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有巨大贡献的皇帝:开创了中国官员考试制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6:39:43
  政府以考试的方式为官员选拔人才,是中国人一项伟大的发明,是近代欧洲文官考试(在国民党的中华民国时代也举行过文官考试)及我国公务员考试之滥觞。

  这种官员考试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但是,在那个时代,能参与这种考试的人,必须先由官员,一般是高官推荐,否则是没有资格的。汉文帝前元十五年“九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即由高官举荐人才,供自己选拔。且明确命令应举者“著之于篇,朕亲览也。”这应是一种以文章学问考查选人才方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著之于篇”的题目及内容是所荐人按自己的专长发挥的,仍不同于后来的出题考试。
  东汉时,大臣左雄建议:“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即,诸生考其师承的一家之说,政府文吏测试其应用文书的写作。)得到皇帝许可。这可能是最早的出题考试选官的记载。

  必须只有通过推荐,才能有资格参加考试,这就是这种体制的严重弱点。从原则上说,这种制度执行一些时间之后,选拔人才的过程就可为贵族官僚、名门大族等特权阶层中一股或几股力量所垄断。
  可以设想,如果想参加现行的公务员考试,考生必须有部长、省市长或书记的推荐,人们会怎么看这种考试。打破垄断,也就是说,不要由什么人推荐,只要符合一般人皆可满足的相当低的条件,就有权去参加考试,就成为这种选拔制度是否能有效地为朝庭输送人才的关键。

  从历史上记录上看,第一位明确指出,不需要推荐也可参加官员考试的是唐高祖李渊。随之,唐前期几个皇帝,如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等对官员考试制度也作出了贡献,使其渐次成熟。

  据记载,唐高祖“武德辛已(四年,621年)岁四月十一日,敕诸州学士及白丁,有明经及秀才、进士,明于理体,为乡曲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复,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特入贡。”
  这诏书明确指出,州县“贡”上来的人才,必须是考试合格的,而不一定是长官们所看好的。考生的资格的规定也比较宽松,其中包括“白丁”,虽然有“明于理体,为乡曲所称者”的条件,却是一个很含糊的限制。因参试不一定能被“贡”,所以,最底层地方官很可能还是同意较多人来考,以选出真正合格的通过州长复试,以显政绩得皇帝好感。

  唐朝的考生来源主要有二,一为生徒,一为乡贡。在唐代,中央和地方都设有学校,学校把要校内考试合格的学生送去参加政府组织的考试,称生徒;未曾在校学习的人,也可向地方政府“投牒自举”,即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参加考试,称乡贡。
  这样,一般人都有权参加这种考试,当然,限制是有的,在不少朝代都规定出于罪犯人家、教坊乐户等是不允许参加的。但是,受限制的人所占的比例是极低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都可能符合条件。
  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官员考试制度可按唐高祖之前和之后,明确分为两段。前一段虽然有考试,但关键还在于是否能被举荐,可称之谓举荐选拔,以后才能称为考试选拔。 

  有人认为科举制度起始于隋,其重要的根据是“科举”此二字是在隋朝皇帝的诏书首次出现。不过,若仔细看隋朝皇帝的诏书,就可以知道,隋朝所执行的制度和汉朝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仍是举荐选拔制度。
  隋文帝开皇三年下诏举贤良,十八年“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实际上仍是由各高级官员推荐人才,能不能达到“志行修谨,清平干济”这两个标准是很难通过考试来判断。隋炀帝大业三年下诏,列举十项标准: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要求“文武有职事者,五品以上,宜依令十科举人。”这也不是通过基层考试,而由高级官员举荐上来的。而且其中前六项都是不可能通过考试确定的,后四条不通过考试,也可以说是否达其标准。所以,这个诏书所要求的仍是各级官员根据自己主观的判断来选拔人才的候选者。
  在隋朝,被举荐者到了皇帝这里后,可能要经某种考试,但是,在以前,例如汉朝时,也是要考试的,即要通过“策问”,即皇帝在征询意见,被选人书面表示意见,判定其高低优劣,到了东汉顺帝时笔试曾成为制度。
  可见即使在隋朝皇帝的诏书中出现了“科举”二字,但仍是旧的制度。真正创新的、有生命力的唐朝的考试制度。也就是说,只是在李渊时,才出现了真正的考试选拔体制。
  
  科举,即分科举人的简称,并不是在中国实行了千年以上的官员考试制度的合适称呼。‘举’字明确含有推荐之意,代表杨坚及杨广所提出的分科举人是合适的,而唐以后所实行的是分科考试,称之为‘科考’或‘科试’可能更合适些,不过已经说惯了,人们都接受了。但是,把必须经举荐后才能考试的制度和绝大多数人只要愿意就可以参加的考试还是应分清楚,不能因为隋朝出现了‘科举’这个名词,就认定古代中国执行了千年的官员考试制度出自于隋。

  李渊的这一大贡献,不但对于中国,而且对于世界的官员选拔制度都有大贡献。从明朝末年开始,欧洲人对中国开始有所了解。赞扬和批评中国的都有。法国大学者孟德斯鸠对于中国当时的政治制度持严厉的批评态度,但对于中国官员考试制度却赞扬有加。在十八世纪末,英国以给乾隆祝寿为名,派马嗄尔尼代表团来华。当时的英国的发展在多方面已经超过了中国,这个代表团也看出了中国的弱点,为四十多年后武力侵略中国获得足够的战略情报。但这个代表团对中国的官员考试制度仍相当欣赏。他们赞赏的是“除少数例外,不论哪一类人都可以应试,.......是进入政府部门任职,并最终获得高官显职的唯一正规途径。”
  也就在半世纪之后,英国建立了完整的文官制度,其中就包括文官考试。

  在考试选拔中,不经举荐就可能参加考试,有成为官员的可能性,其好处是很多的。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不断从基层推出新鲜血液;有条件读书的人家都鼓励自家子弟读书;由于这次考不上,下次还可以考,读书人造反的机率大大降低;官员们总体可以保持较高的智商和文化水准。
  有人把中国在明、清以后变得孱弱归之于官员考试制度,这是不合理的。如果有人主张:中国在唐朝以后,官员都是由贵族子弟按血统高贵否来担任(如西周及春秋各国),或按门弟高贵否来确定任何职(如东晋),或皇帝高官看着谁顺眼就让谁当官,中国会发展的更好更强大,那显然是极端错误的谬论。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试制度中多有不足之处,特别是和十九世纪以后的欧美教育制度及文官制度相比就更明显,但是,不经高官举荐,就可以直接参加官员考试这一点,在原则上却是十分高明的,而这是唐朝才有的,李渊在这方面对于中国的发展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是少有的几位对社会发展有长远战略贡献的君主之一。
政府以考试的方式为官员选拔人才,是中国人一项伟大的发明,是近代欧洲文官考试(在国民党的中华民国时代也举行过文官考试)及我国公务员考试之滥觞。

  这种官员考试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但是,在那个时代,能参与这种考试的人,必须先由官员,一般是高官推荐,否则是没有资格的。汉文帝前元十五年“九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即由高官举荐人才,供自己选拔。且明确命令应举者“著之于篇,朕亲览也。”这应是一种以文章学问考查选人才方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著之于篇”的题目及内容是所荐人按自己的专长发挥的,仍不同于后来的出题考试。
  东汉时,大臣左雄建议:“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即,诸生考其师承的一家之说,政府文吏测试其应用文书的写作。)得到皇帝许可。这可能是最早的出题考试选官的记载。

  必须只有通过推荐,才能有资格参加考试,这就是这种体制的严重弱点。从原则上说,这种制度执行一些时间之后,选拔人才的过程就可为贵族官僚、名门大族等特权阶层中一股或几股力量所垄断。
  可以设想,如果想参加现行的公务员考试,考生必须有部长、省市长或书记的推荐,人们会怎么看这种考试。打破垄断,也就是说,不要由什么人推荐,只要符合一般人皆可满足的相当低的条件,就有权去参加考试,就成为这种选拔制度是否能有效地为朝庭输送人才的关键。

  从历史上记录上看,第一位明确指出,不需要推荐也可参加官员考试的是唐高祖李渊。随之,唐前期几个皇帝,如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等对官员考试制度也作出了贡献,使其渐次成熟。

  据记载,唐高祖“武德辛已(四年,621年)岁四月十一日,敕诸州学士及白丁,有明经及秀才、进士,明于理体,为乡曲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复,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特入贡。”
  这诏书明确指出,州县“贡”上来的人才,必须是考试合格的,而不一定是长官们所看好的。考生的资格的规定也比较宽松,其中包括“白丁”,虽然有“明于理体,为乡曲所称者”的条件,却是一个很含糊的限制。因参试不一定能被“贡”,所以,最底层地方官很可能还是同意较多人来考,以选出真正合格的通过州长复试,以显政绩得皇帝好感。

  唐朝的考生来源主要有二,一为生徒,一为乡贡。在唐代,中央和地方都设有学校,学校把要校内考试合格的学生送去参加政府组织的考试,称生徒;未曾在校学习的人,也可向地方政府“投牒自举”,即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参加考试,称乡贡。
  这样,一般人都有权参加这种考试,当然,限制是有的,在不少朝代都规定出于罪犯人家、教坊乐户等是不允许参加的。但是,受限制的人所占的比例是极低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都可能符合条件。
  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官员考试制度可按唐高祖之前和之后,明确分为两段。前一段虽然有考试,但关键还在于是否能被举荐,可称之谓举荐选拔,以后才能称为考试选拔。 

  有人认为科举制度起始于隋,其重要的根据是“科举”此二字是在隋朝皇帝的诏书首次出现。不过,若仔细看隋朝皇帝的诏书,就可以知道,隋朝所执行的制度和汉朝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仍是举荐选拔制度。
  隋文帝开皇三年下诏举贤良,十八年“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实际上仍是由各高级官员推荐人才,能不能达到“志行修谨,清平干济”这两个标准是很难通过考试来判断。隋炀帝大业三年下诏,列举十项标准: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要求“文武有职事者,五品以上,宜依令十科举人。”这也不是通过基层考试,而由高级官员举荐上来的。而且其中前六项都是不可能通过考试确定的,后四条不通过考试,也可以说是否达其标准。所以,这个诏书所要求的仍是各级官员根据自己主观的判断来选拔人才的候选者。
  在隋朝,被举荐者到了皇帝这里后,可能要经某种考试,但是,在以前,例如汉朝时,也是要考试的,即要通过“策问”,即皇帝在征询意见,被选人书面表示意见,判定其高低优劣,到了东汉顺帝时笔试曾成为制度。
  可见即使在隋朝皇帝的诏书中出现了“科举”二字,但仍是旧的制度。真正创新的、有生命力的唐朝的考试制度。也就是说,只是在李渊时,才出现了真正的考试选拔体制。
  
  科举,即分科举人的简称,并不是在中国实行了千年以上的官员考试制度的合适称呼。‘举’字明确含有推荐之意,代表杨坚及杨广所提出的分科举人是合适的,而唐以后所实行的是分科考试,称之为‘科考’或‘科试’可能更合适些,不过已经说惯了,人们都接受了。但是,把必须经举荐后才能考试的制度和绝大多数人只要愿意就可以参加的考试还是应分清楚,不能因为隋朝出现了‘科举’这个名词,就认定古代中国执行了千年的官员考试制度出自于隋。

  李渊的这一大贡献,不但对于中国,而且对于世界的官员选拔制度都有大贡献。从明朝末年开始,欧洲人对中国开始有所了解。赞扬和批评中国的都有。法国大学者孟德斯鸠对于中国当时的政治制度持严厉的批评态度,但对于中国官员考试制度却赞扬有加。在十八世纪末,英国以给乾隆祝寿为名,派马嗄尔尼代表团来华。当时的英国的发展在多方面已经超过了中国,这个代表团也看出了中国的弱点,为四十多年后武力侵略中国获得足够的战略情报。但这个代表团对中国的官员考试制度仍相当欣赏。他们赞赏的是“除少数例外,不论哪一类人都可以应试,.......是进入政府部门任职,并最终获得高官显职的唯一正规途径。”
  也就在半世纪之后,英国建立了完整的文官制度,其中就包括文官考试。

  在考试选拔中,不经举荐就可能参加考试,有成为官员的可能性,其好处是很多的。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不断从基层推出新鲜血液;有条件读书的人家都鼓励自家子弟读书;由于这次考不上,下次还可以考,读书人造反的机率大大降低;官员们总体可以保持较高的智商和文化水准。
  有人把中国在明、清以后变得孱弱归之于官员考试制度,这是不合理的。如果有人主张:中国在唐朝以后,官员都是由贵族子弟按血统高贵否来担任(如西周及春秋各国),或按门弟高贵否来确定任何职(如东晋),或皇帝高官看着谁顺眼就让谁当官,中国会发展的更好更强大,那显然是极端错误的谬论。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试制度中多有不足之处,特别是和十九世纪以后的欧美教育制度及文官制度相比就更明显,但是,不经高官举荐,就可以直接参加官员考试这一点,在原则上却是十分高明的,而这是唐朝才有的,李渊在这方面对于中国的发展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是少有的几位对社会发展有长远战略贡献的君主之一。
我去过孔庙,科举制的开创者是隋帝杨广。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还算是公平的制度吧。
kfdd 发表于 2014-6-28 15:17
我去过孔庙,科举制的开创者是隋帝杨广。
科举这个词确出现在隋代,但其并不就是在古代相当先进的以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较公平的制度出现在唐代。
可以杨广了。。。
发此文是作了挨板砖的准备。到现在还没有,有点诧异。
“古代官员考试就是科举,科举是隋代产生的。”这不只是主流学者,也是社会一般人的共同看法。此文反对这两点,没有反对意见,奇怪。
发此文是作了挨板砖的准备。到现在还没有,有点诧异。
“古代官员考试就是科举,科举是隋代产生的。”这不 ...
周末大家啪啪啪去了咳咳

另外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倒是有点回归汉隋的趋势
流浪的王子猫 发表于 2014-6-30 09:34
周末大家啪啪啪去了咳咳

另外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倒是有点回归汉隋的趋势
问题在于如何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去。否则回到九品中正也不是不可能。
流浪的王子猫 发表于 2014-6-30 09:34
周末大家啪啪啪去了咳咳

另外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倒是有点回归汉隋的趋势
问题在于如何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去。否则回到九品中正也不是不可能。
不错写得很好 后世确实不定名科举  而是科考
唐代除科举常选外还有所谓制举,即天子下制选天下有德行、才能、文艺之士入京而试,中试者即可入仕。其科名也和汉代举士之名相同,如贤良方正、博学鸿儒等等,这大概是汉代遗风吧!
武则天以一介女流,开创武科举制度,从此中国才开始有武进士,她此李渊强多了。
另外“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可不仅仅是模糊的说法,什么样的人才能为乡里所称呢?那只能是符合儒家道德标准如忠义仁孝礼义廉耻之属。但这一评判标准总不能操于氓隶愚夫之手吧?
武则天以一介女流,开创武科举制度,从此中国才开始有武进士,她此李渊强多了。
新唐书为何说“其选用之法不足道,故不复书”云云,莫非宋人很自卑。
可笑所以哈哈 发表于 2014-6-30 14:50
唐代除科举常选外还有所谓制举,即天子下制选天下有德行、才能、文艺之士入京而试,中试者即可入仕。其科名 ...
其实那也不算有什么特别不好。
给一般人一条出仕的路就可以了。
不经过任何考试而居高官的从来都不少。
清康熙时有博学宏词科,光绪时有经济特科,各有各的情况。
英美等 国的大政客有几人是经文官考试上来的?
草原野狼 发表于 2014-6-30 15:20
武则天以一介女流,开创武科举制度,从此中国才开始有武进士,她此李渊强多了。
武举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太小了。
草原野狼 发表于 2014-6-30 15:20
武则天以一介女流,开创武科举制度,从此中国才开始有武进士,她此李渊强多了。
武举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太小了。
她第一个进行殿试,倒是值得一提。
武举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太小了。

是啊,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程度的重文轻武,宋代尤甚。有战爭时才会想起军人。
说到科举,唐有秀才、俊士、进士、明经、明法、明算诸科目。进士以外的科目统称诸科。唐宋时,举进士者试诗赋策论及经义当为科举中最难者。故进士科越来越重视,进士仕途也是最光明的。直到宋神宗时干脆取消诸科,独尊进士。进士以诗赋策论辅以经义的考试内容几百年间无太大变化,最多在几项间增减而已。这就有一个问题出现了:诗赋策论特别是策与论标准不好确定评卷的主观性因素太多,经义更是有是由于学者众多而见解不同(如王安石变法派就以王氏新学为取士标准而大受士林诟病),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科举公平性,而这一问题始终无法解决。迨到大明洪武,宋濂等人以朱子四书集注为本八股格式为表,春闱废除了诗赋策论(放到殿试中),这才给科举颁发了统一的“考试大纲”,并延用500多年。所以八股的积极意义应该看到。
可笑所以哈哈 发表于 2014-6-30 16:49
说到科举,唐有秀才、俊士、进士、明经、明法、明算诸科目。进士以外的科目统称诸科。唐宋时,举进士者试诗 ...
八股不是洪水猛兽,但也不是万用灵药。
唐时的分科中有明算,即使其考试方式明显有欠缺,也可能会鼓励数学人才的出现。
八股成不二法门,不是好事。
草原野狼 发表于 2014-6-30 15:42
是啊,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程度的重文轻武,宋代尤甚。有战爭时才会想起军人。
军官的培养,大体而言,通过军事学校或实战中选拔,皆可。
只考膂力及使用武器技巧,在加上背些教条,难选出大将之才。
军官的培养,大体而言,通过军事学校或实战中选拔,皆可。
只考膂力及使用武器技巧,在加上背些教条,难 ...
当时历史条件所限,无论文武考核都不是理想的,武将靠战爭培养,而文官也靠从小吏开始学习治理天下,并不是满腹经论的人就是人才,不少反而是腐儒。
八股不是洪水猛兽,但也不是万用灵药。
唐时的分科中有明算,即使其考试方式明显有欠缺,也可能会鼓励数 ...
明白你的意思,天朝近世落后实源于此。但传统社会能够稳固地维系上千年,自有其道理。我们总不能因为其制度造成了后世的落后就否定当时的制度在当时的条件的合理性。当时的社会条件就决定了通儒家经典是获得优仕的基础,社会主流舆论也视儒学以外其他学问为末学。拿通算来说,及第后不过司天监而已,而其职位有几何?这怎能鼓励人向学?
其实科举是隋文帝创立的,这才是伟大之举。創立科举之初,千头万绪,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实在是很大的工程,制定科举制度之后,还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实践,看看是否可行,如果那时再搞什么各级考试之类的,那更加工程浩大,要制定各种繁锁的各级考试制度,任命各级考官,如何监察等等,在隋文帝时是不可能做这么多的。
李渊只是在科举制度实践几十年成功之后,加以改良而已,而隋朝不但在科举制度上,在经济文化制度上,也给唐朝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单是大运河就让唐朝受惠不少。
如此歌颂李渊,大可不必。
草原野狼 发表于 2014-6-30 20:04
当时历史条件所限,无论文武考核都不是理想的,武将靠战爭培养,而文官也靠从小吏开始学习治理天下,并不 ...
是这样的,但文官考试对于智商的要求还是很高的,这应是合格的官员的基本要求之一。不至于出现何不食肉糜的笑话。
武举中测出膂力及武艺都不错,却不是一位领兵将领的必要条件。
在重视官员考试的年代,多很注意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但只限于文官。当然考中进士的不一定非经太学不可。
好象清末之前还没有武备学校培养军官。只靠武举是不行的。
可笑所以哈哈 发表于 2014-6-30 20:27
明白你的意思,天朝近世落后实源于此。但传统社会能够稳固地维系上千年,自有其道理。我们总不能因为其制 ...
是啊。
官员考试是选拔官员,不是为科学技术专家设立的。有明算一科,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不过也可能(不是一定)会刺激一些有数学天分的人。
比明朝时不准人们接触天文数学好些吧。
草原野狼 发表于 2014-6-30 23:31
其实科举是隋文帝创立的,这才是伟大之举。創立科举之初,千头万绪,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实在是很大的工程, ...
从高级官吏举荐,改为绝大多数读书人皆可能去参加考试,有出仕的可能。这不是改良,而是一种革命。
从只对可以得到官员举荐的人有利,变成为对大多数读书人公平,称之谓革命,不过分吧。
杨坚、杨广的制度才是拿历史上已经存在过的举荐考试结合的体制,加以改良,称之训谓科举的。
唐从隋的制度中继承了许多,但不是每一件都是墨守成规。
是这样的,但文官考试对于智商的要求还是很高的,这应是合格的官员的基本要求之一。不至于出现何不食肉糜 ...
和文科举是一样的,武科举如果武艺出众,熟读兵法,只是具备了成为将领的一些条件,必须在战爭中段练,有天份而又大难不死的话,可能成为出色的将领。
要知道古代武人没有文化的可多了,许多单靠勇猛成为名将的吳下阿蒙可不少,如果有武科举是可以提高将领素质的。
清代的武备学堂那是必须的,因为已到了近代军事时代,需要培养懂近代军事的军官。
从高级官吏举荐,改为绝大多数读书人皆可能去参加考试,有出仕的可能。这不是改良,而是一种革命。
从只 ...
我不这样认为,人皆知科举乃隋代所創,可知其在历史中之地位。
因此李渊所做实为改良。但既然大家观点不同,也已经说了出来,各有不同看法,我也不再讨论了。
草原野狼 发表于 2014-7-1 08:15
和文科举是一样的,武科举如果武艺出众,熟读兵法,只是具备了成为将领的一些条件,必须在战爭中段练,有 ...
可惜,武举并未能出多少人材(除郭子仪是武举出身外)。
其实,武科童试还是好的,若取上,就应进入军队任下级军官,看其是否是个人材。如是人材,再通过一定渠道培养。
武举乡试和会试就有点好笑了。高级军官难道能通过背些武学教条,膂力骑射皆佳选 出来吗?
草原野狼 发表于 2014-7-1 08:23
我不这样认为,人皆知科举乃隋代所創,可知其在历史中之地位。
因此李渊所做实为改良。但既然大家观点不 ...
我也认为科举乃隋代就有了,只是那不是比较公平的官员考试,仍是举荐和考试相结合的体制。
可惜,武举并未能出多少人材(除郭子仪是武举出身外)。
其实,武科童试还是好的,若取上,就应进入军队 ...
任用武进士和文进士也是应作合适安排,比如文进士也要先做一些实习性的官吏,再一步一步提升,武举也一样。
如果进士一下就当朝廷大臣,同样可笑。
我也认为科举乃隋代就有了,只是那不是比较公平的官员考试,仍是举荐和考试相结合的体制。
凡是要一步一步来,隋文帝生前做不了那么多,经过几十年实践,李渊加以完善。
草原野狼 发表于 2014-7-1 18:34
凡是要一步一步来,隋文帝生前做不了那么多,经过几十年实践,李渊加以完善。
应该说,从汉文帝开始,有许多皇帝在这方面作了不少事(包括杨坚),李渊加以革命性改进,后续不少帝王又加以完善,直到明清两代渐次走向反面。
草原野狼 发表于 2014-7-1 18:27
任用武进士和文进士也是应作合适安排,比如文进士也要先做一些实习性的官吏,再一步一步提升,武举也一样 ...
古代重视文考,轻视武考,是有其规律性的,不是偶然的。
现代的文官考试,或公务员考试,皆属文考。
军官的培养,多通过军校或实战中拔出,还没听说哪个现代国家通过考试直接由民间选拔军官。(军校入学考是选学员,不是选军官。)
足证武考有着自身的重大缺陷。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4-7-3 10:24
古代重视文考,轻视武考,是有其规律性的,不是偶然的。
现代的文官考试,或公务员考试,皆属文考。
军 ...


非也,近代废科举,兴新学,就包括同时废除文武科举,两者旧学皆不适应新时代所学要求,清朝办武备学堂,同时也开办新学校,都是一样的。
还有,现在公务员考试,一样先要在学校读书,古代有学校吗?现在学校毕业之后,走上社会,就会马上做主管吗?我不明白你来来去去用今之军官考核选拔去非古之军官考核选拔,同样可以用今之文官考核选拔去非古之文官考核选拔。
中国三十年没有打仗了,怎么办?不要军官了?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4-7-3 10:24
古代重视文考,轻视武考,是有其规律性的,不是偶然的。
现代的文官考试,或公务员考试,皆属文考。
军 ...


非也,近代废科举,兴新学,就包括同时废除文武科举,两者旧学皆不适应新时代所学要求,清朝办武备学堂,同时也开办新学校,都是一样的。
还有,现在公务员考试,一样先要在学校读书,古代有学校吗?现在学校毕业之后,走上社会,就会马上做主管吗?我不明白你来来去去用今之军官考核选拔去非古之军官考核选拔,同样可以用今之文官考核选拔去非古之文官考核选拔。
中国三十年没有打仗了,怎么办?不要军官了?
草原野狼 发表于 2014-7-3 10:42
非也,近代废科举,兴新学,就包括同时废除文武科举,两者旧学皆不适应新时代所学要求,清朝办武备学堂 ...
古代也有私塾、书院和官办各级学校。
今日的文官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可以看作是古代文考合理因素的继承。
武考没有能明显的继承合理的因素,正说明其中缺陷较大而合理因素几乎为零。
如此而已。
呵呵,即使三十年来中国一直在打仗,也不会继承武举。
草原野狼 发表于 2014-7-3 10:42
非也,近代废科举,兴新学,就包括同时废除文武科举,两者旧学皆不适应新时代所学要求,清朝办武备学堂 ...
古代也有私塾、书院和官办各级学校。
今日的文官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可以看作是古代文考合理因素的继承。
武考没有能明显的继承合理的因素,正说明其中缺陷较大而合理因素几乎为零。
如此而已。
呵呵,即使三十年来中国一直在打仗,也不会继承武举。
古代也有私塾、书院和官办各级学校。
今日的文官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可以看作是古代文考合理因素的继承。 ...
主要就是私塾,读书识字大多是读书塾,或者请先生来教,武举也要读书识字。有些人60岁才考个秀才,都是读完私塾然后在家苦读。至于你说的什么书院,什么官办学校,就算了吧。古时那些读书人,整天摇头晃脑的子日诗云,一大群腐儒,有多少个真正是有能力的?其实有秀才的知识就够了,能从基层地方官吏做起,积累行政经验,如果这人能干,又爱民如子,为地方做好事,才是个好官。
中国古代绝大部分人不识字,有点家景的才能读书识字,多数人都希望考取文科,没有多少人想考武官,除要读书识字,请人教习弓马,然后参军打仗,戍守苦寒的边疆。如果你有点家境,你会这么傻吗?这才是武科举人少的主要原因。
古代的军人多数不识字,种种原因迫使他们参军,大难不死才做上将领。真正有多少个人像岳飞,戚继光那样。
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这是朝廷要求的标准,一方只是不贪财,而一方要不怕死,去打仗,多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