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消失的货币:110万M2有多少流入房地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08:20

2014年07月04日 01:47  第一财经日报          评论中大奖(4,638人参与) 收藏本文     
  寻找消失的货币 学界认为M2与房价正逐渐“脱钩”

  洪偌馨

  [ 受货币政策收紧、人口结构调整、户籍制度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房价与M2过去二十几年的“亲密”关系正在瓦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到去泡沫化的过程中 ]

  近年来,中国M2与GDP的高比值让货币超发的争论此起彼伏,M2增长率与房价涨幅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则让人们将目光聚焦在房地产身上。那些消失的货币有多少进入房地产市场,见仁见智,但曾经高度相关的房价和M2会不会逐渐“脱钩”,已经引发大量的思考。

  2013年,中国广义货币供给(M2)为110.6万亿元,M2与GDP之比为1.95。而美国去年的M2约为65万亿元人民币,M2与GDP的比率是0.65,这个数字仅为中国的三分之一。

  那么,中国超发的货币去哪儿了?对此,长江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陈龙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梳理中国1990年~2013年的数据来看,房价的涨幅与M2增长率的相关性高达71%。

  无独有偶,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今的8年里,上海的房价以每年14%的速度上涨,而这8年中国M2的年均增速为18%,上海房价增速占中国M2增速的比例为78%。

  然而,多位受访人士也表示,受货币政策收紧、人口结构调整、户籍制度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房价与M2过去二十几年的“亲密”关系正在瓦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到去泡沫化的过程中。

  钱去哪儿了?

  陈龙表示,纵观美国1962年~2013年的数据,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第一个规律是货币发行、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整体一致性。CPI涨幅和房价涨幅基本合拍,这两项加上实际GDP的增长又和名义GDP的增长基本一致。

  他认为,从货币供应的角度来看,“钱去哪儿了”一目了然:M2每年增长7%,其中3.2%的增发是为了支持实际GDP的增长,并不会引发通胀;剩余的增发则体现在CPI和房价涨幅中。

  “那么,梳理中国1990年~2013年的数据来看,过去24年里,中国的实际GDP平均涨幅为9.9%,CPI平均涨幅为4.6%,房价(全国房地产销售额除以销售面积)平均涨幅为10.7%,M2平均涨幅为21.0%,这体现出货币发行、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整体不一致性。”陈龙表示。

  在他看来,值得注意的是,实际GDP的增长率加上房价的增长率为20.6%,与广义货币供给的增长率基本相符,不等式变成了等式。房价的涨幅与M2增长率的相关性高达71%;这说明房价上涨的最大驱动力并不是刚需,而是货币。

  房价与M2涨幅的这种高度相关性在现实中也得以印证。

  根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的数据(微信订阅号上海房地产观察整理),样本为2006年上海最贵的50个楼盘(3、4、5、6月这4个月间的成交记录),这些楼盘2014年价格/2006年价格平均值为2.81、中位值为2.79。

  以此测算,从2006年至今的8年里,上海的房价以每年14%的速度上涨。而与之对应的是,在过去8年里,M2的年均增速为18%。上海房价增速占中国M2增速的比例为78%,两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过去几十年,中国的钱都进入了房地产市场?

  中国银行(2.59, 0.01, 0.39%)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从过去的数据来看,M2的增长与房价的涨幅呈现高度的相关性,从逻辑上讲并不难理解,因为货币供应增加一定会引起资产价格上涨,但M2也并非推高房价的决定性因素。

  “为什么M2的增长与房价的涨幅在中国会表现出高度的相关性而在国外没有,比较直接的原因是中国投资渠道过窄,例如,如果国内投资渠道多元化,这种相关性可能就削弱了。”曹远征表示。

  房价会跌么?

  “我们要考虑很多变量。”曹远征认为,尽管从过往的数据来看,房价的上涨与M2的增加有高度的相关性,但未来却不一定。事实上,从各种趋势来看,两者的关系正在日益疏远。

  一位国有大行风险管理部人士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从过往的数据来看,当前M2的确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变量,但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相关性正在被打破,很多变量在干扰两者的相关性。

  “包括财政政策(如房地产税)、汇率政策(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导致资金外流还是内流)、银行信贷政策(个贷上浮利率还是下调利率,行业管控规模)、行政政策(是否限贷限购)等。”他举例称。

  曹远征则认为,打破M2与房价相关性最重要的变量应该是购房行为的改变,这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随着老龄化加剧,住房刚需下降,房价上涨慢,进而房地产投资降温。二是户籍制度改革。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家买房会根据工作地点或其他因素而定,各地房价也会出现结构性的改变。

  “而这几个因素正在发生。”他对记者表示,M2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相关性会削弱。M2是不是一定会推动房价上涨,或者说是不是会推动某个地区的房价上涨,都是不一定的。即便是上涨,也不会是普遍性的。

  但过去几年房价上涨的重要“推手”——商业银行的人士却并没有那么乐观。

  上述国有大行风险管理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房地产金融的步伐很难停下来,一方面是因为过去十年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并不算理想,投入到人才培养、基础创新方面的资源太少了,大部分钱都投到房地产开发中去了,变成了固定资产。

  在他看来,这样导致的不良后果是,实体经济没发展起来。所以今天浙江、江苏很多企业出现问题,是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甚至被房地产拖累(因为很多企业花钱去买地盖楼了,产生不了效益)。

  “所以,在宏观经济形势不佳、实体经济看不清的时候,银行更愿意将贷款投入到房地产行业或有房地产抵押的贷款中去,未来房地产行业规模即便大家不想,但一定时间内还是会进一步增长。”该人士称。

  如何挤泡沫?

  “不同商品对货币增发率的敏感度并不一致,而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的房价和股价与货币增发率的相关度都是比较高的。而2007年年底至今,股市从6000多点跌至2000多点,泡沫已被挤掉,但房价的泡沫仍在。”陈龙表示。

  陈龙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到了去泡沫化的过程中。“在过去24年里,M2的增速都在20%上下,而这两年的目标是将M2的增速控制在13%左右。这是二十几年来的最低点,即最紧缩的货币政策。”

  但他也表示,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关键时刻,央行[微博]可能需要在了解其货币政策效果的基础之上做审慎决策,才能在挤泡沫的同时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因为中国有太多行业与房地产的存亡挂钩。

  上述国有大行风险管理部人士也表示了对房地产去泡沫化过程的担忧。“央行现在放出去的货币,未来由于种种原因是要收回来的,包括投资基建的钱要还银行、借外国的债务要偿还等,所以,持续维持M2的难度未来会越来越大。”

  “房价若大幅下跌,影响面实在是太大。”他认为,但就银行而言,房价一旦下跌,银行必然开始惜贷,那么企业资金会更加紧张。这样一来,民间借贷可能崩盘,失业率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会增加。


  那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要如何平稳地去泡沫化?

  在陈龙看来,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收紧的力度很大,所以可能需要辅以更多的配套措施,包括存款保险制度、财政刺激政策等。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方面,准确的选择“锚”就非常关键。

  他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各国的货币政策都是用CPI做锚,决定多发或少发货币。但根据过去中国24年的数据,中国的M0、M1、M2的平均涨幅分别为14.6%、18.3%、21.0%,即越广义的货币供给涨幅越快,三者并不具有一致性。

  “一个典型例子是银行贷款飙升的2009年,M2的涨幅为28.4%,而这一年CPI涨幅为-0.07%,即出现通缩,房价的涨幅竟然高达23.2%。显然,央行是看CPI还是房价,对其货币政策效果的总结会有天壤之别。”陈龙举例称。

  他认为,货币政策的成熟过程是寻找合适的锚以及建立传导机制的过程。“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可有多个目的,但通胀之锚必须选准;否则貌似通胀温和,实际上催生资产泡沫。”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0704/014719602995.shtml
2014年07月04日 01:47  第一财经日报          评论中大奖(4,638人参与) 收藏本文     
  寻找消失的货币 学界认为M2与房价正逐渐“脱钩”

  洪偌馨

  [ 受货币政策收紧、人口结构调整、户籍制度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房价与M2过去二十几年的“亲密”关系正在瓦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到去泡沫化的过程中 ]

  近年来,中国M2与GDP的高比值让货币超发的争论此起彼伏,M2增长率与房价涨幅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则让人们将目光聚焦在房地产身上。那些消失的货币有多少进入房地产市场,见仁见智,但曾经高度相关的房价和M2会不会逐渐“脱钩”,已经引发大量的思考。

  2013年,中国广义货币供给(M2)为110.6万亿元,M2与GDP之比为1.95。而美国去年的M2约为65万亿元人民币,M2与GDP的比率是0.65,这个数字仅为中国的三分之一。

  那么,中国超发的货币去哪儿了?对此,长江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陈龙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梳理中国1990年~2013年的数据来看,房价的涨幅与M2增长率的相关性高达71%。

  无独有偶,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今的8年里,上海的房价以每年14%的速度上涨,而这8年中国M2的年均增速为18%,上海房价增速占中国M2增速的比例为78%。

  然而,多位受访人士也表示,受货币政策收紧、人口结构调整、户籍制度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房价与M2过去二十几年的“亲密”关系正在瓦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到去泡沫化的过程中。

  钱去哪儿了?

  陈龙表示,纵观美国1962年~2013年的数据,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第一个规律是货币发行、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整体一致性。CPI涨幅和房价涨幅基本合拍,这两项加上实际GDP的增长又和名义GDP的增长基本一致。

  他认为,从货币供应的角度来看,“钱去哪儿了”一目了然:M2每年增长7%,其中3.2%的增发是为了支持实际GDP的增长,并不会引发通胀;剩余的增发则体现在CPI和房价涨幅中。

  “那么,梳理中国1990年~2013年的数据来看,过去24年里,中国的实际GDP平均涨幅为9.9%,CPI平均涨幅为4.6%,房价(全国房地产销售额除以销售面积)平均涨幅为10.7%,M2平均涨幅为21.0%,这体现出货币发行、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整体不一致性。”陈龙表示。

  在他看来,值得注意的是,实际GDP的增长率加上房价的增长率为20.6%,与广义货币供给的增长率基本相符,不等式变成了等式。房价的涨幅与M2增长率的相关性高达71%;这说明房价上涨的最大驱动力并不是刚需,而是货币。

  房价与M2涨幅的这种高度相关性在现实中也得以印证。

  根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的数据(微信订阅号上海房地产观察整理),样本为2006年上海最贵的50个楼盘(3、4、5、6月这4个月间的成交记录),这些楼盘2014年价格/2006年价格平均值为2.81、中位值为2.79。

  以此测算,从2006年至今的8年里,上海的房价以每年14%的速度上涨。而与之对应的是,在过去8年里,M2的年均增速为18%。上海房价增速占中国M2增速的比例为78%,两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过去几十年,中国的钱都进入了房地产市场?

  中国银行(2.59, 0.01, 0.39%)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从过去的数据来看,M2的增长与房价的涨幅呈现高度的相关性,从逻辑上讲并不难理解,因为货币供应增加一定会引起资产价格上涨,但M2也并非推高房价的决定性因素。

  “为什么M2的增长与房价的涨幅在中国会表现出高度的相关性而在国外没有,比较直接的原因是中国投资渠道过窄,例如,如果国内投资渠道多元化,这种相关性可能就削弱了。”曹远征表示。

  房价会跌么?

  “我们要考虑很多变量。”曹远征认为,尽管从过往的数据来看,房价的上涨与M2的增加有高度的相关性,但未来却不一定。事实上,从各种趋势来看,两者的关系正在日益疏远。

  一位国有大行风险管理部人士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从过往的数据来看,当前M2的确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变量,但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相关性正在被打破,很多变量在干扰两者的相关性。

  “包括财政政策(如房地产税)、汇率政策(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导致资金外流还是内流)、银行信贷政策(个贷上浮利率还是下调利率,行业管控规模)、行政政策(是否限贷限购)等。”他举例称。

  曹远征则认为,打破M2与房价相关性最重要的变量应该是购房行为的改变,这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随着老龄化加剧,住房刚需下降,房价上涨慢,进而房地产投资降温。二是户籍制度改革。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家买房会根据工作地点或其他因素而定,各地房价也会出现结构性的改变。

  “而这几个因素正在发生。”他对记者表示,M2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相关性会削弱。M2是不是一定会推动房价上涨,或者说是不是会推动某个地区的房价上涨,都是不一定的。即便是上涨,也不会是普遍性的。

  但过去几年房价上涨的重要“推手”——商业银行的人士却并没有那么乐观。

  上述国有大行风险管理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房地产金融的步伐很难停下来,一方面是因为过去十年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并不算理想,投入到人才培养、基础创新方面的资源太少了,大部分钱都投到房地产开发中去了,变成了固定资产。

  在他看来,这样导致的不良后果是,实体经济没发展起来。所以今天浙江、江苏很多企业出现问题,是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甚至被房地产拖累(因为很多企业花钱去买地盖楼了,产生不了效益)。

  “所以,在宏观经济形势不佳、实体经济看不清的时候,银行更愿意将贷款投入到房地产行业或有房地产抵押的贷款中去,未来房地产行业规模即便大家不想,但一定时间内还是会进一步增长。”该人士称。

  如何挤泡沫?

  “不同商品对货币增发率的敏感度并不一致,而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的房价和股价与货币增发率的相关度都是比较高的。而2007年年底至今,股市从6000多点跌至2000多点,泡沫已被挤掉,但房价的泡沫仍在。”陈龙表示。

  陈龙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到了去泡沫化的过程中。“在过去24年里,M2的增速都在20%上下,而这两年的目标是将M2的增速控制在13%左右。这是二十几年来的最低点,即最紧缩的货币政策。”

  但他也表示,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关键时刻,央行[微博]可能需要在了解其货币政策效果的基础之上做审慎决策,才能在挤泡沫的同时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因为中国有太多行业与房地产的存亡挂钩。

  上述国有大行风险管理部人士也表示了对房地产去泡沫化过程的担忧。“央行现在放出去的货币,未来由于种种原因是要收回来的,包括投资基建的钱要还银行、借外国的债务要偿还等,所以,持续维持M2的难度未来会越来越大。”

  “房价若大幅下跌,影响面实在是太大。”他认为,但就银行而言,房价一旦下跌,银行必然开始惜贷,那么企业资金会更加紧张。这样一来,民间借贷可能崩盘,失业率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会增加。


  那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要如何平稳地去泡沫化?

  在陈龙看来,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收紧的力度很大,所以可能需要辅以更多的配套措施,包括存款保险制度、财政刺激政策等。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方面,准确的选择“锚”就非常关键。

  他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各国的货币政策都是用CPI做锚,决定多发或少发货币。但根据过去中国24年的数据,中国的M0、M1、M2的平均涨幅分别为14.6%、18.3%、21.0%,即越广义的货币供给涨幅越快,三者并不具有一致性。

  “一个典型例子是银行贷款飙升的2009年,M2的涨幅为28.4%,而这一年CPI涨幅为-0.07%,即出现通缩,房价的涨幅竟然高达23.2%。显然,央行是看CPI还是房价,对其货币政策效果的总结会有天壤之别。”陈龙举例称。

  他认为,货币政策的成熟过程是寻找合适的锚以及建立传导机制的过程。“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可有多个目的,但通胀之锚必须选准;否则貌似通胀温和,实际上催生资产泡沫。”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0704/014719602995.shtml
早上带着红色毛爷爷出门, 吃了个早点,他已经变绿了; 吃了个午饭,他变黄了; 下午买杯饮料,他变蓝了; 再买个煎饼果子。他变紫了; 坐个公交,他只剩菊花了。 最后买个棒棒糖。菊花也爆了......
CC禹 发表于 2014-7-4 20:43
早上带着红色毛爷爷出门, 吃了个早点,他已经变绿了; 吃了个午饭,他变黄了; 下午买杯饮料,他变蓝了;  ...
我看了三遍才看明白
缺无花 发表于 2014-7-4 21:20
我看了三遍才看明白
说明您是有钱淫,一般不用现金的。。。
真奇怪,是这些所谓的经济学家是故意的吗?为什么每次在提到中国的M2/GDP的时候,都拿出美国这个发达国家中的特例来比较,从来都不列其他国家。。。
zxphony 发表于 2014-7-4 21:59
真奇怪,是这些所谓的经济学家是故意的吗?为什么每次在提到中国的M2/GDP的时候,都拿出美国这个发达国家中 ...
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且数年后就可以赶上美国,你觉得还有谁可以拿来比较?
deam 发表于 2014-7-4 22:03
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且数年后就可以赶上美国,你觉得还有谁可以拿来比较?
第三大经济体日本,日本的M2/GDP就高中国一大截。

至于M2/GDP到底是啥意义,自己去科普。。。
zxphony 发表于 2014-7-4 22:08
第三大经济体日本,日本的M2/GDP就高中国一大截。

至于M2/GDP到底是啥意义,自己去科普。。。
第三大经济体日本有世界第一的制造业?有十几亿人口?有“数年后成为第一大经济体”的预期?
deam 发表于 2014-7-4 22:11
第三大经济体日本有世界第一的制造业?有十几亿人口?有“数年后成为第一大经济体”的预期?
这跟制造业有半毛钱关系?跟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预期有半毛钱关系?

你懂什么是M2/GDP吗?

zxphony 发表于 2014-7-4 22:12
这跟制造业有半毛钱关系?跟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预期有半毛钱关系?

你懂什么是M2/GDP吗?


当然有关系。日本多年经济不景气,基础相比中国已经差了很多,现在日本要提振经济,M2大幅上升是自然的。而且日本金融市场本来就发达,相比之下制造业多年萎靡,如今GDP仅有中国一半,这个比率高也不奇怪。


zxphony 发表于 2014-7-4 22:12
这跟制造业有半毛钱关系?跟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预期有半毛钱关系?

你懂什么是M2/GDP吗?


当然有关系。日本多年经济不景气,基础相比中国已经差了很多,现在日本要提振经济,M2大幅上升是自然的。而且日本金融市场本来就发达,相比之下制造业多年萎靡,如今GDP仅有中国一半,这个比率高也不奇怪。


deam 发表于 2014-7-4 22:20
当然有关系。日本多年经济不景气,基础相比中国已经差了很多,现在日本要提振经济,M2大幅上升是自然的 ...


扯,你以为日本是近两年M2/GDP才大幅上升的?日本的M2/GDP始终都比中国高,早在20年前就过200%了,现在更是高达240%。

另外,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M2/GDP都是不断上涨的,也就是说整个世界的M2/GDP都是在不断上涨的。

还有M2/GDP跟通胀高低也没关系,日本的M2/GDP很高,但长期甚至通缩;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M2/GDP很低,但通胀水平却很高。

看来你根本对M2/GDP完全无知,M2/GDP是金融深化指标。
简单的说就是,在经济活动中越多使用货币来进行,那么该指标就会越高。

比如,较落后的经济体,自给自足了,没有拿去进行交易,这样虽然产生GDP,但不会使M2增加。
又或者你即便交易了,但不使用货币,你拿两头牛直接换别人二十只羊,这样也不会使M2增加。
再或者,本来不产生GDP的经济活动,比如有俩人想换地,可以直接换,这样不会使M2增加;但非要通过货币进行交易,这样就会使M2增加。

因此,通常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国家,M2/GDP比较高,所以发达国家的M2/GDP普遍都很高,很多都跟中国相当,还有一些高于、甚至远高于中国,但发展中国家的M2/GDP普遍都很低。

当然,如果金融业进一步发展,很多经济活动用M2以上的货币,比如M3、M4等等来进行的,这个要看各国的定义。这就会导致M2/GDP又低了下来,美国就是这种情况。

因此,M2/GDP的高低跟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M2/GDP高说明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相当高,跟很多发达国家差不多。

另外,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M2/GDP都是不断上涨的,可以说整个世界的M2/GDP都是在不断上涨的,也就是说几乎所有国家乃至整个世界,M2的增速都大于GDP的名义增速。

还有,M2/GDP跟通胀高低也没关系,日本的M2/GDP很高,但长期甚至通缩;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M2/GDP很低,但通胀水平却很高。

M2/GDP这一比率的高低,和经济规模有什么关系?不懂比率是什么吗?

啥也不懂,就敢出来胡扯,不怕丢人现眼。
deam 发表于 2014-7-4 22:20
当然有关系。日本多年经济不景气,基础相比中国已经差了很多,现在日本要提振经济,M2大幅上升是自然的 ...


扯,你以为日本是近两年M2/GDP才大幅上升的?日本的M2/GDP始终都比中国高,早在20年前就过200%了,现在更是高达240%。

另外,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M2/GDP都是不断上涨的,也就是说整个世界的M2/GDP都是在不断上涨的。

还有M2/GDP跟通胀高低也没关系,日本的M2/GDP很高,但长期甚至通缩;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M2/GDP很低,但通胀水平却很高。

看来你根本对M2/GDP完全无知,M2/GDP是金融深化指标。
简单的说就是,在经济活动中越多使用货币来进行,那么该指标就会越高。

比如,较落后的经济体,自给自足了,没有拿去进行交易,这样虽然产生GDP,但不会使M2增加。
又或者你即便交易了,但不使用货币,你拿两头牛直接换别人二十只羊,这样也不会使M2增加。
再或者,本来不产生GDP的经济活动,比如有俩人想换地,可以直接换,这样不会使M2增加;但非要通过货币进行交易,这样就会使M2增加。

因此,通常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国家,M2/GDP比较高,所以发达国家的M2/GDP普遍都很高,很多都跟中国相当,还有一些高于、甚至远高于中国,但发展中国家的M2/GDP普遍都很低。

当然,如果金融业进一步发展,很多经济活动用M2以上的货币,比如M3、M4等等来进行的,这个要看各国的定义。这就会导致M2/GDP又低了下来,美国就是这种情况。

因此,M2/GDP的高低跟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M2/GDP高说明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相当高,跟很多发达国家差不多。

另外,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M2/GDP都是不断上涨的,可以说整个世界的M2/GDP都是在不断上涨的,也就是说几乎所有国家乃至整个世界,M2的增速都大于GDP的名义增速。

还有,M2/GDP跟通胀高低也没关系,日本的M2/GDP很高,但长期甚至通缩;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M2/GDP很低,但通胀水平却很高。

M2/GDP这一比率的高低,和经济规模有什么关系?不懂比率是什么吗?

啥也不懂,就敢出来胡扯,不怕丢人现眼。
zxphony 发表于 2014-7-4 22:42
扯,你以为日本是近两年M2/GDP才大幅上升的?日本的M2/GDP始终都比中国高,早在20年前就过200%了,现在 ...
还别说,日本的M2/gdp比率还真是近几年大幅上升的。


M2虽然一般说是金融深化指标,但是这个指数纵向比较尚可,多国间横向比较就有问题。典型地,你不能拿中国的这一比率和日本或美国比,然后得出中国的经济货币化比日本低或比美国高这么简单的结论。由于各国情况复杂,横向比较的可信度是相当低下的。你这个“M2/GDP高说明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相当高,跟很多发达国家差不多”的结论也不过是你自己水平不够空想出来的吧。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01
还别说,日本的M2/gdp比率还真是近几年大幅上升的。


给你科普一下吧,还看贴不认真

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M2/GDP都是不断上涨的。。。

你怎么不把数据再往前列列?是近几年才涨的吗?{:soso_e120:}


你不能拿中国的这一比率和日本或美国比
----------------------------------------------------------
恰恰是我开始指出的问题就是,有人总爱拿一个国家美国的M2/GDP来比。
而我说的恰恰是从整个世界来看的。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01
还别说,日本的M2/gdp比率还真是近几年大幅上升的。


给你科普一下吧,还看贴不认真

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M2/GDP都是不断上涨的。。。

你怎么不把数据再往前列列?是近几年才涨的吗?{:soso_e120:}


你不能拿中国的这一比率和日本或美国比
----------------------------------------------------------
恰恰是我开始指出的问题就是,有人总爱拿一个国家美国的M2/GDP来比。
而我说的恰恰是从整个世界来看的。
zxphony 发表于 2014-7-4 23:03
给你科普一下吧,还看贴不认真

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M2/GDP都是不断上涨的。。。
等等,你前面可是单拿出来日本做例子哦,你给我解释下为啥日本的m2/gdp比率近十几年来是这么个变化曲线?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04
等等,你前面可是单拿出来日本做例子哦,你给我解释下为啥日本的m2/gdp比率近十几年来是这么个变化曲线?


是谁先单拿的啊?我从开始就说的有人总拿一个特定国家,美国来比较,而日本仅仅是举的一个反例而已。

你不会不认识中国字吧?

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M2/GDP都是不断上涨的。。。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04
等等,你前面可是单拿出来日本做例子哦,你给我解释下为啥日本的m2/gdp比率近十几年来是这么个变化曲线?


是谁先单拿的啊?我从开始就说的有人总拿一个特定国家,美国来比较,而日本仅仅是举的一个反例而已。

你不会不认识中国字吧?

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M2/GDP都是不断上涨的。。。
zxphony 发表于 2014-7-4 23:07
你不会不认识中国字吧?

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M2/GDP都是不断上涨的。。。
哦,我还刚好翻了下世行的历史数据,你说说你这个“几乎”是多大百分比?

然后你再解释下,为什么你拿来做例子的日本的m2/gdp指标过去十几年的变动曲线如此奇特啊?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10
哦,我还刚好翻了下世行的历史数据,你说说你这个“几乎”是多大百分比?

然后你再解释下,为什么你拿 ...


至少8、90%以上,注意短期2、3年可能会有下降,但长期10、20年甚至50年的话,都是呈现上涨的趋势。

短期内经济数据、指标波动那不是再正常不过了嘛,但长期看一点都不奇特,都是保持上升趋势。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10
哦,我还刚好翻了下世行的历史数据,你说说你这个“几乎”是多大百分比?

然后你再解释下,为什么你拿 ...


至少8、90%以上,注意短期2、3年可能会有下降,但长期10、20年甚至50年的话,都是呈现上涨的趋势。

短期内经济数据、指标波动那不是再正常不过了嘛,但长期看一点都不奇特,都是保持上升趋势。
zxphony 发表于 2014-7-4 23:13
至少8、90%以上,注意短期2、3年可能会有下降,但长期10、20年甚至50年的话,都是呈现上涨的趋势。
也就是说你就没做过统计,自己随便估了个值呗?

至于日本的情况,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啊?
zxphony 发表于 2014-7-4 23:07
是谁先单拿的啊?我从开始就说的有人总拿一个特定国家,美国来比较,而日本仅仅是举的一个反例而已。
...
你还好意思说“反例”。

m2/gdp比率超过中国的全球一共就那么几个经济体而已,发达国家里超过中国的真是屈指可数,就算排除美国,欧盟、OECD高收入国家、亚太高收入国家……这些区域的发达经济体大部分都比中国的m2/gdp比率低,于是你怎么解释?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14
也就是说你就没做过统计,自己随便估了个值呗?

至于日本的情况,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啊?

这哪儿是我估计的啊,我没看世行数据以前,经济学界就有这样的结论。。。

忘了?日本长期看M2/GDP不是上涨的?

你不会连“长期”两个字都不懂吧?{:soso_e120:}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18
你还好意思说“反例”。

m2/gdp比率超过中国的全球一共就那么几个经济体而已,发达国家里超过中国的真 ...


中国的GDP的统计口径就比大多数国家低,所以同一统计口径标准下,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和中国相当、甚至高于或远高于中国。

不是“反例”,难道是“正例”?你不会连算术、比大小都不会吧?{:soso_e120:}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18
你还好意思说“反例”。

m2/gdp比率超过中国的全球一共就那么几个经济体而已,发达国家里超过中国的真 ...


中国的GDP的统计口径就比大多数国家低,所以同一统计口径标准下,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和中国相当、甚至高于或远高于中国。

不是“反例”,难道是“正例”?你不会连算术、比大小都不会吧?{:soso_e120:}
zxphony 发表于 2014-7-4 23:18
这哪儿是我估计的啊,我没看世行数据以前,经济学界就有这样的结论。。。

忘了?日本长期看M2/GDP不 ...
我好像一开始就没反对过你这个m2/gdp长期上涨的观点哦,我反驳的是你“中国的m2/gdp比率在世界来看并不算高”的论点。你跟我玩转移话题,太可笑了吧?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21
我好像一开始就没反对过你这个m2/gdp长期上涨的观点哦,我反驳的是你“中国的m2/gdp比率在世界来看并不算 ...

请问,我哪里说过“中国的m2/gdp比率在世界来看并不算高”的?是我可笑啊,还是有人明目张胆的造谣?
zxphony 发表于 2014-7-4 23:21
中国的GDP的统计口径就比大多数国家低,所以同一统计口径标准下,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和中国相当、甚至高于 ...
哟,又扯到统计口径上去了?好嘞,阁下列一个按照“同一统计口径标准”重新计算的各国GDP,然后出一个表最好附上相关论文的引据链接,告诉我“同一统计口径标准下,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和中国相当、甚至高于或远高于中国”这句话不是阁下自己临时编出来的。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23
哟,又扯到统计口径上去了?好嘞,阁下列一个按照“同一统计口径标准”重新计算的各国GDP,然后出一个表 ...


我为何要给你计算啊?这跟我说的有什么关系?

当然是我根据世行数据个人进行的计算,原来你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判断和分析啊?{:soso_e120:}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23
哟,又扯到统计口径上去了?好嘞,阁下列一个按照“同一统计口径标准”重新计算的各国GDP,然后出一个表 ...


我为何要给你计算啊?这跟我说的有什么关系?

当然是我根据世行数据个人进行的计算,原来你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判断和分析啊?{:soso_e120:}
zxphony 发表于 2014-7-4 23:23
请问,我哪里说过“中国的m2/gdp比率在世界来看并不算高”的?明目张胆的造谣?
“所以发达国家的M2/GDP普遍都很高,很多都跟中国相当,还有一些高于、甚至远高于中国”——

按照世行统计,2012年全球m2/gdp比率高于中国的发达国家一共连10个都没有,这个“很多”就是阁下自己想象的吧。
zxphony 发表于 2014-7-4 23:24
我为何要给你计算啊?这跟我说的有什么关系?
证明你那句“同一统计口径标准下,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和中国相当、甚至高于或远高于中国”不是你瞎编出来的,而是有严谨论证的呗。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25
“所以发达国家的M2/GDP普遍都很高,很多都跟中国相当,还有一些高于、甚至远高于中国”——

按照世行 ...
请问世界上发达国家一共有几个?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26
证明你那句“同一统计口径标准下,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和中国相当、甚至高于或远高于中国”不是你瞎编出来的 ...

当然是我根据世行数据个人进行的计算,原来你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判断和分析啊?{:soso_e120:}
zxphony 发表于 2014-7-4 23:24
我为何要给你计算啊?这跟我说的有什么关系?

当然是我根据世行数据个人进行的计算,原来你从来都没 ...
你说说你根据世行数据进行的个人计算是怎么个过程,如何重新调整了各国的gdp统计口径,得出了怎样的新数据,让你说出“同一统计口径标准下,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和中国相当、甚至高于或远高于中国”这样的结论呗?光有结论,论证过程、数据什么都没有,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zxphony 发表于 2014-7-4 23:28
请问世界上发达国家一共有几个?
不是“几个”,而是“几十个”哦。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31
不是“几个”,而是“几十个”哦。


说一下有几十个?

不说统计口径标准完全一致,仅是中国经济普查、统计标准修订,都有可能会使中国GDP上涨10%。

以2012年为例,你去看看GDP10%以后,是高于中国的发达经济体多啊,还是低于的多,说很多和中国相当、甚至超过中国有什么问题?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31
不是“几个”,而是“几十个”哦。


说一下有几十个?

不说统计口径标准完全一致,仅是中国经济普查、统计标准修订,都有可能会使中国GDP上涨10%。

以2012年为例,你去看看GDP10%以后,是高于中国的发达经济体多啊,还是低于的多,说很多和中国相当、甚至超过中国有什么问题?
zxphony 发表于 2014-7-4 23:34
说一下有几十个?

不说统计口径标准完全一致,仅是中国经济普查、统计标准修订,都有可能会使中国GDP ...
“可能”?

嗯,就按你这个“可能”的10%算吧,把中国2012年的gdp扩大10%,结果是——m2/gdp比率超过中国的发达国家从8个增加到10个。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36
“可能”?

嗯,就按你这个“可能”的10%算吧,把中国2012年的gdp扩大10%,结果是——m2/gdp比率超过 ...


那低于的呢,也就12、3个,也就是说中国基本处于发达国家中游水平,那么说多少和中国相当,甚至有不少高于中国的,有什么问题吗?

你是想用你的扣字眼,掩饰你的无知吗?{:soso_e120:}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36
“可能”?

嗯,就按你这个“可能”的10%算吧,把中国2012年的gdp扩大10%,结果是——m2/gdp比率超过 ...


那低于的呢,也就12、3个,也就是说中国基本处于发达国家中游水平,那么说多少和中国相当,甚至有不少高于中国的,有什么问题吗?

你是想用你的扣字眼,掩饰你的无知吗?{:soso_e120:}

zxphony 发表于 2014-7-4 23:41
那低于的呢,也就12、3个,也就是说中国基本处于发达国家中游水平,那么说多少和中国相当,甚至有不少高 ...


低于中国的有20个谢谢,这还是你所谓“中国的GDP扩大10%”的“调整”之后的结果。如果按2013年数据算,高于中国的7个低于中国的23个。

“同一统计口径标准下,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和中国相当、甚至高于或远高于中国”是你说的,你这个“大多数”的概念看来和常人不一样嘛。

“抠字眼”?哦,原来把1/3说成是“大多数”就是客观,反对就是“抠字眼”是吧?
zxphony 发表于 2014-7-4 23:41
那低于的呢,也就12、3个,也就是说中国基本处于发达国家中游水平,那么说多少和中国相当,甚至有不少高 ...


低于中国的有20个谢谢,这还是你所谓“中国的GDP扩大10%”的“调整”之后的结果。如果按2013年数据算,高于中国的7个低于中国的23个。

“同一统计口径标准下,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和中国相当、甚至高于或远高于中国”是你说的,你这个“大多数”的概念看来和常人不一样嘛。

“抠字眼”?哦,原来把1/3说成是“大多数”就是客观,反对就是“抠字眼”是吧?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43
低于中国的有20个谢谢,这还是你所谓“中国的GDP扩大10%”的“调整”之后的结果。

“同一统计口径标准 ...


嗯,也许用词不严谨,本来就是一个大略描述,但到底是谁在不懂胡扯,大家恐怕有目共睹了吧?

给你这样的人科普,没必要像写论文一样的用词吧?{:soso_e113:}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43
低于中国的有20个谢谢,这还是你所谓“中国的GDP扩大10%”的“调整”之后的结果。

“同一统计口径标准 ...


嗯,也许用词不严谨,本来就是一个大略描述,但到底是谁在不懂胡扯,大家恐怕有目共睹了吧?

给你这样的人科普,没必要像写论文一样的用词吧?{:soso_e113:}
zxphony 发表于 2014-7-4 23:45
嗯,也许用词不严谨,本来就是一个大略描述,但到底是谁在不懂胡扯,大家恐怕有目共睹了吧?
哟,被数据揭穿了后来一个“也许用词不严谨”是吧?

还别说,若按WB的发达国家分类标准,全球发达经济体不算港澳台有40多,可是m2/gdp比率超过中国的就8个,就算把中国2012年gdp扩大10%都只有1/4不到的发达经济体的m2/gdp比率高于中国。然后你看看你说了啥:

“同一统计口径标准下,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和中国相当、甚至高于或远高于中国”

谁在不懂胡扯,这可真是有目共睹啊。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49
哟,被数据揭穿了后来一个“也许用词不严谨”是吧?

还别说,若按WB的发达国家分类标准,全球发达经济 ...


谁在不懂胡扯,这可真是有目共睹啊。
---------------------------------------------------
赞同就好{:soso_e181:}

到底是被所谓的揭穿了,还是有人根本不懂胡扯,大家确实有目共睹。

反正某人、以及跟他那一货色的人,对于众CDer对他们的评价、看法也无所谓嘛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49
哟,被数据揭穿了后来一个“也许用词不严谨”是吧?

还别说,若按WB的发达国家分类标准,全球发达经济 ...


谁在不懂胡扯,这可真是有目共睹啊。
---------------------------------------------------
赞同就好{:soso_e181:}

到底是被所谓的揭穿了,还是有人根本不懂胡扯,大家确实有目共睹。

反正某人、以及跟他那一货色的人,对于众CDer对他们的评价、看法也无所谓嘛
zxphony 发表于 2014-7-4 23:51
到底是被所谓的揭穿了,还是有人根本不懂胡扯,大家确实有目共睹。

反正某人、以及跟他那一货色的人, ...

哟,这是彻底没话说了,开始扯什么“一路人”“众人的评价”了是吧?

把1/4不到说成是“大多数”,这被揭穿了还真是没法子了。我想来想去,别说你也只剩下“众人的评价”这一个招数了哈哈哈……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53
哟,这是彻底没话说了,开始扯什么“一路人”“众人的评价”了是吧?

把1/4不到说成是“大多数”, ...


嗯,揭穿某些人的招数,我都已经懒得进行了,反正又不是什么新ID,大家都已经很清楚。{:soso_e113:}
根据我的记忆没错的话,反正有人对自己在CD的名声、形象一清二楚,既然自己都无所谓,我就当一乐呵看了。
deam 发表于 2014-7-4 23:53
哟,这是彻底没话说了,开始扯什么“一路人”“众人的评价”了是吧?

把1/4不到说成是“大多数”, ...


嗯,揭穿某些人的招数,我都已经懒得进行了,反正又不是什么新ID,大家都已经很清楚。{:soso_e113:}
根据我的记忆没错的话,反正有人对自己在CD的名声、形象一清二楚,既然自己都无所谓,我就当一乐呵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