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战事初期,德军坦克性能比英法联军差很多,怎么这么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23:02:13
当时德军数量最多的坦克还是II号,主炮口径仅为20mm,III号坦克也仅装备了37mm主炮,且III号当时好像还不足千辆;而同一时期英法联军那边已经有装备75mm主炮的坦克了,还有当时德军还没装备的重型坦克,另有集机动火力防护于一身的玛蒂尔达坦克。拿当时德军装备最多的II号坦克来说,20mm主炮抽维克斯那样的薄皮土豆还行,抽玛蒂尔达不开玩笑嘛?至于丘吉尔那样的重坦即使III号的37mm炮也无能为力,相当于虎式对上谢尔曼。只要派出一些首相扼守阿登森林地区,德军A集团军就很难冲过来了。

而且从坦克数量上德军也略少于英法联军,德军怎么打掉质量数量双双占优的敌坦克?全靠斯图卡炸?当时德军数量最多的坦克还是II号,主炮口径仅为20mm,III号坦克也仅装备了37mm主炮,且III号当时好像还不足千辆;而同一时期英法联军那边已经有装备75mm主炮的坦克了,还有当时德军还没装备的重型坦克,另有集机动火力防护于一身的玛蒂尔达坦克。拿当时德军装备最多的II号坦克来说,20mm主炮抽维克斯那样的薄皮土豆还行,抽玛蒂尔达不开玩笑嘛?至于丘吉尔那样的重坦即使III号的37mm炮也无能为力,相当于虎式对上谢尔曼。只要派出一些首相扼守阿登森林地区,德军A集团军就很难冲过来了。

而且从坦克数量上德军也略少于英法联军,德军怎么打掉质量数量双双占优的敌坦克?全靠斯图卡炸?
依赖的是战术优势,而不是装备优势。
英法的坦克貌似是分散在步兵中使用,德国是玩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进攻,战术差太远。

而且德国的闪击战,首先就轰炸了法国的坦克工厂,焉能不败?
英法相互之间配合问题也是原因之一。这两个国家本来就不是穿一条裤子的国家
玛蒂尔达分1、2两型,机动性都很差,火力1型只有机枪,2型火力也只有1门40毫米炮。丘吉尔参战都要到42年了。西线盟军当时最好的坦克应该是法国S35,三大性能都比较均衡,其次是法国的重坦B1 bis,但英法对坦克作战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是导致其装甲部队未能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至于法国战败这是其战略失败的结果了。
德军闪击战靠的是战术优势,东线初期也一样······
数量质量都占下风,不止玛蒂尔过,法国的那些B1坦克也皮厚的,数量上德国也少,从捷克获得的35t,尤其是38t都比较抢手。。根本打不穿英法那些怪兽。但是德军的战术得当,装甲师把坦克集中起来使用,英法还是分配在步兵部队。德军可以个个歼灭。当时不但坦克炮打不穿,连反坦克炮也打不穿,88炮上阵才搞定了。。还有当时德军坦克普遍装备了电台,配备双人炮塔,法军还普遍是单人炮塔,机械上纸面上的性能根本发挥不出来,德军的战术优势才是闪击战成功的主要因素,古德里安,隆美尔他们才是主要原因。到后来的德国成了动物园时代,反而是处处被吊打了。
德军闪击战靠的是战术优势,东线初期也一样······
有意思的是后期德国装备有优势了,战事反而不利了。
革命性的装甲师编制
当时好像也没有“坦克是最好的反坦克武器”的论断
一边坦克主要作为步兵的支撑,另一边作为突破的矛尖,对对碰的情况在那时还没有
而且,除了88炮的兼职,更不能忘记Ju87的存在
88炮是神器
集中使用。10台打你一台
西方战役中德军的胜利就是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的胜利。
制空权、空地协同、装甲兵团的集中突击是胜利的关键。
就坦克本身而言,德军更看中其机动能力,德军的战术原则中,火力输出主要由航空兵和炮兵承担,坦克的主要职责是在航空兵与炮兵的协助下突破对方防线,承担穿插、迂回、分割等机动作战任务,主要的交战对象并不是敌方的装甲部队。所以坦克本身比敌方坦克差一点并不影响战役进程。
德军取胜的关键是司徒卡强击机和坦克集中使用
当时欧洲其他国家坦克是做为机动火力,加强到步兵队伍中的,实质上还是步兵队伍!而德国坦克不怎么样,但是坦克是装甲兵团,整师机动推进!可以机动到敌人防御薄弱的地方进行攻击!坦克是唯一不经出发阵地准备就能发起攻击的兵种!在野外平原地区少数高质量的坦克是挡不住坦克师的装甲冲击!
首先坦克的先进与否不仅仅看主炮的口径,其次早期重型坦克基本上就是会动的炮台,在运动战中机动力远比口径和装甲重要
首先坦克的先进与否不仅仅看主炮的口径,其次早期重型坦克基本上就是会动的炮台,在运动战中机动力远比口径 ...
机动能力决定战术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其实根子上是法国一战打怕了,不然死缠烂打德国绝对没那么容易赢
闪电战   


其实就两点,一是战略得当,德军一部在马奇诺防线正面牵制,主力从阿登山区长驱直入;二是战术得当,德军把坦克集中使用,组成装甲集群担任前锋,强调速度。打了法军一个措手不及。

其实就两点,一是战略得当,德军一部在马奇诺防线正面牵制,主力从阿登山区长驱直入;二是战术得当,德军把坦克集中使用,组成装甲集群担任前锋,强调速度。打了法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就是闪电战的优势,高机动性,陆空立体协同作战,再说当时英法当时的坦克只是装甲厚,论火力和机动性还真不行,要对付像玛蒂尔达,B-1,天上有“斯图卡”,地上有88火炮
xj2000 发表于 2014-9-13 13:52
其实根子上是法国一战打怕了,不然死缠烂打德国绝对没那么容易赢
是啊,一战法国人打得出马恩河奇迹那样的反击,二战法国人哪怕只有当年1战一半的勇气就不会战败。

一战的开始而二战有些相似,都是以法国人的溃败而开始。但14年的时候,法国人能在马恩河踏着自己同伴的尸体反击。一战马恩河反击,法国几万几万人和德国人白刃战,10公里的战场铺满尸体都没有下脚的地方。二战的时候,法国人早就没有当年的勇气了:
浪漫冷月 发表于 2014-9-13 13:35
有意思的是后期德国装备有优势了,战事反而不利了。
德国在西线装备真心不能说后期有优势,诺曼底之后没有了制空权的地面较量真心不能算数。
因为斯图卡太可怕
玛蒂尔达何谓全能?跑40码都勉强,机动太差
b1同理
战术上的优势等同于蒙古骑兵面对欧洲骑士团的重装骑步兵。来自: iPhone客户端
战术上的优势又在战略层面上升华,感觉德国参谋部的视野明显都比英法开阔来自: iPhone客户端
玛蒂尔达貌似机动性极差,时速24KM,作为步兵坦克用的
闪击战呀;
密切的空地协同、快速地穿插分割...
斯图卡。。。

即使在陆军板块,也要说一句,空军才是致胜的关键。
德国坦克在纸面上的性能不如英法坦克,但评价一种坦克的战力,不能只看纸面上的性能,还要考虑人机功能等其他因素。就法国战役中的两种主力中型坦克,德国3号、法国S35来说,前者的人机功能就远好于后者。3号是5人制车组,驾驶员、机电员、车长、炮长、装填手5人分工合作,是当时效率最高的车组配置。而S35则是3人制车组,只有驾驶员、机电员、车长3个人,炮长、装填手由车长兼任,其效率可想而知。所以。纸面上性能相当的两种坦克,在战场上的表现却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