鹘鹰2.0的模型(1:48)上测得的一些数据,供大家参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18:09
手机发帖,就简单一些。
全长36厘米,换算17.28米(后面直接贴换算后的尺寸);
翼展:11.52米
尾喷管到水平尾翼后部1.06米,也就是说机身从机头到尾喷管是16.22米。
进气道下部靠近机身中部位置到尾喷管距离是10.3米的样子。
腹部宽度在进气道入口位置大约2.1米宽,然后逐渐增加到2.4米。弹舱宽度大约2.1米,距离进气道位置比目前要靠后,进气道往后到弹舱位置宽度大约2.26米(模型上测量是4.7厘米)。
雷达罩翼展方向测量宽度1.1米(模型上测得2.3厘米),侧面是0.96(模型上测是2厘米)。
没有合适工具机身厚度实在不好测,就没有测。
机翼前缘后掠角40°,后缘前掠13°。
机翼根部弦长5.3米,机翼根部到翼稍大约3.8米左右。

总的来说机身比1.0要变宽,但感觉机身后部似乎变薄(而不是以前我认为的变厚)。但总体感觉还是内部容积增加了,估计内油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机翼后掠角变大(鹘鹰1.0估计是37-38°),对高速性能有改善,但巡航和作战半径由于机身加大(变重)的后掠角变大增加幅度估计没多少,相当于放大后用于改善高速性能和载荷能力上了,航程和作战半径没有多少增加,这说明有可能航程和作战半径已经可以接受,主要改善载荷能力和高速性能。其实载荷能力增加有利于带更多机载设备,也是好事。
上面就是从模型上大概测量的东西,由于就是那塑料尺(游标卡尺找不着)和量角器测量,不太准,真实数据肯定与上面模型上测量不同,而且在设计过程中说不定还有调整,所以上面东西也就仅供参考了。
手机发帖,就简单一些。
全长36厘米,换算17.28米(后面直接贴换算后的尺寸);
翼展:11.52米
尾喷管到水平尾翼后部1.06米,也就是说机身从机头到尾喷管是16.22米。
进气道下部靠近机身中部位置到尾喷管距离是10.3米的样子。
腹部宽度在进气道入口位置大约2.1米宽,然后逐渐增加到2.4米。弹舱宽度大约2.1米,距离进气道位置比目前要靠后,进气道往后到弹舱位置宽度大约2.26米(模型上测量是4.7厘米)。
雷达罩翼展方向测量宽度1.1米(模型上测得2.3厘米),侧面是0.96(模型上测是2厘米)。
没有合适工具机身厚度实在不好测,就没有测。
机翼前缘后掠角40°,后缘前掠13°。
机翼根部弦长5.3米,机翼根部到翼稍大约3.8米左右。

总的来说机身比1.0要变宽,但感觉机身后部似乎变薄(而不是以前我认为的变厚)。但总体感觉还是内部容积增加了,估计内油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机翼后掠角变大(鹘鹰1.0估计是37-38°),对高速性能有改善,但巡航和作战半径由于机身加大(变重)的后掠角变大增加幅度估计没多少,相当于放大后用于改善高速性能和载荷能力上了,航程和作战半径没有多少增加,这说明有可能航程和作战半径已经可以接受,主要改善载荷能力和高速性能。其实载荷能力增加有利于带更多机载设备,也是好事。
上面就是从模型上大概测量的东西,由于就是那塑料尺(游标卡尺找不着)和量角器测量,不太准,真实数据肯定与上面模型上测量不同,而且在设计过程中说不定还有调整,所以上面东西也就仅供参考了。
呵呵,你说1:2准还是1:48准?
补充一下,两台发动机尾喷管外壁距离大约0.5米。尾翼翼展大约8.6米,似乎比鹘鹰1.0尾翼翼展要宽,这对改善滚转有好处(尾翼差动可以提供滚转力矩。)。
最好配上图片更形象些吧,对了模型有没有开仓图?
呵呵,你说1:2准还是1:48准?
1:2应该更准,但没人爬到上面测啊。
要不你找个机会去测一下?!
你给我出机票和误工费?开个玩笑,我说这话的意思是既然你认为1:2的开仓图不做数,那这个模型是不是也?…
最好配上图片更形象些吧,对了模型有没有开仓图?
模型其他都好,就是弹舱做得很一般,怎么也不能全打开。打开一个缝隙看到后面被塑料填平了有1厘米多,显然这个弹舱也就是意思意思,看看外部尺寸还可以,内部一点参考意义都没有。
1:2应该更准,但没人爬到上面测啊。
要不你找个机会去测一下?!
而且我真有电子尺,不用去拉尺子,如果有人给我出误工费和机票的话
某牌子模型而已,过于当真就不对了。
你给我出机票和误工费?开个玩笑,我说这话的意思是既然你认为1:2的开仓图不做数,那这个模型是不是也?…
看我七楼答复,弹舱真的只能看外部,内部根本没意义。弹舱这种内部东西,如果不是那种追求极致精细的模型,不到300元的东西,是不可能在这些细节上做得多么好的。
而且我真有电子尺,不用去拉尺子,如果有人给我出误工费和机票的话
那不如你给我点机票和误工费,再赞助点联络费,我到深圳测量,你要模型什么数据我测量了给你。(^_^)
看我七楼答复,弹舱真的只能看外部,内部根本没意义。弹舱这种内部东西,如果不是那种追求极致精细的模型 ...
珠展如果12月我还能去,11月基本不可能。其实你今年没去挺可惜的,如果你下次有去,我送你电子尺,基本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量尺寸
某牌子模型而已,过于当真就不对了。
是的,只是大家关心鹘鹰数据,而航展上什么数据都没有一个,实在没招就到模型上测量看看。
那不如你给我点机票和误工费,再赞助点联络费,我到深圳测量,你要模型什么数据我测量了给你。(^_^)
最多送你电子尺…我钱都在我老婆的…
看来模型也只有自己希望看到的才能做数啊,而且说实话我现在真烦这满版满屏的fc31了,真机讨论下也就罢了,时而做数时而不做数的模型都能开一堆帖子
珠展如果12月我还能去,11月基本不可能。其实你今年没去挺可惜的,如果你下次有去,我送你电子尺,基本可 ...
测模型也就是知道一点大概,因为模型和实物本身有误差。另外这次31001虽然去了,但其在落地后进一个单独机库,根本不做静态展示,无法近观。所以这次鹘鹰虽然也打着外卖的旗号,其实还是有所保留,我认为核心目的还是在国内,因为国内不装备,国外用户根本支撑不起一款四代机的研制和后勤维护体系。
最多送你电子尺…我钱都在我老婆的…
嘿嘿,我的钱不光要养老婆还要养孩子。(^_^)
看来模型也只有自己希望看到的才能做数啊,而且说实话我现在真烦这满版满屏的fc31了,真机讨论下也就罢了, ...
你可以搞个J20模型,“打压”一下鹘鹰。
测模型也就是知道一点大概,因为模型和实物本身有误差。另外这次31001虽然去了,但其在落地后进一个单独 ...
这个看法我和一样,看了2。0我触动也挺大,感觉是有根据需求去做一款飞机,应该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但是无限拔高,说什么主蛋仓使用宽度和20一样,挂载能力一样,我就呵呵了……
嘿嘿,我的钱不光要养老婆还要养孩子。(^_^)
你老婆不上班?我老婆不上班
你可以搞个J20模型,“打压”一下鹘鹰。
我有半个字提到20么?能不能不要把战斗的神经绷那么紧?不是谁都把舆情生产力真当回事的,这都是什么毛病!
这个看法我和一样,看了2。0我触动也挺大,感觉是有根据需求去做一款飞机,应该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但是无 ...
一样使用宽度就无限拔高?没那么夸张吧。
只是和你的预想不一样而已。弹舱多大估计今后还会争论,一直争论到真正有实物照片出来。据说曾经有人拍到空中开舱照片,只不过没有贴出来大家看不到。
另,我孩子十岁了,你孩子还小吧,澳洲鼓励生育,给小孩有补贴,我同学在澳洲当教授,第二个孩子据说领政府补贴就可以养活了。
我有半个字提到20么?能不能不要把战斗的神经绷那么紧?不是谁都把舆情生产力真当回事的,这都是什么毛病 ...
我说你也够能联想的了,怎么联想到“舆情也是生产力”去了,你心里在崩什么弦?
另外,军迷是小众,很多军迷都是在校学生,在这里搞舆论,也太把论坛当回事了。搞舆论的话电视台、平面媒体、门户网站比论坛影响面大多了。
我说你也够能联想的了,怎么联想到“舆情也是生产力”去了,你心里在崩什么弦?
另外,军迷是小众,很多 ...
是爷们就告诉我这个帖子里哪个id莫名其妙把310模型往20上带?我以后再跟你多说一句话就算我犯贱。
是爷们就告诉我这个帖子里哪个id莫名其妙把310模型往20上带?我以后再跟你多说一句话就算我犯贱。
那你到这个帖子里说满屏幕FC31干嘛?
你自己直接单独发个帖子去表达你的不满不更好?!




原来还担心垂尾后缘前掠改为后掠之后会不会减小垂尾面积和方向舵面积,造成大迎角下控制能力下降和超音速下航向稳定性下降,现在更清晰的模型图出来后,发现这个担心不必要,两个垂尾后缘虽然从前掠改为后掠,但是垂尾的高度比以前增加一大截,垂尾的总面积没有下降,而且方向舵面积还因为垂尾高度的增加也跟着增加,操纵性能还得到了加强。

而且垂尾的高度增加,在大迎角条件下垂尾方向舵的上部可以避开机背的乱流,控制能力也比之前的设计要强,垂尾这么一改是一举三得,在垂尾总面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不仅增加了方向舵的面积改善了偏航操纵能力,还增强了大迎角条件下的控制能力和超音速条件下的航向稳定性。



原来还担心垂尾后缘前掠改为后掠之后会不会减小垂尾面积和方向舵面积,造成大迎角下控制能力下降和超音速下航向稳定性下降,现在更清晰的模型图出来后,发现这个担心不必要,两个垂尾后缘虽然从前掠改为后掠,但是垂尾的高度比以前增加一大截,垂尾的总面积没有下降,而且方向舵面积还因为垂尾高度的增加也跟着增加,操纵性能还得到了加强。

而且垂尾的高度增加,在大迎角条件下垂尾方向舵的上部可以避开机背的乱流,控制能力也比之前的设计要强,垂尾这么一改是一举三得,在垂尾总面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不仅增加了方向舵的面积改善了偏航操纵能力,还增强了大迎角条件下的控制能力和超音速条件下的航向稳定性。
比例可是1:48 啊 。。要担心模型厂的制模师傅对数据玩了一个大概。。
模型跟实机一定会有很大出入的,只能看个大概,基本尺寸应该差不多,细节也只能看看结构变化,模型在手增强点感性认识,2.0比1.0弹舱部位一定是加宽的,边条都挤没了,变成一条棱边,后体也确实苗条了,并将尾撑变成了向后延伸的尾边条,加上机翼后掠角加大,整个变化类似于2001—2011,更像是为改善超音速性能进行的面积率修型,重量并不会明显增加,但超音速阻力会降低,比1.0更注重高速拦截性能,更空优了,符合其主要作为低档国土防空机的定位..

TSQ 发表于 2014-11-18 23:46
一样使用宽度就无限拔高?没那么夸张吧。
只是和你的预想不一样而已。弹舱多大估计今后还会争论,一直争 ...


澳洲鼓励生育,生小孩不但有奖金还有补贴,不过那是对低收入人群,我的收入可能补贴是没希望了,我年轻时太挑,32才结婚,现在还没小孩,下面是pop3参加珠海航展后的发言:
    发展航空母舰是中国坚定的既定路线,虽然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一艘“辽宁”号滑跃式航母并拥有了歼-15型舰载机,但中国正在研制和发展弹射型航母是没有丝毫悬念的事情,与弹射型航母相关的工作也在着手进行。
    随着成飞生产的歼-20隐形战斗机和沈飞生产的“鹘鹰”隐形战斗机陆续亮相,中国的弹射型航母究竟会采用哪个机型作为舰载机的问题也成为国内外猜测的热点,笔者在这里试图进行一些分析。
    按中国海军武器装备数代之间建造、研制、预研并行的传统习惯判断,目前弹射型航母应已经进入到技术设计阶段。而航空母舰的设计与其它驱逐舰和护卫舰等水面作战舰艇在设计上有着较大的区别,航空母舰的设计需要先确定舰载机或对舰载机有一个物理参数范围上的掌握,以此为依据才能开展航母总体设计工作。

    故此,中国的新一代弹射型航母舰载机的选型问题上,中国军方必然已未雨绸缪,进行了调研、论证甚至选型和确定最终方案的阶段。事实上,中国海军在2003年拟定上报并于次年被批准的中国航母发展纲要中就明确了弹射型航母上第四代战斗机的舰载型的规划,中国海军在此后也参与了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611所)的四代机的项目。
    但事物是发展的,而发展的过程会存在变数,就如同当初人们没有预料到中国海军会增建一艘001A型航母一样,歼-20飞机的舰载型能否与中国海军弹射型航母同步发展或半途而废也同样存在一定的变数。)
    歼-20飞机在2011年1月实现首飞,目前原型机的数量据传为六架。歼-20飞机为军方正式立项的型号,是中国国产双发重型隐身第四代战斗机,歼-20飞机必将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作战机型之一。但歼-20飞机目前的状态显然不符合舰载机的要求,如果歼-20飞机要发展舰载型,还需要进行一些相应的改动,距研制成功尚有一些路要走。
    中国海军所需求的歼-20舰载型在数量上与中国空军的需求相比,并不占据优势,中国空军历来是固定翼飞机研制企业的的大客户。当然,航母这样的国家战略工程的需求及其重要性与一般商业意义上的交易行为是有很大的区别,总部应会对此问题进行协调。

    而笔者较为担心的是歼-20舰载型的研制进度问题,毕竟,歼-20舰载型的改动较大,所需走的程序及时间都会较多,能否会与弹射型航母同步发展也许会存在一定的变数。
    “鹘鹰”隐身战斗机的出现让舰载四代战斗机多了一个可能的选项,“鹘鹰”战斗机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所)设计,是自筹资金研制的第四代隐形飞机。“鹘鹰”飞机是中国人自己研制出来的,而世界上目前能自己独立研制四代战机的国家屈指可数,“鹘鹰”飞机与歼-20飞机一样,是中国人的骄傲。
    但“鹘鹰”飞机非军方立项的背景,使得该型飞机能否最终被中国海军采用作为舰载机尚有疑问。自筹资金项目与军方立项的项目相比,设计输入上有所区别。军方的项目的设计输入是军方的需求,项目进行过程中军方是绝对的主导者和监控者;而自筹资金项目是自筹资金方尽可能贴近军方需求而进行的设计输入,因需要考虑在国际市场上的销路,设计输入时也要瞄准国际上潜在客户的需求。

    故此,“鹘鹰”飞机因其非军方主导,其战术技术指标及物理元素与军方的实际需求可能会产生一些偏差。如果中国海军采用“鹘鹰”飞机作为弹射型航母的舰载机,那么与歼-20飞机一样,也需要进行诸多的改动,而由此一来,研制及试验的周期也会较长。
    “鹘鹰”飞机参加第十届珠海航展有点出乎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鹘鹰”飞机是中航工业自筹资金研制,产权自有,严格地说,与军方没有关系,军方不能限制其参加航展活动。而自筹资金项目毕竟要考虑经济效益寻求买主,参加国际航展是其有效地向国外客户推销的手段之一,但这是否也说明“鹘鹰”飞机目前尚未与中国军方达成意向呢?
    笔者的观点是,“鹘鹰”飞机作为舰载机似乎偏小,中国的弹射型航母应搭载的是重歼,而如果“鹘鹰”飞机作为出口机型,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型飞机分占国际市场也是一件极其令国人振奋的事情,毕竟,这也在国际高端军用飞机市场为中国开了先河。
    不久前,网上流出了数张歼-15型舰载机实体等比例模型的照片,这些模型照片透露出不少信息。这个模型上喷有“中船重工704研究所”的字样,而该研究所就是中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891”航母工程中蒸汽弹射器的研制单位。
    从这些照片中起码可以判读出两点,其一是中国自己研制的航母弹射系统发展进度是非常理想的;其二是中国海军正在发展歼-15型舰载机的弹射型。这似乎说明中国海军对四代战斗机的舰载型的研制进度存有一些担心,而发展歼-15飞机的弹射型既可作为一种备份手段,不至于出现弹射型航母等舰载机的窘态,也可以在四代机的舰载型产能数量不够时可直接用歼-15弹射型舰载机顶上去,作为过渡机型而形成航母作战群的战斗力。
TSQ 发表于 2014-11-18 23:46
一样使用宽度就无限拔高?没那么夸张吧。
只是和你的预想不一样而已。弹舱多大估计今后还会争论,一直争 ...


澳洲鼓励生育,生小孩不但有奖金还有补贴,不过那是对低收入人群,我的收入可能补贴是没希望了,我年轻时太挑,32才结婚,现在还没小孩,下面是pop3参加珠海航展后的发言:
    发展航空母舰是中国坚定的既定路线,虽然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一艘“辽宁”号滑跃式航母并拥有了歼-15型舰载机,但中国正在研制和发展弹射型航母是没有丝毫悬念的事情,与弹射型航母相关的工作也在着手进行。
    随着成飞生产的歼-20隐形战斗机和沈飞生产的“鹘鹰”隐形战斗机陆续亮相,中国的弹射型航母究竟会采用哪个机型作为舰载机的问题也成为国内外猜测的热点,笔者在这里试图进行一些分析。
    按中国海军武器装备数代之间建造、研制、预研并行的传统习惯判断,目前弹射型航母应已经进入到技术设计阶段。而航空母舰的设计与其它驱逐舰和护卫舰等水面作战舰艇在设计上有着较大的区别,航空母舰的设计需要先确定舰载机或对舰载机有一个物理参数范围上的掌握,以此为依据才能开展航母总体设计工作。

    故此,中国的新一代弹射型航母舰载机的选型问题上,中国军方必然已未雨绸缪,进行了调研、论证甚至选型和确定最终方案的阶段。事实上,中国海军在2003年拟定上报并于次年被批准的中国航母发展纲要中就明确了弹射型航母上第四代战斗机的舰载型的规划,中国海军在此后也参与了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611所)的四代机的项目。
    但事物是发展的,而发展的过程会存在变数,就如同当初人们没有预料到中国海军会增建一艘001A型航母一样,歼-20飞机的舰载型能否与中国海军弹射型航母同步发展或半途而废也同样存在一定的变数。)
    歼-20飞机在2011年1月实现首飞,目前原型机的数量据传为六架。歼-20飞机为军方正式立项的型号,是中国国产双发重型隐身第四代战斗机,歼-20飞机必将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作战机型之一。但歼-20飞机目前的状态显然不符合舰载机的要求,如果歼-20飞机要发展舰载型,还需要进行一些相应的改动,距研制成功尚有一些路要走。
    中国海军所需求的歼-20舰载型在数量上与中国空军的需求相比,并不占据优势,中国空军历来是固定翼飞机研制企业的的大客户。当然,航母这样的国家战略工程的需求及其重要性与一般商业意义上的交易行为是有很大的区别,总部应会对此问题进行协调。

    而笔者较为担心的是歼-20舰载型的研制进度问题,毕竟,歼-20舰载型的改动较大,所需走的程序及时间都会较多,能否会与弹射型航母同步发展也许会存在一定的变数。
    “鹘鹰”隐身战斗机的出现让舰载四代战斗机多了一个可能的选项,“鹘鹰”战斗机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所)设计,是自筹资金研制的第四代隐形飞机。“鹘鹰”飞机是中国人自己研制出来的,而世界上目前能自己独立研制四代战机的国家屈指可数,“鹘鹰”飞机与歼-20飞机一样,是中国人的骄傲。
    但“鹘鹰”飞机非军方立项的背景,使得该型飞机能否最终被中国海军采用作为舰载机尚有疑问。自筹资金项目与军方立项的项目相比,设计输入上有所区别。军方的项目的设计输入是军方的需求,项目进行过程中军方是绝对的主导者和监控者;而自筹资金项目是自筹资金方尽可能贴近军方需求而进行的设计输入,因需要考虑在国际市场上的销路,设计输入时也要瞄准国际上潜在客户的需求。

    故此,“鹘鹰”飞机因其非军方主导,其战术技术指标及物理元素与军方的实际需求可能会产生一些偏差。如果中国海军采用“鹘鹰”飞机作为弹射型航母的舰载机,那么与歼-20飞机一样,也需要进行诸多的改动,而由此一来,研制及试验的周期也会较长。
    “鹘鹰”飞机参加第十届珠海航展有点出乎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鹘鹰”飞机是中航工业自筹资金研制,产权自有,严格地说,与军方没有关系,军方不能限制其参加航展活动。而自筹资金项目毕竟要考虑经济效益寻求买主,参加国际航展是其有效地向国外客户推销的手段之一,但这是否也说明“鹘鹰”飞机目前尚未与中国军方达成意向呢?
    笔者的观点是,“鹘鹰”飞机作为舰载机似乎偏小,中国的弹射型航母应搭载的是重歼,而如果“鹘鹰”飞机作为出口机型,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型飞机分占国际市场也是一件极其令国人振奋的事情,毕竟,这也在国际高端军用飞机市场为中国开了先河。
    不久前,网上流出了数张歼-15型舰载机实体等比例模型的照片,这些模型照片透露出不少信息。这个模型上喷有“中船重工704研究所”的字样,而该研究所就是中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891”航母工程中蒸汽弹射器的研制单位。
    从这些照片中起码可以判读出两点,其一是中国自己研制的航母弹射系统发展进度是非常理想的;其二是中国海军正在发展歼-15型舰载机的弹射型。这似乎说明中国海军对四代战斗机的舰载型的研制进度存有一些担心,而发展歼-15飞机的弹射型既可作为一种备份手段,不至于出现弹射型航母等舰载机的窘态,也可以在四代机的舰载型产能数量不够时可直接用歼-15弹射型舰载机顶上去,作为过渡机型而形成航母作战群的战斗力。
你可以搞个J20模型,“打压”一下鹘鹰。
人家611很直白的说,这次就是陪FC31太子读书的,J20至少4年内不会出现珠海航展!
你居然对着模型一顿量。。。。好吧,我认输了
这个鹘鹰2.0的模型(1:48)是由特尔博贩卖的,特尔博是中航克林模型旗下的一个电商品牌。主要以销售军事模型、飞机模型为主,目前已成功入驻天*猫商城、Q*Q商城、亚*马逊、京*东商城。中航克林模型就是中航工业指定模型供应商。珠海航展1:2的鶻鹰模型也是他们做的。虽然1:48模型肯定会有些许误差,但误差应该不至于太大,毕竟是专业厂家(中航工业指定模型供应商)的产品。
澳洲鼓励生育,生小孩不但有奖金还有补贴,不过那是对低收入人群,我的收入可能补贴是没希望了,我年轻 ...
pop3的观点其实和我差别很小,都认为现在鹘鹰上舰偏小,J20现在不适合上舰,J15弹射型可能用于过渡。不同的是我可以接受偏小的鹘鹰上舰(我认为鹘鹰上舰还有可能放大),他更喜欢重型机上舰。
现在鹘鹰调整最大起飞重量估计在27吨多,正常起飞重量应该在21吨左右,已经不算轻了,当然比正常起飞重量是接近30吨,最大起飞重量在接近40吨的重型机有差距,但是最终装备什么还要看各方面配套情况,还要看资金情况。在这方面尹卓从去年到今年在四代舰载机上表现越来越明显的想让鹘鹰改型上舰,这也许是不同人不同看法吧。我个人认为鹘鹰改进后上舰可能性比较大,但仍然存在变数。等结果吧。
另,澳洲是不是第二个孩子会有更多奖励啊,我同学住的房子带游泳池,第一个孩子似乎没有补贴,第二个才有。
楼主是个细心人,31,大家共同关注
你居然对着模型一顿量。。。。好吧,我认输了
号称高仿真,有些数据还是有一些参考意义的。
关键是这个模型的数据来自于哪里,如果仅仅是某些小公司自己根据已公开信息估算的,那么就没有任何意义,其本质和CD上的人拍脑袋想出来的数据差不多。
pop3的观点其实和我差别很小,都认为现在鹘鹰上舰偏小,J20现在不适合上舰,J15弹射型可能用于过渡。不同 ...
第一个奖励3千,第二只奖励1500,第一个起就有,第三个起夫妻一方要在家带小孩,政府发工资给带小孩的,小孩补助还在,但前提是低收入家庭
pop3的观点其实和我差别很小,都认为现在鹘鹰上舰偏小,J20现在不适合上舰,J15弹射型可能用于过渡。不同 ...
还有你同学比较奇快,华人一般不喜欢买带泳池的,因为清洁麻烦,二也是最关键的,有泳池不方便加盖啊!…
由于是大缩比模型,再加上使用的工具粗糙,再加上模型本身真实性也无法保证,TSQ你这误差是米一级的,基本可以认为是瞎子摸象
pop3的观点其实和我差别很小,都认为现在鹘鹰上舰偏小,J20现在不适合上舰,J15弹射型可能用于过渡。不同 ...
鹘鹰在上届航展的展板上这些正常起飞重量是175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