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整合轨迹:军工资产注入反哺航空科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21:45:56
中航工业整合轨迹:军工资产注入反哺航空科研

2014-11-10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肖夏


  本报记者 肖夏 上海报道
  11月7日,停牌近一月的中航机电(002013.SZ)终于公布了其筹划的重大事项:为进一步整合航空机电产业,中航机电拟用自有资金收购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四家涉及军工业务的航电企业,以及收购一家汽车业务相关的公司。
  这是中航工业今年的又一项重大资本运作:借壳南通科技(600862.SH)注入航材资产收获十五个涨停、控股并注资为中航飞机(000768.SZ)创造多轮上涨,再往前看,军工资产注入的成飞集成(002190.SZ)更是备受资本追捧。
  尽管这一次的资产总额远不及成飞集成,此番中航机电收购的五家公司中,却有四家都涉足军工业务,同时其中还有三家同属于航空机电系统板块,符合中航工业整合旗下未上市资产的大方向。
  根据其今年一季度的中期票据评级报告,中航工业集团到今年一季度末总资产已经达到6872.68亿元,净利润467.99亿元。即使不算借壳尚未完成的南通科技,“中航系”已经有29家上市公司,其中21家在A股上市,5家在港股上市,但中航工业仍然有接近45%的资产未装入上市公司。
  运用资本市场获取资金来反哺高投入和长周期的航空技术研发,这一思路在中航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今年的几次公开表述中得到反复强调。
  中航技术研发的重心落在了航空发动机领域,这也是飞机研发最为关键的部分。今年7月,中航和法国赛峰签署合作协议,计划以50:50的比例合资研发新一代的民用涡桨发动机涡轴-16。
  相比发动机研发,承担飞机机身制造的回报更快。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国商飞获悉,商飞明年不仅要按计划完成C919的总装和首飞,还有望启动中俄合作的宽体机项目。承接了C919各个机身部段的中航工业旗下公司,也将继续参与到这一宽体机的产业链之中。
  军工资产再注入
  按照11月7日的最新公告,中航机电拟用自有资金收购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工业新航”)、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工业武仪”)、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工业风雷”)和贵州枫阳液压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工业枫阳”)等四家公司的全部或控股股权。此外,中航机电还计划收购在德国设立、从事汽车调节机构业务的Kokinetics GmbH。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中航工业的四家公司都有军工业务。中航工业新航为航天、导弹、船舶、核工业提供产品;中航工业风雷主要从事飞机武器悬挂系统、发射系统研发和生产;中航工业枫阳主要涉及军用飞机、发动机和军用特种车辆、火炮、舰船的制造;中航工业的主要产品中则包括战斗机所用的开伞器。
  军工资产上市,是近期股市最受追捧的概念。就在上月中旬,另一家中航系上市公司中航飞机(000768.SZ)公告将定增30亿加码多项业务,其中包括军用运输机运八系列飞机的装备能力提升项目。而在更早的5月,成飞集成更是通过收购沈阳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有限责任集团和江西洪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吞下了158亿歼击机、空面导弹等核心军工资产。
  相比成飞集成,此次中航机电注入的军工资产规模并不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公告计算,截至去年12月31日,四家有军工业务的公司合计净资产刚好过15亿元,去年全年的盈利总和过亿。
  不过,巨额军工资产注入也可能带来财务成本增加。成飞集成10月29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1.5万元,同比还减少了75.41%,原因就在于吞下规模数倍于自身的军工资产后,成飞集成的管理费用以及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
  好在中航机电的业绩要明显好于成飞集成。中航机电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9.39亿元,同比增长15.7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有所下滑,但仍然有2.33亿元。
  按照公告,上述五家公司究竟是全部注入还是部分收购还并未敲定。但即使是全部收购,上述五家公司的资产也远小于目前的中航机电,且五家公司的盈利几乎相当于现在中航机电的一半,因此预计不会出现资产收购后大幅拖累业绩的情况。
  资产整合吸引资本
  不仅是军工资产注入,中航工业集团业务整合的概念,也在此次中航机电的重组计划中得到了体现—根据公告,中航工业新航、中航工业武仪和中航工业风雷都有航空机载设备的研发、生产,这符合中航机电整合中航工业集团旗下航空机电资产的定位。
  推动集团旗下资产整体上市,是中航工业近年来一直在推进的目标。按照掌门人林左鸣的规划,中航工业的每个具体业务板块都要单独上市。
  借壳南通科技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年9月18日,南通市国资委所属的南通科技发布公告,称将通过股权划转、资产出售、定增收购以及募集配套资金等一系列交易收购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中航复材、优材京航和优材百慕三家公司。
  如果这一整体总价达24.2亿元的交易完成,中航工业将成为南通科技实际控制人,原本以机床、房地产为主业的南通科技,将转变为以军、民航空材料及装备制造业为主,中航工业旗下的航材板块资产也有望不断注入从而实现整体上市。
  10月31日的最新公告显示,南通科技资产重组的相关审计评估工作还未完成,预计还需一段时日。如果能够实现,中航系将有30家上市公司,南通科技也将成为第22家A股上市公司。
  截至今年一季度,中航工业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约为55%,即使算上此后成飞集成、中航飞机的资产注入,这一比率也不会超过60%。
  相比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军工央企同门,这个数字已经处于领先。但在林左鸣看来,航空技术研发资金需求量大,中航工业还需要利用更多的市场资本。
  而其提到的技术研发重心,便是指航空发动机。发动机是飞机构造中成本最大、利润最高的一部分,但中国发动机的研发一直落后于西方国家。
  今年7月在接受中航旗下的《证券导报》专访时,林左鸣语出惊人:“发动机的进步与否,关键在于我们能有多少钱可以拿来‘打水漂’。”以此来解释近些年来中航工业资本运作的频繁。
  他在采访中以美国GE为例,解释航空发动机的研发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且研发周期漫长,因此需要将其他相关领域的业务不断注入资本市场,以不断地获得现金流。
  研发发动机确实“烧钱”。GE去年宣布投入70亿美元研发新一代的大型客机发动机,远远超过中航三年前宣布发动机研发领域投入100亿元的数额。
  目前中航工业旗下有航空动力(600893.SH)、成发科技(600391.SH)和中航动控(000738.SZ)三家发动机相关的上市公司,三者分别侧重发动机的主机和零部件制造、控制系统和传动系统。此外中航工业旗下也有研制大飞机C919国产发动机的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发动机分拆疑云
  但这一布局深远的发动机业务,近来却被传出可能拱手相让的消息。
  财新9月底报道称,为加快推动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有关部门正在计划将中航工业旗下的发动机资产单独分拆出来,成立专门的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对这一消息,林左鸣公开表示并不知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向中航工业内部人士了解,获得的说法类似。
  从中航工业的历史来看,这样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中航工业也是到2008年才由原来的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合并而来。大飞机立项后,尽管中航工业参股其中,但中国商飞实质上被单独分拆成了一块,独立于庞大的中航王国之外。此外,中航工业发动机分支人士也撰文承认目前航空发动机研发滞后。
  和南北车合并传言后不久两家便停牌研究重大事项不同,直到11月7日,航空动力、成发科技和中航动控都未就分拆传言进行回应,其中仅有成发科技在9月底出现股价异动后短暂停牌,此后很快也澄清并无任何资产重组的事项。
  在分拆发动机业务的传言带来疑惑之际。上月末,中航工业却请来了法国赛峰高层,林左鸣与赛峰CEO接受采访时则大谈双方在发动机领域合作的进展。
  中航工业于今年7月与四大发动机制造商之一的法国赛峰签下新的合作协议,双方将以50:50的比例合资研发新一代的涡桨发动机涡轴-16。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赛峰CEO郝赫曼接受专访时,介绍了当时技术落后的赛峰如何通过与美国GE合资、逐渐返回技术创新的巅峰,从而成就如今其与GE平起平坐的地位。在完成介绍后,郝赫曼强调了赛峰与中航合作的战略意义。
  捆绑民机前景
  当然,即使发动机业务被单独拆分,中航工业仍然有大量的业务可以展开,但发动机业务与中航其他业务之间的互补性却可能受损。
  林左鸣在7月的采访活动中介绍,中航工业集团有70%的利润来自于非航空领域,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观察“中航系”上市步骤就可以发现,非航产业一直是被中航工业视为拓展资金来源、保证业绩稳定的重要资产部分。中航系最开始上市的公司便是商贸、汽车等非航产业,如深天马A(000050.SZ)。
  而在航空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时候,中航一贯会同时搭配一些非航产业的资产注入。比如中航机电在计划收购军工资产的同时拟收购一家汽车结构相关业务为主的公司,借壳南通科技在计划注入两家航材公司的同时,中航工业还“塞”了一家制造人工关节的优材京航。
  除开发动机,中航工业未来还有新的增长点—国产民机的发展。国产大飞机C919将在明年首飞,如如期成功试飞,参与各个部件研制的中航工业旗下洪都航空、成飞、西飞、哈飞、沈飞未来都会有可预期的订单。
  除此之外,中国与俄罗斯合作的宽体机已经被抬上日程,项目可能将于明年启动。此前这一项目一直由俄罗斯一方在积极释放合作意愿,但中国商飞人士此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商飞内部的专家研究这一项目其实已经有两三年时间。只要这一项目平稳推进,中航工业的各个子公司也不可能被排除在外。
  除此之外,国产支线客机ARJ21也有大量零部件依靠中航工业旗下西飞。中航工业提供的信息显示,在即将召开的珠海航展上,ARJ21的106机将公开首秀,明年将正式执飞商业航线。
  而在其已有成果的通航领域,中航还将在珠海航展上首次展出多款通航产品,还将重点推介“爱飞客”通航小镇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为培养这一通航项目,中航工业将在航展上启动爱飞客产业基金,计划募资10亿,用于通航小镇的飞行区建设、飞行服务项目等项目,以期未来建成后能获得稳定现金流。
(责任编辑:UN652) 原标题:中航工业整合轨迹:军工资产注入反哺航空科研






http://news.sohu.com/20141110/n405909149.shtml中航工业整合轨迹:军工资产注入反哺航空科研

2014-11-10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肖夏


  本报记者 肖夏 上海报道
  11月7日,停牌近一月的中航机电(002013.SZ)终于公布了其筹划的重大事项:为进一步整合航空机电产业,中航机电拟用自有资金收购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四家涉及军工业务的航电企业,以及收购一家汽车业务相关的公司。
  这是中航工业今年的又一项重大资本运作:借壳南通科技(600862.SH)注入航材资产收获十五个涨停、控股并注资为中航飞机(000768.SZ)创造多轮上涨,再往前看,军工资产注入的成飞集成(002190.SZ)更是备受资本追捧。
  尽管这一次的资产总额远不及成飞集成,此番中航机电收购的五家公司中,却有四家都涉足军工业务,同时其中还有三家同属于航空机电系统板块,符合中航工业整合旗下未上市资产的大方向。
  根据其今年一季度的中期票据评级报告,中航工业集团到今年一季度末总资产已经达到6872.68亿元,净利润467.99亿元。即使不算借壳尚未完成的南通科技,“中航系”已经有29家上市公司,其中21家在A股上市,5家在港股上市,但中航工业仍然有接近45%的资产未装入上市公司。
  运用资本市场获取资金来反哺高投入和长周期的航空技术研发,这一思路在中航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今年的几次公开表述中得到反复强调。
  中航技术研发的重心落在了航空发动机领域,这也是飞机研发最为关键的部分。今年7月,中航和法国赛峰签署合作协议,计划以50:50的比例合资研发新一代的民用涡桨发动机涡轴-16。
  相比发动机研发,承担飞机机身制造的回报更快。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国商飞获悉,商飞明年不仅要按计划完成C919的总装和首飞,还有望启动中俄合作的宽体机项目。承接了C919各个机身部段的中航工业旗下公司,也将继续参与到这一宽体机的产业链之中。
  军工资产再注入
  按照11月7日的最新公告,中航机电拟用自有资金收购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工业新航”)、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工业武仪”)、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工业风雷”)和贵州枫阳液压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工业枫阳”)等四家公司的全部或控股股权。此外,中航机电还计划收购在德国设立、从事汽车调节机构业务的Kokinetics GmbH。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中航工业的四家公司都有军工业务。中航工业新航为航天、导弹、船舶、核工业提供产品;中航工业风雷主要从事飞机武器悬挂系统、发射系统研发和生产;中航工业枫阳主要涉及军用飞机、发动机和军用特种车辆、火炮、舰船的制造;中航工业的主要产品中则包括战斗机所用的开伞器。
  军工资产上市,是近期股市最受追捧的概念。就在上月中旬,另一家中航系上市公司中航飞机(000768.SZ)公告将定增30亿加码多项业务,其中包括军用运输机运八系列飞机的装备能力提升项目。而在更早的5月,成飞集成更是通过收购沈阳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有限责任集团和江西洪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吞下了158亿歼击机、空面导弹等核心军工资产。
  相比成飞集成,此次中航机电注入的军工资产规模并不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公告计算,截至去年12月31日,四家有军工业务的公司合计净资产刚好过15亿元,去年全年的盈利总和过亿。
  不过,巨额军工资产注入也可能带来财务成本增加。成飞集成10月29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1.5万元,同比还减少了75.41%,原因就在于吞下规模数倍于自身的军工资产后,成飞集成的管理费用以及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
  好在中航机电的业绩要明显好于成飞集成。中航机电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9.39亿元,同比增长15.7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有所下滑,但仍然有2.33亿元。
  按照公告,上述五家公司究竟是全部注入还是部分收购还并未敲定。但即使是全部收购,上述五家公司的资产也远小于目前的中航机电,且五家公司的盈利几乎相当于现在中航机电的一半,因此预计不会出现资产收购后大幅拖累业绩的情况。
  资产整合吸引资本
  不仅是军工资产注入,中航工业集团业务整合的概念,也在此次中航机电的重组计划中得到了体现—根据公告,中航工业新航、中航工业武仪和中航工业风雷都有航空机载设备的研发、生产,这符合中航机电整合中航工业集团旗下航空机电资产的定位。
  推动集团旗下资产整体上市,是中航工业近年来一直在推进的目标。按照掌门人林左鸣的规划,中航工业的每个具体业务板块都要单独上市。
  借壳南通科技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年9月18日,南通市国资委所属的南通科技发布公告,称将通过股权划转、资产出售、定增收购以及募集配套资金等一系列交易收购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中航复材、优材京航和优材百慕三家公司。
  如果这一整体总价达24.2亿元的交易完成,中航工业将成为南通科技实际控制人,原本以机床、房地产为主业的南通科技,将转变为以军、民航空材料及装备制造业为主,中航工业旗下的航材板块资产也有望不断注入从而实现整体上市。
  10月31日的最新公告显示,南通科技资产重组的相关审计评估工作还未完成,预计还需一段时日。如果能够实现,中航系将有30家上市公司,南通科技也将成为第22家A股上市公司。
  截至今年一季度,中航工业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约为55%,即使算上此后成飞集成、中航飞机的资产注入,这一比率也不会超过60%。
  相比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军工央企同门,这个数字已经处于领先。但在林左鸣看来,航空技术研发资金需求量大,中航工业还需要利用更多的市场资本。
  而其提到的技术研发重心,便是指航空发动机。发动机是飞机构造中成本最大、利润最高的一部分,但中国发动机的研发一直落后于西方国家。
  今年7月在接受中航旗下的《证券导报》专访时,林左鸣语出惊人:“发动机的进步与否,关键在于我们能有多少钱可以拿来‘打水漂’。”以此来解释近些年来中航工业资本运作的频繁。
  他在采访中以美国GE为例,解释航空发动机的研发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且研发周期漫长,因此需要将其他相关领域的业务不断注入资本市场,以不断地获得现金流。
  研发发动机确实“烧钱”。GE去年宣布投入70亿美元研发新一代的大型客机发动机,远远超过中航三年前宣布发动机研发领域投入100亿元的数额。
  目前中航工业旗下有航空动力(600893.SH)、成发科技(600391.SH)和中航动控(000738.SZ)三家发动机相关的上市公司,三者分别侧重发动机的主机和零部件制造、控制系统和传动系统。此外中航工业旗下也有研制大飞机C919国产发动机的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发动机分拆疑云
  但这一布局深远的发动机业务,近来却被传出可能拱手相让的消息。
  财新9月底报道称,为加快推动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有关部门正在计划将中航工业旗下的发动机资产单独分拆出来,成立专门的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对这一消息,林左鸣公开表示并不知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向中航工业内部人士了解,获得的说法类似。
  从中航工业的历史来看,这样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中航工业也是到2008年才由原来的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合并而来。大飞机立项后,尽管中航工业参股其中,但中国商飞实质上被单独分拆成了一块,独立于庞大的中航王国之外。此外,中航工业发动机分支人士也撰文承认目前航空发动机研发滞后。
  和南北车合并传言后不久两家便停牌研究重大事项不同,直到11月7日,航空动力、成发科技和中航动控都未就分拆传言进行回应,其中仅有成发科技在9月底出现股价异动后短暂停牌,此后很快也澄清并无任何资产重组的事项。
  在分拆发动机业务的传言带来疑惑之际。上月末,中航工业却请来了法国赛峰高层,林左鸣与赛峰CEO接受采访时则大谈双方在发动机领域合作的进展。
  中航工业于今年7月与四大发动机制造商之一的法国赛峰签下新的合作协议,双方将以50:50的比例合资研发新一代的涡桨发动机涡轴-16。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赛峰CEO郝赫曼接受专访时,介绍了当时技术落后的赛峰如何通过与美国GE合资、逐渐返回技术创新的巅峰,从而成就如今其与GE平起平坐的地位。在完成介绍后,郝赫曼强调了赛峰与中航合作的战略意义。
  捆绑民机前景
  当然,即使发动机业务被单独拆分,中航工业仍然有大量的业务可以展开,但发动机业务与中航其他业务之间的互补性却可能受损。
  林左鸣在7月的采访活动中介绍,中航工业集团有70%的利润来自于非航空领域,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观察“中航系”上市步骤就可以发现,非航产业一直是被中航工业视为拓展资金来源、保证业绩稳定的重要资产部分。中航系最开始上市的公司便是商贸、汽车等非航产业,如深天马A(000050.SZ)。
  而在航空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时候,中航一贯会同时搭配一些非航产业的资产注入。比如中航机电在计划收购军工资产的同时拟收购一家汽车结构相关业务为主的公司,借壳南通科技在计划注入两家航材公司的同时,中航工业还“塞”了一家制造人工关节的优材京航。
  除开发动机,中航工业未来还有新的增长点—国产民机的发展。国产大飞机C919将在明年首飞,如如期成功试飞,参与各个部件研制的中航工业旗下洪都航空、成飞、西飞、哈飞、沈飞未来都会有可预期的订单。
  除此之外,中国与俄罗斯合作的宽体机已经被抬上日程,项目可能将于明年启动。此前这一项目一直由俄罗斯一方在积极释放合作意愿,但中国商飞人士此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商飞内部的专家研究这一项目其实已经有两三年时间。只要这一项目平稳推进,中航工业的各个子公司也不可能被排除在外。
  除此之外,国产支线客机ARJ21也有大量零部件依靠中航工业旗下西飞。中航工业提供的信息显示,在即将召开的珠海航展上,ARJ21的106机将公开首秀,明年将正式执飞商业航线。
  而在其已有成果的通航领域,中航还将在珠海航展上首次展出多款通航产品,还将重点推介“爱飞客”通航小镇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为培养这一通航项目,中航工业将在航展上启动爱飞客产业基金,计划募资10亿,用于通航小镇的飞行区建设、飞行服务项目等项目,以期未来建成后能获得稳定现金流。
(责任编辑:UN652) 原标题:中航工业整合轨迹:军工资产注入反哺航空科研






http://news.sohu.com/20141110/n4059091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