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与秦实力对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6:30:27
公元前221年的罗马共和国,实际上刚刚完成对意大利半岛的初步统一,正在开始把扩张的目光从陆地转向海洋,并在第一次与迦太基人的布匿战争中取得胜利,取得地中海西部的部分霸权。
那么,假设我们把时间定格在公元前221年,无限拉近秦帝国和罗马帝国之间的空间距离,只在两国间各自保留西部和北部屏障——黄河和阿尔卑斯山脉;当秦始皇灭掉六国之后偶尔西北望(咸阳北纬34度、罗马北纬41度),他征伐的目光碰巧注意到了正在扩张的罗马,秦灭罗马之战爆发了。
第一章国力对比
公元前221年,秦帝国和古罗马共和国分别完成了统一六国和统一意大利半岛的战争。但如果全面比较当时两国的国土面积、人口、政治和经济制度,我们会看到两者间巨大的差距。
一、国土面积
秦帝国: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六国后的大秦王朝,东到黄海、渤海,南到南海,西到四川昆仑山脉,北到现在的长城;面积大致为355万平方公里。当时的秦朝还没有将版图扩张到甘肃黄河以西,只在今宁夏境内设立北地郡,在甘肃东南部设立陇西郡。
古罗马:公元前221年的罗马共和国的国土面积充其量与现在的意大利的领土面积相当,约30万平方公里。
二、人 口
秦帝国:有学者估计,当时统一后的秦帝国人口不少于四千万。
古罗马:近代以来的西方学者通过大量细致的研究估计,公元前225年罗马总人口约为500万(其中,自由人450万,奴隶50万)。
三、政治制度
秦帝国:秦统一六国后,秦王赢政自封始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在地方,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县属于皇帝直接控制的地方政权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完全听命于皇帝,无独立特权。有完善的法律体系。
古罗马:公元前221年的罗马共和国实际上是贵族的共和国。政权掌握在元老院、公民大会以及执政官、监察官等行政长官手中,逐步形成寡头共和政体。元老院是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总揽行政、立法、外交、军事、财政、司法等大权,也是罗马共和政体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并设有保民官、财政宫、监察官、司法官等。罗马在被征服地区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除在被征服地区设置具有军事据点性质的殖民地外,还把屈从于罗马的意大利人公社划分为有投票权的自治公社、无投票权的自治公社、同盟者、臣属地等不同类型进行统治。并通过签署条约形成相对松散的战略联盟。以人们的传统习惯为基础,制定了唯一成文的《十二铜表法》。
四、经济文化
秦帝国: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修筑驰道,开凿灵渠,修筑长城,移民边疆等。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稳定王朝疆域、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公元前216年,秦始皇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申报土地数额,交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的承认和保护,在文化思想经济方面,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颁行全国。
古罗马:还处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阶段,工商业不发达;没有统一的货币。尽管在公元前6世纪已经开始使用文字,但在文学艺术上成就不显著,多数人文盲。
总之,如果以公元前221年为时间点,从国土面积和人口上看,罗马不足秦帝国的八分之一。从政治经济上看,秦帝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开始步入封建社会;而与之相对应的罗马权利分散、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国家行政机构,甚至没有严格的国家概念,是以罗马城为中心的,高级城邦联合体,只能说达到了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两者之国家行政效能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因此,综合以上四个方面我们有理由认为,当时的罗马共和国充其量与被秦灭掉的六国之一相当。秦灭罗马存在理论上的可能。
但古罗马以军事闻名世界。秦军与罗马军团的军力相比又如何哪?
第二章军力对比
要全面对比秦帝国和古罗马的军队实力,必须首先对比一下四个方面:正规军数量、后备军数量、兵种组成、武器装备。
一、正规军和后备军数量
秦帝国:战国策对统一前的秦军有“车千乘、骑万匹、带甲百余万”的描述,那么统一后的秦军数量究竟有多少哪?依秦律,17 岁以上男子,凡身体健康者,都必须作“正卒”两年,其中一年在本郡服兵役,接受军事训练,同时执行本郡的防卫和治安任务,然后再按征调次序到京师咸阳或边疆服兵役一年。在京师服役,称“卫士”,去边疆戍守称“戍卒”。除此之外,每个适龄男子,每年还需在本郡县服役1个月,由于是到期即更换,故称“更卒”,主要担负修筑城垣、道路、宫宛,以及军需物资的运输等。服满两年“正卒”的男子,除继续服每年1 月的“更卒”外,还要随时应征入伍,一遇战事,要依征调令,与现役“正卒”共同出征作战,服役时间视战争的长短,一般不在中途更换。
以秦4000万人口,17岁以下及60岁以上免征计算,秦适龄男1400万左右。又以正卒两年计算,更卒每年1月计算,秦的正规军应为70万人,地方或后备部队约110万人。又以一遇战事,要依征调令,与现役“正卒”共同出征作战,服役时间视战争的长短,一般不在中途更换估算,秦朝的正规军和地方部队应各在百万以上。这与历史上秦朝能够同时以50万大军攻岭南,以30万大军队伐匈奴的史实基本吻合。
古罗马:早期罗马共和国的法律规定:罗马公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男子17岁以上即当从军,四十五岁始免。而如遇紧急情况,未达到或超过年龄的人也要入伍。罗马共和国统一意大利半岛后自由民450万,其中正式罗马公民约30万,其它420万自由民中30%享有罗马公民权,合计罗马公民156万人。平均寿命55岁计算,适龄男子约40万人。以每人平均服役8年计算,罗马的正规军应该常年在11万左右。据张延玲主编《世界通史》,统一意大利半岛时罗马军队有8个军团,约8万人;与我的计算大致相同。另据统计,自公元前225年至公元前123年,罗马军队中服役年限超过16年的士兵占士兵总数的30%;服役25年左右的占25%;服役10年以上的占30%;而服役7年以上的占20%。如遇战争罗马正规军可保持在19万人的水平;而后备部队在20万人以上。从这点看,罗马以如此之小国,保持如此规模之军队数量,真的宛若一部庞大的战争机器,真正做到了全民皆兵。
根据孙子“十倍于敌,围而歼之;五倍于敌,攻而取之”;又秦伐强楚用兵60万,伐岭南用兵50万计,秦若要灭罗马出动兵力当不少于55万。
二、兵种组成及使用
统一后的秦代陆军主要由包括战车兵、骑兵、步兵三个基本兵种。古罗马陆军军队主要由步兵和骑兵编成。
1、战车兵:
秦帝国:战车兵约占军队总数的2%,虽已不是军队的主体,但仍然是战斗编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兵种。既可以独立使用,又可以同其他兵种配合使用,主要用于平原地区的作战,进攻时用以冲陷敌阵,打乱敌军的战斗队形;防御时用战车布为阵垒,阻止或迟滞敌军的冲击;行军时置于前锋和两翼,有利于保障部队的安全。战车上装备两套柄长为三米的矛、钺和两套弓箭,有的还配有盾和带发射架的弩。战斗时远则以弩箭射击,近则以矛钺格斗。车属步兵一般为八人,其装备与一般步兵相同,其任务是密切与战车协同,既掩护战车的安全,又利于在战车的掩护下扩大战果。车兵的编制,从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情况看,没有步兵配合时,每八乘为一行,二行十六乘为一组,四组六十四乘为一队。这和《六韬?均兵》篇所说“五车一长,十车一吏,五十车一率,百车一将”的编制接近,但有所不同。当有步兵配属时,则以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八人为一个基层单位,六乘为一组,十八乘加指挥车一乘为一队。
古罗马:基本上没有战车兵种。
2、骑兵
秦帝国:统一前秦军有骑万匹,统一后有较大的发展,约占军队总数的2%。在北击匈奴和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部有较多的骑兵参加。主要是发挥其快速机动、突然猛烈、远距离射杀敌步兵集团的优势。骑兵既有独立的编队,也有与其他兵种的混合编队。长平之战,秦即可派出5000骑兵断赵国粮道,由此可见骑兵已构成秦代军队的重要兵种之一。在车、步、骑协同作战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骑兵的编制,以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情况看,很可能是四骑一组,三组一列,九列一百零八骑为一队,并能属战车六乘。
古罗马:少数骑兵约占混队的5%。分两种:轻骑兵:先锋和斥候工作,108人一队,或干脆散编,配小圆盾,和刺抢短剑,好像也有配投枪的;正规骑兵:108人一队,一般在会战中配合步兵使用,但一般不会单独作战,方盾长枪,配短剑。早期的罗马骑兵多用于侦察、通讯等,很少单独作战。真正的骑兵作战部队是在罗马帝国时期才发展起来。
3、步兵
秦帝国:步兵是秦代军队构成中的主体,占总数的95%以上。主要分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两种。重装步兵多数身穿金属铠甲,手持戈、矛、钺、铍等长柄兵器,担负着同敌军重兵集团格斗的任务。轻装步兵一般不穿铠甲,持弓、弩等远射武器,配合重装步兵杀伤格斗距离之外的敌军。步兵的编制分为六级,即: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其中,“二五百主”也称“千人”,已属中级军官。
古罗马:步兵亦是罗马军团的主体,约占总数的95%。主要分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两种。轻步兵不着甲胄,仅靠头盔和直径约1米的小圆盾护身,以数枝轻投枪和剑为进攻武器。实战时一般展开于战线的最前方,充分发挥其机动力进行散兵战。重装步兵都披挂全副盔甲、手持著名的大型四角方盾,武器为宽剑身的双刃短剑和两枝大型重投枪和小型轻投枪“。罗马军团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百人队,每个军团由若干个不同武装的百人队组成。百夫长最初仅只是百人队的队长,管理百人队的行政事务和军事行动。一个罗马军团共有60个百人队。和军团一样,在罗马的每个百人队、中队和大队中都有自己的军旗是部队荣誉的象征。
从以上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秦军和罗马军团都是以陆军为绝对主要兵种,在军队中所占的比例也大致相同。但秦军的战车和骑兵部队都已经形成独立的作战兵种,可以有效实现车、骑、步三军协同作战;秦军的步兵按照作战目的和使用武器不同也进行了严格的细分;古罗马相对简单。两者之间的不同必然导致战术和战役组织上有重大区别。
三、武器装备
从材质上看,秦军使用的铜制的兵器,古罗马军队使用的铁制的兵器。与青铜兵器相比,铁制兵器显然更为强大。不过,当时铁制兵器的优势可能并不明显。
1、单兵兵器
秦帝国:
铜剑:长约1米左右。长且薄、窄,状如柳叶,特别是剑身不完全平直,在离剑头六厘米的地方有「束腰」,即呈弧形内收,从而增加了穿刺的速度和力量。
铜铍:一种在3米多长的木柄前端加装与剑类似东西,是较矛短的刺杀兵器。
长矛:7米长的刺杀兵器。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矛,宜刺之兵也,三分其长,二为刃、一为尖刺。刃之脊隆起,脊之两旁微陷,以通空气,取其刃而易拔也。”
铜戈:要用于勾、啄的格斗兵器。长戈长达3米到314厘米,短的戈全长仅1.5米。戈适合战车作战。
弓箭:大等的弓干长176.1厘米,径4.5厘米,弦长140厘米;一般有效射程50米左右。
弩机:一次看同时发射多只箭,且分为大,中,小不同型号;射程可达300米,有效杀伤距离150米。当时的弩机还配备了最原始的瞄准系统——望山。
头盔:无。据史书记载:“秦朝军士勇猛强悍,冲锋陷阵,不戴头盔,飞跃奔跑,杀敌无数。”
皮甲:甲片编缀的方法科学合理,使人穿上后弯腰、挺腹、抬臂等均感方便。
盾牌:木质,外蒙皮革。高65厘米、宽49厘米、厚1厘米。
古罗马:
短剑:剑身长50——56厘米,稍微有点细腰。宽6——8厘米。短剑的有效杀伤距离较近,要求战士们“短兵相见”。这对个人技艺要求更高,
重标枪:长约1.5到2米左右,重约1.5到2.5公斤;一半是金属杆,一半是木头杆。细长的枪头外形再加上枪头部分刻意的配重,使其容易投掷,穿透力强;并且保证未命中目标时落地后枪头立刻折断,不会被敌人反掷回来。最大投射距离约18米。
轻投枪:是重投枪的轻便型,省去了枪头的配重,以换取更长的射程(最大射程约30米)。一般轻步兵携带6——10只轻标枪。
头盔:防护性能好,士兵的视野开阔和佩戴舒适性。
铠甲:由铁铠与皮甲搭配制成,具有相当的防护能力,机动性却并不受影响。
盾牌:木制,长方形凸面体,高约1.2米,宽约0.61米,外牛皮,边缘都包上了铁边,具有很好的保护性能。
从两者的对比可以看出,古罗马军队的单兵作战武器比较齐全,但除盾牌和投枪外,缺少协同作战的武器装备。秦军则具备了远、近多层次打击和中央强击突破的能力。
第三章 实兵对抗
一、单兵对抗
在50米以外的距离上秦军士兵占据绝对优势,因为秦军配备弓箭和弩等远距离攻击武器,
在8—50米的距离上,由于罗马军队配备了威力巨大的投枪,而秦军也有弓箭,且可连续射击,因此,罗马士兵占据与秦军士兵不分伯仲。
在3-8米的距离上,秦军士兵的剑、铍、矛、戈等长兵器占据优势。3米以内则罗马士兵则可依靠优秀的格斗技巧而占据绝对优势。
从以上可以看出,秦军士兵似乎占据很大优势,但因秦军士兵不能同时拥有上述装备,所以在单兵对决上两军士兵各有千秋。
二、百人对决
在50米以外的距离上,秦军虽然配备弓箭和弩等远距离攻击武器,但罗马军队的著名的龟形阵则能够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因此,秦军虽占优势,但只能少部分杀伤敌人。
在8—50米的距离上,罗马投枪的威力和盾牌的保护作用均大于秦军,罗马军队占优。
在3-8米的距离上,秦军士兵的剑、铍、矛、戈等长兵器占据优势,秦军处于攻击状态;但罗马军队的龟形阵的防护和冲击作用也十分了得,因此在这个距离上两军平分秋色。
3米以内,秦军因分工的原因直接参与搏斗的人较少,而罗马军队由于在远距离交战上的人员损失,两者旗鼓相当。但罗马军队的格斗技巧使之占据优势。
因此,在不考虑战车和骑兵因素的基础上,在百人对抗中罗马军队占据优势。
三、万人决战
为了更好的模拟两支军队万人规模的对抗过程,我们不妨首先假设一个场景:
公元前220年的一天,一支1万人规模的秦军部队在追击西遁的匈奴人的时候,在“胡说”草原上与一支1万人规模的罗马军团突然遥遥相望;不期而遇使双方的统帅都大吃一惊。但扫平六国的豪情和一统意大利半岛的狂傲使两军几乎同时向对方发起了进攻。
1、两军的兵力配置:
秦帝国:按战车兵和骑兵占秦军数量的平均比例,1万人应该配备战车50辆,骑兵200人,700弓箭手和1300弩手(弓弩手的比例:按弓弩手占20%,再按弓和弩大致1:2比例计算)。其中,弩兵1300人分三排列阵前,弓箭手各350人布置在两翼,负责保护左右安全。弩兵后面为戈兵三排3000人。战车兵50辆,每辆甲士三人,配步兵5人居中军。其余4600人,分别组成前后左右四军。200名骑兵做战略机动。
古罗马:应该是两个军团的规模,分别1个由罗马公民组成的正规罗马军团和1个由同盟军军团组成,并包括另有骑兵600人。两个军团各5000人,前后配置排列,前为强攻,后卫主攻。
2、战斗过程
在秦军与罗马前面军团相距300米—20米的距离上,1350名罗马士兵被击伤或击毙失去战斗力(见箭弩杀伤了计算)。
在接触前秦军5000罗马军队发出的约9000支投枪被击伤或击毙1000人。
在接触的一刹那,秦长兵器戈兵等再击伤罗马军队1000人。
而罗马军队从两翼向秦军包抄,秦弓箭手在步兵的配合下进行抵抗。秦军中路弩兵后撤至军阵中央继续攻击;50辆战车从秦军中央每隔10米一字排开向前发起冲击,一举歼灭罗马前军团的正面部分,并直冲罗马后军团。
罗马后军团受突然打击,结50个龟形阵抵抗,并用投枪还击。秦战车兵在消灭10个罗马龟形阵后,只剩30辆,并冲过敌阵后又向左侧迂回继续攻击。此时,罗马前军团攻击未果,损失惨重,最后只剩1000余人,在秦中军的攻击下开始后撤。
秦军从前后两面攻击罗马军队,秦骑兵则直扑罗马主帅军旗。
罗马正面军队率先崩溃。秦战车兵亦损失殆尽。剩余3000余罗马军因再无投枪,依靠龟形阵顽强抵抗两倍余己的秦军攻击。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3、小战结局
此时天色已晚,秦军无心恋战,利用夜色退走。罗马军亦归。
来自:外汇黄金操盘手  >《历史》http://www.360doc.cn/article/81269_411564019.html公元前221年的罗马共和国,实际上刚刚完成对意大利半岛的初步统一,正在开始把扩张的目光从陆地转向海洋,并在第一次与迦太基人的布匿战争中取得胜利,取得地中海西部的部分霸权。
那么,假设我们把时间定格在公元前221年,无限拉近秦帝国和罗马帝国之间的空间距离,只在两国间各自保留西部和北部屏障——黄河和阿尔卑斯山脉;当秦始皇灭掉六国之后偶尔西北望(咸阳北纬34度、罗马北纬41度),他征伐的目光碰巧注意到了正在扩张的罗马,秦灭罗马之战爆发了。
第一章国力对比
公元前221年,秦帝国和古罗马共和国分别完成了统一六国和统一意大利半岛的战争。但如果全面比较当时两国的国土面积、人口、政治和经济制度,我们会看到两者间巨大的差距。
一、国土面积
秦帝国: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六国后的大秦王朝,东到黄海、渤海,南到南海,西到四川昆仑山脉,北到现在的长城;面积大致为355万平方公里。当时的秦朝还没有将版图扩张到甘肃黄河以西,只在今宁夏境内设立北地郡,在甘肃东南部设立陇西郡。
古罗马:公元前221年的罗马共和国的国土面积充其量与现在的意大利的领土面积相当,约30万平方公里。
二、人 口
秦帝国:有学者估计,当时统一后的秦帝国人口不少于四千万。
古罗马:近代以来的西方学者通过大量细致的研究估计,公元前225年罗马总人口约为500万(其中,自由人450万,奴隶50万)。
三、政治制度
秦帝国:秦统一六国后,秦王赢政自封始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在地方,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县属于皇帝直接控制的地方政权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完全听命于皇帝,无独立特权。有完善的法律体系。
古罗马:公元前221年的罗马共和国实际上是贵族的共和国。政权掌握在元老院、公民大会以及执政官、监察官等行政长官手中,逐步形成寡头共和政体。元老院是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总揽行政、立法、外交、军事、财政、司法等大权,也是罗马共和政体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并设有保民官、财政宫、监察官、司法官等。罗马在被征服地区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除在被征服地区设置具有军事据点性质的殖民地外,还把屈从于罗马的意大利人公社划分为有投票权的自治公社、无投票权的自治公社、同盟者、臣属地等不同类型进行统治。并通过签署条约形成相对松散的战略联盟。以人们的传统习惯为基础,制定了唯一成文的《十二铜表法》。
四、经济文化
秦帝国: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修筑驰道,开凿灵渠,修筑长城,移民边疆等。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稳定王朝疆域、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公元前216年,秦始皇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申报土地数额,交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的承认和保护,在文化思想经济方面,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颁行全国。
古罗马:还处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阶段,工商业不发达;没有统一的货币。尽管在公元前6世纪已经开始使用文字,但在文学艺术上成就不显著,多数人文盲。
总之,如果以公元前221年为时间点,从国土面积和人口上看,罗马不足秦帝国的八分之一。从政治经济上看,秦帝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开始步入封建社会;而与之相对应的罗马权利分散、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国家行政机构,甚至没有严格的国家概念,是以罗马城为中心的,高级城邦联合体,只能说达到了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两者之国家行政效能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因此,综合以上四个方面我们有理由认为,当时的罗马共和国充其量与被秦灭掉的六国之一相当。秦灭罗马存在理论上的可能。
但古罗马以军事闻名世界。秦军与罗马军团的军力相比又如何哪?
第二章军力对比
要全面对比秦帝国和古罗马的军队实力,必须首先对比一下四个方面:正规军数量、后备军数量、兵种组成、武器装备。
一、正规军和后备军数量
秦帝国:战国策对统一前的秦军有“车千乘、骑万匹、带甲百余万”的描述,那么统一后的秦军数量究竟有多少哪?依秦律,17 岁以上男子,凡身体健康者,都必须作“正卒”两年,其中一年在本郡服兵役,接受军事训练,同时执行本郡的防卫和治安任务,然后再按征调次序到京师咸阳或边疆服兵役一年。在京师服役,称“卫士”,去边疆戍守称“戍卒”。除此之外,每个适龄男子,每年还需在本郡县服役1个月,由于是到期即更换,故称“更卒”,主要担负修筑城垣、道路、宫宛,以及军需物资的运输等。服满两年“正卒”的男子,除继续服每年1 月的“更卒”外,还要随时应征入伍,一遇战事,要依征调令,与现役“正卒”共同出征作战,服役时间视战争的长短,一般不在中途更换。
以秦4000万人口,17岁以下及60岁以上免征计算,秦适龄男1400万左右。又以正卒两年计算,更卒每年1月计算,秦的正规军应为70万人,地方或后备部队约110万人。又以一遇战事,要依征调令,与现役“正卒”共同出征作战,服役时间视战争的长短,一般不在中途更换估算,秦朝的正规军和地方部队应各在百万以上。这与历史上秦朝能够同时以50万大军攻岭南,以30万大军队伐匈奴的史实基本吻合。
古罗马:早期罗马共和国的法律规定:罗马公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男子17岁以上即当从军,四十五岁始免。而如遇紧急情况,未达到或超过年龄的人也要入伍。罗马共和国统一意大利半岛后自由民450万,其中正式罗马公民约30万,其它420万自由民中30%享有罗马公民权,合计罗马公民156万人。平均寿命55岁计算,适龄男子约40万人。以每人平均服役8年计算,罗马的正规军应该常年在11万左右。据张延玲主编《世界通史》,统一意大利半岛时罗马军队有8个军团,约8万人;与我的计算大致相同。另据统计,自公元前225年至公元前123年,罗马军队中服役年限超过16年的士兵占士兵总数的30%;服役25年左右的占25%;服役10年以上的占30%;而服役7年以上的占20%。如遇战争罗马正规军可保持在19万人的水平;而后备部队在20万人以上。从这点看,罗马以如此之小国,保持如此规模之军队数量,真的宛若一部庞大的战争机器,真正做到了全民皆兵。
根据孙子“十倍于敌,围而歼之;五倍于敌,攻而取之”;又秦伐强楚用兵60万,伐岭南用兵50万计,秦若要灭罗马出动兵力当不少于55万。
二、兵种组成及使用
统一后的秦代陆军主要由包括战车兵、骑兵、步兵三个基本兵种。古罗马陆军军队主要由步兵和骑兵编成。
1、战车兵:
秦帝国:战车兵约占军队总数的2%,虽已不是军队的主体,但仍然是战斗编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兵种。既可以独立使用,又可以同其他兵种配合使用,主要用于平原地区的作战,进攻时用以冲陷敌阵,打乱敌军的战斗队形;防御时用战车布为阵垒,阻止或迟滞敌军的冲击;行军时置于前锋和两翼,有利于保障部队的安全。战车上装备两套柄长为三米的矛、钺和两套弓箭,有的还配有盾和带发射架的弩。战斗时远则以弩箭射击,近则以矛钺格斗。车属步兵一般为八人,其装备与一般步兵相同,其任务是密切与战车协同,既掩护战车的安全,又利于在战车的掩护下扩大战果。车兵的编制,从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情况看,没有步兵配合时,每八乘为一行,二行十六乘为一组,四组六十四乘为一队。这和《六韬?均兵》篇所说“五车一长,十车一吏,五十车一率,百车一将”的编制接近,但有所不同。当有步兵配属时,则以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八人为一个基层单位,六乘为一组,十八乘加指挥车一乘为一队。
古罗马:基本上没有战车兵种。
2、骑兵
秦帝国:统一前秦军有骑万匹,统一后有较大的发展,约占军队总数的2%。在北击匈奴和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部有较多的骑兵参加。主要是发挥其快速机动、突然猛烈、远距离射杀敌步兵集团的优势。骑兵既有独立的编队,也有与其他兵种的混合编队。长平之战,秦即可派出5000骑兵断赵国粮道,由此可见骑兵已构成秦代军队的重要兵种之一。在车、步、骑协同作战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骑兵的编制,以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情况看,很可能是四骑一组,三组一列,九列一百零八骑为一队,并能属战车六乘。
古罗马:少数骑兵约占混队的5%。分两种:轻骑兵:先锋和斥候工作,108人一队,或干脆散编,配小圆盾,和刺抢短剑,好像也有配投枪的;正规骑兵:108人一队,一般在会战中配合步兵使用,但一般不会单独作战,方盾长枪,配短剑。早期的罗马骑兵多用于侦察、通讯等,很少单独作战。真正的骑兵作战部队是在罗马帝国时期才发展起来。
3、步兵
秦帝国:步兵是秦代军队构成中的主体,占总数的95%以上。主要分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两种。重装步兵多数身穿金属铠甲,手持戈、矛、钺、铍等长柄兵器,担负着同敌军重兵集团格斗的任务。轻装步兵一般不穿铠甲,持弓、弩等远射武器,配合重装步兵杀伤格斗距离之外的敌军。步兵的编制分为六级,即: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其中,“二五百主”也称“千人”,已属中级军官。
古罗马:步兵亦是罗马军团的主体,约占总数的95%。主要分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两种。轻步兵不着甲胄,仅靠头盔和直径约1米的小圆盾护身,以数枝轻投枪和剑为进攻武器。实战时一般展开于战线的最前方,充分发挥其机动力进行散兵战。重装步兵都披挂全副盔甲、手持著名的大型四角方盾,武器为宽剑身的双刃短剑和两枝大型重投枪和小型轻投枪“。罗马军团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百人队,每个军团由若干个不同武装的百人队组成。百夫长最初仅只是百人队的队长,管理百人队的行政事务和军事行动。一个罗马军团共有60个百人队。和军团一样,在罗马的每个百人队、中队和大队中都有自己的军旗是部队荣誉的象征。
从以上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秦军和罗马军团都是以陆军为绝对主要兵种,在军队中所占的比例也大致相同。但秦军的战车和骑兵部队都已经形成独立的作战兵种,可以有效实现车、骑、步三军协同作战;秦军的步兵按照作战目的和使用武器不同也进行了严格的细分;古罗马相对简单。两者之间的不同必然导致战术和战役组织上有重大区别。
三、武器装备
从材质上看,秦军使用的铜制的兵器,古罗马军队使用的铁制的兵器。与青铜兵器相比,铁制兵器显然更为强大。不过,当时铁制兵器的优势可能并不明显。
1、单兵兵器
秦帝国:
铜剑:长约1米左右。长且薄、窄,状如柳叶,特别是剑身不完全平直,在离剑头六厘米的地方有「束腰」,即呈弧形内收,从而增加了穿刺的速度和力量。
铜铍:一种在3米多长的木柄前端加装与剑类似东西,是较矛短的刺杀兵器。
长矛:7米长的刺杀兵器。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矛,宜刺之兵也,三分其长,二为刃、一为尖刺。刃之脊隆起,脊之两旁微陷,以通空气,取其刃而易拔也。”
铜戈:要用于勾、啄的格斗兵器。长戈长达3米到314厘米,短的戈全长仅1.5米。戈适合战车作战。
弓箭:大等的弓干长176.1厘米,径4.5厘米,弦长140厘米;一般有效射程50米左右。
弩机:一次看同时发射多只箭,且分为大,中,小不同型号;射程可达300米,有效杀伤距离150米。当时的弩机还配备了最原始的瞄准系统——望山。
头盔:无。据史书记载:“秦朝军士勇猛强悍,冲锋陷阵,不戴头盔,飞跃奔跑,杀敌无数。”
皮甲:甲片编缀的方法科学合理,使人穿上后弯腰、挺腹、抬臂等均感方便。
盾牌:木质,外蒙皮革。高65厘米、宽49厘米、厚1厘米。
古罗马:
短剑:剑身长50——56厘米,稍微有点细腰。宽6——8厘米。短剑的有效杀伤距离较近,要求战士们“短兵相见”。这对个人技艺要求更高,
重标枪:长约1.5到2米左右,重约1.5到2.5公斤;一半是金属杆,一半是木头杆。细长的枪头外形再加上枪头部分刻意的配重,使其容易投掷,穿透力强;并且保证未命中目标时落地后枪头立刻折断,不会被敌人反掷回来。最大投射距离约18米。
轻投枪:是重投枪的轻便型,省去了枪头的配重,以换取更长的射程(最大射程约30米)。一般轻步兵携带6——10只轻标枪。
头盔:防护性能好,士兵的视野开阔和佩戴舒适性。
铠甲:由铁铠与皮甲搭配制成,具有相当的防护能力,机动性却并不受影响。
盾牌:木制,长方形凸面体,高约1.2米,宽约0.61米,外牛皮,边缘都包上了铁边,具有很好的保护性能。
从两者的对比可以看出,古罗马军队的单兵作战武器比较齐全,但除盾牌和投枪外,缺少协同作战的武器装备。秦军则具备了远、近多层次打击和中央强击突破的能力。
第三章 实兵对抗
一、单兵对抗
在50米以外的距离上秦军士兵占据绝对优势,因为秦军配备弓箭和弩等远距离攻击武器,
在8—50米的距离上,由于罗马军队配备了威力巨大的投枪,而秦军也有弓箭,且可连续射击,因此,罗马士兵占据与秦军士兵不分伯仲。
在3-8米的距离上,秦军士兵的剑、铍、矛、戈等长兵器占据优势。3米以内则罗马士兵则可依靠优秀的格斗技巧而占据绝对优势。
从以上可以看出,秦军士兵似乎占据很大优势,但因秦军士兵不能同时拥有上述装备,所以在单兵对决上两军士兵各有千秋。
二、百人对决
在50米以外的距离上,秦军虽然配备弓箭和弩等远距离攻击武器,但罗马军队的著名的龟形阵则能够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因此,秦军虽占优势,但只能少部分杀伤敌人。
在8—50米的距离上,罗马投枪的威力和盾牌的保护作用均大于秦军,罗马军队占优。
在3-8米的距离上,秦军士兵的剑、铍、矛、戈等长兵器占据优势,秦军处于攻击状态;但罗马军队的龟形阵的防护和冲击作用也十分了得,因此在这个距离上两军平分秋色。
3米以内,秦军因分工的原因直接参与搏斗的人较少,而罗马军队由于在远距离交战上的人员损失,两者旗鼓相当。但罗马军队的格斗技巧使之占据优势。
因此,在不考虑战车和骑兵因素的基础上,在百人对抗中罗马军队占据优势。
三、万人决战
为了更好的模拟两支军队万人规模的对抗过程,我们不妨首先假设一个场景:
公元前220年的一天,一支1万人规模的秦军部队在追击西遁的匈奴人的时候,在“胡说”草原上与一支1万人规模的罗马军团突然遥遥相望;不期而遇使双方的统帅都大吃一惊。但扫平六国的豪情和一统意大利半岛的狂傲使两军几乎同时向对方发起了进攻。
1、两军的兵力配置:
秦帝国:按战车兵和骑兵占秦军数量的平均比例,1万人应该配备战车50辆,骑兵200人,700弓箭手和1300弩手(弓弩手的比例:按弓弩手占20%,再按弓和弩大致1:2比例计算)。其中,弩兵1300人分三排列阵前,弓箭手各350人布置在两翼,负责保护左右安全。弩兵后面为戈兵三排3000人。战车兵50辆,每辆甲士三人,配步兵5人居中军。其余4600人,分别组成前后左右四军。200名骑兵做战略机动。
古罗马:应该是两个军团的规模,分别1个由罗马公民组成的正规罗马军团和1个由同盟军军团组成,并包括另有骑兵600人。两个军团各5000人,前后配置排列,前为强攻,后卫主攻。
2、战斗过程
在秦军与罗马前面军团相距300米—20米的距离上,1350名罗马士兵被击伤或击毙失去战斗力(见箭弩杀伤了计算)。
在接触前秦军5000罗马军队发出的约9000支投枪被击伤或击毙1000人。
在接触的一刹那,秦长兵器戈兵等再击伤罗马军队1000人。
而罗马军队从两翼向秦军包抄,秦弓箭手在步兵的配合下进行抵抗。秦军中路弩兵后撤至军阵中央继续攻击;50辆战车从秦军中央每隔10米一字排开向前发起冲击,一举歼灭罗马前军团的正面部分,并直冲罗马后军团。
罗马后军团受突然打击,结50个龟形阵抵抗,并用投枪还击。秦战车兵在消灭10个罗马龟形阵后,只剩30辆,并冲过敌阵后又向左侧迂回继续攻击。此时,罗马前军团攻击未果,损失惨重,最后只剩1000余人,在秦中军的攻击下开始后撤。
秦军从前后两面攻击罗马军队,秦骑兵则直扑罗马主帅军旗。
罗马正面军队率先崩溃。秦战车兵亦损失殆尽。剩余3000余罗马军因再无投枪,依靠龟形阵顽强抵抗两倍余己的秦军攻击。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3、小战结局
此时天色已晚,秦军无心恋战,利用夜色退走。罗马军亦归。
来自:外汇黄金操盘手  >《历史》http://www.360doc.cn/article/81269_411564019.html
不可比,完毕,我亲自跟我导师谈过这个问题,最后导师说不能比
罗马最严重的问题还真就是体制问题,如果接壤,罗马的奴隶还不都跑去秦国了
LZ写得好啊,有理有据又生动,真是人如其名,学习了
但是罗马存在时间长啊
罗马后勤保障不好
又来了,月经贴啊
根本不用比,古罗马太松散了,没有人种、民族、国家和文明认同中的任何一个。而古往今来的强权必定会有此上认同中的一个或多个,这种政治整合不起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废话。
说点夸海口的话,战国七雄任何一个都能灭了古罗马。
秦国是编户齐民,第二个有能力这么做的就是本朝,你让罗马那种松散的体制如何比。
打,打个毛,楼主忘了秦时还有强大的投石车和冲车。你罗马军团再坚固的龟阵都会几下被冲散架。更别说被蒙恬白起王剪等一干人砍西瓜。要是当时罗马搁秦国旁边,包准第一个被灭的就是罗马。
如果两国接壤,罗马分分钟被灭国。秦国玩的是战时体制,动员能力比罗马强太多了。
罗马军人格斗技巧高于秦人,这是从何说起啊。
这是第几次了
一支只能躲在盾牌后作战的军队和一支为了抢战功劳连轻护具都丢了都要以千敌万的和敌人数万披甲军队对掐的军队怎么比战斗力??
别说秦国,罗马能打得过赵国、齐国?
不是一个级别的。
而且有一点楼主还没说,罗马人实际上身材矮小,对砍的时候也不是对手。
当时秦军实际上只是和中华文明范围内的东方六国作战,而罗马则是和从不列颠到埃及再到波斯横跨欧亚非大陆的各个不同文明和国家都战斗过,个人感觉说秦国强于罗马缺乏说服力。。
刷分利器罗秦抬杠
“在接触前秦军5000罗马军队发出的约9000支投枪被击伤或击毙1000人”

500个人能丢出9000支投枪,不会说投枪全部丢完了把,那罗马人平均不得背2.3根投枪,还得戴着死重的短剑,和盾牌,可是够累的

chingunner 发表于 2014-10-24 14:54
当时秦军实际上只是和中华文明范围内的东方六国作战,而罗马则是和从不列颠到埃及再到波斯横跨欧亚非大陆的 ...
是和周边的蛮夷作战
当时秦军实际上只是和中华文明范围内的东方六国作战,而罗马则是和从不列颠到埃及再到波斯横跨欧亚非大陆的 ...
罗马也就在家门口打阵地战,遇到不跟你正面冲突的,一点脾气都没有,别说秦军了,遇到赵国的边防部队都难打
唯独忘了说后勤
haokutx66 发表于 2014-10-24 15:13
是和周边的蛮夷作战
有很多是正规部队,比如迦太基、马其顿、埃及等,另外不少蛮夷也是很有战斗力的。

haokutx66 发表于 2014-10-24 15:12
“在接触前秦军5000罗马军队发出的约9000支投枪被击伤或击毙1000人”

500个人能丢出9000支投枪, ...


正规罗马步兵确实是每人携带3只标枪。不过罗马军团的正规化是在马略改革以后了,公元前100年左右。
haokutx66 发表于 2014-10-24 15:12
“在接触前秦军5000罗马军队发出的约9000支投枪被击伤或击毙1000人”

500个人能丢出9000支投枪, ...


正规罗马步兵确实是每人携带3只标枪。不过罗马军团的正规化是在马略改革以后了,公元前100年左右。
chingunner 发表于 2014-10-24 15:23
有很多是正规部队,比如迦太基、马其顿、埃及等,另外不少蛮夷也是很有战斗力的。
呵呵标准不同怎么比较呢

就说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征伐波斯,够正经的强力部队了把,龟壳阵摆的够熟练了把,投枪丢的远了把,还不是被人家射得像刺猬

据说那场仗有中国的商旅参与
ITJY 发表于 2014-10-24 15:21
罗马也就在家门口打阵地战,遇到不跟你正面冲突的,一点脾气都没有,别说秦军了,遇到赵国的边防部队都难 ...
当然不是在家门口作战,罗马的远征军到达过比秦军远得多的地方,另外“赵国的边防部队“到底是何种部队???守长城的?
本州岛岛主 发表于 2014-10-24 13:33
但是罗马存在时间长啊
对中国来说,25史都是中国。但是对罗马来说,现在罗马何在?呵呵
haokutx66 发表于 2014-10-24 15:29
呵呵标准不同怎么比较呢

就说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征伐波斯,够正经的强力部队了把,龟壳阵摆的够熟练了 ...
那也不能这么比,秦军主力不也是被项羽的楚军灭惨了?
fateright 发表于 2014-10-24 13:21
罗马最严重的问题还真就是体制问题,如果接壤,罗马的奴隶还不都跑去秦国了
有钱人也要投奔自由的!
没办法比。真要在一起,秦先灭古罗马,后灭六国。
虽然觉得这个话题有够无聊,但每次都还能学到些新的。
罗马敌得过魏武卒吗?
罗马跟西戎类似吧……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如果秦王嬴政知道还有个罗马这个敌人, 估计不会死那么早
秦时的罗马还仅仅是偏居亚平宁半岛一隅的小国,连北意大利都没占领。
秦汉交替那阵,罗马正在和迦太基打第二次布匿战争。
几个时间点: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前218年,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前202年,札马会战,大西庇阿决定性地击败了汉尼拔,同年,垓下会战,霸王别姬。

如果是秦国时期,抱歉,那时候的罗马就一城邦,七丘之城,还在和周围民族抢地盘呢。
ericcui1 发表于 2014-10-24 15:26
正规罗马步兵确实是每人携带3只标枪。不过罗马军团的正规化是在马略改革以后了,公元前100年左右。
没听说过,自己算一下带上三支标签得多重,你以为是现在的碳纤维标枪啊

顶多就是阵前一线临战的人每人3根,和现在在火线上步兵多带2弹匣一样


这个比较合适吗?秦灭亡的时候,罗马还没成气候呢。

这个比较合适吗?秦灭亡的时候,罗马还没成气候呢。
当然不是在家门口作战,罗马的远征军到达过比秦军远得多的地方,另外“赵国的边防部队“到底是何种部队? ...
李牧的十万骑兵部队,专门对抗匈奴人的,罗马人的战术类似魏武卒,历史证明了,没有机动性的部队很难战胜拥有机动力量的部队,宋朝重装步兵就是如此,一旦结阵,辽军掉头就走,理都不理你,一旦阵脚没站稳,步兵就是被屠杀,所谓赢了追不上,输了跑不掉
chingunner 发表于 2014-10-24 15:30
当然不是在家门口作战,罗马的远征军到达过比秦军远得多的地方,另外“赵国的边防部队“到底是何种部队? ...
不看历史啊,李牧。
要比也是拿一世纪时候的罗马帝国和同期班超,窦宪时候的东汉帝国比阿。同样距离对战,罗马完败。
本州岛岛主 发表于 2014-10-24 13:33
但是罗马存在时间长啊
按照中国传统观点,一个罗马,可以分成好几个朝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