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驳虎:都这样了 天然气价格俄罗斯还是不让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3:48:16
尽管外界普遍预计,随着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旷日持久的中俄天然气协议谈判将有望画上句号,达成一个“丰硕的成果”。但5月20日晚间发布的中俄联合声明打破了这一期望。

在多达5600字、长长的“共识列表”中,令人瞩目的天然气出口及价格谈判只有12个字,半句话都不到,它明确无误的告诉所有关注的人们,进展仍然停留在“尽快启动”的谈判过程上。

众所周知,今年以来,乌克兰局势急剧动荡,亲俄的乌克兰总统因为宣布暂停欧盟一体化进程,重归俄罗斯怀抱最终被赶下台,俄罗斯为了报复,策动了历史上属于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地区公投独立。至今双方仍因乌克兰东部亲俄地区的独立倾向在紧张对峙。

由此,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高度紧张,一举降至苏联解体后的最低点(当然,原先也没好到哪儿去)。

在这样的地缘政治局势下,欧盟终于实质性的迈出了降低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脚步。本来,俄罗斯在欧盟的天然气供应中占到25%-30%左右的份额,其他的主要来源分别是北欧(斯堪维纳亚半岛诸国)、北海(海上油气田)和北非(跨地中海海底管道)。

乌克兰危机之后,欧盟狠心加速了来源的多元化变革,力促其他产地加大供应力度。而随着页岩气革命的到来,来自美国的廉价页岩气(尽管运输成本较高)也开始漂洋过海,通过船运的方式输送到欧洲。

这下一来,俄罗斯表面上虽然还在谈笑风生,但内心里也不得不有所忐忑。俄天然气向欧洲的出口量占到其总出口量的80%。说到底,俄罗斯在经济上仍严重依赖对主要西方买家的能源收入,而这一来源在日益紧张的乌克兰局势影响下又充满不确定性。

而随着美国页岩气的崛起,天然气市场正在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些都使得俄罗斯寻求新的出口市场成为必然的选择。

西方充满变局,俄罗斯这只“双头鹰”被迫将目光投向东方的“战略协作伙伴”。而东方的伙伴也正有大批量购买天然气的需求。

近年来糟糕的雾霾污染天气(在北方冬季的供暖期尤为突出),使得中国加快了能源结构的转换。尤其在北方的供暖期,要求在城市里尽量减少廉价能源——煤炭的使用(因其燃烧产物二氧化硫、粉尘等是雾霾的重要成因),改为使用纯粹、清洁、干净的能源——天然气。即所谓“煤改气”。

但产量极大的煤炭是中国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的本土能源,天然气则不是。中国庞大的人口和高速的经济增长都使得石油和天然气必须大量进口以满足需求。

而相比能够使用巨型油轮轻松大批量越洋海运的石油,天然气虽然也能经过冷藏和高压压缩后使用特制的船只海运,但是成本很高,普遍符合经济成本的运输和供应模式仍然还是管道输送。

这样一来,天然气的供应模式就呈现出比石油更加鲜明的“地缘特征”。定价及供应关系也就呈现出区域性、长期性、协商性,大宗供应都是管道建设与长期协议价格绑定的,而不像石油呈现出全球统一的市场价格波动。

而在乌克兰危机期间,中国是极少数保持中立,不谴责俄罗斯的大国,此举被普遍视为进一步增强了两国关系,也对此次建立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有促进作用。

实际上,早在十多年前,中国有关方面就与俄罗斯国有天然气巨头Gazprom就开始谈判,希望中俄间能够架设天然气管道,将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丰富天然气资源出口到中国,并达成长期、大量的稳定供应协议,但价格问题一直谈不拢。

按说,在俄罗斯与西方激烈对抗的局势下,中俄天然气供应谈判应该向更有利于中国的一面发展了。而且,中俄其他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似乎也在佐证这一点。

伴随普京访华的,不但有超过40多项大型投资项目和系列合作协议的签署——包括双方联合研制远程宽体客机、重型直升机,中国输出高铁技术、到俄罗斯投资建设汽车厂等等,还有前所未有的中俄黄海海上联合军演。

中俄两国海军将在5月20日-26日,在中国东海北部海空域举行“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中俄海军将派出各型水面舰艇14艘、潜艇2艘、固定翼飞机9架,以及舰载直升机等。

这一海域不但在局势敏感的东海,地处中日韩之间;更是相距钓鱼岛不远,观察家对此寄予了非常不同的解读。实际上,此前虽然中国在北方四岛问题上支持俄罗斯,但俄罗斯一直迟迟对中日钓鱼岛之争未予明确表态。此番演习,似乎可以看做是俄罗斯给中国的一番表态和“礼物”。

在地缘政治、经济投资的诸多合作背景态势之下,几乎所有的观察者都以为,中俄达成天然气出口价格协议,将是此次普京访华双方所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

在经历漫长的谈判之后,普京在与欧美彻底闹翻后访华,被认为是达成协议的一个最佳时机。甚至连普京自己也这么对外表态。

本来,普京在访华前夕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就已表示,天然气出口协议也已基本准备就绪。而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在5月19日接受电视采访时也说:“是时候与中国达成协议了。”

实际上,中国负责经济事物谈判合作的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具体承担对接的巨型国企中国石油,此时也在北京和上海,与俄罗斯头号国企、经济支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的相关高层人员展开紧张的最后谈判。

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谈拢。哪怕在双方合作关系看上去如此良好、关系如此紧密,而且是在俄罗斯国家元首访华的融洽气氛之下。

双方的价格立场差距实在太大。

俄罗斯的开价是与出口欧洲相同的价格——400美元(每千立方米,下同),中国的还价是和中国向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购买谈定的价格持平——200美元。

通过讨价还价,双方也都袒露了自己的底牌——Gazprom表示不可能低于370美元,中国石油表示不可能高于230美元。

以下的一些金额量级可以作为参考,俄罗斯天然气的开采成本大约是100美元,供应本国的价格大约是150美元,供应“死忠小弟”白俄罗斯的价格是200美元。当然,出口欧洲的价格接近400美元,大赚特赚。

而在乌克兰冲突期间,俄罗斯为挽留乌克兰人心,一度提出愿将供应乌克兰的价格从350美元“普通优惠价”下调到270美元左右,即所谓“特别优惠价”。

这么一来,大家对价格的量级看得可能就更清楚了。中国向俄罗斯索要的是“亲密盟友”的200美元价格,结果俄罗斯连“二心伙伴”的350美元价格都不愿意给予。

本来,按双方已经达成共识的计划,俄罗斯将修建东西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其中东线管道将可向中国每年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西线300亿立方米。总输送能力达到680亿立方米,未来还有可能增加800亿立方米以上。

按每年680亿立方米计算,双方最初每千立方米200美元的开价差异,将带来136亿美元的差价。即使双方让步,中国最高愿意出160亿美元,但俄罗斯要求不低于250亿。双方的差距仍然达到90亿美元。

很多中国人会很愤懑地问,俄罗斯让利几十亿美元会死么?

或许对Gazprom来说这是一笔大数,这家国企总管出口的俄罗斯天然气资源,是俄罗斯所剩无几的重要经济资源。根据2013年财富全球500强企业的统计资料,2012年Gazprom总收入1535亿美元,利润380亿美元,排名第21位。而负责对接的中国石油,总收入4086亿美元,利润182亿美元,排名第5。

90亿美元的纯利对Gazprom来说还是很有分量的。但中国方面的签约压力更不大。

中国已从土库曼斯坦进口了约200亿立方米天然气,约占目前400亿立方米进口总量的一半。两国去年还签订了一份协议,将在2020年之前提高天然气年出口量至650亿立方米。

加上哈萨克斯坦等其他中亚国家,2020年中国至少可以每年从中亚获得850亿立方米天然气。中亚天然气与俄罗斯相比也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即使中俄协议达成,俄罗斯真正向中国供气也要在六年以后才能实现。

另外,中国已经开始向缅甸进口天然气,与卡塔尔、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液化天然气海运协议已经在手。

目前中国国内外都有充足的天然气供应选择,中国并不需要急于签署合同,这将给予谈判很多优势。反之,在俄欧关系恶化的背景下,许多西方媒体都认为,“天平已经向北京一方倾斜”。

当然,这既有赖于中国的坚定态度,可能也有赖于俄罗斯与西方矛盾冲突的进一步加深。从这个角度看,乌克兰局势算是谈判的一种“催化剂”,但目前看效果还不够显著。

对于这只左顾右盼的“双头鹰”,也许当欧洲美国继续增大围堵的压力,俄罗斯才会进一步将目光转向东方。

半年后的11月,普京将再一次访华,他将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元首峰会。到此这一漫长的谈判能否达成有利于中国的妥协?

作为一个即将改用天然气自热炉,每年冬天都将要支付大笔天然气自采暖费用的终端用户,笔者密切关注,拭目以待。尽管外界普遍预计,随着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旷日持久的中俄天然气协议谈判将有望画上句号,达成一个“丰硕的成果”。但5月20日晚间发布的中俄联合声明打破了这一期望。

在多达5600字、长长的“共识列表”中,令人瞩目的天然气出口及价格谈判只有12个字,半句话都不到,它明确无误的告诉所有关注的人们,进展仍然停留在“尽快启动”的谈判过程上。

众所周知,今年以来,乌克兰局势急剧动荡,亲俄的乌克兰总统因为宣布暂停欧盟一体化进程,重归俄罗斯怀抱最终被赶下台,俄罗斯为了报复,策动了历史上属于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地区公投独立。至今双方仍因乌克兰东部亲俄地区的独立倾向在紧张对峙。

由此,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高度紧张,一举降至苏联解体后的最低点(当然,原先也没好到哪儿去)。

在这样的地缘政治局势下,欧盟终于实质性的迈出了降低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脚步。本来,俄罗斯在欧盟的天然气供应中占到25%-30%左右的份额,其他的主要来源分别是北欧(斯堪维纳亚半岛诸国)、北海(海上油气田)和北非(跨地中海海底管道)。

乌克兰危机之后,欧盟狠心加速了来源的多元化变革,力促其他产地加大供应力度。而随着页岩气革命的到来,来自美国的廉价页岩气(尽管运输成本较高)也开始漂洋过海,通过船运的方式输送到欧洲。

这下一来,俄罗斯表面上虽然还在谈笑风生,但内心里也不得不有所忐忑。俄天然气向欧洲的出口量占到其总出口量的80%。说到底,俄罗斯在经济上仍严重依赖对主要西方买家的能源收入,而这一来源在日益紧张的乌克兰局势影响下又充满不确定性。

而随着美国页岩气的崛起,天然气市场正在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些都使得俄罗斯寻求新的出口市场成为必然的选择。

西方充满变局,俄罗斯这只“双头鹰”被迫将目光投向东方的“战略协作伙伴”。而东方的伙伴也正有大批量购买天然气的需求。

近年来糟糕的雾霾污染天气(在北方冬季的供暖期尤为突出),使得中国加快了能源结构的转换。尤其在北方的供暖期,要求在城市里尽量减少廉价能源——煤炭的使用(因其燃烧产物二氧化硫、粉尘等是雾霾的重要成因),改为使用纯粹、清洁、干净的能源——天然气。即所谓“煤改气”。

但产量极大的煤炭是中国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的本土能源,天然气则不是。中国庞大的人口和高速的经济增长都使得石油和天然气必须大量进口以满足需求。

而相比能够使用巨型油轮轻松大批量越洋海运的石油,天然气虽然也能经过冷藏和高压压缩后使用特制的船只海运,但是成本很高,普遍符合经济成本的运输和供应模式仍然还是管道输送。

这样一来,天然气的供应模式就呈现出比石油更加鲜明的“地缘特征”。定价及供应关系也就呈现出区域性、长期性、协商性,大宗供应都是管道建设与长期协议价格绑定的,而不像石油呈现出全球统一的市场价格波动。

而在乌克兰危机期间,中国是极少数保持中立,不谴责俄罗斯的大国,此举被普遍视为进一步增强了两国关系,也对此次建立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有促进作用。

实际上,早在十多年前,中国有关方面就与俄罗斯国有天然气巨头Gazprom就开始谈判,希望中俄间能够架设天然气管道,将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丰富天然气资源出口到中国,并达成长期、大量的稳定供应协议,但价格问题一直谈不拢。

按说,在俄罗斯与西方激烈对抗的局势下,中俄天然气供应谈判应该向更有利于中国的一面发展了。而且,中俄其他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似乎也在佐证这一点。

伴随普京访华的,不但有超过40多项大型投资项目和系列合作协议的签署——包括双方联合研制远程宽体客机、重型直升机,中国输出高铁技术、到俄罗斯投资建设汽车厂等等,还有前所未有的中俄黄海海上联合军演。

中俄两国海军将在5月20日-26日,在中国东海北部海空域举行“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中俄海军将派出各型水面舰艇14艘、潜艇2艘、固定翼飞机9架,以及舰载直升机等。

这一海域不但在局势敏感的东海,地处中日韩之间;更是相距钓鱼岛不远,观察家对此寄予了非常不同的解读。实际上,此前虽然中国在北方四岛问题上支持俄罗斯,但俄罗斯一直迟迟对中日钓鱼岛之争未予明确表态。此番演习,似乎可以看做是俄罗斯给中国的一番表态和“礼物”。

在地缘政治、经济投资的诸多合作背景态势之下,几乎所有的观察者都以为,中俄达成天然气出口价格协议,将是此次普京访华双方所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

在经历漫长的谈判之后,普京在与欧美彻底闹翻后访华,被认为是达成协议的一个最佳时机。甚至连普京自己也这么对外表态。

本来,普京在访华前夕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就已表示,天然气出口协议也已基本准备就绪。而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在5月19日接受电视采访时也说:“是时候与中国达成协议了。”

实际上,中国负责经济事物谈判合作的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具体承担对接的巨型国企中国石油,此时也在北京和上海,与俄罗斯头号国企、经济支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的相关高层人员展开紧张的最后谈判。

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谈拢。哪怕在双方合作关系看上去如此良好、关系如此紧密,而且是在俄罗斯国家元首访华的融洽气氛之下。

双方的价格立场差距实在太大。

俄罗斯的开价是与出口欧洲相同的价格——400美元(每千立方米,下同),中国的还价是和中国向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购买谈定的价格持平——200美元。

通过讨价还价,双方也都袒露了自己的底牌——Gazprom表示不可能低于370美元,中国石油表示不可能高于230美元。

以下的一些金额量级可以作为参考,俄罗斯天然气的开采成本大约是100美元,供应本国的价格大约是150美元,供应“死忠小弟”白俄罗斯的价格是200美元。当然,出口欧洲的价格接近400美元,大赚特赚。

而在乌克兰冲突期间,俄罗斯为挽留乌克兰人心,一度提出愿将供应乌克兰的价格从350美元“普通优惠价”下调到270美元左右,即所谓“特别优惠价”。

这么一来,大家对价格的量级看得可能就更清楚了。中国向俄罗斯索要的是“亲密盟友”的200美元价格,结果俄罗斯连“二心伙伴”的350美元价格都不愿意给予。

本来,按双方已经达成共识的计划,俄罗斯将修建东西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其中东线管道将可向中国每年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西线300亿立方米。总输送能力达到680亿立方米,未来还有可能增加800亿立方米以上。

按每年680亿立方米计算,双方最初每千立方米200美元的开价差异,将带来136亿美元的差价。即使双方让步,中国最高愿意出160亿美元,但俄罗斯要求不低于250亿。双方的差距仍然达到90亿美元。

很多中国人会很愤懑地问,俄罗斯让利几十亿美元会死么?

或许对Gazprom来说这是一笔大数,这家国企总管出口的俄罗斯天然气资源,是俄罗斯所剩无几的重要经济资源。根据2013年财富全球500强企业的统计资料,2012年Gazprom总收入1535亿美元,利润380亿美元,排名第21位。而负责对接的中国石油,总收入4086亿美元,利润182亿美元,排名第5。

90亿美元的纯利对Gazprom来说还是很有分量的。但中国方面的签约压力更不大。

中国已从土库曼斯坦进口了约200亿立方米天然气,约占目前400亿立方米进口总量的一半。两国去年还签订了一份协议,将在2020年之前提高天然气年出口量至650亿立方米。

加上哈萨克斯坦等其他中亚国家,2020年中国至少可以每年从中亚获得850亿立方米天然气。中亚天然气与俄罗斯相比也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即使中俄协议达成,俄罗斯真正向中国供气也要在六年以后才能实现。

另外,中国已经开始向缅甸进口天然气,与卡塔尔、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液化天然气海运协议已经在手。

目前中国国内外都有充足的天然气供应选择,中国并不需要急于签署合同,这将给予谈判很多优势。反之,在俄欧关系恶化的背景下,许多西方媒体都认为,“天平已经向北京一方倾斜”。

当然,这既有赖于中国的坚定态度,可能也有赖于俄罗斯与西方矛盾冲突的进一步加深。从这个角度看,乌克兰局势算是谈判的一种“催化剂”,但目前看效果还不够显著。

对于这只左顾右盼的“双头鹰”,也许当欧洲美国继续增大围堵的压力,俄罗斯才会进一步将目光转向东方。

半年后的11月,普京将再一次访华,他将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元首峰会。到此这一漫长的谈判能否达成有利于中国的妥协?

作为一个即将改用天然气自热炉,每年冬天都将要支付大笔天然气自采暖费用的终端用户,笔者密切关注,拭目以待。http://news.ifeng.com/a/20140521/40393289_0.shtml尽管外界普遍预计,随着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旷日持久的中俄天然气协议谈判将有望画上句号,达成一个“丰硕的成果”。但5月20日晚间发布的中俄联合声明打破了这一期望。

在多达5600字、长长的“共识列表”中,令人瞩目的天然气出口及价格谈判只有12个字,半句话都不到,它明确无误的告诉所有关注的人们,进展仍然停留在“尽快启动”的谈判过程上。

众所周知,今年以来,乌克兰局势急剧动荡,亲俄的乌克兰总统因为宣布暂停欧盟一体化进程,重归俄罗斯怀抱最终被赶下台,俄罗斯为了报复,策动了历史上属于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地区公投独立。至今双方仍因乌克兰东部亲俄地区的独立倾向在紧张对峙。

由此,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高度紧张,一举降至苏联解体后的最低点(当然,原先也没好到哪儿去)。

在这样的地缘政治局势下,欧盟终于实质性的迈出了降低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脚步。本来,俄罗斯在欧盟的天然气供应中占到25%-30%左右的份额,其他的主要来源分别是北欧(斯堪维纳亚半岛诸国)、北海(海上油气田)和北非(跨地中海海底管道)。

乌克兰危机之后,欧盟狠心加速了来源的多元化变革,力促其他产地加大供应力度。而随着页岩气革命的到来,来自美国的廉价页岩气(尽管运输成本较高)也开始漂洋过海,通过船运的方式输送到欧洲。

这下一来,俄罗斯表面上虽然还在谈笑风生,但内心里也不得不有所忐忑。俄天然气向欧洲的出口量占到其总出口量的80%。说到底,俄罗斯在经济上仍严重依赖对主要西方买家的能源收入,而这一来源在日益紧张的乌克兰局势影响下又充满不确定性。

而随着美国页岩气的崛起,天然气市场正在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些都使得俄罗斯寻求新的出口市场成为必然的选择。

西方充满变局,俄罗斯这只“双头鹰”被迫将目光投向东方的“战略协作伙伴”。而东方的伙伴也正有大批量购买天然气的需求。

近年来糟糕的雾霾污染天气(在北方冬季的供暖期尤为突出),使得中国加快了能源结构的转换。尤其在北方的供暖期,要求在城市里尽量减少廉价能源——煤炭的使用(因其燃烧产物二氧化硫、粉尘等是雾霾的重要成因),改为使用纯粹、清洁、干净的能源——天然气。即所谓“煤改气”。

但产量极大的煤炭是中国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的本土能源,天然气则不是。中国庞大的人口和高速的经济增长都使得石油和天然气必须大量进口以满足需求。

而相比能够使用巨型油轮轻松大批量越洋海运的石油,天然气虽然也能经过冷藏和高压压缩后使用特制的船只海运,但是成本很高,普遍符合经济成本的运输和供应模式仍然还是管道输送。

这样一来,天然气的供应模式就呈现出比石油更加鲜明的“地缘特征”。定价及供应关系也就呈现出区域性、长期性、协商性,大宗供应都是管道建设与长期协议价格绑定的,而不像石油呈现出全球统一的市场价格波动。

而在乌克兰危机期间,中国是极少数保持中立,不谴责俄罗斯的大国,此举被普遍视为进一步增强了两国关系,也对此次建立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有促进作用。

实际上,早在十多年前,中国有关方面就与俄罗斯国有天然气巨头Gazprom就开始谈判,希望中俄间能够架设天然气管道,将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丰富天然气资源出口到中国,并达成长期、大量的稳定供应协议,但价格问题一直谈不拢。

按说,在俄罗斯与西方激烈对抗的局势下,中俄天然气供应谈判应该向更有利于中国的一面发展了。而且,中俄其他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似乎也在佐证这一点。

伴随普京访华的,不但有超过40多项大型投资项目和系列合作协议的签署——包括双方联合研制远程宽体客机、重型直升机,中国输出高铁技术、到俄罗斯投资建设汽车厂等等,还有前所未有的中俄黄海海上联合军演。

中俄两国海军将在5月20日-26日,在中国东海北部海空域举行“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中俄海军将派出各型水面舰艇14艘、潜艇2艘、固定翼飞机9架,以及舰载直升机等。

这一海域不但在局势敏感的东海,地处中日韩之间;更是相距钓鱼岛不远,观察家对此寄予了非常不同的解读。实际上,此前虽然中国在北方四岛问题上支持俄罗斯,但俄罗斯一直迟迟对中日钓鱼岛之争未予明确表态。此番演习,似乎可以看做是俄罗斯给中国的一番表态和“礼物”。

在地缘政治、经济投资的诸多合作背景态势之下,几乎所有的观察者都以为,中俄达成天然气出口价格协议,将是此次普京访华双方所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

在经历漫长的谈判之后,普京在与欧美彻底闹翻后访华,被认为是达成协议的一个最佳时机。甚至连普京自己也这么对外表态。

本来,普京在访华前夕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就已表示,天然气出口协议也已基本准备就绪。而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在5月19日接受电视采访时也说:“是时候与中国达成协议了。”

实际上,中国负责经济事物谈判合作的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具体承担对接的巨型国企中国石油,此时也在北京和上海,与俄罗斯头号国企、经济支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的相关高层人员展开紧张的最后谈判。

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谈拢。哪怕在双方合作关系看上去如此良好、关系如此紧密,而且是在俄罗斯国家元首访华的融洽气氛之下。

双方的价格立场差距实在太大。

俄罗斯的开价是与出口欧洲相同的价格——400美元(每千立方米,下同),中国的还价是和中国向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购买谈定的价格持平——200美元。

通过讨价还价,双方也都袒露了自己的底牌——Gazprom表示不可能低于370美元,中国石油表示不可能高于230美元。

以下的一些金额量级可以作为参考,俄罗斯天然气的开采成本大约是100美元,供应本国的价格大约是150美元,供应“死忠小弟”白俄罗斯的价格是200美元。当然,出口欧洲的价格接近400美元,大赚特赚。

而在乌克兰冲突期间,俄罗斯为挽留乌克兰人心,一度提出愿将供应乌克兰的价格从350美元“普通优惠价”下调到270美元左右,即所谓“特别优惠价”。

这么一来,大家对价格的量级看得可能就更清楚了。中国向俄罗斯索要的是“亲密盟友”的200美元价格,结果俄罗斯连“二心伙伴”的350美元价格都不愿意给予。

本来,按双方已经达成共识的计划,俄罗斯将修建东西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其中东线管道将可向中国每年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西线300亿立方米。总输送能力达到680亿立方米,未来还有可能增加800亿立方米以上。

按每年680亿立方米计算,双方最初每千立方米200美元的开价差异,将带来136亿美元的差价。即使双方让步,中国最高愿意出160亿美元,但俄罗斯要求不低于250亿。双方的差距仍然达到90亿美元。

很多中国人会很愤懑地问,俄罗斯让利几十亿美元会死么?

或许对Gazprom来说这是一笔大数,这家国企总管出口的俄罗斯天然气资源,是俄罗斯所剩无几的重要经济资源。根据2013年财富全球500强企业的统计资料,2012年Gazprom总收入1535亿美元,利润380亿美元,排名第21位。而负责对接的中国石油,总收入4086亿美元,利润182亿美元,排名第5。

90亿美元的纯利对Gazprom来说还是很有分量的。但中国方面的签约压力更不大。

中国已从土库曼斯坦进口了约200亿立方米天然气,约占目前400亿立方米进口总量的一半。两国去年还签订了一份协议,将在2020年之前提高天然气年出口量至650亿立方米。

加上哈萨克斯坦等其他中亚国家,2020年中国至少可以每年从中亚获得850亿立方米天然气。中亚天然气与俄罗斯相比也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即使中俄协议达成,俄罗斯真正向中国供气也要在六年以后才能实现。

另外,中国已经开始向缅甸进口天然气,与卡塔尔、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液化天然气海运协议已经在手。

目前中国国内外都有充足的天然气供应选择,中国并不需要急于签署合同,这将给予谈判很多优势。反之,在俄欧关系恶化的背景下,许多西方媒体都认为,“天平已经向北京一方倾斜”。

当然,这既有赖于中国的坚定态度,可能也有赖于俄罗斯与西方矛盾冲突的进一步加深。从这个角度看,乌克兰局势算是谈判的一种“催化剂”,但目前看效果还不够显著。

对于这只左顾右盼的“双头鹰”,也许当欧洲美国继续增大围堵的压力,俄罗斯才会进一步将目光转向东方。

半年后的11月,普京将再一次访华,他将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元首峰会。到此这一漫长的谈判能否达成有利于中国的妥协?

作为一个即将改用天然气自热炉,每年冬天都将要支付大笔天然气自采暖费用的终端用户,笔者密切关注,拭目以待。尽管外界普遍预计,随着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旷日持久的中俄天然气协议谈判将有望画上句号,达成一个“丰硕的成果”。但5月20日晚间发布的中俄联合声明打破了这一期望。

在多达5600字、长长的“共识列表”中,令人瞩目的天然气出口及价格谈判只有12个字,半句话都不到,它明确无误的告诉所有关注的人们,进展仍然停留在“尽快启动”的谈判过程上。

众所周知,今年以来,乌克兰局势急剧动荡,亲俄的乌克兰总统因为宣布暂停欧盟一体化进程,重归俄罗斯怀抱最终被赶下台,俄罗斯为了报复,策动了历史上属于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地区公投独立。至今双方仍因乌克兰东部亲俄地区的独立倾向在紧张对峙。

由此,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高度紧张,一举降至苏联解体后的最低点(当然,原先也没好到哪儿去)。

在这样的地缘政治局势下,欧盟终于实质性的迈出了降低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脚步。本来,俄罗斯在欧盟的天然气供应中占到25%-30%左右的份额,其他的主要来源分别是北欧(斯堪维纳亚半岛诸国)、北海(海上油气田)和北非(跨地中海海底管道)。

乌克兰危机之后,欧盟狠心加速了来源的多元化变革,力促其他产地加大供应力度。而随着页岩气革命的到来,来自美国的廉价页岩气(尽管运输成本较高)也开始漂洋过海,通过船运的方式输送到欧洲。

这下一来,俄罗斯表面上虽然还在谈笑风生,但内心里也不得不有所忐忑。俄天然气向欧洲的出口量占到其总出口量的80%。说到底,俄罗斯在经济上仍严重依赖对主要西方买家的能源收入,而这一来源在日益紧张的乌克兰局势影响下又充满不确定性。

而随着美国页岩气的崛起,天然气市场正在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些都使得俄罗斯寻求新的出口市场成为必然的选择。

西方充满变局,俄罗斯这只“双头鹰”被迫将目光投向东方的“战略协作伙伴”。而东方的伙伴也正有大批量购买天然气的需求。

近年来糟糕的雾霾污染天气(在北方冬季的供暖期尤为突出),使得中国加快了能源结构的转换。尤其在北方的供暖期,要求在城市里尽量减少廉价能源——煤炭的使用(因其燃烧产物二氧化硫、粉尘等是雾霾的重要成因),改为使用纯粹、清洁、干净的能源——天然气。即所谓“煤改气”。

但产量极大的煤炭是中国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的本土能源,天然气则不是。中国庞大的人口和高速的经济增长都使得石油和天然气必须大量进口以满足需求。

而相比能够使用巨型油轮轻松大批量越洋海运的石油,天然气虽然也能经过冷藏和高压压缩后使用特制的船只海运,但是成本很高,普遍符合经济成本的运输和供应模式仍然还是管道输送。

这样一来,天然气的供应模式就呈现出比石油更加鲜明的“地缘特征”。定价及供应关系也就呈现出区域性、长期性、协商性,大宗供应都是管道建设与长期协议价格绑定的,而不像石油呈现出全球统一的市场价格波动。

而在乌克兰危机期间,中国是极少数保持中立,不谴责俄罗斯的大国,此举被普遍视为进一步增强了两国关系,也对此次建立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有促进作用。

实际上,早在十多年前,中国有关方面就与俄罗斯国有天然气巨头Gazprom就开始谈判,希望中俄间能够架设天然气管道,将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丰富天然气资源出口到中国,并达成长期、大量的稳定供应协议,但价格问题一直谈不拢。

按说,在俄罗斯与西方激烈对抗的局势下,中俄天然气供应谈判应该向更有利于中国的一面发展了。而且,中俄其他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似乎也在佐证这一点。

伴随普京访华的,不但有超过40多项大型投资项目和系列合作协议的签署——包括双方联合研制远程宽体客机、重型直升机,中国输出高铁技术、到俄罗斯投资建设汽车厂等等,还有前所未有的中俄黄海海上联合军演。

中俄两国海军将在5月20日-26日,在中国东海北部海空域举行“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中俄海军将派出各型水面舰艇14艘、潜艇2艘、固定翼飞机9架,以及舰载直升机等。

这一海域不但在局势敏感的东海,地处中日韩之间;更是相距钓鱼岛不远,观察家对此寄予了非常不同的解读。实际上,此前虽然中国在北方四岛问题上支持俄罗斯,但俄罗斯一直迟迟对中日钓鱼岛之争未予明确表态。此番演习,似乎可以看做是俄罗斯给中国的一番表态和“礼物”。

在地缘政治、经济投资的诸多合作背景态势之下,几乎所有的观察者都以为,中俄达成天然气出口价格协议,将是此次普京访华双方所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

在经历漫长的谈判之后,普京在与欧美彻底闹翻后访华,被认为是达成协议的一个最佳时机。甚至连普京自己也这么对外表态。

本来,普京在访华前夕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就已表示,天然气出口协议也已基本准备就绪。而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在5月19日接受电视采访时也说:“是时候与中国达成协议了。”

实际上,中国负责经济事物谈判合作的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具体承担对接的巨型国企中国石油,此时也在北京和上海,与俄罗斯头号国企、经济支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的相关高层人员展开紧张的最后谈判。

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谈拢。哪怕在双方合作关系看上去如此良好、关系如此紧密,而且是在俄罗斯国家元首访华的融洽气氛之下。

双方的价格立场差距实在太大。

俄罗斯的开价是与出口欧洲相同的价格——400美元(每千立方米,下同),中国的还价是和中国向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购买谈定的价格持平——200美元。

通过讨价还价,双方也都袒露了自己的底牌——Gazprom表示不可能低于370美元,中国石油表示不可能高于230美元。

以下的一些金额量级可以作为参考,俄罗斯天然气的开采成本大约是100美元,供应本国的价格大约是150美元,供应“死忠小弟”白俄罗斯的价格是200美元。当然,出口欧洲的价格接近400美元,大赚特赚。

而在乌克兰冲突期间,俄罗斯为挽留乌克兰人心,一度提出愿将供应乌克兰的价格从350美元“普通优惠价”下调到270美元左右,即所谓“特别优惠价”。

这么一来,大家对价格的量级看得可能就更清楚了。中国向俄罗斯索要的是“亲密盟友”的200美元价格,结果俄罗斯连“二心伙伴”的350美元价格都不愿意给予。

本来,按双方已经达成共识的计划,俄罗斯将修建东西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其中东线管道将可向中国每年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西线300亿立方米。总输送能力达到680亿立方米,未来还有可能增加800亿立方米以上。

按每年680亿立方米计算,双方最初每千立方米200美元的开价差异,将带来136亿美元的差价。即使双方让步,中国最高愿意出160亿美元,但俄罗斯要求不低于250亿。双方的差距仍然达到90亿美元。

很多中国人会很愤懑地问,俄罗斯让利几十亿美元会死么?

或许对Gazprom来说这是一笔大数,这家国企总管出口的俄罗斯天然气资源,是俄罗斯所剩无几的重要经济资源。根据2013年财富全球500强企业的统计资料,2012年Gazprom总收入1535亿美元,利润380亿美元,排名第21位。而负责对接的中国石油,总收入4086亿美元,利润182亿美元,排名第5。

90亿美元的纯利对Gazprom来说还是很有分量的。但中国方面的签约压力更不大。

中国已从土库曼斯坦进口了约200亿立方米天然气,约占目前400亿立方米进口总量的一半。两国去年还签订了一份协议,将在2020年之前提高天然气年出口量至650亿立方米。

加上哈萨克斯坦等其他中亚国家,2020年中国至少可以每年从中亚获得850亿立方米天然气。中亚天然气与俄罗斯相比也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即使中俄协议达成,俄罗斯真正向中国供气也要在六年以后才能实现。

另外,中国已经开始向缅甸进口天然气,与卡塔尔、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液化天然气海运协议已经在手。

目前中国国内外都有充足的天然气供应选择,中国并不需要急于签署合同,这将给予谈判很多优势。反之,在俄欧关系恶化的背景下,许多西方媒体都认为,“天平已经向北京一方倾斜”。

当然,这既有赖于中国的坚定态度,可能也有赖于俄罗斯与西方矛盾冲突的进一步加深。从这个角度看,乌克兰局势算是谈判的一种“催化剂”,但目前看效果还不够显著。

对于这只左顾右盼的“双头鹰”,也许当欧洲美国继续增大围堵的压力,俄罗斯才会进一步将目光转向东方。

半年后的11月,普京将再一次访华,他将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元首峰会。到此这一漫长的谈判能否达成有利于中国的妥协?

作为一个即将改用天然气自热炉,每年冬天都将要支付大笔天然气自采暖费用的终端用户,笔者密切关注,拭目以待。http://news.ifeng.com/a/20140521/40393289_0.shtml
俄罗斯的开价是与出口欧洲相同的价格——400美元(每千立方米,下同),中国的还价是和中国向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购买谈定的价格持平——200美元。

通过讨价还价,双方也都袒露了自己的底牌——Gazprom表示不可能低于370美元,中国石油表示不可能高于230美元。

以下的一些金额量级可以作为参考,俄罗斯天然气的开采成本大约是100美元,供应本国的价格大约是150美元,供应“死忠小弟”白俄罗斯的价格是200美元。当然,出口欧洲的价格接近400美元,大赚特赚。

而在乌克兰冲突期间,俄罗斯为挽留乌克兰人心,一度提出愿将供应乌克兰的价格从350美元“普通优惠价”下调到270美元左右,即所谓“特别优惠价”。

这么一来,大家对价格的量级看得可能就更清楚了。中国向俄罗斯索要的是“亲密盟友”的200美元价格,结果俄罗斯连“二心伙伴”的350美元价格都不愿意给予。
难不成指望俄国人给你免费供气?
如此看来在320-350美元之间成交比较合理。毛子想换个地方继续挣钱,天朝想弄点天然气烧烧,既然不是死忠小弟,也别指望弄到200美元的小弟价,冒充亲密盟友就免了,除了死忠毛子粉外,就连CD的HKC也不过是想乘机打秋风。
俄罗斯的开价是与出口欧洲相同的价格——400美元(每千立方米,下同),中国的还价是和中国向土库曼斯坦、 ...
你有毛病呀,蛋炒饭,拿钱发帖。论坛不有辟谣帖子,土气究竟多少钱,还在这里混淆。
中俄天然气协议是在昨天下午达成的,楼主拿昨天上午的新闻评论讨论下午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事件说明看新闻的基本方法还没有掌握。
俄罗斯的开价是与出口欧洲相同的价格——400美元(每千立方米,下同),中国的还价是和中国向土库曼斯坦、 ...
真想对你粗口了,俄气到二毛的管道建设应该是未解体前就铺设完毕,到中国的管线需要在西伯利亚的冻土带上铺设,成本么,你出的钱或者嘴巴一张管道铺设好了,明天就输气过来了?这个建设不需要费用么?
其次大毛二毛什么关系(未闹翻前),就远高于200,而且管网都现成距离还近的情况下。
真一帮逗比,上蹿下跳,200美元土气的到岸价,用脑子想想可能不?
葱爆蛋炒饭 发表于 2014-5-22 08:24
如此看来在320-350美元之间成交比较合理。毛子想换个地方继续挣钱,天朝想弄点天然气烧烧,既然不是死忠小 ...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表示,谈判主要谈价格公式,公式定了,一段时间的价格就定了,一般会约定几年一调参数。

按这个参数算 可能价格在350美元.
所以
俄气东来:中石油呼吁推进气价改革
http://news.ifeng.com/a/20140522/40402685_0.shtml

“预计双方协议的管道气价格在1.9-2.4元/立方米附近,跟全国的民用气价格领域相比,价格存在倒挂现象,整体上会对中国天然气成本进行拉高。”王晓坤表示。
http://finance.qq.com/a/20140522 ... 012&ptlang=2052

天然气价格必须迎来成倍上涨.
TornadoVicky 发表于 2014-5-22 08:37
中俄天然气协议是在昨天下午达成的,楼主拿昨天上午的新闻评论讨论下午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事件说明看新闻 ...
签了就好,不知成交价格是多少?听说是郭嘉吉米?
小榔头 发表于 2014-5-22 08:39
真想对你粗口了,俄气到二毛的管道建设应该是未解体前就铺设完毕,到中国的管线需要在西伯利亚的冻土带上 ...
你已经粗口了。。。。。。当然这得版主来判断。。。
组成 发表于 2014-5-22 08:48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表示,谈判主要谈价格公式,公式定了,一段时间的价格就定了,一般会约定几年 ...
涨是大趋势,今天物价涨的有点厉害。
葱爆蛋炒饭 发表于 2014-5-22 08:50
签了就好,不知成交价格是多少?听说是郭嘉吉米?
目前还是商业秘密,俄国媒体有所谓爆料,但也仅仅是猜测。
小榔头 发表于 2014-5-22 08:33
你有毛病呀,蛋炒饭,拿钱发帖。论坛不有辟谣帖子,土气究竟多少钱,还在这里混淆。
我拿钱发帖?你这是污蔑!
签了合同,人家不愿透露价格,这些价格数据是从哪里来的?
已经签了,不知道成交价格是多少
好像他们这个天然气公司私企的股份多
Spokesman 发表于 2014-5-22 08:20
难不成指望俄国人给你免费供气?
买美国的把,美国马上开放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