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TG 自己以及周边可能面对的4代战机的性能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07:16
最近又有各种战机对比了。我倒是不讨厌这类对比,因为军坛本来就是讨论这个的。但是我认为单纯的问“哪个强”有点太初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各种战机所侧重的性能各有不同,研究它们性能的“侧重”其实比单纯比拼一两项性能更加全面。
TG自己以及周边的第4代战斗机,除了幻影2000和大黄蜂以外都是依照“能量空战”理论研制的,但是它们使用了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性能特征来满足能量空战的需求,可谓殊途同归。我这里就按照其设计思路的不同来介绍这些战机。这里的数字仅表示其设计思路的变迁,并不代表优劣的评价。
1:幻影2000-5   。其实法国人并不是不鸟能量理论,而是自己的M53发动机实在满足不了能量空战的要求,于是索性设计成纯敏捷型战机。滚转很快,瞬盘很牛,推重比和升阻比就是渣渣里的渣渣……和它玩得久一些,它耐力一般。
2:J10。J10可以看做用鸭翼改善了升阻比的幻影。它的升阻比强于幻影,动力也强一些,而敏捷性与幻影相当。J10满足能量空战理论的方法是预备较多的能量存量。由于直到M1.4都具有较高的机动性,所以J10完全可以在超视距阶段就全力加速,而不用担心速度高起来之后机动性能下降。当躲掉几发导弹之后,别的战机速度掉到M0.6左右,J10掉到M0.9左右,接下来就算全力机动,都不用担心比对手先耗尽能量。就这方面来讲,J10的机动性也是最无脑的,完全不需要飞行员考虑“能量的经济性”之类的问题。
3:F16。作为单发战机,它的滚转并不差。而采用放宽静稳定度的设计弥补了其翼载荷过高的缺点,带来了尚可的盘旋能力。F16在高亚音速区域具有良好的推重比。但是受限于不可调的进气道,在更高和更低的速度上推力会略为受到影响。F16在整个亚音速区域都具有良好的升阻比。逼迫它做剧烈的动作离开狭窄的“推力最优区域”,否则很可能要吃瘪。
4:F15。从F15开始,MD放弃了“高大全”的设计思路,向米格学习“一轻遮百丑”。F15之后的飞机都多少舍弃了一些其他东西来追求轻量化。F15满足能量理论的方式就是“将不符合能量空战方式的性能当做代价舍弃掉换取轻量化”。F15过于轻盈的机翼结构基本上无法承受9G的动作,9G包线小到可以忽略;而没有机动前缘的机翼事实上在大迎角的时候升阻比很糟糕。剧烈和大迎角的动作都不符合能量空战的要求,于是这两样性能被舍弃掉了。而利用这些代价,F15获得了强大的推重比。但这并不代表其能量特性就是完美的,没有采用静稳定度放宽设计,使其继承了二代以前战机尾翼负升力配平的缺点,升阻比并不好,部分抵消了高推重比的优点。逼迫它做剧烈的大迎角机动,是对付F15的核心思想。
5:IDF+枭龙。这两种战机都可以看做是弱化推重比的F16。受到DSI进气道的加成,枭龙在跨超音速区域的推力优于IDF战机,但是这个区域对于这两种战机似是并不常用。像对付F16的方式一样对付IDF,虽然它性能比不上F16。
6:Su27侧卫系列。它的设计思想是利用中央升力体显著地改善升力系数和升阻比,以及在比较激烈的动作中依旧能保证较为经济地使用能量。放宽静稳定度等手段也用上了。这样的设计带来了强大的低速盘旋能力和三代最好的升阻比,但是付出的代价就是,复杂的构型带来了沉重的结构,重量的增加在水平机动性上可以用高升力来弥补,但是对于爬升、加速等等过程,侧卫系列会较为痛苦。另外其滚转能力堪称4代最废。侧卫系列的驾驶者应当从较高的位置进入格斗,以封锁对方垂直机动。
7:大黄蜂。该战机着重优化的性能是勤务性能和起降性能。优化起降性能的同时也使其拥有三代最优的低速盘旋能力。但是过于巨大的翼展使其在与“速度”相关的性能上全面落后:加速、爬升、极速等等。大黄蜂的滚转也很强,所以一旦进入水平格斗,它总是能把机头首先指着你。优先发射,它的速度慢,躲避能力一般,导弹对大黄蜂的不可逃逸区域尽可以扩大一些。利用速度、加速和爬升优势及早占位,尽量确保交错而过之前就能够消灭它。
8:米格29.该战机的推力很蛮横,所以克服了侧卫战机推比不足的缺点。而可调进气道也使其具有宽广的适应范围,非常均衡。唯一的缺点也许是滚转。其它飞机想要击败它就得发挥自己的优点,或者利用其滚转不好的缺点,频繁地做三维机动。最近又有各种战机对比了。我倒是不讨厌这类对比,因为军坛本来就是讨论这个的。但是我认为单纯的问“哪个强”有点太初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各种战机所侧重的性能各有不同,研究它们性能的“侧重”其实比单纯比拼一两项性能更加全面。
TG自己以及周边的第4代战斗机,除了幻影2000和大黄蜂以外都是依照“能量空战”理论研制的,但是它们使用了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性能特征来满足能量空战的需求,可谓殊途同归。我这里就按照其设计思路的不同来介绍这些战机。这里的数字仅表示其设计思路的变迁,并不代表优劣的评价。
1:幻影2000-5   。其实法国人并不是不鸟能量理论,而是自己的M53发动机实在满足不了能量空战的要求,于是索性设计成纯敏捷型战机。滚转很快,瞬盘很牛,推重比和升阻比就是渣渣里的渣渣……和它玩得久一些,它耐力一般。
2:J10。J10可以看做用鸭翼改善了升阻比的幻影。它的升阻比强于幻影,动力也强一些,而敏捷性与幻影相当。J10满足能量空战理论的方法是预备较多的能量存量。由于直到M1.4都具有较高的机动性,所以J10完全可以在超视距阶段就全力加速,而不用担心速度高起来之后机动性能下降。当躲掉几发导弹之后,别的战机速度掉到M0.6左右,J10掉到M0.9左右,接下来就算全力机动,都不用担心比对手先耗尽能量。就这方面来讲,J10的机动性也是最无脑的,完全不需要飞行员考虑“能量的经济性”之类的问题。
3:F16。作为单发战机,它的滚转并不差。而采用放宽静稳定度的设计弥补了其翼载荷过高的缺点,带来了尚可的盘旋能力。F16在高亚音速区域具有良好的推重比。但是受限于不可调的进气道,在更高和更低的速度上推力会略为受到影响。F16在整个亚音速区域都具有良好的升阻比。逼迫它做剧烈的动作离开狭窄的“推力最优区域”,否则很可能要吃瘪。
4:F15。从F15开始,MD放弃了“高大全”的设计思路,向米格学习“一轻遮百丑”。F15之后的飞机都多少舍弃了一些其他东西来追求轻量化。F15满足能量理论的方式就是“将不符合能量空战方式的性能当做代价舍弃掉换取轻量化”。F15过于轻盈的机翼结构基本上无法承受9G的动作,9G包线小到可以忽略;而没有机动前缘的机翼事实上在大迎角的时候升阻比很糟糕。剧烈和大迎角的动作都不符合能量空战的要求,于是这两样性能被舍弃掉了。而利用这些代价,F15获得了强大的推重比。但这并不代表其能量特性就是完美的,没有采用静稳定度放宽设计,使其继承了二代以前战机尾翼负升力配平的缺点,升阻比并不好,部分抵消了高推重比的优点。逼迫它做剧烈的大迎角机动,是对付F15的核心思想。
5:IDF+枭龙。这两种战机都可以看做是弱化推重比的F16。受到DSI进气道的加成,枭龙在跨超音速区域的推力优于IDF战机,但是这个区域对于这两种战机似是并不常用。像对付F16的方式一样对付IDF,虽然它性能比不上F16。
6:Su27侧卫系列。它的设计思想是利用中央升力体显著地改善升力系数和升阻比,以及在比较激烈的动作中依旧能保证较为经济地使用能量。放宽静稳定度等手段也用上了。这样的设计带来了强大的低速盘旋能力和三代最好的升阻比,但是付出的代价就是,复杂的构型带来了沉重的结构,重量的增加在水平机动性上可以用高升力来弥补,但是对于爬升、加速等等过程,侧卫系列会较为痛苦。另外其滚转能力堪称4代最废。侧卫系列的驾驶者应当从较高的位置进入格斗,以封锁对方垂直机动。
7:大黄蜂。该战机着重优化的性能是勤务性能和起降性能。优化起降性能的同时也使其拥有三代最优的低速盘旋能力。但是过于巨大的翼展使其在与“速度”相关的性能上全面落后:加速、爬升、极速等等。大黄蜂的滚转也很强,所以一旦进入水平格斗,它总是能把机头首先指着你。优先发射,它的速度慢,躲避能力一般,导弹对大黄蜂的不可逃逸区域尽可以扩大一些。利用速度、加速和爬升优势及早占位,尽量确保交错而过之前就能够消灭它。
8:米格29.该战机的推力很蛮横,所以克服了侧卫战机推比不足的缺点。而可调进气道也使其具有宽广的适应范围,非常均衡。唯一的缺点也许是滚转。其它飞机想要击败它就得发挥自己的优点,或者利用其滚转不好的缺点,频繁地做三维机动。
作为沙发我是来学习的
能量机动,能只比升阻比不比推重比吧?
更经济地使用能量不能定义成能量存量高吧?能不能换个更确切的词?
elyscbad 发表于 2014-7-2 18:48
能量机动,能只比升阻比不比推重比吧?
更经济地使用能量不能定义成能量存量高吧?能不能换个更确切的词?
你指的是J10那里?J10推重比属于一般水准并不出众,所以没有提及。
从M1.2就具有9G包线,所以接战之前可以加速充实能量,而别的战机到这个速度就没机动性了。所以我觉得存量这个概念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