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池的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4:36:45
 在一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桥段 “要想去XXX,就必须经过XXX。。。” 我的意思是,从城池的两边绕过去不行吗?一定非要从城池中间穿过去吗?
先说前提,只说城池不说城堡,而且只说中国不说欧洲。
为什么要攻打城池,就是为了利用城池来降低古代军队在集结和支援过程中的风险。

古代打仗,主力军队不会倾巢而出,特别是步兵,不是像上面那种在广场上集结几万人之后,排着方队,浩浩荡荡一起出发。而是分阶段的一波、一波的出发。各地的后续援军也是从四面八方奔袭到集结地,合流后,再一波一波的出发。只有骑兵可以迅速集结,成建制的快速奔袭,但是骑兵培养和运维的成本太他妈高了,国家养不起那么多的骑兵。
步兵行进可能更像下图(《亚瑟王》King Arthur剧照),只是辎重应该在中后,而且也太少了。
所以就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双方明明已经遭遇,但大家都不会上来就打,要么撤退,要么做好防御,停下来安营扎寨。干什么?就是等后面的主力陆续到达后,有了胜算再打。双方的军队这时候都像一条长蛇,头遇到了,身子还分成好几段在后面,主力更不知道哪天才会来,可能还在集结呢!类似下图(《天国王朝》Kingdom of Heaven),集结这么多人需要多久啊?不带这样行军的!
不过视觉上的确很震撼!
有人说了,这不是遗失战机,趁他们没有做好准备之前就击溃他们不更好吗?如果你是骑兵,对方是步兵,可以这样。如果大家都是步兵,还是老老实实筑好工事吧。如果仓促开打,会打的很难看。例如你把眼前的敌人干掉,他们溃退了;还没等你休息过来,对方的援军又来了,你也被击退了;他们还没休息的时候,你的援军也来了,他们又溃退了……,如此反复,这就成毫无战术意义的消耗战。
面对这样的长龙,面对军力集结的时间差,面对前方遭遇战已经开始了,而后援还在路上,这时候城池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表面看一个城池不过弹丸之地,实际上城池(城市)是控制周边广大区域的关键。城市不仅可以屯驻大量军队,而且城市是商人、财富、情报和资源最集中的地方,想要什么都可以通过城市的各种渠道获得,也就是说城市可以整合、集结周边大范围的资源,为后方稳定提供有力保障。绕城而过,就像在自己身后给敌人留下一把尖刀,任人宰割。
我们以明朝燕王朱棣从攻打南京要先取济南为例,来解释古代战争中的几个瓶颈:
通信情报:
四通八达的驿站系统是中国古代唯一的长距离通信方式,济南城不拿下,山东境内的驿站都在敌人手里,怎么保证信息的通畅,没有信息通畅,怎么保证后续援军的调度和集结?山东及周边的敌人情报怎么收集?
粮食征集:
粮食征集和补给能力是决定动员规模的关键,否则你就是集结了部队,也没能力走到目的地,半路就饿的跑光了。上哪里去找大量的粮源?当然是城市!在山东,只有济南府具有征集全省各地粮食的能力,不是指武力强征,强征只能导致民反。而是通过官僚系统、商人和粮食中介渠道在山东全省进行大宗采购,当然也可以通过商人从周边省份河南、江苏甚至朝鲜采购。不拿下济南,这些资源就都是敌人的。
补给运输:
因为没有好的运输工具和存储方式,维持和保护一条补给线的成本十分高昂。与其维护一条线,不如维护多个点。就像驿站的方式,提前在沿途准备好补给,可以保证数量而且更稳定。所以攻打沿途城池就很重要了,前军拿下城池,后面的援军到达后就可以得到给养补充。另外,京杭大运河是唯一可以进行大规模运输的渠道。占领济南可以确保运河山东段内的安全,将来在前边打仗,后面就不会被敌人卡住脖子。
看上面的地图,假设你从北京调集兵力去南京,你能忽视济南的存在吗?上图来自《华夏地理》杂志,《偶然抑或必然――运河中的地理因素》作者:李孝聪
上图来自《山东省历史地图集》
军力补充:山东是人口大省,占领济南,可以招募全省男丁快速补充军力。当然山东的税收也是军饷的重要补充。还有各种军用物资,例如武器、火药,都可以通过城市商人在全省的渠道获得。这比从北京肩扛手提好多了,甚至可以做到,说好集结地址,直接快递送货上门,更能保证源源不断的补充。你绕城而过,这些就都在敌人手里,生命线随时可能被切断,更有腹背受敌的风险?前线士气:如果以上因素,有一个不能保证,前线军队的士气就会动摇。信息没有、粮食吃光、援军被阻、武器不足、退路已断、腹背受敌,无论哪一个发生,在战争期间都会导致致命的结局。一旦敌军来袭,本来拼一下就能打赢,如果士兵无心恋战,关键时刻就可能导致全线溃退。
             沿途劫掠为什么不可行?小规模的军队沿途劫掠是可以的,但是大规模军队是不可能的。因为军队前锋已经劫掠光了,后面看到的都是一片焦土。老百姓也不是傻瓜,听说军队来了,早就藏起粮食,拿着细软躲进深山,你去哪里劫掠?还有愤怒的百姓会组成乡勇进行不断袭扰,趁着人困马乏的夜里,纵火、炸营……那不等同于给敌人送志愿者,自己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吗?
什么情况下可以绕过城池?在不需要补给线,快速奔袭,快攻快出的情况下,可以绕过。这在古代战争中,只有骑兵可以做到。燕王就是防御蒙古的,所以朱棣的骑兵数量和质量是具有绝对优势的。建文二年朱棣强攻济南不破,被迫撤退。建文四年朱棣吸取教训,直接绕过济南,快速行军直取南京,才干掉建文。还有周边外围的游牧民族对中原三千年来不断的袭扰,都是绕过城池的,匈奴、柔然、鲜卑、拓跋、突厥、契丹、女真、吐蕃……快速绕过,直取京城的精彩战役都是如此。偶尔我们屌丝逆袭,例如霍去病和卫青深入漠北对匈奴的出击,也是如此。
更新:为何消耗战没有意义呢?毕竟消耗战对人多或者是资源多的一方有利呀?
为了消耗而消耗没有任何价值,达到战术目的才是最重要的。换位思考,你带着一千疲惫不堪的士兵行军,到达一个从来没来过的陌生地方,可能是敌人的地盘,突然听说前方有敌军,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冲上去,把自己和弟兄的命都拼上,玉石俱焚?不,你的第一反应是担心对方人太多,想知道对方多少人吧!排出轻骑兵侦查,同时通知后队变前队,随时准备撤退,如果情报回来说对方人很多,不要犹豫,赶快有组织的撤退,和后面的援军合流后再进攻。如果对方人少,也可能是陷阱,不能冲,找个有利地形,构筑防御工事,安营扎寨。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双方都很恐惧,都不知道对方有什么阴谋,这时候经验丰富的主将都会选择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停下、防御、观察或撤退。
      
       古代战争号称几十万人,有可能是几十万人次!
《孙子兵法》说“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注意是70万家,不是70万人。而且这些只是“怠于道路”,提供后勤运输的老百姓,还没有统计那些从事生产的人。所以如果是出兵几十万,全都是士兵干货,那提供补给的后勤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几十万的军队需要多少粮食、军饷?在农业社会,就算你能生产出来,你也不能征集上来。推荐@卢百万 的回答古代战争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不过游牧民族在后勤上有先天优势。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是征调了整个草原的部落,十几万骑兵加上几十万的部众和几百万的牛羊全部西进,蒙古草原几乎清场。直到西征结束后才陆续返回草原。这种移动的大本营就像航空母舰,骑兵就像古代的空军,随时可以进行跨越数百里的快进快出的攻击,打完了就可以返回补充给养。
可是中原农耕民族做不到啊!其前线的士兵规模取决于后勤的补给能力。就像一棵植物,只有地下有发达的根系,能提供足够的养料,地上的枝叶才能茂盛。所以,真实参加战斗的可能只有数千、数万人(到顶了),而在较长的时间尺度内,通过陆续的增兵和轮替作战,前后参战累计达几十万人次,战后再统计时出现几十万这个数是有可能的。
典型的,例如长平之战,就是打了三年多,开始两国前线真正交锋的可能就是几千人,随着战事扩大,逐渐增兵到几万,因为以战国时期的国力,这是极限了。
以赵国为例,先不说赵国有多少人口和成年男子。在先秦农业生产水平极低的情况下,需要多少农民才能养活一个士兵,需要多少人和车辆才能把粮食运送过去,需要多少工匠制作武器,需要多少青铜,铜矿石如何运来,需要多少木炭冶炼铜,赵国哪来支撑这些资源的财政收入?这只是步兵,骑兵呢?不要忘了,赵国并不是只有秦国一个敌人,北有匈奴和燕,东有齐,南有韩、魏、楚,没有一个善茬,难道不需要防御?
所以前线几万人看似不多,但是在从咸阳到长平,从长平到邯郸这条线上,全是分批支援和轮替作战的士兵,而最多的是往返两地提供战争物资的人,这些人可能超过几十万。两国境内的人也源源不断的集结和轮替,三年统计下来,仅赵国的兵力人次就能达到四十万了,如果算上后勤支援的老百姓,超过百万人次是没问题。
战国时代为了吓唬别人,把自己的规模说的很大,把后勤人员也加上,什么都往10倍里乘,反正也无人查证,这是可以理解的。战功也是,你不是吹你人多吗,我把战绩也往10倍里乘,10个人头里,9个是无辜老百姓的头不就行了。最后被坑杀的四十万赵军,应该是士兵+后勤+百姓算到一起的数量。
          至于写史书的人,也无法核实数据,只能按这个合计数去记录了。因为写《史记》的年代(公元前110年)距离战争发生(公元前260)晚了150年,《资治通鉴>更是战后一千年后的事情(公元1084),他们如何核实这些数字的,或者他们并不在乎数字准确与否,更关注对后世的现实借鉴意义。
就算写史书的人活在当时,他也无法得到准确的数字。因为战场的情况随时变化,参战人数也是动态的,数据又分散在全国各地,战败的一方数字更难查证。在这种情况下,古人的统计方式可能只有两种,在战后,粗略统计战前和战后的人口损失,计算伤亡。或者统计各地方每次征兵和劳役的输出人口数,因为有养伤的士兵和返乡轮替的劳役,所以记录存在重复,他们也没办法查验哪里重复了,最后的统计数应该更贴近于人次。
就像现在的克强指数,靠贷款量、发电量、货运量才能准确估计经济形势。我们也必须从当时的经济水平来估算参战人数的上限,才是最靠谱的。http://www.360doc.cn/article/175820_346307507.html在一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桥段 “要想去XXX,就必须经过XXX。。。” 我的意思是,从城池的两边绕过去不行吗?一定非要从城池中间穿过去吗?
先说前提,只说城池不说城堡,而且只说中国不说欧洲。
为什么要攻打城池,就是为了利用城池来降低古代军队在集结和支援过程中的风险。

古代打仗,主力军队不会倾巢而出,特别是步兵,不是像上面那种在广场上集结几万人之后,排着方队,浩浩荡荡一起出发。而是分阶段的一波、一波的出发。各地的后续援军也是从四面八方奔袭到集结地,合流后,再一波一波的出发。只有骑兵可以迅速集结,成建制的快速奔袭,但是骑兵培养和运维的成本太他妈高了,国家养不起那么多的骑兵。
步兵行进可能更像下图(《亚瑟王》King Arthur剧照),只是辎重应该在中后,而且也太少了。
所以就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双方明明已经遭遇,但大家都不会上来就打,要么撤退,要么做好防御,停下来安营扎寨。干什么?就是等后面的主力陆续到达后,有了胜算再打。双方的军队这时候都像一条长蛇,头遇到了,身子还分成好几段在后面,主力更不知道哪天才会来,可能还在集结呢!类似下图(《天国王朝》Kingdom of Heaven),集结这么多人需要多久啊?不带这样行军的!
不过视觉上的确很震撼!
有人说了,这不是遗失战机,趁他们没有做好准备之前就击溃他们不更好吗?如果你是骑兵,对方是步兵,可以这样。如果大家都是步兵,还是老老实实筑好工事吧。如果仓促开打,会打的很难看。例如你把眼前的敌人干掉,他们溃退了;还没等你休息过来,对方的援军又来了,你也被击退了;他们还没休息的时候,你的援军也来了,他们又溃退了……,如此反复,这就成毫无战术意义的消耗战。
面对这样的长龙,面对军力集结的时间差,面对前方遭遇战已经开始了,而后援还在路上,这时候城池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表面看一个城池不过弹丸之地,实际上城池(城市)是控制周边广大区域的关键。城市不仅可以屯驻大量军队,而且城市是商人、财富、情报和资源最集中的地方,想要什么都可以通过城市的各种渠道获得,也就是说城市可以整合、集结周边大范围的资源,为后方稳定提供有力保障。绕城而过,就像在自己身后给敌人留下一把尖刀,任人宰割。
我们以明朝燕王朱棣从攻打南京要先取济南为例,来解释古代战争中的几个瓶颈:
通信情报:
四通八达的驿站系统是中国古代唯一的长距离通信方式,济南城不拿下,山东境内的驿站都在敌人手里,怎么保证信息的通畅,没有信息通畅,怎么保证后续援军的调度和集结?山东及周边的敌人情报怎么收集?
粮食征集:
粮食征集和补给能力是决定动员规模的关键,否则你就是集结了部队,也没能力走到目的地,半路就饿的跑光了。上哪里去找大量的粮源?当然是城市!在山东,只有济南府具有征集全省各地粮食的能力,不是指武力强征,强征只能导致民反。而是通过官僚系统、商人和粮食中介渠道在山东全省进行大宗采购,当然也可以通过商人从周边省份河南、江苏甚至朝鲜采购。不拿下济南,这些资源就都是敌人的。
补给运输:
因为没有好的运输工具和存储方式,维持和保护一条补给线的成本十分高昂。与其维护一条线,不如维护多个点。就像驿站的方式,提前在沿途准备好补给,可以保证数量而且更稳定。所以攻打沿途城池就很重要了,前军拿下城池,后面的援军到达后就可以得到给养补充。另外,京杭大运河是唯一可以进行大规模运输的渠道。占领济南可以确保运河山东段内的安全,将来在前边打仗,后面就不会被敌人卡住脖子。
看上面的地图,假设你从北京调集兵力去南京,你能忽视济南的存在吗?上图来自《华夏地理》杂志,《偶然抑或必然――运河中的地理因素》作者:李孝聪
上图来自《山东省历史地图集》
军力补充:山东是人口大省,占领济南,可以招募全省男丁快速补充军力。当然山东的税收也是军饷的重要补充。还有各种军用物资,例如武器、火药,都可以通过城市商人在全省的渠道获得。这比从北京肩扛手提好多了,甚至可以做到,说好集结地址,直接快递送货上门,更能保证源源不断的补充。你绕城而过,这些就都在敌人手里,生命线随时可能被切断,更有腹背受敌的风险?前线士气:如果以上因素,有一个不能保证,前线军队的士气就会动摇。信息没有、粮食吃光、援军被阻、武器不足、退路已断、腹背受敌,无论哪一个发生,在战争期间都会导致致命的结局。一旦敌军来袭,本来拼一下就能打赢,如果士兵无心恋战,关键时刻就可能导致全线溃退。
             沿途劫掠为什么不可行?小规模的军队沿途劫掠是可以的,但是大规模军队是不可能的。因为军队前锋已经劫掠光了,后面看到的都是一片焦土。老百姓也不是傻瓜,听说军队来了,早就藏起粮食,拿着细软躲进深山,你去哪里劫掠?还有愤怒的百姓会组成乡勇进行不断袭扰,趁着人困马乏的夜里,纵火、炸营……那不等同于给敌人送志愿者,自己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吗?
什么情况下可以绕过城池?在不需要补给线,快速奔袭,快攻快出的情况下,可以绕过。这在古代战争中,只有骑兵可以做到。燕王就是防御蒙古的,所以朱棣的骑兵数量和质量是具有绝对优势的。建文二年朱棣强攻济南不破,被迫撤退。建文四年朱棣吸取教训,直接绕过济南,快速行军直取南京,才干掉建文。还有周边外围的游牧民族对中原三千年来不断的袭扰,都是绕过城池的,匈奴、柔然、鲜卑、拓跋、突厥、契丹、女真、吐蕃……快速绕过,直取京城的精彩战役都是如此。偶尔我们屌丝逆袭,例如霍去病和卫青深入漠北对匈奴的出击,也是如此。
更新:为何消耗战没有意义呢?毕竟消耗战对人多或者是资源多的一方有利呀?
为了消耗而消耗没有任何价值,达到战术目的才是最重要的。换位思考,你带着一千疲惫不堪的士兵行军,到达一个从来没来过的陌生地方,可能是敌人的地盘,突然听说前方有敌军,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冲上去,把自己和弟兄的命都拼上,玉石俱焚?不,你的第一反应是担心对方人太多,想知道对方多少人吧!排出轻骑兵侦查,同时通知后队变前队,随时准备撤退,如果情报回来说对方人很多,不要犹豫,赶快有组织的撤退,和后面的援军合流后再进攻。如果对方人少,也可能是陷阱,不能冲,找个有利地形,构筑防御工事,安营扎寨。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双方都很恐惧,都不知道对方有什么阴谋,这时候经验丰富的主将都会选择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停下、防御、观察或撤退。
      
       古代战争号称几十万人,有可能是几十万人次!
《孙子兵法》说“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注意是70万家,不是70万人。而且这些只是“怠于道路”,提供后勤运输的老百姓,还没有统计那些从事生产的人。所以如果是出兵几十万,全都是士兵干货,那提供补给的后勤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几十万的军队需要多少粮食、军饷?在农业社会,就算你能生产出来,你也不能征集上来。推荐@卢百万 的回答古代战争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不过游牧民族在后勤上有先天优势。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是征调了整个草原的部落,十几万骑兵加上几十万的部众和几百万的牛羊全部西进,蒙古草原几乎清场。直到西征结束后才陆续返回草原。这种移动的大本营就像航空母舰,骑兵就像古代的空军,随时可以进行跨越数百里的快进快出的攻击,打完了就可以返回补充给养。
可是中原农耕民族做不到啊!其前线的士兵规模取决于后勤的补给能力。就像一棵植物,只有地下有发达的根系,能提供足够的养料,地上的枝叶才能茂盛。所以,真实参加战斗的可能只有数千、数万人(到顶了),而在较长的时间尺度内,通过陆续的增兵和轮替作战,前后参战累计达几十万人次,战后再统计时出现几十万这个数是有可能的。
典型的,例如长平之战,就是打了三年多,开始两国前线真正交锋的可能就是几千人,随着战事扩大,逐渐增兵到几万,因为以战国时期的国力,这是极限了。
以赵国为例,先不说赵国有多少人口和成年男子。在先秦农业生产水平极低的情况下,需要多少农民才能养活一个士兵,需要多少人和车辆才能把粮食运送过去,需要多少工匠制作武器,需要多少青铜,铜矿石如何运来,需要多少木炭冶炼铜,赵国哪来支撑这些资源的财政收入?这只是步兵,骑兵呢?不要忘了,赵国并不是只有秦国一个敌人,北有匈奴和燕,东有齐,南有韩、魏、楚,没有一个善茬,难道不需要防御?
所以前线几万人看似不多,但是在从咸阳到长平,从长平到邯郸这条线上,全是分批支援和轮替作战的士兵,而最多的是往返两地提供战争物资的人,这些人可能超过几十万。两国境内的人也源源不断的集结和轮替,三年统计下来,仅赵国的兵力人次就能达到四十万了,如果算上后勤支援的老百姓,超过百万人次是没问题。
战国时代为了吓唬别人,把自己的规模说的很大,把后勤人员也加上,什么都往10倍里乘,反正也无人查证,这是可以理解的。战功也是,你不是吹你人多吗,我把战绩也往10倍里乘,10个人头里,9个是无辜老百姓的头不就行了。最后被坑杀的四十万赵军,应该是士兵+后勤+百姓算到一起的数量。
          至于写史书的人,也无法核实数据,只能按这个合计数去记录了。因为写《史记》的年代(公元前110年)距离战争发生(公元前260)晚了150年,《资治通鉴>更是战后一千年后的事情(公元1084),他们如何核实这些数字的,或者他们并不在乎数字准确与否,更关注对后世的现实借鉴意义。
就算写史书的人活在当时,他也无法得到准确的数字。因为战场的情况随时变化,参战人数也是动态的,数据又分散在全国各地,战败的一方数字更难查证。在这种情况下,古人的统计方式可能只有两种,在战后,粗略统计战前和战后的人口损失,计算伤亡。或者统计各地方每次征兵和劳役的输出人口数,因为有养伤的士兵和返乡轮替的劳役,所以记录存在重复,他们也没办法查验哪里重复了,最后的统计数应该更贴近于人次。
就像现在的克强指数,靠贷款量、发电量、货运量才能准确估计经济形势。我们也必须从当时的经济水平来估算参战人数的上限,才是最靠谱的。http://www.360doc.cn/article/175820_346307507.html
其实最简单两点,主力绕过去了,后方补给被切咋办?被腹背夹击咋办?
也不是没有,朱棣好像就干过。
行军蚁 发表于 2014-11-27 10:45
也不是没有,朱棣好像就干过。
朱棣那是绕了一个省。
城池这个概念说的不清楚。
关键是不是战略要地。占据战略要地,而不是一个一个城池争夺,可能据有最有利地位。
即使是现在,道路也是以城市为节点,离开道路行军,效率必然低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哥,你带的不是拆迁队。。。。
作战部队还好,负重比较大的后勤补给越野能力不要高估。。。。
城市不仅具有大量的粮食囤积,国家在各省的银库也都分散在城市中。同时,很重要的是,无论古今中外,城市均建设在交通要道,这不仅仅是军事的需要,也是经济上的需要。那么道路的便利,自然会大大增强后勤补给能力。昨天看10台的《决战背后的决战》,说到淮海的后勤,当时动用了上百万的民工,但仍然造成后方粮弹积压,前方缺粮少弹,根据地筹集到的物资无法及时运到一线。直到徐州解放,华东局和中原局以惊人的战争动员能力,极快地修复了陇海线的开封至徐州段,津浦线济南至徐州段,铁路一通,后方的物资迅速抵达了一线,为全歼黄维和杜聿明集团创造了条件。同样的道理,古代的城市也是交通的枢纽、物资囤积、物资转运的重要组织地点。夺取城市,才能切断敌人的血管。可以说城市,是古代乃至现代战争的能量聚集地,以及大动脉上的枢纽。同时,古代的城墙虽然大都是实土夯筑的,但在冷兵器时代,那就是难以跨越的鸿沟,如果离开城池,在野外驻营或者行军的部队,极易被以城池依托的敌军袭扰,甚至被分割(你是临时营地,他是城池,偷你一把,他回城了,你怎么追?)城池在古代就类似于人身体的器官,农民是细胞,但城市就是各类不同功能的器官。打掉敌人重要的器官,敌国的整个国家可能就会垮掉。
绕?嘿嘿,那不是扯淡嘛。既然筑城,那肯定是修建在道路之上,那它就是道路上的一个节点。
不占下节点,你的后勤辎重补给,你的伤员物资军备都怎么运输呢?
就像楼上说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等你搞好了,敌人早就前后一堵把你困死了。
当初金灭北宋就是绕过很多还在坚守的城市直达开封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