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真是印度的救世主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6:10:04
这是全球政治中少有的“见证奇迹的时刻”——当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无比激动地迎来新一任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而当各界普遍对他充满无尽期许之时——这熟悉的一幕让我们回想起2008年。彼时,贝拉克•奥巴马刚当选为第44任美国总统。

此次的印度大选和当年的美国大选都被认为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2008年,黑人首次入主美国最高权力机关;此时此刻的印度,迎来了一位真正出身寒微的平民总理。

在一轮又一轮铺天盖地的舆论宣传中,我们或许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当年,奥普拉•温弗瑞在她主持的脱口秀中,史无前例地将奥巴马称为“神选者”。

然而时至今日,恐怕除了最铁杆的“死忠粉”外,美国上下普遍都对奥巴马非常失望——至少肯定不再相信其“神选性”——这给今天陶醉在胜利中的印度传递了重要信息:这场美梦到头来很可能只是黄粱一梦。

充满希望的理由

毋庸置疑,印度确实亟需一个像莫迪这样有干劲的领袖。印度基础设施陈旧过时;制造业停滞不前;青年就业不充分;裙带资本主义严重;缺水等环境问题突出。(其实,今天美国也面临着与印度相同的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尽相同而已。)

既然如此,无怪乎印度商界为莫迪的当选欢欣鼓舞了。澎湃的“动物精神”鼓动着商界精英们不惜血本地投入莫迪的选战,寄望于后者上任后能大展拳脚,为重重困锁的印度注入活力。(当然,在获取商界的广泛支持上,当年的奥巴马还不如莫迪。)

抛开两国精英阶层不谈,印度和美国的广大人民都分别在这两位政治人物身上——至少绝大多数印度人民在莫迪身上——寄托了太沉重的希望。


保持谨慎的理由


虽获得了无可争议的选举授权,奥巴马却未能兑现当初的承诺。奥巴马的失败有多方面原因:个人领导经验不足、时势不利(全球金融危机)、民主党党内派系分裂、共和党不计手段地阻挠等等。

如今,世界各国普遍认为,相比奥巴马,莫迪脚下的路要平坦得多。毕竟,作为一名行政经验更丰富的管理者、政治手段更灵活的活动家,莫迪已经获得了印度议会中绝大多数议员的支持。

印度的其它政治势力不会因为这次落败就团结在莫迪旗下。议会联邦院(上院)里的反对票将使莫迪很难通过关键性法案。对他来说,未来的阻力还远不止于此。

印度国内各地区充斥着多种多样的局部利益。莫迪的人民党虽然获得了议会人民院(下院)51%的多数国会席次,但只赢得了总得票的31%。单凭这一点,印度国内利益的多元化、碎片化就可见一斑。


施展不开的拳脚


横在莫迪面前最大的绊脚石,和当年奥巴马面对的一模一样。印美两国的政治体制都“复杂得邪乎”,各种既得利益错综复杂、根深蒂固——“撼山易,撼既得利益难”。

印度各邦与美国各州一样,一旦地方利益被触及,它们都能够轻易凌驾于全国议程之上,将深层改革扼杀在襁褓阶段。

莫迪和奥巴马面临的另一大障碍,是各界对他们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不管在印度、美国,还是其他国家,如果国民对领导人的个人“魔力”抱有荒谬的信念,只能说明这个国家政治体制出了严重问题。

深陷于重重沼泽中的人们,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某个即将到来的救星身上。这种信念虽然幼稚,却是可以理解的——一旦将希望具体到某个个体身上,这希望就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了。



一人独挑大梁


两届任期下来,奥巴马已经向世界证明,要形成行之有效的政治战略,光有希望是远远不够的。当社会分歧越来越大,当人民难以逆转地变为一盘散沙,高效的综合治理只能是纸上谈兵。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社会分裂势力不光存在于苏格兰、加泰罗尼亚、尼日利亚、伊拉克等地。我们绝不应仅将目光停留在那些小国上,而对印美这样的大国中更深刻、更隐蔽的威胁视而不见。按目前情况看来,这样的离心力在印度和美国社会中也是块烫手山芋。

如果莫迪真能以一己之力将涣散的印度拧成一股绳,应对诸多严峻的挑战,那将是一场真正的奇迹。我们可以有最美好的愿景,但或许也应该做最坏的打算。

(英文原载The Globalist网站2014年5月26日,原标题:“Modi: He’s the One! Or Is He?”;观察者网杨晗轶/译)


h   t  t     p://w  w   w  ().fyjs.cn/top/201405/00001988.   h  t   m
这是全球政治中少有的“见证奇迹的时刻”——当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无比激动地迎来新一任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而当各界普遍对他充满无尽期许之时——这熟悉的一幕让我们回想起2008年。彼时,贝拉克•奥巴马刚当选为第44任美国总统。

此次的印度大选和当年的美国大选都被认为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2008年,黑人首次入主美国最高权力机关;此时此刻的印度,迎来了一位真正出身寒微的平民总理。

在一轮又一轮铺天盖地的舆论宣传中,我们或许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当年,奥普拉•温弗瑞在她主持的脱口秀中,史无前例地将奥巴马称为“神选者”。

然而时至今日,恐怕除了最铁杆的“死忠粉”外,美国上下普遍都对奥巴马非常失望——至少肯定不再相信其“神选性”——这给今天陶醉在胜利中的印度传递了重要信息:这场美梦到头来很可能只是黄粱一梦。

充满希望的理由

毋庸置疑,印度确实亟需一个像莫迪这样有干劲的领袖。印度基础设施陈旧过时;制造业停滞不前;青年就业不充分;裙带资本主义严重;缺水等环境问题突出。(其实,今天美国也面临着与印度相同的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尽相同而已。)

既然如此,无怪乎印度商界为莫迪的当选欢欣鼓舞了。澎湃的“动物精神”鼓动着商界精英们不惜血本地投入莫迪的选战,寄望于后者上任后能大展拳脚,为重重困锁的印度注入活力。(当然,在获取商界的广泛支持上,当年的奥巴马还不如莫迪。)

抛开两国精英阶层不谈,印度和美国的广大人民都分别在这两位政治人物身上——至少绝大多数印度人民在莫迪身上——寄托了太沉重的希望。


保持谨慎的理由


虽获得了无可争议的选举授权,奥巴马却未能兑现当初的承诺。奥巴马的失败有多方面原因:个人领导经验不足、时势不利(全球金融危机)、民主党党内派系分裂、共和党不计手段地阻挠等等。

如今,世界各国普遍认为,相比奥巴马,莫迪脚下的路要平坦得多。毕竟,作为一名行政经验更丰富的管理者、政治手段更灵活的活动家,莫迪已经获得了印度议会中绝大多数议员的支持。

印度的其它政治势力不会因为这次落败就团结在莫迪旗下。议会联邦院(上院)里的反对票将使莫迪很难通过关键性法案。对他来说,未来的阻力还远不止于此。

印度国内各地区充斥着多种多样的局部利益。莫迪的人民党虽然获得了议会人民院(下院)51%的多数国会席次,但只赢得了总得票的31%。单凭这一点,印度国内利益的多元化、碎片化就可见一斑。


施展不开的拳脚


横在莫迪面前最大的绊脚石,和当年奥巴马面对的一模一样。印美两国的政治体制都“复杂得邪乎”,各种既得利益错综复杂、根深蒂固——“撼山易,撼既得利益难”。

印度各邦与美国各州一样,一旦地方利益被触及,它们都能够轻易凌驾于全国议程之上,将深层改革扼杀在襁褓阶段。

莫迪和奥巴马面临的另一大障碍,是各界对他们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不管在印度、美国,还是其他国家,如果国民对领导人的个人“魔力”抱有荒谬的信念,只能说明这个国家政治体制出了严重问题。

深陷于重重沼泽中的人们,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某个即将到来的救星身上。这种信念虽然幼稚,却是可以理解的——一旦将希望具体到某个个体身上,这希望就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了。



一人独挑大梁


两届任期下来,奥巴马已经向世界证明,要形成行之有效的政治战略,光有希望是远远不够的。当社会分歧越来越大,当人民难以逆转地变为一盘散沙,高效的综合治理只能是纸上谈兵。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社会分裂势力不光存在于苏格兰、加泰罗尼亚、尼日利亚、伊拉克等地。我们绝不应仅将目光停留在那些小国上,而对印美这样的大国中更深刻、更隐蔽的威胁视而不见。按目前情况看来,这样的离心力在印度和美国社会中也是块烫手山芋。

如果莫迪真能以一己之力将涣散的印度拧成一股绳,应对诸多严峻的挑战,那将是一场真正的奇迹。我们可以有最美好的愿景,但或许也应该做最坏的打算。

(英文原载The Globalist网站2014年5月26日,原标题:“Modi: He’s the One! Or Is He?”;观察者网杨晗轶/译)


h   t  t     p://w  w   w  ().fyjs.cn/top/201405/00001988.   h  t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