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空军鲜为人知的X档案(那年那兔的腹黑科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2:36:19


在以前,以白头鹰为首的西方家,总是歧视兔子科技,动不动就说兔子科技落后多少多少年,其实那些年的兔子也有逆天的时候,今天就来扒一扒那些年那兔子的腹黑科技。

BW-1:即“变稳1号”,中国第一代变稳机。
1980年代,中国航空工业开始涉足先进的电传飞控系统领域。变稳机作为电传飞控系统的重要检验手段之一,研制势在必行,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在确定变稳机平台时选择歼教-6。在当时来说,歼教-6是唯一可用的双座超音速平台——歼教-7至1985年才试飞成功。但在第一个变稳机方案全部推倒重来后,歼教-6仍被选为变稳机平台,歼教-6虽然老旧,但各种特性均已掌握,这对于检验电传飞控系统是有利的;而歼教-7性能虽好,且机翼特点更接近现代战机,但当时中国还没有掌握三角翼飞机的尾旋特性(直至1990年代末才突破三角翼飞机失速尾旋理论)。1984年飞行事故后重新研制的变稳机就是BW-1,该机加装了数字式气动变稳系统、模拟式电液伺服人感系统、数字式目标跟踪显示系统、机载数据采集记录和遥测发射系统、试验信号放大器、大气扰流信号发生器和各类传感器、变换器、电气和液压副件等共136项。在外观上,BW-1加装了一个机腹设备舱和背鳍鼓包。1989年4月22日,BW-1首飞成功。至当年9月28日,BW-1完成全部闭环试飞 。


歼7II隐身技术验证机
歼7II隐身技术验证机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研制。主要验证了座舱隐身技术、雷达罩隐身技术和进气道隐身技术。该机完成了座舱、进气道等专题的技术研究及相关的地面试验,隐身对比飞行试验RCS测试在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完成,试验结果表明,整机的隐身技术指标完全达到设计目标,座舱、进气道研究也达到技术指标要求。


LFC-16战斗机
LFC-16战斗机可以看见的历程可以追溯到2002年珠海航展上,这架飞机便以CY-1的编号出现在观众面前。那时候的CY-1是一个基于歼7机体的侧板鸭式布局高机动战斗机方案,它已经具备了LFC-16战斗机的最基本特征:鸭式布局和侧板技术。根据它的研究者“超翼”公司的介绍,CY-1的机动性将明显好于歼7系列飞机,盘旋性能接近F-16战斗机。而这架飞机不可见的历程则更加久远,据介绍,侧板技术和鸭式布局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中国研究“抬式布局”的年代(抬式布局也属于鸭式布局的一种,主要为了增大战斗机的升阻比,改善飞机的起降性能等)。
LFC-16采用的机身侧板相当独特,其位置略低于鸭翼平面,宽度很大。估计其作用是在大仰角下产生强大涡流,与鸭翼涡流耦合,在机翼上诱导出高升力。有助于改善飞机的起降性能和盘旋能力。飞机操纵性和稳定性的改善,主要依赖对涡流的主动控制和随动侧鳍的偏转配合,使得飞机可以在没有采用电传操纵及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大迎角稳定性和较好的操纵性。但实际上,该机依然是一种概念验证机,因此没有采用更多的先进设备,事实上也无此必要。但是这套设计的外形明显不利于隐身,鸭式前翼、机身侧板和随动侧鳍都是较大的雷达波反射源;这种设计似乎不能满足未来战场上的隐身性能要求。也许LFC-16真正有价值的还是它秘而不宣的涡流控制技术。如果该项技术能够发展成熟,并进而以廉价的改装套件推向市场的话,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现役三角翼机群(如米格21/歼七系列)的格斗能力的提升将具有重要意义。


歼-7FS/MF
90年代成都飞机制造公司研制成功了歼-7FS试验机。歼7FS是96年8月由成飞公司、黎阳发动机公司、某航空附件研究所、某航空复合材料特种结构研究所、成都清江仪表厂、陕西凌云电器总公司、西北光学仪器厂、陕西千山电子仪器厂等9个单位自筹数千万元,分担风险进行研制的预研验证机,型号总师陆英育。首机用成飞训练用的139号歼7II机改造。97年2月提出总工艺方案,97年6月发图。98年6月8日下午,在空军第三试飞大队大队长钱学林的驾驶下,以发动机最大状态起飞,经过22分钟飞行后正常着陆。飞机和发动机各系统及仪表工作正常,成功地实现了首飞。2001年完成首飞试验。

歼-7MF是成都飞机公司在歼-7MG的基础上经歼-7FS的技术试验后发展的一种可用于对空/对面作战的轻型战斗机,计划用于出口。在2000年中国航展上,成飞公司展出了该飞机的模型。


歼-8IIACT
在歼-8ACT的基础上,沈飞自1992年开始又开展了验证数字式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的计划,在歼-8B的基础上加装了电传系统,并在主翼前段加上了一对小型的固定式鸭翼,意在使飞机的气动重心前移。1996年12月31日,该机首飞成功,全部试飞项目在1999年6月结束。



歼-9战斗机
歼-9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所制造的截击机,与歼-8为同期立项、平行研制的两个项目。其设计方案几经波折,最后因为指标要求过高,技术条件无法实现而于1980年取消计划。
歼击9 型截击机是一种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击机,主要以苏“逆火”和美B-1B 超音速轰炸机为主要作战对象。设计技术指标达双 26(升限 26 公里,时速 2.6 马赫),可以说是中国歼击机性能之最了。
歼9并没有因为项目的下马而彻底随风消逝。相反,611所歼9的研究为后来研制歼10打下了基础。
歼-9的设计方案经历了多个版本:
歼9-1、歼9-3:1965年设计,采用两侧进气与类似米格E50的常规布局后掠翼方案。
歼9-2、歼9-4:1965年设计,采用两侧进气与类似米格E150的常规布局三角翼方案。
歼9-5:1967年设计,采用类似幻影2000的大三角翼无平尾布局方案。
歼9-6-1:1970年设计,采用机腹进气与鸭式布局三角翼方案。
歼9-6-2:在歼9-6-1的基础上放大为双发动机双垂尾的重型截击机,并改为两侧进气。
歼9-6-3:1976年设计,将歼9-6-1改为两侧进气,类似瑞典jas-39的方案。






歼-13战斗机
歼-13飞机的设计思想酝酿于1971年底,当时根据六院的指示由601所招收研究下一代歼击机方案。601所根据作为我国空军歼击机主力的歼-6已经落后的情况,认为应研制接替歼-6的空战歼击机,作为80年代的空军主力战斗机。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最终导致了研发中止。
1976年4月24日,国家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正式行文批复。提出歼-13的战术技术要求;突出中低空(高度200 12000米)和中速(马赫数0.7-1.5)的机动格斗能力,同时还要兼顾高速性能,最大速度要求达到马赫数1.8~2.0。歼-13的主翼采用了边条机翼形式,上单翼、主翼下反,增加了飞机的轴向不稳定性,前缘机动襟翼。


歼-13 的两种气动构型,上为机腹进气,下为两侧进气。在当时同量级的新战斗机中,同时研制的还有美制的F-16,这一型飞机设计非常成功,并经过了不断改进,成为了北约国家的主力装备。虽然同处两个世界,意识形态完全不同。歼-13 与F-16 的外形差别也是非常之大,但是在主翼的设计上确是惊人的相似。同是采用了边条翼形式。虽然这一机翼构型现在已是十分常见,但在60年代末却是绝无仅有的。而且美国毕竟至少拥有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喷气时代歼击机设计的经验,而中国什么都没有,能参考的至多不过是米格-19,然而在完全独立的,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竟能设计出如此先进而巧妙的机翼构型,本身就是个奇迹。



“抬”式机751 任务战斗机——中国的萨伯 37“雷”战斗机
1969年,“701”抬式运输机方案“延安”号开始提出。该方案是借助前翼上安装的螺旋桨滑流来加强前翼配平能力。滑流在起降时吹向主翼下方造成地面效应;平飞时滑流吹掠主翼上表面产生附加升力,从而抑制伴随鸭翼增升而来的焦点前移,1974年国防工办在北京和平宾馆召开了座谈会,肯定了“抬”式飞机的设想和模型自由飞实验方法的作用,并指出以后的工作应以战斗机外形为主。
1975 年,三机部发出768号文件,确定“抬”式机研究为国家航空重点科研项目,并确定751任务,1976年,“751”抬式战斗机方案提出,该方案是在前翼上展向吹气来加强涡系的有力干扰。该方案的FM-8/9验证模型可以配平后翼后缘襟翼30度左右(静安定余度取10%),迎角10度时配平升力系数可达1.33;在有地板条件下,10度迎角时配平升力系数1.43,16度时1.61。在抬式布局试验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减阻措施,这其中包括翼梢小翼、帆片、端板和侧板,这其中也引出了侧板鸭式布局以及LFC-16战斗机方案。
1976年间,抬式布局研究进展缓慢,不久后项目因故再次搁浅。此后“751”抬式战斗机终因经费始无法落实而再也没有启动。




强6强击机
强-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一种支援型战斗轰炸机(强击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种可变后掠翼战机。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强-6的研发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用一批武器装备从埃及换了一批米格-23MC,并对其可变后掠翼机构进行了研究,中国唯一具有强击机制造经验的南昌飞机制造厂(洪都航空),在强-5总设计师陆孝彭的坚持下,决定在米格-23MC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单发单座超音速强击机作为强-5和歼-6的共同后续机,并命名为强-6[3]。强-6计划选用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种可量产的涡扇发动机——涡扇-6(WS-6)。在具体的研制目标上看,该机最大武器载荷4500千克,作战半径900千米。设计性能优于米格-23。
研制中基本以对米格-23的逆向工程为主。但在研制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技术问题,如:和苏联米格-23战斗机相比,中国在其基础上研制的变后掠翼机构要超重12%,间接导致作战半径及载弹量的减小;发动机的可靠性低,达不到装备要求;对可变后掠翼的控制系统的逆向工程没有完全实现等。
80年代中后期,由于军方认为可变后掠翼布局并不是将来作战飞机的主流,加之其自身为解决的种种技术问题,以及文化大革命等政治事件的影响,强-6和其他这个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发的军用航空器(如歼-9和运-10等)一样,最终停止了研制。



中国空警一号预警机
196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军提出研发空中预警机的计划。由于计划被批准的时间是9月26日,所以预警机代号为“926飞机”。
由于预警机必须携带大型预警雷达,因此它的载机必须装载能力强和续航性能好的特点。由于当时轰6才刚定型,其余大型飞机多为英、美制品,解放军唯一符合条件的候选者只剩向前苏联采购的图4轰炸机。机载雷达则选用843型雷达改装。
1971年6月10日,“926飞机”首次试飞成功,并被命名为空警一号。因预警雷达的性能难以满足预期的需要,空警一号于1979年停止研发。此后,空警一号飞机拆除了预警设备,恢复为轰炸机。
目前在中国航空博物馆蒐藏一架空警一号实机,不过这架飞机并非当年改装时所采用的原版品,而是用同型机重新改装而成的复制机。


直-6多用途直升机
直-6多用途直升机是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在直-5基础上改型设计的以空降为主的多用途直升机,1969年12月15日首飞。后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负责,1970年转至常州飞机制造厂和昌河飞机工业公司进行生产,1977年设计定型,共生产了15架,未能量产。


直-7重型直升机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央开始部署我国重型直升机的研制项目,当时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指示的目标很明确,要求这种直升机可运载一个排的兵力,这型直升机后来被命名为直-7。直-7采用六片桨叶的旋翼系统,装两台792涡轴发动机。设计指标为:最大起飞重量14400千克,有效商载3500千克,最大速度240千米/小时,航程350千米,实用升限5000米。
起初,中央对直-7的研制很重视,并寄予厚望。但由于种种原因,1979年6月28日,国家决定直-7重型直升机研制工作停止,直-7仅生产了两架原型机就下马了。尽管直-7项目下马,但直-7研制的许多成果为后来成功研制出的直-8重型直升机打下了基础,也填补了我国未研制过重型直升机(10吨级)的空白。



运-10运输机
运-10(Y-10)是由上海飞机制造厂研制的四发动机喷气式运输机,是中国首次自行研制、自行制造的大型喷气式客机。
自1970年8月,运-10研制工作下达任务后开始,1972年审查通过飞机总体设计方案,1975年6月完成全部设计图纸。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提出运-10设计任务时,主要是考虑作为首长专机,要求能“跨洋过海”,航程7000公里,致使飞机结构及载油重量增加,商载减少。1970年代初,由于对中国实行经济技术封锁的状况尚未改变,因而大量新材料、新成品、新标准均需自行研制。
运-10运输机1976年7月制造出第一架运-10用于静力试验。第二架使用的JT3D发动机(涡扇-8研制不顺利)及部分飞行电子设备来自中国民航机队中波音707的备件。1980年9月26日运-10首次试飞成功,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运-10飞机首次试飞成功后,之后进行研制试飞和转场试飞。先后飞抵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郑州、合肥、广州、昆明、成都等国内主要城市,并七次飞抵拉萨。试飞证明运-10飞机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运-10基本设计在当时与波音相差仅仅几年的水平,那时波音和运十飞机也只是在试飞测试阶段,距离投入实际使用仍然有段距离,但是由于经费原因,研制工作难以继续进行,1982年起运-10研制基本停顿。
运-10工程的最终取消原因很多,市场不足和技术落后是最主要的原因,订单不足导致单价过高,民航市场不足导致运营成本极高,技术落后导致性能不良、安全性较低。政治因素被人认为是原因之一。文革后期,民国时期和海外培养的科学技术人才凋零,受教育和政治影响,科技人员断层严重、素质不高。由于许多国产研发项目纷纷失败、或者大幅落后国外产品,当时中国科研经费剧减一半,从1.3%降到0.65%,低效科研平台被放弃,许多科研队伍解散。同时民航总局一直对此项目持抵制也是一个原因。运-10工程开始于文化大革命中的1970年,主要支持者是“四人帮”成员张春桥,支持派在文革结束后遭到打击,也被部分人认为是运十取消的原因。现时运-10自弃用后一直停放在上海大场机场内。


红旗-3号地空导弹
红旗-3号地空导弹是我国于1970年代,在红旗-2号基础上研发的一款以高空高速目标为打击对象的陆基防空导弹,在完成定型后曾少量装备部队,在80年代初停止研发。
红旗-3号导弹是红旗-2防空导弹的发展型,改进了推进部,制导系统,二者在设计上有继承性,外形类似。红旗-3号弹采用两级火箭发动机,一级发动机为固体助推段,二级主发动机采用液体燃料。弹翼为鸭式布局,长5.95米,发射重量近1吨,最大射程42公里,射高30公里,最大速度3.5马赫。战斗部为破片杀伤式,重84公斤,爆炸后可产生破片约3600多块,杀伤半径50米。发射系统由倾斜式发射架,雷达制导站,及相应配套车辆组成,系统复杂,发射准备时间长,野战机动性不足,在定型的时候已经明显落后。该弹采用全程指令式制导,单发杀伤概率为70%,适于要地防空和野战防空,可攻击地面目标。


红旗-4号防空导弹
“红旗”-4号地空导弹是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研制的一型远程高空陆基防空导弹,研制单位为航天二院,该弹于七十年代末下马,未能进入部队服役。
在1968 年,“红旗”-3号的研制已经基本完成,进入后期的正式打靶和验收定型阶段。为跟踪国外防空导弹先进设计理念和发展趋势,作为“红旗”系列地空导弹预研型号,“红旗”-4号中高空远程要地防空导弹提到议事日程。
设计指标红旗-4号采用两级固体燃料发动机,与“红旗”-2、“红旗”-3的固 液发动机不同,导弹的发射准备时间大为减短。
导弹采用采用复合制导,无线电指令 半主动自动寻的。导弹战斗部采用破片杀伤体制,装有小扰动自适应自动驾驶仪,采用调频比相无线电近炸引信,在接近目标处起爆,形成由数千片重5~6克的破片组成的最大直径60米的圆锥形高速破片体,形成锥形弹幕,覆盖并摧毁目标。
“红旗”-4号假象作战目标设定速度为M3,导弹最大速度为M5,最大射高为3万米,最小为5 000米。
“红旗”-4号的制导雷达采用相控阵雷达,具有多目标、高坐标测量精度和抗干扰等特点。
“红旗”-4号长约10米,重3吨多。
最终结局红旗-4导弹的研制进展顺利,按照地空导弹的试验程序,到七十年代末,在空军武器试验基地先后完成了01批模型弹一共5发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成熟性,又完成了02批“独立回程弹”16发试验,在 “独立回程”弹上装有自动驾驶仪,使导弹能按设定程序、自动寻的捕捉到目标。到03批闭合回程弹12发试验时这次试验导弹装上战斗部、引信、自动驾驶仪等全部装置,试验取得成功。
但在八十年代,由于技术方面仍有大量需要突破的关键节点,而指标性能上红旗-3和红旗-4交叉,我国装备体制,无力承担同时列装两种高空防空弹,加上国家政治、经济体制转型,在压缩军备、发展经济的政治因素下,红旗-4停止研制,转为技术储备。不过,“红旗”-4号的学费并没有“白交”,1981年以后,航天二院又陆续完善了“红旗”-4号的研制工作,后来许多单项成熟的先进技术继续研制,并最终应用在了“红旗”-9号防空导弹上。


最后大杀器——“640工程”反弹道导弹工程
1963年,当中国的核武器和弹道导弹即将获得最终突破的时候,被誉为“中国火箭之父”的钱学森博士提出了创建反制敌对势力核打击和防御战略核导弹的构想,这一构想很快就得到了党的最高决策层的支持。1967年,随着中国核武器和弹道导弹试验的相继成功,中国正式确立了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也就是“640工程”。该工程初步确立了包括反弹道导弹拦截弹、反导弹超级大炮等方面的内容。1969年1月,国家召集“640工程”的各个有关单位在北京确定了工程的具体部署,正式决定了整个工程的分系统,它们是“反击”系列反弹道导弹拦截弹、“先锋”系列反导弹超级火炮和两款陆基早期导弹预警雷达网等。
“反击”系列反弹道导弹拦截弹
在1969年北京会议之后,第二研究院正式开始研制“反击”-1号反弹道导弹拦截弹。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反击”-1号采用两级液体火箭发动机,制导模式为半主动雷达波束制导,可以在中低层空间依靠破片式战斗部摧毁来袭导弹。1979年8月和9月,“反击”-1号进行了两次飞行试验,无战斗部的弹体成功地在有效杀伤半径内与目标相遇。军方对“反击”-1号的总体性能较为满意,并开始计划在北京附近构建中国第一个“反击”-1号反弹道导弹拦截弹发射阵地,初步建起一个能够防止弹道导弹打击的区域。然而,1980年3月,由于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该计划被终止。




“先锋”反导弹超级大炮
按照北京会议的精神,第210研究所负责研制的反导弹超级大炮被命名为“先锋”,内部代号为“640-2”。最初210研究所试制的超级大炮采用的是140毫米口径的滑膛炮,可以把18千克重的弹头发射到74千米的距离范围内。该炮采用了加长形身管,长达26米,全炮重155吨,安装在专用的发射滑轨上。然而通过试验,210所发现该炮威力过小,不足以对高速飞行的弹道导弹产生实质性威胁。于是,210所设计了威力更大的超级大炮。新的大炮口径达到420毫米,可以发射重达160千克的火箭助推无制导弹头。
在七十年代初期,“先锋”火炮曾经进行了多次试射。虽然在射程上超级大炮可以满足要求,但无制导的弹头却难以达到实战的精度,于是在1977年,“先锋”系列超级大炮计划被终止,到1980年3月被最终取消。



中国陆基早期导弹预警雷达网
与“反击”系列反弹道导弹拦截弹和“先锋”系列超级大炮相比,陆基早期导弹预警雷达网的建设要相对顺利地多。该计划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建设5个陆基早期导弹预警雷达基地,这些雷达基地分别位于新疆、广西、云南、海南岛和山东等边境省区,为了对这些雷达站进行统一指挥,在陕西省的关中腹地还建设了全国计算机指挥控制中心,也称“28基地”。此后,中国对这些系统都赋予了不同的代号,如计算机指挥控制中心代号为“秦岭”,弹道导弹搜索和跟踪系统代号为“前哨”,移动式的导弹跟踪系统代号为“黄河”,作为备份的导弹预警系统代号则为“长城”。
在整个系统中,最为核心的装备是采用相控阵体制的7010大型早期导弹监控雷达和110单脉冲导弹跟踪雷达。这两种导弹的成功部署使中国第一次拥有了可靠的导弹预警能力,并可以在随后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和航空航天测控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7010大型导弹监控雷达

7010雷达由著名的南京第14电子研究所于1970年开始研制,1976年研制成功并部署。该雷达是大型陆基相控阵导弹预警跟踪雷达,主要用于对洲际弹道导弹和其他外层空间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和跟踪。从目前有限的资料看,该雷达阵列长40米,宽20米,顺山势建设在海拔1600米的山体上,具有良好的观测视野。从部署以后,7010雷达显示出了良好的性能。1979年7月,7010雷达观测到了美国太空实验室再入大气层的轨迹,并准确计算出了弹道和坠落时间。
1983年1月12日,7010雷达再次准确观测到苏联宇宙1402号核动力卫星的坠落时间和地点等数据,为中国的战略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


110单脉冲导弹跟踪雷达
在研发7010雷达的同时,南京第14电子研究所还和中科院电子研究所在七十年代共同研制了110单脉冲导弹跟踪雷达。110雷达并没有采用7010的相控阵体制,估计应该为7010的简化版。该雷达直径约25米,重约400吨,整个雷达被装在高36.5米,基座直径44米的球状雷达罩内。1977年,该雷达研制成功,目前似乎只部署了一座。


结语
在中国当时的科技和经济条件下“640工程”从一开始就面对着大量的技术困难、资金障碍,甚至是来自政治上的阻碍。中国由于技术水平落后,国力贫弱,很难想像如何支撑得起这样一个庞人的项目。而且在“640工程”实施之初,还受到了文革的干扰。
1972年,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签署了《反弹道导弹条约》,此后美苏相继终止了各自进行的导弹防御计划。这一变故似乎使得当时在国际舞台上较为孤立的中国没有必要再为导弹防御计划耗费大量的资源。1976年以后,“640工程”开始放慢了研制步伐。到1980年,由于国家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640工程”被终止,完成了自身的历史使命。
随着“640工程”的最终取消,许多大型系统纷纷下马,但陆基早期导弹预警雷达网却最终得以保留。只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该网络不再被用来进行导弹预警值班,而是更多的被用来实施外层空间探测、航天测控和遥感等工作。可以说,“640工程”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但其巨大意义是不可代替的,其中有的技术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

歼14隐形战斗机
中国第四代重型歼击机—“鹰隼”是一种全新的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的空中优势的战斗机。飞机以重型、低成本为主导思想,以高性能、高生成存力、高作战效能为设计目标,要求飞机有大推重比,非加力超音速巡航;具有中国特色的隐身性能;具有很高的敏捷性和失速机动性。
1、总体布局
歼—14“鹰隼”是单座双发、双V形垂尾翼、菱形进气道的纵向一体化三翼面的气动局。主要持采用前掠式机翼,翼身融合的隐身设计,武器装载在机身武器舱和推力矢量控制技术。机体的36%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钛64约占24%,钛6222占3%钢占16%,热塑性复合材料大于1%其他材料(包括涂漆、座藏盖、机头雷达整流罩、轮胎、刹车片、密封材料、黏合剂、气体、润滑油和冷却剂等)占15%。
传统的钢和铝金占的比重很小,而大量使用了钛合金和复合材料,这有利于提高飞机的隐身性和耐热性,减轻机体重量,增大机体强度。飞机总长22米,翼展16.7米,机高5.05米,机翼面积65.6平方米,最大起飞重量31吨。整个飞机的气动控制面多达4个。
2、发动机
该机采用安装俄制AL—41F型推力矢量发动机(推力196千牛),装有推力矢量喷口。AL—41F型推力矢量发动机在超音速时的不开加力推力增大了100%,加和推力增大了50%,零部件减少40%。可靠性、维修性和后勤保障性比AL—37FU提高了80%。
歼—14并不追求极速性能,它的最大飞行速度仅为2.2马赫,而最大的巡航速度已经到1.6马赫。AL—41F型推力矢量发动机的推力矢量可以为飞机提供俯仰控制,在战斗机进行操转动作时,矢量喷管可以反向运动,提供反向推力。
该系统与速度及攻角无关,可以单独操作。在低速和高攻角时,水平尾翼的控制效率会降低,矢量推力仍能大幅度增加飞机的俯仰控制。AL—31F型矢量推力发动机凭借其强大的不开加力的推力,让歼—14在不开加力的情况下以1.6马赫以上的速度进行巡航,这有助于增加作战半径、缩短前往目标空域的时间,也可以减少自身在敌人火力因暴露时间,有利于自身的安全。歼—14战斗机满足所谓“4S”标准,即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超视距空战和隐身能力。
3、雷达及电子设备
雷达为装有俄制相控阵天线的X波段雷达,天线装于机翼根部前缘三角区。X波段相控阵雷达、“前扇区光学系统”(OSF)以及“防御辅助子系统”。X波段相控阵雷达具有对空、对地、对海、不的工作模式并具有地形跟随/回避能力,它能在跟踪高空超音速喷气机的同时,搜索低空的直升机目标。
该雷达能在180至此40公里的范围发现目标具有多目标跟踪能力,在高空工作模式能同时跟踪24个目标,能同时锁定8个重要目标和同时攻击8个目标。歼—14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绝招,在机尾后视雷达配合个向敌机后射空对空导弹。
OSF系统不仅能在昼间和夜间探测敌方目标,并能在一个宽扇区范围进行目标跟踪,而且能进行目标识别和测距;它能在100至150公里的范围发现目标,能在50至70公里的范围进行定位,在40公里进行精确测距并确定其中威胁最大的8个;同时它还能用于夜间导航即全球定位/惯性(GPS/INS)组合导航系统,也能提供有限的侦察能力和有限的目标指示/测距能力除常规设备外还装有四余度火控计算机、三轴增稳系统、小流量空中加油装置、1553B数据总线。
借鉴歼8||ACT飞机的自动驾驶飞行系统。歼-14驾驶舱也是高度现代化的,主要的显示器是宽角度平视显示器,可以提供水平30度、垂直25度的视野。主要仪表板为4个彩色液晶多功能显示器和装在遮光罩下的下综合操纵板。
4、武器
飞机基本作战状态为一台30毫米机炮150发炮弹,机腹武器舱内挂装4枚R-77PD中距空空导弹,两侧武器各挂一枚PL-近距格斗导弹和机翼有6个武器外挂点,载弹量大于8吨。在执行非隐身任务时,歼-14也可以像第三代战斗机那样增加机翼外挂架挂载更多的武器和燃油。
R-77PD空对空导弹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具有“发射后不管“作战模式,多目标攻击能力、攻击大机动目标和隐形目标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力。



歼14来自《汉和防务评论》平秃子报道,图片盗取我兔子家的(某论坛版主偷着乐)

在以前,以白头鹰为首的西方家,总是歧视兔子科技,动不动就说兔子科技落后多少多少年,其实那些年的兔子也有逆天的时候,今天就来扒一扒那些年那兔子的腹黑科技。

BW-1:即“变稳1号”,中国第一代变稳机。
1980年代,中国航空工业开始涉足先进的电传飞控系统领域。变稳机作为电传飞控系统的重要检验手段之一,研制势在必行,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在确定变稳机平台时选择歼教-6。在当时来说,歼教-6是唯一可用的双座超音速平台——歼教-7至1985年才试飞成功。但在第一个变稳机方案全部推倒重来后,歼教-6仍被选为变稳机平台,歼教-6虽然老旧,但各种特性均已掌握,这对于检验电传飞控系统是有利的;而歼教-7性能虽好,且机翼特点更接近现代战机,但当时中国还没有掌握三角翼飞机的尾旋特性(直至1990年代末才突破三角翼飞机失速尾旋理论)。1984年飞行事故后重新研制的变稳机就是BW-1,该机加装了数字式气动变稳系统、模拟式电液伺服人感系统、数字式目标跟踪显示系统、机载数据采集记录和遥测发射系统、试验信号放大器、大气扰流信号发生器和各类传感器、变换器、电气和液压副件等共136项。在外观上,BW-1加装了一个机腹设备舱和背鳍鼓包。1989年4月22日,BW-1首飞成功。至当年9月28日,BW-1完成全部闭环试飞 。

524209c79f3df8dc36ce3cf1cf11728b46102868.jpg (44.6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12 上传



歼7II隐身技术验证机
歼7II隐身技术验证机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研制。主要验证了座舱隐身技术、雷达罩隐身技术和进气道隐身技术。该机完成了座舱、进气道等专题的技术研究及相关的地面试验,隐身对比飞行试验RCS测试在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完成,试验结果表明,整机的隐身技术指标完全达到设计目标,座舱、进气道研究也达到技术指标要求。

Img223690455.jpg (18.69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12 上传

Img223690456.jpg (13.71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12 上传



LFC-16战斗机
LFC-16战斗机可以看见的历程可以追溯到2002年珠海航展上,这架飞机便以CY-1的编号出现在观众面前。那时候的CY-1是一个基于歼7机体的侧板鸭式布局高机动战斗机方案,它已经具备了LFC-16战斗机的最基本特征:鸭式布局和侧板技术。根据它的研究者“超翼”公司的介绍,CY-1的机动性将明显好于歼7系列飞机,盘旋性能接近F-16战斗机。而这架飞机不可见的历程则更加久远,据介绍,侧板技术和鸭式布局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中国研究“抬式布局”的年代(抬式布局也属于鸭式布局的一种,主要为了增大战斗机的升阻比,改善飞机的起降性能等)。
LFC-16采用的机身侧板相当独特,其位置略低于鸭翼平面,宽度很大。估计其作用是在大仰角下产生强大涡流,与鸭翼涡流耦合,在机翼上诱导出高升力。有助于改善飞机的起降性能和盘旋能力。飞机操纵性和稳定性的改善,主要依赖对涡流的主动控制和随动侧鳍的偏转配合,使得飞机可以在没有采用电传操纵及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大迎角稳定性和较好的操纵性。但实际上,该机依然是一种概念验证机,因此没有采用更多的先进设备,事实上也无此必要。但是这套设计的外形明显不利于隐身,鸭式前翼、机身侧板和随动侧鳍都是较大的雷达波反射源;这种设计似乎不能满足未来战场上的隐身性能要求。也许LFC-16真正有价值的还是它秘而不宣的涡流控制技术。如果该项技术能够发展成熟,并进而以廉价的改装套件推向市场的话,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现役三角翼机群(如米格21/歼七系列)的格斗能力的提升将具有重要意义。

342ac65c10385343de028fa19313b07ecb808864.jpg (34.78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14 上传

00236648.jpg (28.02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14 上传



歼-7FS/MF
90年代成都飞机制造公司研制成功了歼-7FS试验机。歼7FS是96年8月由成飞公司、黎阳发动机公司、某航空附件研究所、某航空复合材料特种结构研究所、成都清江仪表厂、陕西凌云电器总公司、西北光学仪器厂、陕西千山电子仪器厂等9个单位自筹数千万元,分担风险进行研制的预研验证机,型号总师陆英育。首机用成飞训练用的139号歼7II机改造。97年2月提出总工艺方案,97年6月发图。98年6月8日下午,在空军第三试飞大队大队长钱学林的驾驶下,以发动机最大状态起飞,经过22分钟飞行后正常着陆。飞机和发动机各系统及仪表工作正常,成功地实现了首飞。2001年完成首飞试验。

3bf33a87e950352a1171967f5143fbf2b2118bb1.jpg (4.36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14 上传


歼-7MF是成都飞机公司在歼-7MG的基础上经歼-7FS的技术试验后发展的一种可用于对空/对面作战的轻型战斗机,计划用于出口。在2000年中国航展上,成飞公司展出了该飞机的模型。

猎豹截图20140728005053.png (233.9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15 上传



歼-8IIACT
在歼-8ACT的基础上,沈飞自1992年开始又开展了验证数字式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的计划,在歼-8B的基础上加装了电传系统,并在主翼前段加上了一对小型的固定式鸭翼,意在使飞机的气动重心前移。1996年12月31日,该机首飞成功,全部试飞项目在1999年6月结束。

6597206106098152122.jpg (39.94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22 上传


30430_1322652_154dc.jpg (244.4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22 上传



歼-9战斗机
歼-9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所制造的截击机,与歼-8为同期立项、平行研制的两个项目。其设计方案几经波折,最后因为指标要求过高,技术条件无法实现而于1980年取消计划。
歼击9 型截击机是一种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击机,主要以苏“逆火”和美B-1B 超音速轰炸机为主要作战对象。设计技术指标达双 26(升限 26 公里,时速 2.6 马赫),可以说是中国歼击机性能之最了。
歼9并没有因为项目的下马而彻底随风消逝。相反,611所歼9的研究为后来研制歼10打下了基础。
歼-9的设计方案经历了多个版本:
歼9-1、歼9-3:1965年设计,采用两侧进气与类似米格E50的常规布局后掠翼方案。
歼9-2、歼9-4:1965年设计,采用两侧进气与类似米格E150的常规布局三角翼方案。
歼9-5:1967年设计,采用类似幻影2000的大三角翼无平尾布局方案。
歼9-6-1:1970年设计,采用机腹进气与鸭式布局三角翼方案。
歼9-6-2:在歼9-6-1的基础上放大为双发动机双垂尾的重型截击机,并改为两侧进气。
歼9-6-3:1976年设计,将歼9-6-1改为两侧进气,类似瑞典jas-39的方案。

1216897541953.jpg (59.68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24 上传


猎豹截图20140727234439.png (167.24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25 上传


20110416110758686.jpg (286.3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24 上传


12572342.jpg (34.68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24 上传




歼-13战斗机
歼-13飞机的设计思想酝酿于1971年底,当时根据六院的指示由601所招收研究下一代歼击机方案。601所根据作为我国空军歼击机主力的歼-6已经落后的情况,认为应研制接替歼-6的空战歼击机,作为80年代的空军主力战斗机。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最终导致了研发中止。
1976年4月24日,国家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正式行文批复。提出歼-13的战术技术要求;突出中低空(高度200 12000米)和中速(马赫数0.7-1.5)的机动格斗能力,同时还要兼顾高速性能,最大速度要求达到马赫数1.8~2.0。歼-13的主翼采用了边条机翼形式,上单翼、主翼下反,增加了飞机的轴向不稳定性,前缘机动襟翼。

猎豹截图20140727233439.png (271.77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26 上传


猎豹截图20140727233454.png (125.03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26 上传


歼-13 的两种气动构型,上为机腹进气,下为两侧进气。在当时同量级的新战斗机中,同时研制的还有美制的F-16,这一型飞机设计非常成功,并经过了不断改进,成为了北约国家的主力装备。虽然同处两个世界,意识形态完全不同。歼-13 与F-16 的外形差别也是非常之大,但是在主翼的设计上确是惊人的相似。同是采用了边条翼形式。虽然这一机翼构型现在已是十分常见,但在60年代末却是绝无仅有的。而且美国毕竟至少拥有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喷气时代歼击机设计的经验,而中国什么都没有,能参考的至多不过是米格-19,然而在完全独立的,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竟能设计出如此先进而巧妙的机翼构型,本身就是个奇迹。

猎豹截图20140727233344.png (154.49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26 上传


猎豹截图20140727233411.png (332.44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26 上传



“抬”式机751 任务战斗机——中国的萨伯 37“雷”战斗机
1969年,“701”抬式运输机方案“延安”号开始提出。该方案是借助前翼上安装的螺旋桨滑流来加强前翼配平能力。滑流在起降时吹向主翼下方造成地面效应;平飞时滑流吹掠主翼上表面产生附加升力,从而抑制伴随鸭翼增升而来的焦点前移,1974年国防工办在北京和平宾馆召开了座谈会,肯定了“抬”式飞机的设想和模型自由飞实验方法的作用,并指出以后的工作应以战斗机外形为主。
1975 年,三机部发出768号文件,确定“抬”式机研究为国家航空重点科研项目,并确定751任务,1976年,“751”抬式战斗机方案提出,该方案是在前翼上展向吹气来加强涡系的有力干扰。该方案的FM-8/9验证模型可以配平后翼后缘襟翼30度左右(静安定余度取10%),迎角10度时配平升力系数可达1.33;在有地板条件下,10度迎角时配平升力系数1.43,16度时1.61。在抬式布局试验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减阻措施,这其中包括翼梢小翼、帆片、端板和侧板,这其中也引出了侧板鸭式布局以及LFC-16战斗机方案。
1976年间,抬式布局研究进展缓慢,不久后项目因故再次搁浅。此后“751”抬式战斗机终因经费始无法落实而再也没有启动。

751cg-1.jpg (32.38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29 上传


751cg-5.jpg (24.97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29 上传


猎豹截图20140728001124.png (843.43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29 上传



强6强击机
强-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一种支援型战斗轰炸机(强击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种可变后掠翼战机。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强-6的研发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用一批武器装备从埃及换了一批米格-23MC,并对其可变后掠翼机构进行了研究,中国唯一具有强击机制造经验的南昌飞机制造厂(洪都航空),在强-5总设计师陆孝彭的坚持下,决定在米格-23MC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单发单座超音速强击机作为强-5和歼-6的共同后续机,并命名为强-6[3]。强-6计划选用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种可量产的涡扇发动机——涡扇-6(WS-6)。在具体的研制目标上看,该机最大武器载荷4500千克,作战半径900千米。设计性能优于米格-23。
研制中基本以对米格-23的逆向工程为主。但在研制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技术问题,如:和苏联米格-23战斗机相比,中国在其基础上研制的变后掠翼机构要超重12%,间接导致作战半径及载弹量的减小;发动机的可靠性低,达不到装备要求;对可变后掠翼的控制系统的逆向工程没有完全实现等。
80年代中后期,由于军方认为可变后掠翼布局并不是将来作战飞机的主流,加之其自身为解决的种种技术问题,以及文化大革命等政治事件的影响,强-6和其他这个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发的军用航空器(如歼-9和运-10等)一样,最终停止了研制。

01300000927307130222889799881.jpg (67.82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33 上传


114015_897.jpg (25.26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33 上传



中国空警一号预警机
196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军提出研发空中预警机的计划。由于计划被批准的时间是9月26日,所以预警机代号为“926飞机”。
由于预警机必须携带大型预警雷达,因此它的载机必须装载能力强和续航性能好的特点。由于当时轰6才刚定型,其余大型飞机多为英、美制品,解放军唯一符合条件的候选者只剩向前苏联采购的图4轰炸机。机载雷达则选用843型雷达改装。
1971年6月10日,“926飞机”首次试飞成功,并被命名为空警一号。因预警雷达的性能难以满足预期的需要,空警一号于1979年停止研发。此后,空警一号飞机拆除了预警设备,恢复为轰炸机。
目前在中国航空博物馆蒐藏一架空警一号实机,不过这架飞机并非当年改装时所采用的原版品,而是用同型机重新改装而成的复制机。

空警一号-6.jpg (121.66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35 上传



直-6多用途直升机
直-6多用途直升机是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在直-5基础上改型设计的以空降为主的多用途直升机,1969年12月15日首飞。后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负责,1970年转至常州飞机制造厂和昌河飞机工业公司进行生产,1977年设计定型,共生产了15架,未能量产。

01300000247011125280045798026.jpg (50.21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36 上传



直-7重型直升机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央开始部署我国重型直升机的研制项目,当时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指示的目标很明确,要求这种直升机可运载一个排的兵力,这型直升机后来被命名为直-7。直-7采用六片桨叶的旋翼系统,装两台792涡轴发动机。设计指标为:最大起飞重量14400千克,有效商载3500千克,最大速度240千米/小时,航程350千米,实用升限5000米。
起初,中央对直-7的研制很重视,并寄予厚望。但由于种种原因,1979年6月28日,国家决定直-7重型直升机研制工作停止,直-7仅生产了两架原型机就下马了。尽管直-7项目下马,但直-7研制的许多成果为后来成功研制出的直-8重型直升机打下了基础,也填补了我国未研制过重型直升机(10吨级)的空白。

5f6ff8c9jw1e45joau3muj218g0qoqak.jpg (300.28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37 上传


1284370318747545166.jpg (37.79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37 上传



运-10运输机
运-10(Y-10)是由上海飞机制造厂研制的四发动机喷气式运输机,是中国首次自行研制、自行制造的大型喷气式客机。
自1970年8月,运-10研制工作下达任务后开始,1972年审查通过飞机总体设计方案,1975年6月完成全部设计图纸。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提出运-10设计任务时,主要是考虑作为首长专机,要求能“跨洋过海”,航程7000公里,致使飞机结构及载油重量增加,商载减少。1970年代初,由于对中国实行经济技术封锁的状况尚未改变,因而大量新材料、新成品、新标准均需自行研制。
运-10运输机1976年7月制造出第一架运-10用于静力试验。第二架使用的JT3D发动机(涡扇-8研制不顺利)及部分飞行电子设备来自中国民航机队中波音707的备件。1980年9月26日运-10首次试飞成功,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运-10飞机首次试飞成功后,之后进行研制试飞和转场试飞。先后飞抵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郑州、合肥、广州、昆明、成都等国内主要城市,并七次飞抵拉萨。试飞证明运-10飞机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运-10基本设计在当时与波音相差仅仅几年的水平,那时波音和运十飞机也只是在试飞测试阶段,距离投入实际使用仍然有段距离,但是由于经费原因,研制工作难以继续进行,1982年起运-10研制基本停顿。
运-10工程的最终取消原因很多,市场不足和技术落后是最主要的原因,订单不足导致单价过高,民航市场不足导致运营成本极高,技术落后导致性能不良、安全性较低。政治因素被人认为是原因之一。文革后期,民国时期和海外培养的科学技术人才凋零,受教育和政治影响,科技人员断层严重、素质不高。由于许多国产研发项目纷纷失败、或者大幅落后国外产品,当时中国科研经费剧减一半,从1.3%降到0.65%,低效科研平台被放弃,许多科研队伍解散。同时民航总局一直对此项目持抵制也是一个原因。运-10工程开始于文化大革命中的1970年,主要支持者是“四人帮”成员张春桥,支持派在文革结束后遭到打击,也被部分人认为是运十取消的原因。现时运-10自弃用后一直停放在上海大场机场内。

28D3AE284E204270F49500601A4CCF31.jpg (231.41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38 上传



红旗-3号地空导弹
红旗-3号地空导弹是我国于1970年代,在红旗-2号基础上研发的一款以高空高速目标为打击对象的陆基防空导弹,在完成定型后曾少量装备部队,在80年代初停止研发。
红旗-3号导弹是红旗-2防空导弹的发展型,改进了推进部,制导系统,二者在设计上有继承性,外形类似。红旗-3号弹采用两级火箭发动机,一级发动机为固体助推段,二级主发动机采用液体燃料。弹翼为鸭式布局,长5.95米,发射重量近1吨,最大射程42公里,射高30公里,最大速度3.5马赫。战斗部为破片杀伤式,重84公斤,爆炸后可产生破片约3600多块,杀伤半径50米。发射系统由倾斜式发射架,雷达制导站,及相应配套车辆组成,系统复杂,发射准备时间长,野战机动性不足,在定型的时候已经明显落后。该弹采用全程指令式制导,单发杀伤概率为70%,适于要地防空和野战防空,可攻击地面目标。

15982196_2010061708132882856700.jpg (42.7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39 上传



红旗-4号防空导弹
“红旗”-4号地空导弹是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研制的一型远程高空陆基防空导弹,研制单位为航天二院,该弹于七十年代末下马,未能进入部队服役。
在1968 年,“红旗”-3号的研制已经基本完成,进入后期的正式打靶和验收定型阶段。为跟踪国外防空导弹先进设计理念和发展趋势,作为“红旗”系列地空导弹预研型号,“红旗”-4号中高空远程要地防空导弹提到议事日程。
设计指标红旗-4号采用两级固体燃料发动机,与“红旗”-2、“红旗”-3的固 液发动机不同,导弹的发射准备时间大为减短。
导弹采用采用复合制导,无线电指令 半主动自动寻的。导弹战斗部采用破片杀伤体制,装有小扰动自适应自动驾驶仪,采用调频比相无线电近炸引信,在接近目标处起爆,形成由数千片重5~6克的破片组成的最大直径60米的圆锥形高速破片体,形成锥形弹幕,覆盖并摧毁目标。
“红旗”-4号假象作战目标设定速度为M3,导弹最大速度为M5,最大射高为3万米,最小为5 000米。
“红旗”-4号的制导雷达采用相控阵雷达,具有多目标、高坐标测量精度和抗干扰等特点。
“红旗”-4号长约10米,重3吨多。
最终结局红旗-4导弹的研制进展顺利,按照地空导弹的试验程序,到七十年代末,在空军武器试验基地先后完成了01批模型弹一共5发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成熟性,又完成了02批“独立回程弹”16发试验,在 “独立回程”弹上装有自动驾驶仪,使导弹能按设定程序、自动寻的捕捉到目标。到03批闭合回程弹12发试验时这次试验导弹装上战斗部、引信、自动驾驶仪等全部装置,试验取得成功。
但在八十年代,由于技术方面仍有大量需要突破的关键节点,而指标性能上红旗-3和红旗-4交叉,我国装备体制,无力承担同时列装两种高空防空弹,加上国家政治、经济体制转型,在压缩军备、发展经济的政治因素下,红旗-4停止研制,转为技术储备。不过,“红旗”-4号的学费并没有“白交”,1981年以后,航天二院又陆续完善了“红旗”-4号的研制工作,后来许多单项成熟的先进技术继续研制,并最终应用在了“红旗”-9号防空导弹上。

猎豹截图20140727224806.png (74.74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41 上传



最后大杀器——“640工程”反弹道导弹工程
1963年,当中国的核武器和弹道导弹即将获得最终突破的时候,被誉为“中国火箭之父”的钱学森博士提出了创建反制敌对势力核打击和防御战略核导弹的构想,这一构想很快就得到了党的最高决策层的支持。1967年,随着中国核武器和弹道导弹试验的相继成功,中国正式确立了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也就是“640工程”。该工程初步确立了包括反弹道导弹拦截弹、反导弹超级大炮等方面的内容。1969年1月,国家召集“640工程”的各个有关单位在北京确定了工程的具体部署,正式决定了整个工程的分系统,它们是“反击”系列反弹道导弹拦截弹、“先锋”系列反导弹超级火炮和两款陆基早期导弹预警雷达网等。
“反击”系列反弹道导弹拦截弹
在1969年北京会议之后,第二研究院正式开始研制“反击”-1号反弹道导弹拦截弹。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反击”-1号采用两级液体火箭发动机,制导模式为半主动雷达波束制导,可以在中低层空间依靠破片式战斗部摧毁来袭导弹。1979年8月和9月,“反击”-1号进行了两次飞行试验,无战斗部的弹体成功地在有效杀伤半径内与目标相遇。军方对“反击”-1号的总体性能较为满意,并开始计划在北京附近构建中国第一个“反击”-1号反弹道导弹拦截弹发射阵地,初步建起一个能够防止弹道导弹打击的区域。然而,1980年3月,由于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该计划被终止。

20080225143343819.jpg (84.36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42 上传


10010716.jpg (36.89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42 上传


5a53af35h8c965280a0ce&690.jpg (77.36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42 上传



“先锋”反导弹超级大炮
按照北京会议的精神,第210研究所负责研制的反导弹超级大炮被命名为“先锋”,内部代号为“640-2”。最初210研究所试制的超级大炮采用的是140毫米口径的滑膛炮,可以把18千克重的弹头发射到74千米的距离范围内。该炮采用了加长形身管,长达26米,全炮重155吨,安装在专用的发射滑轨上。然而通过试验,210所发现该炮威力过小,不足以对高速飞行的弹道导弹产生实质性威胁。于是,210所设计了威力更大的超级大炮。新的大炮口径达到420毫米,可以发射重达160千克的火箭助推无制导弹头。
在七十年代初期,“先锋”火炮曾经进行了多次试射。虽然在射程上超级大炮可以满足要求,但无制导的弹头却难以达到实战的精度,于是在1977年,“先锋”系列超级大炮计划被终止,到1980年3月被最终取消。

634978365034382390jfdp.jpg (26.83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43 上传


猎豹截图20140727230806.png (664.75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43 上传



中国陆基早期导弹预警雷达网
与“反击”系列反弹道导弹拦截弹和“先锋”系列超级大炮相比,陆基早期导弹预警雷达网的建设要相对顺利地多。该计划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建设5个陆基早期导弹预警雷达基地,这些雷达基地分别位于新疆、广西、云南、海南岛和山东等边境省区,为了对这些雷达站进行统一指挥,在陕西省的关中腹地还建设了全国计算机指挥控制中心,也称“28基地”。此后,中国对这些系统都赋予了不同的代号,如计算机指挥控制中心代号为“秦岭”,弹道导弹搜索和跟踪系统代号为“前哨”,移动式的导弹跟踪系统代号为“黄河”,作为备份的导弹预警系统代号则为“长城”。
在整个系统中,最为核心的装备是采用相控阵体制的7010大型早期导弹监控雷达和110单脉冲导弹跟踪雷达。这两种导弹的成功部署使中国第一次拥有了可靠的导弹预警能力,并可以在随后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和航空航天测控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7010大型导弹监控雷达

猎豹截图20140727231110.png (733.61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44 上传


7010雷达由著名的南京第14电子研究所于1970年开始研制,1976年研制成功并部署。该雷达是大型陆基相控阵导弹预警跟踪雷达,主要用于对洲际弹道导弹和其他外层空间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和跟踪。从目前有限的资料看,该雷达阵列长40米,宽20米,顺山势建设在海拔1600米的山体上,具有良好的观测视野。从部署以后,7010雷达显示出了良好的性能。1979年7月,7010雷达观测到了美国太空实验室再入大气层的轨迹,并准确计算出了弹道和坠落时间。
1983年1月12日,7010雷达再次准确观测到苏联宇宙1402号核动力卫星的坠落时间和地点等数据,为中国的战略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

9942623.jpg (27.4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44 上传



110单脉冲导弹跟踪雷达
在研发7010雷达的同时,南京第14电子研究所还和中科院电子研究所在七十年代共同研制了110单脉冲导弹跟踪雷达。110雷达并没有采用7010的相控阵体制,估计应该为7010的简化版。该雷达直径约25米,重约400吨,整个雷达被装在高36.5米,基座直径44米的球状雷达罩内。1977年,该雷达研制成功,目前似乎只部署了一座。

12828139337diXCYH7.jpg (21.3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44 上传



结语
在中国当时的科技和经济条件下“640工程”从一开始就面对着大量的技术困难、资金障碍,甚至是来自政治上的阻碍。中国由于技术水平落后,国力贫弱,很难想像如何支撑得起这样一个庞人的项目。而且在“640工程”实施之初,还受到了文革的干扰。
1972年,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签署了《反弹道导弹条约》,此后美苏相继终止了各自进行的导弹防御计划。这一变故似乎使得当时在国际舞台上较为孤立的中国没有必要再为导弹防御计划耗费大量的资源。1976年以后,“640工程”开始放慢了研制步伐。到1980年,由于国家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640工程”被终止,完成了自身的历史使命。
随着“640工程”的最终取消,许多大型系统纷纷下马,但陆基早期导弹预警雷达网却最终得以保留。只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该网络不再被用来进行导弹预警值班,而是更多的被用来实施外层空间探测、航天测控和遥感等工作。可以说,“640工程”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但其巨大意义是不可代替的,其中有的技术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

歼14隐形战斗机
中国第四代重型歼击机—“鹰隼”是一种全新的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的空中优势的战斗机。飞机以重型、低成本为主导思想,以高性能、高生成存力、高作战效能为设计目标,要求飞机有大推重比,非加力超音速巡航;具有中国特色的隐身性能;具有很高的敏捷性和失速机动性。
1、总体布局
歼—14“鹰隼”是单座双发、双V形垂尾翼、菱形进气道的纵向一体化三翼面的气动局。主要持采用前掠式机翼,翼身融合的隐身设计,武器装载在机身武器舱和推力矢量控制技术。机体的36%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钛64约占24%,钛6222占3%钢占16%,热塑性复合材料大于1%其他材料(包括涂漆、座藏盖、机头雷达整流罩、轮胎、刹车片、密封材料、黏合剂、气体、润滑油和冷却剂等)占15%。
传统的钢和铝金占的比重很小,而大量使用了钛合金和复合材料,这有利于提高飞机的隐身性和耐热性,减轻机体重量,增大机体强度。飞机总长22米,翼展16.7米,机高5.05米,机翼面积65.6平方米,最大起飞重量31吨。整个飞机的气动控制面多达4个。
2、发动机
该机采用安装俄制AL—41F型推力矢量发动机(推力196千牛),装有推力矢量喷口。AL—41F型推力矢量发动机在超音速时的不开加力推力增大了100%,加和推力增大了50%,零部件减少40%。可靠性、维修性和后勤保障性比AL—37FU提高了80%。
歼—14并不追求极速性能,它的最大飞行速度仅为2.2马赫,而最大的巡航速度已经到1.6马赫。AL—41F型推力矢量发动机的推力矢量可以为飞机提供俯仰控制,在战斗机进行操转动作时,矢量喷管可以反向运动,提供反向推力。
该系统与速度及攻角无关,可以单独操作。在低速和高攻角时,水平尾翼的控制效率会降低,矢量推力仍能大幅度增加飞机的俯仰控制。AL—31F型矢量推力发动机凭借其强大的不开加力的推力,让歼—14在不开加力的情况下以1.6马赫以上的速度进行巡航,这有助于增加作战半径、缩短前往目标空域的时间,也可以减少自身在敌人火力因暴露时间,有利于自身的安全。歼—14战斗机满足所谓“4S”标准,即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超视距空战和隐身能力。
3、雷达及电子设备
雷达为装有俄制相控阵天线的X波段雷达,天线装于机翼根部前缘三角区。X波段相控阵雷达、“前扇区光学系统”(OSF)以及“防御辅助子系统”。X波段相控阵雷达具有对空、对地、对海、不的工作模式并具有地形跟随/回避能力,它能在跟踪高空超音速喷气机的同时,搜索低空的直升机目标。
该雷达能在180至此40公里的范围发现目标具有多目标跟踪能力,在高空工作模式能同时跟踪24个目标,能同时锁定8个重要目标和同时攻击8个目标。歼—14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绝招,在机尾后视雷达配合个向敌机后射空对空导弹。
OSF系统不仅能在昼间和夜间探测敌方目标,并能在一个宽扇区范围进行目标跟踪,而且能进行目标识别和测距;它能在100至150公里的范围发现目标,能在50至70公里的范围进行定位,在40公里进行精确测距并确定其中威胁最大的8个;同时它还能用于夜间导航即全球定位/惯性(GPS/INS)组合导航系统,也能提供有限的侦察能力和有限的目标指示/测距能力除常规设备外还装有四余度火控计算机、三轴增稳系统、小流量空中加油装置、1553B数据总线。
借鉴歼8||ACT飞机的自动驾驶飞行系统。歼-14驾驶舱也是高度现代化的,主要的显示器是宽角度平视显示器,可以提供水平30度、垂直25度的视野。主要仪表板为4个彩色液晶多功能显示器和装在遮光罩下的下综合操纵板。
4、武器
飞机基本作战状态为一台30毫米机炮150发炮弹,机腹武器舱内挂装4枚R-77PD中距空空导弹,两侧武器各挂一枚PL-近距格斗导弹和机翼有6个武器外挂点,载弹量大于8吨。在执行非隐身任务时,歼-14也可以像第三代战斗机那样增加机翼外挂架挂载更多的武器和燃油。
R-77PD空对空导弹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具有“发射后不管“作战模式,多目标攻击能力、攻击大机动目标和隐形目标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力。

猎豹截图20140727232903.png (341.4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46 上传


93b801fa828ba61e04174d4f4334970a314e5966.jpg (25.17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46 上传


1020487_141212290.jpg (143.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4 23:46 上传


歼14来自《汉和防务评论》平秃子报道,图片盗取我兔子家的(某论坛版主偷着乐)
{:soso__a6f1c6d011ec3eb8-bc22eaf76af3f7c3-315fe411dd077caf19dc6a5f7d3ccdeb.jpg_1:}
啥时候的老贴啊,j14都复活了
最后一段,干得漂亮。
歼14看着很漂亮啊,怎么下马了呢
地摊文学出品
j14是网友yy的吧
J14假的

拿传说中601的三翼面YY

前掠翼还怎么隐形

AL—41毛子自己还没整出来
看到j14我笑了
110单脉冲雷达部署很多。。。。不是只有一部   新闻联播报道过的   
真真假假都堆一起。
前面看着还有点感觉,看到后面一声叹息
阴损都出来了
前面的那些都是不错的资料,最后那个歼14是子虚乌有的
最后一句 才是 LZ 要说的吗?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这也太不搭了
最令人心痛的是Y-10
最后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