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城”之外 澳门还有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06:53
“赌城”之外 澳门还有什么


2014年12月14日  来源:北京晚报 





古老的大三巴牌坊



寺庙中的传统


  一边是赌场,极尽奢华中充斥放纵和刺激;另一边是老城,温文儒雅中折射内心的宁静。这就是澳门,融两种相反气质于一身的奇妙城市。这个400年前的小渔村,在历史巨变中传承着中华的价值与审美。
  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全世界的瞩目下,第127任澳门总督韦奇立和第1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交接澳门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回归后的澳门,“历史城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人均产值由1.5万美元提升到8.7万美元。
  记者曾对它做过两次长达数周的采访,由衷喜欢这个小城,但与赌无关,只缘于那片童话般的老城和里面住的人。


  在“活”的历史中漫步
  内地许多地方都有老城区,有些历史悠久,远长于澳门。但澳门历史老城区与众不同,它是“活”的。它既是景观,也是生活区。澳门人在其中居住、开店、做祷告、听音乐会。在这里,历史与生活水乳交融,毫无违和感。
  老城区约有3平方公里,形似一片长树叶,由前地(类似于广场,通常是一圈建筑围出一片空地)和细小的马路巷弄组成。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亚婆井前地被榕树浓荫覆盖,周围是一圈鹅黄、粉红、淡蓝的葡式民宅,黑白两色的葡萄牙小石在地面铺出舒缓的海浪,买菜的老婆婆在画上悠然走过;一旁巷弄里,郑家大屋的木门悄然打开,土生葡人门卫面露微笑,发出无声的欢迎……
  说老城区是“活”的,除了因为它有生活的温度,还因为它气色鲜润,绝无一般老城的破败与尘埃。近代澳门虽然历经劫难,但城市始终没有遭遇大的战火,加上澳门人的精心维护,让老城犹如一块玉,越是把玩琢磨,越是温润柔和。
  比如岗顶剧院,作为中国第一座西洋剧院,康有为曾在此看过欧洲马戏,但澳门人直到今天还在里面听音乐会,无需扩音设备,音效好到最后排的听众能听到号手换气声。又如议事亭前地的仁慈堂,外表如旧,内里红色实木楼梯和地板一尘不染,配上灯光橱窗,房间内装上玻璃墙、玻璃门和冷气,兼具现代生活功能。
  “在老城区,没有水泥森林,只有高度宜人的老房子,好像走在16世纪的建筑概念里,是不是很奇妙,很可爱?”澳门文化局局长吴卫鸣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这样说。“走在16世纪”,游澳门老城区就是这种感觉,不是隔着百年看冰冷历史,而是走进活生生的历史。
  幸福指数很高的生活
  现代人在钢筋水泥中生活久了,慢慢意识到老东西的可贵。老建筑的好处,在于它所蕴含的故事和记忆,能让人找到“根”之所在。游一遍澳门老城区,老建筑的故事合在一起,几乎就是一部澳门近代史。
  老城的南边,妈阁庙面朝大海,烟火四时不断。400多年前,葡萄牙人从这里首次踏上澳门的土地。当水手问这是哪儿时,当地人答曰“妈阁庙”,于是就有了 “MACAU”这个流通国际的名字。
  往北走,郑家大屋讲述的是一个衰败陈腐的大国思考如何自强的故事。大屋的主人是郑观应,120年前,他在这里写下《盛世危言》:“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
  再往前,澳门三大古教堂之一的圣老楞佐教堂高踞台阶之上。1582年,这座教堂迎来了一位震撼中国的人。30岁的意大利神父利玛窦,带着中国人从所未见过的自鸣钟和油画,带着画满珍禽异兽的世界地图和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来到了澳门……
  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随着前行的脚步徐徐展开。那是一个巨变的时代,“天朝大国”首次面对西方的冲击。新知识新观念撕开了旧时代的大幕,而澳门就是这张大幕的第一条裂缝,中国通向外界的第一扇门。澳门历史学者吴卫鸣说:“到街上走一走,你会发现澳门人的幸福指数很高,那不仅是因为回归后经济好,也因为生活有文化内涵,有自豪感。就像一个家,打扮得漂漂亮亮,就有兴致请朋友来做客。”
  细细品味老城区,才能了解并爱上澳门。如澳门流传的那句老话所说:“喝下亚婆井的水,你就再也忘不了澳门。”
  随和宁静的澳门人
  按照一般印象,赌城应该是热烈喧嚣甚至浮躁的,但是澳门居民的生活状态恰好相反。用一个词来形容澳门人的性格:平和。
  记者接触过不少澳门人,都是热情又温和,宁静随和,不急不躁的。在澳门驻点的同事对我说,这么多年在澳门极少听到争吵声,更没有见到过动粗的。部分原因是因为澳门太小了,世居此地的澳门人之间关系太密切了,路人相遇往往都有似曾相识之感。一旦有事,无论好事坏事都传遍街坊。澳门人爱面子,是其心理文化的一大特征,无形中变成约束澳门人行为的规范。
  这个被葡萄牙殖民者统治了400多年的城市,却保存着良好的中国传统。澳门人的家庭观念很强,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澳门大小餐馆就挤满了各式各样的家庭聚餐者。一家两代、三代人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传统家庭伦理的味道很浓。
  澳门女人评价澳门男人是“小男人,大肚肠”,意即长得虽不如北方男人那样高大,但度量很大,小事不计较,责任感强。澳门男人称赞澳门女人是“守家婆”,意思是说忠于家庭,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父母、丈夫和子女。
  澳门人的宗教观,也反映出城市的性格。澳门是一座“宗教城市”,各种宗教只要不违反法律,就可以在澳门自由传教。有统计表明,各种宗教的信徒占了澳门总人口的86.13%。从佛教、天主教、道教、基督教新教和妈祖信仰,到伊斯兰教、印度教、拜火教……各种宗教在小城里杂然并处,相安无事。碰到节日,不同宗教人士还会一起上街巡游,也是一道特殊的景观。
  澳门人随和,更有爱心。2008年汶川地震后,澳门人先后给灾区同胞捐助约60多亿澳门元,相当于50多亿元人民币,这座50多万人的小城人均捐助1万多元。
  走向“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澳门人能有这样平静祥和的生活状态,既有文化的原因,也与经济分拆不开。回归之后,澳门经济飞速发展,特区政府利用博彩业的高额税收,打造了世界少有的高福利制度。
  “澳门也有极少数吃不起饭的人,但那一定是拿了钱就去赌场花掉的人”,澳门居民阿堂曾对记者这样说。澳门的福利制度,足够让一个完全没收入的人一日三餐吃饱穿暖。而且,低收入者还可以申请以低价购入澳门政府建的经济房,收入越低,享受的购房补助就越高。
  澳门人享有近乎全免的公费医疗,在子女教育上也毫无经济压力,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是免费义务教育,政府每年还补贴书本费,大学则有名目众多的奖学金。澳门政府在支持办学方面十分慷慨,教育部门一位官员曾对记者透露,在澳门办学的成本很低,因为从土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籍和实验室的电脑,政府都乐于免费提供。另外,澳门每年都会给居民派一笔钱,也成了大家熟悉的“例行新闻”。
  澳门人深知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近年一直努力发展博彩以外的其他行业。经济多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把澳门打造成世界旅游休闲中心。2013年,澳门游客突破2900万人次,今年8月,澳门又创得单月游客308万人次的新高。澳门正离“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目标越来越近。
  (北京晚报澳门特约记者 王平)

http://www.chinanews.com/ga/2014/12-14/6874936.shtml“赌城”之外 澳门还有什么


2014年12月14日  来源:北京晚报 





古老的大三巴牌坊


寺庙中的传统

  一边是赌场,极尽奢华中充斥放纵和刺激;另一边是老城,温文儒雅中折射内心的宁静。这就是澳门,融两种相反气质于一身的奇妙城市。这个400年前的小渔村,在历史巨变中传承着中华的价值与审美。  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全世界的瞩目下,第127任澳门总督韦奇立和第1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交接澳门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回归后的澳门,“历史城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人均产值由1.5万美元提升到8.7万美元。  记者曾对它做过两次长达数周的采访,由衷喜欢这个小城,但与赌无关,只缘于那片童话般的老城和里面住的人。

  在“活”的历史中漫步  内地许多地方都有老城区,有些历史悠久,远长于澳门。但澳门历史老城区与众不同,它是“活”的。它既是景观,也是生活区。澳门人在其中居住、开店、做祷告、听音乐会。在这里,历史与生活水乳交融,毫无违和感。  老城区约有3平方公里,形似一片长树叶,由前地(类似于广场,通常是一圈建筑围出一片空地)和细小的马路巷弄组成。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亚婆井前地被榕树浓荫覆盖,周围是一圈鹅黄、粉红、淡蓝的葡式民宅,黑白两色的葡萄牙小石在地面铺出舒缓的海浪,买菜的老婆婆在画上悠然走过;一旁巷弄里,郑家大屋的木门悄然打开,土生葡人门卫面露微笑,发出无声的欢迎……  说老城区是“活”的,除了因为它有生活的温度,还因为它气色鲜润,绝无一般老城的破败与尘埃。近代澳门虽然历经劫难,但城市始终没有遭遇大的战火,加上澳门人的精心维护,让老城犹如一块玉,越是把玩琢磨,越是温润柔和。  比如岗顶剧院,作为中国第一座西洋剧院,康有为曾在此看过欧洲马戏,但澳门人直到今天还在里面听音乐会,无需扩音设备,音效好到最后排的听众能听到号手换气声。又如议事亭前地的仁慈堂,外表如旧,内里红色实木楼梯和地板一尘不染,配上灯光橱窗,房间内装上玻璃墙、玻璃门和冷气,兼具现代生活功能。  “在老城区,没有水泥森林,只有高度宜人的老房子,好像走在16世纪的建筑概念里,是不是很奇妙,很可爱?”澳门文化局局长吴卫鸣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这样说。“走在16世纪”,游澳门老城区就是这种感觉,不是隔着百年看冰冷历史,而是走进活生生的历史。  幸福指数很高的生活  现代人在钢筋水泥中生活久了,慢慢意识到老东西的可贵。老建筑的好处,在于它所蕴含的故事和记忆,能让人找到“根”之所在。游一遍澳门老城区,老建筑的故事合在一起,几乎就是一部澳门近代史。  老城的南边,妈阁庙面朝大海,烟火四时不断。400多年前,葡萄牙人从这里首次踏上澳门的土地。当水手问这是哪儿时,当地人答曰“妈阁庙”,于是就有了 “MACAU”这个流通国际的名字。  往北走,郑家大屋讲述的是一个衰败陈腐的大国思考如何自强的故事。大屋的主人是郑观应,120年前,他在这里写下《盛世危言》:“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  再往前,澳门三大古教堂之一的圣老楞佐教堂高踞台阶之上。1582年,这座教堂迎来了一位震撼中国的人。30岁的意大利神父利玛窦,带着中国人从所未见过的自鸣钟和油画,带着画满珍禽异兽的世界地图和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来到了澳门……  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随着前行的脚步徐徐展开。那是一个巨变的时代,“天朝大国”首次面对西方的冲击。新知识新观念撕开了旧时代的大幕,而澳门就是这张大幕的第一条裂缝,中国通向外界的第一扇门。澳门历史学者吴卫鸣说:“到街上走一走,你会发现澳门人的幸福指数很高,那不仅是因为回归后经济好,也因为生活有文化内涵,有自豪感。就像一个家,打扮得漂漂亮亮,就有兴致请朋友来做客。”  细细品味老城区,才能了解并爱上澳门。如澳门流传的那句老话所说:“喝下亚婆井的水,你就再也忘不了澳门。”  随和宁静的澳门人  按照一般印象,赌城应该是热烈喧嚣甚至浮躁的,但是澳门居民的生活状态恰好相反。用一个词来形容澳门人的性格:平和。  记者接触过不少澳门人,都是热情又温和,宁静随和,不急不躁的。在澳门驻点的同事对我说,这么多年在澳门极少听到争吵声,更没有见到过动粗的。部分原因是因为澳门太小了,世居此地的澳门人之间关系太密切了,路人相遇往往都有似曾相识之感。一旦有事,无论好事坏事都传遍街坊。澳门人爱面子,是其心理文化的一大特征,无形中变成约束澳门人行为的规范。  这个被葡萄牙殖民者统治了400多年的城市,却保存着良好的中国传统。澳门人的家庭观念很强,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澳门大小餐馆就挤满了各式各样的家庭聚餐者。一家两代、三代人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传统家庭伦理的味道很浓。  澳门女人评价澳门男人是“小男人,大肚肠”,意即长得虽不如北方男人那样高大,但度量很大,小事不计较,责任感强。澳门男人称赞澳门女人是“守家婆”,意思是说忠于家庭,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父母、丈夫和子女。  澳门人的宗教观,也反映出城市的性格。澳门是一座“宗教城市”,各种宗教只要不违反法律,就可以在澳门自由传教。有统计表明,各种宗教的信徒占了澳门总人口的86.13%。从佛教、天主教、道教、基督教新教和妈祖信仰,到伊斯兰教、印度教、拜火教……各种宗教在小城里杂然并处,相安无事。碰到节日,不同宗教人士还会一起上街巡游,也是一道特殊的景观。  澳门人随和,更有爱心。2008年汶川地震后,澳门人先后给灾区同胞捐助约60多亿澳门元,相当于50多亿元人民币,这座50多万人的小城人均捐助1万多元。  走向“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澳门人能有这样平静祥和的生活状态,既有文化的原因,也与经济分拆不开。回归之后,澳门经济飞速发展,特区政府利用博彩业的高额税收,打造了世界少有的高福利制度。  “澳门也有极少数吃不起饭的人,但那一定是拿了钱就去赌场花掉的人”,澳门居民阿堂曾对记者这样说。澳门的福利制度,足够让一个完全没收入的人一日三餐吃饱穿暖。而且,低收入者还可以申请以低价购入澳门政府建的经济房,收入越低,享受的购房补助就越高。  澳门人享有近乎全免的公费医疗,在子女教育上也毫无经济压力,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是免费义务教育,政府每年还补贴书本费,大学则有名目众多的奖学金。澳门政府在支持办学方面十分慷慨,教育部门一位官员曾对记者透露,在澳门办学的成本很低,因为从土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籍和实验室的电脑,政府都乐于免费提供。另外,澳门每年都会给居民派一笔钱,也成了大家熟悉的“例行新闻”。  澳门人深知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近年一直努力发展博彩以外的其他行业。经济多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把澳门打造成世界旅游休闲中心。2013年,澳门游客突破2900万人次,今年8月,澳门又创得单月游客308万人次的新高。澳门正离“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目标越来越近。  (北京晚报澳门特约记者 王平)

http://www.chinanews.com/ga/2014/12-14/6874936.shtml
澳门自从“123”事件后,基层社会的实际管理权已经由TG掌握了,当然闹不出样
huahuahuadadao 发表于 2014-12-14 22:33
澳门自从“123”事件后,基层社会的实际管理权已经由TG掌握了,当然闹不出样
能详细说说嘛??
kobold 发表于 2014-12-14 23:12
能详细说说嘛??
1966年12月3日,澳门爆发了示威(具体事件就不说了,就是殖民ZF压迫华人的事件),后来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外事处介入,最后逼迫总督嘉乐庇到澳门中华总商会礼堂,签署《澳门政府对华人各界代表所提出的抗议书的答复》,翌日由澳葡政府代表送到拱北之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外事处。
“一二·三事件”以后,澳门实际上已为中共另一个“解放区”,澳葡政府除涉及葡人和土生葡人利益事项外,所有社会事务皆采取放任不理之态度,亲中共领导人物、家族与其众多之社团、商界和工会网络、其他个人势力抬头,全面控制澳门社会除澳葡政府势力以外之各个方面的政治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