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八月炮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25:39
美国历史学家巴巴拉塔奇曼的作品,主题是欧洲各国如何在错误观念的驱使下,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渊。从1910年英国国王葬礼开始,到第一次马恩河会战结束。
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分析了如下荒谬的历史:各国领导人谁都不想打仗,结果却卷入了一场血腥的战争。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肯尼迪就用这书来告诫自己要谨慎。
文笔也很不错,特别是第一段:
“1910年5月的一个上午,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出殡,骑着马在队伍中前进的有九个帝王,多么宏伟的一个场面!穿着丧服,肃穆伫候的人群,都不禁惊叹不已。这些君主,服色斑斓,嫣红姹紫,宝蓝翠绿,三骑一排联辔出了重重宫门,在阳光照耀下,羽翎头盔,金丝衣镶,绯色绶带,嵌着珠宝的勋章闪闪发光。他们后面是五个王储,四十多个皇室贵胄,七个皇后——未亡人四,执政者三——以及为数不多的来自非帝制国家的特派大使。他们总共代表七十个国家。王公贵族,达官显贵,在类似场合云集一起,这是盛况空前的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灵柩离开王宫时,议会塔尖沉闷的钟声报时九下,但在历史的时钟上则是日薄西山的时刻。旧世界的太阳正在西坠,虽日华灿灿,但已奄奄一息,行将一去不复返了。”美国历史学家巴巴拉塔奇曼的作品,主题是欧洲各国如何在错误观念的驱使下,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渊。从1910年英国国王葬礼开始,到第一次马恩河会战结束。
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分析了如下荒谬的历史:各国领导人谁都不想打仗,结果却卷入了一场血腥的战争。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肯尼迪就用这书来告诫自己要谨慎。
文笔也很不错,特别是第一段:
“1910年5月的一个上午,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出殡,骑着马在队伍中前进的有九个帝王,多么宏伟的一个场面!穿着丧服,肃穆伫候的人群,都不禁惊叹不已。这些君主,服色斑斓,嫣红姹紫,宝蓝翠绿,三骑一排联辔出了重重宫门,在阳光照耀下,羽翎头盔,金丝衣镶,绯色绶带,嵌着珠宝的勋章闪闪发光。他们后面是五个王储,四十多个皇室贵胄,七个皇后——未亡人四,执政者三——以及为数不多的来自非帝制国家的特派大使。他们总共代表七十个国家。王公贵族,达官显贵,在类似场合云集一起,这是盛况空前的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灵柩离开王宫时,议会塔尖沉闷的钟声报时九下,但在历史的时钟上则是日薄西山的时刻。旧世界的太阳正在西坠,虽日华灿灿,但已奄奄一息,行将一去不复返了。”
啊,文字真是漂亮。
哪里有啊介绍一下
后面还有一句:“德国军官分成两类,一类颈壮如牛,一类腰细如蜂。施利芬将军就属于后一类。”
上述引用仅是开个玩笑,事实上文中最精彩的是对各国政府状态和决策程序的描述,深受启发。
另外补充一句,《八月炮火》获得当年普利策报告文学奖,也是当年尼克松首次访华时送给周恩来的国礼。为此中国政府特别重视,专门成立翻译组进行翻译,每句话都精雕细琢——这不,他还是80年代初中国不为了“批判”而正式出版的第一批美国作品之一。可惜明珠投暗了。
[em05]
我是在高中看到《八月炮火》的,看完以后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战争一点也不好玩。而且书中文字的水平也让我非常佩服,知道历史还能写得如此妙趣横生。当然文字水平至少一半要归功于翻译者。七十年代初期到八十年代初期的十年,是中国翻译外国作品的顶峰时期,虽然很多都打上“供批判用”的说明。
所以现在看到新出的《八月炮火》,立刻就看第一段,确定是旧译本才拿下。
这书刚上架,上海的可以到陕西南路地铁站季风书园买。
网上也有,http://www.warstudy.com/history/world_war/guns_august/index.xml,不过偶还是喜欢书拿在手里的感觉。
我也是高中看的,家里留的是82年上海译文的版本。这次特地买了本原版回来,发现里边的英文用法不比中文差,中文翻译只不过翻出了原文的风格而已——这一点上倒是很佩服当时的翻译者群(举国体制还是能干出一点标志性事来的)。
顺便说一说另一本书《菊与刀》的例子,我比较了88年商务印书馆的版本和最近新出的译本,可以说文字功底相差甚远——这种东西不是找一个懂英文的大学生就能翻译的,还得要相应的知识基础和中文底蕴!大多数目前的重译本的质量都比不上原译本的。
不得不说的是,能把东西不变味地翻译过来就是水平,“信、雅、达”诚哉是言!因小见大,中国的体制薄弱也能在翻译事业上得到体现呢……

[em05]
说道翻译需要的文化根底,我还看到过有的翻译里会出现“日尔曼恺撒威尔海姆第二”的白痴译法,联系上下文就知道应该是“德皇威廉二世”,翻译的世界历史知识绝对要鄙视;据说有的著作还把英文“孟子”翻成门夫修斯,KAO。[em14]
[B]以下是引用[I]大秦猛士[/I]在2005-6-7 15:14:00的发言:[/B][BR]说道翻译需要的文化根底,我还看到过有的翻译里会出现“日尔曼恺撒威尔海姆第二”的白痴译法,联系上下文就知道应该是“德皇威廉二世”,翻译的世界历史知识绝对要鄙视;据说有的著作还把英文“孟子”翻成门夫修斯,KAO。[em14]


[em14][em14][em14][em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