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卫国战争与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复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06:13
众所周知,十月革命的领导者主要是犹太人,如列宁、托洛茨基、加米涅夫、捷尔任斯基、布留赫尔等。由于在帝俄时代,俄罗斯人对境内的犹太人采取仇视、迫害的态度,当时杀犹太人最多的国家就是俄国,19世纪俄国的排犹运动比其他欧洲国家和德国更厉害,可谓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为了保护犹太人的利益,十月革命后,犹太人控制的苏联政府就大规模打压“大俄罗斯主义”,将其作为党的首要任务。民族主义成了被批判的对象,俄罗斯民族主义也被说成了沙皇压迫各族人民的工具。当时苏联境内凡持有反犹读物《锡安长老会议纪要》的俄罗斯人,一律要立即枪决。
其实当时俄罗斯人的反抗是很激烈的,他们也都意识到犹太人想控制俄罗斯,1921年彼得堡附近的喀朗施塔得要塞水兵起义时,一些被派去镇压的军队就不肯去杀自己的俄罗斯同胞,还喊出了“打犹太人”的口号。(见俄罗斯解密档案《1921年的喀朗施塔得》,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26号全宗,1号目录,79号案卷,第4张。核对无误的副本)。在成立统一联盟国家时,斯大林顺应俄罗斯人民的意见,主张成立一个“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被列宁否决。犹太人列宁提出的方案是成立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把“俄罗斯”从国号中抹去了。名不正则言不顺,俄罗斯民族主义在苏联立国之初就失去了合法性。列宁去世前,不想让斯大林接班,主要是他担心斯大林掌权后可能会损害犹太人的利益。列宁在给加米涅夫的信中说:“我宣布要同大俄罗斯主义决一死战。我那颗该死的牙齿一治好,我就要用满口好牙吃掉它。要绝对坚持在联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中由俄罗斯人、乌克兰人、格鲁吉亚人等等轮流担任主席。绝对!” 斯大林上台后在大清洗中确实杀掉了不少犹太人,如托洛茨基、季诺维、加米涅夫、布留赫尔等。在西方,大清洗通常被政治家们描绘成反犹主义的一部分,但他们回避了斯大林发起这一运动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因为斯大林也残酷迫害和杀掉了不少非犹太人,比如布哈林、图哈切夫斯基、基洛夫和奥尔忠尼启则,而且斯大林也没有杀掉卡冈诺维奇这位犹太裔的忠实拥护者,还对他委以重任,犹太裔作家爱伦堡也一直能在苏联发表作品,何况斯大林自己也不是俄罗斯族人,而是格鲁吉亚人,不可能去复兴俄罗斯民族主义,所以实际上直到1940年,俄罗斯民族主义在苏联还是一直受到打压。
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复兴其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苏联政权的特点是搞平均主义、女权主义、国际主义、少数民族主义,这样一个仇视富人、仇视俄罗斯族、仇视男人、仇视东正教的政权很难得到俄罗斯族男人的拥护。和平时期,苏联的宣传机器可以说国内“男女平等”、“种族和谐”、红军无下无敌、人民生活富足、老百姓衷心拥护斯大林之类,可是战争一爆发,真相就被揭露了。
     实际上二战前的苏联红军一直都是支低效率的军队,只配跟张学良这样的地方军阀打仗。据俄罗斯解密档案中的数字,苏军与日军的坎门罕战斗中,不包括非战斗减员,苏联军队共战死9652名,战伤15251名,共战斗伤亡24903名。也就是当时苏军吹嘘的胜利其实是用可怕的伤亡换回来的,是“惨胜”。而诺门罕战斗的指挥官还是在苏军中的顶尖人物朱可夫,其他将领的水平就可想而知。由伏罗希洛夫和铁木辛哥指挥的对芬兰的战争更是让全世界看到了苏联军队的无能。恰科夫斯基的小说《围困》里已经委婉地提到了芬芳战争中苏联军队的无能和边境苏联百姓的恐慌。赫鲁晓夫后来在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中甚至称芬苏战争中苏军死亡一百万人。虽然赫鲁晓夫出于反斯大林的目的可能夸大了苏军伤亡数字,但与芬兰这样一个几百万人的小国打仗也能让苏联伤筋动骨,说明苏联军队根本就不可能跟强大的德国军队作战。 如果苏联军队和德国军队单挑,结果可想而知。
德国军队进入苏联境内后,苏联军人大批大批地放下武器投降,有些地方的老百姓甚至还拿着面包和盐欢迎德国军队。(香港的电视节目说过“人民热烈欢迎德国军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苏联问题的专家闻一先生也证实了“面包和盐”的说法)。在基辅会战中,西南方面军有几十万军队向德军投降。连苏联官方也承认二战初期苏联军队是一溃千里。当时斯大林已经通过土耳其大使馆向德国大使舒伦堡发出了求和信息,被希特勒拒绝。
实际上当时的少数民族如乌克兰人、立陶宛人根本就不可能因为苏联实行优待少数民族的政策而支持这个政权,人家想要的是独立,所以德国人一来,他们就“热烈欢迎”,把德国人看作是解放者。而俄罗斯族人又因为在苏联成了二等公民而有怨气,觉得没必要为斯大林卖命,甚至还有50万苏联战俘加入了弗拉索夫领导的“俄罗斯解放军”协助德军作战,这是苏德战争初期苏联溃败的主要原因。仅仅是指挥或装备不如德军并不会“一溃千里”,因为芬苏战争和中日战争的弱势方也没有“一溃千里”。
苏联能够转败为胜只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国和英国的援助,二是斯大林利用了俄罗斯民族主义。
美国和英国在苏德战争初期给了苏联大量援助,包括飞机、坦克、汽车、粮食、衣服、铁丝网、装甲钢板等。当时苏联不但装备不足,连粮食也不够吃,要是没有美英的援助,苏联军队就算能倾全力保住莫斯科,也挺不过1942年。所谓苏联的工业化为卫国战争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完全就是谎言。苏联的“工业化”其实是有水分的。苏联时期什么都对外保密,其实就是不想让人家知道自己有多落后。问题是贫困比富裕更难掩饰,连一些本来崇拜苏联的人如罗曼·罗兰、安德烈·纪德都看出苏联其实是个外强中干的穷国。苏联战时和战后在报纸上发表的照片,战场上出现的都是苏式坦克。但德国报刊和英美报刊上的苏德战场照片中就能看到苏联军队中有大量美式汽车、英国坦克。甚至直到1944年,美英的援助都在战场上发挥着作用。比如在一张德军记者拍的照片中就可以看到,阵地上有三辆被击毁的苏军坦克,一辆是T34,另两辆是英制的“瓦伦丁”坦克。(见麦克·夏普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周晖译,青岛出版社,69页)
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两个国家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总和的较量。仅有美英给的军火和粮食,没人肯去拼命打仗也不行。当斯大林等人意识到继续打压俄罗斯民族主义,就不会有俄罗斯人愿意为他们卖命时,就在《真理报》头版头条使用了“伟大卫国战争”的提法,与1812年抵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相提并论。细心的西方记者还发现,《真理报》报头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已经换成了“打败德国侵略者”,更有外国来访者发现斯大林办公室里的马克斯像和恩格斯像已经被拆了下来,换成了19世纪俄国民族英雄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的画像。斯大林还在红场阅兵演说中提到了众多“非无产阶级”的俄罗斯民族英雄,唤醒俄罗斯人的祖先认同,让他们在抵抗异族侵略的战争中英勇作战。为了让更多俄罗斯族人支持卫国战争,苏联当局释放了大批东正教神父,斯大林甚至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了大牧首,实际上宣布了东正教的合法。教士们鼓励俄罗斯人民英勇作战保卫祖国,大批教徒慷慨从军,苏联的军官们也开始以上帝的祝福作为出发作战时的告别语,这在内战时期是不可想象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时,苏联军队恢复了沙俄时期的“一长制”,政委和内务人员委员会不能再干涉指挥官指挥,官兵们也只需听从指挥员命令即可而不必再听从政委指示和看内务人民委员会特务的脸色。苏联国歌由《国际歌》换成了《牢不可破的联盟》,其实也是苏联由世界主义走向民族主义的一个标志。苏联当局还设立了苏沃洛夫勋章和库图佐夫勋章,用来代替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有人尖刻地说:“他们已经设立了苏沃洛夫勋章和库图佐夫勋章,接下来就应该是设立圣乔治勋章和圣尼古拉勋章,接下来苏联就应该完蛋了。”但如果斯大林不这样做,就不能让上千万手里已经有了枪的俄罗斯族男人看到当局维护俄罗斯族人利益的诚意。得到了合法地位的俄罗斯民族主义终于在卫国战争的血与火中得到了重生,用朱可夫的话来说,“苏军变成了俄军”,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复生让俄罗斯人民爆发出巨大的战斗力和无与伦比的牺牲精神。靠着俄罗斯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美国、英国给的军火,苏联以死亡4000多万人的巨大代价(平均每家死亡2 人)才保住了斯大林的政权。一直受到列宁及其门徒打压的“大俄罗斯主义”也就是俄罗斯民族主义也终于在伟大卫国战争的血与火中让人们看到了它的价值,得到了重生。卫国战争既是俄罗斯人民的苦难史,也是俄罗斯民族意识得到解放的盛大节日。当俄罗斯人民的民族意识解放出来后,就离复国不远了。
    苏联卫国战争结束后,虽然苏联政府又开始打压民族主义,但力度已经大不如前。更重要的是,大批在卫国战争中经历了血与火考验的俄罗斯族军官拥有了兵权或转业到地方后掌握基层政权、大企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也有了发言权。民族主义的复兴必然也带来反犹主义的复兴,因为俄罗斯历史上就有根深蒂固的反犹传统,卫国战争前犹太人对俄罗斯民族主义的打压也在战后引发了已经掌握兵权、政权的俄罗斯人的报复。1948年在反对“世界主义者”和犹太复国主义的旗帜下,大批杰出的苏联犹太知识分子被捕,犹太文化遭到压制。至少有13位杰出的意第绪语作家在1952年8月23日被处死,他们当中包括佩雷兹.马基什、莱布.克维特柯、大卫.霍夫斯坦、伊奇克.费弗、大卫.别尔格尔逊、德尔.尼斯特等人。“1953年医生案”显然是一次故意的反犹主义举动:斯大林的目标直指“腐朽的犹太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分子”,而没有像往常那样冠以“世界主义者”的委婉称呼。犹太人势力受到打压也让俄罗斯民族主义得以保持在苏联的合法地位,甚至发展到了少数民族官员上任前也要先称赞俄罗斯族人民在在国家中的重要作用以避免俄罗斯族人猜疑的地步。
    战后尤其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已经由俄罗斯族重新掌权的苏联政府比较注意维护俄罗斯民族利益,但还要花巨额资金去扶持少数民族,以此来维护所谓的“民族团结”,俄罗斯族人民成了少数民族的“奶牛”。日里诺夫斯基在《俄罗斯的命运》一书中就提到这个问题并表示了愤怒。这种愤怒最终成为促成俄罗斯独立的力量。俄罗斯独立固然失去了很多老祖宗的领土,但事实上随着苏联的少数民族占人口比例越来越大,这些领土实际上已经成了少数民族的地盘,因为在20世纪60年代,苏联的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率就已经超过了俄罗斯族人的人口增长率。苏德战争造成大量俄罗斯族男人死亡,劳动力不足只能让女人花更多时间工作,自然会降低俄罗斯族人的繁殖速度。苏联政府也意识到少数民族占人口比例继续增加会造成恶果,但当时已经没办法扭转这个势头了。俄罗斯独立也可以看作是俄罗斯人民的自保之举,否则发展下去,人口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就会大举侵入俄罗斯腹地如下诺夫哥罗德等,最终让俄罗斯人民连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地盘也没有。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主义成了凝聚人心的唯一的、也是最好的方式。当亲西方的理想主义和自由主义又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民族主义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俄罗斯政治和文化精英们的唯一选择。只有在民族主义这杆大旗之下,才能将俄罗斯民族凝聚在一起,恢复国家的尊严和荣耀。普京上台之后,政府在各个层面都加强了对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宣传。在各种纪念日中,俄罗斯民族性节日的意义则被无限放大:打败波兰侵略者的11月4日成了民族团结日,代替了十月革命纪念日。普京还对掌握巨额财富的霍多尔夫斯基等犹太人进行大规模的报复,没收他们的财产,将他们投进监狱,甚至用暗杀手段消灭他们。日里诺夫斯基甚至要求把犹太人送进集中营里。在俄罗斯民族主义成为国家政治主流的情况下,俄罗斯政府还在东正教会支持下开展了反对女权主义、同性恋、性解放的运动,在文化领域肃清犹太人的流毒。
    目前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还在继续发展,未来将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众所周知,十月革命的领导者主要是犹太人,如列宁、托洛茨基、加米涅夫、捷尔任斯基、布留赫尔等。由于在帝俄时代,俄罗斯人对境内的犹太人采取仇视、迫害的态度,当时杀犹太人最多的国家就是俄国,19世纪俄国的排犹运动比其他欧洲国家和德国更厉害,可谓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为了保护犹太人的利益,十月革命后,犹太人控制的苏联政府就大规模打压“大俄罗斯主义”,将其作为党的首要任务。民族主义成了被批判的对象,俄罗斯民族主义也被说成了沙皇压迫各族人民的工具。当时苏联境内凡持有反犹读物《锡安长老会议纪要》的俄罗斯人,一律要立即枪决。
其实当时俄罗斯人的反抗是很激烈的,他们也都意识到犹太人想控制俄罗斯,1921年彼得堡附近的喀朗施塔得要塞水兵起义时,一些被派去镇压的军队就不肯去杀自己的俄罗斯同胞,还喊出了“打犹太人”的口号。(见俄罗斯解密档案《1921年的喀朗施塔得》,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26号全宗,1号目录,79号案卷,第4张。核对无误的副本)。在成立统一联盟国家时,斯大林顺应俄罗斯人民的意见,主张成立一个“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被列宁否决。犹太人列宁提出的方案是成立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把“俄罗斯”从国号中抹去了。名不正则言不顺,俄罗斯民族主义在苏联立国之初就失去了合法性。列宁去世前,不想让斯大林接班,主要是他担心斯大林掌权后可能会损害犹太人的利益。列宁在给加米涅夫的信中说:“我宣布要同大俄罗斯主义决一死战。我那颗该死的牙齿一治好,我就要用满口好牙吃掉它。要绝对坚持在联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中由俄罗斯人、乌克兰人、格鲁吉亚人等等轮流担任主席。绝对!” 斯大林上台后在大清洗中确实杀掉了不少犹太人,如托洛茨基、季诺维、加米涅夫、布留赫尔等。在西方,大清洗通常被政治家们描绘成反犹主义的一部分,但他们回避了斯大林发起这一运动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因为斯大林也残酷迫害和杀掉了不少非犹太人,比如布哈林、图哈切夫斯基、基洛夫和奥尔忠尼启则,而且斯大林也没有杀掉卡冈诺维奇这位犹太裔的忠实拥护者,还对他委以重任,犹太裔作家爱伦堡也一直能在苏联发表作品,何况斯大林自己也不是俄罗斯族人,而是格鲁吉亚人,不可能去复兴俄罗斯民族主义,所以实际上直到1940年,俄罗斯民族主义在苏联还是一直受到打压。
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复兴其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苏联政权的特点是搞平均主义、女权主义、国际主义、少数民族主义,这样一个仇视富人、仇视俄罗斯族、仇视男人、仇视东正教的政权很难得到俄罗斯族男人的拥护。和平时期,苏联的宣传机器可以说国内“男女平等”、“种族和谐”、红军无下无敌、人民生活富足、老百姓衷心拥护斯大林之类,可是战争一爆发,真相就被揭露了。
     实际上二战前的苏联红军一直都是支低效率的军队,只配跟张学良这样的地方军阀打仗。据俄罗斯解密档案中的数字,苏军与日军的坎门罕战斗中,不包括非战斗减员,苏联军队共战死9652名,战伤15251名,共战斗伤亡24903名。也就是当时苏军吹嘘的胜利其实是用可怕的伤亡换回来的,是“惨胜”。而诺门罕战斗的指挥官还是在苏军中的顶尖人物朱可夫,其他将领的水平就可想而知。由伏罗希洛夫和铁木辛哥指挥的对芬兰的战争更是让全世界看到了苏联军队的无能。恰科夫斯基的小说《围困》里已经委婉地提到了芬芳战争中苏联军队的无能和边境苏联百姓的恐慌。赫鲁晓夫后来在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中甚至称芬苏战争中苏军死亡一百万人。虽然赫鲁晓夫出于反斯大林的目的可能夸大了苏军伤亡数字,但与芬兰这样一个几百万人的小国打仗也能让苏联伤筋动骨,说明苏联军队根本就不可能跟强大的德国军队作战。 如果苏联军队和德国军队单挑,结果可想而知。
德国军队进入苏联境内后,苏联军人大批大批地放下武器投降,有些地方的老百姓甚至还拿着面包和盐欢迎德国军队。(香港的电视节目说过“人民热烈欢迎德国军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苏联问题的专家闻一先生也证实了“面包和盐”的说法)。在基辅会战中,西南方面军有几十万军队向德军投降。连苏联官方也承认二战初期苏联军队是一溃千里。当时斯大林已经通过土耳其大使馆向德国大使舒伦堡发出了求和信息,被希特勒拒绝。
实际上当时的少数民族如乌克兰人、立陶宛人根本就不可能因为苏联实行优待少数民族的政策而支持这个政权,人家想要的是独立,所以德国人一来,他们就“热烈欢迎”,把德国人看作是解放者。而俄罗斯族人又因为在苏联成了二等公民而有怨气,觉得没必要为斯大林卖命,甚至还有50万苏联战俘加入了弗拉索夫领导的“俄罗斯解放军”协助德军作战,这是苏德战争初期苏联溃败的主要原因。仅仅是指挥或装备不如德军并不会“一溃千里”,因为芬苏战争和中日战争的弱势方也没有“一溃千里”。
苏联能够转败为胜只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国和英国的援助,二是斯大林利用了俄罗斯民族主义。
美国和英国在苏德战争初期给了苏联大量援助,包括飞机、坦克、汽车、粮食、衣服、铁丝网、装甲钢板等。当时苏联不但装备不足,连粮食也不够吃,要是没有美英的援助,苏联军队就算能倾全力保住莫斯科,也挺不过1942年。所谓苏联的工业化为卫国战争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完全就是谎言。苏联的“工业化”其实是有水分的。苏联时期什么都对外保密,其实就是不想让人家知道自己有多落后。问题是贫困比富裕更难掩饰,连一些本来崇拜苏联的人如罗曼·罗兰、安德烈·纪德都看出苏联其实是个外强中干的穷国。苏联战时和战后在报纸上发表的照片,战场上出现的都是苏式坦克。但德国报刊和英美报刊上的苏德战场照片中就能看到苏联军队中有大量美式汽车、英国坦克。甚至直到1944年,美英的援助都在战场上发挥着作用。比如在一张德军记者拍的照片中就可以看到,阵地上有三辆被击毁的苏军坦克,一辆是T34,另两辆是英制的“瓦伦丁”坦克。(见麦克·夏普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周晖译,青岛出版社,69页)
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两个国家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总和的较量。仅有美英给的军火和粮食,没人肯去拼命打仗也不行。当斯大林等人意识到继续打压俄罗斯民族主义,就不会有俄罗斯人愿意为他们卖命时,就在《真理报》头版头条使用了“伟大卫国战争”的提法,与1812年抵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相提并论。细心的西方记者还发现,《真理报》报头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已经换成了“打败德国侵略者”,更有外国来访者发现斯大林办公室里的马克斯像和恩格斯像已经被拆了下来,换成了19世纪俄国民族英雄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的画像。斯大林还在红场阅兵演说中提到了众多“非无产阶级”的俄罗斯民族英雄,唤醒俄罗斯人的祖先认同,让他们在抵抗异族侵略的战争中英勇作战。为了让更多俄罗斯族人支持卫国战争,苏联当局释放了大批东正教神父,斯大林甚至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了大牧首,实际上宣布了东正教的合法。教士们鼓励俄罗斯人民英勇作战保卫祖国,大批教徒慷慨从军,苏联的军官们也开始以上帝的祝福作为出发作战时的告别语,这在内战时期是不可想象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时,苏联军队恢复了沙俄时期的“一长制”,政委和内务人员委员会不能再干涉指挥官指挥,官兵们也只需听从指挥员命令即可而不必再听从政委指示和看内务人民委员会特务的脸色。苏联国歌由《国际歌》换成了《牢不可破的联盟》,其实也是苏联由世界主义走向民族主义的一个标志。苏联当局还设立了苏沃洛夫勋章和库图佐夫勋章,用来代替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有人尖刻地说:“他们已经设立了苏沃洛夫勋章和库图佐夫勋章,接下来就应该是设立圣乔治勋章和圣尼古拉勋章,接下来苏联就应该完蛋了。”但如果斯大林不这样做,就不能让上千万手里已经有了枪的俄罗斯族男人看到当局维护俄罗斯族人利益的诚意。得到了合法地位的俄罗斯民族主义终于在卫国战争的血与火中得到了重生,用朱可夫的话来说,“苏军变成了俄军”,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复生让俄罗斯人民爆发出巨大的战斗力和无与伦比的牺牲精神。靠着俄罗斯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美国、英国给的军火,苏联以死亡4000多万人的巨大代价(平均每家死亡2 人)才保住了斯大林的政权。一直受到列宁及其门徒打压的“大俄罗斯主义”也就是俄罗斯民族主义也终于在伟大卫国战争的血与火中让人们看到了它的价值,得到了重生。卫国战争既是俄罗斯人民的苦难史,也是俄罗斯民族意识得到解放的盛大节日。当俄罗斯人民的民族意识解放出来后,就离复国不远了。
    苏联卫国战争结束后,虽然苏联政府又开始打压民族主义,但力度已经大不如前。更重要的是,大批在卫国战争中经历了血与火考验的俄罗斯族军官拥有了兵权或转业到地方后掌握基层政权、大企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也有了发言权。民族主义的复兴必然也带来反犹主义的复兴,因为俄罗斯历史上就有根深蒂固的反犹传统,卫国战争前犹太人对俄罗斯民族主义的打压也在战后引发了已经掌握兵权、政权的俄罗斯人的报复。1948年在反对“世界主义者”和犹太复国主义的旗帜下,大批杰出的苏联犹太知识分子被捕,犹太文化遭到压制。至少有13位杰出的意第绪语作家在1952年8月23日被处死,他们当中包括佩雷兹.马基什、莱布.克维特柯、大卫.霍夫斯坦、伊奇克.费弗、大卫.别尔格尔逊、德尔.尼斯特等人。“1953年医生案”显然是一次故意的反犹主义举动:斯大林的目标直指“腐朽的犹太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分子”,而没有像往常那样冠以“世界主义者”的委婉称呼。犹太人势力受到打压也让俄罗斯民族主义得以保持在苏联的合法地位,甚至发展到了少数民族官员上任前也要先称赞俄罗斯族人民在在国家中的重要作用以避免俄罗斯族人猜疑的地步。
    战后尤其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已经由俄罗斯族重新掌权的苏联政府比较注意维护俄罗斯民族利益,但还要花巨额资金去扶持少数民族,以此来维护所谓的“民族团结”,俄罗斯族人民成了少数民族的“奶牛”。日里诺夫斯基在《俄罗斯的命运》一书中就提到这个问题并表示了愤怒。这种愤怒最终成为促成俄罗斯独立的力量。俄罗斯独立固然失去了很多老祖宗的领土,但事实上随着苏联的少数民族占人口比例越来越大,这些领土实际上已经成了少数民族的地盘,因为在20世纪60年代,苏联的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率就已经超过了俄罗斯族人的人口增长率。苏德战争造成大量俄罗斯族男人死亡,劳动力不足只能让女人花更多时间工作,自然会降低俄罗斯族人的繁殖速度。苏联政府也意识到少数民族占人口比例继续增加会造成恶果,但当时已经没办法扭转这个势头了。俄罗斯独立也可以看作是俄罗斯人民的自保之举,否则发展下去,人口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就会大举侵入俄罗斯腹地如下诺夫哥罗德等,最终让俄罗斯人民连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地盘也没有。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主义成了凝聚人心的唯一的、也是最好的方式。当亲西方的理想主义和自由主义又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民族主义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俄罗斯政治和文化精英们的唯一选择。只有在民族主义这杆大旗之下,才能将俄罗斯民族凝聚在一起,恢复国家的尊严和荣耀。普京上台之后,政府在各个层面都加强了对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宣传。在各种纪念日中,俄罗斯民族性节日的意义则被无限放大:打败波兰侵略者的11月4日成了民族团结日,代替了十月革命纪念日。普京还对掌握巨额财富的霍多尔夫斯基等犹太人进行大规模的报复,没收他们的财产,将他们投进监狱,甚至用暗杀手段消灭他们。日里诺夫斯基甚至要求把犹太人送进集中营里。在俄罗斯民族主义成为国家政治主流的情况下,俄罗斯政府还在东正教会支持下开展了反对女权主义、同性恋、性解放的运动,在文化领域肃清犹太人的流毒。
    目前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还在继续发展,未来将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严重夸大了英美的作用
另一方面,关于犹太人的诸多说法也是毫无道理的

这是迷糊的新马甲?
這是說咱也要流大汗,跟流行了?
共产主义斗不过民族主义?
民族问题的确是苏联和南斯拉夫解体的主要原因。tg却只归结到一点,他们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完全回避错误的民族政策。
先是阿拉木图,第比利斯,波罗的海三国,最后乌克兰俄罗斯卷入,苏联想不解体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