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新文明简史》:东亚文明西边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09:13
作者:傅盛宁

  东亚文明从西边过来?这个疑问我一直有,直到读了《新文明简史》,才在心中进一步确认。最近苏三女士这部新著占据了我大部分阅读时间,我十分着迷甚至夜半不辍,被这本书震撼、折服。该书利用大量现代考古学、人类学、基因测序成果,认为人类走出非洲,先定居于地中海沿岸、繁荣于欧洲、西亚,然后自西亚和中亚、印度及南中国海进入东亚,最后从北亚迁徙至美洲。大体说来,该书的观点可以归结为:人类文明发展层次,与迁入时间成正比、与走出非洲的距离成反比。

  作者认同目前全球考古学、人类学主流观点:人类祖先最早生活在非洲,其后随着气候变迁,一部分现代人越过苏伊士地峡与红海进入西亚与阿拉伯半岛,在这块“流着奶与蜜之地”开始繁荣,向西的这支沿着地中海沿岸逐渐迁徙至黑海、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南欧、中欧、西欧,并在土耳其一带达到旧石器时代文明的鼎盛,这里很可能也是新石器时代农业文明的开始。在这过程中,非洲现代人与西亚、欧洲业已存在的安尼德特人有一定混交,形成了欧洲、西亚的基本人种。与此同时,环地中海的现代人类平均以每年大约4、5公里的速度向东扩散,一部分还回到非洲,后来创造了埃及文明,西亚、希腊文明随之也进入高度发展阶段;一部分分两路向东进发:一路沿相对平坦的中亚草原进入东亚,与蒙古人种杂交繁育。中国人,尤其是汉人的大部分,目前推测来自印度东部或东南亚地区,他们中最大的一个支系可能通过藏彝走廊进入黄河上游地区,有的则沿海向东进入中国地区,后来在水草丰美的中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定居,以农耕自给,夏商周文明就主要由这些民族创造。这支现代人给东亚带来了炼铜技术,使东亚直接越过了铜石并用时代而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印度无论从人类发展还是文明发展,都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通道与源泉,这一点历史时期看得更为清晰,其实有些规律是自古不变的。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内地通过印度与西方的贸易,在这条线路上逐步发展,西边的先进文明包括冶金、石刻、青铜器、车轮、文字、语言等也可能从这条路线传到了东亚。东亚文明发展起来后,又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

  在距今约1.5万年左右,少数人越过白令海峡,进入北美。后因气候变冷,这些人从北美洲迁徙至中美洲,在墨西哥至秘鲁一带繁荣,创造了玛雅文明,其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有某种必然联系。但因这支人类相对封闭,缺乏与其他人种、其他文明的交流,直到公元1500年左右,其发展水平仍停留在地中海文明旧石器时代的高度。

  日本向中国取经,中国唐僧向西天(印度)取经,都显示在古代很长时间里,西边一直是文明的高地。因起点不同,全球不同地区文明发展并不平等。不论别人如何吹嘘,我认为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无法跟中华文明相比。这是地理位置、发展时序决定的。至少在公元1500年以前,世界文明发展的不同高度可以看出一个规律:凡是不同血缘、文化、信息交流频繁的地区,文明程度都较高;反之,文明程度较低。当希腊人发明欧几里得几何学的时候,东亚这边最多只发现了勾股规律。古希腊雕塑对人体美的极致再现,在我们东亚从来也没有达到过。但东亚文明仍是高越的。比起东南亚岛国文明和非洲部落文明,我们不必谴责自己的优越感。

  本书的结论,既有旧石器、新石器的考古发现为依据,也有分子人类学、全球基因普查成果作为依托,与目前世界上人类学的主流观点相吻合。而且,在对中国文明与西边文明关系的探讨上,作者发幽探微,根据三星堆等中国考古发现,进行合理推理,其结论震古烁今:中国文明来自西边,全球文明同源。作者具有罕见的博识和洞察力,对一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常能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令人惊异的结论。我认为,在中国当代,这是少数能跟世界一流学者对话的人文科学著作之一。如果放在70年前,或许只有陈寅恪先生这样学贯中西的学者能做得出来。如今拜电视、互联网之赐,英语专业出身的苏三女士以一人之力完成如此富有创见的著作,实在不易,我对此非常惊叹。

  毋庸讳言,这本书的结论也有很大风险,因为考古证据并不完全能说明问题,基因普查结论也只能作为参考。尤其是一些结论必须借助想象、猜测才能获得。苏三女士此前的多部著作如《三星堆文化大猜想》、《向东向东再向东》、《历史也疯狂》、《汉字起源新解》、《文明大趋势》等,恐怕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也为攻击她的人提供了把柄。

  苏三是谦逊的,她一再提示读者,自己的著作并不能算是严谨的学术著作。但我认为,这种谦逊并不表明她的研究不符合学术规范。爱因斯坦就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对我们已知和理解的领域,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囊括整个世界以及我们将要知道和理解的一切。(原文: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For knowledge is limited to all we now know and understand, while imagination embraces the entire world, and all there ever will be to know and understand。)对人类学研究、史前史这样的学科来说,想象力不可或缺。这样的学者,通俗地讲,就是“历史侦探”,必须依靠有限的证据推测可能的“案情”,并不断根据新的证据加以修正,以逐步接近真相。

  我曾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世界通史》中得知,大约7000年前,小麦从中东、西亚传入中国北方。我也曾到过地中海沿岸国家包括西班牙、法国、摩纳哥、意大利旅行,多次去马来西亚,还有泰国、新加坡,对文明、文化交流问题有零星的认识和思考,也存在很多困惑。比如,在上海博物馆参观古代青铜器时,就有一个感觉,中国文化仿佛到商周时代就突然有了一个巨大飞跃,其创造性后来的艺术包括绘画也不能相比。这种铸造技术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没有此前发展的其他证据?读了《新文明简史》,我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答案。对苏三这本书的大结论,我是认同的。对她的一些推测,我有70%同意。目前看,苏三已经基本上将可以得到的证据都利用了,我认为,如果想进一步完善她的理论,还需要做更多的“田野调查”。建议如下:

  1、建议作者广泛游历非洲、西亚、欧洲、中亚、印度、东南亚、收集更多实证材料,包括语言、艺术、宗教、历史遗迹照片,寻找与中华文明可能存在联系的其他线索;2、选取最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比如日、月、星、走、父母称呼等,比较傣族语言与泰国、印度语言;3、以同样方法比较青海、甘肃、山西、商丘、安阳地方方言与中亚、西亚语言之间的异同。4、比较甲骨文与埃及、西亚、印度古文字的相同点。

  此工程十分浩大,仅靠一人之力很难完成。参照美国和英国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希望有中国的大学、基金会、出版社、企业给予这个项目赞助。另外,如果苏三能组织一个志同道合的小团队共同合作更好。

  《文明大趋势》与《新文明简史》两书要点综述:

  《文明大趋势》:

  这本书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评选的“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壹季”中获得上榜,成为“社科类最有影响力”20书之一。

  这本书原名《落后》,电子书甫一面世,就受到许多争议。在“多看阅读”的电子版中,该书的介绍是这样的:

  “这是中国人最难以接受的历史真相:

  “中国在世界上没有明显先进过,只有过几个不算落后的时期!我们引以为傲的“原创”文明其实来自西方;奠定我们文明古国的“夏、商、周三代”却是来历不明;大一统的秦朝不过是不讲规则、没有道义的暴力狂;即便辉煌如隋唐,养肥的只是李姓大地主,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文明飞跃;放在全球背景下,正是在被现代学者称道的宋朝,我们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被有些人捧上天、又被有些人骂成渣的清朝,不过是中国落后的历史必然!

  “不同于常见历史著作,本书完全抛开“中国中心式”单一角度,作者以其广阔的历史视野,从比较文明史的角度,将东西方文明放在平等的角度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对比,新颖、客观地展示出中、西方文明的各自演进全貌。

  “同时,对与中国关系密切的日本进行单独的案例性分析,大量的史料和严谨的论证,毫不留情的指出:中国在近代所遭遇的问题,既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政治问题,而是整体性文明问题。我们中国的落后,不是几个GDP,几种技术、某些制度的落后, 而是从文明本质上的落后!

  “这是一本历史奇书,将我们从大国崛起的虚荣中一棒敲醒;这是一本中国文明史的《阿Q正传》,揭开我们陶醉了多年的精神毒品。作者:傅盛宁

  东亚文明从西边过来?这个疑问我一直有,直到读了《新文明简史》,才在心中进一步确认。最近苏三女士这部新著占据了我大部分阅读时间,我十分着迷甚至夜半不辍,被这本书震撼、折服。该书利用大量现代考古学、人类学、基因测序成果,认为人类走出非洲,先定居于地中海沿岸、繁荣于欧洲、西亚,然后自西亚和中亚、印度及南中国海进入东亚,最后从北亚迁徙至美洲。大体说来,该书的观点可以归结为:人类文明发展层次,与迁入时间成正比、与走出非洲的距离成反比。

  作者认同目前全球考古学、人类学主流观点:人类祖先最早生活在非洲,其后随着气候变迁,一部分现代人越过苏伊士地峡与红海进入西亚与阿拉伯半岛,在这块“流着奶与蜜之地”开始繁荣,向西的这支沿着地中海沿岸逐渐迁徙至黑海、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南欧、中欧、西欧,并在土耳其一带达到旧石器时代文明的鼎盛,这里很可能也是新石器时代农业文明的开始。在这过程中,非洲现代人与西亚、欧洲业已存在的安尼德特人有一定混交,形成了欧洲、西亚的基本人种。与此同时,环地中海的现代人类平均以每年大约4、5公里的速度向东扩散,一部分还回到非洲,后来创造了埃及文明,西亚、希腊文明随之也进入高度发展阶段;一部分分两路向东进发:一路沿相对平坦的中亚草原进入东亚,与蒙古人种杂交繁育。中国人,尤其是汉人的大部分,目前推测来自印度东部或东南亚地区,他们中最大的一个支系可能通过藏彝走廊进入黄河上游地区,有的则沿海向东进入中国地区,后来在水草丰美的中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定居,以农耕自给,夏商周文明就主要由这些民族创造。这支现代人给东亚带来了炼铜技术,使东亚直接越过了铜石并用时代而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印度无论从人类发展还是文明发展,都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通道与源泉,这一点历史时期看得更为清晰,其实有些规律是自古不变的。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内地通过印度与西方的贸易,在这条线路上逐步发展,西边的先进文明包括冶金、石刻、青铜器、车轮、文字、语言等也可能从这条路线传到了东亚。东亚文明发展起来后,又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

  在距今约1.5万年左右,少数人越过白令海峡,进入北美。后因气候变冷,这些人从北美洲迁徙至中美洲,在墨西哥至秘鲁一带繁荣,创造了玛雅文明,其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有某种必然联系。但因这支人类相对封闭,缺乏与其他人种、其他文明的交流,直到公元1500年左右,其发展水平仍停留在地中海文明旧石器时代的高度。

  日本向中国取经,中国唐僧向西天(印度)取经,都显示在古代很长时间里,西边一直是文明的高地。因起点不同,全球不同地区文明发展并不平等。不论别人如何吹嘘,我认为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无法跟中华文明相比。这是地理位置、发展时序决定的。至少在公元1500年以前,世界文明发展的不同高度可以看出一个规律:凡是不同血缘、文化、信息交流频繁的地区,文明程度都较高;反之,文明程度较低。当希腊人发明欧几里得几何学的时候,东亚这边最多只发现了勾股规律。古希腊雕塑对人体美的极致再现,在我们东亚从来也没有达到过。但东亚文明仍是高越的。比起东南亚岛国文明和非洲部落文明,我们不必谴责自己的优越感。

  本书的结论,既有旧石器、新石器的考古发现为依据,也有分子人类学、全球基因普查成果作为依托,与目前世界上人类学的主流观点相吻合。而且,在对中国文明与西边文明关系的探讨上,作者发幽探微,根据三星堆等中国考古发现,进行合理推理,其结论震古烁今:中国文明来自西边,全球文明同源。作者具有罕见的博识和洞察力,对一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常能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令人惊异的结论。我认为,在中国当代,这是少数能跟世界一流学者对话的人文科学著作之一。如果放在70年前,或许只有陈寅恪先生这样学贯中西的学者能做得出来。如今拜电视、互联网之赐,英语专业出身的苏三女士以一人之力完成如此富有创见的著作,实在不易,我对此非常惊叹。

  毋庸讳言,这本书的结论也有很大风险,因为考古证据并不完全能说明问题,基因普查结论也只能作为参考。尤其是一些结论必须借助想象、猜测才能获得。苏三女士此前的多部著作如《三星堆文化大猜想》、《向东向东再向东》、《历史也疯狂》、《汉字起源新解》、《文明大趋势》等,恐怕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也为攻击她的人提供了把柄。

  苏三是谦逊的,她一再提示读者,自己的著作并不能算是严谨的学术著作。但我认为,这种谦逊并不表明她的研究不符合学术规范。爱因斯坦就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对我们已知和理解的领域,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囊括整个世界以及我们将要知道和理解的一切。(原文: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For knowledge is limited to all we now know and understand, while imagination embraces the entire world, and all there ever will be to know and understand。)对人类学研究、史前史这样的学科来说,想象力不可或缺。这样的学者,通俗地讲,就是“历史侦探”,必须依靠有限的证据推测可能的“案情”,并不断根据新的证据加以修正,以逐步接近真相。

  我曾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世界通史》中得知,大约7000年前,小麦从中东、西亚传入中国北方。我也曾到过地中海沿岸国家包括西班牙、法国、摩纳哥、意大利旅行,多次去马来西亚,还有泰国、新加坡,对文明、文化交流问题有零星的认识和思考,也存在很多困惑。比如,在上海博物馆参观古代青铜器时,就有一个感觉,中国文化仿佛到商周时代就突然有了一个巨大飞跃,其创造性后来的艺术包括绘画也不能相比。这种铸造技术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没有此前发展的其他证据?读了《新文明简史》,我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答案。对苏三这本书的大结论,我是认同的。对她的一些推测,我有70%同意。目前看,苏三已经基本上将可以得到的证据都利用了,我认为,如果想进一步完善她的理论,还需要做更多的“田野调查”。建议如下:

  1、建议作者广泛游历非洲、西亚、欧洲、中亚、印度、东南亚、收集更多实证材料,包括语言、艺术、宗教、历史遗迹照片,寻找与中华文明可能存在联系的其他线索;2、选取最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比如日、月、星、走、父母称呼等,比较傣族语言与泰国、印度语言;3、以同样方法比较青海、甘肃、山西、商丘、安阳地方方言与中亚、西亚语言之间的异同。4、比较甲骨文与埃及、西亚、印度古文字的相同点。

  此工程十分浩大,仅靠一人之力很难完成。参照美国和英国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希望有中国的大学、基金会、出版社、企业给予这个项目赞助。另外,如果苏三能组织一个志同道合的小团队共同合作更好。

  《文明大趋势》与《新文明简史》两书要点综述:

  《文明大趋势》:

  这本书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评选的“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壹季”中获得上榜,成为“社科类最有影响力”20书之一。

  这本书原名《落后》,电子书甫一面世,就受到许多争议。在“多看阅读”的电子版中,该书的介绍是这样的:

  “这是中国人最难以接受的历史真相:

  “中国在世界上没有明显先进过,只有过几个不算落后的时期!我们引以为傲的“原创”文明其实来自西方;奠定我们文明古国的“夏、商、周三代”却是来历不明;大一统的秦朝不过是不讲规则、没有道义的暴力狂;即便辉煌如隋唐,养肥的只是李姓大地主,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文明飞跃;放在全球背景下,正是在被现代学者称道的宋朝,我们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被有些人捧上天、又被有些人骂成渣的清朝,不过是中国落后的历史必然!

  “不同于常见历史著作,本书完全抛开“中国中心式”单一角度,作者以其广阔的历史视野,从比较文明史的角度,将东西方文明放在平等的角度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对比,新颖、客观地展示出中、西方文明的各自演进全貌。

  “同时,对与中国关系密切的日本进行单独的案例性分析,大量的史料和严谨的论证,毫不留情的指出:中国在近代所遭遇的问题,既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政治问题,而是整体性文明问题。我们中国的落后,不是几个GDP,几种技术、某些制度的落后, 而是从文明本质上的落后!

  “这是一本历史奇书,将我们从大国崛起的虚荣中一棒敲醒;这是一本中国文明史的《阿Q正传》,揭开我们陶醉了多年的精神毒品。
“狂热的激情并不能给我们的国家、民族带来丝毫的进步,而这本书所做的和等待的,是真正理性的解读和思考。”

  该书在2011年写就,之后经历几年因观点尖锐而不得出版,在经过严重删改甚至更改书名后,与作者另外一本新书同时于2014年春出版。

  苏三在过去的十年中,以其“破译飓风系列”引起文化界高度重视,其主旨为倡导“中国文明西来说”以及“全球人类文明同源说”。作者认为自己的主要领域在“史前史”(即文字出现之前),不是“历史”,而这本书却是一本主要涉及“历史”的书籍。说起缘由,作者说,是有一次旅行中与几位经济界朋友聊天,朋友们说对中国当下的社会有许多困惑,问她怎么看。她利用自己积累的研究知识谈了自己的看法,这些朋友们相当认同,并且认为她应该把这些道理写成书告诉社会。稍加犹豫之后,她就把最近几年的一些读书笔记给归拢到一起,然后梳理为中国、西方、日本的“三足鼎立”对比,分析了自“三代”到民国时期的三地发展,从中提炼出了一个“文明地缘传播”规律,在这个基础之上,最终解释了“中国为何如此”的问题。

  书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些发现与议题是:1,宏观的文明层次决定着一个社会,而且文明会平均地表现在各个领域;2,再次发现“蓝色文明”的秘密——古代水上交通便利不仅使水网发达的欧洲走在文明的前列,而且,源头在地中海东部的人类农业文明正是沿着地中海水系将文明高峰输送到欧洲,而非水网不够发达的东方;3,发现“大国”日本,在新的地理衡量之下,大和民族并非“小日本”;4,结论中国历史上一贯落后,并非过去100年的状况。

  有人说:只要苏三说话,肯定万事都有新意。《文明大趋势》这本书又一次验证了这句话。

  《新文明简史》:

  作者认为,《文明大趋势》与《新文明简史》是姊妹篇。有人将这两本书合称为苏三的“文明论”,其核心皆在论述“文明”,但他们却也有明显的区别。

  《新文明简史》是研究“文明起源“的,《文明大趋势》是论述“文明发展”的;前者从地球与生命的起源开始谈起,一直穿过人类起源的话题,最终止于“三代”时期;《文明大趋势》则恰好从“三代”开始说起,所以两书合在一起覆盖了整个地球历史。

  这样看来,似乎应该《新文明简史》的写作在前,但实际上《文明大趋势》写作在前。《新文明简史》秉承了以往的“全球文明同源”精神,但更加倚重了《文明大趋势》提炼出的地缘传播规律。他们合起来完整地叙述了人类从无到有、从低级社会到高级社会的发展。

  文明是什么,文明如何定义,这些都是“文明论”主要讨论的议题。作者在《新文明简史》中甚至根据新的考古证据,“重新定义文明”。她认为,新的时代一定应有新的历史,所以,史学界不仅应该产生与中国“改革开放”相适应的一场革命,而且应该产生新的学科,比如:文明学。所以,她认为她的研究不应该归于任何旧的学科,而应该归于文明学。

  假如说《文明大趋势》本来的副标题是想定为“以地缘传播说分析中国落后问题”,而《新文明简史》的副标题曾经想定为“以分子人类学考察人类与文明的发展轨迹”。《新文明简史》的最大看点,也是最大难点,都是因为一个全新的学科:分子人类学。

  总体上,作者的研究不仅涉及了人类的终极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走向哪里?而且还顺便解答了中国人焦虑不已的李约瑟难题,即为什么中国近现代科技落后的问题。实际上她没有直接解释这些问题,而是在她的逻辑体系中,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了。甚至戴蒙德提出的“耶利疑问”,为什么有些地方先进,有些地方落后,都可以在她的体系中寻找到答案。

  有读者说,“苏三的研究也是一个“历史的终结”,《新文明简史》一书终结了人们的对“我是谁”和“我从哪里来”的终极追问。自此之后,人类的终极追问将仅仅包含一个永远无解的“天问”:我们将走向哪里?”。苏三可能没有展望过整体人类将走向哪里,但在《文明大趋势》一书中却展望过中国的未来。

  《新文明简史》这本书可以看做是作者历年来研究的集大成,并且是唯一一本探索过程让作者激动不安到必须停下来休息才能继续完成的作品。这本书的主要魅力以及重要性,可能都是依据分子人类学“人类出非洲”理论,终于把中国人如何生成、中国文明如何化蛹为蝶的发展过程,逐渐显示了出来。其中的许多发现或推论令人震惊,比如,几大王朝的皇家基因是什么,结合古气候与古地理,夏、商、周这即个王朝的人群来自哪里,这些问题在其中竟然都有了相对清晰可靠的答案。

  犹太人也是作者一贯关心的话题,这本书用很多的篇幅又一次“重提犹太人在华话题”,以基因研究、考古新发现以及《旧约》为基础,再次回顾了地中海东岸地区的早期文明与中国“三代”之间可能发生的联系。在新证据下,作者首先否定了犹太人大规模直接进入中国的可能,但是犹太教进入中国的证据却增多了。另外,她还引用了其他一些人的研究资料,结合她的研究指出,夏这个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实际上有可能是犹太人来往频繁的古埃及的王朝系列在中国的再现,即“夏在埃及”,夏是来到中国的一些“三代”人对自己在埃及故乡祖先的回忆,其中的古文字证据让人瞠目结舌。

  这本书的另外一个特殊之处是,其中的《自序》长达2万多字,给许多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上篇《一个外语系人的呓语》讲述了为何是她,而非别人做了这份特殊的研究工作。她认为,在探索文明起源整个问题上,考古系可能还没有她这个外语系的人有优势,所以她更“专业”,或者说,在这个探索中,中国根本就没有合适的人,所以考古人才产生了明显的错谬——中国主流认为中国文明是独立起源的,而她的勉为其难去纠正考古界的这一结论,当然漏洞百出也是个必然的事实。事实上她在完成一个当今中国谁也无法完美完成的工作:中国主流有关研究的大方向是彻底错误的(起码她如此认为),而她是个没有受过史学培训的人。《自序》的下篇《谈点“学术”问题》详细地论述了世界史与考古史的发展,说明了文明起源问题本来就是个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而人们误以为这早有定论,所以她本来正常的探索研究受到了很多不应有的阻碍与质疑。她所涉足的领域“史前史”实际上很多人听都没听说过,但人们以个人对民族的情感来对待这个课题,所以这本书本身可能就是一个史前史的“启蒙”。而她认为,假如她的结论得以成立,实际上这本书不仅会改写中国史,实际上也必将改写世界史。

  作者在文明起源这个领域浸淫十年而矢志不改,除了“乐趣”之外,她认为“人类文明同源”的确立,可能对中国乃至世界史学界与思想界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值得。因为设计文明起源的同源论,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个方法论。有了这套工具,等于获得了一套新的解释人类世界的利器。当然,这套利器由于是一个“业余人士”所为,所以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练,甚至是要经过许多后人的磨练才能完美。

  《文明大趋势》在大陆各地都有销售,有关该书已在报刊正式发表过的书评有,其中没有体制内或著名文化评论人,都是普通读者:

  1,|历史学者苏三(微博)与她的《文明大趋势》(原名《落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fc5bfe0101fj3m.html?tj=1  作者王少卿

  2,http://t.cn/8sPmIMV  《苏三:中国文明从未先进历来落后》 作者李国栋

  3,http://t.cn/8FFZAu4  <重新发现中华文明> 胡木林

  4,http://t.cn/8FroOfo   《片断接缀起的宏大篇章》孙施文
奇文共赏之。
这个是飞碟探索上的文章吗?
这货是外文系的,以前买过她的书,字里行间对中华文明充满不屑,很多穿凿太多,凭想象,这类东西容易被拿来钓鱼,因此很难说她的动机是什么。
烟波钓叟1993 发表于 2014-9-14 20:06
这个是飞碟探索上的文章吗?
是从新浪读书转的。
人类社会有三大疑问,被称为终极追问,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走向哪里”。以倡导“中国文明西来说”和“人类文明同源说”著称、被誉为最具颠覆性的历史学者苏三,日前出版了新著《新文明简史》。她从分子人类学的角度,考察了人类与文明的发展轨迹,把中国人如何生成、中国文明如何化蛹为蝶的过程,作出了极具说服力的演绎,其中的许多发现或推论令人震惊。比如,中国几大王朝的皇家基因是什么,夏、商、周这几个王朝的人群来自哪里——中国最早的王朝夏朝,很可能是发生在古埃及的史实,或是古埃及人在中国对其祖先的追忆。这些惊世骇俗的结论,如果成立,将不仅改写中国史,也将改写世界史。学界有人士认为,她的研究将终结两个终极追问“我是谁”和“我从哪里来”。

人类起源

与“中国文明西来说”

主流的研究一直认为,中国文明是独立起源的。苏三是少有的坚持认为人类文明同源和中国文明来自西方的学者之一。从十年前开始,她的《三星堆文化大猜想》、《向东,向东,再向东》、《历史也疯狂》、《锁定红海》等研究文明演化传播的文明学著作,从神话传说、民族史诗、考古发现,以及语言的起源和传承等方面切入研究,就得出了这一结论。后来她又陆续出版了《难以置信》、《罗马有多远》、《谈天说地》和《汉字起源新解》等著作,作了进一步研究与探寻。今年年初,她同时出版了《文明大趋势》和《新文明简史》两本新著。其中,后者利用遗传学和分子人类学基因分析的成果,从更加科学的角度,对今天中国人的祖先离开非洲,经由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前往东亚,并在东亚大陆落地开花的路径进行了非常详尽和生动的描绘。

现代分子人类学出现以后,人们通过分析DNA遗传信息,来观察人类起源和民族演化,现在科学界已基本认同人类均起源于非洲这一结论。1987年,英国《自然》杂志上刊登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三位分子生物学家卡恩、斯通金和威尔逊的“夏娃假说”论文,他们通过母系线粒体mtDNA的研究,认为所有现代人的来源都可以最终追溯到大约20万年(29万~14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位妇女。她就是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的共同祖母。大约13万年(18万~9万年)前,这个“祖母”的一群后裔离开了非洲,向世界各地扩散。这些人到达当地之后,在定居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取代了原有的土著,逐渐演化发展成现在的我们。本世纪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利用另一种分析技术,独立地对父系Y染色体进行研究,也得出了和“夏娃假说”相互印证的“亚当假说”。根据上述结论,欧洲和亚洲等世界现代人群都起源于非洲,而美洲和澳洲现代人群又起源于亚洲人群。

1998年,中国学者褚嘉佑等人在《美国科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也支持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的观点,认为现代中国人是由东南亚进入中国大陆的。1999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的宿兵等人对包括国内各省份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以及东北亚、东南亚、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共925个个体的不同人群,系统地研究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现代东亚人的起源和迁徙。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现代东亚人群全部来自于非洲的某个古代类型。2001年,浙江大学的柯越海等人对来自国内各地的1万余份男性随机样本进行M89、M130和YAP三个Y染色体单倍型的分型研究。所选择的三个Y染色体非重组区的突变型都来自另一个Y染色体单倍型M168。M168突变型是人类走出非洲并扩散到非洲以外其他地区的代表性突变位点,它是所有非洲以外人群Y染色体的最近的共同祖先。

在《新文明简史》中,苏三对分子人类学所分析的关于人类起源、人类迁徙和文明传播的历程作了通俗的讲解。

中国“夏”朝

是发生在古埃及的史实?

中国文明的起源在哪里?今天的中国人怎样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苏三在《新文明简史》中利用基因分析的结论,结合古气候与古地理,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廓清了一些基本问题。比如,从基因角度分析,中国人主体是几万年前从非洲出来的一个支系,但是几千年前的古埃及帝国的居民并没有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很可能只有一小批人携带着古埃及的文明因子来到了中国,这些人中间就有犹太人,并且他们可能参与了中国夏、商、周三代的建设;而“夏”朝到底是发生在埃及的史实,还是这些人在中国对祖先的追忆,尚不能确定。对此,苏三引用其他一些人的研究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观点。她认为,夏这个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实际上有可能是犹太人来往频繁的古埃及的王朝系列在中国的再现,即“夏在埃及”,夏是来到中国的一些“三代”人对自己在埃及故乡祖先的回忆。

苏三在书中引述的石旭昊《石勒皇帝与羯胡之谜》、罗灵杰《跨越三千年的因缘——揭示华夏文明起源的惊天秘密》及网络业余研究者“逸空”等人的部分研究观点和大胆推测,也十分有趣。比如,“中国文明源自古埃及,传说中只闻其名不见其身的夏朝就是古埃及”,“世界可分为九州,而整个旧大陆,或曰全世界都是中国古代九州的组成部分,所以,古埃及只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古埃及是中国这个意义上的‘夏’,中国史前比今天还‘伟大’,如此,则辉煌的古埃及文化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就是夏”, “炎黄文明启发了全人类的文明”,等等。

苏三对其中一位计算机领域的工作者方哲,从帝王世系角度,就中国与古埃及所作的对比与分析,作了详细介绍。如,中国夏朝的“大禹”可能是埃及善于治水的“蝎子王”(Narmer),因为蝎子王有两套代表符号,其中一套是大头鲶鱼加上一个凿子,而大禹的“禹”象形字便是这套符号的继承。如,“夏”的称呼可能来自埃及的荷鲁斯崇拜。如,“尧舜禹”这个中国古代圣贤系列,就是古埃及的先祖,他们一直埋葬在尼罗河上游阿比都斯的皇家墓地,其中一号人物“尧”对应其中一个名为“Iry Hor”的古埃及早期统治者,因为他们名字发音相近(“Ro”对应中国的尧“Yao”)。中国神话中的“舜”可能是古埃及的Ka(又名Sekhen),等等。

中国人敬拜了几千年的尧、舜、禹,真的都葬在北非遥远的尼罗河边吗?假如是真的,那又如何?苏三提醒人们,在古埃及皇家大墓场中,很早就出现了中国人熟悉的墓道,这是中国商朝才有的一种定规,而且世界上恐怕只有这两个地方的人长期保持了事死如生的墓葬习惯,直到20世纪末,传统中国人依然认为葬礼才是对人生最好的总结,恰当年龄的死亡甚至是场喜事。

受上述思路的启发,苏三甚至认为,古埃及人Aha身后三个一排的11排墓穴,很可能就是中国夏商周三代人念念不忘的11代祖宗。

苏三认为,总体上中国夏商周“三代”文明起源与中东密切相关。

猜想是对

无解问题的尝试性回答

犹太人也是苏三一贯关心的话题。在新书中,苏三用很多的篇幅又一次“重提犹太人在华话题”,以基因研究、考古新发现以及《旧约》为基础,再次回顾了地中海东岸地区的早期文明与中国“三代”之间可能发生的联系。在新证据下,作者否定了犹太人大规模直接进入中国的可能,但是她指出,犹太教进入中国的证据增多了。

苏三文明研究的内容核心,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即:全球文明同源论,中国文明西来说,还有文明地缘传播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江晓原教授认为,苏三的观点虽然很激进,但是他赞同她的部分观点。“中国的历史学家们是不会像她那样思考问题的。她尽管没有历史学背景,但很明显做了大量的查阅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教授对苏三所做的很多工作也做了肯定,他亲自给本书写序,名曰《接受苏三》。著名学者朱大可曾撰文,盛赞苏三的观点“新奇大胆,占尽风流”,是对“自我封闭的史学界”的挑战。

有评论认为,苏三研究的“另类”和“不羁”,在于她对现有的历史科学所谓的某些规则的大胆突破。这种突破就是要允许研究者在资料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合理且必要的“猜想”。比如:三星堆文明来自西边、殷商与腓尼基人有关、夏是《圣经》中的埃及人夏甲所立、殷可能是《旧约》中的以扫所立等,这些猜想是对当前历史研究中的一些无解的问题的尝试性回答。“一切史前史都是假设”,是本书扉页上的一句话,道尽了文明起源研究的真谛。
这货是外文系的,以前买过她的书,字里行间对中华文明充满不屑,很多穿凿太多,凭想象,这类东西容易被拿来 ...
我高中时看的飞碟探索上有这货的文章
烟波钓叟1993 发表于 2014-9-14 20:06
这个是飞碟探索上的文章吗?
飞碟探索 那不就一个神棍杂志么
飞碟探索 那不就一个神棍杂志么
你要体谅高中生的无知⊙▽⊙军事化全封闭式学校,对外消息交流极少。。。。。。所以现在我对这个东西和上面的作者是相当嗤之以鼻
你要体谅高中生的无知⊙▽⊙军事化全封闭式学校,对外消息交流极少。。。。。。所以现在我对这个东西和上 ...
看过几本,感觉各种不靠谱
IMG_20141124_155749304.jpg两本书到手,看看作者有什么惊世之言。
一般来说,这样的书挺适合学生读
两本书基本上看完了。新文明简史以分子人类学为依据,讲古人类的迁移和文明的传播。对学生来说,如果对基因、考古、古人类、史前文明一点了解都没有,估计很难看懂这本书。(不过这本书目前很难买,除了我这样的闲人,估计没几个人看,更不用说学生了。)文明大趋势,比较了欧洲,中国,日本的文明发展,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落后于世界,因为东亚本来就远离文明的中心。所以一直处于落后的地位,我们社会现在离现代文明有50到100年的距离。
书中没有什么吓人的内容,比文明来自外星人要靠谱多了。之所以引起很大的争论,我觉得更多是三观的问题。我们一般认为当中国产生辉煌的文明时,白皮还在树上蹲着。作者说当欧洲产生辉煌文明的时,黄皮还在树上蹲着。于是有些人立刻三观崩溃,认知世界与真实世界产生冲突,差点被爆头了,激动之下立刻跳了起来,认为作者是文化汉奸。作者把书给体制内的砖家看了之后,砖家立刻质问道,你这样写也不怕伤了中国人的自尊心。
如果有人想看这两本书 ,我先推荐两本大毒草,天朝之梦和从前有座灵剑山,前一本作者不断在黑共产主义,后一本作者节操无下限,都是毁三观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