合。第四,不能确定所报道的似淀粉粒的颗粒是否真的是淀粉粒,因为它们显示一些非淀粉粒的特征。为了更好地理解喇家面条的成分,有必要对其重新进行取样分析。”



照片上这个东西,就是用毫无筋性的荞麦粉压制出来的,它叫饸饹不叫面条。
哎哟我了个去 发表于 2014-12-23 18:46
你就不能看看青海喇家遗址 拜托百度一下也不难啊。别意淫了好不好,面对改变你世界观的事实不敢接受吗?


百度有时候还真是个好东西,不过研究结果似乎不支持你的观点。


小米能否制作面条的实验研究:兼论喇家面条的成分
葛威  陈星灿  金正耀  
【摘要】:根据中国西北部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状遗存,面条的历史被追溯到4000年前。喇家面条被描述为由带壳的小米磨成的粉制成面团并通过反复拉伸或挤压的方法制作而成。为了了解这种面条制作工艺,我们进行了面条试制实验和煮面实验,并记录了面条中的淀粉粒在烹调过程中发生的形态变化。研究表明,纯的粟黍面粉制成的面团不能拉伸成面条,煮过的粟黍淀粉粒形态也与喇家"面条"遗存中的"淀粉粒"不符。我们认为来自喇家"面条"的小米颖壳植硅体及似淀粉粒的颗粒是否来自面条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 面条 古代淀粉粒 糊化淀粉粒 粟 黍 喇家遗址 考古学 中国
【基金】:中国国家留学基金 澳大利亚研究基金会探索基金(DP0450025)的支持
【分类号】:K878.3


文章最后是这么说的:

“综上所述,我们有以下结论:首先,小米面粉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不适合或很难制作面条,更不可能使用含有大量颖壳成分的小米面粉制作面条。第二,从原始的报道中,我们不能确定所分析的样品是否来自面条本身。第三,加热后的淀粉粒形态特征发生了很大改变,特别是消光十字的消失,这些现象与喇家面条文章对于其发表的淀粉粒图像的解释不相符合。第四,不能确定所报道的似淀粉粒的颗粒是否真的是淀粉粒,因为它们显示一些非淀粉粒的特征。为了更好地理解喇家面条的成分,有必要对其重新进行取样分析。”



照片上这个东西,就是用毫无筋性的荞麦粉压制出来的,它叫饸饹不叫面条。
ss4ss7 发表于 2014-12-23 19:00
百度有时候还真是个好东西,不过研究结果似乎不支持你的观点。

“研究表明,纯的粟黍面粉制成的面团 ...
我不知道你怎么理解什么是面条,一定要拉伸成型的叫面条吗?那你还不如把拉面和抻面定义为面条
面条本身就个定义非常广泛的食物。玉米一样可以做面条而且是不放任何白面的情况下。另外北方一直有种面条做法就是手擀面。我就吃过黏米面的面条。
南方开发,水稻的产量也高!苏湖熟,天下足就是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