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款自主研制涡扇喷气支线客机完成环球试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26:13
央广网北京4月28日消息(记者郭淼 刘涛)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商飞公司“ARJ21-700”新支线飞机“104”架机在北美圆满完成自然结冰试验试飞后,预计将于今天中午,返回中航工业试飞中心。这也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制的涡扇喷气支线客机,首次飞越国门开展特殊气象环境下的试验试飞。

  整个过程,“104”架机飞越了亚、欧、美三个大洲,太平洋、大西洋两大洋,完成了北半球自东向西、总航程3万公里的环球飞行,沿途共经停10个国家的18个机场,期间经受住了暴风雪、吹雪、大侧风和风切变等各种恶劣气象环境的考验。

  3月15日上午9时13分许,ARJ21-700新支线飞机104架机从阎良机场腾空而起,远赴加拿大进行自然结冰试飞,这是中国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客机首次飞出国门开展科研试飞。

  飞机自然结冰试飞,是所有民航飞机要想拿到运营许可证而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也是美国联邦航空局(FAA)进行现场目击的重要试飞科目之一。自然结冰是影响秋冬季飞行运营安全的重要“杀手”。尤其是在成都地区,如果飞机不具备可靠的防冰能力将有接近6个月的时间无法在此地区进行运营。《航空知识杂志》副主编王亚楠表示,通过对航空公司以往的事故进行分析,飞机结冰尤其是机翼和发动机部件结冰会造成不可想象的飞行安全威胁。

  王亚楠:现在所有民用飞机必须要做结冰试验,结冰之后飞机的外形就发生了改变,这样飞机的气动特性就发生了变化,换句话说,就是飞机不好飞了,就没升力了,那飞机就会像铁块一样的从空中往下掉,所以所有的新飞机必须要经过自然结冰试验这样的考核。

  那么,飞机自然结冰试飞,到底怎么试?都有哪些要求?对此,王亚楠说:自然结冰试验,就像一场追着风险在飞的“游戏”。

  王亚楠:这个科目要求的很有意思,就是飞机首先要找到冷湿云团,然后在飞机无防护的位置要保证结冰的厚度超过2英寸,然后在这个条件下,飞行员做一些机动动作,比如大坡度的转弯,左右快速的滚转,就是要看这种结冰情况下能不能做大角度的机动。

  对于这场“危险的游戏”的成功收尾,做为ARJ21-700的副总设计师,赵克良长舒了一口气。为拿下自然结冰试验,这个陕西汉子整整花费了4年时间。

  赵克良:自然结冰为什么难呢?因为是靠天吃饭,要等这个自然条件,所以我们做了这么多年,这回终于我们是把这个自然结冰试验完成了,因为它是取证非常重要的一环。
据了解,ARJ21-700自然结冰试飞是我国第一次严格按照国际要求对飞机进行全面、系统的适航取证试飞。我们这里也有一组数据:对于自然结冰试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ERJ190飞机用了7天的时间,波音777飞机用了17个月的时间,而ARJ21-700飞机,却整整花费了4年时间。

  究竟是怎样的原因增加了ARJ21-700飞机自然结冰试飞的周期?《航空知识杂志副主编》王亚楠分析认为:ARJ21-700适航取证试飞步伐缓慢与我国目前气象预报的局限不无关系。

  王亚楠:ARJ21-700四次赴乌鲁木齐,因为当时乌鲁木齐的天气认为是适合做自然结冰试验的。但是面向试飞的天气预报技术我们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所以没办法把握气象变化,所以都没有找到理想的试验环境,换句话说,用了这么久没有完成试验任务。我们的气象技术是面向防灾减灾,航空气象技术我们缺乏经验。

  今年是ARJ21-700适航取证试飞的“收官之年”。参照国外同类试验的经验做法,ARJ21-700自然结冰试飞科目,移师加拿大五大湖地区进行。不过,王亚楠透露,起初的试验并不顺利。

  王亚楠:这么多天探索中,飞行员一做机动,冰就掉了,所以等于不满足大纲的试飞要求,好多次试飞都失败了,被视为无效,所以当时所有人都很急,包括飞行员和技术人员。

  对于,试飞最后的成功,王亚楠用了一句话来形容: 8天的徘徊,5分钟的收官。

  王亚楠:4月8日试飞最后一天,当时大家心里没谱,当时加拿大的气象专家说今天的试飞成功率是25%,也就是你有四分之一的概率能找到云团,结果上去之后,还是那个状态,最后油料已经不多,接近返航的时候,飞行员发现了合适的云团,飞行员决定进去看看,这个时候机动油料还有5分钟,结果就在这5分钟里,发现这个云团非常理想,结冰非常牢固,带着这个达标的冰层,飞行员迅速的行云流水的做完了所有科目。

  ARJ21副总设计师赵克良说,随着最后这个和天气相关科目自然结冰试飞的结束,ARJ21-700未来所剩的科目将会在6月前一一迎刃而解。不过赵克良坦言,走向市场后的ARJ21-700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赵克良:在这架飞机刚刚立项之初,市场上同等的支线飞机还是比较少的,只有170,但是经过了这十年的发展,其他的国家也都看到了这个市场非常大,所以这架飞机一旦投入市场我们会面临比当初立项时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4-04/28/content_26351013_2.htm央广网北京4月28日消息(记者郭淼 刘涛)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商飞公司“ARJ21-700”新支线飞机“104”架机在北美圆满完成自然结冰试验试飞后,预计将于今天中午,返回中航工业试飞中心。这也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制的涡扇喷气支线客机,首次飞越国门开展特殊气象环境下的试验试飞。

  整个过程,“104”架机飞越了亚、欧、美三个大洲,太平洋、大西洋两大洋,完成了北半球自东向西、总航程3万公里的环球飞行,沿途共经停10个国家的18个机场,期间经受住了暴风雪、吹雪、大侧风和风切变等各种恶劣气象环境的考验。

  3月15日上午9时13分许,ARJ21-700新支线飞机104架机从阎良机场腾空而起,远赴加拿大进行自然结冰试飞,这是中国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客机首次飞出国门开展科研试飞。

  飞机自然结冰试飞,是所有民航飞机要想拿到运营许可证而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也是美国联邦航空局(FAA)进行现场目击的重要试飞科目之一。自然结冰是影响秋冬季飞行运营安全的重要“杀手”。尤其是在成都地区,如果飞机不具备可靠的防冰能力将有接近6个月的时间无法在此地区进行运营。《航空知识杂志》副主编王亚楠表示,通过对航空公司以往的事故进行分析,飞机结冰尤其是机翼和发动机部件结冰会造成不可想象的飞行安全威胁。

  王亚楠:现在所有民用飞机必须要做结冰试验,结冰之后飞机的外形就发生了改变,这样飞机的气动特性就发生了变化,换句话说,就是飞机不好飞了,就没升力了,那飞机就会像铁块一样的从空中往下掉,所以所有的新飞机必须要经过自然结冰试验这样的考核。

  那么,飞机自然结冰试飞,到底怎么试?都有哪些要求?对此,王亚楠说:自然结冰试验,就像一场追着风险在飞的“游戏”。

  王亚楠:这个科目要求的很有意思,就是飞机首先要找到冷湿云团,然后在飞机无防护的位置要保证结冰的厚度超过2英寸,然后在这个条件下,飞行员做一些机动动作,比如大坡度的转弯,左右快速的滚转,就是要看这种结冰情况下能不能做大角度的机动。

  对于这场“危险的游戏”的成功收尾,做为ARJ21-700的副总设计师,赵克良长舒了一口气。为拿下自然结冰试验,这个陕西汉子整整花费了4年时间。

  赵克良:自然结冰为什么难呢?因为是靠天吃饭,要等这个自然条件,所以我们做了这么多年,这回终于我们是把这个自然结冰试验完成了,因为它是取证非常重要的一环。
据了解,ARJ21-700自然结冰试飞是我国第一次严格按照国际要求对飞机进行全面、系统的适航取证试飞。我们这里也有一组数据:对于自然结冰试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ERJ190飞机用了7天的时间,波音777飞机用了17个月的时间,而ARJ21-700飞机,却整整花费了4年时间。

  究竟是怎样的原因增加了ARJ21-700飞机自然结冰试飞的周期?《航空知识杂志副主编》王亚楠分析认为:ARJ21-700适航取证试飞步伐缓慢与我国目前气象预报的局限不无关系。

  王亚楠:ARJ21-700四次赴乌鲁木齐,因为当时乌鲁木齐的天气认为是适合做自然结冰试验的。但是面向试飞的天气预报技术我们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所以没办法把握气象变化,所以都没有找到理想的试验环境,换句话说,用了这么久没有完成试验任务。我们的气象技术是面向防灾减灾,航空气象技术我们缺乏经验。

  今年是ARJ21-700适航取证试飞的“收官之年”。参照国外同类试验的经验做法,ARJ21-700自然结冰试飞科目,移师加拿大五大湖地区进行。不过,王亚楠透露,起初的试验并不顺利。

  王亚楠:这么多天探索中,飞行员一做机动,冰就掉了,所以等于不满足大纲的试飞要求,好多次试飞都失败了,被视为无效,所以当时所有人都很急,包括飞行员和技术人员。

  对于,试飞最后的成功,王亚楠用了一句话来形容: 8天的徘徊,5分钟的收官。

  王亚楠:4月8日试飞最后一天,当时大家心里没谱,当时加拿大的气象专家说今天的试飞成功率是25%,也就是你有四分之一的概率能找到云团,结果上去之后,还是那个状态,最后油料已经不多,接近返航的时候,飞行员发现了合适的云团,飞行员决定进去看看,这个时候机动油料还有5分钟,结果就在这5分钟里,发现这个云团非常理想,结冰非常牢固,带着这个达标的冰层,飞行员迅速的行云流水的做完了所有科目。

  ARJ21副总设计师赵克良说,随着最后这个和天气相关科目自然结冰试飞的结束,ARJ21-700未来所剩的科目将会在6月前一一迎刃而解。不过赵克良坦言,走向市场后的ARJ21-700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赵克良:在这架飞机刚刚立项之初,市场上同等的支线飞机还是比较少的,只有170,但是经过了这十年的发展,其他的国家也都看到了这个市场非常大,所以这架飞机一旦投入市场我们会面临比当初立项时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4-04/28/content_26351013_2.htm
好消息啊,稳步推进,大发利市!
又一次重大突破,值得庆贺!
未来所剩的科目将会在…………我的天还有科目啊
磨洋工。。。。。
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投入市场运营呢?
发动机要是能换成国产的就好了
乌鲁木齐没有合适的云团吧,虽然气温低, 但是那里那么干燥,没有办法得到50毫米的冰吧。
总算在磕磕碰碰、冷嘲热讽中走过来了,不容易啊!祝贺!!!!!!
梦中闲人 发表于 2014-4-28 15:03
未来所剩的科目将会在…………我的天还有科目啊
还有30%多的科目那
耶格尔 发表于 2014-4-28 15:06
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投入市场运营呢?
说是今年底交付   明年初运营
难得喷一次,今天必须喷:规划试验的人脑子够用吗?四年的时间就这么浪费了!为什么不一开始或者三年前两年前就去加拿大?这么重要的项目!
难得喷一次,今天必须喷:规划试验的人脑子够用吗?四年的时间就这么浪费了!为什么不一开始或者三年前两年 ...
+10086,国内天气预报不行就赶紧国外啊,同一个错误犯了好几次,脑袋怎么长的……
最大侠 发表于 2014-4-28 16:24
还有30%多的科目那
高风险科目已经都搞定了
梦中闲人 发表于 2014-4-28 16:42
+10086,国内天气预报不行就赶紧国外啊,同一个错误犯了好几次,脑袋怎么长的……
怎么说哪

希望这次的经验教训能让C919的试飞更顺利平稳一些吧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伽利略导航哭了
吃别人的饭让他们连碗筷桌椅都不剩下。。。。。。下一个躺枪的会是谁呢?


唉,海航旗下的天津航空都订了一百架E190了,这飞机早四年交付,绝对是成功机型,起码不亏本,现在还能卖给谁呢?………
商用飞机还是要商业上的成功才叫成功吧,时间不等人……

唉,海航旗下的天津航空都订了一百架E190了,这飞机早四年交付,绝对是成功机型,起码不亏本,现在还能卖给谁呢?………
商用飞机还是要商业上的成功才叫成功吧,时间不等人……
没看出来成都跟自然结冰除冰有什么关联,雪都难得下一回的地方还会结冰,而且还会影响6个月的飞行。My God!
生为成都人,表示不解!
峡谷之鹰 发表于 2014-4-28 17:13
没看出来成都跟自然结冰除冰有什么关联,雪都难得下一回的地方还会结冰,而且还会影响6个月的飞行。My God ...
之前法国航空失事的部分原因就是由于飞机外部检测结冰的皮托管故障导致的自动导航系统挂机后,加上驾驶员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坠落。极端气候情况虽然概率很小,但是出于质量和乘客安全的考量还是要为其设计出余量的。
早日投放市场啊
峡谷之鹰 发表于 2014-4-28 17:13
没看出来成都跟自然结冰除冰有什么关联,雪都难得下一回的地方还会结冰,而且还会影响6个月的飞行。My God ...
另外,对原新闻中“对于自然结冰试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ERJ190飞机用了7天的时间,波音777飞机用了17个月的时间,而ARJ21-700飞机,却整整花费了4年时间。”个人实际有所保留,中国地幅辽广,气候条件涵盖丰富确偏偏找不到适合结冰的云层实在是有些蹊跷,但是结合试飞中路过的国家和大洲这就一下子一目了然了,这么好的做广告的机会不飞的远一点,到别人的天空中转一圈不就是最好的宣传机会和广告吗?

而且结合新闻中提及的我国气象卫星遥感目前尚有不足,已经是在直接为今后多多发射卫星都做好铺垫了。
Bryanyu 发表于 2014-4-28 17:26
另外,对原新闻中“对于自然结冰试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ERJ190飞机用了7天的时间,波音777飞机用了17个 ...
因为中国上空的云是毒菜的云,结了冰人家也不承认
别高兴得太早了,也许是。。。。。。
总算是看到点好消息了
王牌猪头 发表于 2014-4-28 16:54
唉,海航旗下的天津航空都订了一百架E190了,这飞机早四年交付,绝对是成功机型,起码不亏本,现在还能卖给 ...
这几年能够出来市场都不是问题,国内的市场够大的。中国老白姓越来越多的倾向于坐飞机了,像我妈这种节约惯了的人,现在都宁愿做飞机而不是火车出去了。
这几年能够出来市场都不是问题,国内的市场够大的。中国老白姓越来越多的倾向于坐飞机了,像我妈这种节约 ...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早几年出来,很可能当时的订单就足够回本,以后的就是纯赚,现在看来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来去和别人抢市场了……时间不等人啊……
没看出来成都跟自然结冰除冰有什么关联,雪都难得下一回的地方还会结冰,而且还会影响6个月的飞行。My God ...
天上结冰,不一定地上下雪,和近地大气温度有关
盼望天上飞白菜的日子。。。
这么漫长的煎熬真的不容易!关键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突破更不容易!大飞机制造业这道坎还没有完全迈过去!
这样折腾拉上GE的目的就是为了适航证
难产机啊!
希望经过这一次的折腾,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时间不等人啊,但愿C919取证更顺利些!
难得喷一次,今天必须喷:规划试验的人脑子够用吗?四年的时间就这么浪费了!为什么不一开始或者三年前两年 ...
明显是你自己的脑子不够用,前四年有很多要飞的困难课目,就算第一年就把结冰飞完了也不会提前进度,当然要用便宜的方法先做着,也是积累经验。今年因为别的困难课目都完了,所以国内飞不出来就到国外飞了。何况去国外飞总需要对飞机更有把握才行,毕竟要飞几万公里。。。。。。只要稍稍动动脑子就知道商飞的规划是对的
中国那么大的市场,只要国家下定决定,国产飞机会搞不出来?
只要宣传文章写的好,就算一笔糊涂账也能写出高瞻远瞩稳扎稳打的范儿来
漫漫长征路,希望越走越顺吧……
这飞机做的真不容易,好事多磨吧
只要宣传文章写的好,就算一笔糊涂账也能写出高瞻远瞩稳扎稳打的范儿来
这飞机做得多不容易,居然还在这里挖苦?
这飞机做得多不容易,居然还在这里挖苦?

不容易又怎样,这篇文章恰恰说明取证项目组管理水平低下,给取证带来很大麻烦。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么个东西折腾了4年,一个人有几个4年好活啊?
我持谨慎乐观态度,科研上报喜不报忧的做法实在是不支持。今天突破,明天突破,年年突破还是在实验试飞阶段。
这个新闻是好事,但是没必要为此邀功吧。。。