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和战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12:37
http://baike.baidu.com/view/4825 ... A%89&fr=aladdin

第一次鸦片战争
编辑

鸦片战争 即 第一次鸦片战争 。

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

“闭关锁国”后的满清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打击了英国走私贩的嚣张气焰,同时影响到了英国的利益。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2] 。虽然这场战争只是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但有时也经常把它称作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是断断续续进行,其间的一系列战斗和军事行动相互之间并无关联。[2]

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名    称第一次鸦片战争
地    点中国东南沿海
时    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参战方英国,中国清朝
结    果英军获胜,签订《南京条约》
参战方兵力英国军队19000人
参战方兵力清朝军队91680-200000人
伤亡情况英国伤亡523人(阵亡69人)
中国伤亡22790人
主要指挥官帕默斯顿,查理·埃利奥特
主要指挥官道光皇帝、林则徐、关天培
签订条约《南京条约》
影    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目录

1背景

‥战前中国
‥列强扩张

2起因
‥贸易顺差
‥鸦片输入
‥一门销烟

3过程
‥战前情况
‥英军首次北上
‥民众抗击英国
‥一门广州之战
‥英军再次北上(1841.8~1842.8)
‥清军溃退

4签约

5影响
‥总体
‥政治外交
‥经济民生

6评析

1背景
编辑

战前中国


道光皇帝[3]

19世纪初,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并且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而它在亚洲下一个主要的侵略目标就是中国[4] 。

自清朝初期到鸦片战争前夕,满清中国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曾经的国势,从乾隆末年就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封建制度已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现代经济的发展。明代中叶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到鸦片战争前,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在全国成为普遍现象。吏治败坏,封建专制发展到了极点。清政府用“四书”、“五经”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对不满情绪或评议时政者,实行残酷镇压。国防空虚,军备废弛。对外关系上,清王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对外贸易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2] [4] 。

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腐败和对人民剥削压迫的加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清王朝的统治面临深刻的危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

列强扩张

正当满清王朝日趋衰落的时候,英、法、美各国的资本主义却在迅速发展。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中国及周围形势[5]
开始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机器工业逐渐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产量急剧上升,“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努力寻找新的资源及产品生存空间。[2]

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资本主义国家,到鸦片战争前夕,法国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美国在鸦片战争前夕资本主义工业并不发达,但它正处于上升阶段。19世纪30年代,美国资产阶级正向南部劫掠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的土地,排除欧洲资本主义在拉丁美洲的势力,全面控制市场,因此,美国在19世纪中叶没有足够的力量侵犯中国。[6] 美国充当了英国侵略者的帮手,追随英国侵入中国。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俄国从北面虎视眈眈注视着中国,随时准备夺取中国的领土。[7]

19世纪4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携工业革命的雄风,蒸蒸日上。欧美列强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加紧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动,中国的周边国家和邻近地区,陆续成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古老封建儒家奴化教育下的国家,自然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选择的最佳对象。[8]

2起因
编辑

贸易顺差


虎门销烟的林则徐[9]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而中国刚好符合此条件,能成为英国广大商品的倾销地。由于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英国人希望中国能开放贸易。但英国出口的羊毛、尼绒等工业制品在中国却不受青睐,乾隆皇帝甚至认为中国什么都不缺乏,没必要与英国进行贸易,这使中英贸易为英国带来庞大的贸易逆差(入超)。[10-11]   而英国在18世纪开始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而清廷则以银作为货币,由于与中国的所有贸易需以银两折算,令英国需要从欧洲大陆购入白银作贸易用途,金银一买一卖,令英国人利润受损。税率方面,中国对英国的入口货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税率,使英国大为不满。[11]

鸦片输入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企图用商品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英贸易每年仍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局面,英国资产阶级采取外交途径强力交涉,未能达到目的,就采取了卑劣的手段,靠“毁灭人种”的方法,向中国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12]

虎门销烟

鸦片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英印政府、东印度公司和鸦片贩子带来了惊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中国由二百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

吸食鸦片的情形[2]

“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13]
鸦片输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烟毒泛滥不仅给中国人在精神上、肉体上带来损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14]

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引起了清政府和广大人民的重视。清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1821-1834年颁布禁令八次;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目睹社会危机,要求改革弊政,在中国严禁鸦片。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派往广东禁烟。[15]

派钦差大臣湖广总督林则徐前往广州负责执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勒令外国烟贩交出所有鸦片,并承诺不要再贩卖,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并于6月3日-6月25日将大部分法律上属于英国人的鸦片库存全部销毁。英国人把中国人的禁烟行动看成侵犯私人财产,觉得不可容忍,促成战争的爆发。[16]

1839年3月,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广州筹划禁烟。林则徐不假差役胥吏之手,知识界的士人与他同一阵线,召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羊城书院三大书院六百四十五学子入贡院“考试”。这次名为考试,实为问卷调查,试题四道:“1.鸦片集散地及经营者姓名;2.零售商;3.过去禁烟弊端;4.禁绝之法。”自此林则徐掌握了所有烟商、贪官污吏之名单。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全部销毁。在现场观看的广州城乡群众,无不拍手称快。[15]

3过程
编辑

战前情况

1839年7月,九龙尖沙咀村发生林维喜案。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死村民林维喜,林则徐要求英国商务总监义律交出凶手,义律却自己轻判了事。[17]
1839年8月15日,林则徐下令禁止一切贸易,派兵进入澳门,

义律[18]
更进一步驱逐英人出境。此事因而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1839年10月1日,英国内阁以商务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胁为理由,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虽然依据中国法律英国人无权在中国领土上存放鸦片。

1840年1月5日,林则徐根据道光帝旨意,宣布正式封港,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1月8日英国“窝拉疑”号舰长宣布,自1月15日起,封锁广州口岸与珠江口。1月16日,维多利亚女王在国会演说,谓正密切注意英人在华利益及国家尊严。在中国发生的事件,已经引起我国臣民与该国通商关系中断,朕已极严重注意,并将继续注意这一影向我国臣民利益与王室尊严的事件。[19-20]   

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英军总司令。

4月,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 ,英政府始终未正式宣战,认为军事行动只是一种报复(reprisal),而非战争。[21]

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包括第18皇家爱尔兰联队、第26苏格兰来福枪联队、第49孟加拉联队、孟加拉工兵团和马德拉斯工兵团等)的机动舰队从印度出发到达中国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清军购回的1080吨甘米力治号战舰装炮34门

该舰队有战舰16艘(其中3艘为装备有74门大炮的大型军舰),蒸汽军舰4艘,运输舰船28艘。战争爆发后,英国从本土又不断增援。除去被替换回国的舰船外,到1842年8月战争结束时,侵华英军战舰达25艘,蒸汽舰船15艘,医院船、测量船、运输船共60余艘。

英国出兵的深层原因据罗兹·墨菲的分析,则是为了拥有与巨大的中国市场自由贸易的机会,从而能够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希望清朝政府能够承认英国是平等国家。而中国因传统的天下秩序、五服朝贡制度等非平等外交,以天朝自居的傲慢态度,使英国无法容忍遭受轻视或忽视和遭受排挤,中国的态度在当时已经进入近代世界的国际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英国将中国的拒绝看作是落后的表现,而部分西方人也有一种必要时诉诸武力把中国推向近代世界的使命感,认为这对双方都会带来利益。正是双方的自大,导致了正面冲突的爆发。[22]

英军首次北上

战争爆发之初,中方只视英军为蛮夷,认为不具威胁。1840年6月,英军统帅兼全权代表义律领兵到达广州海面,并根据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指示,远征军封锁广州、厦门(今属福建)等处的海口,

1841年1月7日英军进攻虎门外大角、沙角炮台[2]

截断中国的海外贸易,并于7月攻占浙江定海(今舟山市),作为前进据点。此时,中国沿海地区,除广东在林则徐督饬下稍作战备外,其余均防备松弛。8月,英舰以惊人的速度攻城略地,抵达天津大沽口外,本来主张战争的道光帝,眼见英舰迫近,慑于兵威,开始动摇,1840年8月20日,道光帝批答英国书,令琦善转告英人,允许通商和惩办林则徐,以此求得英舰撤至广州,并派琦善南下广州谈判;同时,英方也以疾疫流行,秋冬将临,同意南下广东进行谈判。10月,琦善署理两广总督。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12月,琦善通过私人翻译鲍鹏与义律谈判,拖延时间。英军南下后,清廷下令沿海各省督抚筹防海口,并命两江总督伊里布率兵至浙东,准备收复定海。[2] [23]

义律失去耐心,决定战后再商。1841年1月7日,英军突然攻占虎门的大角、沙角炮台,清守军死伤700余人,帅船、拖船沉毁11艘。琦善被迫让步,1月25日与义律签订《穿鼻草约》,条约第一款就是将香港岛割与英国。第二天,英国军队就占领了香港岛。林则徐被发配新疆,他虽上书道光帝,力言必须禁烟和重视海防,使被道光帝斥为一片胡言。不过《穿鼻草约》由始至终并未经中国皇帝批准,而琦善也没有盖用关防印,因此该条约不具法律效力。 [2]

鸦片战争时广东水师帅船

民众抗击英国

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广大人民,积极地支持和配合了清军作战,并自发地坚持反侵略斗争。侵略军所到之处,无不遭到当地人民的抗击。英军攻陷厦门,当地民众自动组织起来,袭击英军,迫使侵略军退守鼓浪屿。英军入侵浙江,浙江人民组织“黑水党”,狠狠地打击英军。侵略军进犯长江后,沿江人民以多种方式袭击英军,阻止英国舰队前进[2] 。

虎门广州之战

虎门广州之战(1840.12~1841.8)1840年12月,琦善与义

穿鼻之战[24]

律在广东开始谈判。由于英国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以及琦善擅自签订,使道光帝大为不满,道光帝便把琦善抄家革职,派奕山、隆文和杨芳赴广东指挥作战。1841年1月7日,英军也不满谈判的进展,义律先下手为强,出动海陆军攻占虎门的第一重门户--沙角、大角炮台,发起虎门之战。[23] [25]

道光帝闻讯下令对英宣战,派侍卫内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并从各地调兵万余人赴粤。2月23日进攻虎门炮台,虽然部队英勇抵抗,但不敌英军,虎门炮台最终失陷[26] 。2月26日,英军又出动海陆军,攻破虎门横档一线各炮台和大虎山炮台,溯珠江直逼广州。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力战殉国[26] 。5月21日,奕山令水陆军1700余人,于黑夜分乘快船出动,挈火箭、喷筒,夜袭英船,掷火焚烧。5月22日早晨英军2400人反攻。清军溃退。5月24日,英军对广州发起进攻,一路占据城西南的商馆,一路由城西北登岸,包抄城北高地,攻占城东北各炮台,并炮击广州城。广州附近要地全失,18000多清军尽退城内,秩序大乱,在此形势下,奕山等竖起白旗求和[27] ,接受英方条件,签订《广州和约》,英国不但不率部撤离了广州,还勒索广州商家向英军支付了600万银元的赎城费。期间广州民间反英气氛炽热,英国侵略者的暴行,激起城北郊三元里一带民众自发武装起来进行抗英斗争。而奕山为了不被皇帝惩罚,便虚报战功,甚至将该战役的惨败说成大胜[2] 。

英军再次北上(1841.8~1842.8)

英国政府对义律在广州所获侵略权益尚嫌太少,乃改派璞鼎查(Henry Pottinger)为全权代表来华,扩大侵略。1841年8月21日,璞鼎查率舰船37艘、陆军2500人离香港北上,攻破福建厦门,占据鼓浪屿(即第三次厦门之战),旋北进浙江,10月1日攻陷定海(1841年2月,英军以疾疫流行,放弃定海),10日陷镇海(今属宁波),13日占宁波。时英军兵力不足,遂停止进攻,等待援军[2] [23] 。

鸦片战争时集字号同安梭船(总共25门炮)

厦门、浙东兵败后,道光帝又派吏部尚书奕经为扬威将军赴浙,并陆续调集兵勇以备反击。1842年3月,奕经以兵力已足,决定水陆同时反击,企图一举收复宁波、镇海、定海。3月10日夜,清军对宁波、镇海分别发起反击,接战均不利,纷纷撤回原驻地。进攻定海因风潮不顺而延期。3月15日驻宁波英军乘势反攻慈溪(今慈城镇)和城西大宝山等地,清军大败,退守曹娥江以西。道光帝见久经准备的浙东反攻又告失败,遂调盛京将军耆英赶赴江南,准备与英军媾和(见浙东之战)[2] [23] 。

1841年5月29日,盘踞在广州北郊四方炮台的英军,

三元里抗英斗争旧址[28]

闯入三元里骚扰抢劫。当地群众奋起抗击,打死英军数名。随后,全村男女老少在三元古庙集合,以三星旗为令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同时,还联络了附近的数千农民和手工业者,手持大刀、长矛,冒雨迎敌。而此时英军仅仅只有一个海军陆战队连。英军被困在牛栏岗,天降大雨,火药受潮,无法发挥出威力,展开肉搏战,一名英军死亡。英军一路肉搏,在双方人数悬殊的情况下,大胜义勇军。最后,英勇的英国红衣军士兵终于一路拼杀回到了堡垒。第二天清晨,2万多民众高举三星旗,把四方炮台围得水泄不通。英军总司令传话给当地长官余保纯,如果不解除义勇包围,主力英军将攻打并尽屠广州城。余保纯清楚双方实力,也知道英军的枪炮不会永远受潮,于是劝退义勇,避免广州被屠,从此担上卖国贼的恶名,但实际上,从双方实力对比来看,这种做法很明智。三元里抗英后,广东人民又以“社学”的形式,组织武装力量,开展反侵略斗争[2] 。

清军溃退

英国政府认为《穿鼻草约》所获权益太少,撤换义律,改派璞鼎查来华

鸦片战争形式[29]

为全权代表,扩大侵略。1841年8月27日,英军再次北上,攻陷鼓浪屿、厦门、定海、镇海(今宁波)及乍浦(浙江平湖)。其中定海是第二次被攻破,总兵葛云飞及四千将士战死,英军也损失惨重。英军后来又攻打长江的门户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率军坚守西炮台,两江总督牛鉴欲求和,下令撤退被拒。牛鉴逃走,东炮台被攻陷,陈化成与部下死守西炮台,孤军作战,直至战死。吴淞的失利,使英军军舰开入长江。镇江驻防副都统海龄自闻乍浦、吴淞不守,认为汉人通敌,纵兵杀害汉人。7月21日,英军6600余人击败镇江城外绿营守军,越城而入,与1500蒙古八旗兵巷战,英军死37人伤129人,旗兵死约600人,海龄自杀。全城惨遭焚掠,废墟一片。镇江对岸的扬州绅商,惶恐万状,向英军交纳五十万两赎城费,免收军事占领。8月4日,英军直逼南京,清廷处于不利位置[2] 。

1841年9月30日至次年3月11日,英军分遣舰队还多次对台湾进行侵犯。由于守军准备充分,战术巧妙,取得了整个战争中罕见的胜利,仅俘获英军就有182人(见台湾抗英斗争)[2] 。

1842年5月,英军放弃宁波,集中兵力北犯。18日,攻陷浙江平湖乍浦镇。6月16日发起吴淞之战,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此后,英援军相继到达长江口外,璞鼎查不理耆英等人的乞和照会,以舰船73艘、陆军1.2万人,溯长江上犯,准备切断中国内陆交通大动脉运河。7月21日,英陆军6900余众,发起镇江之战,遭顽强抗击,被击毙击伤169人后攻陷镇江。8月4日,英舰进逼南京下关江面,随后英军从燕子矶登陆,察看地形,扬言进攻南京城。在英军坚船利炮的威慑之下,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和两江总督牛鉴,妥协退让,委曲求全,被迫在静海寺、上江考棚等处与英军议和。在谈判期间,由于英军的恶行引发了地方性的靖江保卫战,侵略者死伤13人后败退

1842年7月21日英军攻打镇江城[2]

(从台湾、靖江之战看来,当今记载的英军伤亡数字不无可疑之处)。[30]

1842年8月29日,耆英与璞鼎查签订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2] [30]

鸦片战争是中国军民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的第一次战争,广大官兵英勇抗战,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由于清廷和战不定,决策多变,将帅不善指挥,战法呆板,加之武器装备落后,终为英军所败。鸦片战争的实践表明,落后的封建军队已不能战胜初步近代化的资本主义军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4签约
编辑

1842年,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的静海寺与英国政府议约,双方共在寺内议约四次。8月29日,中国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在英军旗舰”汗华“(亦译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满足了英国大多数的要求。主要内容:[30]

割香港岛给英国。(丧失领土主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丧失贸易主权)

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2100万元的成分是: 600万赔偿鸦片,300万偿还英商债务,1200万英军军费。(大量白银外流)

英国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纳税,中国与英国共同议定。(丧失关税主权)

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与中国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丧失贸易主权)

享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罪可不受中国法律制裁。[30]

1843年英国政府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

南京条约签订现场[31]

《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增加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 列强不欲英国坐大,纷纷与中国签订更多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中美签订《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与中国签订《黄埔条约》,享有领事裁判权和传教权等。1843年10月8日,中英签署了《虎门条约》,重新规定了英国所享有的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从1845年起,比利时、瑞典等国家也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类似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独立自主的中国,战后由于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0]

5影响
编辑

总体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政治上,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32] [33]

经济上,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原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但是外国资本主义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一定程度上致使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32] [33]

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从反封建变为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由此,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2]

外国资本主义从中国得到了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两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法国接踵而来,乘机索取特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32]

政治外交

鸦片战争的胜败反映了当时东西方科技以军事为主的巨大差距,打破了满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封建社会危机四伏,促使一批政治眼光比较敏锐的封建知识分子,进一步去探索和寻找中国社会摆脱困境与危机的良策。他们以传统经学为依托,以匡时救世为己任,对内主张整饬吏治,改革弊政;对外提倡学习西技,抵抗侵略,从而逐渐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一股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许多有学之士如林则徐、魏源等,开始对于西方科技的进步注意,并著书介绍西方事物[34] 。然而包括朝廷在内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因鸦片战争而改变对西方的看法,更不用说对于向来所轻视的“夷人”学习。清廷的战败并没有使其进行改革,反而继续行保守的闭关政策,引致后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出现洋务运动等的自强救国运动。

经济民生

清廷对于《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反应并不激烈,反而对中英两国文件采用平等体制感到不安[34] 。但是经济上,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同时也对外国开放了中国市场。

五口通商后,清朝海关及税率被英国控制,关税主权受到破坏,进口货只抽百分之五

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示意图[35]
的低税率,外国商品大量倾销中国,无法保障中国国内工商业的发展。鸦片继续销售,白银外流,银价上涨,银贵钱贱的情况更加严重。英国输入中国的货品大增,1837年英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总价值为90多万英镑,到1845年已到达239万4千英镑。随着外商在华投资建厂,刺激了国内一批官僚、地主和商人开始投资近代工业的欲望。[36]

新开的五个条约口岸中,长江口的上海最接近主要出口物资丝绸和茶叶的产地,又位于江、浙富庶之区,同时是国内南北海运的中间站,原在广州的英美商人及其雇佣的买办蜂拥而至,开设洋行。英美法三国相继沿黄浦江设立租界,并不断扩展,形成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后来上海公共租界的中心道路为纪念《南京条约》开放上海而被命名为南京路。中国市场大门的打开,使得商品贸易首先在沿海地区展开,工商业日益充满活力,大批新兴城市兴起,打下了沿海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基础。

伴随着经济上的深入,国外的先进文化也同时传入中国:自然科学冲洗着国人的封建迷信和愚昧无知;国外的生活方式开始融入上层社会的生活;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也在中国国内悄然传播,为后来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开始打下思想基础。

6评析
编辑

鸦片战争是中国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第1次战争。英军以较少的兵力、较小的

虎门广场上鸦片战争纪念墙与折烟枪标志[37]
代价战胜了中国。究其原因,除了在客观上敌人兵器占有优势,战略战术运用得当,能集中大部兵力转沿海城市,占领经济命脉之地,战斗中常以正面攻击与侧翼包抄相结合之外,在主观上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到了19世纪30年代,更加没落腐朽,不仅经济停滞,十分落后,削弱了战争赖以取胜的经济基础,而且整个统治集团内部,弥漫着享乐苟安,贪污腐化气息。[38]

随着鸦片的输入,统治集团中的大部分人越来越依赖这种毒品来消磨荒淫无度的寄生生活。他们既接受内外烟贩的收买,又依赖这种毒品的走私,从中取得利益。有些走私船,公然插着两广总督或粤海关监督的旗号,威风十足地从伶仃洋驶进广州。清廷的贵族大臣,则从广东和沿海官吏那里,获得丰厚的贿赂。甚至皇帝也收取大量的西洋奇珍,成为这种“通商”关系里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在禁烟与反禁烟、战与和的问题上,他们始终摇摆不定,在整个战争中,始终没有坚定的方针。从皇帝到将军、督、抚,战守无策,没有切合实际的作战方法。当战争受挫时,他们立刻求和;和议不成,又空喊作战。当议和投降比打仗有利于维系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时,他们就屈辱投降。[38]

政治上的反动和腐朽,带来了军事上的无能和腐败辽阔绵长的中国海岸线,长期疏于战备,有边无防。以八旗、绿营为主力的清军,长时期养尊处优,懒于训练,军心涣散,纪律松弛;将帅素质低下,军事思想保守落后,不会组织、指挥打仗。鸦片战争爆发后,许多将领不谙敌情,株守建筑落后的营垒要塞

中英南京条约开放港口及割让地[2]
,一线防御,不顾纵深侧后;许多地区的守军,远远看见敌军即开炮轰击,未等敌军靠近,便一哄而散,逃之夭夭,甚至举起白旗投降。宁波、余姚、慈溪、奉化、上海等地,竟不战自弃。而以林则徐、邓廷桢为首的抵抗派在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中虽有决心,有成果,但他们最终受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徒有救国之志,而无尺寸之权”(诗人陆嵩语)。任用投降主义分子耆英、伊里布等去抵抗侵略者,无疑是缘木求鱼。[38]

脱离人民、反对人民甚至镇压人民起来反抗侵略者 在民族自卫战争中,清朝反动政府不广泛动员、组织民众,单靠有限的军力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到处分兵把口,本来是敌寡我众的形势,但在实际战场上却成了敌众我寡的形势。甚至当中国人民自发地起来抗击侵略者时,他们却怕得要死,荒唐地指责他们“潜相煽惑”、“为害甚大”,横加反对、破坏、镇压,直至堕落到去勾结外国侵略者,镇压爱国人民的抗侵斗争。这样的反动、腐朽的政府,是根本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这成了主要原因根本的原因是陈腐的封建主义不敌新兴的资本主义,农业文明战胜不了先进的工业文明。[38] http://baike.baidu.com/view/4825 ... A%89&fr=aladdin

第一次鸦片战争
编辑

鸦片战争 即 第一次鸦片战争 。

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

“闭关锁国”后的满清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打击了英国走私贩的嚣张气焰,同时影响到了英国的利益。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2] 。虽然这场战争只是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但有时也经常把它称作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是断断续续进行,其间的一系列战斗和军事行动相互之间并无关联。[2]

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名    称第一次鸦片战争
地    点中国东南沿海
时    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参战方英国,中国清朝
结    果英军获胜,签订《南京条约》
参战方兵力英国军队19000人
参战方兵力清朝军队91680-200000人
伤亡情况英国伤亡523人(阵亡69人)
中国伤亡22790人
主要指挥官帕默斯顿,查理·埃利奥特
主要指挥官道光皇帝、林则徐、关天培
签订条约《南京条约》
影    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目录

1背景

‥战前中国
‥列强扩张

2起因
‥贸易顺差
‥鸦片输入
‥一门销烟

3过程
‥战前情况
‥英军首次北上
‥民众抗击英国
‥一门广州之战
‥英军再次北上(1841.8~1842.8)
‥清军溃退

4签约

5影响
‥总体
‥政治外交
‥经济民生

6评析

1背景
编辑

战前中国


道光皇帝[3]

19世纪初,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并且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而它在亚洲下一个主要的侵略目标就是中国[4] 。

自清朝初期到鸦片战争前夕,满清中国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曾经的国势,从乾隆末年就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封建制度已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现代经济的发展。明代中叶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到鸦片战争前,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在全国成为普遍现象。吏治败坏,封建专制发展到了极点。清政府用“四书”、“五经”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对不满情绪或评议时政者,实行残酷镇压。国防空虚,军备废弛。对外关系上,清王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对外贸易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2] [4] 。

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腐败和对人民剥削压迫的加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清王朝的统治面临深刻的危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

列强扩张

正当满清王朝日趋衰落的时候,英、法、美各国的资本主义却在迅速发展。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中国及周围形势[5]
开始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机器工业逐渐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产量急剧上升,“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努力寻找新的资源及产品生存空间。[2]

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资本主义国家,到鸦片战争前夕,法国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美国在鸦片战争前夕资本主义工业并不发达,但它正处于上升阶段。19世纪30年代,美国资产阶级正向南部劫掠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的土地,排除欧洲资本主义在拉丁美洲的势力,全面控制市场,因此,美国在19世纪中叶没有足够的力量侵犯中国。[6] 美国充当了英国侵略者的帮手,追随英国侵入中国。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俄国从北面虎视眈眈注视着中国,随时准备夺取中国的领土。[7]

19世纪4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携工业革命的雄风,蒸蒸日上。欧美列强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加紧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动,中国的周边国家和邻近地区,陆续成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古老封建儒家奴化教育下的国家,自然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选择的最佳对象。[8]

2起因
编辑

贸易顺差


虎门销烟的林则徐[9]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而中国刚好符合此条件,能成为英国广大商品的倾销地。由于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英国人希望中国能开放贸易。但英国出口的羊毛、尼绒等工业制品在中国却不受青睐,乾隆皇帝甚至认为中国什么都不缺乏,没必要与英国进行贸易,这使中英贸易为英国带来庞大的贸易逆差(入超)。[10-11]   而英国在18世纪开始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而清廷则以银作为货币,由于与中国的所有贸易需以银两折算,令英国需要从欧洲大陆购入白银作贸易用途,金银一买一卖,令英国人利润受损。税率方面,中国对英国的入口货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税率,使英国大为不满。[11]

鸦片输入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企图用商品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英贸易每年仍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局面,英国资产阶级采取外交途径强力交涉,未能达到目的,就采取了卑劣的手段,靠“毁灭人种”的方法,向中国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12]

虎门销烟

鸦片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英印政府、东印度公司和鸦片贩子带来了惊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中国由二百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

吸食鸦片的情形[2]

“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13]
鸦片输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烟毒泛滥不仅给中国人在精神上、肉体上带来损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14]

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引起了清政府和广大人民的重视。清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1821-1834年颁布禁令八次;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目睹社会危机,要求改革弊政,在中国严禁鸦片。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派往广东禁烟。[15]

派钦差大臣湖广总督林则徐前往广州负责执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勒令外国烟贩交出所有鸦片,并承诺不要再贩卖,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并于6月3日-6月25日将大部分法律上属于英国人的鸦片库存全部销毁。英国人把中国人的禁烟行动看成侵犯私人财产,觉得不可容忍,促成战争的爆发。[16]

1839年3月,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广州筹划禁烟。林则徐不假差役胥吏之手,知识界的士人与他同一阵线,召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羊城书院三大书院六百四十五学子入贡院“考试”。这次名为考试,实为问卷调查,试题四道:“1.鸦片集散地及经营者姓名;2.零售商;3.过去禁烟弊端;4.禁绝之法。”自此林则徐掌握了所有烟商、贪官污吏之名单。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全部销毁。在现场观看的广州城乡群众,无不拍手称快。[15]

3过程
编辑

战前情况

1839年7月,九龙尖沙咀村发生林维喜案。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死村民林维喜,林则徐要求英国商务总监义律交出凶手,义律却自己轻判了事。[17]
1839年8月15日,林则徐下令禁止一切贸易,派兵进入澳门,

义律[18]
更进一步驱逐英人出境。此事因而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1839年10月1日,英国内阁以商务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胁为理由,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虽然依据中国法律英国人无权在中国领土上存放鸦片。

1840年1月5日,林则徐根据道光帝旨意,宣布正式封港,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1月8日英国“窝拉疑”号舰长宣布,自1月15日起,封锁广州口岸与珠江口。1月16日,维多利亚女王在国会演说,谓正密切注意英人在华利益及国家尊严。在中国发生的事件,已经引起我国臣民与该国通商关系中断,朕已极严重注意,并将继续注意这一影向我国臣民利益与王室尊严的事件。[19-20]   

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英军总司令。

4月,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 ,英政府始终未正式宣战,认为军事行动只是一种报复(reprisal),而非战争。[21]

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包括第18皇家爱尔兰联队、第26苏格兰来福枪联队、第49孟加拉联队、孟加拉工兵团和马德拉斯工兵团等)的机动舰队从印度出发到达中国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清军购回的1080吨甘米力治号战舰装炮34门

该舰队有战舰16艘(其中3艘为装备有74门大炮的大型军舰),蒸汽军舰4艘,运输舰船28艘。战争爆发后,英国从本土又不断增援。除去被替换回国的舰船外,到1842年8月战争结束时,侵华英军战舰达25艘,蒸汽舰船15艘,医院船、测量船、运输船共60余艘。

英国出兵的深层原因据罗兹·墨菲的分析,则是为了拥有与巨大的中国市场自由贸易的机会,从而能够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希望清朝政府能够承认英国是平等国家。而中国因传统的天下秩序、五服朝贡制度等非平等外交,以天朝自居的傲慢态度,使英国无法容忍遭受轻视或忽视和遭受排挤,中国的态度在当时已经进入近代世界的国际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英国将中国的拒绝看作是落后的表现,而部分西方人也有一种必要时诉诸武力把中国推向近代世界的使命感,认为这对双方都会带来利益。正是双方的自大,导致了正面冲突的爆发。[22]

英军首次北上

战争爆发之初,中方只视英军为蛮夷,认为不具威胁。1840年6月,英军统帅兼全权代表义律领兵到达广州海面,并根据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指示,远征军封锁广州、厦门(今属福建)等处的海口,

1841年1月7日英军进攻虎门外大角、沙角炮台[2]

截断中国的海外贸易,并于7月攻占浙江定海(今舟山市),作为前进据点。此时,中国沿海地区,除广东在林则徐督饬下稍作战备外,其余均防备松弛。8月,英舰以惊人的速度攻城略地,抵达天津大沽口外,本来主张战争的道光帝,眼见英舰迫近,慑于兵威,开始动摇,1840年8月20日,道光帝批答英国书,令琦善转告英人,允许通商和惩办林则徐,以此求得英舰撤至广州,并派琦善南下广州谈判;同时,英方也以疾疫流行,秋冬将临,同意南下广东进行谈判。10月,琦善署理两广总督。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12月,琦善通过私人翻译鲍鹏与义律谈判,拖延时间。英军南下后,清廷下令沿海各省督抚筹防海口,并命两江总督伊里布率兵至浙东,准备收复定海。[2] [23]

义律失去耐心,决定战后再商。1841年1月7日,英军突然攻占虎门的大角、沙角炮台,清守军死伤700余人,帅船、拖船沉毁11艘。琦善被迫让步,1月25日与义律签订《穿鼻草约》,条约第一款就是将香港岛割与英国。第二天,英国军队就占领了香港岛。林则徐被发配新疆,他虽上书道光帝,力言必须禁烟和重视海防,使被道光帝斥为一片胡言。不过《穿鼻草约》由始至终并未经中国皇帝批准,而琦善也没有盖用关防印,因此该条约不具法律效力。 [2]

鸦片战争时广东水师帅船

民众抗击英国

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广大人民,积极地支持和配合了清军作战,并自发地坚持反侵略斗争。侵略军所到之处,无不遭到当地人民的抗击。英军攻陷厦门,当地民众自动组织起来,袭击英军,迫使侵略军退守鼓浪屿。英军入侵浙江,浙江人民组织“黑水党”,狠狠地打击英军。侵略军进犯长江后,沿江人民以多种方式袭击英军,阻止英国舰队前进[2] 。

虎门广州之战

虎门广州之战(1840.12~1841.8)1840年12月,琦善与义

穿鼻之战[24]

律在广东开始谈判。由于英国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以及琦善擅自签订,使道光帝大为不满,道光帝便把琦善抄家革职,派奕山、隆文和杨芳赴广东指挥作战。1841年1月7日,英军也不满谈判的进展,义律先下手为强,出动海陆军攻占虎门的第一重门户--沙角、大角炮台,发起虎门之战。[23] [25]

道光帝闻讯下令对英宣战,派侍卫内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并从各地调兵万余人赴粤。2月23日进攻虎门炮台,虽然部队英勇抵抗,但不敌英军,虎门炮台最终失陷[26] 。2月26日,英军又出动海陆军,攻破虎门横档一线各炮台和大虎山炮台,溯珠江直逼广州。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力战殉国[26] 。5月21日,奕山令水陆军1700余人,于黑夜分乘快船出动,挈火箭、喷筒,夜袭英船,掷火焚烧。5月22日早晨英军2400人反攻。清军溃退。5月24日,英军对广州发起进攻,一路占据城西南的商馆,一路由城西北登岸,包抄城北高地,攻占城东北各炮台,并炮击广州城。广州附近要地全失,18000多清军尽退城内,秩序大乱,在此形势下,奕山等竖起白旗求和[27] ,接受英方条件,签订《广州和约》,英国不但不率部撤离了广州,还勒索广州商家向英军支付了600万银元的赎城费。期间广州民间反英气氛炽热,英国侵略者的暴行,激起城北郊三元里一带民众自发武装起来进行抗英斗争。而奕山为了不被皇帝惩罚,便虚报战功,甚至将该战役的惨败说成大胜[2] 。

英军再次北上(1841.8~1842.8)

英国政府对义律在广州所获侵略权益尚嫌太少,乃改派璞鼎查(Henry Pottinger)为全权代表来华,扩大侵略。1841年8月21日,璞鼎查率舰船37艘、陆军2500人离香港北上,攻破福建厦门,占据鼓浪屿(即第三次厦门之战),旋北进浙江,10月1日攻陷定海(1841年2月,英军以疾疫流行,放弃定海),10日陷镇海(今属宁波),13日占宁波。时英军兵力不足,遂停止进攻,等待援军[2] [23] 。

鸦片战争时集字号同安梭船(总共25门炮)

厦门、浙东兵败后,道光帝又派吏部尚书奕经为扬威将军赴浙,并陆续调集兵勇以备反击。1842年3月,奕经以兵力已足,决定水陆同时反击,企图一举收复宁波、镇海、定海。3月10日夜,清军对宁波、镇海分别发起反击,接战均不利,纷纷撤回原驻地。进攻定海因风潮不顺而延期。3月15日驻宁波英军乘势反攻慈溪(今慈城镇)和城西大宝山等地,清军大败,退守曹娥江以西。道光帝见久经准备的浙东反攻又告失败,遂调盛京将军耆英赶赴江南,准备与英军媾和(见浙东之战)[2] [23] 。

1841年5月29日,盘踞在广州北郊四方炮台的英军,

三元里抗英斗争旧址[28]

闯入三元里骚扰抢劫。当地群众奋起抗击,打死英军数名。随后,全村男女老少在三元古庙集合,以三星旗为令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同时,还联络了附近的数千农民和手工业者,手持大刀、长矛,冒雨迎敌。而此时英军仅仅只有一个海军陆战队连。英军被困在牛栏岗,天降大雨,火药受潮,无法发挥出威力,展开肉搏战,一名英军死亡。英军一路肉搏,在双方人数悬殊的情况下,大胜义勇军。最后,英勇的英国红衣军士兵终于一路拼杀回到了堡垒。第二天清晨,2万多民众高举三星旗,把四方炮台围得水泄不通。英军总司令传话给当地长官余保纯,如果不解除义勇包围,主力英军将攻打并尽屠广州城。余保纯清楚双方实力,也知道英军的枪炮不会永远受潮,于是劝退义勇,避免广州被屠,从此担上卖国贼的恶名,但实际上,从双方实力对比来看,这种做法很明智。三元里抗英后,广东人民又以“社学”的形式,组织武装力量,开展反侵略斗争[2] 。

清军溃退

英国政府认为《穿鼻草约》所获权益太少,撤换义律,改派璞鼎查来华

鸦片战争形式[29]

为全权代表,扩大侵略。1841年8月27日,英军再次北上,攻陷鼓浪屿、厦门、定海、镇海(今宁波)及乍浦(浙江平湖)。其中定海是第二次被攻破,总兵葛云飞及四千将士战死,英军也损失惨重。英军后来又攻打长江的门户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率军坚守西炮台,两江总督牛鉴欲求和,下令撤退被拒。牛鉴逃走,东炮台被攻陷,陈化成与部下死守西炮台,孤军作战,直至战死。吴淞的失利,使英军军舰开入长江。镇江驻防副都统海龄自闻乍浦、吴淞不守,认为汉人通敌,纵兵杀害汉人。7月21日,英军6600余人击败镇江城外绿营守军,越城而入,与1500蒙古八旗兵巷战,英军死37人伤129人,旗兵死约600人,海龄自杀。全城惨遭焚掠,废墟一片。镇江对岸的扬州绅商,惶恐万状,向英军交纳五十万两赎城费,免收军事占领。8月4日,英军直逼南京,清廷处于不利位置[2] 。

1841年9月30日至次年3月11日,英军分遣舰队还多次对台湾进行侵犯。由于守军准备充分,战术巧妙,取得了整个战争中罕见的胜利,仅俘获英军就有182人(见台湾抗英斗争)[2] 。

1842年5月,英军放弃宁波,集中兵力北犯。18日,攻陷浙江平湖乍浦镇。6月16日发起吴淞之战,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此后,英援军相继到达长江口外,璞鼎查不理耆英等人的乞和照会,以舰船73艘、陆军1.2万人,溯长江上犯,准备切断中国内陆交通大动脉运河。7月21日,英陆军6900余众,发起镇江之战,遭顽强抗击,被击毙击伤169人后攻陷镇江。8月4日,英舰进逼南京下关江面,随后英军从燕子矶登陆,察看地形,扬言进攻南京城。在英军坚船利炮的威慑之下,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和两江总督牛鉴,妥协退让,委曲求全,被迫在静海寺、上江考棚等处与英军议和。在谈判期间,由于英军的恶行引发了地方性的靖江保卫战,侵略者死伤13人后败退

1842年7月21日英军攻打镇江城[2]

(从台湾、靖江之战看来,当今记载的英军伤亡数字不无可疑之处)。[30]

1842年8月29日,耆英与璞鼎查签订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2] [30]

鸦片战争是中国军民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的第一次战争,广大官兵英勇抗战,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由于清廷和战不定,决策多变,将帅不善指挥,战法呆板,加之武器装备落后,终为英军所败。鸦片战争的实践表明,落后的封建军队已不能战胜初步近代化的资本主义军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4签约
编辑

1842年,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的静海寺与英国政府议约,双方共在寺内议约四次。8月29日,中国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在英军旗舰”汗华“(亦译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满足了英国大多数的要求。主要内容:[30]

割香港岛给英国。(丧失领土主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丧失贸易主权)

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2100万元的成分是: 600万赔偿鸦片,300万偿还英商债务,1200万英军军费。(大量白银外流)

英国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纳税,中国与英国共同议定。(丧失关税主权)

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与中国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丧失贸易主权)

享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罪可不受中国法律制裁。[30]

1843年英国政府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

南京条约签订现场[31]

《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增加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 列强不欲英国坐大,纷纷与中国签订更多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中美签订《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与中国签订《黄埔条约》,享有领事裁判权和传教权等。1843年10月8日,中英签署了《虎门条约》,重新规定了英国所享有的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从1845年起,比利时、瑞典等国家也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类似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独立自主的中国,战后由于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0]

5影响
编辑

总体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政治上,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32] [33]

经济上,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原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但是外国资本主义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一定程度上致使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32] [33]

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从反封建变为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由此,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2]

外国资本主义从中国得到了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两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法国接踵而来,乘机索取特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32]

政治外交

鸦片战争的胜败反映了当时东西方科技以军事为主的巨大差距,打破了满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封建社会危机四伏,促使一批政治眼光比较敏锐的封建知识分子,进一步去探索和寻找中国社会摆脱困境与危机的良策。他们以传统经学为依托,以匡时救世为己任,对内主张整饬吏治,改革弊政;对外提倡学习西技,抵抗侵略,从而逐渐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一股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许多有学之士如林则徐、魏源等,开始对于西方科技的进步注意,并著书介绍西方事物[34] 。然而包括朝廷在内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因鸦片战争而改变对西方的看法,更不用说对于向来所轻视的“夷人”学习。清廷的战败并没有使其进行改革,反而继续行保守的闭关政策,引致后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出现洋务运动等的自强救国运动。

经济民生

清廷对于《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反应并不激烈,反而对中英两国文件采用平等体制感到不安[34] 。但是经济上,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同时也对外国开放了中国市场。

五口通商后,清朝海关及税率被英国控制,关税主权受到破坏,进口货只抽百分之五

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示意图[35]
的低税率,外国商品大量倾销中国,无法保障中国国内工商业的发展。鸦片继续销售,白银外流,银价上涨,银贵钱贱的情况更加严重。英国输入中国的货品大增,1837年英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总价值为90多万英镑,到1845年已到达239万4千英镑。随着外商在华投资建厂,刺激了国内一批官僚、地主和商人开始投资近代工业的欲望。[36]

新开的五个条约口岸中,长江口的上海最接近主要出口物资丝绸和茶叶的产地,又位于江、浙富庶之区,同时是国内南北海运的中间站,原在广州的英美商人及其雇佣的买办蜂拥而至,开设洋行。英美法三国相继沿黄浦江设立租界,并不断扩展,形成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后来上海公共租界的中心道路为纪念《南京条约》开放上海而被命名为南京路。中国市场大门的打开,使得商品贸易首先在沿海地区展开,工商业日益充满活力,大批新兴城市兴起,打下了沿海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基础。

伴随着经济上的深入,国外的先进文化也同时传入中国:自然科学冲洗着国人的封建迷信和愚昧无知;国外的生活方式开始融入上层社会的生活;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也在中国国内悄然传播,为后来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开始打下思想基础。

6评析
编辑

鸦片战争是中国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第1次战争。英军以较少的兵力、较小的

虎门广场上鸦片战争纪念墙与折烟枪标志[37]
代价战胜了中国。究其原因,除了在客观上敌人兵器占有优势,战略战术运用得当,能集中大部兵力转沿海城市,占领经济命脉之地,战斗中常以正面攻击与侧翼包抄相结合之外,在主观上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到了19世纪30年代,更加没落腐朽,不仅经济停滞,十分落后,削弱了战争赖以取胜的经济基础,而且整个统治集团内部,弥漫着享乐苟安,贪污腐化气息。[38]

随着鸦片的输入,统治集团中的大部分人越来越依赖这种毒品来消磨荒淫无度的寄生生活。他们既接受内外烟贩的收买,又依赖这种毒品的走私,从中取得利益。有些走私船,公然插着两广总督或粤海关监督的旗号,威风十足地从伶仃洋驶进广州。清廷的贵族大臣,则从广东和沿海官吏那里,获得丰厚的贿赂。甚至皇帝也收取大量的西洋奇珍,成为这种“通商”关系里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在禁烟与反禁烟、战与和的问题上,他们始终摇摆不定,在整个战争中,始终没有坚定的方针。从皇帝到将军、督、抚,战守无策,没有切合实际的作战方法。当战争受挫时,他们立刻求和;和议不成,又空喊作战。当议和投降比打仗有利于维系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时,他们就屈辱投降。[38]

政治上的反动和腐朽,带来了军事上的无能和腐败辽阔绵长的中国海岸线,长期疏于战备,有边无防。以八旗、绿营为主力的清军,长时期养尊处优,懒于训练,军心涣散,纪律松弛;将帅素质低下,军事思想保守落后,不会组织、指挥打仗。鸦片战争爆发后,许多将领不谙敌情,株守建筑落后的营垒要塞

中英南京条约开放港口及割让地[2]
,一线防御,不顾纵深侧后;许多地区的守军,远远看见敌军即开炮轰击,未等敌军靠近,便一哄而散,逃之夭夭,甚至举起白旗投降。宁波、余姚、慈溪、奉化、上海等地,竟不战自弃。而以林则徐、邓廷桢为首的抵抗派在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中虽有决心,有成果,但他们最终受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徒有救国之志,而无尺寸之权”(诗人陆嵩语)。任用投降主义分子耆英、伊里布等去抵抗侵略者,无疑是缘木求鱼。[38]

脱离人民、反对人民甚至镇压人民起来反抗侵略者 在民族自卫战争中,清朝反动政府不广泛动员、组织民众,单靠有限的军力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到处分兵把口,本来是敌寡我众的形势,但在实际战场上却成了敌众我寡的形势。甚至当中国人民自发地起来抗击侵略者时,他们却怕得要死,荒唐地指责他们“潜相煽惑”、“为害甚大”,横加反对、破坏、镇压,直至堕落到去勾结外国侵略者,镇压爱国人民的抗侵斗争。这样的反动、腐朽的政府,是根本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这成了主要原因根本的原因是陈腐的封建主义不敌新兴的资本主义,农业文明战胜不了先进的工业文明。[38]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 ... 7%E6%88%98%E4%BA%89

第一次鸦片战争[编辑]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一部分



鸦片战争形势图
日期:        1839年9月4日 - 1842年8月29日
地点:        中国沿海
结果:        英国胜利
领土变更:        割让香港岛予英国

参战方

大清         英国
指挥官和领导者
林则徐
琦善
杨芳
奕山
伊里布
颜伯焘
奕经
牛鉴
耆英         亨利·坦普尔
查理·义律
乔治·懿律
伯麦
砵甸乍
威廉·巴加
郭富

兵力
5-10万人(清军战前脱逃及观望的友军均不能计入参战人员)        最后南京城下有19000英军(中英方记载一致)

伤亡与损失
阵亡2500人左右(误差正负500人,清军以捕汉奸等名义处死的中国人及自杀的清军家属均不能计入,英军埋葬的中国人不只是参战的清军,英军埋葬的中国人包括了八旗以汉奸等名义处死的的中国人及自杀的清军家属)        阵亡80-100人,病死240人。(英国人自己统计是69人,但是英方没有算上被黑水党暗杀的英军,算上被黑水党暗杀的英军约阵亡80-100人,据英文维基卡美拉尼亚步兵团征战史,英军在定海不服水土病死240人(非阵亡,定海的英军墓地应该是病死英军墓地))
[显示]

鸦片战争
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英语:First Opium War) 1839年9月4日-1842年8月29日(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七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和英国因港脚商人以飞剪船在广东沿海武装公开贩运鸦片爆发的战争。战争的直接导火线是清钦差大臣林则徐奉道光皇帝圣旨于1839年6月3日在广东虎门销烟,英国远征舰队炮击广东九龙。战争最后以中国失败签订《南京条约》告终。

英国方面有时又称第一次鸦片战争为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

目录  [隐藏]
1 鸦片贸易
1.1 清廷闭关政策
1.2 两国贸易逆差
1.3 外交挫败
1.4 东印度公司垄断鸦片贸易阶段(1800年-1834年)
1.5 港脚商人武装公开贩运鸦片阶段
2 禁烟运动
3 英国出兵
3.1 战争前的双方军队
3.2 中国方面权力机构
4 战争经过
4.1 第一阶段
4.2 第二阶段
4.3 英国扩大战争(决战阶段)
4.3.1 厦门之战
4.3.2 定海之战
4.3.3 镇海之战
4.3.4 浙东之役
4.3.5 道光换帅
4.3.6 乍浦之战
4.3.7 吴淞战役
4.3.8 镇江之战
4.4 和约签订
5 影响
5.1 政治及外交
5.2 经济民生
6 文化资产
6.1 广东
6.2 台湾
7 参考文献
8 引用
8.1 书籍
9 研究书目
10 外部链接
11 参见

鸦片贸易[编辑]
清廷闭关政策[编辑]

1757年,清廷关闭江、浙、闽三海关,只留广州作一口通商。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廷进一步限制外人来华贸易,批准两广总督提出的《防范外夷规条》,严限制外人来华贸易外,规定武器、米粮、硝磺、铁锅、废铁和各种铁器不准出口。蚕丝、绸缎也有出口数量规定。175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代表洪任辉率领英国船北上天津,通过直隶总督向乾隆皇帝递交诉状,告广州海关刁难勒索外商,希望清朝开放多个通商口岸。乾隆皇帝阅后大怒,认为英国人越级上访,有辱大清朝廷尊严。下令将洪任辉驱逐。

1760年,恢复公行,专办对外贸易,对外商严加限制,不准外商与官员直接接触,指定须由公行与外商联系,使公行成为外商与中国官府联系的中介[1]。这种保守的闭关锁国政策埋下中英两国冲突的远因。



英国在印度的鸦片储存库
两国贸易逆差[编辑]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而中国刚好符合此条件,能成为英国广大商品的倾销地。由于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造成出超(即是中国出口的货品比进口的货品多),英国人希望中国能开放贸易。但英国出口的羊毛、呢绒等工业制品在中国由于不能建立有效的销售渠道而根本无法进入中国市场,乾隆皇帝甚至认为中国什么都不缺乏,没必要与英国进行贸易,这使中英贸易为英国带来庞大的贸易逆差(入超)。而英国在18世纪开始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而清廷则以白银作为货币,由于与中国的所有贸易需以银两折算,令英国需要从欧洲大陆购入白银作贸易用途,金银一买一卖,令英国利润受损。税率方面,中国对英国的进口货物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税率,同时由于海关官僚的腐败和贪婪及种种潜规则,使得除税率之外还产生大量不可预估的费用,英商对此大为不满。

外交挫败[编辑]


乔治·马戛尔尼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使乔治·马戛尔尼来华,清廷以为英使是为向乾隆帝贺寿而来,称使团带来的礼物是贡物。马戛尔尼坚持不肯行三跪九叩之礼,经连番争辨,最终行英式一膝一跪之礼,而使团在觐见皇帝后被勒令离去。马戛尔尼提出的增开商埠、减免课税等要求都被清廷以不合天朝体制为由而拒绝。

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英使阿美士德来华,希望改善对华通商关系。阿美士德因拒行中国的三跪九叩礼而被驱逐,未能与嘉庆皇帝会面。

1833年,英王任命上议院议员、海军将官律劳卑为驻华商务监督,至此,遂由东印度公司的对华关系,转变为英国政府的对华关系。1834年7月,律劳卑未经许可擅自从澳门进入广州城,并递交“平行款式”公函,违反大清规则。两广总督卢坤令其离境,并扬言中断中英贸易。律劳卑雇人在广州各处张贴告示,指责卢坤。9月2日卢坤下令全面终止与英国的贸易,并派兵包围英商馆,撤走所有中国佣工,严禁人民向英人提供任何供给。律劳卑调来英国一艘巡逻艇两艘护卫舰驶向黄埔进行威胁,与中国海岸警卫虎门炮台交火35分钟,驶入珠江。卢坤随即将12艘大船沉于珠江河底拦截,又从各地调动舰只28艘围堵。9月21日律劳卑在清廷水师的监视下被迫撤出广州。9月27日重开中外贸易。

东印度公司垄断鸦片贸易阶段(1800年-1834年)[编辑]


鸦片吸食者


吸食鸦片者


贩卖鸦片的趸船
此时英国人已占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罂粟种植地——印度,英国从其殖民地印度装运鸦片来华。由于吸食鸦片会上瘾,中国清朝亦开始严格控制其入口,但吸食者市场仍然存在。清廷于雍正年间明令禁烟;此时英国本土鸦片的使用仍然合法(英国本土的鸦片禁止要到1912年的鸦片公约后实行)。清廷官吏从鸦片贸易中获利甚巨,默许在广州附近的零丁洋利用中国舢舨进行鸦片走私,使禁令如同虚设。鸦片贸易相关环节关系人利润甚丰,因此鸦片走私日益扩大,由道光元年(1821年)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间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令英国出超,并反使中国入超[2]。

港脚商人武装公开贩运鸦片阶段[编辑]
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六百万两,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出现通货膨胀,令清廷财政枯竭,国库空虚。鸦片贸易严重败坏社会风尚,摧残人民的身心健康,同时破坏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衰落。鸦片流毒甚广,从王公大臣到平民百姓,吸毒者日众,为害中国国人身心健康,军队也吸食鸦片,身体变得虚弱,失去作战能力。鸿胪寺卿黄爵滋上奏道光帝希望严禁鸦片:

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故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自十一年至十四年,岁漏银至二千余万两。自十四年至今,渐漏至三千万两之多。此外福建、浙江、山东、天津各海口,合之亦数千万两。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3]

禁烟运动[编辑]
1836年11月12日江南道御史袁玉麟奏折:

今日之弊,事事以办不动三字借口,莫如鸦片弛禁之议。纹银出洋,诚为可虑;鸦片开禁,是撤藩篱而饲虎狼也。粤东兵丁吸食鸦片,以致兵力脆弱,天下之患,莫大于一发而不可收拾[4]。

两广总督林则徐进言道光帝,若不禁烟,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1838年底,清朝道光帝颁布禁烟令,并派钦差大臣两广总督林则徐前往广州负责执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后,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两人合作,积极整顿海防,防御外敌入侵;严拿烟贩,惩办不法官员;禁止商人贩卖鸦片,以及国民吸食鸦片,凡吸食者要立即呈缴烟具,限期戒除;并于3月16日晓谕外国烟贩,限期交出所有鸦片,并承诺不要再贩卖,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5],林则徐又提出每箱呈缴的鸦片将获五斤茶叶的奖励,但他从未提及金钱赔偿

事件至3月24日,因英国商人误以为林则徐此举是勒索钱财,对林则徐的要求敷衍过去,所以林则徐下令中断贸易,撤走英国商馆中的华人买办和仆役,并派士兵包围了商馆,并下令:和洋人交通者即汉奸。350名洋商被困在商馆里六个星期,与外界交通隔绝,他们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结果义律在5月18日向林则徐交出了21306箱鸦片。林则徐请示过道光帝之后,在虎门挖了三个大坑(每个长150英尺、宽75英尺、深7英尺),并在6月3日开始销毁鸦片,直到6月25日才全部销毁殆尽。

英国出兵[编辑]
1839年7月,香港九龙尖沙咀村发生林维喜案。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死村民林维喜,林则徐要求英国商务总监义律交出凶手,义律却以领事裁判权为由拒绝交凶。

8月15日,林则徐下令禁止一切贸易,派兵开进澳门,进一步驱逐英人出境。此事因而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0月1日,英国内阁以商务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胁为理由,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虽然依据中国法律英国人无权在中国领土上存放鸦片。

11月3日,广东虎门发生穿鼻之战,令珠江口一带气氛紧张。

1840年1月5日,林则徐根据道光帝旨意,宣布正式封港,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

1月8日英国“窝拉疑”号(英语:HMS Volage)舰长宣布,自1月15日起,封锁广州口岸与珠江口。

1月16日,维多利亚女王在国会演说,谓正密切注意英人在华利益及国家尊严:

“        在中国发生的事件,已经引起我国臣民与该国通商关系中断,朕已极严重注意,并将继续注意这一影响我国臣民利益与王室尊严的事件。        ”
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英军总司令。

4月7日,英国下议院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当时反对对华战争的托利党人格兰斯顿作了如下演说:

我不知道而且也没有读到过,在起因上还有比这场战争更加不义的战争,还有比这场战争更加想使我国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站在对面的这位尊敬的先生竟然谈起在广州上空迎风招展的英国国旗来。那面国旗的升起是为了保护(臭名远扬的走私贸易);假如这面国旗从未在中国沿海升起过,而现在升起来了,那么,我们应当以厌恶的心情把它从那里撤回来。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英国反战派的着眼点并不是鸦片一物的毒害,而是鸦片贸易是没有经过满清政府允许的走私行为,不义的只是走私行为,而非鸦片对中国人身体造成的伤害。实际上,当时西方医学界一直视鸦片为治疗百病的万灵药,鸦片在英国国内一样泛滥成灾[6]。

另一方面,48年前随乔治·马戛尔尼勋爵觐见乾隆皇帝,当年只有十二岁的小斯当东发言:

我们进行鸦片贸易,是否违反了国际法呢?没有:当两广总督用他自己的船运送毒品时,没有人会对外国人也做同样的事感到惊讶。北京朝廷有权强化司法措施以制止鸦片贸易。但迄今为止对外国人最重的处罚是禁止经商或驱逐出境,现在它能粗暴地判处他们死刑吗?这种追溯既往的做法是对人权的不可容忍的侵犯。中国人要像对待他们的叛乱分子一样用剑刃来对待英国人,我们要小心!如果我们在中国不受人尊敬,那么在印度我们也会很快不受人尊敬,并且渐渐地在全世界都会如此!正在准备中的战争是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它的结局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根据胜负,这些影响又将是截然相反的。如果我们要输掉这场战争,我们就无权进行;但如果我们必须打赢它,我们就无权加以放弃。

当时英国下议院全场肃静倾听他的这番讲话:所有人都知道,不仅没有一位议员,而且没有一个英国人比他更了解中国[7],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8],英政府始终未正式宣战,认为军事行动只是一种报复(reprisal),而非战争[9]。

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的机动舰队从印度出发到达中国广东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英国出兵的深层原因据罗兹·墨菲的分析[2],则是为了拥有与巨大的中国市场自由贸易的机会,从而能够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并希望清朝政府能够承认英国是平等国家。而中国因传统的天下秩序、畿服朝贡制度等非平等外交,以天朝自居的傲慢态度,使英国无法容忍遭受轻视和排挤,中国的态度在当时已经进入近代世界的国际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英国将中国的拒绝看作是落后的表现,而部分西方人也有一种在必要时诉诸武力把中国推向近代世界的使命感,认为这对双方都会带来利益。正是清朝的自大、蒙昧与无知,加速正面冲突的爆发。

战争前的双方军队[编辑]

战争前中国名义上有22万八旗以及66万绿营军队。清朝上一次主要用兵是1804年结束的镇压手持原始武器的川楚白莲教起义,到现在已经有35年未作战,清朝军队还停留在中世纪的水准和思维,战斗力极其低下。军队战斗力严重衰退。
英军参加的上一次重要战争是1815年截止的抗击法国的拿破仑战争,英军获胜。
中国方面权力机构[编辑]
1840年至1842年军机大臣:穆彰阿、潘世恩、王鼎、隆文、何汝霖、赛尚阿(1841年入)、祁寯藻(1841年入)。

战争经过[编辑]
第一阶段[编辑]


穿鼻海战


第二次穿鼻海战
1840年6月,英军统帅兼全权代表懿律领兵到达广州海面,并根据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指示,在封锁珠江口之后,北上进攻浙江舟山。7月5日,英军开始进攻战略要地定海县城,鸦片战争正式爆发[来源请求]。7月6日,定海沦陷。是役,英军旗舰“马利拿”号在岱衢洋百亩田礁触礁,船底洞穿,“威里士里”号成为旗舰。8月,英舰抵达天津大沽口外,本来主张战争的道光帝,眼见英舰迫近,开始动摇。8月20日,道光帝批答英国书,令琦善转告英人,允许通商和惩办林则徐,以此求得英舰撤至广州,并派琦善南下广州谈判。10月,琦善署理两广总督。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12月,琦善通过私人翻译鲍鹏与义律谈判,拖延时间。义律失去耐心,决定战后再商。1841年1月7日,英军攻占虎门的大角、沙角炮台,清守军死伤700余人,师船、拖船沉毁11艘。琦善被迫与义律在穿鼻洋商议草约。不过《穿鼻草约》由始至终并未经中国皇帝批准,而琦善也没有盖用关防印,因此该条约不具法律效力。

第二阶段[编辑]
道光帝认为英国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以及琦善与英人擅自签订条约有损天朝威严,使道光帝大为不满,道光帝便把琦善抄家革职,派奕山、隆文和杨芳赴广东指挥作战。但义律先下手为强,于1841年2月23日进攻虎门炮台,虽然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靖远炮台将士奋力抵抗[10],但仍不敌英军,虎门炮台最终失陷。5月21日,奕山令水陆军1700余人,于黑夜分乘快船出动,挈火箭、喷筒,夜袭英船,掷火焚烧。次日早晨英军2400人反攻,清军溃退。四天之内,广州附近要地全失,18000多清军尽退城内,秩序大乱,奕山竖起白旗求和[9],签订《广州和约》,不但率部撤离了广州,还勒索广州商家向英军支付了600万银元的赎城费,仅怡和行伍崇曜就出资80万银圆。[11]英军收钱后也撤出广州。期间广州民间反英气氛炽热,发生了三元里抗英事件。而奕山为了不被皇帝惩罚,便虚报战功,甚至将该战役的惨败说成大胜。[12]

英国扩大战争(决战阶段)[编辑]


英军统帅Sir Henry Pottinger
1841年5月,英国政府否定《穿鼻草约》,改派全权公使砵甸乍来华。1841年8月21日英国舰队有10艘军舰、4艘轮船、22艘运输船搭载英国陆军第18皇家爱尔兰团、第26卡梅拉尼亚步兵团、第49威尔士步兵团、第55威斯特摩兰郡步兵团、第62旁遮普印度步兵师、第66旁遮普印度步兵师北上。

厦门之战[编辑]


英国人作画 皇家爱尔兰团在厦门战斗 可以看见身着“虎灭羊(洋)”军服的清军
1841年8月25日至1841年8月27日期间,闽浙总督颜伯焘、金门镇总兵江继芸及清军与英军发生战斗,清军炮台共有火炮200余门[13]。江继芸战阵亡,清军阵亡40多人[14]。英军伤亡不详。

定海之战[编辑]


葛云飞


定海之战
1841年9月26日至1841年10月1日期间,镇海镇总兵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率5600清军[15]与英军发生战斗,10月1日英国第55威斯特摩兰郡步兵团、第18皇家爱尔兰团先后冒死登陆前进,清军“所用抬炮至于红透,不能装打。”[16]王锡朋、郑国鸿、葛云飞先后阵亡。英军俘获清军龙旗。[[1]]英军阵亡军官一名[17]。英国宾汉在《英军在华作战记中》记载:

高地上的旗手选了一个最显著的位置,站着摇旗,丝毫不怕落在他四旁从轮船打来的炮弹。最后弗莱吉森号的一颗炮弹把他打倒,另一个人赶紧取其委而代之。

镇海之战[编辑]
1841年10月10日,两江总督裕谦、福建提督余步云、狼山镇总兵谢朝恩率4千清军与2400英军发生战斗,清军全军覆没,谢朝恩阵亡,裕谦吞鸦片自杀[18],余步云未经战斗逃跑。英军伤亡不详。

浙东之役[编辑]
主条目:浙东之战
1842年3月,清扬威将军奕经率大军,定于虎年虎月虎日虎时以生肖属虎的宁夏镇总兵段永福为指挥官,以五虎灭羊(洋)之计[19],分宁波、镇海、定海三路反攻英军。

宁波方向。英军间谍陆心兰[20]将进攻计划泄露给英军:“慈溪人陆心兰为夷谍,奕经信任之,给五品顶戴,师期大泄。陆心兰绐言宁(波)、镇(江)二城守备虚弱,潜师袭之可得也,毋带火器,以警敌人,奕经从之。[21]”结果清军中计:“及屯兵攻城,城门洞开,佯若无备,总翼段永福误谓夷人已窜,遂令我兵按队而入。甫及月城,机动炮发,我兵苍黄四走,适街巷湫隘,不能退避,遂多伤亡。”[22]

镇海方向。各亲历者记载如下:

进攻镇海,甫及城下,群夷按队而出,枪炮齐发,我兵以鸟枪乱击夷人,亦兼有伤亡,然终不敌其炮火之猛烈。游击刘天保右臂中一枪子,晕坠马下,旗鼓既失,队伍遂乱,夷人复以火箭来射,而我兵益不支矣。[23]

守备哈克里攻夺招宝山,(清)兵登山最趫疾,猱升而上,抢入威远城,群夷将遁,适一夷船自金鸡山剪江而至,用炮仰击,哈克里遂不支。[24]

最终爆发了大宝山决战,英军参战1000人,清军参战为朱贵部固原兵500人,参赞大臣文蔚率清军主力驻扎10公里外却拒绝参加战斗。

迨火药既竭,(朱)贵右臂为夷炮击断,犹以左臂掣红旗,及咽喉为火箭所中,始坠马而亡。其子昭南、暐南,复取其旗,指挥众军,旋亦中夷炮死。计贵部下阵亡者四百三十六人。参赞吏部侍郎文蔚惴惴自危,盘旋一室中口唤奈何者两时许,而慈溪炮声遂绝。时已黄昏,忽寺后失火,参赞疑英夷已掩至,不告于众,徙跣下山而逸。众既失主将,合营大哄,互相惊蹿,黑暗中呼救之声满山谷,及天明始知自为扰乱,英夷实未来犯也。[25]

道光换帅[编辑]
浙东决战失败后,道光皇帝决计求和,于1842年3月27日任命主和派耆英为钦差大臣、杭州将军,将主和派伊里布派往浙江,结果“人人以为指日可罢兵,遂不复议进战。”[26]薛福成《庸庵笔记》卷1记载了清军机处战和的争执:

王鼎力荐林公(林则徐)之贤,上不听,是时蒲城(王鼎)与穆彰阿同为军机大臣,每相见,辄厉声诟骂,穆相笑而避之。或两人同时召见,复于上前盛气诘责之,斥为秦桧、严嵩,穆相默然不与辩。上笑视蒲城曰,卿醉矣,命太监扶之出。明日,复廷诤甚苦,上怒拂衣而起,蒲城牵裾,终不获伸其说。其夕自缢薨。

最终1842年6月20日道光皇帝密旨奕经“与七叔(伊里布)相机办理,不必强攻。”[27]

乍浦之战[编辑]
1842年5月18日乍浦之战打响。第18皇家爱尔兰团高级军官中校汤林森[[2]]“颈部被清军击穿阵亡,在这天的损失超乎寻常的大,九名阵亡。(英军)亲自埋葬了1200到1500人(清朝军民)。”[28]清军由佐领隆福率200名满洲八旗参加战斗,隆福“掣佩刀奋刺夷兵数名,乃自刎。”[29]

吴淞战役[编辑]
主条目:吴淞战役
1842年6月16日英军以5艘军舰进攻吴淞炮台,两江总督牛鉴逃跑,“所督诸军皆尾而溃走,夷遂乘势大进。”[30]江南提督陈化成“拔佩刀接仗,枪亦洞腹,一恸而绝。”[31]英国海军中尉Hewitt R.M.阵亡,英军评论“自与中国军队作战以来,中国人的炮火以这次最厉害”。英军在上海获得清军遗弃火炮171门,火药9吨[32]。

镇江之战[编辑]


耆英


英海军统帅威廉·巴加


英陆军统帅郭富


镇江之战英军第一军司令Alexander Fraser,参加过滑铁卢战役并立功


英军主力与青州八旗在镇江战斗
一方面,耆英与伊里布“馈送英夷牛羊”[33],1842年7月13日两江总督牛鉴以“黄金十二万犒劳英师。[34]”1842年7月18日,扬州富商颜崇礼因为与当地盐枭长期不和,向英军进贡35万两白银及新鲜食物,与英军达成和约:英军炮击老河影一带盐民,英军不进入扬州城。[35]结果“夜将半,忽炮声四起,见火焰蔽空,数千私枭,几无噍类矣。”[36]这就是老河影惨案。

另一方面,战斗于1842年7月21日打响,事前,“都统海龄令旗兵满城捉汉奸,至是捕城内居民百七十余人,于小校场行刑,并及妇人孺子,呼冤之声不绝,郡守惟流泪而已[37]”,而海龄本人自杀[38]。只有青州八旗400人参加了战斗[39]。英国海军中将威廉·巴加、郭富、参加过滑铁卢战役并立功的少将Alexander Fraser、少将Sir James Holmes Schoedde[[3]]率陆军9000人、战舰15艘登陆进攻[40]。英国军人回忆:“满军冲到我军警卫哨来,将我方士兵捉住,然后抱起来一起跳下城墙去,在第三旅沿着城墙脚下集合的时候,一队满兵突然向其打来激烈的炮火,因此,我方两名军官阵亡。[41]”英国自己统计英军死37人伤129人,事后英军“毁城垣,焚衙署,纵黑鬼奸淫妇女,道路死伤枕藉[42]”。英国参战军人回忆“只要是真实的回忆,就可觉得这颗心很难说是有人道的了。但即使是心肠最硬、资格最老,以杀人越货为生的人,看到这种悲惨景象也不能无动于衷的。[43]”

1842年8月4日,英舰队封锁南京长江江面,清江宁将军德珠布“商御敌之策,默无一语,但云人死只污一片土,何惧哉?”[44]清道光皇帝授权耆英、牛鉴、伊里布求和。

和约签订[编辑]


签订南京条约(油画)
清军节节败退,道光帝派耆英和伊里布为钦差大臣,与英军交涉议和。1842年8月4日,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璞鼎查威胁限日定议,否则发炮攻城,这使耆英和伊里布只好全面接受英方提出的条款。1842年8月29日,中英双方签订《南京条约》,战争结束。

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的静海寺与英国政府议约,双方共在寺内议约四次。8月29日,中国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在英军旗舰“汗华”(亦译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满足了英国大多数的要求。香港岛因此被割让给英国,上海、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五大口岸被迫开放给英国人贸易和居住。

列强自然不愿英国独享权益,纷纷与中国签订更多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中美签订《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与中国签订《黄埔条约》,享有领事裁判权和传教权等。1843年10月8日,中英签署了《虎门条约》,重新规定了英国所享有的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

影响[编辑]

政治及外交[编辑]
英国享有最惠国待遇后,各国纷纷要求此一条款,清廷失去某一特权于一国,等于失去该特权于列强,这使清廷外交上处于不利的弱势位置。军舰停泊口岸等特权,使英国可在五个通商口岸各驻兵舰一艘,以后商港越开越多,深入内地,使国防受到威胁。香港岛被割让给于英国,开外国人要求割地之先例,在后来的战争中更多土地被外国所夺去,使中国领土失去完整。领事裁判权使中国失去司法主权,外国人犯法不受中国法律制裁,清廷无法管制外国人在华的违法行为。

鸦片战争是中国签下不平等条约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法国后来通过《黄埔条约》取得传教权,渗入中国传统文化;美国更通过《望厦条约》取得治外法权使中国国际地位下降,而割地和赔款对清帝国来说也是第一次的。这些不平等条约要到一个世纪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43年才得以正式废除。

经济民生[编辑]
在经济方面,中国的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此时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属于商品输出阶段。

鸦片战争将中国紧闭的国门打开,也开启了中国近代史进程。中国开始从封建君主制国家逐步转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并且所谓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形成也与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化资产[编辑]

广东[编辑]

虎门炮台:广东省全国重点文物,位于东莞市(部份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沙区)境内的珠江入海口虎门,为鸦片战争遗址。建于清朝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后来陆续增建,包括城垛、炮洞、兵房、火药局等设施,均用砖、石、灰沙构筑。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为防备英军侵略,将虎门11座炮台分为三重门户设置。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虎门炮台后被英军毁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政府重修虎门炮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又被英法军队捣毁。

林则徐销烟池:广东省全国重点文物,位于东莞太平镇口的两个水池,为烧毁鸦片而建,后于1957年重建。
鸦片战争博物馆: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口村南面的林则徐销烟池旧址内,东依牛背脊山,西傍珠江口,1985年建立,总面积为20多万平方米。管理虎门炮台旧址──沙角炮台、威远炮台、靖远炮台、镇远炮台、南山炮台、蛇头湾炮台、九宰炮台、广东水师提督署寨墻等战争遗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里山炮台:福建省全国重点文物,位于厦门岛东南端,清道光21年(1841年),闽浙总督颜伯涛在白石头至沙坡尾一带,建了一条全长1667米,高3.3米,厚2.6米的花岗岩石壁,并安装100门火炮,称为“石壁炮台”,英国人称为“长列炮台”,鸦片战争期间被英军攻陷炮台被毁。现存炮台是清朝洋务运动时期建造,光绪20-22年(1894-1896年)兴建完成。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半城垣式,兼具欧洲和明清的建筑风格,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胡里山炮台三面环海,向东可支援距离约4500米的白石炮台,南面与漳州龙海屿“仔尾炮台”隔海相对,向西协助距离5000米的“磐石炮台”。

镇海口海防遗址: 浙江省全国重点文物,位于宁波市镇海区和北仑区,分为甬江口南、北两处。甬江北岸(镇海区)包括:威远城、招宝山明清碑刻、月城、安远炮台、吴公纪功碑亭、俞大猷生祠碑记、泮池(裕谦殉难处)、吴杰故居;甬江南岸(北仑区)包括:戚家山营垒、金鸡山了台、靖远、平远、宏远、镇远炮台。

焦山炮台遗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镇江市润州区,焦山系“京口三山”名胜之一,位于于扬子江心,与对岸象山夹江对峙,山高71米,周长2000余米,因东汉焦光隐居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七月,英军侵入长江遭到副都统海龄率领镇守焦山的青州兵抵抗。

鸦片战争战争遗址公园: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城西,占地12公顷,1997年6月建成,鸦片战争遗址,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840年7月5日英军炮轰定海城,园内建有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三总兵”(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纪念广场、百将题碑、傲骨亭、三忠祠、英阵亡将士墓群。

吴淞古炮台:位于于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1号,1842年6月,英军进犯吴淞口,江南提督陈化成在吴淞炮台抵抗,现址存有当年使用的“平夷半国”大炮。

台湾[编辑]

四草炮台:国定古迹(原一级古迹),位于台南市四草地区,建于清道光20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清廷指派当时担任台湾兵备道的姚莹所辟建。其建成时的规模为炮墩十座,俗称“镇海城”,目前仅剩下镇海国小操扬旁的城垒。

安平小炮台:台南市定古迹(原三级古迹),位于台南市安平路与湖内二街交叉口,建于清道光20年(1840年),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为加强台湾防务便命时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的姚莹于17处海口设置炮台,其一便是安平小炮台。

二沙湾炮台:国定古迹(原一级古迹),位于基隆市二沙湾山上,约在清道光年间创建(西元1840年),又名海门天险,鸦片战争爆发基隆守军击退英军,基隆之海防受到重视,采用传统的中国城门筑法。现址为刘铭传部队于中法战争后(1885年)所建,现存如城门、营舍墙基、大阶梯、炮座、子墙及储弹药库等建物。

大武仑炮台:国定古迹(原二级古迹),位于基隆市外木山渔港附近,扼守基隆港西侧。在中英鸦片战争及清法战争时,清政府均派兵驻防,今所见炮台应为日治时代改建结果。遗址包括营区大门步道、洞窟营舍、东棱堡、北棱堡、南棱堡、避弹壕、蓄水池等。

参考文献[编辑]

引用[编辑]

^ 新浪财经网
^ 2.0 2.1 [美] 罗兹·墨菲著/黄磷译 《亚洲史》(第四版),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10月,369-371/452-453 ISBN 7-80700-092-9
^ 《黄爵滋奏疏许乃济奏议合刊》·《筹办夷务始末》 黄爵滋著
^ 《筹办夷务始末》卷1,道光朝,p12-p16
^ 中国历史里程碑
^ Martin Booth. Opium: A History. St. Martin's Griffin. 1999. ISBN 0312206674. page 74, 79
^ 停滞的帝国
^ 那场中国历史书上看不懂的鸦片战争
^ 9.0 9.1 郭廷以. 《近代中国史纲》. 格致出版社.
^ 《新理念中国历史》.香港教育图书公司
^ 胡述兆.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台湾: 汉美出版社. 1995-01-01. ISBN 9789579005777 (正体中文).
^ 灿烂的中国文明
^ 宾汉:《英军在华作战记》
^ 《筹办夷务始末》卷41,道光朝,p27
^ 董沛:《明州系年录》
^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
^ 宾汉:《英军在华作战记》
^ 张喜:《抚夷日记》
^ 见贝青乔《咄咄吟》、杨泰亨《光绪慈溪县志》
^ 多年后太平军占领宁波,任命陆心兰为宁波府总制。
^ 董沛:《光绪鄞县志》
^ 贝青乔:《咄咄吟》
^ 参加战役的贝青乔《咄咄吟》记载
^ 《鸦片战争》(3),p194
^ 贝青乔《咄咄吟》
^ 贝青乔《咄咄吟》
^ 《苏霖致张喜书》
^ 宾汉:《英军在华作战记》
^ 夏燮:《中西纪事》卷24,海畺殉难记
^ 梁廷:《夷氛闻记》
^ 袁翼:《江南提督陈忠愍公殉节略》
^ 柏纳德:《复仇神号轮舰航行作战记》
^ 贝青乔:《咄咄吟》
^ 陈庆年:《横山乡人类稿》卷5,道光英舰破镇江记
^ 梁章钜:《浪迹丛谈》
^ 袁陶愚;《壬寅闻见纪略》
^ 《草间日记》
^ 案:海龄下落是一个史学悬案,此处从清政府官方调查系自杀
^ 伯纳德:《复仇神号轮舰航行作战记》
^ 奥特隆尼:《对华作战记》
^ 伯纳德:《复仇神号轮舰航行作战记》
^ 《鸦片战争》,第3册,第105页
^ 利洛:《英军在华作战末期记事——扬子江战役及南京条约》
^ 黄恩彤:《抚远纪略》
书籍[编辑]
《世界历史百科》. 三联书店. 2004. ISBN 962-04-2279-1 (中文).
《新理念中国历史》. 香港教育图书公司. 2006. ISBN 962-948-193-6 (中文).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研究书目[编辑]
Frederic E. Wakeman, Jr.(魏斐德)著,王小荷译:《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张馨保著,徐梅芬译:《林钦差与鸦片战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 鸦片战争纪念馆
黄宇和:〈21世纪初西方鸦片战争研究反映的重大问题〉(2013)
(英文) The First Opium War -BBC
鸦片战争,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Youtube (全)
参见[编辑]
第二次鸦片战争
森巴战争
鸦片战争 (电影)
鸦片战争 (2008年电影)


[显示] 查 论 编
清朝历史

分类: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关系 (清朝)英国战争清朝战争1840年代香港殖民地史毒品
http://baike.baidu.com/view/11587965.htm?fr=aladdin



墨西哥毒品战争
编辑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上台后,将打击贩毒集团列为首要任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联合扫毒行动。与此同时,墨西哥富可敌国的贩毒集团也针对高级官员、议员和警官展开了暗杀行动。

目录
1简介
2事件
3根源
4代价
5对抗

1简介
编辑

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上台后,将打击贩毒集团列为首要任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联合扫毒行动。与此同时,墨西哥富可敌国的贩毒集团也针对高级官员、议员和警官展开了暗杀行动。两天前,墨西哥埃尔纳兰霍市市长遭枪杀身亡,他也成为墨西哥1个月内第3名命丧枪口的市长。墨西哥媒体将此称为墨西哥“毒品战争”,这场战争从2006年开始至今,已造成了2.8万人死亡。

2事件
编辑


3市长惨成毒贩“靶子” 毒犯靠爬梯子成功越狱

两天前,墨西哥北部圣路易斯波托西州埃尔纳兰霍市市长遭蒙面歹徒枪杀身亡,他也成为墨西哥1个月内第3名命丧枪口的市长。墨西哥总统办公室发表声明,对埃尔纳兰霍市市长遭枪杀表示“坚决谴责”。

除此之外,8月29日,塔毛利帕斯市市长被枪杀,其女儿也身负重伤;而在邻近圣地亚哥的新莱昂市,人们在8月18日发现市长遇害。目前,虽然对此类袭击事件的具体动机还不甚了解,但仅从谋杀方式来看,与贩毒集团实施的手段如出一辙。3位市长的惨死证明了贩毒集团已经将目标对准了墨西哥文职政府。

在一片暴力阴影中,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不无担忧地称,“墨西哥已经越来越趋向于20年前的哥伦比亚。”

11日,墨西哥官方和媒体称,墨西哥靠近美国边境的一处监狱发生越狱事件,85名囚犯集体越狱。这也使得墨西哥政府打击贩毒集团的行动面临新的挑战。

墨西哥北部与美国交界的塔毛利帕斯州雷诺萨市一监狱的85名犯人10日用一部梯子集体越墙逃跑。这是该州近年来最大一起越狱事件,越狱犯人中多为毒贩。塔毛利帕斯州警察总监加尔萨说,执法部门正调查这起越狱事件,初步怀疑狱警与这起大规模越狱事件有染。塔毛利帕斯州是墨西哥贩毒和有组织犯罪活动最猖獗地区之一。数个贩毒组织间不断爆发火拼、地盘争夺等暴力事件。

3根源
编辑


军火从哪里来?——美国

毒品往哪里去?——美国

因为与美国接壤,墨西哥被推进水深火热中。毒品流入美国,而枪支和现金流向墨西哥,这正是贩毒势力如此难以撼动的根源。上个世纪初,在34年血腥执政期尾声的墨西哥强人波菲利奥·迪亚斯曾感叹说,他的国家的最大不幸,便是“离上帝如此之远,离美国如此之近”。

墨西哥是一个复杂的国家,其人民颇具聪明才智和独创性,但也饱受毒品贸易的摧残。公民社会的发育迟缓、财富分配的长期不当、贪污腐败的根深蒂固以及政治暴力的瘟疫般传播,进一步加重了社会的负担。在这些痼疾的作用下,墨西哥社会和经济受到毒品的扭曲。

墨西哥毒贩的猖獗,也少不了美国的“帮忙”。美国不仅是这些毒贩赖以牟利的“市场”,也是大量武器的采购地。墨西哥驻美大使曾估计,每天从美国流入墨西哥的枪支在2000支左右,贩毒集团每年通过毒品走私从美国获得380亿美元左右现金。   

4代价
编辑

“毒品战争”已造成
2.8万人死亡
为打击与贩毒集团勾结的腐败官员和部门,墨西哥政府开始了“清洗行动”。墨西哥检察机关曾经一次逮捕了与贩毒集团有牵连的93名官员。

虽然墨西哥官方逮捕了几名贩毒集团高层人员,但新的更嚣张的头目迅速填补空白,展开一系列血腥暴力活动,威胁公众安全。同时,贩毒集团还贩卖人口、绑架人质、敲诈勒索。其他专门从事这类犯罪活动的集团也加入其中,与贩毒集团联手对抗政府。

墨西哥政府日前发布的官方报告显示,已经有2.8万人因这场“战争”丧生。墨西哥情报机构主管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墨西哥政府已经没收了8.4万件武器,没收现金总额4.11亿美元,但墨西哥的毒品暴力依然在增长。   

5对抗
编辑

10万毒贩对抗政府军警

“下任总统可能是毒枭”

据美国《华盛顿时报》报道,美国国防部认为,墨西哥两个最大毒枭联合起来拥有超过10万步兵,这些士兵已经成为墨西哥政府军的强大对手,甚至威胁到墨西哥现在的政权。

在武器装备上,毒贩也不逊军警。美军一份报告指出,如果墨西哥的“反毒战争”再持续25年,墨西哥政府将不堪重负而彻底崩溃,如此墨西哥就可能成为像阿富汗那样的不稳定国家。意识到墨西哥的毒品问题危及自身之后,美国只能选择加入这场“准反恐战争”。自从小布什政府支持卡尔德龙进行全国性的“反毒战争”以来,美国支援墨西哥反毒的花费已超过10亿美元。

在政府和毒枭进行的“毒品战争”中,53%的墨西哥人作为受访者认为毒枭会赢。墨西哥经济部长鲁伊斯担忧地说,如果这场“毒品战争”打不赢,“墨西哥下任总统将是毒枭”。 [1]
参考资料
1.  网易  [引用日期2010-12-13]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 ... 1%E6%88%B0%E7%88%AD

墨西哥毒品战争[编辑]


墨西哥毒品相关杀人案

墨西哥毒品战争是墨西哥争夺地盘的敌对贩毒集团之间,以及它们与墨西哥政府之间的武力冲突,从2006年12月11日开始至今。墨西哥政府的主要目标是遏止敌对贩毒集团之间的暴力事件。[1]墨西哥政府宣称它的首要目标是瓦解那些强大的贩毒集团多于阻止毒品贩运,后者留给美国官员处理。[2][3][4]

虽然墨西哥贩毒集团早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他们是直到1990年代哥伦比亚的卡利及麦德林贩毒集团衰落后才变得更强大。墨西哥贩毒集团现在已经主宰了美国的毒品批发市场。[5]一些贩毒集团头目的落网反而引发更多毒品暴力,贩毒集团为了争夺运毒入美国路径的控制权而不断冲突。[6][7][8]

美国司法部估计非法毒品交易带来的批发收益全年介乎136亿至484亿美元之间。[5][9]

从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墨西哥约有4万人死于与毒品相关的暴力案件。

目录  [隐藏]

1 历史
1.1 比森特·福克斯总统任内
1.2 费利佩·卡尔德龙总统任内
1.3 升级
2 武器走私
3 对墨西哥的影响
3.1 暴力
3.2 新闻界
3.3 杀害政界人物
4 参考资料
5 外部链接

历史[编辑]

墨西哥贴近美国,两国边界长达3000多公里,长期是毒品、违禁品及非法入境者进入美国的一个主要途径。在1980年代及1990年代早期,哥伦比亚的巴勃罗·埃斯科瓦尔是可卡因的主要出口者,与世界各地有组织犯罪网络有往来。当南佛罗里达及加勒比海区的执法力度加强后,哥伦比亚毒贩与墨西哥毒贩合作,把可卡因经墨西哥运入美国。[10]

墨西哥早已是海洛因及大麻进入美国的主要来源地,墨西哥毒贩早已建立起配套系统,哥伦比亚毒贩的计划很容易就能实现。到1980年代中期,墨西哥毒贩已经成为哥伦比亚可卡因的可靠运输者。初期墨西哥人从中收取运输费牟利,到1980年代后期,墨西哥人与哥伦比亚人改为以买卖方式结算。此种安排使墨西哥毒贩除了运输毒品外,也参与毒品分销,使他们更为壮大,甚至干起从哥伦比亚贩运可卡因到世界各地的勾当。[11]

一众墨西哥贩毒集团之间的势力平衡随新加入者兴起及原有者衰微而转移。当这个“系统”被贩毒集团头目落网或死亡之类的事件打扰,就会引发敌对帮派为占取权力真空而起的流血事件。[12]毒贩也会利用执法者打击敌对帮派,例如贿赂墨西哥官员向敌对帮派采取行动,或故意向墨西哥政府或美国缉毒局泄露关于敌对帮派的情报。[12]虽然毒品暴力升级有众多原因,墨西哥当地有人认为起源是因为昔日毒贩与政府间长期保持的默契不再存在。[13]

敌对贩毒集团之间的仇杀最早在1989年之后发生。[14]1990年代后期有所缓和,从2000年起又再恶化。

比森特·福克斯总统任内[编辑]

2000年起,暴力事件增多。总统比森特·福克斯出动小量军队到美墨边境的新拉雷多打击贩毒集团,然而成效不大。有人估计从2005年1月至8月间,单在新拉雷多就有约110人因两个贩毒集团之间的冲突而丧生。[15]

费利佩·卡尔德龙总统任内[编辑]

2006年12月11日,新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出动6500名军人到米却肯州打击当地毒品暴力。此次行动常被视为政府与贩毒集团间战争的开始。[16]卡尔德龙不断把反毒行动升级。他在2010年称贩毒集团试图“取代政府”及“尝试用武力实施垄断,甚至想实施他们自己的法律”。[17]

升级[编辑]


墨西哥军人于墨西哥毒品战争中在检查站执勤,车上装上了Mk 19榴弹发射器。

2009年3月,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增派军队5000人到华雷斯城。美国亚利桑那州及德克萨斯州的州长要求联邦政府向两州增派国民警卫队,支援当地的反运毒执法行动。[18]

墨西哥贩毒集团已控制了大段边境及多个自治市,对于墨西哥的选举政治也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19]贩毒集团配备榴弹发射器、自动武器、护甲,有时甚至有克维拉头盔。[20][21][22]一些团伙也使用简易爆炸装置。[23]

根据一份报告,2008年全年墨西哥有超过5000人的被杀与毒品有关,而2010年全年数字更增至逾11000人。[23]

2012年10月,泽塔斯毒品集团的头目拉斯卡诺(Heriberto Lazcano)被墨西哥海军陆战队击毙。[24]

武器走私[编辑]

墨西哥的宪法给予人民拥有枪械的权利,[25]可是从墨西哥城由军方控制的唯一枪店合法买枪并不容易,可售予平民的枪械火力也不强。[26]贩毒集团从美国或危地马拉边境或海路偷运枪械入境,或是从警方或军方那里偷取。[27]要取得黑市枪械不难。许多枪械是由没有犯罪记录的女人在美国购得,经亲戚、伴侣或熟人流入偷运者手中,然后每次以小量偷运入墨西哥。[28]最常见的走私枪械包括AR-15及AK-47型步枪,以及FN 5.7口径半自动手枪。许多在美国购入的枪械本来是半自动式,被改装为可选全自动式。[29]墨西哥在2009年检获的AK-47及AR-15步枪合计逾4400支,当中检获的AK-47有3成已被改装为可选全自动式,实质上形同突击步枪。[30]

对墨西哥的影响[编辑]

暴力[编辑]

墨西哥检察总长办公室表示9成受害者是有组织犯罪团伙的成员,[31]另有报道指军方及警方人员的死亡人数估计占总死亡人数的7%。[32]受冲突影响最严重的州是下加利福尼亚州、格雷罗州、奇瓦瓦州、米却肯州、塔毛利帕斯州、新莱昂州及锡那罗亚州。



最多冲突发生的州以红色标示
2008年7月10日,墨西哥政府宣布计划把联邦警察的人数增加近一倍,以便减少倚赖军方打击毒贩。[33]该计划同时包括开除地方警队中的贪污人员。

虽然卡尔德龙政府成功重创贩毒集团,可是国内治安却持续恶化,[34]最明显的是毒品相关的杀人事件遇害人数持续上升。跟随暴力上升的还有恫吓与惧怕。在毗邻美国边境的许多墨西哥城市,警务人员被指名道姓列入暗杀名单的已知事件越来越多,名单上的人一个接一个被杀害也是平常事。贩毒集团现在开始在国内城市的高速公路上展示大型横额,一些横额是威吓敌对者,或指控另一犯罪团伙有政府官员撑腰。墨西哥北部甚至出现疑似招聘横额,用更高酬劳及更佳装备引诱军警投靠毒贩。[34]

暴力频生已经危害在当地的外国投资,财政部长奥古斯丁·卡斯滕斯表示单是治安恶化已使该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减少1%。[35]

玛丽亚·桑托斯·戈罗斯蒂埃塔·萨拉萨尔(1976年-2012年11月)是墨西哥米却肯州提魁奇奥(Tiquicheo)前市长,因为严厉打击贩毒而被墨西哥媒体誉为“21世纪女英雄”,她的丈夫于2009年遭杀害,她后于2012年11月遭虐杀弃尸,留下3个孩子。她的死亡,在墨西哥引起巨大反响。[36][37]

新闻界[编辑]

根据墨西哥国家人权委员会及无国界记者,墨西哥被认为是世界上从事新闻业最危险的国家,因为已有超过80名新闻工作者因为报道毒品相关的新闻而遇害。[38][39]

不少传统媒体害怕毒贩而选择闭口,于是匿名博客就担起报道毒品战争相关消息的任务。[40]有博客及社交网站用户因此被贩毒集团杀害。有Twitter用户因发布贩毒集团活动的消息被杀。[41]

杀害政界人物[编辑]

毒品战争在2006年开始后,贩毒集团不单杀死敌对集团人物和警察,政界人物也越来越多成为他们的下手目标,特别是地方上的领袖。[42]大多数政界人物遇害的地方是那些饱受毒品相关暴力祸害的地区。[42]杀害地方人物也是犯罪集团企图削弱地方政府的策略之一。[42]严重的暴力使政客对那些犯罪团伙有所顾忌,而犯罪集团得以把势力伸入基本政府架构内,并推展他们的犯罪事业。[42]

由于地方警察首长通常由市长任命,因此地方市长们也被毒贩盯上,企图通过市长控制他们势力范围内的警队。[43]毒贩也寻求控制地方政府,以便取得政府合约及其它好处,及通过“公共工程”在社区植根并争取他们地盘内的民众支持。[43]

参考资料[编辑]

^ ANUNCIO SOBRE LA OPERACI一 CONJUNTA MICHOAC一. Presidencia de la Republica, Mexico. 11 dic 2006.
^ Calderón: Estamos luchando en contra de los criminales. TeleSur TV. Aug 30, 2011.
^ Poiré defiende estrategia del Gobierno Federal en lucha antinarco; entrevista AlJazeera. AlJazeera News. Aug 18, 2011.
^ Sugiere Sarukhán que Calderón no busca reducir tráfico de drogas. SDP Noticias. 2011-05-17.
^ 5.0 5.1 Mexico's Drug Cartels (PDF)//Cook, Colleen W. (编).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October 16. 7 [2009-08-09].
^ Progress in Mexico drug war is drenched in blood. INSI. Associated Press. November 3, 2009 [2010-03-16].
^ High U.S. cocaine cost shows drug war working: Mexico. Reuters. September 14, 2007 [2009-04-01].
^ CRS Report for Congress//Sullivan, Mark P. (编). Mexico - U.S. Relations: Issues for Congres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December 18, 2008: 2, 13, 14 [2009-04-01].
^ Mexican drug gangs 'spread to every region of US'. BBC NEws. 26 March 2010 [2010-04-23].
^ History of DEA Operations//DEA History. U.S. DEA. [2008-09-21].
^ Mexico, U.S., Italy: The Cocaine Connection. Stratfor Intelligence. September 18, 2008 [2008-09-20].
^ 12.0 12.1 Burton, Fred. Mexico: The Price of Peace in the Cartel Wars. The Stratfor Global Intelligence. May 2, 2007 [2009-08-16].
^ Bussey, Jana. Drug lords rose to power when Mexicans ousted old government. McClatchy Newspapers. September 15, 2008.
^ Analysis: Mexico's drug wars continue. BBC News. 2002-03-12.
^ Marshall, Claire. Gang wars plague Mexican drugs hub. BBC News. 2005-08-14.
^ Grillo, Ioan. Mexico cracks down on violence. 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 Associated Press. December 11, 2006 [November 29, 2006].
^ Mexican cartels move beyond drugs, seek domination. MSNBC News. Associated Press. August 4, 2010 [2010-10-05].
^ US plans to combat Mexico drugs. BBC News. 2009-03-13 [2011-03-28].
^ The United States is undermining its own security | Statesman.com | October 25, 2008
^ Mexican Cartels and the Fallout From Phoenix. Stratfor. [2011-03-28].
^ Mexican Drug cartels terror reaches Alabama. Californiachronicle.com. [2011-03-28].
^ Los Zetas: the Ruthless Army Spawned by a Mexican Drug Cartel. Fpri.org. [2011-03-28].
^ 23.0 23.1 Mexico and the Cartel Wars in 2010. Stratfor. [2011-03-28].
^ 《墨西哥大毒枭遭击毙后尸体被抢》,BBC中文网,2012年10月9日。
^ Thompson, Barnard. An Inside Look at Mexican Guns and Arms Trafficking. Mexidata.info. 2010-05-21 [2010-12-11]. "The inhabitants of the United Mexican States have the right to have arms in their domicile for their protection and legitimate defense"
^ At Mexico's Lone Gun Shop, Army Oversees Sales. NPR. 2009-06-24 [2011-03-28].
^ State Police Arsenal Raided in Chihuahua City. Borderland Beat. 2010-09-28 [2011-03-28].
^ Kevin Johnson. Gun traffickers recruiting women as buyers. USA Today. August 24, 2009 [2009-08-26].
^ U.S. Firearms Trafficking to Mexico: New Data and Insights Illuminate Key Trends and Challenges (PDF). Trans-Border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San Diego. The Woodrow Wilson Center. September 2010 [2010-11-08].
^ Castillo, Eduardo; Michelle Roberts. Mexico's weapons cache stymies tracing. 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Associated Press. May 7, 2009 [2009-05-09].[失效链接]
^ Briefing: How Mexico is waging war on drug cartels.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August 16, 2009 [2009-08-20].
^ Five myths about Mexico's drug war. The Washington Post. March 28, 2010 [2010-03-29].
^ Roig-Franzia, Manuel. Mexico Plan Adds Police To Take On Drug Cartels. Washingtonpost.com. 2008-07-11 [2011-03-28].
^ 34.0 34.1 Mexican Drug Cartels: Government Progress and Growing Violence. STRATFOR Global Intelligence. December 11, 2008 [2009-08-25].
^ Gould, Jens E. Mexico's Drug War Veers Toward Terrorism Amid Anger Over U.S. Bloomberg. October 20, 2008 [2008-10-20].
^ Sam Webb. 'Please spare my little girl': How Mexico's fearless female mayor sacrificed herself to save her daughter's life as she was abducted by drug gang, tortured and executed. Daily Mail (UK). 26 Nov 2012.
^ (西班牙文) Hallan cadáver de ex alcaldesa de Tiquicheo, Michoacán. Milenio. 16 November 2012 [17 November 2012](原始内容存档于17 November 2012).
^ Periodista asesinada en Tamaulipas denunciaba anónimamente al narcotráfico. CNN Mexico. 27 de septiembre de 2011.
^ México es considerado como el país más peligroso para los periodistas. TeleSUR. 3 de Mayo de 2011.
^ Tuckman, Jo. "Mexico's drug war — told in tweets and whispers." Dawn. Tuesday September 28, 2010. Retrieved on February 15, 2010.
^ Bodies hanging from bridge in Mexico are warning to social media users. CNN. September 14, 2011.
^ 42.0 42.1 42.2 42.3 Beaubien, Jason. Mayors Are New Targets In Mexico's Deadly Drug War. NPR. 11 October 2010 [16 June 2012].
^ 43.0 43.1 Ramsey, Geoffrey. 3rd Mexican Mayor Killed in 2 Weeks as Cartels Increasingly Target Politicians. InSight Crime. 14 January 2011 [16 June 2012].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墨西哥毒品战争
BBC News - Q&A: Mexico's drug-related violence
[显示] 查 论 编
娱乐性药物
分类:墨西哥历史有组织犯罪活动毒品内战
http://observe.chinaiiss.com/html/20111/12/a32291.html

首页 >> 战略观察 >> 全球热点 >> 美洲 >> 毒品王国——哥伦比亚

毒品王国——哥伦比亚

2011-1-12 13:08  评论 0 条 查看评论 【字体:大 中 小】

  在毒品帝国——哥伦比亚,有世界上最大的贩毒集团,它的魁首巴勃罗·埃斯科瓦尔·戈维利亚控制着全世界的可卡因贸易,被列为世界首富的第14位。他所策划的武装恐怖活动,使总统、政府困扰多年而难以自拔,属世界警方通缉的首犯。他以“绑架机器”。“杀人魔王”而著称于世,但同样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大善人巴勃罗太爷”。他的入狱和越狱,不但使他的国人为之震动,而且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也为之坐卧不安。埃斯科瓦尔创造了新的传奇越狱神话。

  最大的毒品王国

  哥伦比亚位于南美洲西北部,东面与委内瑞拉、巴西为界,西北角与巴拿马接壤,南部与厄瓜多尔、秘鲁相邻。长达6300多公里的边境线多为人烟稀少地带。这里气候温暖潮湿。冬为旱季,阳光明媚,其余为雨季,雨水充沛。连绵高峻的山峦上遍布茂盛的热带雨林,条条河流在崇山中冲积形成的谷地,散发着幽幽的泥香。哥伦比亚北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海岸线长达2900公里。适宜的气候条件,特殊的地理位置。漫长的海岸线和悠久的历史传统,使这个国家与毒品结下了不解之缘,素有“毒品帝国”之称。哥伦比亚的国旗为黄、蓝、红三色,这正好表明了该国的一个特征:出产古柯、绿宝石、咖啡。古柯叶经烘干进行化学反应便生产出一种粉状物品。这就是可卡因。过去,这种植物一一直被居住在高原地区的印第安人当作药品使用,而现在却成为危害民众的毒品而畅销世界各地。

  哥伦比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可卡因加工国和贩运国。这片蕴藏着珍禽异兽,奇花异草的土地,却是毒品的渊薮。毒枭的乐园,成为制造“白色死亡”的魔鬼之城。从70年代起,哥伦比亚的毒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80年代后期,古柯的种植面积为5000公顷,罂粟的种植面积为3000多公顷。据估计,哥伦比亚年产古柯叶近3万吨,仅次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古柯叶的年产量分别为7万多吨和3万多吨),居世界第3位。

  在毒品“银三角”中,哥伦比亚的贩毒集团主要是对来自南美各国的毒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提纯,该地区毒品总量的70%是在哥伦比亚加工的。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各类毒品加工点近500多处,因而被视为“毒品厨房”。此外,南美大部分毒品都是经过哥伦比亚的边境线从水陆分别偷运到美国和欧洲各地的。在美国毒品市场上,有70%的可卡因是由哥伦比亚贩毒集团供应的,总金额约为50多亿美元。

进入『 谈兵论战 』参与讨论>>

123下一页>>
  哥伦比亚不仅是美国可卡因的最大输出国,而且还是美国大麻最大的供货基地之一。几年前仅在哥伦比亚北海岸圣马尔塔的内瓦达山脉就种了约2万公顷大麻,每年为该地区的大麻出口商净赚近10亿美元。1989年大麻产量减少达2700吨,仍居世界第二位,大多销往美国。

  1920年11月,哥伦比亚政府首次颁布法令,宣布对非法买卖和拥有毒品者给予严厉制裁。这一法令经以后多年的补充修改,已被列入国家宪法。从1971年起,哥伦比亚多次开展了全国性的缉毒运动,每年至少焚烧两次毒品,每次被烧的毒品约为5000公斤以上。此外,政府还专门组织了缉毒部队,对机场港口和各通往边境的口岸进行严格检查。1978年初,哥伦比亚报刊报道:毒品犯罪已使全国感到恐怖。当局已不能保证公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当局手中仅有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6000名警察,20辆巡逻车和一支武器陈旧的机动分队。而犯罪分子却拥有美式机枪、最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带有红外线瞄准器的步枪。犯罪分子的武器先进,主要是因为他们有的是钱,在军火商面前比政府更能出得起价。例如在瓜希腊省有些贩毒家族有自己私设的军队。当时这个省的警方居然接到这样的命令:为了不致遭受不必要的损失,需要尽量避免与贩毒分子发生武装冲突。在马格达雷纳省,警察鼓足勇气逮捕了几个贩毒要犯,但8小时以后,他们便遭到了手持冲锋枪的贩毒武装的报复。被捕者被这伙人劫走了。70年代后期,在北方港市巴兰基利亚的码头上,每天装船的走私货多得惊人,其中包括毒品。1978年初,在波哥大以南350公里处,警察发现一个非法机场,在机场附近找到了一个可卡因实验室,在仓库里查出价值20亿比索的毒品。鉴于毒品形势的日益严重,1979年哥伦比亚政府与美国政府签署了相互引渡条约,哥伦比亚毒品巨商第一次有可能被送往美国受审。但是,这个引渡条约在哥伦比亚国内招致了极大的非议,此后4年中,尽管美国外交照会积了一大堆,当时的贝但库尔总统从未签过一份引渡命令。80年代前,哥伦比亚主要以出口咖啡赚取外汇。1982年12月,咖啡出口价格大跌,哥伦比亚陷入经济危机之中。当时的贝坦库尔总统不知出于何种考虑,竟准备允许公开进行可卡因交易,国家从中收取税金。虽然这一不合情理的建议未被通过。不过,得知国家有此考虑的可卡因生产卡特尔,马上趁机向国家的权力机关伸出了贿赂之手,用走私毒品获取的巨大利润收买国会议员、官僚和一些民间人士,在政界和官界建立起了自己的有利地盘。待可卡因卡特尔的存在危及国家安全时,政府才开始着慌,但为时已晚。可卡因卡特尔已深深打入国家经济的基础,可卡因的出口已占国民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哥伦比亚国民的1/9都在从事可卡因生产。全国从事贩毒活动的竟达约20万人。1990年哥伦比亚毒贩仅向美国和欧洲就提供了大约800吨可卡因。

  据联合国有关部门估计,从哥伦比亚运抵西欧的阿姆斯特丹港的可卡因每公斤的价格可高达12万美元;运到美国这个对毒品检查极严的国家,每公斤的价格涨到22万美元,这仅仅是批发价;如果毒品最终零售到吸毒者手中,由于毒贩们会随着毒品的每一次到手而向纯度高达90%以上的可卡因中逐次加以砂糖、奎宁等添加剂,以取更多的利润,最终的销售价竟高达每公斤200万美元以上。这样惊人的暴利就是贩毒者们为什么会不惜拼死一搏也希求得到并推销毒品这种“安魂剂”的根本原因。也正是这种一般高出黄金价格20余倍的“白色黄金”的巨大诱惑,促使着哥伦比亚的贩毒集团一而再再而三地铤而走险。哥伦比亚贩毒集团的头号首领埃斯科瓦尔就曾直言不讳地说:“在所有行业中,来钱最容易、最多、最快的只有贩毒这一‘行业’。”

  至于这样做会带来多少吸毒者的堕落和毁灭,他们是不屑一顾的;甚至,面对缉毒者严阵以待的枪弹,对冷酷无情的断头台和绞架,他们也不会让步。
进入『 谈兵论战 』参与讨论>>
  最大贩毒集团

  埃斯科瓦尔经营的麦德林卡特尔贩毒集团是哥伦比亚最大的贩毒集团。

  麦德林地处哥伦比亚北部,位于科迪勒拉山脉西麓,是1616年由西班牙人创建的。它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21—22度。近年来人口不断增加,现为拥有200万人口的哥伦比亚第二大城市。

  麦德林气候宜人,盛产兰花,纺织业发达,畅销世界各地。而最负盛名的还是这里盘踞着一个庞大的毒品犯罪集团,近些年来成为可卡因的一大集散地,而猖獗的恐怖活动把这个“春城”又变成了一个战场从贝但库尔总统执政期间(1982—1986年)到巴尔科总统执政期间(1986—1990年),哥伦比亚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愈演愈烈,毫不夸张他说,鲜血洒满了麦德林的大街小巷。

  麦德林市之所以成为可卡因之都,是有其理由的。

  第一,麦德林位于哥伦比亚西北,航空交通非常便利;第二,这个城市四周被连绵的山脉包围,为地下可卡因工厂提供了极好的掩护;第三,麦德林传统上是个工业城市,因此很容易取得提炼可卡因所需的化学药品;第四,70年代维系麦德林经济命脉的纺织工业不景气,使数以千计年轻人流落街头,其中许多人被贩毒集团吸收,成为贩运毒品的人或打手。以麦德林市为中心的卡特尔贩毒集团是在70年代逐步形成的。最初,这个集团主要从事走私绿宝石的活动,以后又开始走私大麻等毒品。7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毒品市场的拓展,对毒品的需求量大增,这个集团进一步发展到走私可卡因。他们是从南美洲其他毒品生产国如玻利维亚、秘鲁等收购古柯叶进行加工和销售。到80年代初,卡特尔贩毒集团干脆赤膊上阵,就在哥伦比亚种植古柯和大麻,并逐渐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垄断性生产体系和自成一体的贩毒路线与网络。麦德林卡特尔贩毒集团控制的中心地区是与巴西接壤的莱蒂西亚地区。这里方园几百公里渺无人烟,仅可种植古柯叶的面积就达10万公顷,仅可卡因加工厂就有300多个。这是麦德林贩毒集团的主要毒品生产基地。这个基地与外界的通道全部被贩毒分子断绝,关键部位和道路旁设置了无数的障碍,架设了多管大炮和高射机枪,再配之以坦克防守。基地内有四个大型机场,机场上停靠着各种类型的飞机,贩毒分子平时也只有乘飞机才能进出基地。守卫基地的贩毒军队的装备远比政府军先进,全部是清一色的从西方国家进口的最先进武器。

  麦德林卡特尔贩毒集团控制了国内毒品生产的大部。目前,西方国家毒品市场上有15—20%的可卡因和大麻是来自哥伦比亚。麦德林卡特尔加工出来的可卡因主要销往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迈阿密、波士顿、纽约。生活在美国的100万哥伦比亚人大部分是毒品走私的参与者。他们每年走私到美国的可卡因达到100万吨左右,价值超过100亿美元。

  为了安全,麦德林卡特尔贩毒集团购置了先进的摩托艇和轻型飞机,从美国的佛罗里达附近海面把毒品运进美国,使美国海岸警卫队防不胜防。此外,麦德林毒品组织还开辟了陆路走私途径,从漫长的美墨边界把毒品运进美国。后来由于美国对其边界和海岸线控制加紧,毒品组织还开辟了亚洲途径。他们把毒品装在开往日本的货船或航班上,先运到日本,再从日本通过海运或空运送进美国。麦德林贩毒集团将他们销售毒品所得的巨额款项,部分地投资于合法事业,企图通过这种方式使其非法的利润合法化。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3698/5037585.htm?fr=aladdin

金三角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5个义项)添加义项

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蔡依林歌曲《金三角》夥彭省金华市经济开发区金三角品牌线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
收藏4297477金三角(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
编辑

“金三角”(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于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长期盛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使“金三角”闻名于世。“金三角”的范围大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

目录
1地理概况
‥区域位置
‥ 豗禌腲
‥气候环境
‥生态河流
2毒品贸易
‥种植历史
‥毒品产量
‥毒枭势力
3经济特区
‥礀区现状
‥发展计划
4旅游景点
‥踀广镇
‥大其力镇
‥清盛县
‥金三角
‥踀斯乐村
5中国与“金三角”
‥蓝旗军抗英斗争
‥远征军异乡流离

1地理概况
编辑

区域位置

位于东南亚地区缅甸、老挝、泰国的交界地带,泰国政府在这三国交界点竖立一座刻有“金三角”字样的牌坊,故这一带被称为“金三角”。

地貌特征

此处交通闭塞、山峦叠嶂,总面积约15~20万平方公里。高低起伏的山脉形成了立体性的气候,山脚的人酷热难当时山顶的人可能要围在火塘边才可以抵御寒冷,相对来说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人们的生活要更困难。

气候环境

该地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500-3000米,土地肥沃,气候温湿。

金三角

亚热带的长时间的日照使这里有足够的阳光促使各类植物的生长,东南亚的季风带的变化使这里形成了干湿两季,夏季西南季风从海上带来大量湿热性水分形成充沛降雨时形成湿季,东季北方干冷季风带影响时形成了旱季,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调节着当地生物的节律。

东南亚地区长日照、低纬度、高湿度的气候极易于动植物的生长繁衍,进而形成了当地特有的雨林性气候,造成了这里生物的多样性。

生态河流

湄公河是“金三角”形成的又一个重要地理原因,它从中国西北的青海径直向南流去,穿过了中国、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及柬埔寨六个国家,全长4009公里的河道将东南亚的崇山峻岭拦腰切断,加上山脉之间众多的深谷和湍急的支流,造成了无数的峡谷和绝壁,形成了大片的交通死角。由于以上特殊的地理原因,金三角地区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与发达地区的联系较少,相关国家中央在很长时间内难以对金三角地期进行深入或有效控制。

但农作物生产的良好气候条件,加上地形、地貌和地理气候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给这个区域众多民族的生存繁衍,还有各式各样的割据势力、区域力量或民族武装创造了极好的生存和回旋之地;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个落后狭小的死角却源源不断地散发着腐蚀文明社会的能量,顽强地向世界宣布着它的存在。复杂的地理、纷繁的民族、畸形的力量,为在这里上演的种种神秘的故事搭造了一个极佳的舞台。

2毒品贸易
编辑

金三角盛产罂粟,并通过当地军阀、毒枭等制造鸦片、海洛因等毒品,而闻名世界。金三角地区和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边境的金新月地区,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交界的银三角地区并称为世界三大毒品源。

种植历史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先后到该区传授种植、提炼、销售技术,并对鸦片采取收购,20

金山角大毒枭坤沙
世纪50年代这里形成了第一个鸦片生产高潮,接着出现60年代的“黄金时代”,产量从数十吨上升到200吨左右,到80年代初,产量已达700吨左右,1988年增至1200吨,1989年翻一番,产量达2400吨,1991年已突破3000吨大关。

毒品产量

金三角地区的核心地区是缅甸、泰国、老挝三国交界处,但在泰国政府强大的禁毒攻势下,毒品产地大部转移到缅甸境内。金三角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鸦片、海洛因类毒品产地,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年产鸦片2650吨至2800吨,年产海洛因约200吨左右。 一种相对公认的说法是金三角是全球20%鸦片的供应源头,而每年经过金三角地区贩运的海洛因却占世界总量的60%-70%,而该地区海洛因的年生产能力能满足全球海洛因两年的消费量。

毒枭势力

该地区在20世纪出现了许多极富盛名的大毒枭,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活动着多股反政府武装和其他毒品武装,故又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例如坤沙、罗星汉、彭家声等。这些毒枭为了生产和贩卖毒品,组织了一批装备精良的地方武装,公开和缅甸、泰国等中央政府抗衡。

曾经缅甸境内产毒最多的几个地方势力是:第一特区果敢、第二特区佤邦等,这些地方其实为当地军阀

金三角
势力所把持,但依然臣服于缅甸中央军政府,有很大的自治权利,也为自身供应和贩卖毒品提供了便利。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前几年,由于缅、泰两国军队加紧了对坤萨集团的进攻,摧毁了一批罂粟种植场,同时联合国控制滥用毒品基金会又拨出专款,在“金三角”地区推行谷物取代和咖啡取代罂粟种植政策。在一段时间内曾取得成效,罂粟产量大幅度下降,使中亚地区的“金新月”曾一度取代金三角而成为世界最大的鸦片生产基地。

然而,自1986年以来,“金三角”的罂粟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产量急剧增加,大大超过历史最高纪录,再次成为世界头号鸦片生产基地。

每年经“金三角”地区贩运的海洛因占世界总量的60%~70%,而该地区海洛因的年生产能力能满足全球海洛因消费量两年的需要。1996年1月,坤萨领导的武装向政府投降。但这一地区毒品生产并未停止,仍是仅次于“金新月”的世界第二大鸦片产区。

直到2005年,“金三角”有关各方才宣布停止罂粟种植,大规模转型生产米、蔬菜和甘蔗。2006年云南省公安禁毒部门通过卫星遥感监测等手段测量,“金三角”地区种植罂粟的面积约20万亩左右。“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已降至100年来的最低点。

3经济特区
编辑

特区现状

老挝金三角经济特区是经老挝政府批准,于2009年9月9日正式成立的,金三角经济特区是在除国防、外

金三角经济特区示意图
交、司法权外实行高度自治的特区,作为世界上首个“企业境外”特区。

金三角特区现在有几千人,很多是中国人,有中国安保人员维持治安,甚至使用的货币也是人民币,“唯一能显示是老挝管辖的标志,就是护照上的印章”。香港《亚洲时报》还称,在博胶省的会晒市,时常可以见到未挂牌照的中国汽车驶来驶去。

发展计划

按照当地的发展计划,金三角经济特区未来将成为可容纳20万人的大城市,赌场、豪华酒店、高尔夫球场、卡拉OK酒吧等高档娱乐设施将成为该地区的重要利润增长点。其中,赌场主要吸引来自中国和泰国的赌客,因为赌博在这两个国家是非法的。“外交学者”网站称,金三角特区整体设施预计2020年能完全建成,总耗资超过22.5亿美元。届时,横贯金三角地区的高速公路将从中国云南经过老挝,直达泰国边界。

4旅游景点
编辑

美塞镇

又被称为“睡美人”,是泰国最北的一个小镇。美塞镇只有一条由南向北的主要大街,这条街实际上就是清迈至清莱再到美塞快速干道的末段,止于泰缅边境的石桥。街的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商店,其中不少是华人所开,售卖泰缅两地的日用品、工艺品和土特产。

大街西边的几十米处有一座小山,爬上一百多级台阶即可到达山顶,顶上有一座Wat Phra That Doi Wao (帕塔读沃寺)和一座观景楼。登上观景楼,美塞镇、美塞河及缅甸的Thachilek(大其力镇)一览无馀、尽收眼底。

大街的尽头(北部)是美塞河,河对岸就是缅甸的大其力镇。河上有石桥相连,桥头竖有一块“最北之点”的牌坊,两国居民可免签证互入对方境内5公里。两地均有热闹繁华的集市,吸引了大批泰缅两地的居民在此买卖。

因缅甸盛产玉石,故美塞有大量售卖玉石的商店和摊位,同时,美塞也是泰北的一个玉石交易中心。另外,美塞因其位居泰北边境的交通要点,故又是游客前往金三角、清盛等地的必经之地。

大其力镇

缅甸大其力镇与美塞镇隔河相望,由一座石桥连接两地,两地居民可自由来往一定范围内从事边境贸易或观光旅游。外国游客如要进入缅甸大其力镇购物观光,需在泰国边境的检查站,提交有效护照、护照复印件、3张照片、若干美元办理“过境一日游”手续或通过当地旅行社办理。

另外,进入缅方边境时还要付15美元的签证费并留下护照(护照在游客返回时凭回执领回),而且活动的范围须在大其力镇内。如果对大其力镇周围的缅甸寺庙没有兴趣的话,或比较懂行而去缅方购买玉石,不去也罢。

清盛县

于公元659年由拉那泰王朝建立,曾是一个独立小国,后被缅甸入侵并统治了250年之久。直至当今的王

朝始祖昭拍耶王打败缅军,才将清盛夺回。
当地现仍有旧城墙的废墟和许多历史遗迹,并有一个“清盛博物馆”,是泰国国家博物馆的分部,展示各种清盛时代的古老佛像及泰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物古董。

清盛,因其位于泰、缅、老三国的交界点,故在以往是一个罂粟的集散地,金三角的各种毒品就是从这里南下泰国,然后运往世界各地。而今,清盛已成为一个著名旅游区,当地的居民已放弃种植罂粟,改种其它农作物。但当地居民似乎仍有吸食鸦片的传统。

金三角

广义的金三角地区是指泰国、老挝、缅甸三国交界的一块三不管地带;狭义的金三角地区是指湄公河与美塞河交汇的三角洲地区。而作为泰国金三角地区象征的著名金三角牌坊,是位于古城清盛附近的Sobruak村。其位于美塞镇和清盛镇之间,距美塞60公里,离清盛11公里,与缅甸、老挝隔河相望。

因地处山区,地貌独特,林木茂盛,景色优美,又因缅老两国闭关锁国,更增添了此地的神秘色彩。金三角地区曾因盛产鸦片而闻名于世,全球80%的鸦片来自于此,而今,金三角地区已成为泰国北部的一个著名旅游地,每年都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慕名而来。金三角牌坊由大理石制成,高4米,上面用泰、英两种文字刻着:“金三角”。四周遍布旅游纪念品店、玉器珠宝店和餐厅等,出售各种特色商品,如泰国的山地民族服饰、缅甸的珠宝玉器和老挝的山珍等。店员一般身着少数民族服装,展现了泰北特有的民族风情,商品也很有纪念意义。

美斯乐村

美斯乐村位于清莱西北约60公里处、海拔约1300米的美斯乐山上。村内主要聚居着在1949年溃退来此、后经泰国政府批准定居的前国民党93师的军人及其后裔,也有部分来自中国西南地区的移民。村民们保留了浓厚的中国汉民族生活习惯和风格,是泰北最大的华人村。

美斯乐村地处高山,气候温和湿润,终年云雾缭绕,林木隽秀,山花烂漫,美景宜人,故又被称为“小瑞士”。美斯乐村历经多年的发展,旅游及商业设施较为完善,现已成为泰北又一个热门旅游地点。

美斯乐村的历史和人物与中国大陆、台湾渊源深长,抛开政治,就其历史轨迹来看,无疑又是一部反映华人为生存、为发展,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奋斗史。

5中国与“金三角”
编辑

蓝旗军抗英斗争

1825年,一支全副武装的英国考察队到达今天所谓“金三角”的地区,这支考察队抱着勘察地形、吞疆

金三角风光
纳土贼心。他们用当地人从未见过的先进武器,很快驱逐了大部分原住民,并以金三角北部的果敢县为大本营,安营扎寨。通过对这片地区的全面考察,英国人认为此地非常适于种植鸦片,历经三年试种,非常成功,于是开始在果敢、大勐洋等地开始大面积种植。而收获的鸦片则大部分销往中国内地,毒害国人。 英贼的行动遭到了缅甸王朝的极力反对,当地掸帮族纷纷起来与之斗争,加之强大的清政府也出面干涉,于是很快将之驱逐。 但是,以侵略扩张为基本国策的英夷,已充分了解到缅甸的经济价值,及其作为未来进犯中华帝国的地理战略价值。于是很快以英属印度为基地对缅甸开战,两次武装占领,灭亡了缅王朝,并将其并入印度,作为一个省份。

1840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大清帝国惨败。1886年7月24日,清王朝在英夷的武力胁迫下,与之签定屈辱的《中英续议缅甸条约》,将云南南部的果敢、班洪四县割让给英夷。这样,英夷全面控制了金三角地区,开始在这块土地上大肆播种罪恶的种子。

原果敢县知府林洪烈在果敢被割让后愤然辞去清廷另授予的车里(景洪)知府之职,率摹下一千多忠义官兵孤军与英贼对抗。当地掸帮民族首领罗之曼也烈反对英夷役使族人种植鸦片,揭杆而起反抗英贼。罗部很快遭到了英军的血腥镇压,被迫率残部退入深山,坚持抗争。林洪烈起兵后,罗之曼便率部投奔,与林合兵组成了“抗英蓝旗军”。

蓝旗军组成后,林洪烈为大元帅,罗之曼被封为大将军,广纳忠勇义士,拥兵两万余人,与英军长期作战。蓝旗军与英军对峙长达五、六年之久。期间大量破坏鸦片田,消灭英军有生力量,给其以有力的打击。英夷对这支军队毫无办法,于是采取外交手段向清廷施压,要求出兵配合镇压蓝旗军。而腐败无比的清政府竟然被迫接受了要求。可叹忠义而善战的蓝旗军两面受敌,又无援军,虽誓死抵抗,却怎奈寡不敌众,开始节节败退。最终,林洪烈与罗之曼带领五千将士退到萨尔温江边,遭到英军和清军的合围。五千精英终于弹尽粮绝,血染萨温江,全部壮烈牺牲。

蓝旗军失败后,英夷即畅通无阻的役使当地人民大力种植鸦片,最终使金三角地区成为今天的鸦片基地,成为包括当今英国政府在内的西方国家当局所强烈指责的毒品发源地。而本属中国的果敢、班洪四县至今一直由缅甸控制。

远征军异乡流离

93师隶属于原国民党云南地区的第八军,在1949年战败后由于没有退路不得已进入现在的金三角地区 与滞留在当地的原国民党抗日远征军残部合并为93师。

1949年后,他们作为国民党残部由于无法退回台湾岛,被蒋介石训令畏缩于金三角地区,等待“光复大

活在异乡的中国军队

陆”时东山再起。由于当时台湾地区作为联合国的成员国,因此先后两次以“非法在他国领土驻军”被泰国政府上诉联合国,台湾对于这个客观的军事力量的存在也无法否认,先后派出两任原第八军高官要求他们一路撤回台湾。由于种种原因,只有极小部分人员经历千辛万险抵达了台湾,绝大部分人留下来保留军事力量以防止泰国武装围剿。

在解放军手下屡战屡败的国民党残部93师对于几倍于自己的泰国军队却是小试牛刀,让泰国政府不敢小视。终于,泰国政府明白他们不是93师的对手,于是主动谋和了。泰政府愿意提供一片地区供93师定居,但不得离开圈地。唯一的条件是要求93师作为雇佣军围剿让泰政府军也同样感到棘手的泰共游击队。

93师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已答应在别国的领土上为别国政府去出生入死,由此换取了栖身之地,也就是今天著名的金三角地区中的一个山头。残酷的历史背景把装备精良的93师丢在南亚,当“蒋委员长”的反攻大陆美梦破灭之后,这部分在异国的部队便成了“无奶之娘”的孩子。由于金三角地区由于过度贫穷,根本无法种植粮食,加上当地缺医少药,93师与当地人不得已种植罂粟为生并作为主要的药品服用。[1]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精彩图册(36张)

金三角旅游风景相册(3张)

词条图片(8张)
1/2
参考资料
1.  金三角  .
词条标签:
社会地理毒品领土 东南亚 , 蔡依林 , 流行歌曲 , 缅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4%B8%89%E8%A7%92

金三角[编辑]
坐标:20°21′20″N 100°04′53″E

关于与“金三角”名称相近的条目,详见“金三角 (消歧义)”。

本条目过于依赖第一手来源。(2009年9月13日)
请添加第二手及第三手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海洛因生产地区地图
金三角(缅甸语:ㄐ‐ㄐ;泰语:┎;老挝语:萎)是缅甸、老挝、泰国交界地区,总面积约15-20万平方公里,此处交通闭塞、山峦叠嶂,泰国政府在这三国交界点竖立一座刻有“金三角”字样的牌坊,故这一带被称为金三角。

因盛产罂粟,这里通过当地军阀、毒枭等制造鸦片、海洛因等毒品而闻名世界,和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边境的金新月地区,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交界的银三角地区并称为世界三大毒品源。

过去,金三角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鸦片、海洛因类毒品产地,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年产鸦片2650吨至2800吨,年产海洛因约200吨左右。这些地方都曾宣布要禁毒,但效果不是特别明显,直到近年,在国际的强大压力,特别是中国和美国等国家的禁毒压力下,泰国政府加大禁毒攻势,毒品产地已经大部转移到缅甸境内,而金三角本地已转型生产米、蔬菜和甘蔗。

目录  [隐藏]
1 毒枭势力
2 海洛因交易
2.1 海洛因的交易结构
2.2 海洛因交易路径
3 经济特区
3.1 特区现状
3.2 发展计划
4 鸦片
4.1 鸦片在缅甸地区扮演的角色
4.2 鸦片交易
4.3 鸦片的收获管制
5 泰国的毒品问题
5.1 日益严重的毒品问题
5.2 政府禁毒措施
6 中国的毒品问题
6.1 中国的毒品形势
6.2 中国的禁毒措施
7 参见

毒枭势力[编辑]

该地区在20世纪出现了许多极富盛名的大毒枭,例如昆沙、罗星汉、彭家声等。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活动着多股反政府武装和其他毒品武装,故又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这些毒枭为了生产和贩卖毒品,组织了一批装备精良的地方武装,公开和缅甸、泰国等中央政府抗衡。

曾经缅甸境内产毒最多的几个地方势力是:第一特区果敢、第二特区佤邦等,这些地方其实为当地军阀势力所把持,但依然臣服于缅甸中央军政府,有很大的自治权利,也为自身供应和贩卖毒品提供了便利。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前几年,由于缅、泰两国军队加紧了对坤沙集团的进攻,摧毁了一批罂粟种植场,同时联合国控制滥用毒品基金会又拨出专款,在“金三角”地区推行谷物和咖啡取代罂粟种植政策。在一段时间内曾取得成效,罂粟产量大幅度下降,使中亚地区的“金新月”曾一度取代金三角而成为世界最大的鸦片生产基地。

然而,自1986年以来,“金三角”的罂粟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产量急剧增加,大大超过历史最高纪录,再次成为世界头号鸦片生产基地。

每年经“金三角”地区贩运的海洛因占世界总量的60%至70%,而该地区海洛因的年生产能力能满足全球海洛因消费量两年的需要。1996年1月,坤沙领导的武装向政府投降。但这一地区毒品生产并未停止,仍是仅次于“金新月”的世界第二大鸦片产区。

直到2005年,“金三角”有关各方才宣布停止罂粟种植,大规模转型生产米、蔬菜和甘蔗。2006年云南省公安禁毒部门通过卫星遥感监测等手段测量,“金三角”地区种植罂粟的面积约20万亩左右。“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已降至100年来的最低点。

海洛因交易[编辑]

在1994年美国国际禁毒战略报告显示,美国境内在该年大约有60%的海洛因来自东南亚。在此时期,瓦邦允许商人在境内进行海洛因的加工。1995年后被禁止,市场也渐渐受到哥伦比亚的侵蚀。

海洛因的交易结构[编辑]

外界人士普遍相信瓦邦仍然在进行海洛因使用制造与贩售,但在当地人这是一个极敏感的话题。

海洛因非法交易组织并不是垂直整合,海洛因运输很少只由单一个人或单一团体所掌控,因为他必须要从海外提炼厂层层运输到美国境内。这个组织包含了不同的制造商与许多独立的中介商,例如:金融商人、出口商、进口商。因为一个特定的毒品装运者的责任与所有权在货品转手之后就会转变,因此制造商、运输商、囤货、批方商之间的关系之直接证据是非常难取得的。

海洛因交易路径[编辑]

以前的模式:缅甸 → 泰国 → 香港 → 国际市场

现在的模式:缅甸 → 云南 → 贵州 → 广西 → 广东 → 香港 → 国际市场

经济特区[编辑]

特区现状[编辑]

老挝金三角经济特区是经老挝中央政府批准(《总理府第090号政令》),于2010年2月4日正式成立的国家级经济特区,其前身是始建于2007年的老挝金三角东盟经济旅游开发区。开发商是老挝金木棉集团有限公司(金木棉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特区被老挝政府视为施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样板,开发商在特区经济管理方面被赋予了很高的权限,老挝金木棉集团董事长赵伟任老挝金三角经济特区经济管理委员会主席。开发商在数年内投入数亿美元资金用于修建基础设施,如今根据旅游者的资料可知,老挝金三角经济特区面貌已经有了很大改观。

发展计划[编辑]

按照当地的发展计划,金三角经济特区未来将成为可容纳20万人的大城市,豪华赌场、酒店、高尔夫球场等高档娱乐设施将成为该地区的重要利润增长点。其中,赌场主要吸引来自中国和泰国的赌客,因为赌博在这两个国家是非法的,而老挝政府为杜绝罂粟种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将博彩牌照特许授予特区。“外交学者”网站称,金三角特区整体设施预计2020年能基本建成,总耗资超过22.5亿美元。 目前,跨越中国、老挝和泰国三个国家的昆曼高速公路已经基本竣工,老挝金三角经济特区希望借此促进本地产业多元化。旅游业被视为当地重点促进的主导产业,当地统计资料显示,来自其他国家的游客量逐年上升,包括木棉岛在内的特区各个景点年接待量约为50万人次。

鸦片[编辑]

佤邦政府所生产的鸦片在1989年结束与缅共的关系后,摆脱原本的种植鸦片禁令,当地种植鸦片合法化,使得鸦片产量大量增加,美国国务院所做的国际禁毒报告指出,缅甸成为世界第一的鸦片生产国。但后来在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下,佤邦政府在1995年宣布将于2005年实施鸦片禁令,2003年果敢地区跟着跟进实施。

鸦片在缅甸地区扮演的角色[编辑]

鸦片种植对当地农民来说是谋生技巧,也是祖先流传下来的技术。鸦片对当地的居民而言是提生活品质的重要作物,因为鸦片在佤邦当地容易变换成金钱。鸦片同时也是税收的单位,地方政府相当仰赖鸦片带来的税收,所以农民每年都必须上缴固定的鸦片作为鸦片税。鸦片本身也具有医疗用途,所以佤邦部分人家也会留下鸦片作为自用,做为遇到紧急危难时的药品。

鸦片交易[编辑]

鸦片商也分为上游、中游、下游,小盘商主要是和农民进行面对面的鸦片交易,中游则是从小盘商购进鸦片后转卖给大盘商,而大盘商主要是转卖给海洛因制造商,或是本身就为海洛因制造商。

另外也有市集接的交易,农民在市集中四处寻找买主,而买主则是会采合作制,在小旅馆前向农民收购鸦片,一人负责检查和测量鸦片叶中的鸦片浆体,另一人则付款。

鸦片的收获管制[编辑]

根据种植罂粟花的农民居住地的不同,鸦片的交易模式也有所变化,在佤邦北部地区,如登俄、温高、贺岛等地区农民大多会将鸦片卖到市场上,这样的交易方式能赚得最多的利润;而在南登、绍帕则是会把鸦片留在家中等商人来购买;龙潭、昆马等靠近中国边界地区则是受到政府的强力管制,以低廉的价格转卖给政府统一管理,所获取的利润也最低。

泰国的毒品问题[编辑]

日益严重的毒品问题[编辑]

据泰国政府统计,每年约有10亿粒冰毒从金三角渗入泰国内地。为了遏制毒品不断蔓延的势头,近年来,泰国政府在联合国有关机构的支援下,投入资金和技术,指导当地居民开展替代种植和替代发展,努力帮助传统罂粟种植区摆脱对毒品经济的依赖。

据当地官员介绍,泰国盛行的毒品主要是海洛因、大麻、冰毒、吗啡等,其中冰毒最为畅销,吸食者多为青少年、旅游者和外籍劳工。随着泰国政府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不断加大,冰毒来源日益困难,正逐渐被一种称为“咳嗽药”的新型毒品取代。毒品的运输途径主要是从泰国北部、中部地区经陆路运到泰南,也有部分从海上经邻国入境,贩运方式更是花样翻新。

政府禁毒措施[编辑]

泰国政府将禁毒列为主要施政目标,尤其是他信政府上台执政后,立即向毒品全面宣战。去年伊始,他信总理亲自督导全国范围内的扫毒行动,从铲除毒品生産源头、切断毒品运输渠道、强制吸毒人员戒毒改造三方面入手,力图利刃斩毒爪。政府先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几百个戒毒中心,并在军营设置改造营,对吸毒者采取强制封闭式戒毒,并拨出专款,购置新式检测设备,增强缉毒力量,出台更为严厉的反洗钱法,对纵容贩毒的幕后人物采取没收资産和罚款等严厉举措。与此同时,泰国积极开展同周边国家在禁毒领域的合作,与中国、缅甸、老挝等周边国家定期举行会议,交换资讯,磋商对策,部署一系列联合搜捕行动,捣毁了一批毒品加工厂。

中国的毒品问题[编辑]

中国的毒品形势[编辑]

中国大中城市的吸毒问题日趋严重,吸毒人数持续上升,吸毒人员的构成也在发生变化。中国毒品主要有以下五个严重的问题:

境外毒品对中国“多头入境,全线渗透”,金三角的毒品危害最大,占中国毒品市场份额六成以上,除传统毒品海洛因大量流入中国以外,新型的毒品也开始流入中国,新型毒品的制作加工需要更高的技术含量和更为隐蔽的地点。目前,毒品加工窝点正在从传统的东南沿海地区向内陆转移。

中国国内由于东南沿海地区制造贩卖苯丙胺类毒品,像冰毒、摇头丸的犯罪比较突出,已经成为中国一个新的毒品问题。新型毒品的犯罪一开始就是在国外贩毒集团的渗透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现在国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有一些制造贩卖毒品已流入国际消费市场。

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出现新的变化,这一点很突出。金三角地区生産毒品的化学品有一小部分来自中国,大部分还是来自其他国家。也有一些案例表明中国的易制毒化学品流入欧洲,用于制造新型毒品。

中国的吸毒人员持续增多,种类也多样化。中国历年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有105万人,其中吸食海洛因的有75万。在传统毒品海洛因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苯丙胺类新型毒品蔓延和发展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有一些大中城市歌舞娱乐场所,青少年吸食苯丙胺类新型毒品的现象还比较多。

毒品的社会危害越来越严重,诱发大量的刑事案件、治安问题、传播艾滋病,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

中国的禁毒措施[编辑]

中国政府曾在2004年制定《国家禁毒委员会二〇〇四——二〇〇八年禁毒工作规划》,提出了五年遏制毒品蔓延的五项基本目标,分别是:

全民禁毒意识进一步增强,新吸毒人员滋生速度明显减缓,吸毒人员戒断巩固率显著提高,毒品的社会危害程度逐步减轻。

境外毒品渗透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国内制贩毒品犯罪活动受到有力打击。

易制毒化学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管理制度逐步健全,流入非法渠道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禁毒法制体系基本形成,缉毒执法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执法水平全面提高。

禁毒保障更加有力,禁毒工作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禁毒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参见[编辑]

湄公河中国船员遇袭案
老挝金三角经济特区政府网

分类:东南亚缅甸地理老挝地理泰国地理毒品鸦片

导航菜单
创建账户登录条目讨论 大陆简体 汉漢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首页
分类索引
特色内容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条目
帮助
帮助
社区专页
方针与指引
互助客栈
知识问答
字词转换
IRC即时聊天
联系我们
关于维基百科
资助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上传文件
特殊页面
打印版本
永久链接
页面信息
数据项
引用本页
其他语言

Български
攁愀琁椀渀愀
Dansk
Deutsch
English
Suomi
Fran愀椀猀

Hrvatski
Bahasa Indonesia
Ido
Italiano
日本語
鼗脗頗騗


Lietuvi
Nederlands
Polski
Português
Rom渀
Русский
Sloven椁渀愀
Svenska

Ti渞最 Vi琞
编辑链接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17:29。
http://baike.baidu.com/view/110091.htm?fr=aladdin

金新月
编辑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位于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的边境欧亚大陆的交界处,是一个仅次于金三角的鸦片和海洛因生产基地。

目录
1简介
2发展缘由
3来源
4气候特点
5走向
6危害
7产量
8其他消息

1简介
编辑

“金新月”(Golden Crescent)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三国的交界地带,因地形近似新月,又盛产利润极高的毒品鸦片,被称为“金新月”,包括巴基斯坦的西北边境省和俾路支省、伊朗的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阿富汗的雷吉斯坦和努里斯坦等地区。

“金新月” 地区人口稀少,交通不便,气候干燥,主要居住着以尚武和剽

金新月
悍著称的帕坦族和俾路支族。长期以来,他们保持着传统的民族风格与个性,比较自由地来往于三国边界地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三国政府均未对其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使该地区发展为世界范围内主要的鸦片产地。1984年,巴基斯坦政府首脑齐亚哈克颁布了戒严令,采取铁的手腕,使鸦片产量由1978年的800吨骤降至45吨。但1985 年以后,由于巴政府实行“文官政治”,禁毒措施开始松懈,结果1986年,鸦片产量一下子飚升至145吨,在后来这种势头只增不减,到1996 年,巴基斯坦的鸦片产量已超过200吨,罂粟种植面积为1038公顷。老挝的鸦片产品,原来并未列入美国禁毒总署的“预算”之中,但从1986年开始,老挝也不得不令世人刮目相看了,因为当年老挝的鸦片产量接近120吨。于是,在“金新月”古老的伊斯兰栈道上和茫茫的沙漠中,一队队贩毒的驼队便络绎不绝。这些驼队将鸦片和海洛因源源不断地输入欧亚大陆。

近年来,“金新月”的毒品走向几乎是全方位出击。这些毒品兵分三路:一是从南路经巴基斯坦、印度,流向日本、北美地区;二是从西路经伊朗等沿海国家和土耳其,流向西欧地区;三是从北路经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流向俄罗斯和东欧地区。地处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界崇山峻岭之中的栈道小镇兰迪·高图,几乎是“金新月”毒品流向世界的始发站。

从“金新月”出口输入英国和西欧等地的海洛因,一度曾占领过90%左右的市场,因而,“金新月”便成了一轮名副其实的“新月”,正在冉冉上升。更值得一提的是,“金新月”生产的海洛因,其纯度几乎都在80%以上,如此货真价实的“名牌”,在世界毒品贸易竞争中,自然可以后来居上。

“金新月”,成了世界毒源的“新生代”。

2发展缘由
编辑

“金新月” 地区人口稀少,交通不便,气候干燥,主要居住着以尚武和剽悍著称的帕坦族和俾路支族。长期以来,他们保持着传统的民族风格与个性,比较自由地来往于三国边界地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三国政府均未对其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使该地区发展为世界范围内主要的鸦片产地。

3来源
编辑

据估计,每年仅从阿富汗秘密产地搜集起来的鸦片,即可提炼出60 吨海洛因。由于这里独特的地理优势,这里出产的毒品很容易被运输到欧洲。因此,该地区的毒品在欧洲的占有率一度达到90%以上。本地区毒品的出境主要有三个路径:一是从南方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流向日本和美国,二是经波斯湾地区流向欧洲,三是经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流向东欧和俄罗斯。本地区毒品的另一显著优势是,这里出产的海洛因纯度极高,几乎都可以达到80%以上,这也是金三角无法比拟的。

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天气干旱,东南亚“金三角”地区鸦片歉收,黑市上海洛因等毒品供不应求,价格暴涨。这时,“金新月” 的罂粟种植者抓住了毒品价格上涨的好时机,扩大种植面积,打入“金三角”在海外的传统市场。它是继“金三角”之后崛起的世界鸦片类毒品的重要产地。

1981年,“金新月” 地区鸦片产量达到800吨以上,为当年“金三角”和墨西哥鸦片总产量的两倍。然而从1986年以来,“金三角”的鸦片生产迅速恢复,产量急剧增加,再次取代“金新月” 成为世界海洛因的头号产地。尽管如此,“金新月” 的鸦片生产发展依然很快,始终保持了鸦片和海洛因生产第二把交椅的位置
20世纪末,由于民族冲突、宗教矛盾和战乱等原因,“金新月” 毒品经济圈再度崛起,使它又取代“金三角”,成为世界最大的鸦片类毒品产地。

“金新月” 罂粟种植面积达11万公顷左右,鸦片年产量一直保持在3000吨-4000吨之间。根据联合国的统计,2003年,“金新月”鸦片产量达3600吨,2004年预计将超过4000吨。这里除生产鸦片、海洛因外,还生产大麻和可卡因,加上它又是通往欧美的门户,从土耳其、巴基斯坦和伊朗,都可以将毒品运往欧美各地。“金新月” 现已成为连接欧亚毒品贸易的纽带和大陆桥。

4气候特点
编辑

1、金新月 地区人口稀少,交通不便,气候干燥,主要居住着以尚武和剽悍著称的帕坦族和俾路支族。长期以来,他们保持着传统的民族风格与个性,比较自由地来往于三国边界地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三国政府均未对其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使该地区发展为世界范围内主要的鸦片产地。

2、相对于金三角等地来说,金新月地区种植毒品的时间较晚,主要种植大麻和罂粟,但近年来,金新月已经取代金三角,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毒品产地。其罂粟种植面积近11万公顷,每年生产4000吨毒品。1999年金新月地区的鸦片总产量达到4600吨,占到了全球总产量的75%,是当时世界最大的鸦片产地。

3、位于金新月心脏地带的阿富汗是世界上最大罂粟种植国之一。由于其动荡的国内形势,加上阿富汗国内居民剽悍尚武的习俗,使得阿富汗的罂粟种植面积十分广泛,全国大部分省都有罂粟种植,其罂粟种植面积达5.8万公顷。阿富汗成为世界鸦片生产第一大国。伊朗的罂粟种植面积也比较大。

5走向
编辑

1984年,在巴基斯坦,由于政府首脑齐亚哈克颁布了戒严令,采取铁的手腕,才使当年的鸦片产量由1978年的800吨骤降至45吨。但是,到1985年以后,由于该政府实行“文官政治”,禁毒措施松懈,结果仅1986年,鸦片产量又一下子飚升至145吨。在后来的日子里,这种势头只增不减,到1996年,巴基斯坦的鸦片产量已超过200吨,罂粟种植面积为1038公顷。

老挝的鸦片产品,原来并未列入美国禁毒总署的“预算”之中,但从1986年开始,老挝也不得不令世人刮目相看了,因为当年老挝的鸦片产量接近120吨。

金新月
于是,在“金新月”古老的伊斯兰栈道上和茫茫的沙漠中,一队队贩毒的驼队便络绎不绝。这些驼队将鸦片和海洛因源源不断地输入欧亚大陆。

近年来,“金新月”的毒品走向几乎是全方位出击。这些毒品兵分三路:一是从南路经巴基斯坦、印度,流向日本、北美地区;二是从西路经伊朗等沿海国家和土耳其,流向西欧地区;三是从北路经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流向俄罗斯和东欧地区。

地处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界崇山峻岭之中的栈道小镇兰迪·高图,几乎是“金新月”毒品流向世界的始发站。

从“金新月”出口输入英国和西欧等地的海洛因,一度曾占领过90%左右的市场,因而,“金新月”便成了一轮名副其实的“新月”,正在冉冉上升。

更值得一提的是,“金新月”生产的海洛因,其纯度几乎都在80%以上,如此货真价实的“名牌”,在世界毒品贸易竞争中,自然可以后来居上。

“金新月”,世界毒源的“新生代”。

6危害
编辑


焚烧毒品

“金新月”毗邻中国西北部边境地区,位于西南亚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国交界地带,亦称“金半月湾”。由于该地区形状像一轮弯弯的月亮,故称“金新月”。

“金新月”是继“金三角”之后,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毒品产地。1999年,“金新月”地区的鸦片总产量达到4600吨,占到了全球总产量的75%,一跃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鸦片产地。阿富汗成为世界鸦片生产第一大国。

1997年以来,中国公安机关和海关在新疆的红旗拉甫、霍尔果斯等口岸共查获走私出境至“金新月”地区的醋酸酐66吨,而乌鲁木齐海关自1998年以来查获走私入境大麻4113克、海洛因3139克。

“金新月”地区的毒品对中国的威胁将越来越严重。新疆的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开始参与贩毒活动,潜在危害很大。

印度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向中国输出鸦片的国家。印度也是世界上被允许种植罂粟的极少数国家之一,年产鸦片量约占联合国批准的世界总量的一半。

印度鸦片有一部分迂回进入中国,也有直接经过尼泊尔进入中国西藏地区的。2002年,中国曾摧毁了一条从尼泊尔经西藏、成都、深圳再到日本的贩毒通道。

7产量
编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战不断的阿富汗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鸦片生产国。塔利班政权曾在2001年以违反教义为由下令禁止种植鸦片,使阿富汗的鸦片产量一度下降了90%。但2001年年底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阿国内鸦片种植情况陷入“失控”局面。

在塔利班倒台的第二年,阿富汗鸦片产量一跃达到3400吨,占据了当年全球鸦片总产量的70%。2003、2004两年,阿富汗鸦片产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从3600吨暴涨到4200吨,独占全球鸦片产量的近90%。去年,卡尔扎伊政府

金新月
被美国批评禁毒不力后阿富汗鸦片产量暂时滑落到4100吨。不过,这一成绩没有得到保持,各种迹象都显示阿富汗今年将迎来鸦片的又一个“大丰收”,保守估计其产量将有望达到4500吨。

阿富汗禁毒官员曾私下向《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解释说,毒品的生产、加工、走私早已在阿富汗以及周边地区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每年入春时分,就会有毒贩直接到田间地头向农民们支付订金;等到鸦片收获的季节,不用农民操心运输问题,自然会有配备武装人员的车辆前来收购毒品;收来的鸦片有的被直接运送出境,有的则会被运往特定的场所加工成可卡因,再转运到其它国家。

在阿富汗,有将近10%的人口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毒品的种植、贩运、走私,毒品经济占据了国民经济60%的份额。卡尔扎伊政府曾经提出在2008年将全国鸦片种植面积减少75%,从目前看这个设想显得极不现实。

8其他消息
编辑

阿富汗禁毒官员曾私下向《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解释说,毒品的生产、加工、走私早已在阿富汗以及周边地区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每年入春时分,就会有毒贩直接到田间地头向农民们支付订金;等到鸦片收获的季节,不用农民操心运输问题,自然会有配备武装人员的车辆前来收

金新月
购毒品;收来的鸦片有的被直接运送出境,有的则会被运往特定的场所加工成可卡因,再转运到其它国家。

在阿富汗,有将近10%的人口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毒品的种植、贩运、走私,毒品经济占据了国民经济60%的份额。卡尔扎伊政府曾经提出在2008年将全国鸦片种植面积减少75%,从目前看这个设想显得极不现实。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5张)
1/1
词条标签:
地理地理名词行政区划 毒品产地 , 黑手党 , 毒源
http://nk.news.sohu.com/s2014/shijieguan-437/


搜狐首页-新闻-体育-S-娱乐-V-财经-IT-汽车-房产-女人-视频-播客-微博-邮件-博客-BBS-我说两句-搜狗


来自朝鲜的毒品

罂粟种植为朝鲜带来丰厚外汇 中国东北三省朝鲜毒品泛滥

每年的春夏之交,在很多朝鲜的劳改营外,大片的罂粟花便会在阳光下妖艳地开放。罂粟在朝鲜是个神秘又公开的存在。因为核问题的存在,朝鲜政府成功转移了公众的视线,让朝鲜的毒品问题一直藏在外界的眼皮子底下。毒品贸易在朝鲜是一个“亮点”,它与导弹出口一起成为朝鲜获得外汇的重要手段。而兴隆的毒品贸易让中国东北三省饱受毒货之害,而这一严重问题也得到中国官方高度关注,打击力度不断加大。

2014.01.06 Vol.437

资料图片。

红火的朝鲜毒品生意

与世界上其他毒品产区不同,朝鲜能在毒品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与官方的支持分不开。20世纪90年代,在朝鲜国内制造业崩溃后,朝鲜陷入严重经济危机。在金正日的指导下,朝鲜开始大规模生产和制造毒品。金正日认为,海洛因能快速弥补出口下降带来的财政亏空。他命令,每一个集体农庄都要拨出12英亩的农田种植罂粟。

2012年有媒体援引美国反毒品局数据称,朝鲜每年约生产40吨鸦片,是世界第三大鸦片出口国和第六大海洛因出口国。美国国会调查局2004年的报告称,朝鲜每年出口5亿美元的毒品,其中一些收入用于军费等。该报告还透露,朝鲜劳动党第39号室主导着毒品交易。[详细]

与其他毒品产区不同的是,朝鲜的毒品种植和生产,被普遍认为是官方行为:朝鲜几乎没有私人经济,除了官方和军方,没有任何人有能力经营毒品。一位前平安北道的校长说,在1984-1991年间,在政府的命令下,他经常带领学生种鸦片。“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分配了种植鸦片的地块。”一位老师说,在收获的季节,学生还会偷一部分成熟的作物去卖。

朝鲜的鸦片种植具有很多优势。首先,朝鲜完全对外封闭,外界对毒品的种植和生产情况几无了解;其次朝鲜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区散落着很多废弃工厂,而这成为毒品生产的最佳地点。据韩媒报道,朝鲜的毒品生产集中在咸兴,而这里就有一个二战时期日本人建造的复杂的化学工厂群。[详细]

通过外交渠道运输毒品

除了生产毒品有官方背景外,朝鲜政府还会通过外交使团或者政府官员运输毒品,从而躲避各国海关检查。据美国国会的研究报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50多名朝鲜外交官或者政府官员,在20多个国家,因为运输毒品而被抓获。

例如,1977年,委内瑞拉政府将朝鲜大使馆人员全体驱逐出境,原因就是他们被发现从事毒品交易。2003年,朝鲜货船“烽燧”号船员因涉嫌走私价值1.5亿澳元的海洛因而在悉尼被捕。2004年6月,2名朝鲜外交官在埃及因涉嫌从事非法毒品交易被捕。2006年,澳大利亚派出战机在公海上将屡教不改的“烽燧”号击沉。除此外,朝鲜在中、俄、日等其他国家的一些外交官,也都曾因为被发现携带毒品或者销售毒品遭到驱逐。[详细]

朝鲜国内的一些外贸官员似乎也背有销售毒品的压力,一位在朝鲜工作数年的中国人曾经多次被他们问能否“带货”去中国。

据估计,朝鲜每年出口海洛因的收入在5亿-10亿美元之间,但无法确切知道他们生产毒品的利润。朝鲜的海洛因生产规模令人瞠目,但朝鲜毒品问题在过去十年间,却乏人关注,原因何在?因为除了毒品还有更大的议题吸引着国际社会的关注:朝鲜的核武器。[详细]

朝鲜国内毒品泛滥 被当成治病良药

朝鲜毒品除了用来换取外汇,也成为高官们的消费品,而近几年来,吸毒开始从上层向下层扩散。《朝鲜日报》曾报道称,2008年6月,朝鲜保卫司令部要员因为误吸另一高官的含有毒品的特殊香烟,当场中毒昏迷,很快死亡。该报引用消息人士的话称:“朝鲜生产毒品已持续20年以上,毒瘾可能已经扩散到军方和党高层人士。但是,必须向最高领导人隐瞒这一事实。”[详细]

朝鲜正在成为毒品的无风地带。从小孩子到老人,不论年龄和阶层,毒品正以惊人的速度扩散开来。一名朝鲜咸兴居民在曾对韩媒称:“你就想在咸兴稍微有点钱的人大部分都在吸毒就可以了。搞贸易的人最多。驾驶长途大客或搬运集装箱的司机也很多。甚至保安署的保安员也吸毒……或许每个人的吸毒次数和中毒情况不同,但吃着大米的咸兴人大都吸过一两次毒。”张成泽案发后,朝鲜对他的指控罪名中就有一项“吸食毒品”。[详细]

因为朝鲜医用药物奇缺,而身边却充斥着毒品,因此在许多朝鲜民众心中,毒品甚至已经成为普遍的治病良药。“癌症患者会使用它,这种毒品已经成为他们唯一的药物。”一位NGO的工作人员曾对媒体说。一位走私贩在2009年叛逃后说,他曾看见过一位医生用冰毒给他朋友的父亲治病。“他服用之后就可以说话了,而且5分钟之后手也可以动了。因为这种疗效,很多老人真的把它当药了。”一位在朝鲜工作数年的中国人也证实了这一说法:他在朝鲜拉肚子,当地人就用鸦片熬汤当药给他喝。[详细]

东三省的朝鲜毒品

朝鲜“毒源”的存在给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产生了颇大的影响。2011年,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在做客人民网时透露了东北地区毒品泛滥的严峻形势,“(中国)吸食冰毒人员明显增多,东北地区滥用情况突出,东三省登记的滥用合成毒品人员已占全部吸毒人员的72%以上。”既非沿海地区、也非毒品产地的东三省成为重灾区,出乎国人意料。与东三省接壤或为临近的俄罗斯、韩国均为毒品输入地,而非重要产地,只有朝鲜自1990年代以来在大面积种植和制造毒品。大量证据也表明,来自朝鲜的毒品,尤其是冰毒,在东三省泛滥成灾。[详细]

在靠近朝鲜的边境地区,更是重灾区中的重灾区。新华社曾于2010年报道称,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已成为毒品主要走私通道、中转站、集散地和消费地”。

延吉市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从1995年的44人增加到2010年前后的2090人,增长了近47倍。吸毒人员也渐低龄化,1996年以前平均年龄40岁左右,如今63%的吸毒者年龄在17-35岁之间,最小的不满14岁。吸毒人员也在全方位扩大。从过去个体经商、闲散人员,到现在的公务员,甚至扩大到中小学生。据不完全统计,从事边贸的商人中约有30%人员吸毒。[详细]

东三省的毒品泛滥问题早就引起中国方面的愤怒。早在2005年,北京朝阳区检察院毒品专家组甚至向媒体公开点名批评朝鲜:“犯罪分子通过与朝鲜境内的贩毒分子相勾结,将从朝鲜地下加工厂生产的毒品,通过吉林省延吉市偷运至境内然后再运往全国各地贩卖。”

2010年中国没收的朝鲜产毒品价值达6000万美元。针对朝鲜产毒品,中国也开始与韩国密切合作。当时韩国第二大报纸《中央日报》引用外交消息称:“中国愤怒了。”[详细]

精彩回顾

436期:姑父与金家人435期:朝鲜毛片泛滥434期:金正恩保镖433期:二号人物命运432期:“烟民”金正恩431期:朝鲜判决书430期:张成泽集团429期:细说张成泽

精品栏目推荐

责任编辑:杨建

如果您对本期专题有何意见,或者发现了偶犯了小错误(错别字啥的最烦人了),抑或是有好的不得了的素材,欢迎给偶来信,或者到微博上联系我。

我的邮箱:jianyang@sohu-inc.com
我的微博:请戳这里

您的阅读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合作专区

Copyright  2014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820df90100hx35.html

二战中日本士兵服用毒品增强战斗力 (2010-04-25 11:38:16)转载▼

标签: 学术 合成毒品 历史溯源 知情权
       
                 冰毒三次滥用高峰的历史嬗变

一、“觉醒剂”及第一次滥用高峰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苯丙胺类兴奋剂(有冰毒、甲基苯丙胺、苯丙胺等多种称谓)的滥用经历了三个高峰期。滥用国家主要涉及到日本、德国、意大利、韩国、台湾、菲律宾、泰国、美国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

    第一次滥用:主要与二战关系密切。

    滥用时间:(1937年~1960年)

    滥用区域:主要在日本,欧美次之

    滥用药物类型:主要是甲基苯丙胺。在日本,苯丙胺类兴奋剂统称“觉醒剂”。日本药商称觉醒剂为“希洛本”。

1、谁最早合成了冰毒?

    冰毒的化学名称是甲基苯丙胺或甲基安非他明。关于苯丙胺的由来,学界流传着两种解释:

    其一:1887年在德国,由科学家首先合成的了苯丙胺,学名盐酸麻黄碱。

    其二:苯丙胺是由罗马尼亚化学家 Lazar Edeleanu 于1887年首次成功合成。

    关于冰毒的由来,学界各说不一,通常有五种说法:

    其一:1888年,日本的药学博士长井长义在研究咳喘药成分麻黄素时,意外发现了甲基苯丙胺;

    其二:1893年,在日本发明了甲基苯丙胺,也称“觉醒剂”

    其三:1919年,由日本化学家阿·雄贺多首次合成了甲基苯丙胺;

    其四:1919年,由日本化学家绪方章合成甲基苯丙胺;

    其五:1970年代中期,日本的毒贩将盐酸取代硫酸进行固体加工,无意中制造出固体甲基苯丙胺,即甲基苯丙胺盐酸盐。也就是目前的“冰毒”。

2、滥用的历史背景: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37年~1945年

    1、 军需品“猫目锭”与日本神风攻击队

    1936年,德国医学科学家迈耳首次发表论文,指出服用甲基苯丙胺能消除疲劳以及提高连续工作的能力。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军方的关注。紧接着,相似言论的研究报告陆续发表,佐实了迈耳的观点。很快,德国、日本等国家就将甲基苯丙胺列为军需药品,日本还在朝鲜等地建立制药工厂,大量生产甲基苯丙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和苏联斯大林格勒等战场中,日本和德国军队士兵就是依靠这种药物保持不同寻常的战斗力。据史料记载,日美之间发生的冲绳岛战斗中,日本的“神风特攻队”敢死队员,也称自杀性飞机队,就是服用了甲基苯丙胺后驾着战机亢奋地冲向美国舰队。

    日本士兵称甲基苯丙胺为“猫目锭”、“突击锭”或“空击锭”。二战中,日本军队大量使用甲基苯丙胺,让士兵们服用后,不知疲倦地持续战斗,甚至呈现疯狂的精神状态,都与日本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中的武士道精神有着源渊关系。这也对我们解开,为何区区小日本得以在中华大地血腥杀戮长达8年提供了一个认识角度。但愿更多的中国人能知晓这层真相。

   另外,大多中国人只知道日本用枪炮打开了中国大门,却不了解日本侵华的深层目的,本文在此展示一组数据供读者研判:

    1)日本纵毒下的东北

    1905年,日本将沙俄势力赶出东北,始对东北地区实施“毒化政策”。每年由日本输入中国的吗啡18吨之多。(此时距抗战爆发尚有32年之久。)

    1932年9月,伪满洲政府成立了鸦片专卖筹备委员会。(侵华意图渐渐显露)

    1933年,日本鸦片专卖公署成立。1940年《日本满洲国年鉴》统计,法律许可的罂粟种植面积是,1933年为941000公顷,1934年为1066000公顷,1935年为690000公顷,1936年为880000公顷,1937年为1030000公顷,1938年计划缩减为710000公顷。

    热河是当时鸦片的最大产区,据1936年10月承德宪兵队长报告,当年热河罂粟种植面积为650000亩,总收获量为10000000两。

    1932年,日伪当局的鸦片岁入为19409637元。1936年增加到37692641元。

    2)日据时期的东北吸毒人数

    1931年,东北的吸毒者有30000人(此时日本在东北施实“毒化政策”已26年)

    1933年为56894人吸毒;

    1934年为115447人吸毒;

    1935年为217060人吸毒;

    1936年为491965人吸毒;

    1937年为811005人(日本的“毒化政策”在东北已卓有成效,东三省枪炮未动,士气已丧失)

    日军第九师团的一项内部报告中,也作了与上述数字基本一致的估计:“三千万民众中有百分之三吸食鸦片,其数约达90万人。”当时日本政府指出,中国若有百分之四吸食鸦片,就必然赢得这场战争。

    3)日本占领区中国吸毒人数

    热河、察哈尔、绥远三地吸食毒品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8%,共有2240000人;

    河北、山东、山西三省吸食鸦片烟毒者约占该区总人口的8%,约为6560000人;

    河南吸毒者约有2240000人,约占总人口的7%。

    据金陵大学副校长的《南京毒物调查报告书》说,1939年的南京城内有三分之一的人被诱迫吸食鸦片、吗啡、海洛因。

    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吸毒者约占总人口的6%,约有5160000人;

    福建吸毒者约占总人口的7%,约有840000人;

    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的吸毒者约占总人口的4%,约有4480000人是烟毒患者。

    4)日本入侵期间在中国种植毒品情形

    1930年的中国鸦片年产量为12000吨;

    1939年,华北共生产鸦片4792800两,其中河北、山东、山西、河南被占领区生产的鸦片依次为262000两、2719600两、1411200两、100000两。

    据国民政府内政部调查统计,日本在占领区强迫栽种的罂粟面积有1500余万亩。服用毒品患者约有3200万人,其中3100余万人系因日本占领直接造成的结果。

    在北平,每一条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日本人开设的“白面房子”和鸦片烟馆,公开兜售“白面”、“吗啡”和“红丸” 。1939年厦门销售的鸦片有399000两。

    1940年,广州被日军占领后,新生烟馆1152家。

2、 美国军队与甲基苯丙胺

    美国军方在获知德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以及日本和德国军队动态后,很快也大量生产甲基苯丙胺。据史资记载,二战中,美国军队至少使用过200万片甲基苯丙胺。事实上,甲基苯丙胺仍是二战后美国军队作战的军需药品。1960年始,美国空军批准飞行员在作战中可以服用兴奋性药物。1972年,美国空军参长梅里尔·麦克皮克将军曾下令禁止服用兴奋剂,但飞行员们起飞前,军医会送来“提神丸”即苯丙胺;飞行员们执行任务结束后,军医会送来“入梦丸”即“替马西汀”,以便让飞行员有充足的睡眠执行第二天的任务。

    许多参加过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士兵,回到美国本土后患上各种精神神经障碍症状,学界称这种现象为“战争综合症”。而服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对大脑组织造成的损害不应否认。

    2002年12月,美国军事法庭对两名美国空军飞行员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误伤多名友军”进行了审判。据媒体报载,这两名飞行员在执行任务时,服用了苯丙胺。由于这种兴奋剂的作用,使他们出现高度亢奋的状态,所以才无法冷静判断地面实情,发生了向正在阿富汗南部的坎大哈市以南的基地进行夜间实弹演习的加拿大部队投弹射击,当场造成4名加拿大军人死亡,8人受伤的惨案。两名飞行员在法庭辩解说,他们并不愿意服食苯丙胺,但因服药与爱国联系在一起,只有服从军令。然而,美国空军方面坚决否认“误伤事故”与服用苯丙胺有关。

    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1991年的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行动中,60%以上的飞行员服用了苯丙胺;经常执行任务的飞行员中,服药者高达96%。而海湾战争中,美军误伤友军的概率高达18%。

    据美军的一份计划称,目前美军的核心科研机构——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在利用多种手段,希望研究出一种能让士兵7天7夜不睡觉的“不夜神”兴奋剂,用药品打造“超能战士”。

3、 德军及其希特勒吸毒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同盟国与轴心国以Pervitin注册名称将苯丙胺类物质分发到前线。像意大利的军队,纳粹军队,都配发了甲基苯丙胺给战场上的士兵以作兴奋剂之用,特别是在苏德战争时的党卫队人员及德意志国防军。John F. Kennedy 会偶尔注射。2009年初,英国专家研究发现希特勒曾长期注射毒品。

    英国滥用药品专家享利博士,潜心研究了希特勒病志后发现,为了让希特勒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希特勒的贴心医生西奥多·莫雷尔长期给希特勒注射可卡因和吗啡等毒品。每当希特勒演讲之前,为保证其兴奋状态,莫雷尔会给他注射苯丙胺类兴奋剂,而演讲结束后,再注射镇静药物。

    希特勒在二战时期所表现出的疯狂与超常思维和举止,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也许当时无法解释,但事隔几十年,再来看毒品对人类的破坏和毁灭力,令人类倒吸一口冷气。毒品与战争不无关联。

第二个阶段:1945~1952年

1、战后“觉醒剂”流向日本民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军需品的觉醒剂在一些国家大量合法地销售,尤其以日本最盛。战后,日本将其军队中囤积的苯丙胺类药物以片剂或针剂的方式在国内各药店和杂货店出售,价格极其便宜。此时的日本,作为战败国,举国上下极具挫败和悲观意识,一部分国民投入精力搞战后的经济建设,他们恨不能一天24小时都在工作,而觉醒剂恰恰能令其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另一部分国民,无法接受战败的事实,精神上极其沮丧,而服食觉醒剂之后,精神上有一种被麻醉的欣快和松驰感,悲伤的心情也似乎得以改变。于是,各取所需,多方所需,一付觉醒剂无意中撑起了负重累累的战后的日本,成为那个时期日本的最佳心理抚慰剂。

    据资料记载,1945年至1952年,日本吸食觉醒剂的民众高达200万人以上,出现精神障碍的吸毒者推定为20万人,成瘾者达55万人。另有史料称,那个期间日本有5%—10%,相当于300万的民众,都在吸食苯丙胺类兴奋剂。这被称为日本毒品滥用的第一次高峰,并且带动了其他国家的滥用开始。此时滥用人群,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都有,相比较是以成年男性为主体。

2、《觉醒剂取缔法》出台

    据资料显示,1946年~1950年期间,日本国内急剧上升的刑事案件,以及越来越多的精神病大都与觉醒剂使用有关。这种现象引起了法学家、心理学家及社会学家的注意。日本政府组成了专门的调查组,最终得出结论,觉醒剂不能再使用了,必须给予取缔。于是,1951年,日本政府颁布了《觉醒剂取缔法》,禁止甲基苯丙胺的生产和销售。觉醒剂在日本沉寂了近20年。

3、 战后欧美滥用因素

    甲基苯丙胺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滥用,日本显然是中心波段的中心。但二战后,欧美也出现了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的倾向,尤其美国军方将甲基苯丙胺在美国军队所在地出售。其实,为了防止这两种药品滥用,制药商们也想了很多对策,比如,制药的时候,往药里增加一些苦味或气味剂,但这一招很快被使用者识破,他们有的是办法去除杂味,仍然制止不了苯丙胺类药物的滥用。

    1953年,当史密斯·克莱-法兰西公司对苯丙胺类兴奋剂的专利所属权到期限后,欧美国家至少有六大公司为牟取暴利,立即大量地生产该类药品,致使欧美的滥用达到高峰。

    20世纪60年代后,觉醒剂从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传入美国的西海岸地区,使得夏威夷和南加利福尼亚州的觉醒剂滥用问题日渐严重。

(1960年代,美国对越南长达12年的战争中,产自“金三角”的海洛因就近成为被滥用的对象。1971年,美国陆军估计美军在驻扎越南时,约有10%使用过海洛因,其中50%是严重成瘾的毒鬼。当部分黑人士兵返乡,面对充满不确定感的未来,他们带回了海洛因,作为对抗失业的缓冲,他们协助创造了黑人犯罪行业的新浪潮——贩毒。)

              二、冰毒的出现及第二次滥用高峰
                    ....................(以上节选《新型毒品家族溯源》第四章部分内容)


                  毒品能打败人类吗?(代后记)            

                         ——偏于一隅的思考

    终于写完一本两年前就动意的书:《新型毒品溯源》。(先晒晒部分目录,进门来的博友,稍一侧目,就能注意到。)

    显然,我是怀着厚道和善意去写这本书的。以行动取代空谈,就图个利己利他罢。

    世界上没有多少甜头可给人类的。毒品这东西曾经貌似让人很开心,但越用越深,一旦陷入,就是无底地陷入了。如若你不自知,我不自知,他不自知,事情就在不自知中转向危险和糟糕。我目睹和耳闻数年了。当我意识到这层悲哀,就尽力把能窥破的事情用浅显的文字表达出来,总是有些人想要看到罢。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报告,1980年至1989年全球约10万人死于吸毒;每年至少有1000万人因吸毒而丧失正常的智力和能力。当今全球吸毒的人数约2﹒3亿。有人可能认为,相对全世界63亿人口,它只是一个零头。问题是,这2亿多人是明数,还有不计其数的隐型吸毒者正在赴死的路上,谁又说毒品这头魔鬼发动的战争不是暴力加血腥的最惨酷的战争?短短的几十年,于悄无声息中把杀机瞄准数亿人。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全世界有1000万左右的人丧生,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世界死去的军人和平民人数是5000万。而毒品向人类发起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旷日持久的战争,而且愈加来势汹汹。

    因此,即使我写了这样一本书,又能怎样呢?我的力量是如此单薄微弱。因为缺少支持背景,我的行为显得那么孤立和突兀。

    但我还是写了,我无法克制地跃出了规定的写作轨道,只为打开毒品世界的入口。因为这不是不能与外人道的一件事情,人类必须内视自己已有的困境。我仅是站在人本身的立场,有针对性地看待毒品施予人类的这场革命。

    纵观历史,事实上,人类早该沮丧和气馁的,战则败,不战也败。几百年都如此。但是人类探寻解决途径的勇气和信心不应该削减。与毒品和平共处也好,把危害降到最低也罢,还是大喊几嗓子妄图把它打翻在地,等等等等表现和做法,都是人类的一种态度。但是,出手之前或交手之后,总不能视对手太生分,总要有些接触。我们已经喊了很多年“打一场毒品的人民战争”口号,但大多数人民连毒品长什么样,有多少种,出身背景是怎样的都弄不清,怎么加盟?所以我愿意平静温煦地把已知的认识从形而上到形而下尽可能详尽细数,尽管过程中或出书以后的日子如履薄冰,我还是希望于庄严中起到些微的助力。

                             新型毒品溯源

第二章:新型毒品始祖:麻黄素
1、麻黄草
2、麻黄素的由来
3、曾用名“麻烦草”
4、麻黄素与哮喘
5、发现和限制苯丙胺的历程
6、麻黄素与减肥风险
第四章:甲基苯丙胺三次滥用高峰的历史嬗变
......
二、冰毒的出现及第二次滥用高峰
1、日本——冰毒制造的源头国家
2、日本暴力团对韩国的“技术性”输入
3、台湾形成第一次冰毒滥用高峰
4、菲律宾的地下掺假毒品工厂
5、冰毒扫荡中国内地的三个阶段
6、金三角地区“冰毒”集团的兴起
7、美国的夏威夷冰毒时代
三、摇头丸时代及第三次滥用高峰
1、两家德国制药公司与摇头丸
2、生物化学家舒尔金与摇头丸
3、摇头丸的由来
4、锐舞与摇头丸的流行
5、古柯碱摇身变成“快克”与摇头丸呼应
6、摇头丸落地中国后的变异情况
7、“化学合成的冰毒之父”刘招华
第五章:常见的致幻植物
一、曼陀罗的传说
1、华陀用曼陀罗制“麻沸散”
2、曼陀罗与“蒙花药”酒
3、“仙果”与“詹姆斯草”典故
二、有毒仙人球
1、墨西哥的魔球
2、乌羽玉与神秘巫术
3、南美仙人掌
三、玛雅遗迹与毒绳伞
1、墨西哥“裸盖菇”
2、云南“魔鬼果”
3、“神蘑菇”与视物显大幻觉
4、华丽牛肝菌与视物显小幻觉
......
第六章:常见的致幻剂
一、LSD
1、LSD的发现者——瑞士化学家霍夫曼
2、CIA与“诚实药”
3、LSD首次大规模流行之源
4、变态心理学教授蒂莫西与“毒蘑菇”
......                  
            

     
     

分享:      
6
喜欢
阅读(12974)┊ 评论 (28)┊         收藏(4) ┊转载(23)         ┊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精)
前一篇:中共地下党朱枫遗骸被发现
后一篇:濮存昕与禁毒
。。。。。。。。。。。。。。
太多了,看不完了。
http://www.ltaaa.com/wtfy/9212.html

首页 -> 新闻 -> 美国新闻 -> 正文

纳粹曾用毒品提高部队战斗力

Nazis Took 'Meth' Pills To Stay Alert, Boost Endurance During World War II, Letters Reveal

作者:福禄寿禧 发布日期:2013-06-08 浏览:2512

译文简介:

有传闻称二战期间纳粹使用冰毒来保持清醒,希特勒本人也接受此类注射。

译文来源:

原文地址: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 ... r-ii_n_3384881.html

正文翻译:

原创翻译:龙腾网 http://www.ltaaa.com 翻译:福禄寿禧 转载请注明出处

论坛地址:http://www.ltaaa.com/bbs/thread-194892-1-1.html

Nazisreportedly took "meth" pills to help them stay awake during World WarII, during which time, Adolf Hitler also received injections of the substance.

有传闻称二战期间纳粹使用冰毒来保持清醒,希特勒本人也接受此类注射。

Inan attempt to fuel its youthful but increasingly exhausted fighting forceduring World War II, the Nazis reportedly turned to addictive and potentiallydangerous substances, including a form of what is known today as the illegaldrug methamphetamine, currently a rising problem in Europe.

在二战中为了给年轻但疲于战斗的部队提神,有传闻称纳粹使用了一些成瘾性且有潜在危险的物质,包括今天成在欧洲问题日益严重的非法药物甲基苯丙胺。

Thisnarcotic-fueled side of the Nazi war effort is illuminated in letters sent homeby Nazi soldiers such as Heinrich Boll, a famous German author awarded the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72.

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德国文学家、前纳粹军人海因里希波尔等人写给家里的信中,反映了纳粹这一药物刺激事情。

Whilea soldier in his 20s, Boll wrote to his parents to beg for refills of a drugcalled Pervitin, an "alertness aid" that was actually an early formof crystal meth, according to German news outlet Der Spiegel. The drug waspopularized in the 1930s by Berlin-based company Temmler Werke, and a Naziofficer then passed the compound -- and its "miracle pill" reputation-- along to the German front, which was soon flooded with millions of Pervitintablets.

根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在20来岁从军期间,波尔在写给父母的信里要求提供一种称为脱氧麻黄碱的“提神药”,为冰毒的前期制品。20世纪30年代总部在柏林的泰勒姆公司大规模生产,而后一名纳粹军官将这种合成物—享有“神奇小药片”的名声—推向德国军人,然后就有大量的脱氧麻黄碱药片生产。

Thetruth about the substance, however, is much less miraculous.

然后这种物质的真相却没那么神奇。

Modernmeth users initially experience an intensely pleasurable high and an energysurge, but this high becomes harder and harder to achieve over time. Meanwhile,the drug wreaks havoc on abusers' psyche and brain functions, leading toanxiety, confusion, insomnia, mood disturbances, violent behavior, paranoia,visual and auditory hallucinations and delusions.

新式冰毒的使用者一开始会感觉到高度的亢奋和精力充沛,但慢慢地这种感觉越来越难达到。与此同时药物会严重损害滥用者的心脑功能,导致焦虑、紧张、思维混乱、失眠、暴力倾向、多疑、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幻觉及妄想。


A2005 report by Der Spiegel suggests that even as German leaders were pumpingtheir foot soldiers full of the drug, some German doctors had reservationsabout it. The Reich's minister of health, Leonardo Conti, reportedly attemptedto curtail Previtin use, but had only limited success.

《明镜周刊》2005年的一份报告披露,德国领导人用药物来给士兵提神,而德国医生则对此持保留意见。纳粹卫生部长列奥纳多康迪据称曾试图缩减脱氧麻黄碱的用量,但收效甚微。

Theseregulatory efforts could not have been helped much by the fact that AdolfHitler himself was given daily injections of methamphetamine by his doctor from1942 until his death in 1945, according to the BBC.

据BBC报道,希特勒本人从1942年起直到他死亡,每天都由医生来给他注射甲基苯丙胺药物,因此这种限制的努力可能无济于事。

Meanwhile,meth was not the only addictive substance used by Nazi troops to performeveryday duties. Alcohol abuse was also prevalent and even encouraged among theGerman military during the same time period, per Der Spiegel.

据《明镜周刊》报道,纳粹军人为了执行任务还不只服用冰毒这一种成瘾性药物。酒精滥用现象也非常普遍,在同一时间这一行为甚至为德军所提倡。

Today,the popularity of crystal meth use is growing in Germany, and the drug'sprevalenc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2012, reports The Local. Dr. RolandH爀琀攀氀--Petri, an expert in addiction, psychiatry and psychotherapy, suggestedit is easier for meth addicts to escape notice in Germany than it is in theU.S., where anti-drug campaigns use gripping images to publicize the horrifyingdamage addiction can do to the user's teeth and body.

如今在德国,冰毒滥用情况日益严重,尤其是在2012年。根据瑞典《TheLocal》的报道,成瘾症研究专家、精神病学和精神治疗专家、医生RH表示,在德国冰毒滥用者并不容易觉察到严重后果,而在美国反药物滥用运动者使用吸引眼球的照片,来宣传药物滥用对使用者牙齿和身体造成的严重后果。

Thedrug has also become an issue across the border in the Czech Republic, where itis cooked in small kitchen labs and has proved popular among
partiers,according to the Prague Post. The two neighboring countries have vowed to crackdown on the fast-spreading stimulant, according to The Local.

据《布拉格邮报》报道,药物滥用问题已经越过边界蔓延到了捷克,在那里这些药物都是在小作坊生产并风靡各种派对。《TheLocal》披露,德捷两国政府表示将努力打击药物滥用快速扩散现象。

评论翻译:

原创翻译:龙腾网 http://www.ltaaa.com 翻译:福禄寿禧 转载请注明出处

论坛地址:http://www.ltaaa.com/bbs/thread-194892-1-1.htmlmarcinema

Armies have been issuing "speed" in various forms, for along time. No surprise here.

很多军队早都在不同形式地使用“快快”(译注:冰毒俗称)。没什么稀奇的。


Tanooki Mario
This has been known for decades. HP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oldwith their news. It's sad.

这个几十年前大家就知道了。赫芬顿的消息越来越老了,悲剧。

mudshark12
Thank you for bring that up as I was about to say the same thing.Must be a slow news day at HP.

我正想说呢。或许今天是赫芬顿的旧闻日。

ram6968
so don't come back, goober

白痴,滚粗。


peowlemeow
They had kits that held Benzedrine and alka-seltzer.Americans madethem into coin counters for cabbies and vendors.

还有类似的产品Benzedrine和alka-seltzer(译注:甲基苯丙胺制成商品名)。美国人将它们放入自动贩卖机来出售。


addisonsteele
It was not just the Germans. Benzedrine was issued to and gobbledlike candy by American airmen during World War Two

不止是德国人。二战中美国空军大规模分发Benzedrine,把它当糖豆吃。


frank day
Another thing they hold in common with Red States.

他们和红色州的另一个相同之处。

(译注:红色州指传统上支持共和党的州)

AdamWest1313
Don't make this a partisan issue. I live in Oregon, and have livedin Washington, and the methamphetamine problems are HUGE here.

别扯党派问题。我在俄勒冈州,我也曾在华盛顿呆过,冰毒是个大问题。

mrrgl
Sadly, you are right.

很不幸的是你说对了。


Professor Wagstaff
Old News. A little amphetamine is better than flying your planeinto the ground due to exhaustion. They were also routinely supplied to theAllied forces.

旧闻了。用点冰毒总比因为过度疲劳把飞机都摔了的好。盟军也曾经公开提供这玩意。


Eric Ehrmann
The soldiers fighting in Hitlers armies sometimes made their own"Nazi speed" in sinks and bathtubs behind the front. In the U.S."neo-Nazis" have some familiarity with the formulas, chemicals used.Probably people in the DEA too.
The German psyche has always had a penchant for what in German iscalled "aufputschmittel." Drugs that seem to make people feel andperform at a level better than normal. It goes back to pharmaceutical cocainein the 1920s among the criminal and elite classes.

那些反纳粹的战士,有时候也在后方自家水槽、浴缸里制作自己的“纳粹快快”。美国的“新纳粹”有精通配方和药剂使用的人,缉毒局的人应该也懂。
德国人内心通常都很喜欢德语中称为兴奋剂“aufputschmittel”的东西。毒品让人感觉上同时表现得超过常人。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犯罪分子和上流人士都很喜欢用可卡因。


themanwithnoname
They still prescribe meth to people

现在处方还不是有开这药的。


Oregonlib
American air crews also were given meth. They packed cigarettes inC-rations. Over time things and attitudes about things change. It isinteresting but nothing more.

美国空军也曾有冰毒供给,C口粮里还包括香烟呢。只不过时代变了,事情和态度不同而已。这很有趣但仅仅是有趣而已。

LawrenceL
The "free" cigarettes packed in C-rations hookedmillions of American soldiers.
That's not just "interesting but nothing more."

C口粮中“免费”的香烟让数百万的美军上瘾。这不仅仅是“有趣而已”。

Oregonlib
And your going to do what about it exactly? It is interesting theway things in history are. Remember the whole smoking is addictive thing beganin the 60's. Before that it was thought to be "healthful". Like steakwas thought to be health food. Things change over time. I wonder what we'redoing now in thirty years people will say, "That was nuts."

那你还想咋地?历史事实总是非常有趣。要知道60年代起吸烟才被认为是成瘾有害,之前都认为是“有益健康的”,就跟牛排是健康食物一样。世易时移而已。我觉得我们现在所做的,30年后人们就会说是白痴。


fishwife
Thatexplains much about the psychosis of German Leaders at that time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那时德国领导人的精神病态了。


sbogiam
John Tolland wrote a excellent Bio on Adolph and documented his intravenousdrug use of Meth and Codeine.

约翰·托兰的精彩传记《希特勒》中,描述了希特勒服用冰毒和鸦片。


UncleHomer
Since when did this become news? Especially when we considerHitler himself was injected daily with methamphetamine by his personalphysician. Which could actually explain why the Nazis lost the war. BecauseHitler was a "tweeker" who got obsessed with taking a city because itwas named after Stalin and he could not think of anything else.

这什么时候成新闻了?我们都认为希特勒自己每天都由私人医生给他注射冰毒啊。这也是纳粹失败的原因。因为希特勒就是个“瘾君子”,沉迷于夺取每个以斯大林作为名称结束的城市,而不再考虑其它东西。


nrg777
ummm....such old news....this was in the documentary HIGH HITLERon the History Channel in 2004.

嗯……旧闻。2004年历史频道《HIGH HITLER》纪录片都放过了。


fitley
Another thing baggers have in common. Interesting.

嗯,茶党人的又一共同之处。搞笑。

mercury93
baggers? As in Tea Baggers or grocery story baggers?
....because most of the meth users I've met don't care aboutpolitics or eating.

茶党?扯淡吧?
因为我碰到过的瘾君子,绝大多数都根本不关心政治或是饮食。


mrsmic
Great, now Europe is going to have copper stealing zombies.

太好了,欧洲可以多了很多小偷小摸的丧尸了(译注:瘾君子没有了道德、灵魂)。


sasaki
One of theearliest uses of methamphetamine was during World War II, when it was used byAxis and Allied forces.

最早的冰毒使用者始于二战时期,轴心国和盟军都在用。

Ourrias
After it wasdeveloped in Germany and used there by German forces.

后来在德国改进并提供给德军。


jtracyut
americansoldiers were also given dexedrine, a close chemical cousin to methamphetamine.

美军也是用DEX,冰毒的一种近似异构体。

Chuck Noblet
That's what Iuse to take as a child for add. Too bad it didn't work. My mom started popinthem to lose weight.

我小时候就用这玩意了,但很可惜没啥效果。我妈妈用它来减肥。


dollymajig
Our armedservices also used amphetamines then - probably still do.

我们的军队那时也用——可能现在还在用。


AMACHA
Interesting.That might account for some of Hitler's psychosis and might be part of why thewar went on so long. May have cost a lot of lives.

很有意思,这可能是希特勒病态心理和战争持续这么久的原因之一。导致很多人丧生啊。

Charles-12881
He was onseveral different concoctions provided by his personal physician. Do you knowwhy?

他的私人医生给他调配混合药物,你知道为什么吗?

Abnormal Wrench
He was avegetarian.

拜托他是个素食主义者。

Chuck Noblet
Why

为什么?

neighborhoodmole
That is thepremises of the History Channel documentary called High Hitler, which isviewable online. His various drug addictions made him inflexible andirrational.

历史频道纪录片放过,网上可以在线观看。吸食多种毒品导致他性格执拗失去理性。


ThinkForYourself3
“Alcohol abuse was also prevalent and evenencouraged ” Sounds like the base where I was stationed at in America. Thingsnever change.

“酒精滥用非常普遍甚至受到鼓励”,听起来和我在美国派驻过的基地的情况很相似。都一样。

HamletsMill
Indeed. Anyonewho has ever served in the Armed For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knows the wholething runs on alcohol. Take away the Class Six stores on any U.S. Base and nobodywould be able to function. Nobody.

没错。只要在美军服役过的人都知道酒精那些事。把美军基地的六类供应取消掉,就没人能干活了,没有任何人。
译注:美军对后勤供应品进行分类,酒精属于六类(奢侈品类)。


Shannon Conway
This is reallynot that "new" I have seen several documentaries talking about Hitlerhaving a Dr inject him daily with speed.

这实在算不上什么“新”闻,N多记录片谈到过希特勒每天使用“快快”的事情。

ScapeGoat
Exactly wht Iwas going to say. I saw it on the History Channel.

就是,我在历史频道看过。

mercury93
Why are they'reporting' it, I wonder

我很好奇他们为什么要“报道”这事。

neighborhoodmole
The HistoryChannel documentary is called High Hitler, you can view it online in its entiretyand without commercials, about 45 minutes long.

历史频道纪录片,在线可看没有广告哦,片长45分钟左右。


rastadaddio
this is allpretty well documented already. adolf stayed tweaked.

已经报道过了,希特勒是个瘾君子。


Ice9
"...AdolfHitler himself was given daily injections of methamphetamine by his doctor from1942 until his death in 1945, according to the BBC."
Though we had apersonal physician's direct care, this treatment was experimental and thatphysician did not know what the long term effects would be. Outwardly, Hitler'sactions became more erratic as he took on more control of the military with disastrousconsequences for them. Toward the end of the war Hitler engaged in"magical thinking", which his staff did not attempt to dispel - hebelieved that he could raise new armies and that wonder weapons would not onlyreverse the losses, but win the war.

“据BBC报道,希特勒本人从1942年起直到他死亡,每天都由医生来给他注射甲基苯丙胺药物”。
虽然有私人全职医生,但这些治疗都是实验性的,医生本人也不知道会带来什么长期后果。从表现上来看,希特勒的行动越来越难以理喻,他对军队施加更多掌控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到了战争后期,希特勒沉迷于“奇思幻想”,而他的参谋部并不想打破这些幻想。他认为他能重造新部队,并依靠神奇的武器扭转败局赢得战争。


Kasado
"..drugwreaks havoc on abusers' psyche and brain functions, leading to anxiety,confusion, insomnia, mood disturbances, violent behavior, paranoia, visual andauditory hallucinations and delusions."
I always wantedto know whether these types of side effects were from the consumption of methor the indirect result of days / weeks of sleeplessness. Or both. 50 / 50 ??
Also, our own troopsalso had oral doses of meth (I saw it on History Chan) and I may be wrong, butI believe eating a meth-like compound is probably far less dangerous oraddictive than snorting, smoking, or injecting it.
Only theJapanese could invent a drug that allows for weeks of sleeplessness whereenormous amounts of tedious work can be accomplished and makes your wee-weeshrink / inoperable .

“毒品会严重损害滥用者的心脑功能,导致焦虑、紧张、思维混乱、失眠、暴力倾向、多疑、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幻觉及妄想。”
我想知道这些副作用是因为病毒,或是因为长时间的失眠间接导致的?或者两者都有,比如各起一半的作用?
我们的军队也有口服冰毒药剂(我在历史频道看过),这点不太确定啊。不过我认为口服冰毒类的合成药物可能比鼻吸、注射的危险性和成瘾性要小。
日本曾发明一种药物,可以让人数周不睡觉一直从事单调乏味的工作,……(译注,后半句不懂什么意思,是鸡鸡变小并性无能吗?)。


dandan1
the daily Nazistory

纳粹故事老调重弹


PDX 97209
Is it just acoincidence that America's neo-Nazis are also partial to meth?

美国的新纳粹也喜欢冰毒,这是巧合吗?

ornery
Noooo. They arescary enough even when they are not on meth.

不不不。即使没使用冰毒,他们也足够疯狂了。


KOisGod
Does thisexplain republican manic behavior?

这是导致共和党人疯狂行为的原因吗?


MNKlien212
And the mostimportant question remains unanswered: what kind of pills are U.S. troopstaking?

还有个最大的问题没回答:美军用什么小药丸?

Cosmic2011
BINGO.

问得好。


DASilentOne
I don't knowabout Hitler, but I once tried listening to Wagner while high on meth and itsobered me up real quick.

我不了解希特勒,但有一次我冰毒嗨了后听瓦格纳的音乐,一会就清醒过来了。
纳粹 毒品 战斗力


·加州四只斗牛犬咬死跑步者
·78000人申请离开地球定居火星
·中国男子家庭暴力让人震惊
·中国调查"高产"导演张艺谋
·罗德曼计划新朝鲜之行解救美国公民裴俊浩
·朝鲜向中国妥协,将导弹贮藏
·中国加快支持非洲的发展
·美国在哪,在中国还是在印度?
http://www.wyzxsd.com/article.php?id=2406

阿富汗战争背后暗藏着美军保护的毒品贸易

作者:Dr. John Jig...发表时间:2012-11-08评价得分:暂无查看评论

  【题目】The Afghan War: “No Blood for Opium”——The Hidden Military Agenda is to Protect the Drug Trade

  阿富汗战争:“不要为毒品而流血”——军事计划背后暗藏着保护毒品贸易

  【作者】Dr. John Jiggens

  【来源】全球问题研究

  【链接】http://www.globalresearch.ca/the ... ood-for-opium/18768



  在伊拉克战争刚开战期间,我们可以随处看见“不要为石油而流血”的口号。对伊拉克开战的表面理由是萨达姆和基地组织有暧昧关系以及萨达姆拥有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这些表面的理由明显是弥天大谎,弥天大谎下隐藏着的是不大能见人的帝国计划。而真相是伊拉克是主要的产油国,而在我们这个石油的时代,石油是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对许多人来说,美国攻打伊拉克战争的背后真正的计划是帝国主义国家攫取伊拉克石油。在入侵伊拉克后,伊拉克国有石油公司被私有化以满足西方的利益需求,这点刚好证实了美国侵略伊拉克的真正意图。

  那为什么没有出现“不要为毒品而流血”的口号呢?阿富汗的主要产品是毒品,而且在阿富汗战争期间,毒品生产量显著增加。近期北约围绕马尔杰( Marjah )地区的战斗很明显就是出于毒品。据报道,马尔杰( Marjah )地区是阿富汗主要的毒品生产地。那为什么人们不会认为发动阿富汗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控制毒品贸易呢?

  大规模欺骗性武器告诉我们毒品属于塔利班,也告诉我们美国正在打毒品战争和恐怖战争。然而毒品贸易在过去的五十年由东向西,跟在美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后面,并在美国资产的控制下,穿越了南亚,这个事实仍令人感到好奇。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利用王宝(Vang Pao )的赫蒙族 (Hmong)的毒品军作为其代理人在老挝打了一场秘密战争,那时东南亚生产的毒品占全球非法毒品的70%。在前苏联侵略阿富汗后,被美国支持的毒枭控制着的阿富汗毒品生产量急剧上升,直到与东南亚的毒品生产量相匹敌。自2002年起,在塔利班和美国支持的毒枭的促进下,阿富汗的毒品生产已经达到世界非法毒品的93%。

  根据以下联合国2008年世界毒品报告(World Drug Report )中的图表可以看出在美国入侵阿富汗后,阿富汗的毒品生产开始剧增。

  在20世纪 80年代,美国支持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者,圣战分子以抵抗在阿富汗的前苏联军队。为了支付战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分子命令农民种植毒品以征税。在巴基斯坦边境,阿富汗首领们和当地的财团在巴基斯坦情报机关的保护下控制着数百个海洛因的实验室。随着西南亚的金新月( Golden Crescent )地区超越了东南亚的金三角地区成为了世界海洛因贸易的中心,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和苏联的毒瘾率呈螺旋上升趋势。

  为了隐瞒美国在毒品贸易中是共谋的事实,缉毒署(Drug Enforcement Agency )的官员被要求避开稽查美国盟友的毒品交易以及其美国盟友从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Pakistan’s Inter Service Intelligence)和巴基斯坦银行的支持。美国中情局的任务是通过推动在中亚共和国内部激进的伊斯兰分子来破坏前苏联的国家稳定,并且他们用毒品战争来支持他们与苏联的冷战。激进的伊斯兰分子的任务是尽可能的摧毁苏联政府。当知道毒品战争能够加快前苏联的解体时,美国中情局支持了在乌兹别克斯坦(Uzbekistan),车臣共和国(Chechnya)和格鲁吉亚(Georgia)反苏联叛乱分子的行动。而毒品是用来经济上支持实施恐怖主义;西方的情报机构利用他们对毒品的控制权来影响中亚的政治派系。

  1989年苏联军队从阿富汗撤军,留下的是美国支持的伊斯兰圣战组织和苏联支持的政府军之间的内战,内战持续到1992年,圣伊斯兰圣战组织取得初步胜利。之后阿富汗又陷入军阀混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毒品种植开始兴盛起来。

  塔利班就是在这内战不休,派系割据中诞生的。塔利班致力于铲除军阀,并更加严格地推行伊斯兰教法。他们在1994年占领坎大哈,并且扩大了他们对阿富汗的控制范围,1996年,占领了喀布尔并且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在塔利班政府的政策下,阿富汗的毒品生产是被严禁的。在1999年9月,塔利班当局签署了一项法令,要求所有的毒品种植者减少三分之一的生产。2000年7月签署的第二项法令要求农民完全停止毒品种植。塔利班领导人欧玛(Mullah Omar )禁止毒品的种植,认为毒品贸易是“非伊斯兰教”的。

  结果是,1990年至2007年间,2001年是全球毒品生产量最少的一年。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毒品生产量平均超过4000吨。然而在2001年,毒品生产量跌至不足200吨。虽然2001年全球海洛因短缺是因为塔利班的这个事实不被霍华德政府(Howard government)所承认,他宣称这应归功于政府有效地打击毒品犯罪。

  在9·11后,由美国特种部队领导的北约军队,在榴霰弹,集束炸弹和钻地导弹的支持下,粉碎了阿富汗的塔利班军队。毒品生产被解禁,由中央情报局支持的军阀重新获得控制权,阿富汗再一次成为了主要的毒品生产国。虽然官方一再否认,前国家安全委员会阿富汗顾问希拉里·曼恩·勒弗莱特(Hillary Mann Leverett),曾证实美国知道在阿富汗的政府官员们,包括国防部长在2002年卷入了毒品贸易。

  在2002年后,阿富汗毒品生产产量增至闻所未闻的水平。到2007年为止,阿富汗已可以生产足够的海洛因来满足整个世界的需求。在2009年,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毒品和司法改革事务协调员施韦克(Thomas Schweich)控告总统卡尔扎伊(Hamid Karzai)阻碍缉毒。施韦克(Thomas Schweich)也控告五角大楼未能派军队协助和保护硝毒驱动器。

  施韦克(Thomas Schweich)在纽约时报上曾写道“因为毒品所引起的腐败已渗透至阿富汗政府的高层”。卡尔扎伊(Karzai)不愿意采取行动反对位于阿富汗南部,属于他的政治势力范围内的大毒枭,南部是阿富汗最大的毒品和海洛因生产地。

  而在那些有嫌疑的毒枭中,卡尔扎伊弟弟艾哈迈德( Ahmed Wali Karzai)是毒枭巨头。据说艾哈迈德(Ahmed Wali Karzai)在2009年8月为卡尔扎伊制造了几十万的虚假选票。美国官员指责艾哈迈德采用黑手党的手段控制阿富汗南部。纽约时报报道奥巴马政府曾发誓要制裁渗透入卡尔扎伊政府最高层的毒枭,他们敦促卡尔扎伊总统把其弟弟驱逐出阿富汗南部,但是卡尔扎伊拒绝这样做。

  “卡尔扎伊像弹小提琴一样玩我们”,施韦克写到。“美国将会投入数十亿美元以加强阿富汗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及其盟国将会打击塔利班;然而卡尔扎伊的朋友却从毒品贸易中变得更加富有。

  但是到底谁玩谁像弹小提琴一样呢?

  是傀儡总统还是把卡尔扎伊放在总统位置上的主人呢?

  就像道格拉斯·瓦伦丁在他经历的毒品战争的历史中所描述的一样,这场永不停息的战争是一场虚伪的战争,美国政府,缉毒署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在掰手腕;缉毒局徒劳地试图发动毒品战争,然而中央情报局却暗中保护毒品贸易的资产。

  在19世纪和20世纪,欧洲国家(主要是英国)和日本利用毒品贸易,削弱和征服了中国。在21世纪,毒品战争似乎正在被用来袭击伊朗,俄罗斯和前苏联的共和国,随着阿富汗战争加剧了海洛因的泛滥,这些国家都面临着持续上升的毒品上瘾率以及美国隐蔽持续地渗透。

下一篇:诺姆·乔姆斯基:美国不希望中东有真正的民主
上一篇:奥巴马与罗姆尼:美帝国主义的两个卫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