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军备动力与军事文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6:26:13
军备动力与军事文明---论清朝海军后期停滞的深层原因
       侯昂妤 龙方成
  当西方的经济、科技和物化的观念在“坚船利炮”的轰击下闯入沉睡中的中国时,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使的打击。两种文化的冲突,两种不同生产力的撞击,在中华大地引起剧烈的阵痛。求存自强的军事改革运动开始在清廷上下逐渐形成共识。由于当时清朝的海防问题已十分严重,因此军事改革的历史重任首先落在海军的身上。但历史的悲剧 在于,洋务派官员们大张旗鼓地推行海军近代化,使其一度拥有了当时亚洲最为强大的舰队,可是后期后期海军近代化几近停滞,直到中日甲午战争毁灭了海军菁华,海军强国的梦破灭了,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遗憾和思考。
  清朝海军由盛而衰、后期停滞的原因,不但可挖掘中国甲午海战失败的深层根源,明了清朝海军早期发展的动力所在,而且对今日中国海军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这个问题也约不是一个军事问题,或军事历史问题。清朝海军的由盛转衰折射出了清朝学习整个西文文明的曲折历程,反映了泱泱大国受到外来先进文明撞击时的艰难回应。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刻的理性探索,还有助于从更深层次的理解军事、政治、思想间的相互关系,为我们理解和探索以军事文明为首的整个近代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授、生长、和演进,提供一个坚实的支点和精准的视角。
一、急速前行中的停滞。
清朝海军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1861年至1874年为其初创时期,1875年到1884年是南北洋并举时期,1885年1894年 为北洋独进阶段,1895年至1911年是其重建阶段。早期(1861---1884)清朝海军发展迅速,成就了亚洲最强大的海军。1867年到1876年,江南制造局共制成6舰,1869年到1874年,福州舰政局共制成15舰,清朝向船政局投入资金达500万两之多。1885年,海军衙门建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海军已成为一个独立军种。这段时间清朝海军的发展是迅速的。然而,1885年后海军发展渐趋停滞。海军经费原本不多,集中傲导向外洋购舰,原有的军事工业缺乏经费,奄奄等毙。1890年至1894年4年间,福州船政局除将“广丁”改名“福靖”并制造完毕外,仅仅建造了 “通济”号练习舰。如此缓慢的进度,在船政局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从海军经费投入来看,1875-1884年用于购买舰艇及辅助设施的开支达212万两,而1885-1888年用于同类开支仅28万两,前十年平均每年21万两,后四年平均每年7万两。从1891年起,购舰也停了。1886年北洋舰队出使日本长崎时,尚给日本极大震动,日本舆论认为,日本没有一支舰队能敌过北洋舰队,完全被它的威力所压倒。然而,由于后期清朝海军发展出现停滞,结果本来远强于日本的中国海军在1894年甲五海战前的实力,无论数量、吨位、装备方面皆有逊色。于是,中国在海战中遭遇到始料未及的失败。这是清朝兴衰的历史转折点。
二 军备动力模型解析
  清代“天朝上国”的国门是被西方“坚船利炮”打开的,“四海至尊”的自大梦首先惊醒于中西战争角逐中国。军事是清朝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内涵的深化,可以说整个求存救亡的近代史实际上是以军事贯穿始终。以住 对清朝海军的停滞是作为历史事件分析的,本文将它作为一个军事事件进行。因此,我们采用拉思詹斯等人提出的两种军备动力模型进行解析。军备动力指的是使行为体
(通常是国家)获得武装力量并改变已武装力量的数量和大批量的所有压力的集合。使用军备动力的行动---反应与国内结构模型能够更恰切地分析清朝海军从发直到停滞的深层原因。
 1 行动---反应模型
    行动---反应模型的基本观点是:国家加强军事力量的原因是因为它们认为受到了国家安全的威胁,这种理论认为军事力量的发展主要由国家的外部因素(镇压反叛等国家内部安全因素也是一种外部因素)所推动。任何潜在的敌对国家增加军事力量的行动,在其他国家看来都是威胁的增大,这使他们做出反应,增强它们自己的军事力量。
  清朝海军参与世界近代海军的军备竞赛可以作为行动---反应模型的雄威性例证。清朝在初期的发展海军也是基于某种行动---反应。1862年以前,中国没有近代意义上的海军。为了镇压太平军,曾国藩在1860年向清政府建议,要攻取苏常、金陵,非有三支水师不能得手,于是清朝开始了建立海军的活动。1872年发生的日本入侵台湾事件加速了清海军的发。中法战争的失败更是一种直接的刺激 ,于是清朝海军在1875年“切筹海防”之后又有一个大发。日本在甲午战前海军有了飞跃的发展,其主要动力也是来自于对清朝发海军的反应。壬午兵变之后,右大臣岩仓具视在内阁会议上发言说:“目前既已如此,待至他年清帝国舰队大体完备之日,我国如仍止于今日之状态,则将何以备缓急?”当时,日本能够用于作战的军舰 都只有两三千吨,而中国已向德国订造了7000多吨的铁甲舰“定远”和“镇远”。因此,日本由每年新增舰3艘,20年共造60艘舰的计划改为每年造6艘,8年内造舰48艘。特别是1886年丁汝昌率舰显露实力后,日本更是加快了发海军的步伐。日本自造 舰船共32艘,三个阶段分别为1、6、32艘,迅速上升,而清朝自造舰船共41艘,三个阶段分别为17、14、10艘,渐渐下降。日本外购舰船共31艘,三个阶段为7、8、16艘,稳步上升,清朝外购舰船共56艘,三个阶段为分别为12、32、12艘,第二阶段是高潮,先升后降。可以清楚地看到具备了较强的海军优势之后,清朝对海军力量提升的投入减弱。

1891年,李鸿章,张曜巡阅北洋海军,奏请在胶州、烟台添筑炮台,“方获皇帝允准,旋又接上谕转发户部奏疏,南北洋购买外洋枪炮、船只、机器暂停两年,将所有价银解部充饷”这次停购外洋枪炮决策,给清朝事业的的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但停购只是海军后期集滞的表象,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海军发在后期缺乏外在需求的刺激。西方的海军是在一系列海战的刺激下急速走向现代化的,而在历史上中国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中国在战略上是处于防御态势国家,李鸿章主持创建的貌似强大的簹拘泥于近海防御。外在需求减弱的情形下,与西方及日本相比原本 不强的清朝的海洋危机意识渐渐淡漠,军事支柱改革时断时续,缺乏持续性,以致这支海军晚期停滞不前,最后只能被动挨打。
   同时,在行动---反应模型中,一个影响反应强度的重要变量是军事战略的积极与否。中国采取完全是消极的防守性战略,不具有“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走出近海的战略雄心和眼界,因此,一旦外界刺激减弱时,其发展自然缓慢直至停滞。军备动力与军事文明---论清朝海军后期停滞的深层原因
       侯昂妤 龙方成
  当西方的经济、科技和物化的观念在“坚船利炮”的轰击下闯入沉睡中的中国时,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使的打击。两种文化的冲突,两种不同生产力的撞击,在中华大地引起剧烈的阵痛。求存自强的军事改革运动开始在清廷上下逐渐形成共识。由于当时清朝的海防问题已十分严重,因此军事改革的历史重任首先落在海军的身上。但历史的悲剧 在于,洋务派官员们大张旗鼓地推行海军近代化,使其一度拥有了当时亚洲最为强大的舰队,可是后期后期海军近代化几近停滞,直到中日甲午战争毁灭了海军菁华,海军强国的梦破灭了,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遗憾和思考。
  清朝海军由盛而衰、后期停滞的原因,不但可挖掘中国甲午海战失败的深层根源,明了清朝海军早期发展的动力所在,而且对今日中国海军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这个问题也约不是一个军事问题,或军事历史问题。清朝海军的由盛转衰折射出了清朝学习整个西文文明的曲折历程,反映了泱泱大国受到外来先进文明撞击时的艰难回应。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刻的理性探索,还有助于从更深层次的理解军事、政治、思想间的相互关系,为我们理解和探索以军事文明为首的整个近代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授、生长、和演进,提供一个坚实的支点和精准的视角。
一、急速前行中的停滞。
清朝海军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1861年至1874年为其初创时期,1875年到1884年是南北洋并举时期,1885年1894年 为北洋独进阶段,1895年至1911年是其重建阶段。早期(1861---1884)清朝海军发展迅速,成就了亚洲最强大的海军。1867年到1876年,江南制造局共制成6舰,1869年到1874年,福州舰政局共制成15舰,清朝向船政局投入资金达500万两之多。1885年,海军衙门建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海军已成为一个独立军种。这段时间清朝海军的发展是迅速的。然而,1885年后海军发展渐趋停滞。海军经费原本不多,集中傲导向外洋购舰,原有的军事工业缺乏经费,奄奄等毙。1890年至1894年4年间,福州船政局除将“广丁”改名“福靖”并制造完毕外,仅仅建造了 “通济”号练习舰。如此缓慢的进度,在船政局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从海军经费投入来看,1875-1884年用于购买舰艇及辅助设施的开支达212万两,而1885-1888年用于同类开支仅28万两,前十年平均每年21万两,后四年平均每年7万两。从1891年起,购舰也停了。1886年北洋舰队出使日本长崎时,尚给日本极大震动,日本舆论认为,日本没有一支舰队能敌过北洋舰队,完全被它的威力所压倒。然而,由于后期清朝海军发展出现停滞,结果本来远强于日本的中国海军在1894年甲五海战前的实力,无论数量、吨位、装备方面皆有逊色。于是,中国在海战中遭遇到始料未及的失败。这是清朝兴衰的历史转折点。
二 军备动力模型解析
  清代“天朝上国”的国门是被西方“坚船利炮”打开的,“四海至尊”的自大梦首先惊醒于中西战争角逐中国。军事是清朝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内涵的深化,可以说整个求存救亡的近代史实际上是以军事贯穿始终。以住 对清朝海军的停滞是作为历史事件分析的,本文将它作为一个军事事件进行。因此,我们采用拉思詹斯等人提出的两种军备动力模型进行解析。军备动力指的是使行为体
(通常是国家)获得武装力量并改变已武装力量的数量和大批量的所有压力的集合。使用军备动力的行动---反应与国内结构模型能够更恰切地分析清朝海军从发直到停滞的深层原因。
 1 行动---反应模型
    行动---反应模型的基本观点是:国家加强军事力量的原因是因为它们认为受到了国家安全的威胁,这种理论认为军事力量的发展主要由国家的外部因素(镇压反叛等国家内部安全因素也是一种外部因素)所推动。任何潜在的敌对国家增加军事力量的行动,在其他国家看来都是威胁的增大,这使他们做出反应,增强它们自己的军事力量。
  清朝海军参与世界近代海军的军备竞赛可以作为行动---反应模型的雄威性例证。清朝在初期的发展海军也是基于某种行动---反应。1862年以前,中国没有近代意义上的海军。为了镇压太平军,曾国藩在1860年向清政府建议,要攻取苏常、金陵,非有三支水师不能得手,于是清朝开始了建立海军的活动。1872年发生的日本入侵台湾事件加速了清海军的发。中法战争的失败更是一种直接的刺激 ,于是清朝海军在1875年“切筹海防”之后又有一个大发。日本在甲午战前海军有了飞跃的发展,其主要动力也是来自于对清朝发海军的反应。壬午兵变之后,右大臣岩仓具视在内阁会议上发言说:“目前既已如此,待至他年清帝国舰队大体完备之日,我国如仍止于今日之状态,则将何以备缓急?”当时,日本能够用于作战的军舰 都只有两三千吨,而中国已向德国订造了7000多吨的铁甲舰“定远”和“镇远”。因此,日本由每年新增舰3艘,20年共造60艘舰的计划改为每年造6艘,8年内造舰48艘。特别是1886年丁汝昌率舰显露实力后,日本更是加快了发海军的步伐。日本自造 舰船共32艘,三个阶段分别为1、6、32艘,迅速上升,而清朝自造舰船共41艘,三个阶段分别为17、14、10艘,渐渐下降。日本外购舰船共31艘,三个阶段为7、8、16艘,稳步上升,清朝外购舰船共56艘,三个阶段为分别为12、32、12艘,第二阶段是高潮,先升后降。可以清楚地看到具备了较强的海军优势之后,清朝对海军力量提升的投入减弱。

1891年,李鸿章,张曜巡阅北洋海军,奏请在胶州、烟台添筑炮台,“方获皇帝允准,旋又接上谕转发户部奏疏,南北洋购买外洋枪炮、船只、机器暂停两年,将所有价银解部充饷”这次停购外洋枪炮决策,给清朝事业的的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但停购只是海军后期集滞的表象,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海军发在后期缺乏外在需求的刺激。西方的海军是在一系列海战的刺激下急速走向现代化的,而在历史上中国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中国在战略上是处于防御态势国家,李鸿章主持创建的貌似强大的簹拘泥于近海防御。外在需求减弱的情形下,与西方及日本相比原本 不强的清朝的海洋危机意识渐渐淡漠,军事支柱改革时断时续,缺乏持续性,以致这支海军晚期停滞不前,最后只能被动挨打。
   同时,在行动---反应模型中,一个影响反应强度的重要变量是军事战略的积极与否。中国采取完全是消极的防守性战略,不具有“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走出近海的战略雄心和眼界,因此,一旦外界刺激减弱时,其发展自然缓慢直至停滞。
2国内结构模型
   国内结构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军事发的动力是由国家内部的力量引起的。这种传统试图主要从国内结构与事件方面解释国家的行为。国内结构模型更能解释军事发展的持续动力来源。特别是20世纪以后军事力量的持续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军事研究与发展的制度化、军事生产的制度化以及高效的经济管理模式。
  清朝海军发展的历程是国内结构模型的有力验证。由于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刺激,清朝在军事科学技术上作出回应,但同时一味强调“中体西用”,没有意识到军事、政体、经济、思想应是彼此强烈并相互作用而同时发生、同时进行的,某一领域的单纯独进,带来的只能是短暂的繁荣,随后而来的就是失衡与衰落。当时清朝的国内结构,尤其是政治体制制度与思想文化无法与现代军事技术相协调。国家体制和文化的滞后直接体现在海军发展方面,就是海军腐败堕落,管理混乱,指控失控等等。如北洋海军创建之初,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制定了<<北洋海军章程>>,对北洋舰队的管理直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北洋海军章程>>并没有得到认真地执行,特别是到了19世纪90年代以后,对官兵基本上失去了约束力。在人才选用上结党营私,安插亲信,非才而居。总理海军衙门存在的10年间,其总理大臣,会办大臣和帮办大臣,几乎皆为皇亲国戚,或八旗出身,或纨绔子弟。北洋水师要害部门,几乎都是李鸿章的亲信、门人和淮系人士。人们把北洋水师称之为李鸿章之水师。在军纪上清朝海军有章不循,纪律松弛,以权谋私,风气败坏。在军事指控上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整体作战力量。甚至利用军舰的豁免权,从朝鲜走私人参,管带带上几年兵舰,就富裕起来。再者,时期清朝政府虽然也建立了军事学堂,但由于制度使然,其军事建设主要还是停留在武器装备的引进上,并不从军事训练、军事理论、军事体制方面进行革新和发。因此,一旦装备引进完成,其军事建设就出现停滞 。
   “中体西用”意味着清朝政府关于制度对军事力量发的重要性一无所知,因此军事发展有前势、无后劲,其后期停滞除了表面上的原因外,深层原因就在于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持,可以说,即使海军经费没有被挪用,其发也难以持续。清朝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只看到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制度和观念因素,李鸿章说“中西用兵之法大略相同”。清朝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是一种面对强力“外在”威胁而产生的本能的避害反应,学习范围仅局限于军事技术,在政体、社会、意识 形态方面无自觉的回应。换言之,“西用”的逻辑不足以改变“中体”的结构,因此研制和改良器械所必须具有的心思、资源始终无法集中、调动。社会没有在思想、经济、军事、政治等各方面有急剧变化并相互刺激,清朝海军在单纯独进的短期迅速发之后,加强和提升它的力量就只能是一个梦想。
  由此可见,单纯学习军事科学技术没有给清朝海军带来持续的发和强大 ,短暂的繁荣之后,弊端百出,最终走向衰落。现化化的技术和人才在腐朽滞后的制度根基上不可能有超越性的作为,更结不出近代文明的硕果,正如麦尼尔在<<竞逐富强>>中所论述的,西方军事的现代化历程,实际上是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步入现代化密不可分的。清朝海军的进步,同样必须在各个领域的相互下前进,至少清政府应自觉的意识到这一点。否则,这只能是一次艰难而苦涩 的浓度,它局限于微观的军事技术战略,是经受不起挑战的。甲午海战的悲剧就是明证。
    综上所述,从行动---反应模型来看,由于外在需求减弱,清朝在拥有了较为强大的海军力量之后,危机意识逐渐弱化。长春处于东亚文明“中心地带”的清朝,海军改革时断进续,步履蹒蹒,直至停滞,近海型的海军在甲午海战中不堪一击;从国内结构模型来看,因为内在动力的缺失,清朝滞后的政体、经济、意识、文化不能给海军的进步提供动力支持,反而禁锢和阻碍了军事变革的进程,狭隘的军事领域的有前势、无后劲,最终窒息在腐朽的制度中。
三从军备动力到军事文明
  然而 ,清朝海军后期的停滞还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军备动力的问题,它是处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中的典型事件。清朝海军的停滞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在学习和建立近代军事文明上的失败,而失败,其原因则要深刻地多。它不是哪个政府或国家的主观能力问题,而是两种不同文明能否共存的客观规律问题。
   19世纪末的中国仍然是一个以内陆--农业--官僚文明主导的社会,而西方社会则早已进入了海洋--商业--军事文明。事实上,海洋--商业--军事文明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初具雏形。其海外贸易不但非常繁荣,作为希腊文明的一部分,斯巴达的军事文明也已高度发达。15世纪后,随着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向海外大肆掠夺和扩张,西方近代海军开始迅速发展,海权观念不断加强,最终形成强大的近代军事文明。扩张、征服甚至崇尚战争成为这种文明的首要特征。例如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斯相信战争对于“防止一个民族演变得男人都带女子气”是必要的; 意大利学者政治学和历史学家克罗齐甚至赞美“战争和暴力以及其他种种邪恶对人类进步都是不可缺少的”。反观中国,由于内陆的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农业经济结构,尽管我们也有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和明朝7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但除了元朝之外,扩张性的军事文明从来都不是中华文明的主导力量。中国哲学的几乎所有流派都不赞成动武。甚至在整部<<孙子兵法>>中,使用“力”(武力)一词仅仅9次。而克劳塞维茨仅在<<战争论>>第一篇第二章的两个段落里定义战争时,就8次使用“暴力”一词。不仅如此,在中国,军事甚至完全不被文化这个概念所容纳。黄兴涛在考察清末民初现代“文明”和“文化”观念的兴起进也发现,传统中国的文明和文化观念重视的只是道德教养和学问学识,物质经济,军事方面的内容是受到极端轻视的,“它们根本不被视为“文明”和“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与日本有武士道传统相比,军事文明在古代中国缺乏土壤从而导致了它在近代中国难以扎根,其具体表现就是清朝海军的后期停滞。
   另一个更具深层的原因在于:以大炮巨舰展现在国人面前的近代西方军事从来就不只是一种军备和武力。军事是首先一种军事文明,其次才作为武力而存在 。事实上,在一定意义上,军事文明是整个西方文明的缩影,是西方近代社会文明综合进步的结果和体现。在现代战略上,军事是政治的继续,而在文明的发历程中,军事文明则是政治文明的肇始。在古希腊和罗马这两个最重要的西方政治模式中,政府体制和军事体制就是密切地交织在一起的。雅典城邦就战略政策进行辨认,并且定期从自身的成员中选举将军。而罗马共和国的统治精英则完全从曾经从军打仗的人组成。服役参战是担任政府官职的绝对必须的先决条件。近代政治学的奠基人之一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也完全来源于古罗马的军事文明。因此,中国自古代一直延续到近代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文明,与西方在古代就已萌芽至近代更加成熟的军事文明,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文明,前者强调稳定,后者侧重效率;前者偏好守成,后者崇尚进攻取;前者主张内敛,后者倡导开拓;前者尚武好力,后者轻武鄙力,二者难以相容。当军事文明与官僚文明遭遇时,二者只有一个能留存。因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政体,而在一个统一国家中,是无法维持两个不同政体的。如果清朝不只是简单购买西方的先进武器,而是试图引进整个西方近代军事文明,那么其自身的官僚文明就会自动解体,这才是清朝海军后期停滞的根本原因。(完)
好文章!清朝军事的发展过程仍然有可能会在一百后的今天重复,值得一读,军事文明!这个概念好,不过字眼太大,还是用军事文化比较好吧,因为罗马文明在先,再来个文明就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